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全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全第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全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毛泽东——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长征》,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
《开国大典》,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伟人的风貌。
《青山处处埋忠骨》,情感细腻、真挚,毛泽东的那种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
《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泽东在花山村的几件事,体现的是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群众。
总之,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的群众在一起。
二、单元教学目标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
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喜欢阅读相关的书籍,积累丰富的语言。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对学生而言,有诸多困难。
教学时,一是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二是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获知识和方法自读课文;三是要注意把握理解的标高,不要盲目求深求透。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革命领袖的故事,交流毛泽东等伟人的影片内容;读毛泽东的一些诗词作品;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进行习作练习。
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认识3个字,会写3个字。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五)全班分(预计用时30分钟)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进一步锻炼学生在公开场合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让全班学生都能互相学习、共同欣赏不同的人物形象,丰富学生的认知,通过全班的评价互动,再次强化学生倾听和评价的能力。
3.每位代表发言结束后,教师先请其他学生说说自己听完后的感受,比如觉得哪个地方介绍得特别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等,然后引导学生按照之前在小组交流时的评价方法,从内容完整性、条理清晰度、语言生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鼓励学生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和评价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补充,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更有价值的评价,比如:“这位同学在介绍人物性格特点的时候,通过好几个不同的典型事例来体现,这点很值得大家学习。不过呢,在描述外貌的时候,如果能再多运用一些比喻、拟人这样的修辞手法,可能会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哦。大家觉得呢?”
3.在每个学生介绍完后,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介绍内容是否完整(有没有说清楚各方面要求的内容)、条理是否清晰(是不是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的)、语言是否生动(有没有运用一些好词好句或者把事例讲得很有意思)等。评价时,先让其他小组成员说说优点,再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比如:“我觉得你介绍的人物外貌很详细,这点特别好,但是在说典型事例的时候,可以再多说一点细节,这样会更吸引人哦。”
4.在所有代表发言并评价完后,教师进行总结:“同学们,今天大家分享了这么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每个人介绍得都各有特色,而且咱们在倾听和评价的过程中也都学到了不少东西呢。通过这次交流,咱们发现不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魅力,这也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学影视作品的精彩之处呀。”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单元教学分析和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这三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介绍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口语交际是以“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为内容。
重点是能大胆、准确、清楚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
能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并能认真倾听,迅速抓住说话的重点。
习作会写题为“推荐一本书”的文章。
重点要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语文园地学会找课外读物的方法,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学习书写,规范自己的字体,增加积累,扩大积累。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通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这三篇文章都明确了作者在读书中悟出的道理。
如《古人谈读书》的三篇文章都介绍了名人自己悟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忆读书》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的过程,悟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我的“长生果”》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和写作的经历,悟出写作的道理。
2.学习在阅读时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三、单元课时安排25 古人谈读书………………………………………………2课时26 忆读书……………………………………………………2课时27 我的“长生果”…………………………………………2课时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2课时习作:推荐一本书……………………………………………2课时语文园地八……………………………………………………2课时25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1.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五上语文第八单元
五上语文第八单元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包含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
这些文章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样性。
二、课文分析
1.《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包括《山居秋暝》、《枫桥夜泊》和《长相思》三首诗。
这些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特感受。
其中,《山居秋暝》表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枫桥夜泊》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长相思》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四季之美》
《四季之美》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四季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四季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3.《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是一篇描写鸟类生态环境的文章,通过对鸟类天堂的描绘,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尊重生命。
文章采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让人感受到鸟类的美丽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4.《月迹》
《月迹》是一篇富有想象力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孩子们在寻找月亮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故事。
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三、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在于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在于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意境,以及对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神话故事”,包括《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追日》三个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富有想象力,充满了神奇色彩,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这些神话故事,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他们对神话故事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还不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复述神话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
2.教学难点:神话故事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学生朗读、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神话故事的基本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神话故事的音乐、展示神话故事的相关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
在此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神话故事的深层内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通过学习伙伴的交流对话,总结了找书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找书读,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在学习伙伴的对话中,一共提及了以下几种找书方法:从别人推荐的书目中找书读;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中找书读;从感兴趣的作家、作品中找书读;读各种不同题材、体裁的书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题引导学生用比喻句表达自己对书的理解。
