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九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3篇_初三作文_
![九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3篇_初三作文_](https://img.taocdn.com/s3/m/8561890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0.png)
九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3篇九年级作文指导课1:作文专题指导教案之一—选材教学目的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4.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段时间,我们训练了以“窗外”为话题的作文,有一个同学的拟题、立意和内容表达都很好,但却让人一眼就看出是虚构的材料:一个老大娘在雨中摸针,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吗?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选材。
二、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结。
选材失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
表现在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
二是毫无新意的“陈旧货”。
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三是简单模仿的“舶来货”。
一味的模仿,进入抄袭的误区。
三、引导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选材”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对选材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
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
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20xx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在材料方面要求很高。
如重庆“选材新颖,最高可多加5分”;湖北黄岗“选材新颖,有个性可多加1—3分”。
材料之与作文评分,显性比重通常占到10%,但其隐性分值远远不止于此。
希望大家引起高度重视。
四、对照优秀例文,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1、小组学习,对照例文,分析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考题回放(20xx年湖南益阳市中考作文题)请以“走进-------”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模板及范文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d74e5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7.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教学重点:1. 作文的基本结构。
2. 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
2. 如何将观察力和想象力融入作文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作文的基本结构。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解作文基本结构1. 介绍作文的五大基本结构:开头、正文、结尾、过渡和细节描写。
2. 讲解每种结构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三、范文分析1. 选择一篇优秀作文进行剖析,讲解其结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些技巧。
四、学生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选题目进行作文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作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解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1. 介绍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2. 讲解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作文生动形象。
三、范文分析1. 选择一篇优秀作文进行剖析,讲解其运用修辞手法和丰富词汇的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些技巧。
四、学生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选题目进行作文练习,着重运用修辞手法和丰富词汇。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展示优秀作文1. 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
2. 分析优秀作文的优点,引导学生借鉴。
六、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运用修辞手法和丰富词汇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作文,着重运用修辞手法和丰富词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语文教案《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
![语文教案《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0751e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9.png)
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文分析、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基本结构:开头、中间、结尾2.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3. 例文分析: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学习其中的表达技巧4. 作文训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写作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作文基本结构,表达方式的运用2. 难点:如何使作文内容丰富,表达生动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作文的认识和体会,激发写作兴趣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通过例文分析,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写作经验4. 练习: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5. 反馈:教师批改作文,给予学生评价和建议五、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相互学习,提高写作能力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2. 参考书目:作文指导类书籍3. 网络资源:优秀作文网站、论坛4.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2. 案例分析法:通过例文分析,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写作经验4. 练习法: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八、教学计划1. 第一个月:讲解作文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例文分析2. 第二个月:进行作文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3. 第三个月:组织作文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九、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2. 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3. 组织作文比赛和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4.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详细批改,给予具体指导意见十、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3.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4. 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10fe3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5.png)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案第一章:作文的重要性1.1 作文的定义和作用1.2 作文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1.3 作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章:作文的基本要求2.1 作文的结构要求2.2 作文的语言要求2.3 作文的思想内容要求第三章:审题与构思3.1 审题的技巧和方法3.2 构思的思路和步骤3.3 构思的注意事项第四章:写作技巧与方法4.1 描述的技巧与方法4.2 叙述的技巧与方法4.3 议论的技巧与方法第五章:常见作文类型及写作要点5.1 记叙文5.1.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5.1.2 记叙文的写作要点5.2 议论文5.2.1 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5.2.2 议论文的写作要点5.3 说明文5.3.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5.3.2 说明文的写作要点第六章:作文的修改与润色6.1 作文修改的意义和作用6.2 作文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6.3 作文润色的技巧与方法第七章: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7.1 素材积累的重要性7.2 素材的来源与分类7.3 素材在作文中的运用技巧第八章: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8.1 写作习惯的重要性8.2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8.3 写作习惯的保持与提高第九章: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与方法9.1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9.2 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9.3 提高写作水平的具体方法第十章:作文的评价与反馈10.1 作文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0.2 作文反馈的原则与技巧10.3 作文评价与反馈的有效性提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作文的重要性环节解析: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作文价值的认识,以及对作文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补充和说明:可以通过举例说明作文对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以及作文在考试和日常沟通中的应用。
