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1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二十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了在短时间里赶上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防力量以抵抗军事威胁和侵略,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对经济实行国家的高度计划,对内实行高积累、高投入,以保证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即赶超发展战略。
二十世纪中后期,后发国家强烈的赶超愿望,使激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观占据重要位置,都先后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即经济赶超的战略;同时,为服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赶超战略,都逐步实行了三位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国家经济经过多年的积累,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林毅夫指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没有能够发挥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而是脱离比较优势进行赶超,因而不能取得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成功。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要素禀赋结构的特征是资本的严重缺乏和劳动力的过剩以及技术的落后。
在通过扭曲要素价格和其他经济管制推行重工业化的情况下,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把有限的资本倾斜配置到几个产业上,与此同时必须压抑其它产业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赶超战略所扶持的产业部门,由于不符合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只好依赖于扭曲价格和国家保护政策才得以生存,因此,这些产业必然是缺乏效率、竞争能力和自生能力的。
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要素禀赋节后形成矛盾并抑制了对劳动力的吸引,相当大规模的人口长久处于贫困之中的状况难以改变,也就不能在整体上缩小与发达经济在资本和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从理论上建,按战后法国家的要素禀赋时间需要有个发展的“过渡期”,比如保护个体农业和手工业,保护私营工商业,通过不同经济成分的竞争,推动生产条件的改进和生活的改善,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积累。
但是,为什么中国在当时会对三大改造提前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提前过渡,并在不考虑比较优势战略的情况下,坚决地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呢?按照整体经济学理论逻辑体系,并着重于从当时中国面临的约束条件去分析,导致重工业优先发展得以形成的因素是很多的:首先,中国刚刚走上独立发展道路,迫切地想要解决如何更快地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问题,强烈的赶超愿望,使领导者的激进主义经济发展观占据主导;其次,朝鲜战争引发中共领导人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的忧虑担心;再次,中国共产道夺取政权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中国新政权的不成任何经济封锁,阻断了中国与西方社会的联系,强化了中国另辟蹊径的决心;最后,苏联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经验对中国产业的示范效应和苏联给予的全面援助,是中国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中共中央决策层形成了加速实现工业化国家是关系国家和政权生死存亡头等大事的共识,他们感到:“任何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有一点独立的能力,更不用说像我们这么一个大国。
论“一五”计划的历史意义
论“一五”计划的历史意义[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一五”计划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五”计划确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特色的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形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面的经济现代化。
[关键词]“一五”计划;历史意义;中国特色;工业化;现代化新中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转折点。
如何从农业国到工业国?如何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核心问题成为当时的最大课题。
中国人在摸索中前进,探索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化道路。
虽然以“苏联模式”为范本,但是中国工业化道路并没有完全照搬苏联模式,而是注意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在探索道路中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一五”计划的历史转变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的真正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基本任务,中国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大转变。
中国开始改变工业和社会落后的局面,中国开始全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迈进,依靠自己走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
1 “一五”计划确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虽然社会主义经济的比重有较大增长,但农业、手工业的个体经济还占有绝对优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要完成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任务还很艰巨。
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中既包括实现工业化,也包括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关系的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党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基础开始从以‘共同纲领’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转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不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制度,以逐步消灭私有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到议事日程,列入‘一五’计划”。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精练习题高效作业:第九单元 第2讲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山东章丘模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有学者把1949年前的中国称为现代化早期,而将1949年之后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大规模工业化时期。
主要理由是1949年后的中国能够() A.组织一切力量实行国家工业化B.充分激发起全民族的建设热情C.继续发挥战争中形成的动员能力D.实现独立自主不再受外国的干涉解析:选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的条件,故A项正确;充分激发起全民族的建设热情不仅指工业化,故B项错误;“继续发挥战争中形成的动员能力”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不再受外国的干涉”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 (2020·江苏南通模拟)右面漫画题为《快乐的竞赛——加油,追上来了》,生动地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
该漫画的寓意是()A.“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B.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D.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解析:选B。
漫画中,人们正在为一场竞赛呐喊助威:前面一个人物的头部和身体是高高的烟囱,代表工业化,后面追赶的人物的眉毛是麦穗,代表农业合作化,横幅的字样“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据此可以看出,人们对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充满了热情,故B项正确。
3.项目铜原煤棉纱粮食1952年比1949年增长(%) 753.8 105 101 44.8 由上表可知,当时()A.国民经济逐步恢复B.盲目追求发展速度C.计划经济逐步形成D.农业经济受到制约解析:选A。
结合表格中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的情况可知1949~1952年国民经济逐步恢复,故A项正确;1958年“大跃进”盲目追求发展速度,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工农业生产而非计划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粮食增长44.8%,不能得出农业发展受阻的结论,故D项错误。
