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环境监测上岗资格考试大纲
辐射检测机构上岗证考试题及答案(电磁部分)
![辐射检测机构上岗证考试题及答案(电磁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eb48aa2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a.png)
2018年甘肃省辐射检测机构上岗证考试(电磁部分)单位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是 2015 年生效的。
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频率的适用范围是 1Hz~ 300GHz 。
3.工频电磁场测量时操作人员靠近测量探头时,测量人员的存在会使被测电场发生畸变。
一般规定操作人员应远离测量电极__2__m以外,采用蹲位姿势读数。
4.射频电磁场测量时应当了解辐射体电磁波极化方式,特别是有__方向性__的测量天线或探头,必须注意与被测电磁场极化方向相同。
5.地面合成场强和离子流密度的测量,风速应小于 m/s,测量时间段不少于 30 min。
6.《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T8702-1988)中规定防护限值的频率范围为 100 KHz~ 300GHz。
7.交流输变电工程的可听噪声包括两个部分:宽频带噪声和频率为100Hz及其整数倍的纯音。
8.一般情况下,工频电磁强度测量时,测量人员应离开测量仪器一定距离,以避免测量人员在仪器表面产生较大的电磁畸变。
9.测量噪声时,要求气象条件为:无雨雪、无雷电,风速为≦5m/s 。
10.噪声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噪声污染源、交通噪声污染源、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源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源。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1.( A )数字0.5500和2.0501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的值为。
A. 0.6和2.0B. 0.5和2.0C.0.5和2.1D. 0.6和2.1 2.( B )监测仪器应在国家计量部门或其授权的计量站检定。
①按照检定周期②在购入时③在检修后A. ②B. ①②③C. ②③D. ①②3.( B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适用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适用于电压等级送变电工程。
①110kV ②220kV ③330kV ④500KvA. 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4.( C )一般环境电磁辐射测量高度取离地面高度。
辐射监测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辐射监测专业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188f4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5.png)
辐射监测专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辐射监测的目的是:A. 确保辐射源的安全使用B. 评估辐射环境的安全性C. 监测辐射水平并采取必要措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辐射监测仪器的类型?A. 盖革计数器B. 热释光剂量计C. 超声波探测器D. 个人剂量计答案:C3. 辐射监测中,剂量率的单位是:A. 格雷(Gray)B. 希沃特(Sievert)C. 微西弗每小时(μSv/h)D. 贝可勒尔(Becquerel)答案:C4.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A. 时间、距离、屏蔽B. 个人防护、环境控制、剂量限制C. 辐射监测、风险评估、紧急响应D. 风险最小化、剂量限制、个人责任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辐射监测的步骤?A. 确定监测目的B. 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C. 进行数据分析D. 忽略环境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辐射监测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采样、分析、评估7. 辐射监测的目的是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的__________不受辐射的__________。
答案:健康、危害8. 辐射监测仪器需要定期进行__________,以保证其准确性。
答案:校准9. 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时间、距离和__________。
答案:屏蔽10. 辐射监测结果需要__________,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答案:记录和报告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辐射监测在核设施中的应用。
答案:辐射监测在核设施中的应用包括监测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确保工作人员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监测核设施周围的环境,以评估对公众的潜在影响;监测核材料的存储和处理过程,防止辐射泄漏;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并评估辐射事故的影响。
12. 描述个人剂量监测的重要性。
答案:个人剂量监测对于评估工作人员在辐射环境中的暴露水平至关重要。
RT考试大纲
