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403工作面贯通测量工程设计书
11030工作面贯通总结
![11030工作面贯通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af3ed65a8102d277a22fab.png)
--焦煤集团固二矿11030工作面贯穿测量设计书单位:固二矿地测科编制:审核:科长:总工程师:时间:2012年9月17日第一章贯穿测量方案设计、误差预计第一节、矿井概况 (2)第二节、贯穿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 (2)第三节、工程概况 (3)第四节、贯穿测量方案选择 (4)第五节、观测作业要求 (6)第六节、日常标定中线 (9)第七节、贯穿测量所需仪器、工具和劳动组织 (11)第八节、误差预计的参数及导线测量误差的消除方法 (11)第九节、测量误差预计 (13)第十节、贯穿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16)附表一:〔第1页〕 (17)第一章贯穿测量方案设计、误差预计第一节矿井概况固二矿位于煤田的东部,行政区隶属于市市,距市55km,东南距市37km,东北距市10km。
矿区东西长8.5~11.8km,南北宽0~6.5km,面积为69.09km2。
主采煤层为二叠系组二1煤,为单一近水平煤层,厚度4.73~6.77m,平均6.16m,矿井地质储量3.39亿吨,可采储量1.40亿吨。
矿井设计能力180万吨/年,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盘区式开拓,主井、副井和回风井三个井筒均布置在工业广场。
目前开拓主要集中在一盘区,东段大巷已开拓至与上段交汇处,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进度较慢;涌水能够自流至-682m水平水仓。
一盘区西段施工底板岩巷进展瓦斯区域治理,岩巷已开拓至-782m水平,煤巷开拓至-743m水平。
第二节贯穿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贯穿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⑴根据贯穿巷道的种类和允许偏差,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与测量方法。
对重要的贯穿工程,要编制贯穿测量设计书,进展贯穿测量误差预计。
⑵根据选定的测量方以验证所选择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进展各项测量工作的施测和计算,以求得贯穿导线终点的坐标和高程。
各种测量和计算都必须有可靠的检核。
⑶对贯穿导线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进展必要的分析,并与误差估算时采用的有关参数进展比拟,假设实测精度低于设计中所要求的精度时,采取提高实测精度的相应措施,返工重测。
贯通测量设计书
![贯通测量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744d811c5f0e7cd18425366d.png)
贯通测量方案制定
1、井巷贯通工程概况。
矿区分为主副斜井开采矿,主井用于运输,副井用于行人。
主井洞口为+310水平,副井+330水平。
现拥有+190、+150、+110水平运巷,各系统相互联系。
2、工程任务:要求在1#行人下山井与110-43#之间进行下山轨道贯通。
贯通导线总长度2004M,工程限差要求水平重要方向允许偏差0.5米,竖直方向0.2 米。
3、贯通方案确定:线路(1)1#井下山---1#洞口- (地面)---2#井洞口----2#下山----+110运输大巷---+110-43#运巷,导线总长2004M。
其中地面导线长392.2M,预计测站点数地面8个,井下16。
线路(2)1#+150人行通道----+150运输巷道----2采区150-110通风下山—2采区+110运输大巷--+110-43#运巷,导线长2350M。
预计测站点数井下30个。
线路1由于导线较直,控制点较少,误差预计较小。
线路2导线弯曲,控制点较多,误差预计较大。
故选择线路1进行导线贯通。
4、施工方案:2012年3月15日1#井+150水平往+110-43#进行下山施工。
用激光导向仪进行导向,预计到+110水平进行贯通。
5、贯通后水平重要方向偏差0.45M,竖直方向0.18M。
符合预计误差,符合标准。
6、定期监控记录表(见附页)。
贯通测量设计书 2
![贯通测量设计书 2](https://img.taocdn.com/s3/m/374fa5657e21af45b307a813.png)
10402采面开切眼与10402回风巷贯通测量设计书一、工程概述10402工作面是仁禾煤矿的第二个炮采工作面,该采面机巷总长420m,风巷长总410m,切眼总长140m,该采面从同一条边起始至贯通点距离约1050m。
该采面机、风巷及切眼由仁禾煤矿101掘进队、102掘进队施工。
为保证该炮采工作面10402切眼与10402回风巷准确贯通,特编制《10402采面开切眼与10402回风巷贯通测量方案设计》。
二、设计依据1、《煤矿测量规程》2、《矿井设计规范》3、矿井实测资料等三、人员及设备设计人:陈光华测量时间:2013年6月14日测量地点:10402工作面测量人员:李佑满、郭云富、袁发权、刘远彬测量误差范围:J2全站仪水平角误差不超过30秒,竖直角不超过1′。
注意事项:为保证测量精度,测量人员固定为4人,分工明确,1人观测仪器,1人记录(记录人员要反复校对前视、后视水平角差值和竖直角差值),前、后视各1人,地面验算1人。
每天测量完毕后,及时整理测量数据,由地面验算人员对测量数据重新验算,确保数据无误,并且要对电池及时充电。
仪器设备:全站仪一台、棱镜一台、三脚架两支、垂球两个四、贯通测量方案(一)井下导线测量测量路线:10402回风巷:以副井B8—3甩已知边,B8D1(甩车道)--专用回风巷--10402风巷--10402切眼(贯穿点H18)。
10402运输巷:以副井B8—3甩已知边,从副井B8—3甩—10402运输巷—10402运输巷切眼开口。
1、井下起始边的检校测量采用LTS-352N防爆全站仪对井下起始边进行检校,在该起始边可靠的前提下,作为导线测量的起始边。
2、井下导线采用LTS-352N防爆全站仪按7″导线精度施测,水平角观测两个测回,边长观测两个测回,并进行往返观测,各种测量数据限差符合技术要求,平差计算导线坐标。
3、选点和设点,井下导线点一般设在巷道的顶板上。
选点时至少两人,在选定的点位上用矿灯或电筒目测,确认通视良好后即可做出标志并用油漆或粉笔写出编号。
综采工作面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应用
