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规程
绿色食品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黄瓜生产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黄瓜生产技术,提高黄瓜质量,生产出绿色、健康、安全的黄瓜产品,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黄瓜品种选择1.选用具有抗病性强、耐热耐旱、品质好的品种进行种植。
2.选用生产稳定、生长势强、品质优良的品种进行繁殖。
3.选择合适的品种搭配,保证高产高质。
第三章土壤要求1.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和养分丰富的土壤。
2.掌握土壤pH值与复合肥的搭配。
3.与病虫害防治相结合,实施有机栽培。
第四章预防病虫害1.生产季节利用生物防治和病虫害间作等综合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定期清理病虫害病株及残留物,在生产间歇期进行彻底的卫生处理,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3.进行防旱、防涝、透气保温等对植株健康有益的措施。
第五章种植管理1.灌溉要及时,留有一定的湿度,但不能过度灌溉。
2.定期深翻、松土,以减少土壤密度。
3.除杂草要彻底,保证黄瓜植株的正常生长。
第六章施肥方法1.合理施用有机肥、复合肥,并配合微量元素进行追肥。
2.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类型和适量的施肥。
3.不滥用化肥和农药,保证农产品的绿色环保。
第七章采收与贮藏1.采用手工采摘方式,避免机械损伤。
2.采摘时分辨黄瓜的好坏瑕疵,只选用完整、形状良好的黄瓜。
3.采后立即进行贮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黄瓜的质量,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第八章绿色食品黄瓜的加工和销售1.绿色食品黄瓜的加工应该采取绿色环保的做法。
2.销售时要标示产地、品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
3.制定严格的销售标准,对质量不符合规定的产品要予以批评和退货。
1.生产的黄瓜必须符合国家的安全生产标准。
2.生产企业按照必要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测,并对产品实行严格的检验。
3.对于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应该进行回收或销毁处理,避免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伤害。
1.黄瓜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档案,保留货物进出、生产和质检场次等记录。
2.生产企业应通过各种途径对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公开,如污染数据和违规事件报告等。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篇: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操作规程。
一、种植业操作规程种植业的操作规程系指农作物的播种、施肥、浇水、喷药及收获等各个生产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规定。
其无公害生产控制的主要内容是:(1)植保方面,农药的使用在种类、使用浓度、时间、残留量方面都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2)作物栽培方面,肥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化学合成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必须限制在不对环境和作物质量产生不良后果、不使作物产品有毒物质残留积累到影响人体健康的限度内。
有机肥的施用量必须达到保持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程度;(3)品种选育方面,选育的品种尽可能地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并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
二、畜牧业生产操作规程畜牧业生产的操作规程系指:畜禽在选种、饲养、防治疾病等环节必须遵守的规定。
其无公害生产控制的主是:(1)必须饲养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种畜种禽;(2)饲料原料应主要来源于无公害区域内的草场和种植基地,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3)畜禽房舍内不得使用毒性杀虫、灭菌、防腐药物;(4)不可对主畜禽使用各类化学合成激素、化学合成促生长素、有机磷和有机药物,兽药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
三、水产养殖业操作规程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要求养殖用水必须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水质标准,鱼虾等水生物的饵料,其固体成分应主要来源于无公害生产区域。
四、食品加工操作规程食品加工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不能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色素、防腐剂、品质改良剂等添加剂。
允许使用的要严格控制用量,禁用糖精及人工合成添加剂。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包装材料的选用、产品流通媒介都要具备安全无污染条件。
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生产管理制度
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生产管理制度一、总则二、生产管理组织1.成立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的生产管理制度。
2.设立技术部门,负责绿色食品种植基地技术指导、监测和评估的工作。
3.建立种植基地生产管理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过程和相关数据。
三、生产计划与配比1.制定年度生产计划,按照市场需求和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的产能进行配比。
2.在生产计划中注明种植作物的品种、数量、生产时期和地块。
3.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求,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配方,确保土壤肥力和营养供应的充足。
四、种子与种苗管理1.选择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优质种子和种苗。
2.对进货的种子和种苗进行检验和鉴定,确保品质优良。
3.编制种子和种苗管理台账,记录品种、数量和生产情况。
五、田间管理1.制定田间作业计划,确保有序进行田间管理。
2.定期检查作物生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
3.禁止使用禁用农药和激素,倡导绿色、生态的农业生产方式。
六、采收与包装1.按照成熟期进行采收,避免过早或过迟采摘。
2.使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包装材料,避免对食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对采收的农产品进行分类、包装和标识,确保资质、产地和质量信息的真实性。
七、质量检验与追溯1.配备专业的质量检测设备,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2.建立质量检验档案,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3.实施农产品追溯制度,监测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确保食品安全。
八、从业人员管理1.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并记录体检结果。
2.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绿色食品生产技能和质量意识。
九、安全生产管理1.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确保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3.建立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应对和处理。
十、监督检查与处罚1.建立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监督检查制度,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2.对违反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生产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给予处罚。
绿色食品种植规程