![RT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026d9c7bb4cf7ec4afed01c.png)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Ⅱ级人员考核大纲(射线检测部分)第一章通用知识中的专业基础知识1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1.1原子与原子结构1.1.1元素与原子(A)1.1.2核外电子运动规律(A)1.1.3原子核结构(A)1.2射线的种类和性质1.2.1 χ射线和γ射线的性质(B)1.2.2 χ射线产生及其特点(1)连续谱的产生和特点(B)(2)标识谱的产生和特点(A)1.2.3 γ射线的产生及其特点(B)1.2.4 射线的种类(A)1.3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3.1光电效应(B)1.3.2康普顿效应(B)1.3.3电子对效应(A)1.3.4瑞利散射(A)1.3.5各种相互作用发生的相对概率(A)1.3.6窄束、单色射线的强度衰减规律(B)1.3.7宽束、多色射线的强度衰减规律(A)1.4射线照相法的原理与特点1.4.1射线照相法的原理(C)1.4.2射线照相法的特点(C)2 射线检测设备及器材2.1 χ射线机2.1.1 χ射线机的种类和特点(1)χ射线机的分类(B)(2)携带式χ射线机的技术进展(A)2.1.2 χ射线管(1)结构和种类:普通χ射线管、金属陶瓷管(B)特殊用途管(A)(2)技术性能①阴极特性和阳极特性(B)②管电压(B)③焦点(B)④辐射场的分布(B)⑤真空度(A)⑥寿命(C)2.1.3高压发生电路(1)半波整流电路(B)(2)全波整流电路(A)(3)倍压整流电路(A)(4)全波倍压恒直流电路(A)2.1.4 χ射线机的基本结构(B)2.1.5 χ射线机的主要技术条件(A)2.1.6 χ射线机的使用、维护和修理(1)χ射线机操作程序(C)(2)χ射线机的使用注意事项(C)(3)χ射线机的维护和保养(C)(4)χ射线机的常见故障(A)2.2 γ射线机2.2.1 γ射线源的主要特性参数(A)2.2.2 γ射线探伤设备的特点(B)2.2.3 γ射线探伤设备的分类与结构(A)2.2.4 γ射线探伤机的操作(B)2.2.5 γ射线探伤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B)2.3射线照相胶片2.3.1射线照相胶片的构造与特点(B)2.3.2感光原理及潜影的形成(A)2.3.3底片黑度(C)2.3.4射线胶片的特性(1)特性曲线(C)(2)特性参数(B)2.3.5卤化银粒度对胶片性能的影响(A)2.3.6胶片的光谱感光度(A)2.3.7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B)2.3.8胶片的使用与保管(C)2.4射线照相辅助设备器材2.4.1黑度计(光密度计)(B)2.4.2增感屏(C)2.4.3像质计(C)2.4.4其他照相辅助设备器材(C)3 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因素3.1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因素3.1.1 概述(A)3.1.2射线照相对比度(1)对比度公式的推导(A)(2)对比度的影响因素①影响主因对比度的因素(B)②影响胶片对比度的因素(A)3.1.3射线照相清晰度(1)几何不清晰度Ug(C)(2)固有不清晰度Ui(B)3.1.4射线照相颗粒度(B)3.2 灵敏度和缺陷检出的有关研究(1)最小可见对比度△Dmi n(A)(2)射线底片黑度与灵敏度(A)(3)几何因素对小缺陷对比度的影响(A)4 射线透照工艺4.1透照工艺条件的选择4.1.1射线源和能量的选择(1)射线源的选择(A)(2)χ射线能量的选择(B)4.1.2焦距的选择(1)焦距与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关系(C);(2)焦距与被检工件的几何形状及透照方式的关系(B)(3)焦距与总不清晰度的关系(A)4.1.3曝光量的选择和修正(1)曝光量的推荐值(C)(2)互易律、平方反比定律和曝光因子(C)(3)曝光量的修正计算①利用曝光因子的曝光量修正计算(C)②利用胶片特性曲线的曝光量修正计算(A)4.2透照方式的选择和一次透照长度的计算4.2.1透照方式的选择(C)4.2.2一次透照长度的计算(1)透照厚度比K值与一次透照长度的关系(C)(2)直缝透照一次长度的计算(C)(3)环缝单壁外透法一次长度的计算(C)(此要求宜针对图表法而非公式法)(4)环缝单壁内透法一次长度的计算(C)(此要求宜针对图表法而非公式法)(5)环缝双壁单影法一次长度的计算(C)(此要求宜针对图表法而非公式法)4.3曝光曲线的制作及应用4.3.1曝光曲线的构成和使用条件(C)4.3.2曝光曲线的制作(C)4.3.3曝光曲线的使用(C)4.4散射线的控制4.4.1散射线的来源和分类(B)4.4.2散射比的影响因素(A)4.4.3散射线的控制措施(1)选择合适的射线能量(B)(2)使用铅箔增感屏(B)(3)散射线的专门控制措施:背防护铅板、铅罩和光阑、厚度补偿物、滤板、修磨试件(B)4.5焊缝透照常规工艺4.5.1透照工艺的分类和内容(B)4.5.2焊缝透照专用工艺卡示例(B)4.5.3焊缝透照的基本操作(C)4.6射线透照技术和工艺研究4.6.1大厚度比试件的透照技术(B)4.6.2安放式接管管座焊缝的射线照相技术要点(B)4.6.3管子—管板角焊缝的射线照相技术要点(B)4.6.4小径薄壁管透照技术与工艺(1)透照布置(B)(2)厚度变化分析(A)(3)透照次数计算(B)(4)像质要求(B)4.6.4球罐γ射线全景曝光工艺(设备和器材选择、工艺程序、曝光时间的计算、及措施布置、注意事项、安全管理)(B)5.暗室处理技术5.1暗室基本知识5.1.1暗室布置及对工作质量的影响(B)5.1.2暗室设备器材使用知识(B)5.1.3配液注意事项(B)5.1.4胶片处理程序和操作要点(B)5.1.5胶片处理的药液配方(A)5.1.6控制使用单位的胶片处理条件的方法(B)5.2暗室处理技术5.2.1显影(1)显影液的组成及作用(B)(2)影响显影的因素(B)(3)显影的基本原理(A)5.2.2停显(1)组成及作用(B)(2)基本原理(A)5.2.3定影(1)定影液的组成及作用(B)(2)影响定影的因素(B);(3)定影的化学知识(A)5.2.4水洗和干燥(B)5.3 自动洗片机(A)6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6.1评片工作的基本要求6.1.1底片的质量要求(C)6.1.2环境、设备条件要求(C)6.1.3人员条件要求(C)6.1.4与评片基本要求相关的知识(A)6.2评片基本知识6.2.1管片的基本操作(B)6.2.2投影的基本概念(B)6.2.3焊接的基本知识(A)6.2.4焊接缺陷的危害性及分类(A)6.3底片影像分析6.3.1焊接缺陷影像(B)6.3.2常见伪缺陷影像及识别方法(B)6.3.3表面几何影像的识别(B)6.3.4底片影像分析要点(B)6.4焊接接头的质量等级评定6.4.1焊接接头质量分级规定评说(B)6.4.2射线照相检验的记录与报告(B)。
2024放射卫生技术师考试大纲
![2024放射卫生技术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06b129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9.png)