二、作文的基本要求环节解析: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作文结构、语言和思想内容要求的掌握。
补充和说明:可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作文结构、清晰的语言表达和有深度的思想内容是如何体现的。
语文教案《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
![语文教案《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5859a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1.png)
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表达,培养写作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结构2. 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3. 叙述、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4. 文章的层次感与过渡5. 修改与润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叙述、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
2. 难点:文章的层次感与过渡,修改与润色。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
2. 示范法:示范优秀作文,分析其优点。
3. 练习法:学生动手练习写作,教师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素材。
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叙述、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
3. 示范:展示优秀作文,分析其优点,让学生体会写作的魅力。
4. 练习:学生动手练习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写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作文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进步。
2.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互动评改等环节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生水平的作文教材,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优秀作文示例。
2.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参考和优秀作文案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
初中作文指导课程教案范文
![初中作文指导课程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2e594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c.png)
教案名称:初中作文指导课程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提高作文水平。
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结构2. 写作技巧3. 修辞手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老师以一篇精彩的范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具备哪些特点?二、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15分钟)1. 作文的开头:引人入胜,抓住读者注意力。
2. 作文的正文:内容丰富,层次分明。
3. 作文的结尾:回味无穷,有余地。
三、讲解写作技巧(20分钟)1. 选材:选择自己熟悉、感兴趣的话题。
2. 构思:明确文章主题,拟定提纲。
3. 表达:运用恰当的词语、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4. 修改:反复阅读,修改作文。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现场构思一篇作文。
2.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给予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上的收获和感悟。
二、讲解修辞手法(20分钟)1. 比喻:用具体的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使文章更生动。
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增强文章趣味性。
3. 排比:运用相似的句式,增强文章气势。
4. 对偶:运用对仗的句式,使文章更具美感。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请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2.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给予指导。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10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布置作业:请学生课后继续修改作文,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熟练程度。
3.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情况。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设计模板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c28307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c.png)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讨论、修改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素养。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学生作文样本3. 修改作文的参考材料4. 学生写作素材【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主题和目的。
2. 引导学生回顾上次作文的写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二、作文指导1. 主题确定- 教师提出作文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确定写作方向。
- 强调主题要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
2. 结构安排- 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 开头:简要介绍背景,提出中心论点。
- 中间: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层次分明。
-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观点。
3. 写作技巧-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避免口语化、重复啰嗦。
- 修辞手法: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
- 逻辑思维:注意文章的逻辑性,使观点清晰、有说服力。
4. 写作素材- 教师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如名言警句、历史故事、现实事件等。
-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寻找合适的素材。
三、实践写作1. 学生根据指导进行作文写作。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修改与评价1. 学生自评:修改作文中的错误,提高写作质量。
2. 教师点评:针对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3. 小组互评:学生之间互相阅读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次作文指导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写作心得,提出建议和意见。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质量:通过作文评分,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教案《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
![语文教案《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2e508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3.png)
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第一章:了解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初中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
1.2 教学内容介绍初中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
分析不同类型作文的要求和评分要点。
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
讲解初中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
分析不同类型作文的要求和评分要点。
进行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要求和评分标准的具体应用。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作文要求和评分标准的理解。
1.4 作业布置第二章:审题和构思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审题和构思,确保作文内容紧扣题目。
2.2 教学内容介绍审题和构思的重要性和方法。
分析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和构思技巧。
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作文的审题和构思的重要性。
讲解审题和构思的重要性和方法。
