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松解治疗Guyon管综合征论文

闭合性松解治疗Guyon管综合征论文
闭合性松解治疗Guyon管综合征论文

闭合性松解治疗Guyon管综合征

摘要目的:探讨guyon管综合征经闭合性松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995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患者23例,采用针刀闭合性松解治疗。结果:经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有效率91.3%,优15例(65.2%),良4例(17.4%),改善2例(8.7%),无效2例(8.7%)。结论:闭合性松解治疗guyon管综合征疗效确切。

关键词闭合性松解治疗 guyon管综合征

资料与方法

1995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guyon管综合征患者23例。年龄32~55岁,平均37.8岁;男14例,女9例;左3例,右20例;病程3个月~3年,平均6个月。全部病例临床表现为:手尺侧及环、小指麻木刺痛(以夜间为多),手无力或不灵活,严重者可出现小鱼际肌萎缩。检查:guyon管部位压痛,腕背伸疼痛加重,夹纸实验(+),tine1征(+),肌电图示腕部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本组病例均符合以上症状体征,1例出现小鱼际肌萎缩。根据颈椎x线片及颈部体征可排除颈椎病;手背部尺侧无麻木,可除外肘管综合征。所有患者均在门诊治疗。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手掌向上,腕关节背部垫枕,取过伸位,在豌豆骨、钩骨突的掌面投影处定点(尺侧腕屈肌腱远端附着点即为豌豆骨,第五掌骨面近端接触之骨突即为钩突)。两骨相距1~2cm。远端腕横纹与尺侧腕屈肌腱内緣交点为豌豆骨治疗点,该点向掌面沿纵轴方向2~2.5cm骨突处为钩突治疗点。定点消毒铺

角化过度型脚气与掌跖角化症的鉴别与诊断

角化过度型脚气与掌跖角化症的鉴别与诊断 重庆迪邦皮肤病 角化过度型脚气和掌跖角化症均有皮肤角化过度、增厚和皲裂引起疼痛的症状,临床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1)角化型脚气:角化型脚气的特点为无水疱及脓疱,一般也不会发生糜烂,与其它型脚气最大的不同点是很少引起瘙痒。病变多位于手掌、手指、足跟、足跖及足旁,常对称成片,有时严重发展后尚可波及整个足和手足背部。在发病初期,皮损与鳞屑型基本相同,渐而出现皮肤角化过度、粗糙无汗、皮肤纹理增宽加深在正常情况下,皮肤的基层细胞向上演变为棘层细胞、颗粒层细胞,最后转变成质细胞,大约3周左右角质层就会脱落成为肉眼不易发现的皮屑。由于角化型脚气的病变,可使角质层细胞脱落缓慢,以致角质层细胞堆积形成角化过度。在冬季气候干燥时,也就是11月以后,常可发生皲裂,有时甚至到夏季也不能恢复。角化型脚气是一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型,由于一般不瘙痒,无皲裂时也不疼痛,有些患者不加重视,任其发展,即便出现皲裂,贴上胶布了事,很少治疗,以致皮损加重,不仅给治疗带来困难,而且还会给自身带来感染(如体癣、股癣等)和传染他人的传染源。 (2)掌跖角化症是由于掌跖增厚。它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发病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常在出生后3-12个月发生,2岁时已能明显

察觉。随着年龄增长,症状日趋严重,症状轻者仅有掌跖局部皮肤粗糙,严重者在掌跨部出现弥漫性青紫色红斑的基础上,伴有不同程度的角化过度,形成境界清楚的坚硬角质斑块。表面光滑,对称分布。受累区与正常皮肤仅隔以狭窄的红斑,患部常弹性消失而发生皲裂,严重患者掌跖如树皮状,常因手足皲裂疼痛而致手足活动困难,在寒冷季节,上述症状加重更加明显。损害基本上严格局限于掌跖部,掌和跖可单独受累,也可同时同样受累。局部一般无炎症,有时趾、指甲增厚、变形,往往伴有多汗症状。皮损局部真菌检查阴性。掌跖角化症往往有家族史,家庭各个成员的严重程度不同。一旦得病,终生存在。并可因创伤而加重,无特效治疗方法。局部可试用角质溶解剂和保护剂等,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 北京东华医院皮肤病专科治疗手足癣突出中医药特色,治愈了大量的手足癣患者,特提醒广大手足癣患者:手足癣的预防关键在于注意个人、家庭及集体卫生。如不及时治疗,蔓延扩大,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如甲癣、体癣、丹毒、蜂窝织炎、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癣菌疹、象皮肿等,故应防患于未然,控制在早期。 谈谈手癣及股癣的治疗 《外科正宗》:“鹅掌风由足阳旺胃火热,血燥,外受寒冷,致皮枯槁……,初起紫斑白点,久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一般分汗庖型、

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ICD-10:L51.1/L5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临床技术操作规-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 1.明确的近期用药史。 2.有一定的潜伏期。 3.起病突然、进展迅速,皮疹呈泛发、对称性分布,伴有粘膜损害。 4.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重症患者判定: 1.重症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 2.大疱表皮坏死松解症。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临床技术操作规-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 1.停用可疑致敏药物。 2.糖皮质激素。 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4.免疫抑制剂。 5.促进药物排泄。 6.支持疗法。 7.局部治疗及护理。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L51.1/L51.2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当日。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 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创面破溃疑有感染者)。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糖皮质激素。 2.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能量。 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用药时间为3-5天。 4.免疫抑制剂。 5.皮肤粘膜护理和局部治疗。 6.选择用药: (1)糖皮质激素的辅助用药,如止酸、保护胃粘膜、降糖、降压药物等; (2)抗生素:使用时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创面/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抗真菌药物: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伴有真菌感染者); (4)合并症的治疗。 (八)入院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血液、痰液及分泌物细菌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