学案3:第32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知识整合】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进攻苏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形势。
(2)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保证军事上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2)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4.认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2)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
3.形成过程
(1)实现工业化
①条件: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基础。
②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③过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④成就: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点睛】苏联取得工业化建设成就的原因
(1)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
(2)国家实行高积累政策。
(3)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粮食、原料、资金等便利条件。
(4)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
4.特点
(1)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A.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B.固定粮食税的推广
C.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为什么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
为什么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第一,可以归结到国家领导人的理想和国民的强国梦。
英国自工业革命走向强国,其最生动的画面就是高高耸立的烟囱和各种机械钢铁制品。
19世纪末中国洋务运动亦是以各种重工业工厂的兴起为表示,如汉阳铁厂和一大批军事工业等。
在中国领导人的心目中,在中国国民的强国梦中,一个强大的国家几乎等于强大的重工业,重工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的比重高,则是一个国家强盛的象征。
虽然,今天看,这个逻辑显然搞反了因果关系,往往是随着一个国家的逐渐强盛,其重工业的发展水平也会内生地提高。
第二,归结为国际环境。
建国初,世界还不太平,局部战争的爆发有着很大的概率,因此,在经济布局上未雨绸缪,要为以后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提供保障,在重工业上有更多的积累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军队参战。
这让中国意识到,要迅速提高国防能力和军事动员和保障的能力,建立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是十分急迫的,而重工业的发展又是关键所在。
第三,归结为一种经济发展的观念和认识。
这种认识是,农产品和轻工业制品是当期内就要消耗掉的,是一种消费,而重工业制品是一种积累,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条件。
因此,大家鼓足勇气“牺牲一代人的当期利益”,大踏步地赶超美英,迅速实现工业的起飞。
中国是由中央集权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抑制消费和以农补工,以轻补重的强制性积累方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显然这些政策并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如今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开始以自己国内的要素禀赋为出发点,走更多依靠劳动密集型,高加工度的工业发展路线,这与战后日本的模式十分相似,我国的工业发展也基本步入正常轨道。
经济不断持续增长。
一个合理的适合本国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长期的经济增长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是必然之选。
可是怎样引进,引进什么样的先进技术则是关键所在。
制定在技术上赶超发达国家的有效产业政策,是应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与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经济建设。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结果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战略指导下,“一五”计划的编制比较认真、细致、贯彻执行得力,加上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比较稳定,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明显的成效,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改变了解放前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大体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维护了我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独立,教育、科学技术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1952年679亿元,1956年1028亿元,比1952年增长51.34%,平均每年增长10.9%,速度很快。
在基本建设方面,1953———1956年投资额为445.15亿元,新增固定资产358.26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大中型项目333个。
到1956年上半年止,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中,有38个全部建成投产,在工农业方面,1953———195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平均递增11.6%,工业增长速度很快,年均递增19.6%。
其中,轻工业为14.3%,重工业为27.1%,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4.8%。
1956年国民收入882亿元,比1952年增长46.4%,年均增长10%。
在国家财力方面,1956年国家财政收入287.4亿元,财政支出305.7亿元,分别比1952年增加56.5%和73%。
[8]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已现雏形。
从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这一时期的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
但是我们应当明白成就的取得,与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我们付出的高昂代价也这一体制密切相关。
一五末期,随着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而出现的单一的公有制、单一的计划调节和集中经济体制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以至于在“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引发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6年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原有经济发展战略及经济体制曾做了有益的反思和探索。
《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了当时中国经济体制运行中的一些国防建设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保持各部门、各地区的合理的比例关系,促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优先发展重工业 集体化农庄 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体制 苏维埃体制(高 度集权)、一党 制、终身制。
课堂练习:
1.1922年,农民契诃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 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 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 B、他被处以罚款 D C、他只能售出其中一部分 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 2.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市场 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C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925年,苏俄基本完成经济恢复后,苏联在经 提示: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优 斯大林时代: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 济上面临着何种任务?应该如何做? 先发展重工业。 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比较
西方模式 (英国) 生产资 生产资料私有 料所有 制 制 工业化 先轻工业后重 工业 道路 农业制 资本主义大农 度 场 经济体 市场经济体制 制 政治制 君主立宪制、 内阁制、两党 度 制。 斯大林模式 生产资料公有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 所有制成分并存。 农、轻、重协调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3.内容
①农业: ②工业: ③贸易: ④分配:
实行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农民说他拿100卢布到粮 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4.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吗?)