分析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和构思技巧。
进行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审题和构思的具体应用。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审题和构思方法。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和思考,尝试审题和构思一篇作文。
第三章:开头和结尾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写出引人入胜的开头和印象深刻结尾。
3.2 教学内容介绍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和方法。
分析不同类型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技巧。
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开头和结尾在作文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讲解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和方法。
分析不同类型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技巧。
进行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开头和结尾的具体应用。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开头和结尾方法。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尝试写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和一个印象深刻的结尾。
第四章:叙述和描写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通过叙述和描写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2 教学内容介绍叙述和描写的重要性和方法。
分析不同类型作文的叙述和描写技巧。
4.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叙述和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讲解叙述和描写的重要性和方法。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1858d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d.png)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结构:引言、、结尾。
2. 写作技巧:观察生活、选材典型、表达情感、语言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作文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大家共同评价、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结构和内容是否完整。
2. 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是否准确。
3.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是否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作文结构和写作技巧的讲解。
2. 作文素材库:提供各类作文素材,方便学生进行选材。
3. 作文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作文。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针对某一作文主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写作指导:针对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教学实践:1. 课堂练习:每节课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
2. 课外作业:布置相关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课外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作文展览:定期举办作文展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八、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九、教学拓展:1. 作文竞赛:组织作文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写作水平。
2. 写作讲座:邀请专业作家或语文教师进行写作讲座,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
语文教案《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
![语文教案《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10cd0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0.png)
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第一章:了解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1.1 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内容完整、语言通顺、表达清晰等。
1.2 讲解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白每个评分项的重要性和评分依据。
1.3 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让学生有所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选择合适的题材2.1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值得写作的素材。
2.2 教授如何从题材中提炼主题,使作文有明确的中心思想。
2.3 提供一些常见的作文题材供学生选择,并给予建议和指导。
第三章:组织文章结构3.1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3.2 教授如何写好开头,吸引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3.3 指导如何展开中间部分,使文章内容丰富、有逻辑性。
3.4 教授如何写好结尾,使文章完整、有深度。
第四章: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4.1 讲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
4.2 教授如何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使文章生动有趣。
4.3 提供一些表达方式的例子和技巧,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第五章:修改和润色作文5.1 讲解作文修改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5.2 教授如何进行自我修改,包括检查语法、用词、标点等。
5.3 指导如何请他人帮助修改,接受意见和建议。
5.4 提供一些修改和润色的技巧,使文章更加优秀。
第六章: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6.1 讲解观察力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6.2 教授如何培养想象力,创造独特的故事和情景。
6.3 进行观察力和想象力的练习,提供写作素材。
第七章:写作技巧的运用7.1 讲解各种写作技巧,如悬念、抑扬顿挫、对比等。
7.2 教授如何运用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7.3 提供一些写作技巧的实例,供学生参考。
第八章:文采飞扬的词语和句子8.1 讲解词语和句子的选择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8.2 教授如何运用文采飞扬的词语和句子,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
8.3 提供一些文采飞扬的词语和句子的例子,供学生借鉴。
第九章:写作思维的拓展9.1 讲解写作思维的拓展方法,如思维导图、自由写作等。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a031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f.png)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3. 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4. 作文的修改和润色。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作文的写作技巧。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现场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优秀作文案例。
3. 作文评分标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确作文的目的和意义。
3. 讲解作文的审题和立意,让学生学会如何抓住题目要点,确定作文的主题。
4. 讲解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让学生掌握作文的组织结构和语言运用技巧。
5. 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作文的写作技巧。
6. 进行实践训练,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现场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7. 总结讲解,让学生明确作文的修改和润色方法,提高作文的质量。
8.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写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2. 作文练习:收集学生的作文作品,根据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学生反馈:课后向学生收集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推荐优秀作文书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
3. 邀请作家或优秀教师进行作文讲座,让学生受益匪浅。
八、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 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模板
![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06432d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6.png)
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审题、立意、选材和构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写作,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教学重点:1. 作文的基本结构。
