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自然、社会环境行为、心理与健康PPT演示课件
4
2、环境的组成
• 环境可分为: • 自然环境、 • 社会环境、 • 人体内环境
5
自然环境 Natural environment
社会环境 Societal environment
6
自然环境
• 环绕于人类周围,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 生活与生产的一切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总体。
• 包括空气、水、土壤、阳光和各种矿物质、 植物和动物。
• ⑶有机化合物:有机 农药、有机溶剂等
• 噪音、电离辐射、非 电离辐射
• 细菌、病毒、寄生虫。
27
4、污染物的来源
• 1、生产性污染 • 2、生活性污染 • 3、其他来源
信、自然灾害等。
工业三废、农药化肥 生活三废
交通运输、电子通
28
1. 工业企业
生产性污染
工业生产中 的物理、化 学因素、三 废,农业农 药、化肥滥 用等。
• (1)按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是否 改变:
• 一次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污 染物
• 二次污染物:环境中因化学、物理或生物 学反应而改变性状的污染物。
26
3、环境污染的种类
• 1、化学性污染物
• 2、物理性污染物 • 3、生物性污染物
• ⑴有害气体:SO2、CO、 NOx 等
• ⑵重金属:汞、镉、 铅、铬等
29
2. 生活炉灶 生活性污染
垃圾、污水、粪便,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燃烧产物、烹调油烟、 香烟烟雾、装饰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建筑材料中的氡及空调30场 所的微生物等)。
3. 交通运输
其他污染 交通运输、电磁辐射波、放射性废气物等 31
2.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1.广泛性
污染影响范围大,人口多, 对象广泛。
2、环境的组成
• 环境可分为: • 自然环境、 • 社会环境、 • 人体内环境
5
自然环境 Natural environment
社会环境 Societal environment
6
自然环境
• 环绕于人类周围,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 生活与生产的一切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总体。
• 包括空气、水、土壤、阳光和各种矿物质、 植物和动物。
• ⑶有机化合物:有机 农药、有机溶剂等
• 噪音、电离辐射、非 电离辐射
• 细菌、病毒、寄生虫。
27
4、污染物的来源
• 1、生产性污染 • 2、生活性污染 • 3、其他来源
信、自然灾害等。
工业三废、农药化肥 生活三废
交通运输、电子通
28
1. 工业企业
生产性污染
工业生产中 的物理、化 学因素、三 废,农业农 药、化肥滥 用等。
• (1)按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是否 改变:
• 一次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污 染物
• 二次污染物:环境中因化学、物理或生物 学反应而改变性状的污染物。
26
3、环境污染的种类
• 1、化学性污染物
• 2、物理性污染物 • 3、生物性污染物
• ⑴有害气体:SO2、CO、 NOx 等
• ⑵重金属:汞、镉、 铅、铬等
29
2. 生活炉灶 生活性污染
垃圾、污水、粪便,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燃烧产物、烹调油烟、 香烟烟雾、装饰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建筑材料中的氡及空调30场 所的微生物等)。
3. 交通运输
其他污染 交通运输、电磁辐射波、放射性废气物等 31
2.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1.广泛性
污染影响范围大,人口多, 对象广泛。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可动员机体非特异性适应系统 --由于适应机制失效、会导致不
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和躯体障碍。
交流与分享:如何解决心理冲突?
钟娴彬:I am a good woman, not the best, but good enough; I am a good manager, not the best, but good enough.
二、心理健康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 生大会(1946) 认定的健康标志是:
在职业工作中, 能充分发挥自己 的能力,过着有 效率的生活。
身体、智力、情 绪十分协调;
有幸福感;
适应环境,人际 关系彼此能谦让;
第一节 概 述
section one Introduction
基本概念 致病机制 心理行为测量
恢复正常状态时,上述激素分泌的变化正好相反。
免疫系统与中介机制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 系,一方面神经系统直接支配胸腺、淋巴结、骨髓、 脾等免疫器官,通过5-羟色胺等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 上的受体,另一方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也可通过 与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
每一条路都有其美丽的风景,也有其坎坷崎岖。 理智分析,作出调整; 同时放弃,另谋出路; 让时间来考验; 折衷处理,两面兼顾; 迂回而取;
四、生活事件 life event
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
197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专家 Holmes对5000多人进行社会心理调查,编制 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康的影响
学习问题 恋爱婚姻问题 健康问题 家庭问题 工作与经济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环境问题 法律与政治问题
表4—9 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心理应激量表
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和躯体障碍。
交流与分享:如何解决心理冲突?
钟娴彬:I am a good woman, not the best, but good enough; I am a good manager, not the best, but good enough.