XXXX县XXXX专业合作社黄皮辣椒种植技术规程1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2 育苗2.1 种子选择根据种植季节和方式,选择使用未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
杜绝使用转基因作物品种。
2.2催芽浸水种后将洗净的种子,晾去表面水分,用干净的湿布包好,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3~5天出芽。
2.3 播种营养土按草炭:蛭石3:1的比例配制,每方营养土中加生物鸡粪10kg,将催好芽的种子点入装满营养土的穴盘(50孔),每穴一粒,上覆1.5cm厚营养土,浇透水,放入苗床。
2.4 苗期管理出苗前保持温度白天25~30℃,夜间17~20℃,出苗后降低3~5℃。
根据湿度及时浇水。
防病用1000倍50%加瑞农(春雷霉素)溶液喷雾,防虫可用5%天然除虫菊酯1000~1500喷雾。
二叶一心时可用双和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500倍喷施叶面。
定植前降温练苗。
一般苗龄35~45天。
3 定植3.1 整地施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吨,饼肥0.8吨。
3.2 定植与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确定适宜的密度,温室大行距70cm、小行距60cm、株距35cm,亩定植2880~3000株。
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密闭温室提高地温,白天温度25~30℃,夜间18~20℃,缓苗后,昼夜温度降低5℃,加大通风。
4 田间管理4.1 采收前管理缓苗后10天左右,每亩穴施农家肥100kg,并浇小水。
然后松土促根控秧。
白天温度22~27℃,夜间13~18℃。
株高50cm时吊绳、盘头、打杈、疏枝。
4.2 收获期管理温度白天25~30℃,夜间15~20℃,加强通风换气。
门椒收获后,冬季每隔5~7天浇清水一次,夏季每隔3~4天浇清水一次。
每隔10~15天,每亩用100kg 农家肥加200kg水浸泡二天后的过滤液滴灌一次。
或每亩穴施农家肥100kg,硫酸钾3~5kg。
叶面喷符合《含氨基酸叶面肥料》和《含微量元素叶面肥料》技术要求的叶面肥。
5 病虫草害管理遵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抗病品种,应用生物技术,实行倒茬轮作,加强肥水管理,保护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环境,保持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
华南地区 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
华南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在当前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绿色食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水稻作为我国人饮食中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绿色种植和生产也日益受到重视。
华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其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显得格外重要。
一、土地选址与准备1.选择富含有机质且无化学污染的土地,保证水稻生长环境的绿色环保。
2.对土地进行充分的耕作和整理,保证土壤松软,并作好排水措施,防止积水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
二、种子选取与处理1.选择优质种子,经过严格的认证和检测,确保无任何化学添加物和转基因成分。
2.在种植前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保证种子的活力和抗病能力。
三、田间管理1.科学施肥,尽量采用有机肥和草木灰等绿色肥料,避免使用化肥和农药。
2.采取合理的间苗、插秧和排水措施,保证水稻生长的均匀和健康。
四、病虫害防治1.采取生物防治的措施,如放养天敌、利用天敌等方式,减少对农药的使用。
2.定期检查田间状况,及时发现病害和害虫,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五、收割与加工1.选择成熟度适当的时机进行收割,尽量避免果实露珠,以确保水稻产品的品质。
2.在加工环节,采取绿色无污染的方式,尽量减少化学添加物的使用。
六、环保和质量检测1.严格遵守当地环保政策和法规,确保生产过程无环境污染。
2.对水稻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
七、销售与宣传1.推广和宣传绿色水稻的优势,提高用户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和认可度。
2.建立绿色食品水稻品牌,打造绿色食品的形象。
在详情的措施中,华南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中的诸多规程都包含了非常细致的规格,正是这些详细的规范性指导,才能够使得水稻的生产工作变得井井有条,为了能够产出更加符合绿色食品的特性。
为了从源头上净化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是国家一系列政策的重中之重。
华南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不仅规范了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和健康,也推动了绿色食品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食品百合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百合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百合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以及其他激素和添加剂,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种植的一种食品。
为了确保绿色食品百合的质量和安全,下面是一份绿色食品百合生产操作规程。
一、土壤准备1. 选择透气性好、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深松耕作。
2. 根据土壤pH值进行调节,保持在6.0至6.5之间。
3. 施加有机肥料,并进行充分的堆肥处理。
二、种子处理1.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百合种子。
2. 进行种子消毒处理,使用生物有机农药进行浸泡。
3. 对种子进行适当的萌发处理,提高发芽率。
三、播种1. 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要求,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2. 在准备好的田地上进行直播或插秧,株行距为30cm,株距为20cm,播种深度为3cm。
3. 播种后及时进行灌溉,保持湿润。
四、灌溉管理1. 根据百合的生长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2. 遵循“少而勤”的原则,根据气候条件合理控制灌溉次数。
3. 不使用含有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的灌溉水。
五、病虫害防治1. 采取机械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合理的轮作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 若出现病虫害,使用有机农药进行防治,严禁使用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化学农药。
3. 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保证百合的健康生长。
六、采收与加工1. 根据百合的生长周期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适时的采收时间。
2. 采用传统的手工采摘方式,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3. 采收后及时清洗百合,去除泥土和杂质。
4. 进行初步分级和分类,分类包括大小、完整度等因素。
5. 进行烘干处理,保证百合的储存和加工的质量。
6. 对采收的百合进行质量检验,排除有缺陷的产品。
七、储存与运输1. 百合的储存温度为0-4℃,湿度60-70%。
2. 采取合适的包装材料,防止百合与其他物质接触。
3. 运输过程中避免受潮、碰撞和高温等情况。
4. 对于运输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生产各项管理制度条例
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生产各项管理制度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生产管理行为,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安全,提高种植基地的经济效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的生产管理活动。
第三条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应遵循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原则,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益。