第二题引导学生排列句子的顺序,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在排列句子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书写提示”选取了欧阳询的碑帖《九成宫醴泉铭》局部文字,这是教材第一次出现书法碑帖鉴赏内容,配以简体字释文,让学生通过欣赏书法字帖,初步了解欧阳询书法的用笔特点和结构特点,从整体上感受碑帖“平正端庄、险劲生动”的艺术风格,体会书法的魅力。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描绘自己“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描写揭示深刻的道理。
第一首诗向我们阐明一个道理,只有不断学习、更新和发展,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内心澄明。
第二首诗告诉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做学问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
二、教学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对话,梳理、总结找书方法。
2.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3.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4.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通过欧阳询的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的欣赏,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5.背诵《观书有感》。
三、教学重点1.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对话,梳理、总结找书方法。
2.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3.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四、教学难点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五、教学准备学生:了解欧阳询及其作品《九成宫醴泉铭》。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篇文章:《鸟的天堂》、《冬阳童年骆驼队》、《古诗三首》。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景观和动物,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作者对自然景观和动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文章的主题和情节有一定的把握。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的词语和表达,学生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古诗的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获取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自然景观和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于一些难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3.古诗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古诗鉴赏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自然景观和动物产生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组内互相检测。
对于一些难句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大单元备课】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备课——读书明智
【语文大单元备课】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备课——读书明智一、目标与内容(一) 教材分析“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出自苏轼《送安悖秀才失解西归》前两句大意是说经典要反复去读,熟读深思才能了解体会其中的道理。
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其中《古人谈读书》、冰心的《忆读书》是精读课文,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
《古人谈读书》这一课选取了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文言文片段,告诉了我们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忆读书》一文中,冰心先生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了读书经验,表达出“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我的“长生果”》则是一篇回忆散文主要是回忆作者必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自己对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随着语文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默读能治邮人尽人意。
目前有的课堂上虽然经常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但是基本上看不到学生静悄悄地读书、思考,以至于有的学生到了高年级还不会默读文章。
学生升入五年级后,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默读训练,重视学生默读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
同时注意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三)单元目标1.认识 32 个生字,读准5 个多音字,会写19 个字,会写15 个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顺序;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3.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4.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欣赏欧阳询的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5.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
二、情境与任务任务一:冰心奶奶读书的经历任务二:古人读书的智慧任务三:谈谈我的长生果”任务四:制定我的读书计划三、教学活动任务一:冰心奶奶读书的经历活动一: 读书知多少[学习目标]1.会认“浒、传”等 16 个生字,会写“津豪”等14 个生字。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本单元围绕“读书明智”这一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和感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圈画关键词句、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
掌握了这一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读书实践活动有很强的的指导意义。
由于三篇文章主题相同,合适在教学中将三篇文章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学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对材料有所选择,并有条理的表述,把重点的内容写具体。
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已经进行了“分段表述”“重点部分写具体”的训练,这次习作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重点表达的能力。
口语交际和习作衔接紧密,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从分条到分段,有梯度的引导学生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地表达。
第八单元核心考点清单25古人谈读书读准字音默而识(zhì)之教诲(huì)称谓(wèi)耻(chǐ)辱诵(sòng)读写对字形耻:耳字旁的末笔是提。
岂:下部是“己”,最后一笔的竖弯钩的“竖”要短,“弯”要写长。
形近字耻(羞耻) 诲(教诲) 诵(诵读)聒(聒噪) 悔(后悔) 涌(涌现)词语拓展1.表示书读得多的成语: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博古通今2.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重点句子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知:同“智”,智慧。
(2)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敏:此处指聪敏。
好:喜好。
耻:以……为耻。
(2)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厌:满足。
诲:教诲。
(2)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诲人不知道疲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材中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他们往往在表达时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并能够说明喜欢的理由。
此外,学生对于不同的人物形象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3.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并能够说明喜欢的理由。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准备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的相关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具体的交际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喜欢看电影吗?有没有看过《哈利·波特》这部电影?那么你们喜欢哈利·波特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让学生呈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围绕“语文园地”这一主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包括阅读理解、词语辨析、句子仿写、作文训练等内容。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写作思路不清晰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词语辨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包括阅读理解、词语辨析、句子仿写、作文训练等。
