瑞香狼毒细胞悬浮培养及黄酮积累的研究
瑞香狼毒茎中黄酮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研究

瑞香狼毒茎中黄酮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研究
李彪;巩红冬;郭淑青
【期刊名称】《甘肃高师学报》
【年(卷),期】2024(29)2
【摘要】为合理开发利用瑞香狼毒茎中的黄酮,文章运用正交实验研究瑞香狼毒茎中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并分析瑞香狼毒茎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作用.结果表明:瑞香狼毒茎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70℃,乙醇浓度50%,料液比1∶20,回流时间保持2.5 h,提取率高达23.34%;瑞香狼毒茎黄酮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都为12.5 mg/m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6.25 mg/mL.
【总页数】5页(P18-22)
【作者】李彪;巩红冬;郭淑青
【作者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
【相关文献】
1.藏药瑞香狼毒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2.不同干燥方式对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3.瑞香狼毒花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
活性研究4.瑞香狼毒根提取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触杀活性研究5.瑞香狼毒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瑞香狼毒抗癫痫活性部位筛选及活性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郑新元 刘恩莉 李青 山
【 摘
要 】 目的
探索瑞香狼毒抗癫痫活性部位 、 部位 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及总黄 酮含量 与抗癫痫 活性
采用乙醇提取和不同溶剂萃取等手段 . 通过惊厥实验模型对瑞香狼毒各提取部位的活性 初步确定 乙醚
活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筛选 , 确定其抗癫痫活性部位 ;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 活性部位 中总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 。结果
Chi na
【 s a t Obet e osre rh cv o o et o . h m e s eLaa s ei pyaddtr n Abt c】 jc v T c nf eat e mpn ns f c a aj m gi t pl s n e mie r i e ot i c S a n e e
tlf v n i a . 1 i t e xr c S 5 0 % i c t n x r cin Co cu i n UV~ i s e t p oo t D a a o od w s 8 5 % n eh re t t .7 l a U n aeo ee t t . a o n lso vs p cr h tmer a — o y
p a e o b n a c r t , e r d cb e a d e s - o u e a p o c o ee ia in o oa a o o d c n e t n a t e e r d t e a c u a e r p o u i l n a y t - s p r a h frd tr n t f t l v n i o tn s i c i m o t l f v
瑞香狼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13BIOTECHWORLD 生物技术世界狼毒,史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杀虫的功效,有一定毒性,分布于中国东北和西北等地区,主治腹胀,结核,心腹疼痛等,又名红狼毒,断肠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作出了大量的研究,从瑞香狼毒中已分离出抗癌及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为了进一步系统化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研究1.1 二萜类当前从狼毒中分离得到许多生理活性二萜成分,Niwa分离出huratoxin,pimelea factor P2,subtoxin A等,这类成分主要是抗肿瘤的活性物质。
其中发现具有抗癌活性的simplexin,尼地吗啉和buratoxin,还发现抗白血病的化合物和抗HIV-1病毒的化合物。
此外,还鉴定分离出neostellerin [1]等。
其中尼地吗啉的抗癌活性相对于长春新碱和阿霉素要略高。
1.2 黄酮类从狼毒中分离得到黄酮类成分有异狼毒素,二氢山奈酚,雁皮素A、C,异狼毒素B,荛花醇A, B,槲皮素,二氢山奈酚,瑞香素乙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1.3 香豆素类经试验证实,从瑞香狼毒中提取分离出来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有东莨菪素、伞形花内脂、牛防风素、茴芹香豆素、瑞香苷、新瑞香素、异西瑞香素B等为瑞香狼毒的有效的活性成分。
香豆素类一般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平滑肌松弛等作用。
1.4 木脂素类已分离的此类化合物有拉帕酚F、clemastanin B、牛蒡苷、木兰勒宁C、鹅掌楸树脂醇B、(-)-松脂醇、罗汉松树脂醇、(+)-樟树宁、(-)-松脂醇单甲醚、isoh-inokinin、(-)-松脂醇二甲醚(又名桉叶素)、ile-mastanin B、(+)-matairesinol、isohinokinin、(-)-pinoresinol monomethyl ether、syringinoside等。