松解针松解疗法

松解针松解疗法 松解针松解疗法是利用松解针将某种病理性改变的组织松解,使其恢复原有功能。如在传统医学中我们所采用的针灸,推拿,拨火灌以及一些正骨手法,甚者一些中药其作用机理均伴随有不同程度的松解功能。在现代医学中,局部封闭,椎管药物注射,手术及一些西药等,同样具有松解疗法的作用。也就是说松解疗法在疾病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松解针松解疗法是一种现代医学技术——它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将中医的整体观及西医的微观有机的结合起来研究。从松解疗法的思路出发,根据人体局部生理,病理解剖,生物力学,发病机理,外科手术方法及松解手法入手:从骨与肌腱,韧带,筋膜的生物力学和运动医学关系入手,重新分析中医的骨错缝,筋出槽与西医力平衡失调的病因病机;从骨质增生产生机理入手,通过一带刃的钢针直达病变部位,机械性的松解粘连组织及应力点高的肌腱及韧带等,改变其病理变化,解除产生症状的病因,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目的。 松解针松解疗法是介于手术与非手术之间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闭合性手术)。主要应用于病程较长,病变达一定程度,非手术疗法疗效不明显或反复发作的软组织损伤。其病理变化已有器质性的改变,局部组织粘连,挛缩,纤维化,痕瘢形成,非手术疗法已不可能改变其病理变化。松解针松解疗法不但具有手术的作用可直达病变部位机械性的分次分部位的松解病理改变的组织,以减少治疗后的再次粘连,同时具有尽可能小的在治疗中损伤正常组织而降低治疗后的恢复期。以下分别讨论此方法对各种病理改变的作用。 1.松解针松解疗法在减轻高应力纤维中的作用: 肌肉的牵引对骨的正常发育有重要意义,沃尔夫对此作了经典的表述,形成著名的沃尔夫定律“骨的形态和功能上的每一个变化,或者仅仅是它们功能上的每一个变化,必然接着引起骨的外部形态上确定的次级变。这些变化是按照数字定律进行的”。柏斯特用现代语音将沃尔夫定律改述如下:“骨现有的形态和成分都会自动沿着起作用的压力方向安定下来或者发生置换。它们的质量会根据起作用的压力和大小而反射性地增加或减少。”据此定律可见骨质增生在某些方面是由于高应力纤维的作用而出现的病理变化。通过松解针松解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如腰三横突综合征;跟骨骨剌;肩胛提肌损伤等。 2.松解针松解疗法在减轻骨纤维管内高压的作用 骨纤维管是由骨和纤维所组成的管道。从结构上可将其分为骨纤维管,即由骨和纤维组成的管道:如尺管,肘管,乳副突管等。关节纤维管,由关节和纤维组成的管道:如腕管,踝管,腰神经后支的骨纤维管等。肌或腱纤维管:如旋后肌管,臂外侧皮神经穿出孔,腓总神经穿出膝后方外侧沟,枕下神经穿出环枕后膜时的筋膜孔等。在人体生理解剖中有许多重要的组织都由此结构固定及保护。通常情况下管内有神经及伴随血管或肌腱通行,也有部分管道所通行的组织比较复杂,如踝管有神经,肌腱,血管通行,而枕后腱弓骨纤维管有神经,血管,淋巴结通过。当某种病因使其纤维挛缩或管内容物体积发生改变(如淋巴结肿大等)使其管内压力增高,剌激或压迫管内容物而出现临床综合征时,则可通过松解针松解其纤维组织以减轻管内压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3.松解针松解疗法在治疗瘢痕组织粘连中的作用 当机体受到某种大的损伤(如外伤)或手术后,由于局部组织出血,渗出,水肿,机体不能即时吸收而出现局部组织的粘连,瘢痕化,影响局部组织的循环而出现临床症状.如局部胀疼,皮肤色泽改变等。则可通过松解针松解粘连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其恢复正常。 3.松解针松解疗法在矫正动态平衡失调中的作用 动态平衡失调多因局部软组织的病理改变影响其功能活动,多见于脊柱。其病理变化由于椎旁肌组织的急性或慢性长期劳损而粘连,挛缩使其椎体发现错位而出现临床症状。可通过松解疗法将其挛缩,紧张的纤维组织松解,配合适当的正骨手法,即可解除其病因而达治疗目的。

皮肤与性病学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分类模拟题15

皮肤与性病学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分类模拟题15 一、A1/A2 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水疱位于 A.真皮内 B.透明板内 C.致密下层 D.角质层内 E.表皮内 答案:C 2.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皮损好发部位是 A.皮肤黏膜交界处 B.腹股沟及臀沟等部位 C.肢端及四肢关节伸面等易受到摩擦处 D.四肢及躯体屈侧等皮肤较薄处 E.头皮及躯体等部位 答案:C 3. 与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相关的是 A.编码K5和K14的基因突变 B.编码板层素5和ⅩⅦ型胶原基因突变 C.编码Ⅶ型胶原基因突变 D.角化细胞黏附障碍 E.类固醇硫酸酯基因缺陷 答案:C

4.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的病理特点是 A.海绵形成 B.空泡变性 C.棘层松解 D.角化不全 E.颗粒层消失 答案:C 5.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的好发部位是 A.头皮 B.面部 C.掌跖部 D.皱褶部位 E.四肢 答案:D 6. 20岁男性,面部上肢大小不等棕色略突出皮肤的圆圈,病理可见角化不全柱,其下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可能的诊断为 A.点状掌跖角皮症 B.弥漫性掌跖角皮症 C.汗孔角化症 D.性联寻常型鱼鳞病 E.寻常型鱼鳞病 答案:C 7.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是 A.皮肤感染后容易引起大疱或水疱