1、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A.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至原始数量一半所需的时间B.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至原始数量四分之一所需的时间C.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至原始数量十分之一所需的时间D. 放射性同位素完全衰变所需的时间(答案)A2、在放射工作场所中,对于β射线的防护,以下哪种措施最有效?A. 使用铅板屏蔽B. 使用混凝土墙隔离C. 使用有机玻璃阻挡D. 使用铝板遮挡(答案)C3、关于X射线的性质,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X射线具有穿透性B. X射线能使物质发出荧光C. X射线能引起物质的电离D.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比可见光短(答案)D4、下列哪项不是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目的?A. 估算受检者可能受到的有效剂量或当量剂量B. 评价工作场所的防护状况C. 为受检者的健康影响提供直接诊断依据D. 鉴定个人防护措施的有效性(答案)C5、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对孕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
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多少周内的孕妇,不得进行下腹部或骨盆的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检查?A. 8周B. 10周C. 12周D. 16周(答案)A6、关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下列哪项做法是不正确的?A. 将放射性废物与一般垃圾混合处理B. 放射性废物应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C. 放射性废物处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D. 放射性废物处理应确保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答案)A7、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为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免受不必要的辐射,应严格遵守哪项原则?A. 尽可能使用高剂量辐射以缩短治疗时间B. 尽可能使用低剂量辐射以达到治疗效果C. 随意调整辐射剂量以满足患者要求D. 不考虑辐射剂量,只要达到治疗效果即可(答案)B8、下列哪种射线在医学诊断中应用最广泛?A. α射线B. β射线C. γ射线D. X射线(答案)D。
成都理工核辐射测量方法考试大纲
![成都理工核辐射测量方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843726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0.png)
成都理工核辐射测量方法考试大纲**一、基本概念和原理**
1. 核辐射的基本概念
2. 辐射量和剂量的单位和定义
3. 核辐射的相互作用过程
4. 核辐射的探测方法和仪器
**二、放射源的测量**
1. 放射源的活度测量方法
- 公式计算法
- 线性缓降法
- 半衰期法
2. 放射源的辐射场强度测量方法
- 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 堆芯剂量率公式
- 使用计数器测量法
**三、辐射场的测量**
1. 辐射场强度的测量方法
- 剂量率计测量法
- 环境剂量当量监测方法
- 平均能量测量方法
2. 水华封堆测试
- 测试原理和方法
- 结果分析和评价
**四、个人剂量的测量**
1. 个人剂量测量的目的和重要性
2. 个人剂量测量仪器和方法
- 微型电离室剂量计
- 实时辐射监测仪
- 热释电剂量计
- 个人剂量记录器的使用
**五、辐射防护的测量**
1. 辐射源及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要求
2. 辐射防护设施和设备的检测方法 - 辐射防护门窗的密封性检测
- 辐射防护屏蔽材料的厚度测量
- 辐射源和辐射场的标识和警示
以上是成都理工核辐射测量方法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的考试科目和题型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请按照大纲进行准备和学习,加深对核辐射测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2901913110661ed9ad51f332.png)
第五节容量法1. 简述容量分析法的误差来源答案:(1)滴定终点与理论终点不完全符合所致的滴定误差;(2)滴定条件掌握不当所致的滴定误差;(3)滴定管误差;(4)操作者的习惯误差。
2. 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应满足什么要求?答案:(1)纯度高,杂物含量可忽略(2)组成(包括结晶水)与化学式相符。
(3)性质稳定,反应时不发生副反应。
(4)使用时易溶解(5)所选用的基准试剂中,目标元素的质量比应较小,使称样量大,可以减少称量误差。
3. 简述影响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及络合效应等,此外、温度、介质、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也对溶解度有影响。
4. 简述滴定管读数时的注意事项答案:滴定管读数时应遵守以下规则(1)读数前要等于1~2min;(2)保持滴定管垂直向下;(3)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4)初读、终读方式应一致,以减少视差;(5)眼睛与滴定管中的弯月液面行。
5. 适合容量分析的化学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答案:(1)反应必须定量进行而且进行完全。
(2)反应速度要快(3)有比较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理论终点(或滴定终点)(4)共存物质不干扰滴定反应,或采用掩蔽剂等方法能予以消除。
6. 常量滴定管、半微量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各是多少?答案:常用滴定管:0.1ml;半微量滴定管和微量滴定管0.05ml或0.02ml,微量滴定管0.01ml五、计算题1. 对一滴定管进行校准中,在18℃时由滴定管放出10.00ml纯水,其质量WT,为9.970g,已18℃时每毫升水的质量d t为0.9975g,试求该滴定管误差。
答案:V t=W t/d t=9.9701/0.9975=9.99(ml)10.00-9.99=+0.01(ml)即:在18℃时这一段滴定客量得体积误关是+0.1ml2. 当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时,若要求容量分析的相对误差控制在0.1%以下,则其基准物质的质量必须大于多少克?答案:0.0002/0.1%=0.2 即基准物质的质量必须大于0.2g。
辐射监测大纲