1.5 挥发油类化合物杨伟文等利用GC-MS从瑞香狼毒的挥发油中分离出了27种挥发油成分,已鉴定出结构的有12种,含量占精油总量的 62.5% .其中含量成分较高的有麝子油醇(占精油总量22.1%)。
狼毒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狼毒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瑞香科Thymelaeaceae狼毒属Stellera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类、香豆素、黄酮、木脂素及挥发油等化合物;药理学研究表明狼毒属植物中二萜及双黄酮成分具有抗肿瘤、抗HIV病毒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活性。
该文对狼毒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药用价值的提升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狼毒属;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综述;进展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在世界上约有48属650余种,主要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
在我国有10属,分别为瑞香属DaphneL、荛花属WikstroemiaEndl、狼毒属StelleraL、沉香属AquilariaLam、草瑞香属DiarthronTurcz、结香属EdgeworthiaMeisn、毛花瑞香属EriosolenaBl、鼠皮树属RhamnoneuronGilg、假狼毒属StelleropsisPobed、欧瑞香属ThymelaeaMill,共100多种,其中以瑞香属与荛花属居多,分布遍及全国,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各省区[1]。
狼毒属StelleraL.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全世界共有10~12种,在我国有2种[1,2]。
瑞香狼毒是该属的代表性植物,也是传统中药之一,其味苦性平,具有散结、逐水祛痰、破积杀虫之功效;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结核、疥癣等[3-4]。
台湾狼毒S.formosana为我国台湾特有种,中医学上用其根作为行水、消积、杀虫药,但液汁有大毒,多为外用[5]。
之前虽有学者对瑞香狼毒的研究进展做过报道,但未见针对该属植物系统的综述。
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对1980—2015年有关狼毒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做一较为系统的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瑞香狼毒抗癌作用研究进展

瑞香狼毒抗癌作用研究进展近年来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均证实,瑞香狼毒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等方面具有突出的防治肿瘤作用,并已从中分离出具抗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
本文从抗癌活性成分、抗癌机制、临床运用、不同炮制品对抗癌作用的影响、毒副作用5方面对狼毒抗癌作用进行综述。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nimal experiments and clinical trials have confirmed that Euphorbiae Ebracteolatae Radix has outstanding medicinal value of cancer prevention in the aspects of inhibition of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inducing apoptosis,cell cycle regulation and regulation of immune. It also has been reported that monomeric compounds with function of anti-tumor activity have been separated. This article reviewed anti-cancer effects of Euphorbiae Ebracteolatae Radix from five angles,which were anti-cancer active ingredient,anti-cancer mechanisms,clinical application,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cessed products on anti-cancer effects and side effects.Key words:TCM;Euphorbiae Ebracteolatae Radix;anti-cancer;review狼毒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不常用品种。
瑞香狼毒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李文娟 等 发现 瑞香 狼毒对 人体 常见 病 原细 菌 和真 菌有 抑制 作
细 胞水 平 的研究 发现 , 瑞香 狼毒 水提 物对体 外培 养 的小 鼠移 植肿 用 , 初测 瑞香 狼毒 中的抑 菌活 性物质 主要 为 中偏强极 性成 分 。郭东 艳