B.皮肤在受到轻微摩擦后容易引起大疱或水疱 C.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皮肤容易引起大疱或水疱 D.皮肤对过敏原反应增强,容易引起大疱或水疱 E.皮肤脆性增强,受伤后容易出现皮肤缺失或裂痕答案:B 8. 单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是 A.遗传性皮肤病 B.炎症性皮肤病 C.免疫性皮肤病 D.感染性皮肤病 E.病因不清 答案:A 9. 关于鳞状毛囊角化症下列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壮年 B.可能与鱼鳞屑属同类病 C.为角化性皮肤病 D.在少数病例中家族中有相同患者 E.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答案:E 10. 关于鳞状毛囊角化病正确的是 A.冬季加重,夏季减轻 B.一般无自觉症状 C.好发于青壮年 D.有时有家族史 E.以上均正确

闭合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处理原则 皮肤是覆盖人体表面的组织,在运动中很容易受到暴力所致的损伤。受伤部位的皮肤黏膜保持完整性,深层组织没有裸露的损伤称为闭合性损伤。临床上早期伤处肿胀,局部压痛,稍后皮肤青紫,皮下淤血,严重者可有肌肉组织损伤和深部血肿。发生扭伤时,若关节超过正常范围的异常活动可造成关节附近韧带与关节囊的损伤。 一、闭合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应根据其不同的病理过程进行。闭合性软组织有急、慢之分,处理过程分述余下: (一)急性损伤 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组织损伤出血 2、炎症反应及肿胀 3、肉芽组织形成 4、疤痕形成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按不同的病理过程进行处理,大致可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 1、早期 指伤后24或48小时以内,组织出血和局部炎症期。 处理原则:这一时期的主要时适当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和减轻炎症。 治疗方法:伤后即可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适当制动。加压包扎就是用适量厚度的棉花或海绵放于伤部,然后用绷带稍加压力进行包扎。一般先冷敷,后加压包扎,但也可二者同时并用。加压包扎24小时后即可拆除,再根据伤情作进一步处理。如外敷新伤药,疼痛较重者服止痛片,瘀血较重者内服跌打丸、七厘散等。 2、中期 指伤后24或48小时后,出血已停止,急性炎症逐渐消退但伤部仍有淤血和肿胀,肉芽组织正在形成,组织正在修复。 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伤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代谢,促进淤血与渗出的吸收,加速再生修复。 治疗方法:可采用热疗、按摩、拔罐、药物治疗。同时应根据伤情进行适当的恢复功能锻炼,以保持机体神经及肌肉的紧张度,以及在维持中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及各个器官与系统的反射性联系。 3、后期 损伤基本修复,肿胀、压痛等局部征象已基本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感疼痛,酸软无力。有些严重病例,由于粘连或者疤痕收缩,出现伤部僵硬,活动受限等情况。 处理原则:增强和恢复肌肉、关节的功能。如有疤痕硬结和粘连,使之软化,松解。 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功能锻炼为主,适当配以药物治疗,如旧伤药外敷或海桐药熏洗。

第9章角化与萎缩性性皮肤病

第9章角化与萎缩性性皮肤病 毛囊角化病(Keratosis follicularis) 本病又名Darier病, Darier-White综合征。发病原因与遗传有关,目前已确定其致病基因位于12q23-24,由于ATP2A2基因突变所致。该基因编码肌内质网ATP酶2型,这是一种在上皮细胞内高表达的酶,其功能是将细胞浆内钙离子泵入内质网。其功能的缺陷导致钙离子依赖的细胞间粘附因子的异常,致使上皮细胞结构与功能受损。因此本病可以累及皮肤或粘膜上皮,并非毛囊性疾病。 【诊断】 1.发病规律:本病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机会相等。个别患者为散发。一般在青春期前起病,病情夏季加重,日晒诱发病情加重,冬季减轻。病情加重时在腋下、股内侧等多汗摩擦皱褶部位出现糜烂、结痂,有较多脓性分泌物产生臭味。 2.皮肤损害 (1)好发部位:皮肤损害好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如头皮、前额、鼻两侧、颈部、上胸背部、腋下、腹股沟、臀沟和外阴等处。皮损多呈对称分布。少数患者皮疹局限或呈线状分布。 (2)皮损特点:初发病时表现毛囊性丘疹,细小、坚实。逐渐增大成疣状增生的斑块,表面粗糙、有棕黄色或污灰色皮损,表面有油腻性结痂或鳞屑。揭除表面结痂形成漏斗状小凹。 (3)可发生甲损害,出现甲下角化过度、甲脆弱碎裂、缺损。或存在白色或红色纵纹。 3.粘膜损害特点:常有口腔粘膜损害,表现为舌与齿龈的白色小丘疹和糜烂。也可以累及口咽、食道、肛门或直肠粘膜。 4.自觉症状: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或仅有轻度瘙痒,皮损破溃时自觉疼痛。 5.组织病理显示表皮角化不良,可见圆体和谷粒。基层上方棘层松解,形成不规则绒毛。表皮内可见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角化过度。真皮内可见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1.黑棘皮病:皱褶部位色素加深,有天鹅绒样乳头瘤增生。 2.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皮损主要发生在上胸背部,外形为低平的褐色斑丘疹。