第四条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应当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各项管理行为,做到合法、科学、安全。
第二章生产管理制度第五条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应当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包括土地使用规划、土壤环境检测、土壤调整等,确保土地的健康和肥沃。
第六条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应当建立种植计划制度,包括确定种植品种、品种轮作、撤地休耕等,合理规划产业结构,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第七条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应当建立种子苗木管理制度,确保种子苗木的质量和安全,禁止使用转基因种子和未经审定的高毒害农药。
第八条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应当建立农药使用管理制度,包括农药种类的选择、使用技术及周期等,严格遵循安全使用原则,防止农药残留超标。
第九条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应当建立施肥管理制度,包括施肥时机、施肥量、合理搭配等,减少化肥的使用,提倡有机肥。
第十条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应当建立病虫害防治管理制度,包括预防措施、病虫害监测、合理使用农药等,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第十一条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应当建立灾害应对管理制度,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应对预案,保障种植基地的安全。
第十二条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应当建立生产记录管理制度,包括土壤检测报告、农药使用记录、施肥记录、病虫害防治记录等,保留至少3年。
第三章监督与执法第十三条对于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进行监督和执法,查处违法行为,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四条相关部门应当对绿色食品种植基地进行定期检查,及时了解其生产管理情况,并提出指导意见。
第十五条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应当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统计数据。
第十六条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监管人员应当对绿色食品种植基地进行指导和培训,提高种植基地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
60江苏浙江绿色食品葡萄生产操作规程
60江苏浙江绿色食品葡萄生产操作规程江苏浙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葡萄种植区之一,目前绿色食品葡萄的种植数量逐年增加。
为了保证葡萄种植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和绿色,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绿色食品葡萄生产操作规程。
一、土壤准备1.选择优质土壤进行栽培,土壤pH值应在6-6.5之间。
2.在栽培前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施肥,保证养分充足。
二、品种选择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绿色食品葡萄品种。
2.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绿色食品葡萄品种。
三、播种与移栽1.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播种的时间。
2.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病虫害。
3.在移栽前检查苗木的健康状态,选择健壮的苗木进行移栽。
四、浇水管理1.种植后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2.控制浇水量,避免积水。
五、施肥管理1.使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避免使用化学肥料。
2.按照葡萄的生长阶段进行适当的施肥,保证葡萄的养分需要。
六、病虫害防治1.定期检查葡萄园内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使用天然的有机农药进行防治,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七、采摘收获1.选择成熟度适宜的葡萄进行采摘。
2.使用清洁的容器进行采摘,避免葡萄受到外来污染。
3.采摘后及时将葡萄储存或运输至销售地点。
八、包装与运输1.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2.在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持葡萄的新鲜度和防止碰撞。
九、销售与售后1.使用标识清晰、真实有效的绿色食品标志进行销售。
2.对有疑问的消费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售后服务。
以上是江苏浙江地区绿色食品葡萄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希望能够提高葡萄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绿色食品葡萄。
绿色食品常山胡柚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常山胡柚生产技术规程一、概述1.1 胡柚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常山胡柚则是指生长于常山地区的胡柚。
由于常山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因此常山胡柚在品质和口感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为了确保常山胡柚的绿色食品生产,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至关重要。
1.2 本技术规程旨在对常山胡柚的生产技术进行规范,确保其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
本规程也旨在提高常山胡柚的品质和产量,促进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产基地选择2.1 选择土壤肥沃、通风良好、气候适宜的地块作为常山胡柚的生产基地。
2.2 生产基地应远离污染源,确保土壤和水质的纯净。
2.3 生产基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水涝和根部腐烂。
三、品种选择3.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对病虫害抵抗力较强的常山胡柚品种。
3.2 增加混交比例,提高抗灾能力。
3.3 选用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的有机肥料,并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四、栽培管理4.1 采用有机栽培技术,注重土壤保护和改良,避免过度施肥和过量灌溉。
4.2 建立科学的田间管理制度,包括密植密封、合理修剪等措施。
4.3 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五、采摘和包装5.1 选择适当的采摘时间,避免果实未成熟或过熟。
5.2 采摘后及时清洗果实,尽量减少果皮上的污垢和农药残留。
5.3 选择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包装材料,降低污染风险。
六、质量控制6.1 建立常山胡柚质量检测中心,对产品的外观、口感和营养成分进行全面检测。
6.2 加强对产品的追溯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6.3 配合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抽检,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七、营销推广7.1 制定常山胡柚的品牌推广计划,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7.2 拓展销售渠道,与超市、餐饮等商家合作,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
7.3 加强对用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用户对常山胡柚的认知和信任度。
八、结语8.1 本技术规程旨在为常山胡柚的生产提供指导和规范,以确保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为用户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
