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深水航道建设展望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运行状况及特点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运行状况及特点许桂兰【摘要】基于海事部门船舶运输管理系统(VTS)资料及交通运输部长江干线货运量统计资料,对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当前深水航道通航压力的缓解对策及建议.研究表明:长江口航道货物通过量快速增长,重进轻出态势进一步发展;通航船舶运营组织方式发生一定变化,船舶朝大型化方向发展,尤其船宽超过45 m以上大型船舶数量增加明显,长江口12.5 m主航道的双向通航能力尚显不足.为缓解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压力,宜加快长江口航道体系建设的实施步伐,并适时加强长江口主航道拓宽可能性的研究.【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长江口12.5 m水航道;运行状况;通航特点【作者】许桂兰【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上海20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徐六泾以下的长江口呈现“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河势格局,包括北槽、南槽、北港和北支4条入海通道。
随着2010年3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交工验收,12.5 m深水航道建成,长江口打开了长江黄金水道的“龙头”,极大地缓解了长江口航道水深不足与航运需求间的矛盾,有力地促进了沿江产业布局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12.5 m深水航道建成后,第三、四代集装箱船可全天候进出长江口,第五、六代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满载散货船及20万吨级减载散货船可乘潮进出长江口。
本文基于海事部门船舶运输管理系统(VTS)资料及交通运输部长江干线货运量统计资料[1]、内河主要航道水上船舶流量统计资料等,对长江口12.5 m 深水航道建成后船舶运行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当前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压力的缓解对策和建议。
研究结果有望为长江口航道开发治理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提供参考。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上起长江浏河口,下至长江口灯船,全长125.2 km。
长江中下游航道工程建设及整治效果评价
长江中下游航道工程建设及整治效果评价陈怡君;江凌【摘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经验进行总结,统计航道现状和已建、在建和拟建的航道整治工程概况,从滩槽演变、高滩岸线、汊道分流、航道尺度对工程建设整治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后续航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工程实施前后的航道条件,已建工程对影响航道条件的洲滩、岸线实施系统守护,稳定了河势及滩槽格局,全面提升航道水深及稳定性,工程河段航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后续治理奠定良好基础.【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7页(P6-11,34)【关键词】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效果评价【作者】陈怡君;江凌【作者单位】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40;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71 长江中下游航道现状长江中游,宜昌—湖口段长900 km,属平原河流,河道蜿蜒曲折,局部河段主流摆动频繁,滩槽演变剧烈,有近20处碍航浅滩,遇特殊水文年时极易发生碍航、断航情况,历来是长江防洪的重要险段和航道建设、维护的重点与难点,三峡水库运行后清水下泄又进一步加剧了中游河势及航道变化的复杂程度。
随着一系列重点浅滩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陆续实施,中游通航环境不断改善,枯水期通航紧张局面明显缓解,但仍需要实施航道整治工程进一步缓解长江中游航运瓶颈问题。
目前,宜昌—武汉的624 km航道可通航2 000~5 000吨级内河船舶组成的船队,武汉—湖口276 km航道可通航5 000吨级海船。
长江下游,湖口—长江浏河口段长744 km,水流平缓,河道开阔,航行条件较为优越。
湖口—南京段长432 km,可通航5 000~1万吨级海船;南京—浏河口段航道水深达到12.5 m,可通航5万吨级海船,长江下游海轮进江问题初步解决。
长江中下游河道见图1,2018年长江干线航道养护尺度标准见表1。
关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与长江口航运发展的思考
关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与长江口航运发展的思考李成才1河海大学交通学院 , 江苏南京(210098)摘要: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自决策当初遭到很多学术界的质疑,又在多数专家的支持下开工建设了,几年来,事实证明了当初决策的正确性。
本文简要回顾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的历程和长江口航运的发展,并结合实际对长江口航运发展还面临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并给出几点建议.关键词:长江口深水航道航运发展1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与长江口航运发展1.1 治理工程概况及进展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采用整治和疏浚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在长江口南港北槽两侧的横沙浅滩和九段沙边缘上分别建造导堤进行导流束水,并将导堤间的浅滩疏浚加大水深。
治理工程计划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已于2000年七月通过交通部专家组验收通过,二期工程也已于2005年六月完工,进入试通航,至2005年10月-10.0m深水航道延伸至南京。
工程完成投资90亿元,建成导堤约140km。
正在实施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长江口航道加深到12.5米水深,并向上延伸至南京。