5.评价 (1)积极:
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的保障。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但是必须看到,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根本解决,经济和社会领域又积累了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地区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下岗人员增多,就业矛盾突出,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在许多方面仍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尤其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实行计划经济是历史的使然,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但计划经济体制有其诸多的弊端,如价格扭曲、效率损失严重等等,这些都造成了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慢。
另外我国的经济政策还与当时对国际政治环境的判断有关。
我国之所以要实行以重工业优先发展,带动其它工业发展的战略是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下,我国只有靠自身力量来发展,以实现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并且还要应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使得我国不得不选择走这条所谓的“捷径”,而并没有真正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优先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使得我们从一开始走的“捷径”变成了一条“弯路”。
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过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联系的愈益复杂,这一体制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情况迫使我们进行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的不断深入,邓小平深刻分析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特别是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作了透彻、精辟的总回答,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有高度集中性、全面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首先: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战略。
再次:否定和限制商品的计划经济。
2、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第一,高度集权的党的领导体制。
党和国家融为一体,国家完全隶属于党,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绝对控制。
第二,限制以至取消党内民主。
第三,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
滋长了官僚主义,干部只对上级负责。
第四,总书记个人专权模式建立。
总书记独揽党政军大权,不受任何组织和法律的限制而可以随意决定重大国务。
斯大林执政期间,不需要召开党政大会了。
3、高度集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管理体制第一,文化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组织和党的领导人说了算。
例如:《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由斯大林审定。
第二,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盛行。
个人崇拜是国家高度集权的需要,是为执行高度集权制服务的。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第一,建成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苏联模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第三,苏联模式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控制和管理,改变了苏联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病:第一,压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经济发展。
第二,干部特殊化和官僚化严重。
第三,文化专制导致社会意识贫困和教条主义盛行。
第四,长期突出阶级斗争和政治高压,使社会政治气氛和人际关系不正常。
第五,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造就了庞大臃肿的管理机构,为以后的改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我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30年回顾
我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30年回顾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变迁的回顾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日益突出,环境管理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环境管理部门已被提升到与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等部门同样重要的地位,环境管理体制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改革与完善,实现了由单一管理体制到多元管理体制,再到综合管理体制的转变。
随着人口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并逐渐恶化,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逐渐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将环境保护视为关系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在环境管理体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也在环境管理的实践中得到了不断改革完善,先后经历了起步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实现了由单一管理体制到多元管理体制,再到综合管理体制的转变,逐渐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起步阶段(1978~1991年):由单一管理体制向多元管理体制转变改革开放前,我国在经济建设上主要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强调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业的优先发展,是一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了党和政府的关注。
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党和政府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上,环境管理体制建设还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并获得其应有的地位,环境管理手段主要采取单一的行政管理,各项环境管理措施都是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出台,一些具体防治措施,如“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都具有明显的行政命令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逐渐以现代化战略取代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逐步推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开始发展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简述苏联模式的特征