2. 审题、立意、选材和构思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将所学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2.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作文指导。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篇好的作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 开头:引出主题,吸引读者。
- 中间:展开论述,充实内容。
- 结尾:总结全文,留下深刻印象。
2. 审题、立意、选材和构思的方法:- 审题:仔细阅读题目,明确作文要求。
- 立意:确定作文中心思想,明确写作目的。
- 选材:选择合适的素材,丰富作文内容。
- 构思:构思作文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
三、实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作文,分析其结构、立意、选材和构思。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文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作文题目,进行讨论。
2. 小组成员共同审题、立意、选材和构思,形成初步作文。
3.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写作实践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
2. 学生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1.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作文写作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2. 课后阅读优秀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审题、立意、选材和构思的方法,以及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了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设计模板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aca6ce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2.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掌握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修改等基本环节。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范文赏析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提高作文的真情实感。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修改等基本环节。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2)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主题和目的。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作文知识和技巧。
2. 审题与立意(1)讲解审题的方法和技巧。
(2)指导学生如何立意,使作文具有深度和广度。
3. 选材与构思(1)讲解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2)指导学生如何构思,使作文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4. 写作实践(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文写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修改与润色(1)讲解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2)指导学生如何润色作文,提高作文质量。
6. 课堂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7.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次作文课的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等。
2. 作文质量:评价学生的作文结构、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次作文课的满意度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af1c4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b.png)
课题:《初中语文作文指导:如何写好一篇记叙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描写、叙述、抒情等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写作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2. 描写、叙述、抒情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将观察到的细节生动地表达出来。
2. 如何在叙述过程中融入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作文范文、写作技巧相关书籍。
2. 学生准备:准备好写作素材,如个人经历、家庭故事、校园生活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讲授新课1. 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方法:a. 选择合适的题材,如个人经历、家庭故事、校园生活等。
b. 确定文章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叙述。
c. 运用描写、叙述、抒情等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2. 讲解描写、叙述、抒情等手法:a. 描写: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
b. 叙述: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叙述。
c. 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三、案例分析1. 展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范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结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范文中的描写、叙述、抒情等手法。
四、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写作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修改作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二、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写作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选取优秀作文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写作经验。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82b24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8.png)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表达思想。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作文的写作步骤3. 观察生活的方法4. 表达思想的技巧5. 作文的评价标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难点:如何观察生活、表达思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写作步骤。
2. 示范法:展示优秀作文,让学生体会表达技巧。
3. 练习法:引导学生动手写作,培养写作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写作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文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写作步骤。
3. 示范:展示优秀作文,让学生体会表达技巧。
4. 练习: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写作。
5.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写作心得。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作文基本概念和写作步骤。
2. 观察生活,选取一个素材进行写作练习。
3. 对照优秀作文,分析自己的作文,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文练习:评估学生的作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复习和练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等方面。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程拓展1. 组织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写作水平。
2. 参观文学家故居:感受文学氛围,启发写作灵感。
3. 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提高语文素养。
九、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生的作文教材,提供系统的写作指导。
2. 优秀作文选:收集各类优秀作文,供学生借鉴和模仿。
初中作文指导教案word
![初中作文指导教案word](https://img.taocdn.com/s3/m/dbfe267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d.png)
初中作文指导教案word年级学科:七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思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作文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观察生活、表达思想的能力。
教学难点:1. 作文的构思和创意。
2. 生动形象的描绘和表达。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作文素材和范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作文的认识和感受。
2. 教师总结:作文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
二、讲解作文基本步骤(10分钟)1. 确定主题: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明确写作目的。