2.教学难点: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存在的理解不深、表达不清晰等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学生活动材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语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教学新课: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词语辨析、句子仿写等实践活动。
3.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并完成实践活动任务。
4.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教案一课时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教案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具体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恰当的口语进行交流。
教材中提供了几个不同的交际场景,如购物、问路、邀请等,学生需要在这些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但他们在实际交流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词汇量的不足、表达不清晰、不敢开口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交际用语。
2.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大胆表达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对方,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流。
2.难点: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大胆表达的能力,以及学会倾听、理解对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恰当的口语进行交流。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场景的图片、道具等教学资源。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交际场景的展示、交际用语的呈现等。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时间表和任务分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今天的课程充满期待。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交际场景,如购物、问路、邀请等,并通过图片、道具等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这些场景。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场景中应该如何进行口语交流,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引导。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模拟教材中的交际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流。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研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研课标说教材我研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下面,我将从三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说课标是从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来说的,说教材主要是说它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和内容结构以及立体式整合。
最后的说建议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说课标课程标准把小学语文分为三个阶段,目标螺旋上升,整体推进。
第三学段目标是建立在第一、二学段目标的基础上的,更加重视阅读和写作。
(一)课程目标1、识字与写字实验稿:(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针对目前电脑的普及,学生的写字能力普遍下降,于是新课标特别加强了写字教学的分量,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
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
新课标:(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力求美观,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也有新的理念,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的作用。
(实验稿:(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5.古人谈读书(教案)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以“书山有路勤为径”为主题,编排了《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3篇课文。
其中,《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忆读书》一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我的“长生果”》一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
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他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
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想象力,锻炼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
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2.单元重点:(1)阅读时注意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古人谈读书》一文的课后选做题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梳理课文中古人积累的读书方法等信息,并受到启发;《忆读书》一文课后第一题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梳理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及他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等信息;《我的“长生果”》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领悟作者对书的情感,她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等信息;二是结合实际明白读写间的关系,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并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第八组教材分析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第八组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课文和口语交际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习作-推荐一本书和语文园地等组成。
《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由三篇文章组成。
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
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非常重要。
教学本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潜心阅读,借助旁边的提示驱使着领悟每句话的内涵。
这一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借助手头资料解决心中的疑惑。
之后在小组内交流,碰撞,让思维趋于准确,也就更好地理解了文本内容。
接着再让学生观察文本内容,总结每部分内容作者侧重点是什么?你学到了什么?这样一来,在感知文本内涵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概括能力的训练和说话训练,使语文课真正体现母语的作用。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距离很大。
五年级的小学生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在课上是这样来安排的:首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不强调让学生读流利,因为学生在没有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的时候是不可能把语句读流利的。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中关键词的意思。
先让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
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我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上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只有借助集体的力量才能够事半功倍地解决困难,获取更多的知识。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并适时地予以指导,这样又凸显了老师的主导地位。
因为老师就是一节课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解惑者。
但是老师决不能够越俎代庖,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来完成文言文的教学,那是事倍功半的,是受累不讨好的。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次习作主题是“推荐一本书”,紧扣本单元“读书明智”的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通过文字的形式分享出来,向他人推荐一本好书。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写作思路,提示从书名、作者、出版社、推荐理由等方面入手进行推荐,并且强调推荐理由可以是书的内容新奇有趣、语言优美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等,让学生明白如何有条理地组织语言,写出吸引人的推荐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分享好书、传递阅读快乐的意识。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阅读积累,读过各种各样的书籍,对书中的内容、人物等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用文字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描述事物。
然而,在围绕一个主题有条理地组织语言、详细且有重点地阐述推荐理由,并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让推荐内容更具吸引力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可能对如何将自己内心对书的喜爱转化为能打动他人的文字表述不太明确,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推荐一本书的写作技巧。