1.2 治理工程给长江口航运发展带来的机遇1.2.1 货运量迅猛发展,大型船舶过船量明显增加。
深水航道的建成开通,使通过长江口的货运量逐年发展,1990至2003年部分年份货运总量变化见图1。
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以前特别是1995年以前长江口货运发展缓慢;2000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完工后货运量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呈逐年上升的势头,1995年到2000年通过长江口货运总量增长了6000万吨,而同样的增长量2000年至2002年用了两年,2002年至2003年只用了一年。
1.作者简介:李成才(1981-),男,江苏阜宁县人,河海大学交通学院水港系200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航道工程,E-mail:lccxwj@。
图1 1990至2003年部分年份货运总量变化深水航道的建成开通后,通过长江口的船舶特别是大型船舶数量明显增加。
长江航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长江航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作者:朱宁来源:《水运管理》2010年第07期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欢聚上海,共商我国内河航运的新发展,这是国内航运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持续影响,提升内河航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举措。
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向“首届中国内河航运高端论坛”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诚挚的问候!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我演讲的主题是:长江航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长江航运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长江流域经济总量占全国1/3以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加快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长江航运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够助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区域经济战略实施,而且能够使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带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这个天然的物流大通道贯穿成线,连接成片,有效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协同发展,优化流域经济结构,提升流域经济活力。
当前,长江航运“政策有支持、条件有改善、市场有前景”,面临着新一轮加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1.1政策有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能源匮乏、土地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而内河航运“占地少、成本低、能耗小、污染轻、运能大、效益高”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在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低碳经济”要求下,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长江航运近年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和张德江副总理等多次作出批示,提出了“加强我国内河航运建设,促进内河航运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思路。
加强内河航运,特别是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大力发展长江航运,是国家经济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国家部委、沿江省市大力支持长江航运。
国资委在《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将航运列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行业,支持我国航运产业的发展。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1. 引言1.1 背景介绍长江口是中国重要的水运枢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之一。
长江口水域繁忙且复杂,航道的深度对于大型货船和客船的通行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航运需求,提高水域通行能力,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施工已经展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水运业的蓬勃发展,长江口水域的航道深度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船舶通行需求。
因此,通过向上延伸建设工程,可以拓宽深水航道,提升通行能力,促进长江口水域的水运发展。
本研究旨在对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进行探讨,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分析施工现状、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实施安全监测和评估、制定应急预案,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稳定进行。
1.2 建设意义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的建设意义在于提升长江口水道的通航能力和安全性,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和物流运输效率。
长江口是我国最重要的航道之一,连接长江主航道和上海港,承担着大量的国际和国内货物运输任务。