2. 收集素材: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为写作做好准备。
3. 构思布局:列出要点,确定文章结构。
4. 写作:运用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描绘和表达。
5. 修改润色:检查文章,修改错误或不当之处,使文章更加完美。
三、实例讲解(15分钟)1. 分析一篇优秀的作文,讲解其优点和亮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基本步骤和技巧进行写作。
四、练习写作(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作文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作文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在实例讲解和练习写作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构思和创意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写作指导教案
![初中语文写作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5c07c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a.png)
初中语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确写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 通过对《我的梦想》这一主题的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学会用文字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明确写作主题。
2. 分析梦想的特点,帮助学生构建文章框架。
3. 教授写作方法和技巧,如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细节等。
4. 批改学生作文,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梦想的特点,帮助学生明确写作主题。
然后,教师给出文章框架,让学生学会构建文章结构。
3. 教授写作方法和技巧:教师举例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细节等,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写作要求和技巧,进行现场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批改: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写作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方法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2. 学生对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写作。
2.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写好。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写作中取得进步。
4. 教师要定期组织写作活动,如作文比赛、写作交流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写作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梦想,学会用文字表达出来,并在写作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作文范文与写作指导初中语文教案
![作文范文与写作指导初中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db0a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c.png)
作文范文与写作指导初中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2. 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作文的结构和要素。
2. 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授作文范文与写作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范文和写作指导,学习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1. 作文范文欣赏通过阅读优秀的作文范文,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篇一:记叙文范文《我的暑假经历》暑假即将开始了,同学们都在谈论自己的暑假计划。
我也迫不及待地想快点度过这最后一节课,挥别学习的繁重。
放学后,我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
一路上,我和爸爸妈妈说说笑笑,兴奋地向前走。
到了目的地,我们先找了一个温馨的小屋子住下。
这里有美丽的风景、清澈的湖水和绿草如茵的草地。
每天一早,我就会去湖边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白天的时间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名胜古迹,尽情领略这个地方的魅力。
晚上,我们还会坐在草地上聊天,数星星,度过美好的夜晚。
这个暑假最令我难忘的是我们去探险的经历。
我们带着背包,穿越茂密的森林,越过陡峭的山峰,来到了一片神秘的沙漠。
炙热的阳光和沙滩上的美丽奇观让我目瞪口呆,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们还发现了很多珍贵的矿石,收获满满。
暑假即将结束,我带着满满的回忆和收获回到了学校。
这个暑假让我更深刻地体验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让我学会了珍惜和感恩。
我希望以后的暑假也能有更多的探险和快乐。
篇二:议论文范文《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健康的饮食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
然而,很多人在生活中忽视了饮食的健康问题,导致了各种健康问题的出现。
饮食均衡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一环。
我们每天应该摄取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同时,我们还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5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名称:
初中语文作文课135课堂教学模式——夯实基础
二、教学模式框架:
三、教学模式流程:
感受技能阶段
(一)再现事物,客观感受
感受是指人们在接触外界事物过程中所得到的影响或所获得的
体会。
在写作中,它是指由于作者本人的感觉器官收到周围各种现象(如颜色、形态、音响、味道、光滑、粗糙、冷暖等)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这里包括:视觉感受训练、听觉感受训练、其他感受训练。
这里要求老师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预热,
使学生用心一主线三阶段五环节在写作活动中夯实基础
感受技能
联系生活再现事物
客观感受实战演练约10~15分钟自主整合尝试表述讨论交流合作解决展示评研修改提升回归主题归纳撰写
约10~15分
钟
约10~15分钟
感受生活,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关于感官的训练,要求教师抓住
色彩、声音、气味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并能用语言将自己想说的说出来。
(二)自主整合,尝试表述
人们感受到外部世界总是立体的,五官一起开放,只有对不同感官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就一定感受到丰富的社会生活。
学生掌握了感受生活的各种方法,尝试表达,将自己感受的方法和内容表述出来。
联系生活阶段
(一)谈论交流,合作解决
讨论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讨论交流可实现经验的共享、思维的碰撞,在充分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讨论更能开阔学生思路,深化对知识的思考与理解。
要求根据感受技能阶段中学到的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学会感受生活的能力。
(二)展示评研,修改提升
展示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实际上是对学生感受技能与使用生活经验的检验与评价,也是学生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过程。
学生能将掌握的技能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将生活情境再现,
深化培养学生对生活片段的描述能力,帮助学生建构和完善新的认知结构。
实战演练阶段
回归主题,归纳撰写
出示作文要求,要求简洁明了,指示性强。
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要有一定的综合性,训练要有一定的强度,作文要求要体现思想性与开放性。
训练完成后,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完成情况。
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进指导,收集学生的作文情况,针对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点评和组织学生互评,及时评价,表扬与激励。
语文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1:
写作中要用心感受生活
——写作活动夯实基础
活动目标:
1.用心感受生活,积蓄材料,产生创作的欲望;
2.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感受生活的好习惯;
3.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感悟;
4.培养用口语表达自己所思所感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1.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感悟;
2.培养用口语表达自己所思所感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感受技能。
(一)再现事物,客观感受
教师活动1:出示生活中的各类图片,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看
到的内容。
学生活动1:用心感受,说自己想说的话。
(二)自主整合,尝试表述
教师活动2:从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感受能力,如视觉、听觉、嗅觉等。
学生活动2:接受训练,并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感官体验。
二、联系实际
教师活动:
1.出示材料一:父亲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为了支撑起
这个家,为了我们兄妹能安心读书,他明天就要去打工了。
他有怎样
的表现?(提示:通过各种细节,如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景物
来表现父亲对我们的依依不舍。
)
2.在外求学的你终于回家了,你的感受如何?