![辐射监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4e409b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3.png)
辐射监测大纲
辐射监测大纲:
I. 简介
A. 定义辐射监测的目的和重要性
B. 解释辐射的类型和来源
II. 辐射监测方法
A. 环境辐射监测
1. 选择监测站点
2. 定期采集土壤,水样以及空气样品
3. 使用辐射检测仪器进行辐射测量
B. 人体辐射监测
1. 选择监测对象
2. 进行辐射剂量测量
3. 分析和记录辐射剂量数据
III. 辐射监测技术
A. 辐射检测仪器
1. 介绍各种常用的辐射检测仪器,如Geiger-Muller计数器和电离室
B. 物质分析技术
1. 介绍辐射样品分析的常用技术,如质谱仪和光谱仪
IV. 辐射监测网络和组织
A. 国际辐射监测组织和协定
1. 介绍国际辐射监测组织和协定的作用和目的
B. 国内辐射监测网络
1. 介绍国内辐射监测网络的组织和地区覆盖范围
V. 辐射监测数据处理和报告
A. 数据处理和分析
1. 介绍辐射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B. 报告编写和发布
1. 说明编写辐射监测报告的标准和要求
2. 解释如何发布辐射监测数据和结果
VI. 辐射监测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A. 当前辐射监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B. 展望辐射监测的未来发展趋势
VII. 结论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辐射监测大纲的概述,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
5.辐射监测大纲1
![5.辐射监测大纲1](https://img.taocdn.com/s3/m/b10ee21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4.png)
辐射监测大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规定,放射诊疗场所的X射线辐射安全监测一般包括外部环境监测、工作场所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三个方面,因此本所特制定本辐射安全监测计划如下:1、我所医务室机房在新建过程中,施工建筑均按国家规定的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做到“三同时”进行,竣工验收达到防护标准。
2、在新建项目竣工验收后,按时国家相关制度规定,及时聘请有资质的环境勘测部门进行辐射工作场所环境测评,并将环评报告提交上级环保部门备案。
3、积极配合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放射设备性能状态检测、放射工作场所安全防护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将检测报告入档备案。
如果发现辐射安全方面的问题,应立即停机改进,改进完成后,应向监测部门申请对改进后的辐射防护场地重新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常开机使用。
4、新调入放射工作范畴的工作人员就业前必须进行健康体检、防护知识培训和操作规章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5、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每半年在本院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每两年到市疾控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体检结果记入健康档案永久保存。
6、定期、不定期对放射工作人员组织健康疗养,定期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知识强化教育培训。
7、放射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计上岗,每季度更换测量一次,结果记入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没有剂量计监测结果不能参加职业性放射病评定。
无故损坏丢失者由个人负责赔尝,不配戴个人剂量计,不准上岗。
8、建立从业人员放射卫生档案,进行放射防护知识的强化教育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相关质量保证措施1、放射机房外安装醒目的防辐射警示标志及工作指示灯,提醒周围人员注意电离辐射。
2、放射工作人员和受照病人的各种防辐射屏蔽隔离设备应齐全、充足,并保持完好、清洁,随时可以使用。
3、放射操作人员在机房内曝光时应穿戴防护衣、帽、手套、面罩,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射线损伤。
4、对患者注意防护,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曝光量和曝光次数,对敏感部位应做屏蔽防护。
上海市辐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上海市辐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https://img.taocdn.com/s3/m/5eea70be0b4e767f5bcfce55.png)
2)熟悉放射源使用场所的环境监测。
3)了解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及基本要求。
3.6实际操作考试
1)电离辐射
①熟悉电离辐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②掌握相关标准中的测量方法。
2)电磁辐射
①熟悉电磁辐射测量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②掌握相关标准中的测量方法。
4.本大纲由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申请人所在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监测人员的岗前技术培训,保证监测人员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
第十五条考核地点原则上在市辐射站进行。
第四章考核程序
第十六条持证上岗考核的一般流程包括:
(1)市辐射站考核办公室每年2月底之前在市辐射站网站(/)公布当年考核计划,持证上岗考核一般安排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需申请考核人员应由所在单位在每年3月底之前向市辐射站考核办公室提出考核申请,并填报《辐射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核申请表》。