![综采工作面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0631da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6.png)
269井下测量是煤矿生产中的关键一环,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准确对于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安全生产、提高开采效率、提高产量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煤矿井下测量过程当中,因主客观原因,会出现种种测量失误,得到的测量数据偏差较大,从而引起后续计算、分析错误,影响煤矿实际开采工作,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情况下甚至因错误数据引发煤矿安全事故,威胁工人生命安全。
随着矿井大型机械化设备的推广应用,回采工作面圈定范围不断增大,甚至部分矿井回采巷道长度超过3000 m,超前距离采煤工作面给巷道掘进、围岩支护以及贯通测量等工作开展带来新的挑战。
贯通测量会直接影响矿井煤炭开采效率,给巷道贯通带来一定影响。
文中以斜沟矿23108工作面回采巷道贯通为工程背景,制定贯通测量方案并给出辅助测量及安全保障措施,采用的贯通测量方案满足了采面回采巷道高质量贯通需求[1]。
1 贯通工程概况斜沟矿位于山西省吕梁兴县北50km处,矿区南北长约22km,东西宽约3-4km,矿井面积约88.6km 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0mt/a。
23108工作面位于斜沟矿井田南部,工作面南北布置,北邻皮带巷,切眼紧邻井田南部边界。
23108工作面由材料巷、运输巷和切眼构成,巷道掘进总长度为3813m,其中23108材料巷、运输巷设计长度分别为1870 m、1753m,采用综掘工艺施工,围岩采用锚网索支护;23108切眼设计长度190m,采用综掘工艺施工,使用锚网索+单体支柱+π梁联合支护。
23108工作面预计贯通导线总长度约4050m,属大型贯通。
2 贯通测量方案确定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该贯通属大型贯通,文中根据2205工作面贯通测量需求制定测量方案。
2.1 测量方案设计根据以往的贯通测量经验,采用7″级导线测量可以满足贯通精度要求,本次贯通设计选用 7″级导线施测。
利用现有巷道和待掘巷道分别在轨道巷、23106运输联巷、23108材料巷、23106材料联巷、23108运输巷及23108切眼布设测量导线,已有巷道按实际测量导线点,待掘巷道一般(平均)每 90 m 布设一点,贯通施测导线全长约4050 m,预计共施测导线点50个。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1bdace4db9d528ea80c7795f.png)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贯通工程名称_______ 875风井. ______编制单位:兴文县黄家沟煤矿2011年7月贯通工程概况+875 风井贯通工程是黄家沟煤矿年度掘进生产的重要工程。
该风井的顺利贯通是我矿技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此风井贯通导线全长3000米以上,贯通长度400米,方向117° 10’ 00〃,坡度5%。
, 属于大型贯通.贯通施工任务由掘二队完成,预计今年12 月份贯通, 贯通点坐标号(X=3123504.503,Y=35496469.716,H=802.35). 根据风井的用途及矿委的要求,贯通点的水平重要方向偏差不超过500MM垂直方向偏差不超过300MM.二、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参考《煤矿测量手册》将本次贯通设计方案分成贯通地面测量、井下测量〔含联系测量〕二部分〔参见贯通误差预计图〕。
具体方案为:以鑫隆煤矿GPS点DJ 点、黄家沟煤矿GPS点LC 25点为基准测一组7〃级闭合导线至+875风井口。
同样以鑫隆煤矿GPS点DJ点、黄家沟煤矿GPS点LC 25点为基准测一组五等闭合水准环线至风井口。
选风井、主井附近一边〔DJ〜皿、LC 25〜I〕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导线起始边分别向风井井口、800回风平巷,形成独立闭合导线网。
同样以I、皿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高程起算点分别向风井井口、井底布设,形成独立高程闭合网。
三、技术设计和作业依据( 1 )《煤矿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制定,1989 年7 月1日开始执行。
(2)《煤矿测量手册》中华统配煤矿总公司生产局组织修订, 1990年版。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编,建设部批准。
2008年5月1日实施。
(4)《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2008), 2008年12月1 日实施。
第一部分贯通测量井下部分技术要求1、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按7〃级闭合导线布设。
贯通设计书
![贯通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6a67b11cc281e53a5802ff3d.png)
贯通测量设计书I 、 井巷贯通工程概况。
工程任务:要求在主副井与风井之间进行北翼轨道石门的贯通。
贯通长度1360.3米,工程限差要求水平重要方向允许偏差0.5米,竖直方向0.2 米。
采区现有两个二等三角点S03 和S09。
II 、贯通测量方案的确定。
1. 在地面采用GPS 单频接收机布设E 级GPS 平面控制网(精度相当于四等导线网,不考虑起算点点位误差),将近井点1,近井点2,近井点3同S03和S09联测。
2. 定向测量。
主副井采用两井定向。
风井采用一井定向,三角形连接法。
主井副井连续独立定向2次,风井独立定向3次。
3. 井下导线测量。
主副井从FUI-2边开始沿巷道测设导线,至掘进点。
风井从BFJ1-'1布设导线经北翼总回风巷→北轨道回风上山→采区岩石集中轨道巷→掘进点K 。