由于长江口水深相对较浅,存在航道狭窄、弯曲等问题,限制了大型船舶的通航能力,影响了长江口水道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延伸建设深水航道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长江口水道的通航能力和安全性,为船舶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航行条件,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的建设意义不仅体现在水道通航能力的提升,更体现在对长江流域经济的促进和对国家各项发展战略的支持。
通过此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长江口作为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地位,提升我国在全球物流领域的地位,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施工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并进行安全监测与评估,同时制定应急预案,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初析
t h e i n i t i a l b a s e p l a n e o f e x i s t i n g c h a n n e l d e p t h f o r Y a n g t z e R i v e r r e a c h b e l o w N a n j i n g s h a l l n o t b e r e g a r d e d a s i t s d e s i g n l o w e s t n a v i g a b l e w a t e r l e v e l a n d i t s h a l l n o t b e e a s i l y a d j u s t e d ; i t s d e s i g n l o w e s t n a v i g a b l e w a t e r l e v e l s h a l l
2 0 1 3年 3月
水 运 工 程
P or t & W at e r wa y En g i n e e r i ng
Ma r . 201 3
第 3期
总第4 7 7期
No . 3 S e r i a l No . 4 7 7
工 长 江 南 京 以 下 深 ( 水 长 江 航 道 局 道 陈 , 湖 晓 设 北 云 武 计 汉 4 3 最 0 1 0 低 ) 通 航 水 位 初 析
CHEN Xi a o —y u n
【 C h a n g j i a n g Wa t e r w a y B u r e a u , Wu h a n 4 3 0 0 1 s t r a c t : D e e p - w a t e r c h a n n e l i n Y a n g t z e R i v e r r e a c h b e l o w N a n j i n g i s l o c a t e d i n a t i d a l r e a c h , a n d h o w t o
长江下游福南水道港航功能调整及涉港水域平面布置
长江下游福南水道港航功能调整及涉港水域平面布置徐元【摘要】福姜沙河段是长江下游唯一的两级分汊、三汊(福南、福中和福北)并存且通航的河段,目前右汊即福南水道为主航道所在,且其右岸也是中国最大内河港苏州港张家港港区的主要作业区所在.根据长江南京以下河段12.5 m深水航道建设方案以及福南水道上口、转弯段水深不足或通航水域宽度不足的情况,结合福南水道内的港口岸线利用及泊位分布现状及其规划,本文分区段论证实际将成为专用进港航道的福南水道的航道等级及航道尺度,并对水道内港作业水域重新进行了平面布置.最后,采用数学模型对调整后的水域布置进行回淤研究,并提出初步的减淤措施.【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7页(P132-138)【关键词】福姜沙河段;水域布置;航道;船舶会遇;回旋水域;维护量【作者】徐元【作者单位】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长江福姜沙河段自江阴大桥至十二圩,全长约44 km,河道弯曲多汊,是长江下游唯一的两级连续(在福姜沙、双涧沙-民主沙)分汊、三汊(福南、福中和福北)并存且通航的河段(图1)。
长江江阴以下属长江河口段,水位受潮汐和径流双重作用显著;一方面呈潮汐周期变化,一天内两涨两落,年平均潮差达1.69 m;另一方面呈明显的季节变化,月平均水位年内变幅约为1.3 m。
河道内落潮流占优,且洪季尤为明显,实测深槽内落潮最大垂线平均流速可达1.8 ms,水体含沙量落潮大于涨潮,且洪季大于枯季,最大垂线平均含沙量为0.23 kgm3[1]。
福姜沙右汊即福南水道为鹅头形弯道,长约20 km,河道弯曲狭窄,弯曲率达1.41,中部弯顶段弯曲幅度近90°,出口段与福中水道也成近直交。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受人工控制福南水道格局基本稳定,目前落潮分流比基本在20%左右、分沙比为12%~22%。
水道进口段和弯顶段附近水深条件较差,进口段10 m槽最窄宽度由20世纪70年代的400 m束窄至2014年的260 m,弯顶段10 m深槽最窄宽度也由当时的450 m缩窄至2014年的265 m。
12.5米深水航道初通后长江江苏段夜航对策
12.5米深水航道初通后长江江苏段夜航对策陶立新;曹金海【摘要】伴随着国家建设长江黄金水道方案的实施,结合长江江苏段12.5米深水航道的初通,长江引航实行分段引航模式,长江江苏段夜航于2003年7月正式开通.它的开通给沿江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的同时,大型海船夜航成常态化,船舶辨识难度加大,通航环境更加复杂化,船舶夜航安全压力增大.因此,在夜航之前,驾引人员要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要根据自己特点进行学习,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驾引能力和良好的职业心态,做好船舶的夜航引领工作.【期刊名称】《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7)001【总页数】4页(P26-29)【关键词】船舶夜航;深水航道;安全航行【作者】陶立新;曹金海【作者单位】长江引航中心镇江引航站, 江苏镇江 212000;长江引航中心镇江引航站, 江苏镇江 2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75.50 引言依靠巨大运能和重要区位优势,长江一直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
为缩短进江海船的运输周期,提高船舶营运效率,助力港航企业发展,长江江苏段夜航于2003年7月正式开通。
[1]长江江苏段夜航的开通给沿江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的同时,也使得通航环境复杂,船舶夜航安全压力大增。