简述苏联模式的特征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种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苏联模式。
这三种模式各有特色,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一些东西,提升自己的认识。
今天,我们主要来谈一谈苏联模式的特征。
苏联模式具有一下几个特征: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重工业优先发展3、实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4、对外封闭5、官僚特权和个人崇拜苏联模式的特征,简单地说就是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文化上推行极端专制主义路线、对外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它是斯大林模式的延续。
具体的特点是: 1、忽视市场机制作用,否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2、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其他部门相对落后3、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强调政治至上,忽视思想教育和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5、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6、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存在严重的失误7、不断扩张,导致军备竞赛和恶性膨胀8、内部和外部敌人都发动侵略战争9、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5、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
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手段;另一方面,是干部队伍素质差,难以胜任管理工作,也没有必要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根据原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的回忆录《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 TheSummer Report)披露,当时苏联政府为了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每天有一千多万人到集体农庄去领粮食,而集体农庄负责发放粮食的干部只有一千六百名左右,再加上他们当中还有好多人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熟悉劳动者的心理,熟悉农业生产规律。
所以,政府对集体农庄工作人员的考核完全是以金钱为标准的。
苏联模式的特征,简单地说就是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文化上推行极端专制主义路线、对外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具体的特点是: 1、忽视市场机制作用,否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2、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其他部门相对落后3、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强调政治至上,忽视思想教育和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5、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6、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存在严重的失误7、不断扩张,导致军备竞赛和恶性膨胀8、内部和外部敌人都发动侵略战争9、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
三大改造
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与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提出 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问题采用 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把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社会 主义企业,并认为收购在当时已经日益缩小,不必再列为一 个形式。这样,国家资本主义就只包括低级形式的加工订货、 统购包销和高级形式的公私合营两种形式了。毛泽东同志在 讨论过程中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这个总路线 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 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报告”也 提出了,不仅要把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工商 企业;而且要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政策 上,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政策是团结、教育、改造。
意义:就“一五”期间的客观经济状况而言,优先发展
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决定了建立以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 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又决定了三大改造的 必要性及其可能性;同时,三大改造的提出与工业化还存 在相悖的一面,即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改造速度和改造目标。 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积极作用包括:在基本建设投资金额 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维持了资金和物资的基本平衡和市 场的基本稳定;在当时的环境下,帮助私营企业克服生产 任务和原材料不足等困难等。其消极作用包括:经过对资 改造,私营企业也同原有公营企业一样,难以进行独立的 经济核算,影响了品种的更新、质量的提高和固定资产的 更新;使农业增长速度放慢,从而也影响了工业化的速度 等等。三大改造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在不同年度作用的程度 不同。在“一五”期间特别是前4年,积极因素是主要的; 1957年以后,消极因素逐步占居主要方面,这种消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突出。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湖的到来 一九五五年下半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陈云和陈毅 在全国工商联扩大会议上提出两点:(一)为了解决“吃苹果”与 “吃葡萄”的矛盾,今后公私合营将有计划地按全行业进行;(二) 在利润的分配上,从“四马分肥”改为按资本每年给予定息。让全国 工商业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表推动工商界接受改造的宣言。一九五 六年一月,工商界要求全行业公私合营。这首先是在首都北京发动起 来的,接着上海、天津等城市也纷纷行动起来。资本家在敲锣打鼓、 放鞭炮声中,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为什么会进行得这么顺利? 首先是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对资本家做了大量教育工作,使许多资本 家认识到,资本主义必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家要掌握自己的命 运,只有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党中央的带动之下,各省、市委和地 委都大力地在做这项工作。其次,各地工人群众在党的教育和全国总 工会的推动下,纷纷起来推动资本家实现公私合营。资本家之接受全 行业公私合营,从多数人来说,是迫于形势的。这就是当时所流传的 “大势所趋,不得不走”。再次,资本家中的进步分子,在这次运动 中也起了作用。他们认为, 与其后合营,就不如早合营。