瘤 细胞 的生 长 、 集落 形成 和 M T r甲脂 化合 物生 成有 明显 的抑制 作用 , 等 研究 表 明乙醇为 瑞香 狼 毒根 抑 菌 活 性物 质提 取 的最 佳 溶 剂 , 并 且 这种 抑制 作用 与提 取物 的剂 量 呈 正 相关 。贾 正 平等 从整 体 水平 得 出瑞 香狼毒 根 中含 有 1 , 7 , 7一 三 甲基 一 二环 [ 2 , 2 , 1 ]一 2一庚 酮 、 N 探讨 瑞香 狼 毒水提 物 的抗癌 作用 及机 制 , 得 出直 接抑 制癌细胞 增 殖及 苯基 一 1 3 一 萘胺、 邻 苯 二 甲 酸二 一( 2一乙 基 )一己 酯 、 邻 苯 二 甲酸 D N A合 成 是瑞 香狼 毒重 要抗 癌机 制 。王 润 田等 进 一步 提 出瑞香 狼 二辛酯 等 2 6 种 可能 的抑菌 成分 。
仅毒 性强 , 而且 有广 泛 的药 理作用 , 具有 抗艾 滋病 、 抗肿 瘤 、 抗氧 化 、 抗 疗 指数 高达 1 4 . 9 , 故认 为 瑞 香狼 毒 丙 酮 提 取 物是 一 种 有 希望 的 抗癫 微生 物 、 降压 、 抗辐 射等 多方 面 的 生物 活 性 。二 萜 类化 合物 尼 地 吗啉 痫 药物 。 具 有 很强 的抗 癌活 性 , 被 公认 为瑞 香狼 毒抗 肿瘤 作用 的主要成 分 。 近年 来 , 国 内外 学者 发现 瑞香 狼毒 具有 多种 药理 活性 , 如: ①抗 肿
瑞香狼毒的研究概况

瑞香狼毒的研究概况
权宜淑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1999(020)009
【摘要】综述近年对瑞香狼毒研究概况。
最人瑞香狼毒根中分离出的狼香素为双氢双黄酮化合物。
此后,分离出了呋喃香豆素类、挥发油、酚类、木脂体以及二萜原酸酯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证明瑞香狼毒的醇、水提出物均有抑制小鼠移植性肿瘤的作用,经筛选,从醇提物中分离出的二萜尼地吗啉有强抗癌活性;相用瑞香狼毒治疗恶性肿瘤54例,其中原发性肝癌43例,肺癌6例,另有宫体癌、宫颈癌、卵巢癌、胰腺癌及脑胶质瘤各1例,收到良好效果。
【总页数】2页(P425-426)
【作者】权宜淑
【作者单位】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相关文献】
1.中药瑞香狼毒抗肿瘤作用研究概况 [J], 梁秀艳;吴琳华
2.蒙药瑞香狼毒及其奶制品中新狼毒素甲、瑞香素乙、新狼毒素乙的比较研究 [J], 吴七十三;王青虎;刘瑛;代那音台
3.瑞香狼毒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概况 [J], 樊俊杰
4.瑞香狼毒提取物尼地吗啉的抗肿瘤研究概况 [J], 王园园;王鑫;王义善
5.瑞香狼毒根中异新狼毒素A和新狼毒素B对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触杀活性研究 [J], 崔海燕;金辉;王丹丹;路利芹;秦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瑞香狼毒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瑞香狼毒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瑞香狼毒( Stellera chamaejasme Linn .)为瑞香科狼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断肠草、断肠草、馒头花、山萝卜等,其根入药,其性味苦平,有大毒。
瑞香狼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等疾。
[1]民间主要用于治疗淋巴结核、神经性皮炎等,但因其毒性大,并不常用。
[2]瑞香狼毒作为土农药早已应用于民间,将瑞香狼毒根晒干研成细粉,翻地时放入沟内,可杀死地下害虫;其水浸液喷洒可防治菜粉蝶幼虫、猿叶虫及蚊子幼虫;用其做成人工毒饵可诱杀粘虫、苍蝇,其茎叶加水煎熬后,其浸出液倒人厕所,可杀死苍蝇幼虫。
[3]对其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63年我国化学家黄文魁从瑞香狼毒中分离得到第1个单体化合物并命名为狼毒素。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先后有几十种单体化合物被分离得到,但对这些单体化合物的活性研究却不太多。
国外对瑞香狼毒的研究报道最早见于1974年,苏联学者Tikhomirova[4]分离并鉴定出了4种呋喃型香豆索,其后苏联学者Modonoval[5]和蒙古学者Narantuyaa[6]又分离得到了几种香豆素类化合物。
日本的一些学者从上年世纪80年代开始对瑞香狼毒进行研究,先后分离得到了23个单体化合物,其中11个具有抗HIV病毒作用,7个具有抗癌作用。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有关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药理等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多种活性成分,阐明了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结构,药理实验表明瑞香狼毒的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对人体自血病、胃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抗艾滋病病毒[7][8]、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志贺氏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肠道致病菌[9-13]有完全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杀灭菜青虫[14][15],仓储害虫[16][17],蚜虫[18][19]和菜粉蝶幼虫[20]的作用。
对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药理成分的进一步研究,能用来寻找新的药物,以攻克目前人类所面临的顽症,以对抗那些已经产生抗药性的农作物病虫害,并能不断发现新的化合物及其新功能来更好的造福人类,同时也能更好的解决瑞香狼毒在部分地区造成的危害,来解决当前各层畜牧业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
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杨 甲月 等试 验证 实 ,从 瑞香 狼毒 中提 取 出来 的
化 学物 质 中以伞 形花 内脂 和西瑞 香 素两种香 豆 素类
为 瑞香 狼毒 活性 的有效 成 分 。
12 黄 酮 类 .