本文就12.5米深水航道初通后,长江江苏段夜航特点做出了分析,总结概括出江苏段辖区引航的四大特点,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1 12.5米深水航道初通后长江江苏段船舶夜航特点1.1 大型海船夜航成常态化近年来,为适应经济新常态,长江流域企业把采用大型船舶减载进江作为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方式,且伴随着长江12.5米深水航路初通运行,大型船舶减载进江已趋向常态化,由船舶大型化引起的大宗货源在港口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12.5米深水航道的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长江沿线各锚地数量和锚地尺度,导致可供大型海轮锚泊的水域减少,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扩大水运经济效益,大型海轮进江后一般选择全程夜航靠泊码头。
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方案展望
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方案展望李文正【摘要】根据长江口船舶及运量发展预测,为满足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需要,应尽快实施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工程.分析了近年来长江口南槽及相邻水域河势变化情况、演变趋势和碍航特性等;提出了南槽航道治理应有利于长江口的综合治理、航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协调共赢发展等治理原则,以及“限流、护滩、稳槽”和“导流、增深、减淤”等治理思路;研究提出了南槽航道治理工程方案,经初步分析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理目标.%According to the shipping and freight volume forecast of the Yangtze Estuary,in order to meet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navigational channel regulationin the south passage should be implemented as soon as possible.The recent river regime variations,morphology evolution trends and navigation-obstructing properties of the south passage and adjacent waters are analyzed.Regulation principles are proposed that channel regulation,river regul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hould be associated,cooperated and developed mutually in the region.At the same time,the regulation approaches such as"current limitation,shoal protection,channel stabilization"and"water diversion,depthincrease,siltation reduction" are proposed.Finally,the general schemes of the south passage navigational channel project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study.【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8页(P118-125)【关键词】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展望【作者】李文正【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上海20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7根据国务院2008年批准的《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1] 和交通运输部2010年批准的《长江口航道发展规划》[2],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计划用10~20年在长江口建成“一主、两辅、一支”航道体系(图1)。
试析长江水运工程及未来发展
试析长江水运工程及未来发展一个国家发达的经济水平离不开交通运输,除了陆运,空运这些强大的运输途径之外,水运也是一种主要运输途径。
而对于沿海等城市或者国家来说,水运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也对水利工程越来越重视。
所以水运工程的质量就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建设问题。
长江水运更是主要的代表。
1.水运工程测量简介1.1我国水运工程测量的发展历程测量工作是现在我国发展的一种基础性工作。
而水运工程测量涉及到很多领域。
在初期的时候,我国的水运工程测量靠原始的杆测、经纬仪交回定位等,工作量大;后来有了新技术新设备,尤其是GPS引进、先进的测深仪器、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绘图仪器的革新,在很多的方面也都更加进步,并还在不断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在水运工程测量方面也引进了大量计算机技术,各种各样的测量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出现了许多,如海达海洋测量软件、清华山维软件,以及加载于AutoCAD的各种插件。
如今的水运工程测量基本实现了全球化定位、自动化采集、数字化处理、一体化成图,这使得水运工程的工作进一步得到而发展与创新。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的水运工程却不大理想。
我国正从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中挣脱出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所有事物百废待兴,万事开头难,因此水运工程的测量也不例外。
水运工程的测绘的技术含量非常低,而且又由于没有一定专业的技术人员,测量工程的器材也没有更为先进,设备落后,这些都是阻碍水运工程测量的因素。
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又十分低下、落后,也间接导致了水运工程测量的困难性。
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初期的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愉快,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水运工程测量的手段也变得更加先进。
测量的设备出现了计算器、电磁波测距仪、微型电子计算机、绘图仪、数字式测深仪,这些都大大加快了水运工程测量的发展。