二、心理健康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 生大会(1946) 认定的健康标志是:
在职业工作中, 能充分发挥自己 的能力,过着有 效率的生活。
身体、智力、情 绪十分协调;
有幸福感;
适应环境,人际 关系彼此能谦让;
第一节 概 述
section one Introduction
基本概念 致病机制 心理行为测量
恢复正常状态时,上述激素分泌的变化正好相反。
免疫系统与中介机制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 系,一方面神经系统直接支配胸腺、淋巴结、骨髓、 脾等免疫器官,通过5-羟色胺等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 上的受体,另一方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也可通过 与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
每一条路都有其美丽的风景,也有其坎坷崎岖。 理智分析,作出调整; 同时放弃,另谋出路; 让时间来考验; 折衷处理,两面兼顾; 迂回而取;
四、生活事件 life event
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
197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专家 Holmes对5000多人进行社会心理调查,编制 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康的影响
学习问题 恋爱婚姻问题 健康问题 家庭问题 工作与经济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环境问题 法律与政治问题
表4—9 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心理应激量表
《行为与健康》课件
介绍不同类型的运动,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灵活性训练,以帮助学生选择适 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3
制定健康运动计划
分享如何制定个人的健康运动计划,包括设定目标、制定时间表和选择适合的运 动项目。
压力管理
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解释压力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让学生 认识到压力管理的重要性。
应对压力的策略
介绍如何应对压力的有效策略,如积极思考、 放松技巧和社交支持。
《行为与健康》PPT课件
本课程将帮助您了解行为与健康的紧密关系,提供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和提高 健康的方法,以及制定健康饮食计划、适度运动和压力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介绍
本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行为与健康关系的认识,并学习如何改变不良行 为习惯和提高健康行为。课程通过概述行为与健康的重要性和内容来引入主 题。
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探索不良行为如吸烟和饮酒对健康的影响,提醒学生采取健康行为以改善身体状况。
如何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提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学生逐步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如戒烟、限制网瘾等。
提高健康行为的方法
分培养健康行为。
健康饮食
营养需求
解析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引 导学生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健康饮食的原则
介绍均衡饮食的原则,包括多 样性、适量性和合理搭配。
制定健康饮食计划
提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帮助 学生制定符合个人需求的健康 饮食计划。
适度运动
1
运动的好处
探索适度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益处,以及如何通过运动维持健康的方法。
2
不同类型的运动
《行为与健康》课件
康。
05
个人卫生与健康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保持身体舒适
良好的个人卫生有助于减少身体上的 不适感,如瘙痒、异味等。
提高自信心
预防疾病
个人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如 洗手可以减少细菌传播,刷牙可以预 防口腔疾病等。
清洁、卫生的形象有助于提升自信心 ,让人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
勤洗手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尤其 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和饮食前后。
口腔卫生
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定期洗牙和口腔检查,有助于预防口 腔疾病。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适当使用护肤品,避 免皮肤感染和炎症。
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变质 的食物和饮用生水,预防消化道疾病 。
06
环境因素与健康行为
《行为与健康》ppt 课件
目录
• 行为与健康概述 • 健康饮食行为 • 运动与健康 • 心理健康与行为 • 个人卫生与健康 • 环境因素与健康行为
01
行为与健康概述
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行为与健康相互影响
健康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能导致 疾病的发生。
健康行为对预防疾病的作用
健康的行为可以降低患慢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从小培养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
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个人卫生教育,通过 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 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付诸实 践。
社会宣传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个人卫生 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个人卫生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个人卫生与疾病预防
手卫生
01
05
个人卫生与健康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保持身体舒适
良好的个人卫生有助于减少身体上的 不适感,如瘙痒、异味等。
提高自信心
预防疾病
个人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如 洗手可以减少细菌传播,刷牙可以预 防口腔疾病等。
清洁、卫生的形象有助于提升自信心 ,让人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
勤洗手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尤其 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和饮食前后。
口腔卫生
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定期洗牙和口腔检查,有助于预防口 腔疾病。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适当使用护肤品,避 免皮肤感染和炎症。
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变质 的食物和饮用生水,预防消化道疾病 。
06
环境因素与健康行为
《行为与健康》ppt 课件
目录
• 行为与健康概述 • 健康饮食行为 • 运动与健康 • 心理健康与行为 • 个人卫生与健康 • 环境因素与健康行为
01
行为与健康概述
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行为与健康相互影响
健康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能导致 疾病的发生。
健康行为对预防疾病的作用
健康的行为可以降低患慢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从小培养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
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个人卫生教育,通过 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 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付诸实 践。
社会宣传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个人卫生 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个人卫生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个人卫生与疾病预防
手卫生
01
幼儿园培训课程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专题PPT课件
幼儿心理发展与行为问题的关联
幼儿的心理发展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例如,幼 儿的情绪稳定性、社交技能、自我意识等都会影响他们在 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1
2
幼儿心理健康的评估方法
心理健康评估的必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性
幼儿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其成长发展有着极其 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良好的幼儿更容易适 应社会环境,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拥有更 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如何正确识别幼儿心理行为问题
观察日常行为
观察幼儿的日常行为是识别其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途径。 如幼儿是否有频繁发脾气,是否害怕社交,是否有过度活 跃或过度安静等行为异常。
了解幼儿的生活环境
观察幼儿的日常行为是识别其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途径。 如幼儿是否有频繁发脾气,是否害怕社交,是否有过度活 跃或过度安静等行为异常。
幼儿心理健康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例如易
变性、情绪化、直观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幼儿心理健康的作用
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01
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健康的心理状 态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对其未来的人格发 展、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力等方面都有深远影响。
02
对社会的影响
幼儿心理健康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社会 适应能力,他们是否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对 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幼儿园, 幼儿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通过与同龄人的交往,可 以进一步培养他的社交技能和独立性。
心理发展与行为的关系
幼儿心理发展与行为表现的关联
幼儿的心理发展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例如,幼 儿的情绪稳定性、社交技能、自我意识等都会影响他们在 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第七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最新版
标化死亡率(1/10万)
45
男性