瑞 香 狼 毒始 载 于《 农 本 草 经》 神 ,后 《 草 经集 本 注 》 图经 本 草 》 《 草 纲 目》 都有 所 记 载 。其 、《 和 本 等
lg a ef t a dtetecii l p l ai s f tlr h ma ame . t o ea dara , n l rset o i l f cs n l c pi t n eeac a e s a h m n bod a da opop ce c e h h n a a c o oS l j L s d
收 稿 日期 :2 1 - 4 1 0 20—4 作 者简介 :张平( 9 2 ) 1 8 一 ,女 ,四川成都人 ,硕士研究生 ,讲 师 ,主要从事 动物疾病 的防治研究 。
2 1 年 期 饲料博览 49 0 2 第9
资源 开发 Rsuc ee p e t eo re vl m n D o
P a ma oo i l f cso tl r h ma j s . h r c l c e t f e eaC a ea meL g aE S l
ZHANG n Pi g
(C e g u V c t n l o e eo r utrl ce c n e h o g , h n d 1 0 C ia ) h n d o ai a l g f o C l Agi l a S in ea dT c n l y C e g u 6 1 , h n c u o 13
痛 、慢性 气 管炎 等 呼吸道 疾病 ,临床 常见 的结 核等
瑞香狼毒总黄酮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瑞香狼毒总黄酮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优化摘要:探讨超临界CO2萃取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中总黄酮的优化工艺条件,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乙醇用量对总黄酮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优化的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7 MPa、萃取温度52 ℃、乙醇用量3 mL/g,此条件下总黄酮收率为1.412%。
关键词: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总黄酮;超临界CO2萃取;响应曲面法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是瑞香科狼毒属植物,其药用部位为根,在中国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区广为分布,资源极其丰富。
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表明,瑞香狼毒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止细胞分裂、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效果显著[1]。
瑞香狼毒具有结构较特殊的双二氢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等化合物,有利于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筛选,是理想的天然药物开发品种。
有研究表明瑞香狼毒的总黄酮提取物急性毒性较小,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于长春新碱,对小鼠移植性肿瘤抑制率与环磷酰胺接近,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性,具有很大的潜在药用价值[2,3]。
目前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4,5],这些方法耗时较长、溶剂用量大。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具有步骤简单、选择分离效果好、提取率高、不破坏活性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等优点,本研究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对超临界CO2萃取瑞香狼毒中总黄酮工艺进行优化,寻找最佳工艺条件,为瑞香狼毒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原料:瑞香狼毒由甘肃省兰州市生产,将其粉碎成1 mm颗粒备用。
试剂:芦丁标准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仪器:4 L 超临界萃取装置为自行研制,F-25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购自日本日立公司。
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技术 提取 瑞 香狼 毒 中 的总黄 酮 ,并且 测定 瑞 香狼 毒 中 的总 黄酮 对 羟基 自由基 、 氧 阴离 子 自由基 的 清除作 用 , 超 旨在 测 定瑞 香 狼毒 黄酮 提取 物 的抗 氧化 能 力 .从 而 为瑞 香 狼毒 的 深度 开 发和 利用 提供 一 些有 益 的参 数 ,并 为 瑞香 狼 毒早 日 成为 天然 药物 奠定 理论 基础 。