水运工程发展到现在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
1.2目前长江水运工程的基本情况我国的内河很多,而长江是最主要的代表之一。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介绍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091091叶爱民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简介:1998年开始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历时13年,耗资157.6亿元人民币,打造出了一条长达92.2公里,底宽350米到400米的双向水上高速通道,它不仅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水运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治理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打通了长江口通航的瓶颈,让长江航运网络与国际海运网路对接,真正实现了江海直达。
一、长江口治理的背景航运的兴衰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开封在北宋时期,由于航运交通的发达和便利,曾一度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在他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中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汴河航运所造就的这座繁华都市,当时的汴京开封,人口已达到100多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应该说,开封的历史与河流航道息息相关,开封的兴盛是得益于汴河水运的通畅,而开封的衰败则要归罪于汴河水运航道的淤塞,由于汴河航道被堵塞,开封逐渐衰落了,昔日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尽管今天的开封市人口已达到500万之多,但地位早已远逊当年。
航道兴,则经济兴,经济兴,国家才能崛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的70%都集中在沿海200公里的范围之内,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无论是物质交流,人员交流还是信息的占有,大部分仍然是依靠航运来完成的,航运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关进因素。
我国的上海曾被誉为是世界上的第一大港,它和鹿特丹有着相似的经历,经历海陆变迁,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在南宋末年逐步发展成为新兴的贸易港口,19世纪后期,上海的航线也辐射到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各国,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4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七大港,并且跃居成为当时东亚最大的航运、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
然而时至20世纪80年代,上海在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心,其航运发展已明显滞后,“上海上海,有江无海”,这句在当时已流传多年的俗语,生动反映了当时上海航运发展的桎梏。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1. 引言1.1 背景介绍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水运项目之一,该工程的建设对于加强长江流域的水上交通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的施工区域位于长江口附近海域,涵盖了大面积的水域和岸线,施工规模宏大,施工难度较高。
由于长江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航道,长江口水域交通繁忙,水域条件复杂,加之潮汐、风浪等因素的影响,施工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确保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必须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1.2 施工范围【施工范围】:本次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的施工范围主要涵盖长江口地区12.5m深水航道的向上延伸部分。
具体包括对航道的拓宽、疏浚、整治和修建相关设施等工作内容。
施工范围涵盖的区域主要位于长江口水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航道的向上延伸建设,可以有效提高长江口地区的水运容量和效率,促进水上货运和旅客运输的发展。
对长江口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工程的施工范围较大,包括水域和陆域两部分,涉及的工程内容丰富多样,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航道使用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施工范围覆盖的区域面积广阔,施工难度较大,需要细致规划和科学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1.3 施工背景施工背景: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是为了满足长江口航道通行能力需求,提高水深,增加通航安全。
长江口是中国最重要的航道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航道上年均通过船舶总吨位超过10亿吨。
由于长江入海口水深不足,大型船只进出口很受限制。
为了推动长江口区域航道通行能力提升,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建设工程便应运而生。
这一工程的实施将大大提高长江口水域的通行能力,促进长江口区域的经济发展。
长江下游深水航道建设展望_孙俊
Construction/开发建设2012年8月,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工程在江苏常熟正式开工。
这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内河水运工程。
工程建成后,5万吨级海轮将直达南京,10万吨级及以上海轮也可减载乘潮直达南京。