第十条现场基本技能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采样、布点、试剂配制、常用测量(分析)仪器的规范化操作、仪器校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数据记录和处理、校准曲线制作、样品测试以及数据审核程序等。现场样品分析考核是指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对发放的考核样品进行分析测量。
第十一条原持证人员需增加合格证项目时,所增加的项目在原证的项目类型范围内的,只需参加实际操作考核;在原证的项目类型范围之外的,则需参加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
编号
5
电离辐射
评价标准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 117–2006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GBZ 121–2002
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GBZ 125–2009
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辐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辐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e9ca5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9.png)
辐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一、背景近年来,随着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不断发展,保障辐射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规范辐射环境监测人员的从业行为,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持证上岗考核制度势在必行。
二、制度内容1. 考核对象辐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人员。
包括但不限于辐射监测员、辐射检测员等。
2. 考核标准•对辐射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有较深入的了解,具备辐射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操作辐射监测仪器设备的能力,并能正确分析监测数据;•具备辐射安全防护知识,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3. 考核方式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
理论考核主要考察考生对相关法规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操作考核主要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 考核内容•辐射环境监测的法规和标准•辐射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应急处理措施及技能三、考核流程1. 报名考生需提前报名,填写相关信息,并缴纳报名费用。
2. 考试安排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考核内容涵盖制度内容中列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 绩效评定根据考试成绩和表现,综合评定考生的考核结果。
合格考生可获得持证上岗资格。
四、持证上岗后管理1. 证书有效期持证上岗人员的证书有效期为一定时限,过期须重新参加考核,方可继续从事辐射环境监测工作。
2. 信息管理相关部门负责建立持证上岗人员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定期更新和维护相关信息。
五、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意义•规范行业秩序,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对辐射环境监测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促进辐射环境监测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
六、结语辐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保障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切实落实该制度,不断完善。
辐射上岗证考试题
![辐射上岗证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87443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4.png)
1.辐射防护的三个原则: 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
2.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监测包括运行前环境辐射水平调查、运行期间换将监测以与流出物监测、事故现场应急监测和退役监测。
3.核设施运行前环境本底调查的目的之一就是鉴别出“三关键”,即关键核素、关键途径、关键居民组。
4.为了减少射线的照射, 外照射的防护只要采取时间防护、距离防护、物质屏蔽。
5、核技术利用是指密封放射源, 非密封放射源, 和射线装置在工业、医疗、农业、地质、科研和教学等领域的使用。
6、在国际单位制中, 放射性的单位为贝克勒尔, 简称贝可, 符号Bq。
7、1Bq等于放射性物质在1秒钟内有1个原子核发生衰变。
8、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它具有间接电离作用, 贯穿本领很大。
它在空气重的射程通常为几百米。
9、放射源安全管理涉与生产、销售、进出口、使用、储存、运输、处置放射源7个环节。
10、密封源有放射性同位素加工封装而成。
放射性同位素被严格地密封以避免其与环境的直接接触, 是要利用的是密封于源中的同位素发射的粒子或光子。
11.在安装蒸馏装置时, 水冷凝管应按上入下出的顺序连接冷却水,不得倒装。
12.衡量实验室内测定结果质量的主要指标是精密度和准确度。
13.在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技术中, 平行样分析只能反映数据的精确度, 不能表示数据的准确度, 加标回收率指示数据的准确度。