T e o c s nc ud em d a i iapo i n a r t xd n rh x l tt n n e e p e t h n l i o l a e h tts rm s g t a a i ia lo e po a o d v l m n. c uo b t i n u lno f t e i i a d o K yw r sSel u h ma a m . oa f v n i; l ao i tc n l y a t o i t n e o d : t e a e s eL; tll o od u rsnc e h oo ; ni xd i lrc j t —a t g - ao
( 蒙 古农 业 大 学 兽 医学 院 , 内 内蒙 古 呼和 浩 特 00 1) 10 8
摘 要 : 用超 声波技 术提 取 瑞香 狼毒 中的 总黄 酮 , 运 用亚硝 酸钠 一 酸铝 比 色法测 定 总黄 酮含 量 , 香狼毒 总黄 酮提 取 物 硝 瑞 中的 黄 酮含量 为 2 .0 采 用抗 坏 血 酸 ( ) 43 %, VC 作为 对 照 , 定 了瑞 香 狼毒 总 黄 酮对 超 氧 阴 离子 自由基 的清 除 能力 与 羟 测 基 自由基的 清除 能力 。结果表 明 , 香狼 毒 总黄 酮具 有显 著的体 外 清除超 氧 阴离子 自由基 、 瑞 羟基 自由基 的作 用 , 其作 用
瑞香狼毒研究概况

瑞香狼毒研究概况瑞香狼毒(Aconitum Wilsonii Stapf)是我国特有的高山植物,也是我国经济极为重要的中药材之一。
瑞香狼毒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肿痛以及骨折等症状。
瑞香狼毒不仅药效强大,而且能用于制作中药酒、药膏等中药制剂,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
然而,瑞香狼毒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成分为古柯酮类、赫地也他碱类以及众多的烷基吡啶类等,这些生物碱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
因此,瑞香狼毒的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在保证其药效的同时,减轻或消除其毒性。
目前,瑞香狼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用价值及药理作用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探讨瑞香狼毒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
特别是对其镇痛、抗炎、抗肿瘤等作用的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毒性成分与毒性效应研究:瑞香狼毒所含的生物碱是其毒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将生物碱与瑞香狼毒的毒性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等技术手段,评估不同生物碱对人体的毒性效应,并探索其毒性机制。
3. 有效成分提取与纯化技术研究:为了将瑞香狼毒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纯化,提高其药效的同时减轻毒性,研究人员通过改进提取工艺、筛选合适的分离纯化方法,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中药制剂生产方法。
4. 技术改良与栽培研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瑞香狼毒的栽培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研究人员通过改良种植技术、研究适宜的栽培环境等手段,提高瑞香狼毒的产量和质量。
总的来说,瑞香狼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价值、毒性成分与毒性效应、有效成分提取与纯化技术以及栽培研究等方面。
通过深入的研究,可以为其安全、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瑞香狼毒产业的健康发展。
瑞香狼毒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瑞香狼毒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冯宝民;裴月湖;韩冰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2001(32)1
【摘要】目的研究瑞香狼毒 Stellera chamaejasme根的化学成分。
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 ,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确定是化学结构。
结果从瑞香狼毒根中分得 4个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新狼毒素甲(neochamaejasmin A, )、表枇杷素 (epiafzelechin, )、狼毒色原酮 (cham aechrom one, )和芫花醇乙(wikstrol B, )。