揭秘针刀整体松解术为何能够治愈顽固的颈椎病

揭秘针刀整体松解术为何能够治愈顽固的颈椎病 针刀疗法 针刀疗法是指以针刀为工具,结合中医针灸理论与现代外科手术操作方法,参照生物力学、西医的生理学,解剖学及人体电生理线路等学说,用于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一种医疗体系。 主要简介 针刀疗法又称小针刀疗法,是指以针刀为工具,结合中医针灸理论与现代外科手术操作方法,参照生物力学、西医的生理学,解剖学及人体电生理线路等学说,用于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一种医疗体系。 针刀疗法所采用的针刀是一种融合中医针灸用针与手术刀功能的新型医疗器械,外观具有针和刀的双重特性。基本形状与针灸类似而略粗,前端针尖部位为一扁平刀刃,宽0.8毫米。针刀既可以像针灸用针一样刺进体内达到针灸的效果,又能在体内起到切割,剥离,松解等手术刀功能。 针刀疗法有适应症 针刀疗法在临床上主要针对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颈椎病、颈肩痛、腰腿痛(包括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症等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腱鞘炎、跟骨痛/网球肘、各种关节韧带损伤、以及因扭挫伤、骨伤、挤压伤、肌肉注射、手术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长久性疼痛;此外,对风湿类风湿、慢性支气管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痉挛性脑瘫、青少年O型腿(罗圈腿)、X型腿、臀肌挛缩、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疑难杂症也有独特的疗效。 针刀疗法特点 前国家卫生部长张文康部长的对针刀的评语,将针刀疗法的特点归纳为四个字:简(单)、便(利)、廉(价)、(灵)验,生动地体现了针刀疗法的特色及优点。针刀疗法是一种闭合性手术,与针灸相似,不流血、恢复快、无疤痕、无后遗症,立竿见影、标本兼治、一劳永逸。 利用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 1、颈椎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 首先我们需要对颈椎病的病因及病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等疾病的总称。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迫,引发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多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及继发性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部分患者伴有头晕,重者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见眩晕,猝倒;有的患者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双脚麻木,行走时有踏棉花的感觉。

腕管综合征有哪些治疗方法

文章导读 腕管综合症是比较常见的周围性神经卡压性的一种疾病,在外科手术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的病症,可以通过支具制动,或者是皮质类固醇注射来进行治疗,这是比较常用的保守的治疗方法,当然,如果保守方法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来治疗这种病症的女性发病率要高于男性,虽然目前病因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对于患者的手指没看是比较大的,经常会导致感觉异常,造成手指麻木,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危险操作的时候不能得心应手。 非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症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支具制动和皮质类固醇注射等。 1、医生常常建议患者采用支具制动来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常用的是预制好的支具,佩戴后腕关节被控制在背伸30度位。但这样的背伸角度会增加腕管内压力。 2、口服消炎药和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也是常用方法,文献报告成功率不一。 Celiker 等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对比了皮质类固醇注射与非类固醇类消炎药联合支具制动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症状都明显改善。 手术治疗 1、内窥镜技术 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切口小,创伤小,可以避免术后切口不适等问题。目前,使用各种内窥镜技术的文献很多,不过,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医源性神经损伤,视野欠佳,不能辨别解剖变异,松解不充分以及费用较高等。如果视野不充分,应改为切开手术。也有一些医生则认为小切口切开减压手术也是“微创技术”,也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率。 2、内窥镜“微创” 腕管松解手术分为双入路(Chow法)和单入路(Agee法)两大类。双入路为在腕管近侧和远侧各切开一个约25px的小切口,在内窥镜指导下,用小钩刀切开屈肌支持带。单入路则只从腕管近侧切开一个小切口,在内窥镜的指导下,用特殊切刀切开松解屈肌支持带。

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simplex) 定义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组以皮肤和粘膜起疱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可以由轻微机械性损伤引起,或自动发生。 分类按遗传方式、临床表现、电镜检查,可分为以下六类: 1.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Koebner),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变种:Ogna型。 2.手足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 显性遗传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变种:白色丘疹样型,胫骨前型,伴发育不良型。 4.隐性遗传全身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变种:疣状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5.局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6.致死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Herlity),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本病属于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率占出生存活者1/5万,有遗传多代的报道。 临床表现大疱通常发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可以迟至青春期或成人期,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星期内罕见。暴露部位关节面如手足、膝肘、颈为好发部位。尤以手、足数量最多,但其它部位包括衣服遮盖处均可累及。损害常在受压或机械损伤处发生,在大疱出现前几个小时,受累皮肤可以出现暗淡的红斑,和伴有轻度的瘙痒或烧灼感,以后清澈紧张的大疱发生,在皮肤薄嫩处及婴儿偶见血疱。大疱可以破裂、糜烂,但迅速痊愈。在无感染并发的情况下,不留痕迹,亦无粟丘疹,仅可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掌、跖大疱持久存在可以形成色素沉着性鳞屑斑。约2%的患者口腔、生殖器、肛周粘膜可轻度受累。患者一般身体发育状况如毛发、牙齿、甲均可正常。病程呈慢性,通常终身存在。温暖、摩擦往往使发病增多。妇女在月经前加剧。妊娠时,损害数量减少。少数病例在青春期由于表皮增厚,避免创伤,症状可获改善。可伴掌跖多汗及划痕现象。 组织病理电镜观察,本病原发缺陷位于基底细胞层内,由于基底细胞的变性,而致表皮下大疱。疱内可见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有时可见红细胞。真皮内轻度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及水肿。 Ogna型伴出血性大疱和容易擦破皮肤。