女性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70
年
1975
年
1980
年
1985
年
1990
时间
年
1995
年
2000
年
2005
中国肺癌流行趋势持续升高30年
第四节 烟草流行与控制
1991-2000年中国和美国人群肺癌死亡变化趋势
第四节 烟草流行与控制
6
5
4 OR
3
2
1
0
第一节 心理因素与健康
压力研究中的有关问题
压力测量的结果的判别和分类 压力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区别 使用标准的测量工具
第二节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第二节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 行为与健康行为 ※ 行为因素与健0康
心血管疾病: 吸烟、不良饮食行为 、久坐 、应对不良。 癌症:吸烟、不当饮食、过度饮酒、应对不良。 艾滋病:交叉使用注射器 非保护性行为。
第四节 烟草流行与控制
三、控烟倡导促动
政策倡导促动 大众倡导促动
第四节 烟草流行与控制
三、控烟倡导促动
(一)政策倡导促动
政策倡导促动所追求的是社会公平,影响到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执 行。烟草的流行已经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影响到社会未来的发展, 政府必须承担责任。倡导促动就是要推动政策改变,唤起民众行动。 很多国家就是通过限制烟草广告和公共场所控烟立法等举措来遏制吸 烟流行的。
压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 系指对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的控制和改变。包括认知和行为策略。 应对(coping) 原先系指解决心理冲突的自我防御机制,近来有人主张将概念扩展为处理压力 问题的认知和行为措施,但在实际研究往往只涉及到处理压力的心理机制 。
心理健康ppt课件
方面。
常见心理问题
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 、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对于 这些问题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
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02
CATALOGUE
心理健康的分类与症状
心理健康的分类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层面上的完整和稳定,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充分发挥潜能,并 享受满意的生活质量。
特点
心理健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具 有适应性、自我认知、情绪调节、压 力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心理健康是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有助于提高自我认知和 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生 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生物因素
01
02
03
遗传因素
研究显示,抑郁症、精神 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具有遗 传倾向。
生理病变
某些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 能异常可能导致心理障碍 。
药物和化学物质
滥用药物、酒精或其他化 学物质可能影响心理健康 。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家庭经济 状况等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
学校环境
校园氛围、师生关系、学业压力等 对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 响。
认识和重视,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心理健康促进
02
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应对压力等途
径,促进个人和群体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03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
对压力的能力。
常见心理问题
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 、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对于 这些问题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
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02
CATALOGUE
心理健康的分类与症状
心理健康的分类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层面上的完整和稳定,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充分发挥潜能,并 享受满意的生活质量。
特点
心理健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具 有适应性、自我认知、情绪调节、压 力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心理健康是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有助于提高自我认知和 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生 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生物因素
01
02
03
遗传因素
研究显示,抑郁症、精神 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具有遗 传倾向。
生理病变
某些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 能异常可能导致心理障碍 。
药物和化学物质
滥用药物、酒精或其他化 学物质可能影响心理健康 。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家庭经济 状况等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
学校环境
校园氛围、师生关系、学业压力等 对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 响。
认识和重视,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心理健康促进
02
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应对压力等途
径,促进个人和群体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03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
对压力的能力。
《心理健康培训》ppt课件
心理健康重要性
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个体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 人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心理健康现状及挑战
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 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心理困 扰和挑战。
心理健康挑战
包括焦虑、抑郁、压力、睡眠障碍、 人际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 个体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引发严重的 心理疾病。
THANKS
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难以控制,影响日常生活。
社交焦虑
2
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显著的不安、恐惧,担心被他人负面评价
。
特定恐惧症
对特定事物或情境产生过度恐惧,如恐高、恐蛇等。
抑郁症
症状表现
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活力减退、睡眠障碍等。
发病原因
可能涉及遗传、生化、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治疗途径
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
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关系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个体的幸福感、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心理健康问题可能 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性
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技能,有助于改善 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02
常见心理问题与障碍
焦虑症
1 3
广泛性焦虑
强迫症
01
02
03
强迫性思维
反复出现、不想要的想法 或冲动,导致显著不适。
强迫性行为
为了减轻不适而采取的重 复性行为,如反复洗手、 检查等。
影响与危害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能 导致社交、职业等功能受 损。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 维奔逸等。
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个体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 人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心理健康现状及挑战
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 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心理困 扰和挑战。
心理健康挑战
包括焦虑、抑郁、压力、睡眠障碍、 人际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 个体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引发严重的 心理疾病。
THANKS
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难以控制,影响日常生活。
社交焦虑
2
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显著的不安、恐惧,担心被他人负面评价
。
特定恐惧症
对特定事物或情境产生过度恐惧,如恐高、恐蛇等。
抑郁症
症状表现
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活力减退、睡眠障碍等。
发病原因
可能涉及遗传、生化、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治疗途径
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
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关系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个体的幸福感、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心理健康问题可能 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性
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技能,有助于改善 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02
常见心理问题与障碍
焦虑症
1 3
广泛性焦虑
强迫症
01
02
03
强迫性思维
反复出现、不想要的想法 或冲动,导致显著不适。
强迫性行为
为了减轻不适而采取的重 复性行为,如反复洗手、 检查等。
影响与危害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能 导致社交、职业等功能受 损。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 维奔逸等。
最新5++第四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在医疗实践中怎样将不确定转变为确定, 减少病人的心理应激?
