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乱世佳人》和《小妇人》两部经典之叙事策略
《乱世佳人》读后感
![《乱世佳人》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fe3de4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b.png)
《乱世佳人》读后感《乱世佳人》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非常著名的文学作品。
该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贵族家族的衰落与一个女主角斯嘉丽·奥哈拉的坚强奋斗之路。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深地被情节和人物所吸引,同时也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思考。
首先,我被小说中的女主角斯嘉丽所深深吸引。
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既有坚强勇敢的一面,也有脆弱和自私的一面。
她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疼爱,但在战争爆发后,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斯嘉丽不得不适应这个新的世界,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她学会了如何生存和保护自己,成为了一个坚强不屈的女性。
她的表现让我感到敬佩,同时也让我思考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坚强和勇敢。
其次,小说中描写的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也让我深有感触。
通过作者的描述,我对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生活的困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尽管这个时期是一个充满灾难和痛苦的时期,但我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善意。
在战争的背后,人们仍然保持着对爱和希望的追求,他们为了自己所珍视的事物而奋斗。
而小说中的爱情线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斯嘉丽在小说中经历了多次恋爱和婚姻,但她最终发现自己最爱的人是她一直忽视的瑞斯·巴特勒。
这种复杂的感情让我反思了人们在选择爱情时的盲目和失误。
有时候,我们会忽略身边对我们真正好的人,而被表面的浪漫和激情所迷惑。
这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不再盲目追逐所谓的爱情。
尽管小说的情节丰富多彩,人物个性鲜明,但是我也对小说的一些缺点感到有些失望。
首先,小说有点过长,有一些不必要的情节拖慢了故事的进展。
此外,小说中的一些角色刻画得过于单一,缺乏良好的心理描写。
虽然这些缺点没有影响整个小说的魅力,但是对于一个好的小说来说这确实是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之,《乱世佳人》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小说,它让我对人性,爱情,战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小妇人影评800字
![小妇人影评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7da370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31.png)
小妇人影评800字《小妇人影评》篇一:《小妇人影评》《小妇人》这部电影,我觉得就像是一杯暖暖的热巧克力,甜中带点苦,让人回味无穷。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心里想,这不就是讲几个女孩子的故事嘛,能有多精彩?但是,看着看着,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电影里的那些场景,就像一幅幅精美的油画。
比如说她们家的那个房子,旧旧的,但是充满了温馨的感觉。
那几个小妇人在房子里的生活画面,真的是像把我带到了那个时代。
乔这个角色,那可真是个“女汉子”啊,在那个时候,女孩子就应该安安静静地做个淑女,可她偏不。
她就像一只想要冲破笼子的小鸟,渴望自由,渴望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她和劳里之间的感情也很复杂,我就想啊,他们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呢?也许在那个年纪,这种感情就是模模糊糊的吧。
就像我自己,在学校里也有那种关系很好的异性朋友,有时候也会分不清到底是哪种感情。
还有梅格,她就比较传统啦,她对爱情的向往就是那种平平淡淡的幸福。
她的婚礼那场戏,哇,白色的婚纱,简单的仪式,我就觉得好美好美。
那时候我就在想,要是我以后结婚,会不会也想要这样的婚礼呢?不过也许我会更想要一场超级炫酷的婚礼,哈哈,谁知道呢。
电影里还有一些情节是有点争议的,就像乔拒绝劳里的求婚。
有人可能会说,劳里那么好,为什么乔不答应呢?但我觉得乔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她不想被婚姻束缚住自己追求梦想的脚步。
这一点我还挺佩服她的,换做是我,可能就没有那么坚定了。
毕竟劳里又帅气又有钱,多少女孩子梦寐以求的啊。
可是乔就是乔,她就像一棵倔强的小松树,笔直地挺立着,不向世俗的观念低头。
这部电影看完,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有。
它不仅仅是讲几个女孩子的成长故事,还让我对爱情、梦想、家庭这些东西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就想问一句,你们看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呢?《小妇人影评》篇二:《小妇人影评》《小妇人》啊,这部电影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呢。
一开头,我就被那复古的画面感给惊艳到了。
那些裙子,那些发型,就像是从历史书里走出来的一样。
乱世佳人——银幕上的悲剧与时代的缩影
![乱世佳人——银幕上的悲剧与时代的缩影](https://img.taocdn.com/s3/m/01ad9d6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9.png)
电影,这个现代文明的产物,在一幕幕的光影变幻中展现了人类的悲欢离合。
近日,我观看了那部享誉世界的《乱世佳人》,它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历史的影像和人性的多面性。