14、探测装置的本底来源大致有四个方面: 宇宙射线、探头和屏蔽材料中的放射性杂质、周围环境辐射和仪器噪声和假技术。
15.剂量率测定用的探测器一般设置在离地面1m高的开阔地方, 可采用电离室型、闪烁体型或计数管型。
16.宇宙射线现场测量通常在大于3m、距岸边大于1km的内陆湖泊和水库开阔水面上的木船中进行。
17、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多种方式, 但在γ能谱分析中由实际意义的只有三种作用机制: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电子对生产。
18、对于功率>200kw的发射设备, 其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以发射天线为中心, 半径为1km范围全面评价, 如辐射场最大处的地点超过1km, 则应在选定方向评价道最大场强处和低于标准限值处。
环境辐射监测与防护考核试卷
![环境辐射监测与防护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4a080a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e.png)
B.辐射监测设备出现故障
C.遭遇自然灾害可能导致辐射泄漏
D.正常的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
14.关于辐射防护中的“时间-距离-屏蔽”原则,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时间越长,接受的辐射剂量越少
B.距离越远,接受的辐射剂量越多
C.屏蔽越厚,接受的辐射剂量越少
D.屏蔽材料与辐射类型无关
B.加强核设施的安全管理
C.提高公众的辐射防护意识
D.推广使用非放射性替代品
12.环境辐射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A.评价环境辐射水平
B.保障公众健康
C.遵守国际法规
D.提供科学依据
13.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环境辐射监测结果?()
A.监测设备的选择
B.监测人员的技能
C.环境条件
D.监测时间和地点
14.环境辐射防护的法律框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环境辐射监测与防护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环境辐射主要来源于:()
A.穿戴防护服
B.使用防护眼镜
C.佩戴防护手套
D.避免在辐射环境中工作
7.以下哪些单位用于表示辐射剂量率?()
A.毫西弗/小时(mSv/h)
B.微西弗/小时(μSv/h)
C.西弗/小时(Sv/h)
D.毫格雷/小时(mGy/h)
8.环境辐射监测中,放射性物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A. γ谱分析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放射性测量电磁辐射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放射性测量电磁辐射](https://img.taocdn.com/s3/m/c07cf13ff12d2af90242e6b1.png)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放射性测量电磁辐射分类方法名称及标准号备注章节页R1放化分析 Rl-1钾-40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Y能谱分析方法(GB/T11743-1989)七一水中钾-40的分析方法(GB/T11338-198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七一 393 水中钾-40的分析方法(GB/T11338-1989) (火焰光度法)七一水中钾-40的分析方法(GB/T1l338—1989) (离子选择电极法)七一R1—2水中锶-90放射化学分析方法离子交换法(GB/T6765--1986)七一锶-90 水中锶-90放射化学分析方法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色层法(GB/T 6766—1986) 七一396生物样品灰中锶-90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离子交换法(GBT11222.2--1989)七一生物样品灰中锶-90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二-(2-乙基己基) 磷酸酯萃取色层法(GB/T11222.1-1989)七一R1-3铀空气中微量铀的分析方法激光荧光法,GB/T12377-1990)七一空气中微量铀的分析方法 TBP萃取荧光法(GB/T12378-1990)七一水中微量铀分析方法(GB/T6768-1986) (液体七一激光荧光法)水中微量铀分析方法(GB/T6768--1986) (分光光度法) 七一 398生物样品灰中铀的测定激光液体荧光法(GB/T11223.2-1989)七一土壤中铀的测定 CL-5209萃淋树脂分离2-(5-溴-2-比啶偶氮)-5-二氨基苯酚分光光度法(GB/T11220.1-1989)七一土壤中铀的测定三烷基氧膦萃取—固体荧光法(GB/T11220.2-1989)七一R1-4 镭-226 水中镭-226的分析测定(GB/T11214-1989) 七一 402R1-5钍水中钍的分析方法(GB/T11224-1989) 七一 404R1-6铯-137 水中铯-137放射化学分析方法(GB/T6767-1986)七一405 生物样品灰中铯-137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GB/T11221-1989)七一R1-7总α、总β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GB/T5750.13-2006)七一 407R2 核物理测量 R2-1α、β表面污染《表面污染测定第一部分β发射体(最大β能量大于0.15MeV)和α发射体》(GB/T14056-1993)七二 408R2-2氡及其子体《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GB/T14582-1993)七二 410 《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 (GB/七二T16146-1995)表8电磁辐射分类方法名称及标准号备注章节页EMl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电磁辐射防护规定(OB/T8702-1988) 八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与标(HJT10.3-1996)八415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八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T9175-1988) 