中外对比
第二节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基本概念
行为:人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 生的外部活动。
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由各种行为构成 的图景。
健康相关行为: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危害健康 的行为
偏离个体、他 人和社会健康 期望、不利于 健康的行为
事件。
美国精神病学家Holmes
张明园 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心理应激量表
评价指标 LCU <150 150-300 >300
next year ill%
50 70
生活事件的不确定性危害更大
有两只猫,分别把它们关在上下带有铁板的笼 子里。
上层的铁板全天通电,下层铁板间断通电。 一个月后上层猫体重增加,下层猫拒绝进食,
疲劳 病痛 细菌 病毒 寄生虫的侵袭
毒药 药物 烟酒 多食
政治经济变化 传统习俗 宗教伦理
生活挫折 人际关系不良
工作紧张 城市生活
各种应激源
社会事件刺激理论
1963 生理学家Canon 压力from外部压力事件
1967 Holmes和Rache 应用生活事件来评估压力
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
戒烟的 艰 难
社会学原因
社会功能主义 社会网络的影响 经济学因素
911事件 后遗症
同伴的 影响
烟草 征税
第三节 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干预
政策干预 社会工程设施干预
大众社组媒区织体干干预预
小结
掌握 性格与健康的关系 熟悉 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原因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37
心理压力与健康的关系
中外对比
第二节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基本概念
行为:人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 生的外部活动。
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由各种行为构成 的图景。
健康相关行为: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危害健康 的行为
偏离个体、他 人和社会健康 期望、不利于 健康的行为
事件。
美国精神病学家Holmes
张明园 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心理应激量表
评价指标 LCU <150 150-300 >300
next year ill%
50 70
生活事件的不确定性危害更大
有两只猫,分别把它们关在上下带有铁板的笼 子里。
上层的铁板全天通电,下层铁板间断通电。 一个月后上层猫体重增加,下层猫拒绝进食,
疲劳 病痛 细菌 病毒 寄生虫的侵袭
毒药 药物 烟酒 多食
政治经济变化 传统习俗 宗教伦理
生活挫折 人际关系不良
工作紧张 城市生活
各种应激源
社会事件刺激理论
1963 生理学家Canon 压力from外部压力事件
1967 Holmes和Rache 应用生活事件来评估压力
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
戒烟的 艰 难
社会学原因
社会功能主义 社会网络的影响 经济学因素
911事件 后遗症
同伴的 影响
烟草 征税
第三节 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干预
政策干预 社会工程设施干预
大众社组媒区织体干干预预
小结
掌握 性格与健康的关系 熟悉 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原因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37
心理压力与健康的关系
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人际关系
个体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他人建立互信、尊重和支 持的关系,具备解决人际关系
问题的能力。
PART 02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REPORTING
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相 对较小的,因为每个人的遗传基 因和环境因素都是独特的,它们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复杂的。
然而,一些遗传疾病或基因变异 可能会增加个体出现心理问题的 风险,例如双相情感障碍、抑郁
心理健康对人际关系的和谐与 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 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自我认知
个体能够准确评价自己的性格 、优点、缺点和需求,具有积
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
情绪稳定
个体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 力,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
社会适应
个体能够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 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具备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 任感。
心理健康自我评估与建议
REPORTING
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2. 原因分析:抑郁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 、环境、生活压力等。
4. 应对方法:采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调节等 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强迫症的识别与应对
总结词:强迫症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无法 控制的强迫性思维和行为,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1. 症状表现:强迫症患者常常感到强迫性的冲动和想法 ,需要反复进行某些行为或思考,如洗手、检查门窗等 。
2. 规律生活:保持规律 的生活习惯,如定时起 床、就寝,避免过度熬 夜和不规律的作息。
3. 适当锻炼:适当的体 育锻炼有助于放松身心 ,促进睡眠质量。
个体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他人建立互信、尊重和支 持的关系,具备解决人际关系
问题的能力。
PART 02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REPORTING
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相 对较小的,因为每个人的遗传基 因和环境因素都是独特的,它们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复杂的。
然而,一些遗传疾病或基因变异 可能会增加个体出现心理问题的 风险,例如双相情感障碍、抑郁
心理健康对人际关系的和谐与 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 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自我认知
个体能够准确评价自己的性格 、优点、缺点和需求,具有积
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
情绪稳定
个体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 力,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
社会适应