绿色食品菊花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菊花生产操作规程一、产地绿色食品菊花生产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基地规划:选择远离污染源、环境质量良好的地区,建立绿色食品菊花生产基地。
2.土壤管理:选用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避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保持土壤肥沃、疏松、湿润。
3.灌溉水质:使用无污染的井水或河水进行灌溉,确保水质清洁卫生。
4.肥料使用:采用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畜禽粪便、植物残渣等,同时结合生物肥料,提高菊花养分吸收效果。
5.病虫害防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轮作、生物防治等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若需要使用农药,应选择生物农药或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6.种植技术:采用合适的种植密度、株行距和播种时间,合理浇水、施肥和除草等措施,促进菊花的生长和发育。
7.采收与加工:根据市场需求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方法和标准。
采收后应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8.质量检测与控制:对菊花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色泽、香气、水分、农药残留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9.记录与档案管理: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使用材料等信息,以便追踪溯源和质量控制。
10.标识与追溯:对产品进行标识,明确产地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次号等信息。
同时建立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到生产过程的所有环节。
二、具体要求如下:1.基地规划:a.建立绿色食品菊花生产基地,确保远离工业污染源和城市垃圾等污染源;b.选择土壤肥沃、疏松而不太粘的地区,有利于菊花的生长和发育;c.考虑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合理布局田间种植区域。
2.土壤管理:a.保持土壤肥沃,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b.定期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结构;c.保持土壤疏松湿润,有利于菊花的根系生长。
3.灌溉水质:a.使用无污染的井水或河水进行灌溉;b.定期检测灌溉水质,确保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4.肥料使用:a.使用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畜禽粪便、植物残渣等;b.结合生物肥料使用,提高养分吸收效果;c.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次数,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污染。
72黄淮海及环渤海湾地区绿色食品甘蓝生产操作规程
72黄淮海及环渤海湾地区绿色食品甘蓝生产操作规程一、前言绿色食品甘蓝是指在种植过程中遵循绿色农业标准和要求,不使用化学农药和有机肥料,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生产出来的高质量、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为了确保黄淮海及环渤海湾地区甘蓝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产品筛选和种植准备1.选择适宜的品种: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甘蓝品种。
2.病虫害抗性优良:选择抗病虫害的甘蓝品种,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3.土壤改良: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加入有机物和矿物质肥料,改进土壤结构,提高肥力。
三、种植技术控制1.均匀支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均匀支付,确保甘蓝的生长均匀。
2.水分管理: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水量,科学合理地供水,避免过度积水和水分不足的情况。
3.茬后翻耕:种植一季的甘蓝后,要及时进行茬次翻耕,保持土壤松软,便于下一季的种植。
4.常规管理:及时除草、松土,防止杂草竞争,保证甘蓝充分生长。
5.病虫害防控: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防治的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6.过量密植:为了提高产量,不应过量密植,要留有足够的空间,避免病虫害的蔓延。
四、施肥管理1.有机肥料的应用:优先选择符合绿色食品甘蓝标准的有机肥料,适量施用,保证作物需要的营养。
2.老化土壤的改良:适时进行土壤的老化改良,可以采用深翻、施入有机肥料等方法进行改良。
3.轮作休闲:合理安排甘蓝的轮作休闲,可以减少土壤肥力衰退,保持肥力平衡。
4.减少化肥使用:减少对化肥的过度依赖,尽量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
五、采收和包装1.采收时机:根据甘蓝的生理特点和成熟程度,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收,保证甘蓝的品质。
2.采收方式:采用手工采摘的方式进行采收,避免机械压伤甘蓝,影响品质。
3.包装要求:采用无污染、无异味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保证甘蓝的卫生和品质。
六、质量检测1.农产品质量检测:对采摘的甘蓝进行质量检测,包括重量、形状、色泽、口感等指标。
绿色食品菊花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菊花生产操作规程1. 引言绿色食品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抗生素、激素等化学物质,保持自然原色、味道和营养成分的食品。
菊花是一种常见的绿色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
为了确保菊花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菊花生产过程。
2. 原料选用1.选用优质非转基因菊花种子作为种植原料。
2.原料菊花种子应当经过消毒处理,以保证无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3. 种植管理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避免种植在受污染的土壤中。
2.菊花栽培:按照菊花的生长习性,合理安排菊花种植的密度,保持植株之间的距离,以便于通风和光照。
3.无公害病虫害防治: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4. 施肥措施1.有机肥料的使用:优先选择有机肥料如堆肥、腐熟的动植物粪便等。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含量。
2.避免化学肥料的使用:尽量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如果必须使用化学肥料,应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菊花生长需求合理使用,避免过量施肥。
5. 灌溉管理1.灌溉方式:采用滴灌、喷灌或雨水收集等方式进行菊花的灌溉,避免过量灌溉。
2.水质控制:使用无污染的水源进行灌溉,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水源。
3.灌溉时间:根据菊花的生长需要和气温情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给菊花造成过度湿润或干旱的情况。
6. 采摘和加工1.采摘时机:根据菊花的花期和花蕾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摘,以保证菊花的质量。
2.采摘方法:采用手工采摘的方式进行,避免使用机械设备损坏菊花。
3.加工过程:将采摘下来的菊花进行清洗和除杂处理,然后进行晾晒或烘干,直至含水量符合要求。
7. 质量检测1.生菊花的外观检查:检查菊花的色泽、形态、无虫害和病斑等。
2.营养成分检测:检测菊花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蛋白质、维生素等。
3.农药残留检测:检测菊花中是否残留化学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绿色食品黄瓜生产操作规
绿色食品黄瓜生产操作规程为使我公司的蔬菜生产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特制定绿色食品黄瓜生产操作规程。