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写出所推荐书籍的基本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内容。
学会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从不同角度有条理地阐述推荐理由,如介绍书的主要内容、书中精彩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表达等,使推荐内容完整、清晰且富有吸引力。
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工整,字数符合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回顾阅读经历、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挖掘书籍的亮点,梳理推荐的思路,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学习借鉴优秀的推荐示例,掌握推荐书的写作结构和技巧,并通过修改自己的习作,不断完善写作内容,提升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积极分享好书,培养学生乐于将优秀书籍推荐给他人、共同感受阅读乐趣的良好习惯,同时增强学生对书籍价值的认识和传播文化的责任感。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 before us and dynamic. Everything we do
will affect it. The future is before us and
具体。 dynamic. Everything we do will affect it.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 根据情境编故事,注意情节
教材 简介
习作《推荐一本书》
《推荐一本书》是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将自己读 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习作有内容)
推荐要注意1.要介绍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 息。2.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的理由。(习作有顺序)
习作时注意事项:1.推荐理由可以只写一点,也可 以写几点。注意分段写。2.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如果 是小说,可以……;如果是科普读物,可以……;还可 以…… (习作有重点,有方法)
(一) 目标定位
1.体现课程标准要求
第三学段课堂教学主要教学目标(2011版课标)
习作
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见闻,积累素材。 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写读书笔记和应用文。根据内容表达的需 要,分段表述。修改习作,与他人交换修改。语句通顺,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本单元围绕“读书明智”编排了《古人谈读书》《忆读 书》《我的“长生果”》 三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 园地。从古到今,有文言文到现代文,由他人到自我对“读书 好,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做了具体详细的表达,激发学 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学习本单元,要让学生学会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主要内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 述,突出重点。
教学内容
关注单元主题
1
人文主题 读书明智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材分析及每课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材分析及每课教学反思第八单元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先是两篇精读课文:《七律.长征》,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昂贵气概。
《建国大典》,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建国大典盛况的描述,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巨人的风貌。
然后用一段连接语引出后两篇课文,“咱们再去了解作为一般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青山处处埋忠骨》,情感细腻、真挚,人文内涵丰硕、动人至深。
毛泽东的那种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敞胸怀跃然纸上。
《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泽东在花山村的几件事,表现的是毛泽东酷爱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既是巨人,也是一般群众。
总之,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巨人的风度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一般的群众在一路。
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巨人的风度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要紧目标之一。
但是对学生而言,那个地址有诸多困难,加上本组是本册的最后一组教材,处于总结和综合训练的地位。
教学时,一是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帮忙学生读懂课文;二是要尽可能地帮忙学生运用已获的知识和方式自读课文;三是要注意把握明白得的度,不要盲目求深求透,如对《长征》一诗的明白得,学生有所感悟即可。
另外,在感受的进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学习场面描述和人物描述的一些大体方式,也是本组教学的重要目标。
要紧目标:走近毛泽东,感受他巨人的风度和凡人的情怀。
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学习场面描述和人物描述的一些大体方式。
一、教学建议1.突出单元主题,饱满领袖形象今天的小孩,对毛泽东如此一名巨人,只是在有限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中略知一二。
从一个口耳相传中万民仰慕的一代巨人,到大气磅礴的诗人;从高不可攀的革命领袖,到一名经受丧子之痛的慈爱的父亲,一名老百姓眼中亲切、似曾相识的首长。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借助“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结合学生的阅读经验,打开交际话题,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后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清楚表达观点与倾听时抓重点的能力。
教材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打开思路,选择交流的内容。
学生可以从阅读书籍中选择最喜欢的人物,也可以从影视作品中选择,只要是自己由衷欣赏和喜爱的人物,都可以交流。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思路。
先以表格的形式整理相关信息,然后借助表格讲述,使学生“说”得有条理。
“听”得更明白。
教材还提出了交流时的具体要求,提示学生借助表格信息分条讲清楚喜欢的人物是谁,来自哪一部作品,并列出两条喜欢的理由,提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介绍。
最后,教材提出了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具体建议。
二、教学目标1.能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
2.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
三、教学重点1.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籍或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同学交流,有表达的兴趣和欲望。
2.能够利用整理的信息,用普通话把喜欢的人物是谁、出自哪部影视或文学作品、这个人物鲜明的特点以及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等有条理地讲清楚,态度自然大方。
四、教学难点能够利用整理的信息,用普通话把喜欢的人物是谁、出自哪部影视或文学作品、这个人物鲜明的特点以及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等有条理地讲清楚,态度自然大方。
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1.师:同学们,本学期你看过哪些书或者影视作品?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交流。
2.在不同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中,我们会接触到不同的人物形象,这节课让我们从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进行交流。
板书: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设计意图:由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明确交际要求1.阅读教材114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交流时,利用好表格里整理的信息,有条理地讲述。
说清楚你喜欢的人物是谁,出自哪部文学或影视作品,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第八单元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
《长征》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
《开国大典》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伟人的风貌。
《青山处处埋忠骨》情感细腻、真挚,把毛泽东的那种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
《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泽东在花山村的几件事,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群众。
本组教材将“走近毛泽东”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二是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获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课文;三是要注意把握理解的标高,不要盲目求深求透。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革命领袖的故事,交流毛泽东等伟人的影片内容;读毛泽东的一些诗词作品;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进行习作练习。
学习这组关于毛泽东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伟人的人格魅力和作为凡人的情怀。
“走近毛泽东”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