它标志着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又取得了重大进展,长航人、长江航道人在建设深水航道的历史上又谱写了华丽的篇章!沿江经济———得益于深水航道助推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开发开放”战略以来,长航局积极响应,认真贯彻执行交通运输部“服务长江水运、服务沿江经济、服务流域百姓”的要求,主动作为,不断加快深水化、数字化、信息化航道建设的步伐,给沿江城市的经济与建设及港口的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沿江地区已成为江苏和长三角地区主要经济增长源。
以江苏省为例。
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江苏沿江八市GDP达到3.2万亿元,是2002年的3.9倍,年均增速达18.5%,占全省和长三角地区的比重分别达70%和38%;财政总收入超过800亿元,是2002年的7.2倍,年均增速达28.6%,占全省和长三角地区的比重分别达70%和38%。
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逐步推进,如今3万吨级的大船都能靠泊江苏各沿江港口,10万吨级的船舶能减载靠泊太仓港。
不仅集装箱运输可以就近选择码头运输,更多的散货运输成本也大幅降低。
江苏沿江港口的快速发展,不仅有效地支撑了直接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使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中转服务功能也明显增强。
据统计,2010年沿江港口吞吐量中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中转物资超过了3亿吨,中上游地区大型企业所需的几乎全部外贸原油、70%的进口铁矿石、30%的集装箱均由江苏沿江港口中转。
上述成就的取得,归功于长江深水航道工程的建设及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步伐不断加快,从而大幅度地提升了江苏沿江港口国际远洋运输能力,使江苏的江港一跃变成了海港。
基于长江江苏段深水航道建设与沿江港口发展策略分析
产能经济375基于长江江苏段深水航道建设与沿江港口发展策略分析曾 卓 长江南京航道局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的长江江苏段深水航道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模式,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尚未形成良好的建设模式,且沿江港口方面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战略机制。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落实背景之下,为更好的促进长江江苏段深水航道建设与沿江港口发展,应总结丰富的经验,结合目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发相关的重点项目,以此更好的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与进步,促进其可持续的建设。
关键词:长江江苏段;深水航道建设;沿江港口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F55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9-0375-01在长江江苏段的深水航道建设以及相应的沿江港口快速发展阶段,应根据目前的实际发展特点与需求,编制出相应的工作计划与战略机制,以此促使当地的深水航道良好建设,并加快沿海港口的发展速度。
一、长江江苏段深水航道建设分析在2011年我国已经开始颁布各种关于长江内河水运发展方面的文件,2014年阶段也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方面的指导意见,在其中明确提出在长江南京以下方面的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必须要重视其功能的改善,保证航道的功能符合要求。
在长江江苏带的航道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应的建设模式与体系。
一期与二期的整治工作,在2016年已经完成,预计在2020年12.5米方面的深水航道整条线路将会贯通,其对沿江港口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长江江苏段深水航道建设下沿江港口的发展策略在相关的深水航道建设背景之下,沿江港口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为更好的开展相应管理工作与建设工作,应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编制出相应的计划内容与工作方案,以此加快沿江港口的发展速度。
1.整合各种港口资源在沿江港口发展的进程中,应该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区域之内的资源一体化以及现代化的综合发展形式,以此提升经济发展方面的服务能力与工作水平,将沿海港口方面的建设与城市建设相互整合,实现联动发展的机制。
长江数字航道建设及展望
长江干线航道上起云南水富,下至长江入海口,全长2838km。其中:云南水富至四川宜宾合 江门段30km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养护管理,湖北宜昌中水门至秭归庙河段59km由长江三峡通 航管理局负责养护管理,江苏太仓浏河口至上海长江口(南汊)段120km由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负 责养护管理,其余河段由长江航道局负责养护管理。
引言
传统航道维护管理为劳动密集型工作方式,无法适应数字化、精细化、联动化、远 程化的高质量需求,成为制约航道通过能力及水运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升航道维护 管理信息化水平,需在维护管理各环节实现全线联通、上下联动,标准统一、应用多样。
引言
传统航道信息服务
- 更新周期长、数据时效性差 - 标准不统一、无法与业务系统集成 - 不能反映航道要素动态变化情况 - 依赖专业终端设备,应用门槛较高 - 功能、性能及用户体验不足 - ……
引言
2018年干线货物通过量达到26.9亿吨,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85%的 铁矿石、83%的电煤和8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主要依靠长江航运来实现,在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极其重要的地位。
引言
长江上游 Upstream
长江中游Midstream
长江下游 Downstream
长江口 Estuary
长江航道信息化建设进展
长江航道局
主中心
主中心目标——“联得上、通得了、用得好”
• 长江航道数据交换平台:主中心与分中心数据互联互通 • (对内)综合信息平台:全线航道维护尺度、航标、水位等信息集中统一管理 • (对外)综合服务平台:“互联网+航道” 信息服务
长江航道信息化建设进展
建设长江综航合道管管理理平中台心软件系统
引言