一、品种与茬口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耐热、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
津青三号,津绿21-8。
2、茬口: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8月中旬直播或育苗,9月中旬定植,11月中旬开始收获,12月末采收结束。
二、种植方式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以直播为主。
1、育苗:日光温室秋延晚黄瓜育苗采用营养钵育苗。
每个钵中播2粒种子,覆土1cm厚,先打水,后播种。
(1)营养土配制:园土、腐熟的马粪、优质农家肥各1/3,混合后过筛。
也可主料园田土6份,腐熟的马粪、圈肥或堆肥4份,辅料是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氮、磷、钾复合肥0.5-1kg,捣细过筛,充分混匀。
(2)营养土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50%可湿粉多菌灵8-10g加半干细土15kg 拌匀,用作覆土。
2、直播:整好地后起垄,行距60cm,株距20-23cm,沟深3-4cm,浇足底水,随浇随播,每隔20-23cm,播干种子2-3粒,播后覆土1-1.5cm。
三、定植1、实行轮作:尽量避免重茬,实行轮作,重病地块与葫芦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
2、土壤高温消毒:7月份,先清洁棚室,亩施石灰80kg,碎稻草500-1000kg,翻入耕层,起垄铺地膜灌足水。
密封棚室15-20d,使地温达70℃消灭土壤中的病菌。
3、整地:经高温消毒后,施入有机肥,进行深翻晾晒。
4、施基肥: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kg。
四、定植时间育苗黄瓜于9月中旬定植于温室内。
苗龄以25-30d为宜。
1、株行距:直播行距为60cm,株距为20-23cm。
移栽苗畦宽1.1-1.2m,每畦双行,小行距45cm,株距20-23 cm,每穴1株。
2、扣棚时期:一种是扣好棚直播,但必须调节好棚内的温湿度,好处是可以防涝。
另一种是在9月末-10月初在外界气温降至15℃以下前扣好棚。
3、苗期管理:直播播种后3-4d即可拱土出苗,此时用锄刮平垅背,一周后,进行第一次间苗,第一片真叶长出后进行第二次间苗,3-4片真叶时定棵。
绿色产品生产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概述绿色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是指在生产绿色产品过程中,为保证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环节进行规范和指导的一系列规定。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绿色产品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二、绿色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1. 产地环境要求(1)绿色产品产地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2)产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大气、土壤、水质等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2. 生产技术要求(1)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绿色种子、种苗。
(2)采用绿色、生态、环保的种植、养殖技术,如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
(3)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确保产品安全。
3. 生产过程要求(1)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2)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3)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保持生产环境整洁,防止交叉污染。
4. 包装、储运要求(1)采用环保、安全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2)包装标识应清晰、准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品受损、污染。
5. 产品质量要求(1)产品应符合绿色食品质量标准,不得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2)产品口感、品质应达到消费者期望。
(3)加强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
三、绿色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的实施与监督1. 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绿色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绿色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的认识。
2. 加强生产过程监控,确保绿色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3. 定期对绿色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绿色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的实施。
5. 对违反绿色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四、结语绿色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是确保绿色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各生产单位和个人应认真贯彻执行,共同为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农业企业绿色食品芹菜种植规程
芹菜种植规程1.立地条件1.1绿色食品芹菜种植基地应选择在远离城镇居民区、医院、工矿企业和交通主干道田块。
12设施栽培的芹菜基地,选择地势较高、水利系统配套、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的田块。
13根据我市的气候条件、土地类型,各镇、村、组的田块均适合绿色食品芹菜的种植。
2.品种选择2.1选用抗病虫、优质、高产、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本地芹、津南实芹、玻璃脆等品种。
种子由公司统一从昆山市蔬菜技术指导站购买。
2.2产量指标:平均亩产量1500K go3.种子处理采用温水浸种法,把种子放入55笆温水浸泡30min,待水温自然冷却后,继续浸种3h~5h,再置于15°C-20o C的环境中催芽。
4.苗床准备4.1苗床应选在距定植地较近、背风向阳、地势稍高的地方,大棚提前栽培时用温床育苗。
4.2营养土配制,12月底配制营养土,做好营养体(每立方田土拌入60Kg腐熟发酵灭菌的畜禽类有机肥,充分混合制成熟营养土)。
4.3将配制好的营养土铺于播种床上,厚度IOcm o5.播种5.1播期早春芹菜在1月上旬播种;秋芹菜在8月中旬播种。
5.2播种量栽培面积用种量为15Kg∕亩。
5.3播种方法播种前播种床浇足底水,湿润至床深IOcm,然后将浸好的种子均匀撒播,播后覆0.5Cn1营养土,最后盖上地膜。
6.培育壮苗6.1温度管理出苗前苗床应密闭,温度保持在25。
C,并给予充足的光照,出苗后揭去地膜,若夜间温度低于12C,必须加盖小环棚膜。
6.2湿度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在底水浇足的基础上,每1一2天浇一次水,定植前要浇水护根起苗。
7.大田准备7.1整地施足基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将残枝杂叶清除。
施腐熟发酵灭菌的畜禽类有机肥春季2月下旬和秋季9月中旬分别施4000Kg∕亩,以撒施为主,深翻20cm,土肥充分混合。
7.2作畦,畦高15cm,宽1.2Cm o8.定植9.1时间早春芹菜3月上旬;秋芹菜9月下旬。
8-2密度定植密度15000株/亩。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规程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规程欧阳学文07月29日星期三 11:31 P.M.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规程一、生产资料的选择(一)品种选择种子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由于绿色食品产品特定的标准及生产规程要求,限制速效性化肥和化学农药的应用,在这样的栽培条件下,不仅需要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而且需要抗性强的优良品种。
抗性强的品种在减轻自然灾害方面起很大作用,选用抗病虫或耐病虫的品种,可减少或避免一些病虫害的发生,也是就能减少农药的施用和污染。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对品种选择的基本要求是:(1)在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要注意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的选用。
(2)在不断充实、更新品种的同时,要注意保存原有地方优良品种,保持遗传多样性。