个体能够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 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具备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 任感。
心理健康自我评估与建议
REPORTING
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2. 原因分析:抑郁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 、环境、生活压力等。
4. 应对方法:采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调节等 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强迫症的识别与应对
总结词:强迫症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无法 控制的强迫性思维和行为,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1. 症状表现:强迫症患者常常感到强迫性的冲动和想法 ,需要反复进行某些行为或思考,如洗手、检查门窗等 。
2. 规律生活:保持规律 的生活习惯,如定时起 床、就寝,避免过度熬 夜和不规律的作息。
3. 适当锻炼:适当的体 育锻炼有助于放松身心 ,促进睡眠质量。
2024版《大学生心理健康》ppt课件
人际关系疗法
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交技能,适用于社交恐惧、人际冲突等 问题。
艺术治疗
运用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内心情感,促进自我认知和情感宣泄。
2024/1/30
20
自助式心理调适方法推荐
01
02
03
04
情绪调节技巧
学习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 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积极心态培养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关注自 身优点和成就,增强自信心。
人际关系
大学生处于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中,如何 处理与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是一 个重要的问题。
情感问题
大学生处于情感活跃的时期,如何处理情 感问题、保持情感稳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024/1/30
自我认知
大学生处于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如何客 观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是一个重要的问 题。
6
02
常见心理问题与障碍
18
药物治疗原理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原理
通过药物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平衡,改善情绪和行 为症状。
药物治疗适应症
适用于中重度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心 理障碍患者。
注意事项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副作用和依赖性, 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2024/1/30
19
心理治疗技术展示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培养积极应对策略,适用于抑郁症、 焦虑症等。
2024/1/30
加强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高校应加强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工作,提高服务的 专业性和针对性。例如,可以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和 团体辅导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
高校应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包括良好的 师生关系、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优美的校园环境 等。这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心 理素质和幸福感。
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交技能,适用于社交恐惧、人际冲突等 问题。
艺术治疗
运用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内心情感,促进自我认知和情感宣泄。
2024/1/30
20
自助式心理调适方法推荐
01
02
03
04
情绪调节技巧
学习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 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积极心态培养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关注自 身优点和成就,增强自信心。
人际关系
大学生处于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中,如何 处理与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是一 个重要的问题。
情感问题
大学生处于情感活跃的时期,如何处理情 感问题、保持情感稳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024/1/30
自我认知
大学生处于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如何客 观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是一个重要的问 题。
6
02
常见心理问题与障碍
18
药物治疗原理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原理
通过药物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平衡,改善情绪和行 为症状。
药物治疗适应症
适用于中重度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心 理障碍患者。
注意事项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副作用和依赖性, 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2024/1/30
19
心理治疗技术展示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培养积极应对策略,适用于抑郁症、 焦虑症等。
2024/1/30
加强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高校应加强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工作,提高服务的 专业性和针对性。例如,可以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和 团体辅导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
高校应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包括良好的 师生关系、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优美的校园环境 等。这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心 理素质和幸福感。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课件
迅速微弱易變
粘液質 抑鬱質
穩重但不靈活;忍耐力強,沉著,但 緩慢平穩善於抑
缺乏生氣。
制
易感,但內向;穩重,持久,但懦弱;
沉默而孤獨。
情感深而持久
動作遲緩無力 1
