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三:产褥期护理
情境一: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学习要点:
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

分娩后,产妇除了其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需要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外,产妇及其家庭经历着心理和社会的适应过程。

产褥期的母婴健康对其以后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着重学习产妇产后生理和心理调节的相关概念及过程。

学习本节内容要求领会产妇主要器官的产后生理调适过程,学会观察产妇的临床表现,协助和指导产妇进行自我保健、母乳喂养和新生儿的监护,能对正常产褥期的妇女进行整体护理。

重点、难点解释:
一、产褥期妇女的身心健康
【产褥期妇女的生理调适】
产妇产后的机体各生理功能逐渐恢复到非妊娠时的状态,称生理调适。

(一)生殖系统
1.子宫:子宫是产褥变化最大的器官。

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子宫复旧(involution of uterus),主要表现子宫体和子宫颈的复旧。

①子宫体:子宫体的复旧主要是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

宫体复旧过程不是肌细胞数目的减少,而是肌细胞体积的缩小,表现肌细胞胞浆蛋白质分解排出,胞浆减少。

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宫体逐渐缩小,产后1周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产后10日子宫降至盆腔内;产后6周恢复到正常非孕期大小。

同时,胎盘排出后,胎盘附着面立即缩小一半,螺旋小血管形成栓塞,出血逐渐减少至停止。

创面表层因缺血坏死而脱落,随恶露经阴道排出。

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这一过程约需3周。

但胎盘附着处全部修复的时间约需6周。

②子宫颈:分娩后的子宫颈松软,壁薄,形成皱襞、子宫颈外口呈环状,产后1周,子宫颈外形及子宫颈内口恢复至未孕状态,产后4周,子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

子宫颈外口呈横裂型。

(2)阴道及外阴:分娩后阴道腔逐渐缩小,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约在产后3周重新出现粘膜皱襞,恢复至未孕时的紧张度。

分娩后外阴轻度水肿,2~3日自行消退。

会阴部如有轻度撕裂或会阴切口缝合术后均在3~5日愈合,处女膜因在分娩时撕裂形成痕迹称处女膜痕。

(3)盆底组织,盆底肌及其筋膜在分娩时过度扩张致弹性减弱,且常伴肌纤维部分断裂,
如产后能坚持康复运动,盆底肌有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

(二)乳房产褥期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

胎盘娩出后,胎盘生乳素、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体内呈低雌激素、高泌乳激素水平,乳汁开始分泌。

以后乳汁的分泌则依赖于哺乳时的吸吮刺激,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

乳汁分泌还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
产后,产妇需要从妊娠期及分娩期的不适、疼痛、焦虑中恢复,需要接纳家庭新成员及新家庭,这一过程称之为心理调适。

二、产褥期的护理管理
【临床表现及问题】
1.生命体征体温大多在正常范围。

脉搏略缓慢60~70次/分,呼吸深慢,约14~16次/分,血压无明显变化。

2.产后宫缩痛是指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

一般在产后1至2日出现,常见于经产妇。

3.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圆而硬,宫底在脐平或脐下一指,以后每日下降1-2cm,至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

4.恶露产后从阴道内排出的液体称恶露。

恶露分为3种: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白色恶露。

5.会阴切开创口产后3日内有切口处水肿,拆线后自然消失。

6.排泄①褥汗:产褥早期,大量多余的组织间液需要排泄,使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大量出汗。

尤其是睡眠和初醒时明显,产后1周好转。

②泌尿增多和排尿困难:产后2-3日内,由于机体排出妊娠时潴留的水分,产妇往往多尿,但因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使其粘膜水肿充血,肌张力降低,加之会阴切口疼痛,产后产妇容易发生排尿困难,特别是产后一次排尿。

容易发生尿潴留及尿路感染。

③便秘:产褥期容易发生便秘,这是因为产妇卧床多、活动少、肠蠕动减弱,腹直肌及骨盆底肌松弛的缘故。

7.乳头皲裂哺乳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最初几日哺乳时容易发生乳头皲裂。

大多是因为产前乳头准备不足或产后哺乳姿势不当引起。

表现乳头红、裂开、出血、产妇哺乳时疼痛。

8.乳房胀痛产后哺乳延迟或没有及时排空乳房,产妇可有乳房胀痛,触及时加重,触摸乳房有坚硬感。

9.体重减轻由于胎儿及胎盘的娩出,羊水排泄及产时失血,产后体重即约减6公斤左右。

产后第一周,由于子宫复旧、恶露及汗液、尿液的大量排出,体重又下降约4公斤左右。

10.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少见。

由于产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之产后疲惫虚弱、切口疼痛致卧床时间较多,使得下肢静脉血循环缓慢,血液易淤积于静脉内,容易形成静脉血栓。

表现为下肢体表温度下降或感觉麻木,患侧肢体有胀痛感。

11.疲乏由于产程中不适及用力、频繁的检查、哺乳及新生儿护理活动导致睡眠不足,使得产妇在产后的最初几日感到疲乏,表现为精神不振,自理能力降低及不愿亲近新生儿。

12.产后压抑产后压抑指产妇在产后2-3日内发生的轻度或中度的情绪反应。

表现为易哭、易激惹、忧虑、不安、有事喜怒无常。

这些症状一般在几日后自然消失,产后压抑的发生可能与产妇体内雌、孕激素水平降低,心理压力及疲劳有关。

【护理评估】
(一)病史:认真阅读产前记录、分娩记录、用药史,特别是注意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经过。

(二)身体评估:
1.一般情况:评估生命体征、口渴情况及有无疲劳等
2.生殖系统:评估子宫、会阴、恶露的情况
3.排泄:产后应重视评估膀胱充盈情况及第一次排尿。

4.乳房:注意乳房的类型、乳汁的质和量、乳房胀痛及乳头皲裂。

5.母乳喂养产妇的评估
(三)心理社会评估
1.评估产妇对分娩的感受。

2.评估产妇的自我形象。

3.评估行为。

4.评估对孩子行为的看法。

5.评估影响因素。

【护理诊断】
便秘或尿潴留:与产时损伤及活动减少有关
舒适改变:与产后宫缩、会阴部切口、褥汗、多尿等有关
情境性自我贬低:与缺乏护理孩子的知识和技能有关
父母不称职:与产程延长、难产及与自己期望的分娩不符有关
母乳喂养无效:与母亲焦虑,知识缺乏及技能不熟练有关
【护理目标】
1.产妇表示舒适感增加。

2.产妇能正确复述和表达喂养知识和技能。

3.产妇能在护士指导下积极参与自我护理和新生儿护理。

4.产妇能在护理孩子时表现出自信和满足。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每日2次测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

提供良好环境,保持床单的清洁、整齐、干燥。

保证产妇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产后4~6小时要鼓励产妇排尿。

2.会阴护理仔细评估会阴切口有无渗血、水肿,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会阴伤口应每日2次用1/2000新洁尔灭擦洗。

会阴水肿应每日2次用50%硫酸镁湿热敷。

3.子宫复旧护理认真评估恶露情况。

入休养室后即刻30分钟、1小时、2小时各观察1次。

同时观察宫底位置、软硬度,更换卫生垫。

4.乳房护理乳房应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擦洗。

第一次哺乳前用温水毛巾清洁乳头和乳晕。

提倡母乳喂养,尽早哺乳。

乳房胀痛可热敷乳房,按摩乳房。

因疾病或其他原因不哺乳者应尽早退乳。

5.母乳喂养指导调理产妇的饮食注意产妇的休息与活动,保持产妇心情愉快。

6.促进心理适应与产妇建立良好关系,提供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培养技能,培养新家庭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