(提示: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通感、直觉写出家中祥和团圆的气氛。
)
3.一个老年乞丐向路人行乞,但路人或视而不见,扬长而去;或
躲避绕弯,掩鼻而过。
面对此情此景,你作何想法?
(提示:可以从尊敬老人、赡养老人的角度思考公民权利与义务
的关系,也可从国家政府只能部门工作的落实方面着手,还可以从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
)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讨论交流:假如你是一名特困生,接受学校的特困补助,你的感
受如何?
三、实战演练:
题目:在春节期间,认真观察周围人们的生活,细心感受、体验
春节的喜庆氛围,以“春节”为话题,写一篇有关春节的人、事或风
俗的文章。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点拨:这是一个开放型话题作文题目,但又有一定的限制,只能
写“春节”有关的人、事或风俗。
此题用意在于让同学们在假期利用
春节这一有利的时机,将自己融入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生活,感受
生活,让生活这一“源头活水”。
诱发自己作文的灵感,激发作文的兴趣,从而写出真人真事真情的文章来。
学生活动:自主完成习作,并完成在班内展示。
教师活动: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进指导,收集学生的作文情况,针对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点评和组织学生
互评,及时评价,表扬与激励。
语文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2:
《借物抒情》写作指导
双庙学校顾书艳
教学目标: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
学生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动物或植物等,了解它的习性、形貌、内
在品质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我
们写作一方面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激励自己走上越来越阳光的生活之路,另一方面,也给他人以启示,及勉励。
所以,由
外在的物引发自己内心的情,需要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也需要你有一个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
一、感受技能
有这样一个童话:有一个圆被去掉了一个三角楔,于是它就去寻找自己丢掉的那个缺口,一路上,它欣赏到了美丽无比的花草树木,
跟正在晒太阳的毛毛虫做游戏。
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个缺口,它成了一个完成的圆了,随后飞快地向前滚动,世界完全变了样,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美丽了。
于是,它果断地丢掉了那个三角楔,又变
成了一个残缺的圆,带着残缺和喜悦的一路前行、一路欣赏。
我们每
一个人都是一个有缺憾的圆,在生命的行程中,我们都要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走来,一路欣赏,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一)感受借物抒情
1.学生背诵《陋室铭》,教师点拨,让学生认识借物抒情。
2.学生背诵《爱莲说》,教师点拨,再次感受借物抒情。
这两篇文章,作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物”,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情”。
这样的委婉抒情的写法,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3.仿写: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启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们感到生命的顽强;看到江河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逝。
(二)理解借物抒情
1.齐读冰心的赠言。
2.回顾名家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蝉》
(2)席慕蓉的《贝壳》
小结:初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的写法,我们要从一件事中懂得一个生活的道理,或者从几件有内在联系的事情中获得某种启示。
现在我们学习的借物抒情散文,那视线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周遭的世界,发现生活之美,感受生命之美。
3.你认为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写文章,应该写出哪几方面的
内容?
三、联系生活
任选一篇回答。
1.阅读《勒着青藤成长》
①勒着青藤的瓜果有怎样的特征?
②由“勒着青藤成长的瓜果”作者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阅读《窗外的牵牛花》
①“窗外的牵牛花”有怎样的特点?
②以“感谢你,窗外的牵牛花”为开头续写一段话,揭示作者的感悟。
3.教师下水作文。
《田野中有一棵树》
①这棵树有怎样的特点?
②你能揣测中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或者心情吗?
四、实战演练
将日记《我最喜欢的一种动(植)物》精心修改,运用借物抒情
的手法,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课堂小结:
面对生活的浩荡大泽,直接抒情就好比从桥上飞驰而过,借物抒情就好比乘一叶扁舟,听耳畔琴声悠扬,看湖面云影飘摇,一路前行,一路欣喜。
后者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触动和感悟,让我们的生活之路多
一些绿荫和花香。
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