性格(character):在社會實踐中所形成的對 人對己對客觀現實所持的穩定的態度及與之相適 應的習慣了的行為方式。
性格特徵: 性格的態度特徵,包括對社會、集體、他人、 自己以及學習、工作、勞動的態度。 性格的意志特徵,包括對行為自我調節、控 制等。
1
第三節 行為和心理問題的干預
一、個體干預 針對知識、態度、信念、動機、技巧和經歷等方面進 行的行為和心理干預。 消除強化和刺激理論。 二、社會工程干預 通過某些社會性的措施來改變現狀。 社會設施、政策、組織。 三、場所干預 家庭 學校 工作場所 社區
1
社會因素作為應激源被人體感知納入後,形 成心理感受,以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為仲介, 對機體產生作用。
1
心理、行為、健康三者的關係為一些學科的重 要內容。
醫學心理學:心理特徵、活動過程--健康 行為醫學:探討促進及危害健康的行為 社會醫學:將心理行為與社會環境聯繫起來
心理測量(psychological testing)利用模具
1
吸煙行為
1.煙草的有害成分 捲煙煙絲及其燃燒產物種的主要有害成分有:焦油、
CO、 NO、HCN、丙稀醛;氣體占煙霧的90%,其餘 為微粒,包括焦油及煙鹼。 2.吸煙危害的流行病學研究
吸煙曾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20世紀的瘟疫”。 吸煙可致癌、與呼吸道疾患、心血管系統疾患有關, 對婦女及子代造成危害、增加職業性危害、也可使胃 潰瘍病患者病情加重 、對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牙 槽骨質疏鬆 、被動吸煙的危害……
粘液質 抑鬱質
穩重但不靈活;忍耐力強,沉著,但 緩慢平穩善於抑
缺乏生氣。
制
易感,但內向;穩重,持久,但懦弱;
沉默而孤獨。
情感深而持久
動作遲緩無力 1
性格(character):在社會實踐中所形成的對 人對己對客觀現實所持的穩定的態度及與之相適 應的習慣了的行為方式。
性格特徵: 性格的態度特徵,包括對社會、集體、他人、 自己以及學習、工作、勞動的態度。 性格的意志特徵,包括對行為自我調節、控 制等。
1
第三節 行為和心理問題的干預
一、個體干預 針對知識、態度、信念、動機、技巧和經歷等方面進 行的行為和心理干預。 消除強化和刺激理論。 二、社會工程干預 通過某些社會性的措施來改變現狀。 社會設施、政策、組織。 三、場所干預 家庭 學校 工作場所 社區
1
社會因素作為應激源被人體感知納入後,形 成心理感受,以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為仲介, 對機體產生作用。
1
心理、行為、健康三者的關係為一些學科的重 要內容。
醫學心理學:心理特徵、活動過程--健康 行為醫學:探討促進及危害健康的行為 社會醫學:將心理行為與社會環境聯繫起來
心理測量(psychological testing)利用模具
1
吸煙行為
1.煙草的有害成分 捲煙煙絲及其燃燒產物種的主要有害成分有:焦油、
CO、 NO、HCN、丙稀醛;氣體占煙霧的90%,其餘 為微粒,包括焦油及煙鹼。 2.吸煙危害的流行病學研究
吸煙曾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20世紀的瘟疫”。 吸煙可致癌、與呼吸道疾患、心血管系統疾患有關, 對婦女及子代造成危害、增加職業性危害、也可使胃 潰瘍病患者病情加重 、對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牙 槽骨質疏鬆 、被動吸煙的危害……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PPT课件
亲人遗弃 • 最近身体出现了很多不适,如食欲不振、心慌、
胸闷、多汗、手抖、失眠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
.
16
三个基本环节:
感受刺激(应激源)—应激反应(心理活动)—应付方式(行为改变)
应激原
中介因素
应激反应
变化 焦虑 挫折 冲突 压力 厌烦 创伤
可预见性 可控制性 认知解释 社会支持 应对技巧
.
26
紧张的来源
(1)困难的、带威胁的或迅速变化的情况会引起紧 张,如疾病或损伤引起的紧张是身体的一种病理 变化;
(2)现代文明生活节奏加快,使机体长期处于一种 紧张状态;
(3)紧张的期待也可引起机体的紧张状态,如重要 的考试前一个人的焦急行为等。
.
27
应激性疾病
• 不良的应激因素作用于机体,如适应机 制失调,机体器官的组织及功能就会发 生改变,从而产生应激性疾病,即心身 疾病。
(四)泌尿生殖系统: 月经紊乱、痛经、 神经性多尿症等。
.
33
(五)内分泌代谢系统: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 进、肥胖症等。
(六)皮肤: 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 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等。
(七)肌肉骨骼系统: 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 斜颈、紧张性头痛等。
(八)神经系统: 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 等。
Socio-economic factors are just one class of health determinants. Health status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behavioral, lifestyle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胸闷、多汗、手抖、失眠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
.
16
三个基本环节:
感受刺激(应激源)—应激反应(心理活动)—应付方式(行为改变)
应激原
中介因素
应激反应
变化 焦虑 挫折 冲突 压力 厌烦 创伤
可预见性 可控制性 认知解释 社会支持 应对技巧
.
26
紧张的来源
(1)困难的、带威胁的或迅速变化的情况会引起紧 张,如疾病或损伤引起的紧张是身体的一种病理 变化;
(2)现代文明生活节奏加快,使机体长期处于一种 紧张状态;
(3)紧张的期待也可引起机体的紧张状态,如重要 的考试前一个人的焦急行为等。
.
27
应激性疾病
• 不良的应激因素作用于机体,如适应机 制失调,机体器官的组织及功能就会发 生改变,从而产生应激性疾病,即心身 疾病。
(四)泌尿生殖系统: 月经紊乱、痛经、 神经性多尿症等。
.
33
(五)内分泌代谢系统: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 进、肥胖症等。
(六)皮肤: 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 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等。
(七)肌肉骨骼系统: 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 斜颈、紧张性头痛等。
(八)神经系统: 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 等。
Socio-economic factors are just one class of health determinants. Health status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behavioral, lifestyle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心理健康PPT课件
朋辈互助
有爱校园
前 言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 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 爱自己”。
1 什么是心理健康
2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3 大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
目 录
Contents
4 怎么调整心理问题 5 亚心理健康及调整 6 心理健康小测试
01
什么是心理健康
04
怎么调整心理问题
怎样调整心理问题
生理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跑步,游泳。 练习放松、静坐、冥想等。
怎样调整心理问题
心理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提升自己; 建立社会支持:配偶、家庭、亲朋好友等; 培养坚强、合群、乐健康心理及调整
亚健康心理及调整
心理健康小测试
你会在什么时候拿镜子照自己?