儿童掌趾角化是什么毛病

儿童掌趾角化是什么毛病 1、儿童掌趾角化是什么毛病 儿童掌跖角化病是一组以掌跖部弥漫性或局限性角化过度为特症的遗传性皮肤病。属于一种有明显的家族性,可代代相传或遗传数代终止的遗传病,无阳性家族史的可追溯。可自幼发病,也可于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但均有家族史。本病亦可为症状性,见于毛囊角化病及毛发红糠疹。后天性掌跖角化病没有明显的遗传性,它的发病期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 可分为:先天性;获得性,如绝经期皮肤角化病;症状性,如鱼鳞病、毛发红糠疹等常伴有掌跖角化;一些综合征中的掌跖角化。 2、儿童掌趾角化有什么症状 2.1、弥漫性掌跖角化病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在婴儿期发病,亦可迟至儿童期,初期病变为局灶性,6个月至1岁后才为掌跖部弥漫性损害,边界清楚的坚硬角化斑块,呈黄色,蜡样外观,边缘常呈淡红色,掌跖可单独或同时受累,损害一般不扩散至手足背面,可伴有掌跖多汗,甲板增后混浊。 2.2、斑点状掌跖角化病 为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发生与任何年龄,以青春期多见,本病的临床特点是以掌跖部散发角化性丘疹为特性,皮损多数呈圆形或卵圆形,黄色,直径2-10mm的坚硬角质丘疹,散在分布或群集成片状及线状。少数患者可累及手足背及肘膝部,角质丘疹脱落后,可呈现火山口样小

凹陷,患者不伴手足多汗。 2.3、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 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组织象与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型鱼鳞病相同。 2.4、点状(丘疹性)掌跖角化病 点状掌跖角化病时,角质层内可见致密的角化不良柱,角化过度区下方生发层呈杯状凹陷,而真皮无炎症。 3、儿童掌趾角化如何治疗 后天性掌跖角化病是比较难治的病,以手足皮肤角化过度、干燥、皴裂为主症。局部可以用苯甲酸、维甲酸、水杨酸等制剂软化角质。口服维甲酸也有效果,但是要监测肝肾功能。 后天性掌跖角化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应避免外伤。局部可涂0.1%维生素A酸软膏,5%~10%水杨酸软膏或15%~20%尿素软膏,以减轻症状。 亦可试服维生素A。放射疗法暂时生效但不持久。 另外,掌跖角化病洗手没有特别的要求,不过应避免用肥皂。治疗方面可口服阿维A胶囊,维生素E,局部涂O.1%维A酸乳膏。 儿童掌趾角化是怎样引起的 1、禀赋不足,肝肾亏虚,阴精不足,致肝血虚少,不能充养肌肤而发病。 2、禀赋不足,脾肾阳虚,温煦无力,脏腑生化功能不足,而致气血不能达四末,肌肤失养而成病。

腕管综合征采取针灸治疗效果好

腕管综合征采取针灸治疗效果好 (041699)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 腕管综合征又称腕管狭窄症;鼠标手。系指腕部外伤、骨折、脱位、扭伤、劳损等原因引起腕横韧带增厚,管内肌健肿胀,瘀血机化使组织变性;或腕骨退变增生使管腔内周径缩小,从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桡侧三个半手指麻木或刺痛,夜间加剧,寐而痛醒,寒冷季节患指发凉、发绀、手指活动不灵敏,拇指外展肌力差,温度高时疼痛加重,活动或甩手后可减轻。病情严重者患侧大小鱼际肌肉萎缩、皮肤发亮、指甲增厚,甚至出现患指溃疡等神经营养障碍的一种病症。好发于职业性搬运、托举、扭拧、捏拿、电脑等工作的人群中。出现临床症状结合腕部Tinel征、屈腕试验检查很容易确诊。需与神经根型颈椎病、雷诺病、炎症或不明显的外伤相鉴别。 腕管综合征属中医学“筋伤”;“筋跳槽”;“骨错缝”范畴。筋的主要功能是联属关节,络缀形体,主司关节运动。《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中对于筋的功能论述较为详细透彻,指出:“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绊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其主则属于肝。故曰:‘筋者,肝之合。’”骨为奇恒之腑,为肾所主。《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云:“骨者,髓之腑,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扼要地指出了骨的作用,不但为立身之骨干,还内藏骨髓,与人的站立、行走等功能有着密切关系。人体的肢体运动有赖于筋和骨,而筋和骨的强劲有力离不开气血的温煦濡养、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统一,特别是筋和骨为肝与肾之外合,故筋骨与肝肾的关系尤为密切。故而中医学认为诱发腕管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病机乃肝肾亏虚,筋失濡养,再加腕部过度劳损,寒凝经脉,郁而成瘀。治宜补肝肾,强筋骨,活血络。穴取大陵、合谷、三阴交。令患者取舒适仰卧位,将所选穴位处充分暴露并常规消毒,沿骨缝毫针直刺大陵穴0.5至0.8寸以患者自觉有麻电感放射到中指、食指为度,不做任何手法。根据临床表现不同毫针刺合谷穴时针尖向有症状部位透刺,也就是说拇指麻木疼痛、大鱼际萎缩者针尖向鱼际方向透刺;食指麻木疼痛者针尖向三间方向透刺;中指麻木疼痛者针尖向劳宫方向透刺,施以小幅度捻转提插手法有麻胀感向患部方向为佳。毫针直刺三阴交1.5寸施以小幅度捻转提插手法,以有麻胀感向膝部方向传导为佳。接着将中间剪有小圆孔的硬纸片由毫针针尾套于针柄上平放于针