测角量边采用莱卡5”防爆全站仪实施,每条边各复测4次,读数较差不得超过10mm.所有导线边均由不同观测者独立观测两次,取两次观测的角度和距离的平均值做为计算值.4. 地面水准测量.风井与主副井之间的水准测量布设环线水准路线按4等水准的要求施测.5. 导入高程.采用长钢丝法导入高程,在定向投点工作结束后,钢丝上下做好标志,提升到地面后进行丈量.导入高程独立进行两次,互差不能够超过井深的1/8000。
如井下已经有导入高程点,需要再次进行高程导入,导入值和已知值进行比较如果再限差要求范围内也可以取二者的平均值作为井下点的导入高程。
6. 井下高程测量。
每隔300-500米设置一组高程点,在平巷中采用三等水准测量往返测,往返测高差较差不超过R 50±(km )。
斜巷中三角高程测量与导线同时始测,每条导线边两端点往返测高差互差不大于10mm+0.3mm l ⨯l (为导线水平边长,以米为单位),每段三角高程导线的互差不应大于L mm 100±(L 为导线长度,以千米为单位)。
以上高程测量均独立进行两次。
III 、 贯通测量方法1) 地面平面控制采用天宝GPS 单频接收机布设E 级导线施测。
贯通测量实习设计书m
![贯通测量实习设计书m](https://img.taocdn.com/s3/m/391b67cc33687e21af45a9e5.png)
某煤矿主斜井、副斜井及风井贯通误差预计课程设计西安科技大学测绘学院二0一五年十一月某煤矿主斜井、副斜井及风井贯通误差预计课程设计项目承担单位(盖章):审核意见:审核人:胡荣明年月日设计负责人:长孙建坤主要设计人:长孙建坤年月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胡荣明目录1.井巷贯通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已有资料 (1)1.3.已知数据可靠性分析 (1)1.4.技术依据 (2)2.贯通测量方案设计 (2)2.1.方案一 (2)2.2.方案二 (2)3.贯通测量方法 (3)3.1.方案一贯通测量方法 (3)3.1.1.平面控制网部分 (3)3.1.2.高程控制网部分 (6)3.2.方案二贯通测量方法 (7)3.2.1.平面控制网部分 (7)3.2.2.高程控制网部分 (7)4.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7)4.1.测量误差参数的确定 (7)4.1.1.地面测量误差参数 (7)4.1.2.联系测量误差参数 (8)4.1.3.井下测量误差参数 (8)4.2.方案一贯通误差预计 (8)4.2.1.主斜井与副斜井贯通点M1处在x'轴方向上的误差预计 (8)4.2.2.主斜井与副斜井贯通点M1处在y'轴方向上的误差预计 (9)4.2.3.主斜井与风井贯通点M2处在x'轴方向上的误差预计 (10)4.2.4.主斜井与风井贯通点M2处在y'轴方向上的误差预计 (10)4.3.方案二贯通误差预计 (11)4.3.1.主斜井与副斜井贯通点M1处在x'轴方向上的误差预计 (11)4.3.2.主斜井与副斜井贯通点M1处在y'轴方向上的误差预计 (11)4.3.3.主斜井与风井贯通点M2处在x'轴方向上的误差预计 (12)4.3.4.主斜井与风井贯通点M2处在y'轴方向上的误差预计 (12)5.贯通测量方案选定 (13)6.贯通测量成本预计 (13)7.附图附表 (15)1.井巷贯通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次贯通测量误差预计设计是以陕西彬长公司大佛寺煤矿主副井三井贯通项目为背景进行的。
xxx贯通测量设计及误差预计
![xxx贯通测量设计及误差预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c11c6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e.png)
xxx贯通测量设计及误差预计xxx综采工作面贯通测量设计及误差预计一、前言0541-1综采工作面是一矿1512综采工作面的接续采面,为了保证此项施工巷道快速、准确地完成,特进行贯通测量设计及误差预计。
二、施工巷道概况由于0541-1综采工作面的延长,测点增加,导线加长,导线由原来的2559米增加到现在的3739米,所以对原来的误差预计进行补充说明。
方位均为175°03′11″回风巷断面宽3.8m、高3.740m。
机巷断面宽4.7m、高3.3m,施工长度(1488.6米)2668.6m。
贯通精度:中线误差小于0.3m,腰线误差小于0.2m。
三、矿井测量概况预计2010年3月中旬实现贯通。
导线等级为7s级,共设测41站,导线全长3739米。
相对闭合差达到1/9000,测角中误差Mβ=6.71s,三角高程任意两点往返高差小于10+0.3L,闭合差不小于25√L,平差值为:导线量边偶然误差系数a平=0.0004865,b斜=0.000046;系统误差系数a平=0.000091,b斜=0.00065。
四、贯通测量方案设计1.布置方式此贯通属一井贯通,均由导线边A45-△起始,故布设为闭合导线,闭合导线自检能力强,受其它因素影响小。
2、布设精度(1)测角精度根据现状有两种方案:方案1——7s级经纬仪导线,方案2——15s级经纬仪导线。
首先考虑测角中误差导致最终贯通点重要方向误差: 7s级导线Mxβ=7/206265×3739=0.126m15s级导线Mxβ=15/206265×3739=0.272 m精度评定选择方案1——施测7s级导线。
(2)量边精度根据现状有两种方案:方案1——使用全站仪测距量边,方案2——使用钢尺量边。
精度预测:钢尺量边:ML=22a=0.000091, b=0.000486, L=90(平均)ML=0.0040全站仪测距:Δd=D往?D返≤2√2 mDmD为仪器的标称精度mD=(1+1ppm)可见前面两种方案均满足精度要求,但第1方案工作强度低,效率高,因此选择方案1——使用全站仪量边。
贯通测量设计书
![贯通测量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896350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0.png)
一、测量的步骤:
1、调查了解贯通巷道的实际情况,根据贯通的容许偏差,选择
合理的测量方案与测量方法。
对重要的贯通工程,要编制贯通测量设计书,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以验证所选择的测量方位、测量仪器和方法的合理性。
2、依据选定的测量方法和方案进行施测和计算,每一施测和计
算环节,均须有独立可靠的检核,并要将施测得实际测量精度与原设计书中要求的精度进行比较。
3、根据有关数据计算贯通巷道的标定几何要素,并实标定巷道
的中线和腰线。
4、根据掘进巷道的需要,及进延长巷道的中线和腰线,定期进
行检查测量和填图,并按照测量结果及时调整中线腰线,贯通测量导线的最后几个(不少于3个)测站点必须牢固埋设,最后一次校定贯通方向时,两个相向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少于50米。
