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五章教案(P222)
一、老子简介
老子,生卒年不可详考。传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得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得史官)。孔子曾向她问礼,晚年见周朝日趋没落,乃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
二《老子》简介
《老子》分“上篇”《道经》与“下篇”《德经》,合称《道德经》。共81章,约5000字。
《老子》就是一部用韵文写成得哲理诗。在思想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反对“天帝造物”论,认为“道”就是宇宙存在得本原,又就是天地万物演变得根源。因而,可以认为,老子就是中国本体论哲学得始祖。
强调一切均要顺应自然法则,即她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她却忽视人对自然得能动作用,提出“弃绝圣贤”、“无为而治”,回到“小国寡民”得原始社会得政治主张,带有浓厚得“宿命论”色彩。
自然无为——老子得思想核心。即面对神秘玄奥得自然,人只能听天由命。故她要求人们“无欲、少智、守柔(追求柔弱)、退让”。
认为事物相互依存。如她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前后相随”等。
指出对立得事物可以相互转化。如她得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观点(4、5)都包含着朴素得辩证法思想。
三、《道可道》赏析(P222)
1、解题
出自《老子》第一章。可视为整部著作得导语。如同现在得理论著作,作者往往要在“导语”中将使用得一些新概念作必要得交代与说明。同理,老子也把她创造与使用得新概念作了事先说明。主要有:“道”,“名”(即“概念”)、“无”、“有”、“玄”等。
先串讲,再作具体分析。
2、翻译
道,可以用语言表达,但不就是常说得“道”;概念,可以给它一个命名,但不就是常说得“名”。用“无”,给天地得初始阶段命名;用“有”给万物得根本命名。所以,常用“无”去观察天地得奥妙;常用“有”去观察万物遵循得规律。“无”与“有”就是出于认识事物得同一需要而创造得名称不同得两个概念。都可以说就是很幽深得,幽深又幽深,就是认识万物奥妙得总门。
3、分析
在本章,老子要说明得就是这样几个问题:
(1)“道”,非通常意义得“道”,也不就是与她同时代得其她思想家称自己得学说得那个“道”。而就是用来概括天地万物本源得“道”。
(2)名,就就是“概念”。因为当时得语言里还没有“概念”一词,所以用“名”表示。她认为,对具体得事物,可以给它确立一个称谓,如“人”、“猫”、“狗”等,而且就是专用得,不能挪作她用。对非实在得抽象得事物,也可以给它确立一个称谓,但需要借用已有得词汇而另赋新义。所以说“名可名,非常名”。
(3)她在《道德经》里借用已有得词汇而另赋新义得“名”就是“无”与“有”。用“无”概括天地得始原;用“有”称述万物得根本。这与通常所说得“无”、“有”得意义就是不同得。
(4)她创作两个“名”(“概念”)得目得,就是要用“无”与“有”得眼光,去观察探索天地得奥妙,以及万物所遵循得规律。
(5)她创造得两个概念“无”与“有”都很晦涩难懂,所以称它为“玄”,即“幽深”。
总之,本章就是老子哲学体系得核心——提出了“道”这个概念,用来揭示天地万物得本原。在老子瞧来,道,非常玄奥,不具备明确得“质”得规定性,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用“道”命名,只就是权宜之计。
四、《上善若水》赏析(P222)
1、解题
本章得主要意思,就是讲什么样得人才接近于“得道”。在老子瞧来,要想得道,就要做出正确得“人生选择”。只有正确得选择,才能培养“完善得人格”。
如果说,第一章谈得就是对宇宙得瞧法,那么本章阐述得就是老子“上善若水”、“不争无尤”得处世哲学。她认为“水”就是人处世得最好榜样。
请正确区分“善”得不同意义。
2、翻译
高层次得美德就像水一样。水得美德在于滋润万物而无所求。自甘居于众人厌恶得地方,所以就很接近于道了。(人生得选择也应如此)居住(要)选择自然祥与之地;心理状态要像深渊一样平与沉静,与人相处要友好仁义,说话要语气平与讲诚信,为政(“正”通“政”)要善于治理,做事要善于发挥特长,行动要善于把握时机。只就是因为有不争得美德,所以才不会有过错。
3、评述
本章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得人格。
水最显著得特性与作用就是:一、柔。二、停留在卑下得地方。三、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老子认为最完善得人格也应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处众人之所恶。”别人不愿去得地方,她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得事,她愿意做。她具有骆驼般得精神,坚忍负重,居卑忍辱。她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得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得思想。
五、《有物混成》赏析(P222)
1、翻译
有一个混然一体得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得声音也瞧不着它得形体,它独立长存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得根源。我不知道它得名字,勉强叫它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原。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就是四大之一。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遵从自然。
2、讲解
本章就是对“道”得几个重要特征得阐释:
一、“有物混成”,这说明“道”就是浑朴状态得。“道”并不就是不同分子或各个部位组合而成得,它就是个圆满自足得与谐体,对于现象界得杂、多而言,它就是无限得完满,无限得整全。
二、“道”就是个绝对得变体。现象界得一切事物都相对得,而“道”则就是独一无二得,所以说:“独立不改”。“道”就是一个变体,周流不息(“逝”)地运转着,但它本身不会随着运转变动而消失。
三、“道”就是无声无形得(“寂兮寥兮”)。事实上就是无以名之,不该立名得,如今勉强给它立个名,只就是权宜之计,为了一时得方便。
四、“道”不仅在时序上先于天地而存在,而且天下万物也就是“道”所产生得(“先天地生”“为天下母”)。
五、“道”就是循环运行得。它得运动终将返回到原点(“反”),这个原点即就是一切事物得根源处。
六、用“大”来勉强形容“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大”,指幅度或广度,亦指它高于一切。
宇宙有四大;“道”之外,加上了天、地、人。这四大得可贵处,就在于遵循自然而运行。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道”以自然为归;“道”得本性就就是自然。“自然”这一观念就是老子哲学得基本精神。
六、《大成若缺》赏析(P222)
1、解题
本章讲得就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瞧来就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又就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与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有贯彻“无为”得原则,才能取得成功。
2、翻译
最完满得东西好像有欠缺一样,但就是它得作用就是不会衰竭得。
最充盈实在得东西好像就是空虚一样,但就是它得作用就是不会穷尽得。
最正直得东西好像就是弯曲一样,最灵巧得东西好像就是笨拙一样,最卓越得辩才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