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语文课堂上出“语文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语文课堂上出“语文味”

【摘要】语文课堂要上出“语文味”,教师要引导学生涵咏品味教材的字词、句子、谋篇结构、情感价值等方面。“语文味”的课堂,既是书声琅琅的,又有援疑问难的深层探究,让学生形成专题研究,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语文味专题研究字词教学比较阅读

从教十多年,从备课到听课,到上课,到磨课,再到上课,教材教法逐渐熟练于心,沿袭着三维授课目标的思路,力求在课堂上既让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互动学习,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触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课复一课,日复一日,固定的模式让我得意于自己驾驭了课堂,也渐渐感到疲倦,开始问自己,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否少了些什么?

与其他学科相同,语文课堂也要让学生收获,增长知识,形成能力。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应该是语文课堂独有的“语文味”,语文课堂应该有自己学科个性化的东西。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尤??克?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方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它取决于教学的三个因素:教师的个性品质、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对象。①每学期开学分发课本时,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首先对语文课本感

兴趣,因为语文课本里有故事。抓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点,但又不局限于初级趣味,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本应该是教师课堂构成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语文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多角度诸方面地思考探究应该是课堂的首要

任务。因为学生是个性化的,教师不应该以单一整齐的概念去取代学生独立的思考,而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围绕教材进行多角度的解读,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语文味”的,才能培养出不同层面的专业人才。

要让课堂有“语文味”,教师要用好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精选了许多优秀的篇目,这些篇目的字词、句子、谋篇结构、情感价值等方面都值得涵咏品味,这些涵咏品味实际上就是在教学中展现“语文味”的过程。课堂的“语文味”还应该体现在课堂的形式上,既是书声琅琅的,又有援疑问难的深层探究等等。

首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可以从教材的字词开始。

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后都附有“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这些字词出自课文,属于让学生识记的词语。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260

万字,这已经明确学生掌握字词的数量。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纯粹的注音,解释词义是提不起他们的兴趣的。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例如学生容易混淆的“即使”

和“既然”,可以从“即”和“既”的象形意义展开区别,“即”字是会意字,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n),本义指走近去吃东西。而“既”字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像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指吃罢,吃过。通过对汉字会意意义的讲解,学生对于这两个易混淆的字有了较深的印象,在文言文中遇到“即更刮目相待”和“既出,得其船”也就能从根本上进行区分辨别。又如《岳阳楼记》中“沙鸥翔集”的“集”字翻译为现代汉语是“栖息”的意思,这与今义“集中,集合”有较大的区别。但学生如果分析“集”字的古字写作“?}”,上面的偏旁代表鸟类聚集,就容易引申出“栖息”的意思,这样便于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语。通过这样的字词引导教学,字词教学变得有趣有味,也引领学生对日常用字的再审视认识,激发学生对于汉字研究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研究清晰的线索。

其次,“语文味”的课堂可以书声琅琅,显现对经典诵

读的兴趣。

“语文学科是以学习语言、发展思维、传授道理、提高素养为主要任务的。而学习语言,朗读便是主要的训练形式。”

②古人说“观千剑而后晓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没有适当

的语言功底是谈不上欣赏的,底蕴足了才足以发现美,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说“注重在背诵

中感悟把握文章,培养语感,学会‘知音’式的鉴赏。背诵的篇章也许学生不能立刻完全理解,但这没有关系,学生是会长大的,在这个成长变化的过程中,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领悟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对于储备在自己头脑中的诗篇和文章,会逐渐地用他的生命来领悟,开始可能是较低的三级领悟,然后是二级领悟,最终是最高的具有创造性的领悟。”

③所以有些篇目可以舍弃课堂讲解,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比赛,养成诵读经典的习惯,为鉴赏打下基础。

第三,“语文味”的课堂可以着眼于文章的比较阅读,通过比较,感受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倾向,适时适机地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容量。

例如《杨修之死》可以与《隆中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比较杨修和诸葛亮的智慧,提出疑问:为什么两人都智谋过人,但唯有诸葛亮为世人称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比较两人展现智谋的事件性质,可以得出结论:诸葛亮的智谋着眼于国家局势,心忧天下,忠君爱国为人称道;杨修的智慧集中于日常琐事,围绕曹氏集团运筹谋划,因清楚阴谋而恃才放旷。两人的高下清晰可见,教师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查询资料分析影响形成诸葛亮和杨修不同性格的

环境因素等等。《出师表》也可以与《隆中对》对比阅读,以诸葛亮在隆中即能洞察天下局势的智慧、对天下三分的预见,为什么坚持在不利条件下多次北伐?他难道不能预见北

伐的失败?他北伐屡败屡战的精神动力何在?通过这样的

比较,学生在感知诸葛亮智慧的同时,也能认识到诸葛亮性格中知恩图报忠于刘氏父子的另一面。这些对人物的感知是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的,学生可以形成课题专题研究,这就拓展了课堂的深度。程红兵说“语文教育要真正完成自己的目的,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培养人,塑造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感,即以人自身为目的而非仅仅是手段,使人成其为人,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必须发展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其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④让学生在课文中学习伟人容易流于形式,学生通过伟人专题研究进而发展学生人格是一条可行之路。研究李白,明白了如何在逆境中旷达洒脱;研究陶渊明,知道了如何在自然中放飞心灵;研究杜甫,明白了人可以在困窘中心系家国;研究诸葛亮,知道了人可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第四,“语文味”的课堂上要充斥着援疑问难的声音。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⑤学贵有疑,疑问是对文章

的深入研究和深入探讨,在辨析中培养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辩论氛围,通过有价值的小问题启迪学生思考。同时在学生“钻牛角尖”时要引导学生回到有价值的“主流”场合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