5、巷道贯通后,应立即测量出实际的贯通偏差值,并将两端的
导线连接起来,计算各项闭合差,此外还应对最后一段的中腰线进行调整。
6、重大贯通工程完成后,应对测量工作进行精度分析,写出工
作总结。
二、贯通测量设计书的编制:主要任务是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方法。
1、井巷贯通工程概况:包括井巷贯通工程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贯通容许偏差值的确定,并附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井巷贯通工程图。
2、贯通测量方案的选定。
包括地面控制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及
井下控制测量的方案,并要说明所采有的测量起始数据的情况。
3、贯通测量的方法:包括所用用的仪器,测量方法及其限差的
规定。
4、贯通测量误差的预计:绘制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贯通测
量控制点,确定测量误差参数,并进行误差预计。
5、贯通测量中应注意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40203工作面贯通测量技术总结
![40203工作面贯通测量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544de4a6c30c2258019e28.png)
40203工作面贯通测量技术总结一、工程概况本次贯通测量任务由小庄矿业公司地测防治水管理部承担,中煤五建一处小庄项目部和中鼎矿建小庄项目部配合实施。
40203工作面贯通是公司地测部独立承担的第三个大型贯通,贯通路线为:中央进风大巷—40202工作面泄水、灌浆巷— 40203胶带顺槽运输联巷—40203胶带顺槽—40203切眼—40203回风顺槽—中央进风大巷,导线全长4025.458m。
40203胶带顺槽运输联巷、胶带顺槽、切眼由中鼎矿建小庄项目部施工,40203回风顺槽由中煤五建一处小庄项目部施工。
巷道掘进期间,由施工项目部具体负责巷道中腰线的标定,公司地测部定期进行复测检查,贯通后由地测部组织贯通导线测量,给定贯通精度。
参加本次测量的人员有:李孟、刘明武、刘欢、李洋洋、马少波。
中煤五建一处小庄项目部和中鼎矿建小庄项目部给予了大力配合与支持。
二、贯通测量1、贯通概况本次贯通工程为一井内贯通,根据井下实际,选定中央进风大巷中的BJ4、JF7作为贯通导线起始边,分别沿40203胶带顺槽和40203回风顺槽布设导线,共布设导线点35个。
2、井下导线测量(1)首先利用全站仪对井下导线测量的起始边进行检校,在起始边可靠的前提下进行后续导线测量。
(2)井下导线采用全站仪按照7"导线施测,水平角观测2个测回,边长观测2个测回,并进行往返观测,各种观测数据限差符合技术要求,经平差得到各导线点坐标。
三、贯通精度40203工作面于2016年5月31日4点班在切眼与回风顺槽连接处贯通,经2016年6月2日井下导线连测,测得中线偏差55mm,高程偏差155mm,贯通精度1/14124,小于《煤矿测量规程》中规定的限差,满足生产需要。
四、技术结论1、通过贯通后的复测及误差计算证明,贯通测量采用的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等符合设计和相关规程的各项要求,达到了技术设计的要求,符合工程实际。
2、井下导线测量的平面和高程成果准确可靠,符合各项技术要求。
贯通测量设计书
![贯通测量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4b17375b52acfc789ebc9e9.png)
XXX龙煤XXX矿业XXX煤矿(东采绞车道)贯通测量误差预计设计书编制: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一日会审意见XXXX X矿业地测科编制人地测科科长XXX矿业总工程师XXX龙煤地质测量部第一节贯通工程概况东采绞车道是二零一二年十月开始施工,此巷道做为XXX矿业XXX煤矿东部所有采区材料运输道用,坡度+25º,施工方位:220º,设计长度600米,由黑龙江龙煤矿山建设有限公司二十七工程处施工,现以施工至井底底弯道变坡上20米(此工程处由下至上施工)。
此巷道上部车场由XXX矿业XXX矿东风井掘进一队施工,施工坡度-25º;施工方位:40°,现已施工至上部车场绞车处。
为早日形成各种系统、减少矿井机建时间,双方各队组开始相向掘进施工。
此次贯通工程600米,根据《规程》规定,两井贯通在贯通面上两中线允许偏差值为500mm,两井贯通巷道在贯通面上两腰线允许偏差值为200mm。
第二节贯通要求要求巷道严格按照给定的中心、腰线施工,根据巷道用途、测量规范及矿总工程师要求;巷道贯通点相遇处的中线偏差不超过250mm,巷道贯通点的高差偏差不超过100mm.第三节测设方案与观测方法1、选定测量路线:本次贯通导线全长6700余米。
全程7〞级导线控制为提高测角精度,减少测站数,井下导线采用三架法全站仪测量、(现场条件不允许的地方除外)。
整个贯通导线独立两次施测到预计贯通停头位置,巷道施工采用激光指向,每100米施测一次,并根据施测结果及时调整巷道方向、坡度,使其与设计方案一致。
2、测量人员、时间及所用的仪器:施测人员总计8—10人,全线复测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仪器是拓普康102全站型电子数测仪。
3、测量方法:(1)本次贯通工程采用2〞级全站仪测角,光电测距,采用一次对中两个测回,测回差不超过20〞,取其平均值最小值,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2)为保正工程准确贯通,用全站仪测量放样,激光定向。
(3)贯通距离剩100米时,及时联测复测,最后一次标定贯通方向时,两个相向工作面的距离不超过30米。
采煤工作面巷道贯通测量设计书
![采煤工作面巷道贯通测量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4af7920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d.png)