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领袖有进一步的了解,结合课文学会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喜欢阅读相关的书籍,积累丰富的语言。
文本理解:1.《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全诗气势磅礴,特色鲜明。
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首联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
“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
“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多样的手法,广阔的境界──颔联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这是“扬”,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这是“抑”,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腾”与“走”则巧用拟人化的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巧妙的对比,无限感慨──颈联中的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作者以两种感觉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敌。
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
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朴实的语言,欢腾的心态──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
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
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品读全诗,我们不仅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而且领略到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2.《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开国大典的旷世盛况,长萦脑际,经久不逝。
一、人数之多。
课文中多次提到了参加庆典的人数之多:①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②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③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这三十万人做出统一整齐的动作,该是何等壮观啊!这里面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还有外宾,真可谓盛况空前,蔚为壮观。
二、场面之大。
开国大典的场面分四个:一是入场。
为了参加开国大典,群众很早就从四面八方陆续来到天空门广场。
人们“擎”红旗,“提”红灯,进入会场;工人一下火车直奔会场;农民步行四五十里赶到会场。
广场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表明隆重、热烈。
二是大典。
大典包括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这里突出反映了人民群众欢欣鼓舞的情绪,空前团结的新气象。
三是阅兵。
整个阅兵式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无可言表。
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是新生的共和国的强大保障。
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如此强大,战士如此威武,他们的嗓子喊哑了,巴掌拍麻了,也难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激动与欢喜之情。
四是游行。
游行队伍,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口号。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由这四幅画面在不同的时空构成的不同场景,向世人展示了开国大典的旷世盛况。
三、时间之长。
大典从“下午三点整”开始,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历时六个半小时,其中仅检阅一项就长达“两个半钟头”。
如果把群众在早晨六点钟入场和群众队伍游行结束的时间算在内,在大典的举行时间可谓长久空前。
3.《青山处处埋忠骨》讲述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课文通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毛泽东鲜明的个性风采。
一、生动传神的外表,以反映内心世界。
作者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他的内心世界。
首先看看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
这活现了此时此刻主席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其次看看动作描写:“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这刻画出了毛泽东接到电报之后的种种动作细节,深刻而真切地揭示主席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然后看看神态描写:“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这朴实无华而又生动形象的神态细节描写,活现出了主席此时复杂的内心,他正面临着一种艰难的选择。
总之,这些生动传神的外表描写,表现了毛泽东既有着跟普通人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伟大人物的胸怀,充分而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为革命而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真实细腻的心理,以突出性格特点。
本文对毛泽东的心理活动刻画得非常真实和细腻。
如第八自然段,彭总司令要求将岸英的遗体运回祖国,这是对领袖的爱戴和体贴;金日成要求将岸英遗体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
岸英的遗体是运回祖国,还是留在朝鲜,这是毛泽东当时思考的问题所在。
“……就让我见见遗体吧!”这是父亲对儿子很自然的一种感情,毛泽东想到儿子奔赴朝鲜战场时,自己因为工作繁忙未能去相送,作为父亲,谁又不想和死去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呢?这个要求作为主席是能做到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父子情深在这简简单单的内心活动中袒露无遗。
“……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想到还有很多的父母不能和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儿女相见,我又怎能特殊呢?于是他做出了将儿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
这是伟大父爱的延续,是一位国家领袖从大局考虑问题的理智,是伟人的宽阔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见证。
4.《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三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M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M群众送去茶水;毛泽东来到碾M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
这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本文的一个特色就是善抓细节来表现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M声,现在又到了碾M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M,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这说明毛泽东十分注意体察民情,他不仅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而且惦记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琐事,试想,若没有一种普通群众的情怀,谁去管日复一日的碾M声和村子里有几台碾子?“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M碎粒。
”这几处细节描写,更加直接地反映了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他不仅想着群众,而且能做、会做普通群众所做的生活小事。
教案建议: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案的主要目标,但对学生而言,有诸多困难。
一是毛泽东的故事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在平时的学习中与之接触少之又少;二是毛泽东生活的时代与现在有较大差距,当时一心为国、一心为民的一些做法学生难以理解。
因此,我们在教案中要从学情出发,借助本组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和整体安排,创设适合学生的教案情境。
一、通过综合实践,走近伟人在梳理单元学习目标和任务的时候,建议开展一次“走近伟人”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毛泽东的生平、毛泽东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所作的贡献、毛泽东在诗词和书法上的造诣等,为在教案中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人做好铺垫。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有:名人眼中的毛泽东、影片欣赏、知伟人事迹、诵伟人诗词、开展“走近伟人”读书周、我眼中的毛泽东。
这些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2—3项完成。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与伟人的距离逐步拉近,在自我的探索实践中领略伟人的风采,有效地突破了本单元的教案重点与难点。
二、依托文本感悟,走近伟人依托文本,引导学生感悟伟人的品质,让学生真正走近伟人的心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一)在揣摩细节描写中感悟本单元的教案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细节的方法,而恰恰是这些细节表现了伟人的精神品质。
那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揣摩细节感受品质,如何掌握描写人物细节的方法呢?《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的描写主要是抓住主席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神态进行的,教案中引导学生从“悲痛”“矛盾”“坚决”几个方面体会主席的内心感受,可按以下板块组织教案:(1)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
(3)交流主席内心世界完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原因。
(引导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4)从“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一句展开想象,主席这一夜在床上还会想些什么?连起来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