高考高三历史文综41题开放式试题6
高考高三历史文综41题开放式试题(含答案详解)(六)5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18世纪末期,中国与欧洲一样,都面临着以木材短缺为首的生态危机,但是,中国与西方克服这种生态危机的办法却是不同的,西方采用的克服生态危机的办法,一个是“向下”(掘煤),一个是“向外”(掠夺美洲殖民地资源),西方世界通过这样两个方式来应对生态危机,一方面造成了工业革命,造成了矿产能源对于日照能源的替代,而另一方面,它也造成了野蛮的殖民主义和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与掠夺,资本主义最大的后果就是前所未有地破坏了地球生态,导致了种族灭绝式的殖民战争——这是此前任何一种人类文明也没能做到的。
总的来说,中国克服生态危机的方式与西方是不同的,即主要是通过劳动的密集型(充分组织,调动人力资源)、通过贸易的中继等方式,以节约自然资源的方式来面对生态危机。
……正是中华帝国这种傲视周边一切竞争对手的强大,中国长期的战略优势,一方面使得中国和亚洲保持着400年的和平,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没有必要”通过欧洲那种“以战养战”的方式(即以战争的方式掠夺资本和资源,又通过掠夺资源和资本不断发动战争)寻求生存和发展——摘编自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评析材料中关于克服生态危机的方式。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方式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第一种:据材料概括对下掘煤和对外殖民扩张式的欧洲道路,并结合所学全面、辩证地对其进行评价:既推动工业化和世界联系,也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并带来侵略和灾难。
第二种:据材料概括中国密集型劳动和贸易中继的道路,并认识到这种模式虽然节约自然资源,但却阻碍技术创新和工业化发展,造成中国长期的落后。
答案示例:第一种:西方方式:一个是“向下”掘煤一个是“向外” 掠夺资源和资本。
西方采取这种方式克服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列国纷争的国决定的。
一方面促进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另一方面破坏了生态环境,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巨大的灾难,威胁了世界和平。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
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坚持市场化改革
优化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表明,市场 化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当前 中国应继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企 业的自主性和创新活力。
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应 加快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 创新发展。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 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经 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了科技进步和人才培 养,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实 力。
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限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影响了经济效率。
04
经济困难与调整
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经济困难
农业落后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粮食产量难以满足人口增长 的需求。
工业结构不合理
重工业发展过快,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导致 经济比例失调。
物资匮乏
3
农业集体化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03
重工业优先发展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背景
建国切需求。
国内经济基础薄弱,需要重工业的发展来推动工 业化进程,提高国家经济实力。
借鉴苏联经验,认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实现经济 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02
随后,在农村地区组织农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
形成集体劳动、集体经营的生产模式。
国家对农业合作社给予了资金、技术和物资等方面的支持,以
03
促进其发展。
农业集体化的影响
1
农业集体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粮食产 量,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农业集体化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 的收入。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政府主导
政府的“全能”与城市化的“失灵”——我国政府推动型城市化道路的历史考察
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19 年 , 国经济学者辜胜阻 98 我 教授称之 为 “ 自上而下” 的城市化 ; 城市经济学家蔡 孝箴教授称之为“ 政府发动型” 城市化。政府推动型 城市化进程 中城 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控制 ,且形
为我国目前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然而考察中 国城市化历程 可知 :2 0世纪 5 0年代末 到 8 0年代 初,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 , 中国走的是一条 主观 控制城市化进程 的道路。 由于采取了“ 以行政手段干 预人 1流动” 3 的人为控制城市化发展的政策 , 时而加
维普资讯
MODE C RN E ONOMI S C RE EAR H C
政府的“ 全能" 与城市化的“ 失灵"
— —
我国政府推动型城市化道路的历史考察
曾令泰 卢 明纯
内容提要 : 为了保证 “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的实施 , 中国传统的政府推动型城 市化呈现 出两种特征 , 即 政府的“ 全能” 与城市化的“ 失灵” 政府的“ 。 全能” 表现为行政干预 因素在对城 市规模确 定、 乡 城 要素流动和城
城市发展方针等三个方面构成 。政府推动型城市化
是指政府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城市发展战略和社会经 济发展规划 ,运用计划手段实施的一种政府包办型
一
6 9—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5期
农民进城增加政府低物价 的负担 ,政府通过城乡分 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将农 民束缚在农村 和农业 上,防 止农 民分享城市工人所获得的压低价格的食物和住 房等供给 。 O 5 年代起便建立起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 ,即由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决定 的以全面扭
根 据世 界 多数 国家 城 市化 发 展 规律 ,一 国城 市 化 水平 达 到 3% 以后 , 进 入 到 了加 速发 展 阶段 。 0 就 中 国的城 市化 水 平 到 20 0 0年 已经 进 入 到 了 3 % 的 0 城 市化 加 速发 展 阶段 ,加 大 推进 城 市 化进 程 已经 成