采煤工作面巷道贯通测量设计书袁利东【摘要】本文以贺西煤矿51002 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统筹考虑煤矿的生产技术条件及贯通测量技术要求,提出巷道贯通方案.通过计算得知,巷道贯通误差满足贯通要求.%The Paper takes 51002 working face of Hexi Coal Mine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conditions and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breakthrough measurement, the paper proposed roadway breakthrough program. Andby calculation, the tunnel breakthrough error is obtained which meets the breakthrough requirements.【期刊名称】《山东煤炭科技》【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3页(P216-217,220)【关键词】煤矿;贯通测量;误差【作者】袁利东【作者单位】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文煤业,山西吕梁 032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75+.5巷道贯通是矿井建设的重要环节,精准的巷道贯通测量能够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避免资源的浪费,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矿井贯通测量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设计最宜的巷道贯通测量方案,必须统筹考虑煤矿的工程地质条件、生产技术条件以及贯通精度的技术要求,以此达到巷道贯通的精确性、高效性。
1 工程概况51002工作面北部为矿区井田边界,南部为西翼采区大巷,东距保安煤柱87.5m,西邻采空区。
51002工作面布置在太原组10+11#煤层中,工作面运输平巷、回风平巷方位角均为0°58′24″,切眼的方位与两顺槽垂直。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20c82401767f5acfa0c7cd28.png)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贯通工程名称____875风井____编制单位:兴文县黄家沟煤矿7 月一、贯通工程概况+875风井贯通工程是黄家沟煤矿年度掘进生产的重要工程。
该风井的顺利贯通是我矿技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此风井贯通导线全长3000米以上,贯通长度400米,方向117°10′00″,坡度5‰,属于大型贯通.贯通施工任务由掘二队完成,预计今年12月份贯通,贯通点坐标号(X=3123504.503,Y=35496469.716,H=802.35).根据风井的用途及矿委的要求,贯通点的水平重要方向偏差不超过500MM,垂直方向偏差不超过300MM.二、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参考《煤矿测量手册》将本次贯通设计方案分成贯通地面测量、井下测量〔含联系测量〕二部分〔参见贯通误差预计图〕。
具体方案为:以鑫隆煤矿GPS点DJ点、黄家沟煤矿GPS点LC25点为基准测一组7″级闭合导线至+875风井口。
同样以鑫隆煤矿GPS点DJ点、黄家沟煤矿GPS点LC25点为基准测一组五等闭合水准环线至风井口。
选风井、主井附近一边〔DJ~Ⅲ、LC25~I〕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导线起始边分别向风井井口、800回风平巷,形成独立闭合导线网。
同样以I、Ⅲ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高程起算点分别向风井井口、井底布设,形成独立高程闭合网。
三、技术设计和作业依据(1)《煤矿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制定,1989年7月1日开始执行。
(2)《煤矿测量手册》中华统配煤矿总公司生产局组织修订,1990年版。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编,建设部批准。
5月1日实施。
(4)《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 ),12月1日实施。
第一部分贯通测量井下部分技术要求1、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按7″级闭合导线布设。
以+875风井附近DJ~Ⅲ边作为起始边(施测前全站仪对其进行检校,在可靠的前提下方可作为本次导线的起始边),施测闭合导线起至总回风井底落平点→碛头、LC25~I起沿主井→810回风平巷→碛头。
煤矿巷道贯通测量设计书主要内容浅析
![煤矿巷道贯通测量设计书主要内容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e16be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0.png)
煤矿巷道贯通测量设计书主要内容浅析
于军伟
【期刊名称】《技术与市场》
【年(卷),期】2015(22)11
【摘要】在编写煤矿贯通测量设计书时要先介绍井巷工程的概况,然后选定贯通测量方案,用最佳的测量方法施工。
贯通误差预计使用公式要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有针对地使用。
主要就煤矿贯通测量设计书编制时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做简单阐述和分析。
【总页数】2页(P267-268)
【作者】于军伟
【作者单位】河南平宝煤业有限公司首山一矿,河南平顶山 4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 [J], 张帅超
2.浅析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 [J], 张帅超;
3.浅析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 [J], 房彦波;
4.浅析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 [J], 房彦波