第9章角化与萎缩性性皮肤病

第9 章角化与萎缩性性皮肤病毛囊角化病( Keratosis follicularis ) 本病又名Darier 病, Darier-White 综合征。发病原因与遗传有关,目前已确定其致病基 因位于12q23-24 ,由于ATP2A2 基因突变所致。该基因编码肌内质网 ATP 酶 2 型,这是一 种在上皮细胞内高表达的酶,其功能是将细胞浆内钙离子泵入内质 网。 其功能的缺陷导致钙离子依赖的细胞间粘附因子的异常,致使上皮细胞结构与功能受 损。 因此本病可以累及皮肤 或粘膜上皮,并非毛囊性疾病。 【诊断】 1. 发病规律:本病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机会相等。个别患者为散发。一般在青春期前起病,病情夏季加重,日晒诱发病情加重,冬季减轻。病情加重时在腋下、股内侧等多汗摩擦皱褶部位出现糜烂、结痂,有较多脓性分泌物产生臭味。 2. 皮肤损害 (1)好发部位:皮肤损害好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如头皮、前额、鼻两侧、颈部、上胸背部、腋下、腹股沟、臀沟和外阴等处。皮损多呈对称分布。少数患者皮疹局限或呈线状分布。 (2)皮损特点:初发病时表现毛囊性丘疹,细小、坚实。逐渐增大成疣状增生的斑块,表面粗糙、有棕黄色或污灰色皮损,表面有油腻性结痂或鳞屑。揭除表面结痂形成漏斗状小凹。 (3)可发生甲损害,出现甲下角化过度、甲脆弱碎裂、缺损。或存在白色或红色纵纹。 3. 粘膜损害特点:常有口腔粘膜损害,表现为舌与齿龈的白色小丘疹和糜烂。也可以累 及口咽、食道、肛门或直肠粘膜。 4. 自觉症状: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或仅有轻度瘙痒,皮损破溃时自觉疼痛。 5. 组织病理显示表皮角化不良,可见圆体和谷粒。基层上方棘层松解,形成不规则绒毛。表皮内可见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角化过度。真皮内可见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1. 黑棘皮病:皱褶部位色素加深,有天鹅绒样乳头瘤增生。 2.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皮损主要发生在上胸背部,外形为低平的褐色斑丘疹。 3.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皮损分布部位主要在容易摩擦部位,如腋下、腹股沟等处,

针刀松解

神经触及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宣屈泽王余燕黄元芳张立平 (大理州人民医院康复科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的节段,取1~2个点行针刀神经触及术,1次/W,最多的可松解3次,针刀神经触及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0例。结果:全组400例,优340例,良42例,可10例,差8例。结论:治疗腰椎间盘突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以彻底松解肌肉、韧带对神经的压迫,还能刺激神经,通过神经的应急性逃避,改善神经根受压症状,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针刀神经触、腰椎间盘突出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为大理州人民医院康复科2007年12月~2010年12月门诊和住院病人,共400例,其中男210例,女190例,年龄16~88岁,平均4 2.3岁,病程10天~15年。 1.2症状与体征 400例患者中,腰痛伴双下肢痛的46例,有棘突旁压痛及下肢放射痛的345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324例,肌力明显减弱伴肌萎缩的35例,腱反射减弱的45例,脊柱后伸试验阳性的71例,小腿外侧及足外侧皮肤感觉减退的152例。 1.3辅助检查:本组织病例中240例X线平片有脊柱代偿性侧弯、间隙变窄或不对称,320例椎体有骨质增生。CT检查:L4.5间

盘突出的186例;L5S1间盘突出的252例;L4L5和L5S1双间隙突出的52例。其中,220例有侧隐窝狭窄。MRI检查共400例,其中有158例椎管狭窄。 2治疗方法 2.1首先找神经触及点,根据CT、MRI所示的椎间盘突出节段,在相应的棘突旁开2~ 3.5cm找压痛点,即为神经触及点。在常规皮肤消毒后,用0.8~1%利多先固局麻后进针,针刀抵达横突近端后,向上滑可松上一节段神经根,向下滑可松下一节段神经根。当刀口抵达腰椎间孔时,患者有强烈的酸胀感,如过深,则有触电感,并出现下肢不可控制的跳动,此时针刀应稍后退,再松解高应力组织3~4刀,然后转动刀柄,使刀口线与后正中线垂直行神经触,患者有强烈的触电感2-3次即可。点均按《小针刀疗法》〔2〕上操作。 2.2针刀松解术1次/W,术后卧床休息2小时,如术中有出血的需按压伤口10分钟。 2.3神经触及术禁忌症 凡一切有发热症状且体温高于38o C的患者;一切严重内脏病的发作期的患者;施术部位有严重血管,神经或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开的患者;血友病患者均不宜手术。另外对体质虚弱或有高血压病者,应谨慎手术。 3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4〕:优:疼痛小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