高考历史: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高考历史: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及其特点1.三大发展模式
2.特点
(1)苏俄是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西方: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调节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第1 页共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两个问题 (1)集体化等同于合作化 (2)工作上要求过急,步子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
三、将个体手工业者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手工业 生 产合作制
(一)手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特点 (二)个体手工业合作化的进程
1.1950-1952年的重点试办,典型示范 2.1953-1956年的全面发展 3.1956年的快步实现合作化
三、逐步形成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经济调节体系
国家计委成立后,中央各部门和省(市)、地、县人民政府及政府各 部门和各大中企业,相应设立计划机构,形成从上到下的经济计划管 理体系。在国家计委领导下,通过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实 现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直接的计划管理。
四、具有浓厚供给制和平均主义色彩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
1950年统一财政经济工作。1951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 收统支的财政体制。统收统支体制下,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但 不自负盈亏,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在国家统一管理劳动力招 收和调剂制度下,劳动者一旦进入企业,实际上得到终身劳动职位, 得到一个“铁饭碗”。在分配方面存在平均主义倾向,职工吃企业 的“大锅饭”。
(三)投资规模与分配
“一五”计划的基本建设投资为427.4亿元 部门分配上,工业部门是重点,地区分部上内
地是重点
(四)技术、设备引进
“一五”计划的计划建设重点是建立起一批大 型骨干企业
“一五”计划引进技术设备的主要项目,是从 苏联引进的156个大型企业的成套设备。此外, 从东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69项
2.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的初级阶段: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3.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的高级阶段:某个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三)理论创新与理论缺陷
1.根据中国实际,将资本主义分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主义 2.对资本家和平赎买,使资本家所有制逐步转变为国家所有制 3.改造过程中注意对企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1.农业合作化的物质条件 2.土改后农民的积极性与合作化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 3.关于两极分化 4.关于合作化的形式与步骤
(三)农业互助合作的三个发展阶段
1.慎重起步 2.快步发展 3.跑步完成
(四)历史作用与问题
1.历史作用:实现了土地由私有到共有的转变;在经济上切断了 资本家阶级和农村的联系,在政治上使其更加孤立,迫使其接受 社会改造。
“一五”计划在引进设备的同时,注意引进技 术,引进人才和管理方法
第二节 统购统销与“三大改造”的完成
一、粮、棉、油的统购统销与多种物资的统购统配
(一)市场紧张状况及其原因
1951年起开始出现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1952年愈加严重。根本 原因是农业生产水平地下,人均粮食数量少。1953年后开始的经 济建设追求大规模、高速度,要求提供更多的农业原料,部分粮食 生产变为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得粮食问题更加紧张。
第三节 从市场经济体制到计划经济体制
一、历史渊源、苏联模式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1.解放区为支援战争一直是中央集权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体制 2.新中国成立时,缺乏大规模经济建设经验,而苏联采用高度集中的
计划体制,已经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 3.“一五”计划经济建设重点是重工业,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
(二)总路线的形成过程
1949年3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 《共同纲领》)到1953年12月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 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 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简称《提纲》),才最 后确定总路线
(二)艰难的决策 (三)作用
二、将个体农民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农业生产合作制
(一)土地改革后农村中农化趋势
农户各阶层构成 单位:%
阶层 社员户 贫雇农
土改结束时 —
57.1
1954年年 4.2
29
末
中农 35.8 62.2
富农 3.6 2.1
地主 2.6 2.5
其他 0.9 —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
与物资的投入,在缺乏资金与物资的条件下,只能实行集中统一的体 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
二、以中央为主的经济决策权力体系
1953年,中共中央撤销各大区中央局和行政委员会,集中管理权于中 央。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系统的经济决策机构是政务院的财经委员 会。1952年11月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对国民经济进行综合管理,同 时设立各种专业管理部门。在中央领导下,省、县两级地方政府负责 管理行政区内的经济建设工作。
(三)手工业所有制和经营形式趋向单一
四、将工商业主私有制改造为国家所有制
(一)利用、限制、改造
1.从利用、限制到利用、限制、改造,消灭资本主义经济任务 的提出
2.国家资本主义——消灭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
(二)国家资本主义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发展
1.国家资本主义的低级形式:收购、统购、包销、订货、加工五 种
(三)关于过渡时期与发展战略的转变
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编制过程与特点
编制历时三年多 特点是边实施、边修改、边补充
(二)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 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 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 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第八章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953-1956年)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一)国家总任务与中国共产党路线的内涵
总任务: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 本思想 内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