5.浅析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误差及调整方式 [J], 郭利鹏; 张旭; 孙笑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https://img.taocdn.com/s3/m/57184fe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b.png)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精度预计设计书指导教师:吉长东李正中班级:测绘07-4学号:0704070422姓名:杨欢一、设计专题冠山矿一、三井间-540大巷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精度估算和技术造价二、测区概况北煤公司关山煤矿原辖一井、二井和三井三个矿井。
其中,一井为中央并列立井和二段暗斜井分水平采矿开拓方式,二、三井为斜井开拓。
现为了开拓深部煤层时,改善与属于通风条件,决定将三井合并,将厡一井新开拓一对竖井(主井及副井)延伸到-540米水平,掘进一对主石门及-540米水平大巷。
原三个井所产煤炭全部经由-540米水平大巷运到新竖井提升。
为加快工程速度,-540米水平东翼大巷有一井和三井两端同时以全断面巷道相向掘进贯通。
本巷道贯通贯通测量路线井上、下闭合总长度共约9km,其中在-540米水平大巷中尚需实掘2300米。
施工所在岩层大部分为沙页岩,地质情况比较简单。
围岩稳定,地压不大。
支护方式一律采用锚喷。
巷道掘进方式为风动式凿岩机打眼,火药爆破,颤抖式装岩机装车,矿车运输,巷道断面宽3.5米,拱高2.5米。
冠山一井新竖井井口标高+210米,井底车场标高-542米,井深752米左右。
贯通大行坡度为5%(三井高,一井低)。
从目前巷道施工位置及掘进速度考虑,贯通相遇点选在三井第二段暗斜井甩车场西侧,设7点与设9点之间k处。
按照?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和巷道工程要求,本次贯通在水平重要方向x上,允许偏差为M X允=±0.5米,高程方面的偏差允许值为M Z允=±0.2米。
现在已知条件已给出,国家二等控制点A(石厂)为:X A=4628191.41 Y A=56287.43 边长S AB=4151.137 S BC=3367.436 坐标方位角 a AB=41°38′44″.26 a BC=312°36′12″.94矿区范围为:东经129°39′到120°54′北纬41°45′到41°54′采用3°高斯投影带,第40带中央子午线为L0=120°。
煤矿掘进工作面贯通测量工程设计书
![煤矿掘进工作面贯通测量工程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e6cc278f5901020207409cb9.png)
某煤业集团有限公司93105综采面贯通测量工程设计书编制人:×××审校:×××2018 年月日目录一、设计审批 (3)二、93105综采工作面测量工程设计书……………………………………4-191、工程概况……………………………………………………………4-52、工程测量方案设计…………………………………………………6-133、井巷贯通相遇点的误差预计……………………………………13-19三、贯彻学习记录 (20)设计审批栏测量2-1一、工程概况测量2-2-1测量2-2-2二、测量方案设计1、设计点坐标(开口、终点)测量2-32、起算点成果表测量2-43、施测方案设计测量2-5-1测量2-5-2测量2-5-3测量2-5-4二、 井巷贯通相遇点的误差预计:因为贯通相遇点的误差主要是指巷道掘进方向上相对于巷道中线的偏差,因此贯通重要方向确定为巷道掘进方向;因为我站没有测量误差分析资料,所以根据《煤矿测量规程》,井下测角中误差取m=±7″,根据使用仪器的标称精度,测边中误差取m l =±3mm ,根据《煤矿测量规程》并结合神东实际,陀螺一次定向中误差取m o =±7″。
1、 测角误差的影响:下βx M =∑±2下下y R m ρβ式中 下βx M ——井下导线测角中误差;下y R ——井下导线各点与K 点连线在y 轴上的投影长度。
2、 量边误差的影响:∑+±=下下下下x xl L b l a M 2222cosα或者α22cos l xl m M ∑±=下式中 下a ——井下量边偶然误差系数;下b ——井下量边系统误差系数; α——各导线边与x 轴之间的夹角; 下x L ——井下两条贯通导线的起算点连线在x轴上的投影长度;ml ——导线量边误差。
平面综合误差为 =xkm 下下xl x M M 22+±β3、 高程误差预计井下三角高程测量的允许闭合差为100L (mm ),所以一次独立测量的中误差为:L m s k 50±=(mm )式中 l ——导线长度,km 。
毕业设计—贯通测量方案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贯通测量方案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c68af0a6c30c2258019ecf.png)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指导老师;吴湘平班级;测量0901学号;20099216115 姓名;蒋逢达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芦北矿区概况 (4)区域构造位置以及特征 (4)井田构造特征 (5)2 贯通测量概述 (5)贯通测量 (5)井巷贯通允许偏差和误差预计参数 (6)贯通允许偏差的确定 (6)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7)3 第一贯通方案 (10)贯通测量方法 (10)贯通误差预计 (14)174 第二贯通方案 (18)贯通测量方法 (18)平面控制测量方案: (18)地下控制测量方案 (20)矿井联系测量方案 (21)地面及井下高程控制测量方案 (22)导入高程方案 (22)贯通误差预计 (23) (23)地下控制方案 (23)5 最优方案的选择 (27)在平面控制方面 (27)在井下控制方面 (28)6 结论和建议 (2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 译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 外文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贯通测量,尤其是大型巷道贯通测量是矿山测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贯通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了加快矿井的建设速度、缩短建井周期、保证正常的生产接替和提高矿井产量,经常采用多井口或多头掘进,这样就会出现两井间或井田的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所以两井间贯通测量就成为了矿井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4]。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1f7cd53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0.png)