一、幕启:旧世的繁华与战争的阴影这部根据小说《飘》改编的电影,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个名叫斯嘉丽·奥哈拉的女子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中寻找生命的位置。
电影的开篇便是美国南部种植园的繁华景象,人们在歌舞升平中似乎忘却了即将到来的战火与变革。
正如鲁迅先生在其作品中所言,“世间万物都是暂时的”,美国的南部贵族们尚在纸醉金迷之中,而暴风雨已经在天际酝酿。
斯嘉丽的美丽与虚荣,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在战火纷飞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刺眼。
二、挣扎:人性在历史漩涡中的沉浮电影中的人物性格鲜明、矛盾重重。
斯嘉丽既是一位投机取巧的女性,也是一位不屈不挠的母亲;瑞德是一个讽刺现实的商人,同时也是对爱情执着的追求者。
这些人物仿佛是鲁迅笔下的小人物放大版,在历史的激流中或顺应或反抗。
鲁迅先生曾说:“人生得一知已足矣。
”然而在《乱世佳人》里,我们看到的是人们的孤独和挣扎。
斯嘉丽失去了阿什利的爱情后仍不知悔改;而阿什利则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在悲痛中度日;梅兰妮以她的温柔和善良成为战争年代中的一束光;而瑞德则是那个清醒又痛苦的存在,他看透世俗却不脱世俗的痛苦。
三、深刻的社会剖析:战争与人性这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吗?或许更多的是关于人性和社会的电影。
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祥子、阿Q一般,《乱世佳人》中的角色们也在各自的生活中经历着悲剧和喜剧。
在这不多不少两千五百多字之间,我试图去描绘这部电影给予我的启发和反思:在战争的背后是什么让人类如此自相残杀?是生存的权利?还是权力的欲望?或者仅仅是为了一种被扭曲了的社会地位?斯嘉丽用尽心机想要守护的东西到底是否值得?她最后是否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电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切开了社会的肌理,让我们得以看到隐藏其中的脓疮和溃烂之处。
乱世佳人 影评
![乱世佳人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722e12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2.png)
乱世佳人影评
《乱世佳人》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之作。
这部电影以南北战争和重建时
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充满悲剧和爱情的故事。
导演用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情感,将这个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深受触动。
首先,电影的叙事手法非常出色。
从开始到结束,观众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战争、爱情和挣扎的世界。
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和流畅的叙述,让人仿佛置身于当时
的历史环境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挣扎。
其次,影片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
斯嘉丽、瑞德、梅拉尼等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鲜活,让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斯嘉丽这个角色,她的坚强和执着让人动容,同时也让人对她产生了共鸣。
她的爱情、挣扎和成长,都让人感到震撼和感动。
最后,电影中的爱情情节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斯嘉丽和瑞德之间的爱情充满
了悲剧色彩,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让人心痛不已。
同时,梅拉尼对瑞德的深爱
也让人感动不已。
这些爱情故事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坚韧,让人对爱情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乱世佳人》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之作。
它用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爱情的伟大。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好
看的电影,更是一部让人思考和感悟的作品。
它让人对生活和爱情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让人对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部曲三位女性作家的不同命运
![三部曲三位女性作家的不同命运](https://img.taocdn.com/s3/m/03c2e5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d.png)
三部曲三位女性作家的不同命运在文学世界中,女性作家的命运一直备受关注。
她们的作品中经常探索性别、家庭、婚姻、职业等问题,并揭示了女性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三位女性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乔治娅·海耶和弗吉尼亚·伍尔夫。
这三位作家的生活和作品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和背景,但她们都为女性文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玛格丽特·米切尔是美国南方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的代表作品是《乱世佳人》。
该小说描写了南北战争期间一个女性的生活和爱情故事。
玛格丽特在写作这部小说时付出了很多努力,因为她自己也是一个生长在南方、热爱南方文化和历史的女性。
尽管小说对南方的描写有时会受到批评,但《乱世佳人》无疑是一部经典之作,它让玛格丽特获得了普利策奖,并将她推向了文学巅峰。
另一位女性作家乔治娅·海耶则是一位英国女性,她的作品以小说和散文为主。
她在文学上的成就也非同凡响,其代表作品包括《蒂比·拉尔姆的故事》、《掌声响起》等。
乔治娅以深邃的内省、清晰的语言、完美的结构、恰到好处的幽默和对情感的深刻洞察力而著称。
她的作品中充满着对人性、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饱含温暖和慈爱,号召人们关注他人的需要和人类的精神追求。