(3)注意引进外地或国外的新作物、新优良品种;引种时要摸清拟引入的品种各方面性状,特别是对温度、光照的要求。
(4)做好种子检验检疫工作,保证种子纯度,严防病虫害、杂草的传播。
(5)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
(二)肥料选择肥料与农作物生产、饲料与动物饲养、食物与人类有利于存紧密相连,是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中的基础环节,它对农作物、绿色食品生产有重有作用。
正确选用肥料,可提高土壤肥料和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质,增加单位产量;如不能正确加以选择使用,可能对土壤产生化学、生物和物理三方面污染;会加速农业种植区域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还会污染大气,还可能直接对食物造成生物和化学污染。
由此可见,选用肥料的正确与否直接对食物造成生物和化学污染。
由此可见,选用肥料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绿色食品的产量及质量,这是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选择绿色食品生产肥料,要根据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及产品质量的要求,以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不造成对作物和环境的污染为目的。
其具体要求是:(1)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本地有机肥源。
合理循环使用有机物质,创造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养分循环条件,充分利用田间植物残体、动物的粪尿、厩肥,以及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的养分转化功能,不断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绿色食品绿花菜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蔬菜(绿花菜)种植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华北地区绿色食品绿花菜栽培的产地条件、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品采收、包装、贮运。
2规范性引用文件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746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要求3.1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3.2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3.2.1茬口安排绿菜花主要分为秋季栽培和春季栽培。
华北地区秋季气候非常适合绿菜花的生长发育,所以秋播产量明显高于春播产量。
秋季栽培,一般在7月播种育苗,8月露地定植,9月下旬至11月初收获。
春季栽培,一般在1月中旬至2 月中旬播种育苗,3月中旬至4月中旬露地定植,5月中旬至6月收获。
3.2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球面稍凸,不易早开花、散球的品种。
目前国内栽培用绿菜花种子绝大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极少部分是国内培育的,按其生长成熟期大致分为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等类型。
目前,栽培较多的品种有:早熟品种如,里绿、玉冠、优秀、绿色哥利斯、中绿1号等;中早熟品种如,绿岭、哈依姿、中青2号、绿雄、女王等品种;中熟品种如,碧杉;晚熟品种如,绿皇、斯力梅、绿玉、中晚生绿等。
3.3育苗3.3.1播期与播种量3.3.1.1春茬大棚生产2月上中旬播种,小拱棚生产2月下旬播种,地膜生产3月上中旬播种。
3.3.1.2夏茬5月上中旬播种。
3.3.1.3秋茬3.3.1.4据早、中、晚熟品种播种时间分为上、中、下旬。
3.3.1,4播种量每667壮用种量15〜20 g o3.2育苗3.2.1种子处理种子消毒是预防绿菜花病虫害较经济有效的方法,应用天然物质消毒和温汤浸种技术处理种子。
天然物质消毒可用高镒酸钾300倍液浸泡2h、木醋液200倍液浸泡3h、石灰水100倍液浸泡1h或硫酸铜100倍液浸泡lh o天然物质消毒后温汤浸种4 h o3.2.2培育壮苗秋季栽培,可采用防雨遮荫棚播种育苗。
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生产管理制度
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生产管理制度
是为了保障绿色食品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该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农田管理:确保土壤的健康和肥沃,遵循有机种植原则,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措施;保持良好的灌溉和排水系统,避免水土流失和地下水污染。
2. 种子来源和选用:选择符合有机种植要求的优质种子,保证种子的纯度和无化学处理。
3.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确保作物的养分供应,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4. 病虫害防治:采用无污染的生物防治方式,如引入天敌生物或使用有机农药进行防治,避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农药。
5. 收获和处理:在农作物成熟后及时采收,避免过度存储和采摘过程中的受污染;采取无污染的加工方法,确保绿色食品的品质不受影响。
6. 记录和追溯:建立完善的生产记录和追溯体系,记录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和控制措施,以便溯源和追溯。
7. 监测和检测:定期进行农田土壤和水质监测,检测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和残留物,确保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和要求。
8. 培训和宣传:定期开展农民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对绿色种植技术和管理要求的认识和掌握;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通过遵守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生产管理制度,可以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健康食品选择;对于农民来说,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对于环境来说,可以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担。
73长江流域绿色食品甘蓝生产操作规程
73长江流域绿色食品甘蓝生产操作规程一、前言为了保护和恢复长江流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提高甘蓝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长江流域内绿色食品甘蓝的种植、养护、采摘和销售等环节,旨在规范操作、保障质量与安全。
二、甘蓝种植1.种植基地选择:选择距离工业污染区、河流污染源以及道路等污染源的远离,并同时避开高压线等电磁污染源的区域作为甘蓝种植基地。
2.土壤改良:通过有机肥料的使用和翻耕,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甘蓝的产量和品质。
3.水源保护:不得使用含有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水源灌溉甘蓝,应选择干净的天然水源。
4.鉴别防范病虫害:定期检查甘蓝苗的健康状况,对感染病虫害的植株进行清除,使用绿色环保的农药和虫害控制方法,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农药。
5.生产记录:建立种植日志,详细记录施肥、喷灌、用药、采摘等操作,确保植株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三、甘蓝养护1.土壤湿度控制:根据甘蓝生长的需要,合理控制土壤湿度,避免过度湿润或过度干燥。
2.施肥管理:主要使用有机肥料,尽量避免化肥的使用。
定期施肥,保持土壤的养分平衡。
3.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的情况,可采用手工清除、引进天敌等方法控制病虫害。
4.树叶修剪:修剪病叶、虫叶和生长不良的叶子,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5.生长环境调控:调整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促进甘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四、甘蓝采摘1.采摘时机:根据甘蓝的生长周期和品种特点,选择适当的采摘时机,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摘。
2.采摘工具消毒:采摘工具要经常清洗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3.采摘区域选择:选择无污染的田间,避免采摘叶面有明显植物病斑或虫害的甘蓝。