A.早晨出门前 B.随时随地 C.逛街时遇到有镜子或玻璃的地方
心理健康小测试
A.虚伪度60%,在不知不觉中你会讲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虽然怪怪的但还不至于太假。
B.虚伪度80%,虽然不是有意要装,但你有时的举止就
是有点过头。
C.虚伪度30%,不到必要时,不会刻意伪装自己
亚健康心理及调整
亚健康的自我调适
重视快乐的价值; 诚实待己、怡然自处; 不庸人自扰、拒绝杞人忧天; 抒发压抑感受、清理消极问题;
发展积极乐观的思考模式; 掌握此时此刻的时空; 追求人生理想,建立亲密关系; 追求有意义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创意; 尊重自己,亲近别人。
06 心理健康小测试
心理健康的含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 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一般讲,心理健康包括:人的心理在 认知、情感、行为之间的协调,心理 内容与客观世界的统一,个体与社会 环境的相适应,精力的旺盛和情绪的 愉快,人格的健全和发展。
有爱校园
前 言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 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 爱自己”。
1 什么是心理健康
2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3 大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
目 录
Contents
4 怎么调整心理问题 5 亚心理健康及调整 6 心理健康小测试
01
什么是心理健康
04
怎么调整心理问题
怎样调整心理问题
生理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跑步,游泳。 练习放松、静坐、冥想等。
怎样调整心理问题
心理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提升自己; 建立社会支持:配偶、家庭、亲朋好友等; 培养坚强、合群、乐健康心理及调整
亚健康心理及调整
心理健康小测试
你会在什么时候拿镜子照自己?
A.早晨出门前 B.随时随地 C.逛街时遇到有镜子或玻璃的地方
心理健康小测试
A.虚伪度60%,在不知不觉中你会讲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虽然怪怪的但还不至于太假。
B.虚伪度80%,虽然不是有意要装,但你有时的举止就
是有点过头。
C.虚伪度30%,不到必要时,不会刻意伪装自己
亚健康心理及调整
亚健康的自我调适
重视快乐的价值; 诚实待己、怡然自处; 不庸人自扰、拒绝杞人忧天; 抒发压抑感受、清理消极问题;
发展积极乐观的思考模式; 掌握此时此刻的时空; 追求人生理想,建立亲密关系; 追求有意义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创意; 尊重自己,亲近别人。
06 心理健康小测试
心理健康的含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 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一般讲,心理健康包括:人的心理在 认知、情感、行为之间的协调,心理 内容与客观世界的统一,个体与社会 环境的相适应,精力的旺盛和情绪的 愉快,人格的健全和发展。
卫生学(第9版)PPT课件 第六章 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
但病人本身并未意识到; ➢ 躯体变化与正常伴发于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变化相同,但更为强烈持久; ➢ 区别于神经症和精神病。
卫生学(第9版)
二、心身疾病的种类
按系统分
➢ 消化系统:溃疡、结肠炎、便秘、神经性厌食、胃肠痉挛等 ➢ 呼吸系统:哮喘、呼吸困难、失声、慢性心理性咳嗽等 ➢ 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胸痛、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等 ➢ 泌尿生殖系统:阳痿、早泄、性欲减退、月经失调、经前期紧张症等 ➢ 神经肌肉系统:头痛、偏头痛、口吃、抽动症、腰背疼痛等 ➢ 皮肤:神经性皮炎、全身瘙痒、局部瘙痒(如肛门、外阴)、慢性荨麻疹等 ➢ 心理生理疾病:过度进食和肥胖症、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呕吐、原发性
卫生学(第9版)
四、 运动与健康
适度动物的健康益处
运动不足或过度的健康危害
➢ 增强肌肉关节功能
➢ 运动不足:肥胖及相关疾病
➢ 增强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功能 ➢ 运动过度:过度疲劳等
➢ 控制体重,预防疾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愉悦心情
卫生学(第9版)
五、 不洁性行为、吸毒与健康
不洁性行为的健康危害 ➢ 性传播疾病(STD) ➢ 婚姻、家庭问题引起的心身疾病
➢ 长期吸烟增加卵巢癌、膀胱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等的发病风险。 吸烟还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功能损害、心血管病等的 发生、死亡有关。
➢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的健康,而且还可通过污染环境造成不吸烟者的被 动吸烟,危害不吸烟人群健康。孕妇吸烟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
卫生学(第9版)
了解 1.心理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机制。 2. 常见的心身疾病。
第一节
卫生学(第9版)
二、心身疾病的种类
按系统分
➢ 消化系统:溃疡、结肠炎、便秘、神经性厌食、胃肠痉挛等 ➢ 呼吸系统:哮喘、呼吸困难、失声、慢性心理性咳嗽等 ➢ 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胸痛、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等 ➢ 泌尿生殖系统:阳痿、早泄、性欲减退、月经失调、经前期紧张症等 ➢ 神经肌肉系统:头痛、偏头痛、口吃、抽动症、腰背疼痛等 ➢ 皮肤:神经性皮炎、全身瘙痒、局部瘙痒(如肛门、外阴)、慢性荨麻疹等 ➢ 心理生理疾病:过度进食和肥胖症、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呕吐、原发性
卫生学(第9版)
四、 运动与健康
适度动物的健康益处
运动不足或过度的健康危害
➢ 增强肌肉关节功能
➢ 运动不足:肥胖及相关疾病
➢ 增强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功能 ➢ 运动过度:过度疲劳等
➢ 控制体重,预防疾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愉悦心情
卫生学(第9版)
五、 不洁性行为、吸毒与健康
不洁性行为的健康危害 ➢ 性传播疾病(STD) ➢ 婚姻、家庭问题引起的心身疾病
➢ 长期吸烟增加卵巢癌、膀胱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等的发病风险。 吸烟还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功能损害、心血管病等的 发生、死亡有关。
➢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的健康,而且还可通过污染环境造成不吸烟者的被 动吸烟,危害不吸烟人群健康。孕妇吸烟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