结论其中和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同时还利用 2 DNMR修正了 Niwa对化合物的 1
【总页数】2页(P14-15)
【关键词】瑞香狼毒;黄酮类化合物;表枇杷素;芜花醇乙
【作者】冯宝民;裴月湖;韩冰
【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瑞香狼毒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均具杀螨活性 [J], 刘刚;
2.瑞香狼毒根中的一个新化合物 [J], 杨彩霞;雷蕾;王小亮;张正凯
3.瑞香狼毒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J], 刘阳; 卢年华; 冯亭亭; 张海霞; 靳国
印; 李永民
4.瑞香狼毒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朱砂叶螨触杀活性的研究 [J], 王宣高;师光禄;王有年;成军
5.瑞香狼毒中的双黄酮类化合物 [J], 刘欣;叶文才;车镇涛;赵守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步荧光法测定瑞香狼毒中的总黄酮含量

同步荧光法测定瑞香狼毒中的总黄酮含量罗喜荣;李桂兰;杨军;田弋夫【摘要】采用同步荧光法测定瑞香狼毒中的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标准品,选择△λ=50 nm,测定λ=437 nm处的同步荧光强度.结果表明,芦丁的线性范围为2.87~5 000 μg/L,检出限为0.86μg/L,回收率为98.82%~100.51%,相对标准偏差为0.49%.该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具有良好的分析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39)005【总页数】2页(P94-95)【关键词】同步荧光法;瑞香狼毒;总黄酮【作者】罗喜荣;李桂兰;杨军;田弋夫【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4;贵阳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瑞香狼毒为瑞香科狼毒属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的干燥根,是传统中药材,为生物入侵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大,是重度退化草原的主要种群。
瑞香狼毒具有杀虫、杀鼠、抑菌、灭蝇蛆等多种生物活性,可用于防治农作物和饲料牧草害虫。
瑞香狼毒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有狼毒素A.B.C、新狼毒素A.B、异狼毒素、狼毒素异消旋体、内消旋体异狼毒素以及狼毒色原酮,其对动物及昆虫粘膜有强烈的毒害作用,对多种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1-2]。
此外,瑞香狼毒总黄酮还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和显著的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作用[3-5]。
目前瑞香狼毒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主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而利用荧光法测定瑞香狼毒中总黄酮含量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离子能形成稳定的荧光络合物的特性,采用同步荧光法测定瑞香狼毒中的总黄酮含量,为瑞香狼毒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的瑞香狼毒,产于甘肃兰州,粉碎成1 mm颗粒备用;芦丁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甲醇、无水三氯化铝均为分析纯。
瑞香狼毒生物学特性、生药鉴定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株, 开花结实 , 繁衍后代 ;. 2 产种量大, 狼毒每株枝条多者有 2 0个以上 , 单枝茎顶端生育头状花序 , 产种量大, 在重度退化的草地 , 结实量远超其他物种;. 3 种子生命力强, 果实为坚果 , 果皮厚硬 , 一遇合适 的条件 即可萌
发成株 ;. 4 极强的抗旱能力和竞争能力 , 狼毒叶片针形 , 蜡质层较厚 , 在气候极为干燥其他草本植物干枯死亡 之时 , 仍能枝繁叶茂. 狼毒根系粗大, 人土深 , 吸水吸肥能力强 , 可以吸储水分 、 养分以适应不 良的环境条件.
2 王文颖( 9 3一) 女 , . 17 , 青海湟源
・
6 ・ 0