4.储藏和运输:采摘的甘蓝要尽快储存或运输,避免曝晒、碰撞和堆积,防止甘蓝的变质和损坏。
五、甘蓝销售1.销售渠道选择:选择正规的农贸市场或超市销售,避免甘蓝流入地下菜场或私人小摊。
2.包装标识:在甘蓝包装上标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志,明确产品产地、生产商、生产日期等信息。
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生产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生产管理制度范本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我公司决定建立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并制定相应的生产管理制度。
以下是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生产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一、生产基地选择与规划1.1 生产基地应选址在污染源较少、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尽量避免接近工业区、交通要道等污染源。
1.2 生产基地的土壤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土壤的肥力和无污染。
1.3 生产基地应进行详细的规划,包括农作物的种植类型、种植面积和布局等。
二、种子与种苗管理2.1 种子和种苗的来源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保持相关证书的有效性。
2.2 种子和种苗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不得含有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2.3 种子和种苗的储存和管理应按照相关方法进行,保证其质量和存活率。
三、农药与肥料管理3.1 农药和肥料的购买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保持相关证书的有效性。
3.2 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记录使用的品种、用量和时间等。
3.3 农药和肥料的存放和管理应按照相关方法进行,防止损失和污染。
四、植物病虫害防治4.1 对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应用。
4.2 化学防治应遵循农药使用的相关规定,做到科学、精确、合理,并定期检测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等指标。
4.3 对疫病的监测和防治应及时进行,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传播。
五、灌溉与水资源管理5.1 灌溉水源应来自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水源,禁止使用污水等有害水源进行灌溉。
5.2 灌溉的方式应合理选择,尽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避免土壤的过度湿润。
5.3 水资源的管理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合理安排供水时间和用水量等。
六、土壤保护与改良6.1 生产基地应定期进行土壤质量的监测,包括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等。
6.2 土壤保护应注意合理轮作、深翻及营养物质的补充,避免土壤的过度耗损和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规程2009年07月29日星期三 11:31 P.M.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规程一、生产资料的选择(一)品种选择种子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由于绿色食品产品特定的标准及生产规程要求,限制速效性化肥和化学农药的应用,在这样的栽培条件下,不仅需要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而且需要抗性强的优良品种。
抗性强的品种在减轻自然灾害方面起很大作用,选用抗病虫或耐病虫的品种,可减少或避免一些病虫害的发生,也是就能减少农药的施用和污染。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对品种选择的基本要:(1)在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要注意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的选用。
(2)在不断充实、更新品种的同时,要注意保存原有地方优良品种,保持遗传多样性。
(3)注意引进外地或国外的新作物、新优良品种;引种时要摸清拟引入的品种各方面性状,特别是对温度、光照的要求。
(4)做好种子检验检疫工作,保证种子纯度,严防病虫害、杂草的传播。
(5)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
(二)肥料选择肥料与农作物生产、饲料与动物饲养、食物与人类有利于存紧密相连,是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中的基础环节,它对农作物、绿色食品生产有重有作用。
正确选用肥料,可提高土壤肥料和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质,增加单位产量;如不能正确加以选择使用,可能对土壤产生化学、生物和物理三方面污染;会加速农业种植区域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还会污染大气,还可能直接对食物造成生物和化学污染。
由此可见,选用肥料的正确与否直接对食物造成生物和化学污染。
由此可见,选用肥料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绿色食品的产量及质量,这是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选择绿色食品生产肥料,要根据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及产品质量的要求,以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不造成对作物和环境的污染为目的。
其具体要:(1)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本地有机肥源。
合理循环使用有机物质,创造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养分循环条件,充分利用田间植物残体、动物的粪尿、厩肥,以及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的养分转化功能,不断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经济、合理地施用肥料。
按照绿色食品质量要求,根据气候、土壤条件及作物生长需要,正确选用肥料种类、品种,确定施肥时间和方法,以求以较低的投入获得上佳的经济效益。
(3)生产要以有机肥为基础,作物残体如各种秸秆应直接或过腹或与动物粪尿配合制成优质厩肥还田。
施用有机肥时,要经无害化处理,如高温堆制、沼气发酵、多次翻倒、过筛去杂物等,以减少有机肥可能出现的负作用。
(4)绿色食品生产要控制化学合成肥料,特别是氮肥的使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除可使用微量元素和硫酸钾、煅烧磷酸盐外,不允许使用其他化学合成肥料。
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化肥施用时必须与有机肥按氮含量1:1的比例配合施用,使用时间必须在作物收获前30天施用。
(三)农药选用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主要是为了防治病、虫、草、鼠害,确实起到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作用。
然而大量的农药使用,也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了污染,农药残留问题,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所以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农药的选用,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防治病虫草害要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和农业措施,在必须使用农药的情况下,要按着低毒、低残留、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原则加以选用:(1)首先选用经专门机构认证推荐的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
(2)可选用中等毒性以下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拒避剂和增效剂,如除虫菊酯、鱼藤根、烟草水、大蒜素、川楝、印楝、芝麻素等。
(3)使用矿物油、植物油制剂和矿物源农药中的硫制剂、铜制剂。
(4)经专门机构核准,允许有限度地使用活体微生物农药,如真菌制剂、细菌制剂、病素制剂、放线菌、桔杭菌剂等。
(5)经专门机构核准,允许有限度地使用农用抗生素,如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井岗霉素、农抗120、中生菌素、浏阳霉素等。