卫生学(第9版)
了解 1.心理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机制。 2. 常见的心身疾病。
第一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1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一)社会心理因素的概念
是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能导致 人的心理应激从而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 因素。
(二)致病机制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2
(三)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 1.气质与健康 气质: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 气质分为:
胆汁质:以情感和动作发生迅速、强烈、持久为 特征
8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一)概述
行为:人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产生的外部活动
生活方式:人们采取的生活模式或式 样,它以经济为基础,以 文化为导向。
9
(二)促进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1. 积极的休息与睡眠 2.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3.积极的应付方式 4.体育锻炼
10
(三)危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1.吸烟 2.酒精滥用与健康 3.药物滥用与健康 4.不良性行为与健康
6
(五)生活事件 指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
失调的事件。包括在童年期家庭教养 和境遇、青年期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 成年期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受到的 各种事件。
生活事件的作用机制 生活事件的测量
7
生活事件对健康的影响表现 1.学习问题 2.健康问题 3、恋爱婚姻问题 4.家庭问题: 5.工作与经济问题 6.人际关系问题 7、环境问题 8、法律与政治问题
多血质:以情感和动作发生迅速、微弱、易变为 特征
粘液质:以情感和动作缓慢、平稳、善于抑制为 特征
抑郁质:以情感体验深而持久、动作迟缓无力为 特征
3
2.性格与健康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 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 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A型性格:争强好胜,易激动,急躁, 缺乏耐心,对人有敌意
11
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干预
(一)个体干预 针对个体知识、态度、信念、动机、技
巧和பைடு நூலகம்历等方面进行的行为和心理干预。
12
(二)社会工程干预
1、社会设施干预 2、政策干预 3、组织干预
13
(三)各种场所的干预
1、家庭干预 2、学校干预 3、工作场所干预 4、社区干预
14
A型性格易发生冠心病 B型性格:与A型性格相反 C 型性格:压抑,怒而不发,好生闷气,
内向。易发生肿瘤
4
(四)应激与健康 应激:指人们面对困难与逆境而产生的 压力和反应。 应激源分为四类: 躯体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 文化性应激源
5
应激对健康的作用: 应激的有利方面: 应激的不利方面:
1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一)社会心理因素的概念
是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能导致 人的心理应激从而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 因素。
(二)致病机制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2
(三)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 1.气质与健康 气质: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 气质分为:
胆汁质:以情感和动作发生迅速、强烈、持久为 特征
8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一)概述
行为:人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产生的外部活动
生活方式:人们采取的生活模式或式 样,它以经济为基础,以 文化为导向。
9
(二)促进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1. 积极的休息与睡眠 2.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3.积极的应付方式 4.体育锻炼
10
(三)危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1.吸烟 2.酒精滥用与健康 3.药物滥用与健康 4.不良性行为与健康
6
(五)生活事件 指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
失调的事件。包括在童年期家庭教养 和境遇、青年期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 成年期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受到的 各种事件。
生活事件的作用机制 生活事件的测量
7
生活事件对健康的影响表现 1.学习问题 2.健康问题 3、恋爱婚姻问题 4.家庭问题: 5.工作与经济问题 6.人际关系问题 7、环境问题 8、法律与政治问题
多血质:以情感和动作发生迅速、微弱、易变为 特征
粘液质:以情感和动作缓慢、平稳、善于抑制为 特征
抑郁质:以情感体验深而持久、动作迟缓无力为 特征
3
2.性格与健康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 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 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A型性格:争强好胜,易激动,急躁, 缺乏耐心,对人有敌意
11
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干预
(一)个体干预 针对个体知识、态度、信念、动机、技
巧和பைடு நூலகம்历等方面进行的行为和心理干预。
12
(二)社会工程干预
1、社会设施干预 2、政策干预 3、组织干预
13
(三)各种场所的干预
1、家庭干预 2、学校干预 3、工作场所干预 4、社区干预
14
A型性格易发生冠心病 B型性格:与A型性格相反 C 型性格:压抑,怒而不发,好生闷气,
内向。易发生肿瘤
4
(四)应激与健康 应激:指人们面对困难与逆境而产生的 压力和反应。 应激源分为四类: 躯体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 文化性应激源
5
应激对健康的作用: 应激的有利方面: 应激的不利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