贯通⼯程测量设计书贯通⼯程测量设计书贯通⼯程名称: 1462(3)⼯作⾯编制单位:2006年4⽉⼀、贯通⼯程概况:1462(3)⼯作⾯〈图号为PSK-14623-09〉是我矿2007年的接替⾯。
该⾯运顺长1509.721m,轨顺长1511.811m,开切眼长200m。
顺槽⽅位为285°23′45″,开切眼⽅位为15°23′45″。
该⼯作⾯为沿空送巷,1462(3)⼯作⾯轨道顺槽中与1452(3)⼯作⾯运输顺槽中之间距离为10.801M。
⼯作⾯由掘进⼀队采⽤综掘施⼯,预计本⼯作⾯将于2007年贯通,贯通点在轨道顺槽距开切眼80m处。
⼆、贯通⼯程要求:巷道跟煤层顶板按中线施⼯,根据巷道⽤途及矿总⼯程师要求,巷道贯通相遇点处的中线偏差不超过300mm。
三、贯通测量⽅案选定:1.选定测量路线:本次贯通导线全长4000余⽶。
7″级控制导线从控制导线KT2-A1 边开始经西⼆轨道下⼭、西⼆轨道下⼭⼆车场、1462(3)运顺进料巷到达1462(3)运输顺槽开窝处,⼜经西⼆东回风煤下⼭、1452(3)运顺联巷到达1462(3)轨道顺槽开窝处,然后每隔300~500m向前延测⼀次,整个贯通导线独⽴两次施测到预计贯通停头位置。
巷道施⼯采⽤激光指向,30″级施⼯导线每100⽶⾄少施测⼀次,并根据施测结果及时调整巷道⽅向,使其与设计⽅位⼀致。
2.井下平⾯测量:注:①测回间变换度盘读数(n为测回数)。
②多次对中时,每次对中测⼀个测回。
在倾⾓⼤于30°的井巷中,各项限差可为表中的1.5倍。
在倾⾓⼤于15°或视线⼀边⽔平⽽另⼀边的倾⾓⼤于15°的主要井巷观测过程中⽔准⽓泡偏离不得超过⼀格,否则应整平后重测。
(3)7″级导线边长⽤REDMINI2测距仪测量,⼀测回四次读数,读数间较差不⼤于10mm;钢尺量边⽤⽐长过的钢尺悬空丈量,分段丈量时最⼩尺段不⼩于10m;定线偏差应⼩于5cm;对钢尺施以⽐长时的拉⼒,并测定温度;每尺段以不同起点读数3次,读⾄毫⽶,长度互差⼩于3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集团XXX煤矿93403综采工作面贯通测量工程设计书编制人:XXX审校:XXXXXX地测公司XXX地测站2020年6月10日设计审批栏目录一、工程概况 ...................................................................................... - 4 -二、测量方案设计............................................................................... - 6 -1、设计点坐标............................................................................... - 6 -2、起算点成果表........................................................................... - 7 -3、施测方案设计........................................................................... - 8 -三、井巷贯通相遇点的误差预计 ..................................................... - 16 -1、误差参数确定......................................................................... - 16 -2、贯通重要方向的选取 ............................................................. - 16 -3、贯通误差预计要素表 (17)4、贯通误差预计......................................................................... - 19 -(1)水平方向的误差预计 (19)(2)竖直方向的误差预计 (19)(3)综合误差预计 (20)5、贯通误差预计平面示意图 ..................................................... - 20 -四、贯彻学习记录............................................................................. - 21 -一、工程概况测量1-1二、测量方案设计1、设计点坐标测量2-12、起算点成果表测量2-23、施测方案设计测量2-3-1三、井巷贯通相遇点的误差预计1、误差参数确定测角中误差mβ=7″测距中误差m l=±(2+2D)㎜=±3″陀螺定向中误差ma02、贯通重要方向的选取为保证综采工作面的宽度上不发生变化,产生偏差,选取切眼方向为贯通重要方向,定为x′轴,垂直于切眼方向即沿顺槽掘进方向定为y′轴,以贯通点K为原点,建立误差预计假定坐标系。
3、误差预计要素表测量2-64、贯通误差预计导线中加测坚强陀螺定向边后巷道贯通测量的误差预计: (1)水平方向误差预计 1)测角误差的影响:下βx M=∑∑+±'222y R m ηρβ下=米153.05.2771068771.12763723206265*27±=+±2)量边误差的影响:2c os 22÷∑±=αl x l m M 下==÷±243.212mm ±0.003米3)由陀螺定向边的定向误差引起K 点贯通误差M 2'x =±m 22ρα×{(y '02F -y '1O )2+(y '1O - y '3O )2+(y '3O - y 'k )2+(y 'K - y '4O )2+(y '4O -y '2O )2+(y '2O - y '02F )2}=±222062653×{685584+3968064+8850625+9474084+3924361+541696}=±0.0058m 2(2) 竖直方向误差预计由于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高程误差都控制在0.3米以内,不会超限,故不做高程误差预计。
(3) 平面综合误差预计贯通相遇点K 综合预计中误差为:=’x M ox'2'22M +M +M ±βx l x ’=0058.0003.0153.022++±=±0.170米取2倍的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则贯通相遇点K 在水平重要方向x ’上的极限误差为:Mx'预=±2Mx ’=±0.34米<0.4米预计结果符合限差要求,可以按照设计施工。