八EM2低频电磁场强和干扰场强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八工频电场测量(GB/T12720-1991) 八423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T15707--1995)八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八表9 其他分类方法名称及标准号备注章节页01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 O1-l 49i型臭氧分析仪热电公司九429 01-2 48i型一氧化碳分析仪热电公司九430 01—3 GC955VOCs分析仪荷兰SYNTECH公司九43201-443i型二氧化硫分析仪热电公司九43301-5XHPM2000DPM10分析仪先河公司九43401-6XHN2000B二氧化氮分析仪先河公司十43502便携式溶解氧仪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溶解氧的测定便携式溶解氧仪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九43603酶底物法测定水中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的测定酶底物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GB/九437和大肠埃希氏菌T5750.12--2006)大肠埃希氏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酶底物法九《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06)04RAD7测氡仪测定氡九四438。
辐射环境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辐射环境培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d425e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5.png)
辐射环境培训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1. 辐射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辐射对人体的影响B. 监测辐射源的安全性C. 预防辐射事故的发生D. 以上都是答案:D2. 辐射剂量的国际单位是什么?A. 格雷(Gy)B. 贝可勒尔(Bq)C. 希沃特(Sv)D. 居里(Ci)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电离辐射?A. X射线B. 微波C. 伽马射线D. 阿尔法粒子答案:B4.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尽可能避免接触辐射B. 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C. 尽可能控制辐射时间D. 以上都是答案:D5. 辐射防护的三个主要措施是什么?A. 时间、距离、屏蔽B. 减少、避免、防护C. 防护、监测、应急D. 监测、评估、控制答案:A6. 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限值是多少?A. 每年不超过20毫希沃特B. 每年不超过50毫希沃特C. 每年不超过100毫希沃特D. 每年不超过200毫希沃特答案:B7. 哪种辐射不需要屏蔽?A. X射线B. 微波C. 伽马射线D. 阿尔法粒子答案:D8. 辐射事故应急响应的首要任务是什么?A. 评估辐射剂量B. 撤离受影响区域C. 保护人员安全D. 清除辐射污染答案:C9. 辐射监测仪器中,用于测量伽马射线的是什么?A. 盖革计数器B. 热释光剂量计C. 闪烁计数器D. 半导体探测器答案:C10. 辐射环境监测中,用于评估环境辐射水平的指标是什么?A. 空气比活度B. 土壤比活度C. 水体比活度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5题)1. 辐射环境监测包括哪些内容?A. 环境空气监测B. 土壤监测C. 水体监测D. 生物样品监测答案:ABCD2. 辐射防护中,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B. 增加辐射暴露时间C. 保持与辐射源的安全距离D. 使用适当的屏蔽材料答案:ACD3. 辐射剂量的测量单位包括哪些?A. 格雷(Gy)B. 贝可勒尔(Bq)C. 希沃特(Sv)D. 居里(Ci)答案:AC4. 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中,以下哪些措施是必要的?A. 立即撤离人员B. 评估辐射剂量C. 提供医疗救助D. 清除辐射污染答案:ABCD5. 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包括哪些?A. 外照射剂量监测B. 内照射剂量监测C. 皮肤剂量监测D. 眼睛剂量监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辐射剂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河北省环境监测上岗证考核试题 辐射
![河北省环境监测上岗证考核试题 辐射](https://img.taocdn.com/s3/m/18ea01b9f5335a8103d220a1.png)
辐射检测人员上岗考试试卷单位姓名分数一、电磁辐射部分(共40分,填空每个3分,计算题10分)(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1.电磁辐射。
2.(1)热效应。
(2)非热效应。
3.国家电磁辐射标准规定:职业照射在每天 8h 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公众照射在一天内,任意连续 6 min 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
4.可以免于管理的电磁辐射体:(1)输出功率等于或小于的移动式无线电通讯设备,如陆上、海上移动设备以及步话机等;(2)向没有屏蔽空间的辐射等效功率小于:0.1~3 MHz,;>0.3~30000 MHz,。
5.(1)人工电磁辐射来自;(2)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低于300 MHz时,应对工作场所的同时测量;(3)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大于300 MHz 时,可以只测;(4)高压电力设备包括。
(二)计算题6、移动通信发射频率在900MH Z,发射机标称功率为20W,其天线增益为14dB,求该发射系统的等效功率为多少瓦?二、电离辐射部分(共60分,每题4分)(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7、(1)电离;(2)电离辐射;(3)放射性单位是;(4)吸收剂量单位是;(5)剂量当量的单位。