长江航道局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的大型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长江 干线航道规划、建设、管理和养护等工作。在长江沿线七省二市设有南京、武汉、宜昌、重 庆 、 泸 州 、 宜 宾 等 6 个 区 域 航 道 局 , 下 辖 81 个 航 道 管 理 处 。 维 护 四 川 宜 宾 至 江 苏 浏 河 口 2687.8km的长江干线航道,同时还维护着海轮航道、缓流航道、进港航道、小轮航道以及部 分支流航道1874km,维护总里程达4516.8km,共设助航标志7000余座。
对长江生态航道建设的思考
对长江生态航道建设的思考长江干流航道上自云南省水富港,下至上海市的入海口,全长2838 km,是我国主要的东西交通运输大动脉,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运资源被誉为''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长江水运具有占地少、成本低、能耗小、污染轻、运能大、效益高的优势。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对长江航道实施科学整治和适度开发,合理利用长江自然水深进行水路运输,能够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有效缓解资源、环境、生态压力,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在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2013 年工作会上,航道局表示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绿色低碳、生态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长江航道现代化建设中,将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成为生态文明航道。
可见,长江生态航道的建设是长江航道建设的发展方向,将有助于提高长江沿线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为实践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长江生态航道整治步伐,为建设长江生态文明航道提供技术支撑,促进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进步,开展长江生态航道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一、生态航道建设现状(一)国外现状发达国家对环境和生态退化的问题认识较早,很早就开始研究传统的护坡技术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认为传统的混凝土护岸,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引起生态退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很多西方国家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的做法进行了反思,发达国家科技界和工程界针对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研究开发了河流生态恢复的理论和技术,并开始有意识地着手对遭到破坏的河流自然环境进行修复。
在欧洲,如瑞士、德国、法国、英国等国,人们积极地改造水泥河堤,修建生态河堤,复原河道形态,恢复河岸水边植物群落与河畔林。
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局部生态环境得以良好恢复。
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
长江口10米深水航道上延以来福姜沙水道疏浚分析
4 C 8 T 中国水运 2 1 ・ 0 28
会 对 航 道 及 水 利 等 造 成 不 利 影 响 。抛 泥 区 距福 南 进 口疏 浚 区 l 6公 里 , 距福 南 中部 疏 浚 区 1 2公 里 , 8 0米 , 2 0米 。 长 0 宽 0 为
2、 中 水 道 福
福 中 水 道 为 副 ( 轮 ) 道 , 长 1 . 里 , 道 计 划 维 江 航 全 02公 航 护水 深 为 45米 , 护 宽度 为 2 0米 。 设 航 行 标 志 1 . 维 0 现 0座 , 专 用 标 志 2座 。 该水 道下段为双涧沙浅滩 , 浅滩 不断上延 、 高影 响 , 受 增
米 , 侧 沿 1 . 等深 线 布 置 。 右 05米
2、 泥 区 的 选 择 抛
抛 泥 区设 在 福 姜 沙下 游右 汉 内 。设 汁 抛 泥 区位 于福 姜 沙
下 游靠 双涧 沙一 侧 河 道 内 , 处 河 道 较 为 宽 阔 , 下 游 水 深 、 此 其
航 宽 条 件 较 好 , 岸无 大 型 码 头 、 水 口 , 右 取 因此 , 此 弃 士 不 在
该 工 程设 计疏 浚量 5 .5万 方 , 淤 量 以 1 %计 , 疏 浚 29 回 0 总
量 5 .4万 方 。 82
20 0 9年 1 1月 1 ] 1 4 L 2月 l 8R 21 0 0年 7月 2 3日一 8月 3日 21 0 0年 1 2月 1 7日一0 1年 1月 2 21 7日
关 键 词 : 江 口深 水 航 道 福 姜 沙水 道 疏 浚 长
福姜 沙水 道河道 概 况
福 姜 沙水 道 位 于 长 江 下 游 澄 通 河 段 上 段 , 上起 江 阴 鹅 鼻
加快发展长江下游航道建设初探
是货方 ,船 方、港方 .将带来明显的社会效 益
和 经济 效 益
的飞跃形势 扶进江海轮艘次逐年增 多也说明
( 上接第 3 页) 3 第二步进行堵 汊,筑坝,护坡 护嘴 疏浚
了这个 问题 。这样原来在上海港 中转的货物部
工 程 等 综 合 治 理 后 维 护 水 深 可 望 提 高 至 1 5 。江 阴、焦 山尾 口岸直水道都 可采 用 2 m 不同的工 程措施提高航道维护尺度 。
福姜沙南水道现为海轮航道 ,但航道弯且
窄 ,航程较远 ,特别是 上 口沉船甚多 ,加上南 岸码头栈桥 影响 航宽不足 2 0 。沿南 岸为 0m
张家港港 区.港作船 、过江轮 渡、江 中锚地进
出小河港小 民船甚多,航行 条件很差 。而福姜
沙中槽 1m 等深线不稳定 .时而交错,时而不 0 通 .水深受到一定限制 ,但航行条件较南 水道 好 ,航道 航运 ,港监等单位多次呼吁尽快 改 槽 .海轮 走 中槽航道 。北槽 由于 边滩变 化 影
毒 —— 型 0
——— \ 二 /
加快发展长江下游航道建设初探
长南航局旦 i U 江京遭 垂 王 盟 堑
摘 要 在分析 长江 南京以下河段 目前 的航道概况及存在的三个主要 问题的基础 上,探讨 了加快长江
下游航 道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ABSTRACT
Bae n te a ayi o h rsn h n e sre & e itn he j rp o lms sd o h n lss ftepee tc a n l uvy xse ttre mao r be
该 段有浏 河 .白茆 沙 .通州沙三个水 道
维护水 深理 潮而下 85 白茆沙浅滩是继长江 m. I铜沙 、江亚 鸭窝沙之后进江 的第四个著名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