表皮松懈症

大疱性表皮松懈症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组慢性非炎症性大疱性疾病,其特点是皮肤黏膜在轻微外伤后自然发生大疱,基本病理改变是水疱位于真皮或基底膜,但有些原发缺陷位于表皮。 类型与诊治编辑本段回目录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基本类型 根据临床表现、遗传方式和电镜检查的特点,可分成下列6型. (一)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simplex) 【临床表现】本病是表皮对机械性损伤的反应加剧所致,故在易受外伤或压迫的手、足、肘及发生透亮、紧张的水疱或大疱,愈后无疤痕,黏膜及指甲很少累及。本病损害数目少,常在出生后头几年发病,青春期后常减轻消退。 【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根据1岁左右发病,大疱位于手足、肘和膝等部位确定诊断。【治疗】避免外伤及受热,在4个月至2岁间尤为重要,要避免穿质地粗糙的衣服,以防止摩擦发生水疱和大疱。一旦发生要注意护理,防止感染。足跖部水疱应用消毒空针抽吸疱液后包扎。严重病例可用糖皮质激素,有人认为大剂量维生素E或枸橼酸钠口服对本病有效,后者用量3次/d,每次2g。有人用四环素500mg,3次/d,有效。可试用美满霉素。 (二)Coekayne手足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of the hands and feet Cockayne) 【临床表现】起病于儿童。大疱仅发于手足,尤多见于两足,愈后无疤痕,夏季发病或病情加重。 【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手足部大疱、起始于儿童确定诊断。 【治疗】避免外伤。维生素E治疗有效。上述疗法亦可试用。 (三)显性遗传性营养障碍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dystrophica dominent)又名增生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临床表现】起病于幼婴及儿童,亦可较迟。水疱及大疱位于四肢伸侧,尤以关节部位多见,多由外伤引起,愈后遗留萎缩性疤痕,亦可为肥大性疤痕及疤痕疙瘩,指、趾甲常缺损。在耳轮、手背、臂及腿伸侧常有粟丘疹。皮损可发生癌变。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根据幼婴或儿童在四肢发生水疱,为外伤性,伴疤痕及粟丘疹等。本病应与其它类型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相鉴别。 【治疗】苯妥英钠(大仑丁)对中、重度营养障碍性患者好象是一个有前途的药物,基本机理是在药理剂量时它能抑制皮肤的胶原酶。第一周,5mg/kg/d,分2次口服。同时检测

封闭治疗.

封闭治疗 封闭疗法也叫“局封”,是由局部麻醉演变而来的一种治疗疼痛的方法。封闭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将局麻药和激素类药物的混合液注射于疼痛的部位,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封闭疗法是一种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的缓解骨质增生患者疼痛或不适的治疗方法。 药物配方 封闭疗法药物配方由麻醉药和激素类药物组成。麻醉药为局麻药物,如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的卡因等。激素类药物有泼尼松、醋酸强的松、得宝松等。局麻药的作用为暂时阻断局部神经传导,使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从而缓解疼痛感。激素的作用为消炎、止痛和松解粘连等。应用封闭疗法治疗患者时,首先要了解注射器及药品的有效期,包装完整与否?消毒是否合格?同时,要注意麻醉药物的剂量。麻醉药物的剂量应控制在安全极限范围内,否则容易产生毒副反应。普鲁卡因成人一次限量不超过1克,的卡因成人一次限量不超过60毫克,利多卡因成人一次限量不超过400毫克,布比卡因成人一次限量不超过150毫克。 2采用药物封闭疗法应注意哪些 药物封闭疗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封闭,适用于急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非化脓性炎症,如腰肌劳损、肩周炎、腱鞘炎、肌筋膜炎等。常用的药物为普鲁卡因加醋酸强的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局部痛点注射,需要注意的是①切不可将醋酸可的松用于局部封闭,因醋酸可的松无局部作用,药液吸收后可出现全身反应,因此封闭前应仔细核对药液。②醋酸强的松龙作局部封闭时,用量不要太大,间隔时间不能太短,一般剂量为每次12.5~2.5毫克,每隔5~7天封闭1次,3~4次为一疗程,最多不超过两个疗程,否则药液在局部积聚,抑制纤维组织形成,使局部组织脆弱。③封闭注射后,由于药物反应,局部可出现肿胀疼痛,一般48小时后可缓解并消失,如果72小时后仍有红肿,发热,应考虑是否有急性化脓性感染。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腕管综合征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腕管综合征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腕管综合征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推拿科、康复科、针灸科、中医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腕管内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使正中神经在管内受压,以桡侧3-4个手指麻木、疼痛,夜间或清晨较明显,疼痛有时放射到肘,有时以拇指外展、对掌无力、动作不灵活为主要表现而形成的综合征[1]。 3 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本病好发于女性,常见年龄为30-60岁,一般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2],优势手更易受累且程度较重[1]。 3.1.2症状及体征 本病特征性症状为拇指、食指、中指麻木、疼痛,开始为间歇性,渐呈持续性、进展性,常在夜间或清晨及劳累时加重,甩手、局部按摩或上肢悬垂于床边时症状缓解。严重者表现为鱼际肌萎缩,不能做抓、握、搓捻等动作,桡侧三指皮肤发干、发凉、色泽改变,甚至溃疡形成等[1]。 3.1.3特殊检查[3] 3.1.3.1腕叩诊试验(Tinel征) 在腕横韧带近侧缘处,用手指叩击正中神经部位,手部的正中神经支配区出现放射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即为阳性。 3.1.3.2屈腕试验(Phalen试验)

患者肘部置于检查台,前臂与地面保持垂直,自由垂腕,40秒后症状加重者,即为阳性。 3.1.3.3前臂正中神经加压试验 屈腕后再强力屈拇指、食指、中指或屈腕时拇指用力压食、中指尖,症状加重即为阳性。 3.1.4辅助检查 3.1. 4.1影像检查 (1)超声检查可以从形态上反映病变的正中神经,且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大;(2)常规X线摄片可对腕管的外伤骨折提供诊断依据;(3)MRI检查可作为辅助手段反映正中神经受压变性的程度。 3.1. 4.2电生理检查 神经-肌电图检查可发现正中神经在腕部的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对于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手术适应证的确定,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均有重要价值,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1]。 3.2 鉴别诊断[1] 3.2.1神经根型颈椎病 由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麻木区不单在手指,前臂也有感觉减退区;运动、腱反射也出现某一神经根受压的变化,但屈腕试验与腕叩诊试验(Tinel征)为阴性;颈椎CT或MRI检查示存在神经根受压表现可资鉴别。 3.2.2胸廓出口综合征 可有手部发麻或疼痛症状,但以尺神经支配的前臂和手的内侧、第4、5手指的侧面为主;患者往往伴有血管症状,如手指发冷、紫绀,桡动脉搏动较另一侧减弱;Adson试验阳性;胸部和颈椎X线摄片和尺神经传导速度等可资鉴别。 3.2.3多发性神经炎 常是双侧发病,不限于正中神经,尺、桡神经也受累,呈手套状之感觉麻木区。 4.分期[1] 4.1早期 气血瘀滞,经脉不畅。表现为拇、食、中指麻木,刺痛,感觉异常。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4.2中期 气血不足,肢体筋肉失养。表现为鱼际肌萎缩,不能做抓、握、搓、捻等动作。舌淡而