赵 明德 , 王文颖 : 香狼 毒生 物学 特性 、 瑞 生药鉴定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代科学研究为基础 , 开发利用其活性物质 , 既能抑制瑞香狼毒繁殖蔓延 , 控制草场退化 , 保护生态环境, 又能 合理利用大量 自然资源, 使瑞香狼毒 “ 变害为宝” 因此 , . 关于瑞香狼毒的生药鉴定和活性成分研究 , 对今后 资 源 的合理 利用 和草 原生态 环境 的保 护都 有极 为重 要 的指导 意义 .
毒时, 心肺 为 主要 的受 害器 道 有直接 刺 激作用 , 皮肤属 中 而 并 对
等刺激物. 吴晓亮等¨ 采用索氏提取法 、 超声提取法 、 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来提取瑞香狼毒总黄酮 , 并用分
瑞香狼毒茎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虫研究

瑞香狼毒茎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虫研究瑞香狼毒,是瑞香科狼毒属植物,具有止痛和杀虫功用。
近年来,对瑞香狼毒的研究很多,但主要致力于根部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对于狼毒地上部分的研究很少。
对这种情况,本研究在前人钻研的基础上,以瑞香狼毒的茎叶为研究目标,对其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以及抗虫研究,优化了提取工艺;研究了茎叶和根的粗提物及各分离相的抗虫效果;并对茎叶乙酸乙酯相与阿维菌素进行混配测定其抗油菜蚜虫活性。
为更深一步了解与利用瑞香狼毒提供理论依据。
本实验主要致力于植物源提取物对油菜蚜虫的抗虫活性研究,以期能对蚜虫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为蔬菜害虫的合理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本实验采用单因变量法和正交实验对瑞香狼毒茎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
确定了最佳提取溶剂-乙醇;实验采用冷浸法与超声辅助法相结合,以单因素实验为依据,设计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条件及结果:固液比1:25,乙醇浓度为90%,超声功率800W,超声时间为50min,提取温度为70℃,得到11.01%的茎叶总黄酮得率。
2、本实验采用柱层析法对瑞香狼毒茎叶与根提取物进行分离,分别得到2种黄酮组分即: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
实验采用了浸叶法与浸虫法分别对茎叶与根的粗提物、茎叶乙酸乙酯相与正丁醇相以及根提取物的不同分离相进行了抗虫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茎叶和根粗提物的杀虫效果差异不显著,茎叶乙酸乙酯相的杀虫效果要比其他几个提取物分离相好。
3、实验对阿维菌素与茎叶乙酸乙酯相分别进行抗蚜虫活性测定,其后对两者进行混配,并测定混配后抗虫活性。
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茎叶乙酸乙酯相均有抗蚜虫活性,0.01mg/ml茎叶乙酸乙酯相与阿维菌素在30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0%和70%;二者混配后校正死亡率达到97%,与之前比较,具有增效功能。
乙酸乙酯相与阿维菌素混配后效果显著,两者呈现出协同作用。
瑞香狼毒内生真菌降解宿主黄酮和香豆素类成分的研究

关键 词 : 瑞香狼毒 ; 内生真 菌 ; 降解
中图分类 号 : S 7 1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O 0 1 - 7 4 6 1 ( 2 0 l 3 ) 0 2 — 0 1 5 0 — 0 6
De g r a d a t i o n o f Ho s t Fl a v o n o i d s a n d Co u ma r i n s by End o p h y t i c Fu ng i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v o n oi d s a nd c o u ma r i n s i n t he c ul t u r a l s y s t e m we r e d e t e r mi n e d by ul t r a vi o l e t — v i s i bl e s pe c t r op ho t o me t e r, a nd
瑞 香 狼 毒 内生真 菌 降解 宿 主 黄 酮 和 香 豆 素 类成 分 的研 究
潘 翠 , 钟 留情 , 金朝美 , 宋 晓平
( 西 北 农 林科 技 大学 动 物 医 学 院 , 中兽 医药 研 究 所 , 陕西 杨陵 7 1 2 1 0 0 )
摘 要 : 将 瑞香狼毒 内生真 菌孢 子 悬液接种 于以瑞 香狼 毒提 取 物 为主要 碳 源 的 P D A 培 养基 中 , 分
0 . 5 、 1 . 0 、 1 . 5 、 3 . 0 ) 对 降解性 能 的影响 。在 培养 第 3天时 , 瑞 香狼毒 内生真 菌 C1 Y7 4株 对 黄 酮和香 豆素 类成 分 的降解 作 用 明显 , 培养 体 系中残 留量 分别 为 4 3 2 . 2 4 mg / I 和1 . 2 5 mg / I , 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 以瑞 香 狼 毒 顶 芽 、 叶片 和 茎 段 为 外植 体 , 察不 同植 物 生 长 凋节 剂对 愈伤 组 织 诱 导 率 及 生 长 状 态 的影 响 。 由 考 疏 松 型 的 愈 伤组 织 建 立 稳 定 的瑞 香狼 毒细 胞 悬 浮 培 养 体 系 , 用 正交 试验 法初 步 研 究 碳 源种 类 和 植 物 生 长 调 节 剂 采