5、贯通误差预计平面示意图附图一:93403工作面巷道布置图 附图二:93403综采面贯通误差预计图四、贯彻学习记录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1. 强化红线意识,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1)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2)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3)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
2. 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2)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吸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3)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3.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1)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
(2)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
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4. 加快安全监管方面改革创新。
(1)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
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
要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致灾隐患。
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
要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
(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强化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水平,更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当前,全国正在复工复产,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 全面构建长效机制。
(1)生命重于泰山。
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公共安全无处不在。
维护公共安全,必须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推进思路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明确并严格落实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
要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范,加强源头治理、前端处理,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及时清除公共安全隐患。
6. 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
(1)当干部不要当的那么潇洒,要经常临事而惧,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要经常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情况,当官当的太潇洒,准要出事。
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疼处、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
造成重大损失,如果责任人照样拿高薪,拿高额奖金,还分红,那是不合理的。
7. 抢险救灾与事故救援。
(1)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做好救援救治、善后处置等工作,尽快查明原因,深刻汲取教训,严肃追究责任。
(2)要绷紧防范安全风险这根弦,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加强防范工作,完善应急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工作责任,严防灾害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要深刻吸取教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5)相关地区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积极组织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积极组织力量,认真排查险情隐患,加强预报预警,强化灾害防范,切实落实工作责任,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7)坚决遏制事故灾难多发势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迅速调集力量开展科学施救,在确保扑火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全力组织灭火,严防次生灾害。
8. 应急管理。
(1)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9. 疫情防控。
(1)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要全力救治患者,尽快查明病毒感染和传播原因,加强病例监测,规范处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