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体会

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10-17T16:16:21.4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第15期供稿作者:刘强容张昆梅薛晓东[导读] 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盐饮食为主。 刘强容张昆梅薛晓东(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皮肤科 404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护理,在专科创面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病情观察、消毒隔离措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取得了很好效果,患者经治疗28天后痊愈出院。 【关键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5-0284-01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严重的药物过敏发应,病情急、病势凶,特征为迅速而广泛的表皮剥脱伴全层表皮坏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可高达10%-30%。我科于2012年1月收治1例皮损面积达90%以上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住院28天后痊愈出院,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5岁,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痒3天”来院,门诊以“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收入我科,发疹前15天曾服用“卡马西平”。入院查体见面部、口唇肿胀,上唇表皮脱落,口腔内绿豆大小溃疡,眼结膜充血,外阴粘膜破溃,全身密集对称分布栗粒至黄豆大小鲜红至紫红色斑丘疹,部分呈多形红斑样损害,皮温增高,轻微触痛,头面部散在黄豆至蚕豆大小水疱,尼氏征(-)。入院后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静滴,其他对症处理。第二天红斑面积扩大、融合,躯干部位出现水疱,尼氏征转为阳性,粘膜损害加重,经科内病案讨论后修正诊断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予甲泼尼龙300mg/d×3d冲击疗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支持治疗,3d后表皮坏死松解被阻断,经治疗28天后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皮损的颜色、大小、形态以及有无新发皮损,密切观察和预防激素治疗后患者有无精神神经状态的改变,注意有无腹部疼痛及观察大便颜色,监测血压与血糖,水电解质的变化。注意询问患者全身有无不适,防止低钾血症发生。 2.2消毒隔离措施患者安置于单间病室,保护性隔离,按大面积烧伤护理原则进行护理。保持病室温暖,病房温度控制在26—28摄氏度进行全身暴露干燥疗法,烤灯照射创面,降低通过皮肤丢失的热量。每日对床单、被罩及病员服高压灭菌,听诊器、血压计专用,用后用75%酒精擦拭,使用的其它用物和地板用含氯制剂擦拭每日2次,病房每日空气消毒2次。 2.3创面护理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皮损面积大,该病人全身皮肤90%以上皮肤黏膜受损,若护理不当,及易导致感染,因此创面的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2.3.1水泡及糜烂面的处理:小水泡让其自行吸收,大疱用5%碘伏消毒后无菌注射器抽吸疱液,保存疱壁完整,对糜烂面且渗液多的创面,给予3%硼酸溶液湿敷每日2次,外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每日2次,保存创面干燥。 2.3.2粘膜的护理:该病人口唇,口腔黏膜及舌部受损严重,疼痛不适,口腔分泌物多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每天2次,每次进食前后用2%碳酸氢钠加盐酸利多卡因含漱液漱口,口唇外擦液体石蜡。眼结膜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清除分泌物,冲洗完毕点阿米卡星滴眼液,每4小时1次。夜间涂金霉素眼膏,防睑球结膜粘连。会阴部每日用0.05%碘伏溶液冲洗2次,每次便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 2.3.3皮肤护理:注意保护皮肤,使用静脉留置针,避免每天穿刺,增加感染的机会和病人的痛苦,穿刺时压脉带不宜直接接触皮肤,用无菌纱布包裹后再操作,穿刺成功后用无菌纱布及绷带固定。皮疹消退时大部分皮损以结痂壳,有的痂壳开始脱落,应指导病人如何保护新生皮肤,讲解不能用手去强行揭痂壳的重要性,对即将脱落的痂壳,消毒后用无菌剪刀沿皮损边缘剪去,皮肤干燥,应全身涂擦尿素乳膏每日3次,皮肤瘙痒处涂擦薄荷乳膏。 2.4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体内药物排泄,给予流质,半流质,软食逐渐过渡。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盐饮食为主。 2.5心理护理该病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皮损范围大,经济压力大,易使患者及家属产生烦躁焦虑情绪,我们要多关心体贴患者,向其介绍药物及疾病的有关知识,给予积极的鼓励,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6健康宣教嘱患者牢记致敏药物,避免以后再次使用。穿纯棉、宽松衣裤,以免刺激和摩擦皮肤,刚出院时因机体抵抗力低下,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防止受凉,尽量避免强紫外线照射,以免留下色素,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按时复诊。 3 体会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该病起病急,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皮肤黏膜损害严重,防止感染是本病的关键,而创面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感染因此加强全身皮肤黏膜损害的护理是本病不可忽视的环节,在积极正确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这样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参考文献 [1]李雪芬,乐惠飞,房林燕,职君.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观察与护理.全科护理,2010,8(7):1898-1899. [2]王艳丽,陈海霞.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病人的护理.医学信息,2011,(12):3682-3683. [3]王志宪,宋林,宋翠凤.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山东医药,2003(43)14: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