的重要 途径 。利 用植 物细胞悬 浮培养 生产 黄酮类化 合物 的研究报 道 已有 不少 。其 中 , 袁宗 泉等口 报道 了细胞生 长期 、 丙氨酸 和放线 菌 一D对银 杏 ( ik o i b ) 苯 G n g bl a 黄酮产 量的影 响 ; 德修等 口 j o 赵 报道 了不 同理 化因子对 水母
进行 了阐述 ; 罗建平 等 报道 了茉莉 酸 甲酯 、 杨酸 和一 氧 化氮 诱 导及 稀 土元 素对 怀 槐 ( a kaa lrn i) 。 水 Ma ci lue s  ̄ s
悬 浮培养 细胞异黄 酮合成 的影 响及细胞 结构变 化 ; 崔兴 华等口 。报道 了黑暗培 养条 件下 甘薯 (p moab tts 悬 I o e aaa ) 浮细 胞黄酮类 物质 的积 累情 况 。尽 管上述 这些 报道为 其他植 物 细胞 培养 及 黄酮积 累 的研 究提 供参 考 , 是每 种 但 植物 基 因型 及生长条 件等存 在差 异 , 因而没有标 准 的培 养 条件来 适 合昕有 植 物 的细胞 培 养及 产 物积 累 。 由于 目
对 细 胞 生 长 和黄 酮 积 累 的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 附加 了 2 4D 1 0mg l NA . / 在 ,一 . / + A 0 1mg L的 MS培 养 基 上诱 导茎 段
可 获 得适 于悬 浮 培 养 的 疏 松 型愈 伤 组 织 , 导率 达 到 9 。正交 试 验 中各 因素 对 细 胞 生 长 和 黄酮 含 量 的影 响 效 应 诱 O
酸等 。其 中酚类成 分 中的黄酮类化 合物 一因有抗肿 瘤 、 HI 、 菌』 、 抗 V【 抑 1 杀虫 。 等 药用 价值 而被 广泛 研
究。
由于瑞香 狼毒这 些药用 成分 主要通 过定期 到生长地 取材再 分离 纯化来 获取 , 免会受 到植 物收获 期 、 难 地理 环 境、 土壤 结构 、 季节气 候 、 植物 病虫 害等 因素影响 , 因而 , 在产业 化过 程 的研 究 中还可 以考 虑用 细 胞悬 浮 培养 方式 来获取 。这一 途径具 有生产周 期相对 较短 , 不受地 区和季 节限制 , 避免病 虫危 害 , 得产物 品质稳 定 , 于大规模 所 利 培养 , 可人为 调控细胞 生长 及其药用 成分 的代谢 途 径获 得 “ 产细 胞 株” 且 高 等优 点一一 已成 为开 发药 用植 物 资源 ,
雪莲 ( a su e d s ) S usra me ua 培养 细胞 中黄酮形成 的影 响 以及 高产黄酮 雪莲 细胞 系的筛选 等 。S t mi h和 R iu e 对植 d
物 细 胞 悬 浮 培 养 与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的 积 累 关 系及 李 燕 等 对 植 物 组 织 和 细 胞 培 养 中 黄 酮 类 物 质 积 累 的 影 响 因 素
均 为 2 4 D 碳 源> N , > AA> 6B 较 高 浓 度 的 2 4D、 AA 和 6B 均 有 利 于细 胞 生 长 和 黄 酮 积 累 ; 糖 最 有 利 于 - A; , N A 蔗 细胞 生 长 和黄 酮 积 累 , 次 是 葡 萄 糖 和 果糖 ; 于 细胞 生 长和 黄 酮 积 累 的培 养 摹 为 : +2 4 I . / NA 其 适 Ms ,一 )2 0 mg I + A 1 0 mg I A 0 5 m / . / +6 B . g I +蔗 糖 3 / 。细 胞 生 长 与 黄酮 积 累呈 极 显著 正 相 关 ( . 6 ) P 0 0 , 属 于 0g I R 一0 9 7 , % . 1 这 生长 偶 联 型 的 次 生 代谢 模 型 。
关键 词 : 香 狼 毒 ; 瑞 细胞 悬 浮 培 养 ; 酮 ; 黄 碳源 ; 物生 长 调 节 剂 植
中 图分 类 号 : 4 . 6 . ; 4 Q9 9 7 1 1 Q9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5 5 ( 0 0 0 1 2O 1 0 7 9 2 1 ) 60 3 一 8
瑞香 狼毒 ( t lr k maj s e 为瑞香 科狼毒 属多 年生草本 植物 , S e eac a ea m ) l 又名 断肠草 , 分布 于东北 、 华北 、 西南 、 西 北 等地 的干 草原 、 沙质草原 和典 型草原 上 , 是我 国重要 纪 6 0年代 起 , 国学者 已从 瑞 香 我 狼毒 中分离 并鉴定 出 3 0多种化合 物 , 主要包括 甾醇 、 酚类成 分 、 氨基 酸 、 萜 类 、 甙 、 三 蒽 狼毒 甙及 有 毒 高分 子有 机
前 尚未见到 有建立瑞 香狼 毒细胞悬 浮培 养体系 以及用来 积 累黄 酮 的研究 报道 , 以本 研究 通 过不 同植 物 生长 调 所
1 32— 1 39
草 业 学 报
AC1A 、 PRA TA CU ITU RA E NI SI CA
第 l卷 9
第 6期
2 0年 1 O1 2月
V 0 . 9, 1 1 No. 6
瑞 香狼 毒细胞 悬浮 培 养及 黄酮 积 累的研 究
王 文 星 , 琪 , 莹 , 猛 , 成有 安 汪 王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