8、(1)随机性效应;(2)确定性效应。
9、(1)辐射防护“三原则”;(2)公众成员的剂量当量限值为;(3)天然本底辐射源按起因分为两类;(4)原生放射性核素主要由系、系和非系列核素组成。
10、(1)222Rn是一种天然气体,它的半衰期为天?(2)平衡因子F=11、原子核的衰变规律是N= 或A=12计算题某单位1972年10月购置1个137Cs放射源,活度为108Bq,计算该放射源的现活度为多少?(137Cs的半衰期为30年)三、计算题13.测定某次电导池的常数,已知测定0.01mol/L标准氯化钾溶液电阻R KCl均值为7.78×10-4Ω,试计算电导池常数(0.01 mol/L氯化钾溶液在25℃时K=141.3ms/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1:
辐射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核考试大纲
(试行)
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编制
二〇一二年二月
编制说明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114号《关于印发<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通知》精神,从辐射环境监测的实际出发,组织编制了本考试大纲。
本大纲根据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特点,对电离、电磁环境监测和辐射源管理的所需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提出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的要求,它们分别是:
了解:指经过有初步的认识。
熟悉:指能够理解并简单应用。
掌握:指能够理解、熟记并在工作中应用。
本大纲是考试命题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考试范围,是辐射环境监测人员备考的依据。
辐射环境监测上岗资格考试大纲
1. 考试目的
为配合环境监测人员实行合格证制度,提高辐射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辐射环境监测的方法,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特编制本大纲。
2. 考试资格
2.1 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中的监测人员。
2.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专以上学历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者。
3. 考试范围
3.1电离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1)熟悉电离辐射环境监测的基础知识。
2)熟悉电离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用到的辐射量和单位。
3)了解电离辐射的来源。
4)熟悉电离辐射的特性以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5)了解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6)掌握电离辐射环境监测专业理论及技术。
7)了解电离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3.2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1)了解电磁辐射环境与电磁辐射污染源的基础知识。
2)熟悉电磁辐射测量基础与测量仪器。
3)掌握环境电磁辐射场测量方法。
4)了解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3.3 辐射防护
1)熟悉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熟悉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3)了解造成电磁辐射泄漏与辐射污染的原因。
4)了解电磁辐射防护的技术与对策。
3.4 辐射环境(电离和电磁)管理
1)了解我国辐射环境管理体系。
2)了解辐射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含部分放射卫生标准)。
3)了解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了解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监督制度。
3.5 放射源安全管理
1)熟悉放射源基础知识。
2)熟悉放射源使用场所的环境监测。
3)了解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及基本要求。
3.6实际操作考试
1)电离辐射
①掌握样品采集、样品前处理的要求和流程。
②熟悉电离辐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③掌握《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所涉及到的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
2)电磁辐射
①熟悉电磁辐射测量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②掌握《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干扰测量方法》(GB7349-2002)、《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等标准中的测量方法。
4.考试结果的评判
4.1 理论考试采用试卷评分法,统一命题,集中笔试。
60分以上(含60分)为合格,满分为100分。
4.2 操作考试采用现场操作演示、样品分析两种方法。
5. 合格证书的颁发
5.1考核的组织工作由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负责。
5.2 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均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相应的合格项目分电离辐射环境监测和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两大类。
根据实际考核的项目确定。
5.3 合格证书由考核组织单位颁发,有效期为5年。
期满后持证人员应进行换证复,复查内容主要为实际操作考核。
6.本大纲由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