绿色食品种植业农药使用时,必须注意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选用的药必须是标准、规、合格适用产品,另一个就是必须按药说明确定使用量和使用方法。
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将直妆影响使用效果和作物产品质量。
三、绿色食品种植业耕作制度因为绿色食品种植业是为了生产出无污染的优质产品,逐步形成和建立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综合的生产能力,保持持续生产能力,所必必须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其主要容表现为:科学合理的配置作物种类,因地制宜在确定轮作、间作、套作、复种等种植制度。
通过合理的田间配置,建立绿色食品种植制度,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及其相关的自然资源。
采取耕作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有利用物生长、有益生物繁衍的条件,抑制和消灭病虫草害的发生,并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保证作物全面持续地增产。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建立轮作制度同一块地有顺序轮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称?quot;轮作"。
轮作是一项对土地用养结合,持续增产的有效措施。
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应大力推行和实施,它可以起到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调节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供应,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作用。
(二)合理间作套种间套作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精华的主要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与单作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太阳能、土壤中养分等自然资源,使它们转变为更多的生物能--作物产品。
间套作作物群体之间有互补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竞争的一面,所以需驱利避害,确立合理的间作套种制度。
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1)有利于作物群体之间互补,尤其间套作物要为主作物创造一个良好田间生态环境。
以玉米间作马铃薯为例,高矮棵作物间种,并准确地把握了它们的生物特性。
(2)选择间套种作物种类或品种时,应选择在其共生期间对大围环境条件要求大体相同的作物;选择特征相对应的作物,如株高选一高一低,株形一大一小,叶一圆一尖,根一深一浅,生长期一长一短,收获期一早一晚等,以削弱其竞争;还应优先保证主作物的生长。
(3)有利于对病虫害的抑制和防除,以及对自然灾害的防御。
实行间套作后,群体结构及生态条件都随之改变,对病虫等自然灾害危害及其程度都有不同的影响。
要避免配置有共生病虫,特别是可供病虫迁移、延长的繁殖后代的作物。
(4)应尽量利用空间和时间的间隙,通过间套种发展绿肥作物,直接作为田间肥料,具有养地、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同时又是饲料,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5)生产地块的所有间套作物种植,都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操作规程。
(三)生壤耕作制度通过农机具机械合理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提供适宜土壤环境。
耕作项目包括翻耕、耙、耢、镇压、中耕等。
其作用有松碎土壤,增强土壤透气性;翻转耕层,将土层残茬、有机肥、杂草埋入土中,有利于有机肥的保存和分解,消灭或减少病虫草害,使下层土熟化;混拌肥料和土壤,使营养环境均匀一致;平整土地,有利保墒,并可提高其他农事操作的质量;压紧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培垄提高地温,有利灌水或排水。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应根据各种耕作措施的作用原理,按作物生长对土壤环境的要求,灵活地加以运用,发挥其养地、改善作物营养状况的作用。
(四)杂草防除制度由于产品质量的要求,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过程中限制化学除草剂的使用,而在大面积植情况下人工除草很难做到。
有时由于未能及进安排劳力除草,草害严重恶化农作物生长环境条件,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可能影响下一个生产季节或来年,加重杂草的蔓延和危害,增加绿色食品产地杂草防除的困难。
因此应在安排本地区或本单位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的同时,对杂草防治予以足够重视,针对当地主要杂草特点,采取综合防除措施。
四、绿色食品种植业中的植物保护绿色食品无论是初级农产品或加工食品的主要原料,在种植生长期间经常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侵害,常因发生病虫害而造成损失。
农作物病虫害不仅造成产量的减少,也使产品品质低劣,不堪食用和加工,影响储运和销售。
带有某些病害的产品会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植物保护是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一)绿色食品种植业的植保基本原则绿色食品种植业所采取的植保措施出发点必须是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避免和减少污染,基本原则是:(1)要创造和建立有利于作物生长、抑制病虫害的良好生态环境。
采用合理种植制度和措施,促进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其自身抗病虫的能力;恶化病虫繁殖蔓延的生活条件,改变生物群落,保持生产基地周围环境遗传多样性,保护和提供天敌的栖息地,以利于它们的繁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和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能力。
(2)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预防就是通过合理的耕作栽培措施,提高作物的健康水平和抗害、免疫能力,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条件,减少病虫的发生和减轻其危害。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必须贯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预防为主方针,禁止打预防药,包括非有机化学合成农药在的一切农药。
通过改善农田生产管理体系,改变农田生物群落来恶化病虫发生与流行的环境条件;控制病虫的来源及其种群数量,调节作物种类、品种及其生育期;保护和创造有益生物繁殖的环境条件。
(3)综合防治。
以农业生态学为理论依据,从农业生产全局出发,根据病虫与农作物、有益生物及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必要的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在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植保措施,直接影响开发绿色食品目的的实现。
实施综合防治,才可能体现出具有经济效、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4)优先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和生物农药。
在绿色食品种植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益生物资源,即天敌对有害生物的抑制作用,培养或释放天敌,创造有利天敌繁衍的条件。
优先进行生物防治,发挥天敌对自然控制作用,降低农药的施用量,减少对产品、环境的污染。
在必须使用药剂防治时,也应优先使用生物农药。
虽然生物农药作用缓慢,但它们都来源于天然存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毒性较小。
杀虫剂病谱较窄,不易伤害标靶病虫害以外的天敌、鸟类等,对作物不致产生药害,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增强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能力。
病虫一般对生物农药较少产生或不产生抗性。
因此,在绿色食品生产中要优先使用。
(5)必须进行化学防治时,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所谓合理施药,就是要根据绿色食品质量的要求,在与其他防治措施相协调的前提下,严格选择农药种类和剂型,限定施药时间、用量及方法,达到既充分发挥化学药剂的用作,又能将消极作用减到最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