最后,我们到达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世界。
弗吉尼亚是一位20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和女性主义思想家。
她的作品风格独特,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其自由流意识的写作方式。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主题常常与女性、性别、自由和个性有关,她提倡女性独立性的文化和教育改革,鼓励女性拥有自主性和怀疑精神。
她的作品非常具有代表性,其中包括《卧室》、《到灯塔去》等。
总之,玛格丽特·米切尔、乔治娅·海耶和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三位不同的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和生活经历展示了女性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她们的传记和作品对于我们了解女性文学的历史和未来意义重大,让我们应该珍视她们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并探索更多女性作家与女性文学的世界。
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22ef3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2.png)
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解读一、本文概述《乱世佳人》是一部由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成为了一部备受赞誉的经典作品。
本文将对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进行解读,探讨该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以及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
电影《乱世佳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斯嘉丽·奥哈拉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女性在战争和社会变革中的困境和抗争。
本文将首先概述电影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介绍斯嘉丽等女性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接着,本文将分析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方式,探讨导演如何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来展现女性主义思想。
在电影中,女性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弱者,她们在困境中展现出坚韧、勇敢和智慧。
斯嘉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和亲人,却依然坚韧不拔地生活下去,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逐渐走出困境。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女性角色的形象和行为,来探讨电影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
本文将总结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解读,指出该电影对于女性主义思想的贡献和启示。
通过对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女性应该如何面对困境和挑战。
本文也希望通过对电影《乱世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能够引发更多对于女性主义和性别平等的思考和讨论。
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乱世佳人》作为一部描绘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经典电影,其女性形象的塑造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如斯嘉丽、梅兰妮和贝尔·沃特林等,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女性主义观点和价值观,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解读空间。
斯嘉丽·奥哈拉是电影中的核心人物,她的形象塑造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
一方面,她坚韧、独立,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和竞争意识,这些特质体现了女性主义中强调的女性独立和自我实现的观点。
她不畏艰难,即使在战争和困境中也能勇敢地生存下去,并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另一方面,斯嘉丽也深受传统女性角色的影响,她的行为和决策常常受到男性视角的束缚。
论《乱世佳人》高超改编艺术
![论《乱世佳人》高超改编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a672a0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1.png)
论《乱世佳人》高超改编艺术
《乱世佳人》是一部经典的电影作品,它描绘了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女子斯嘉丽奋斗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因其高超的改编艺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首先,“乱世佳人”是由小说改编而来的。
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是电影制作的重要因素。
然而,电影无法完全复制小说,它需要在改编过程中做出调整和改动,以适应电影语言和表现方式。
电影《乱世佳人》在改编过程中删减了小说中的一些情节,例如,凯特琳·奥哈拉和艾希礼·威尔克斯的女儿技艾安的戏份被减少,而美国内战中北军的战争场面则成为了影片的一个重点。
这种改动的目的是为了使影片更符合观众的口味,同时保留原著的共鸣和情感。
其次,导演选择了瑰丽的镜头语言,使得影片更加生动有力。
例如,影片中经典的斯嘉丽穿着一件华丽的绿色礼服登场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只是很简单的一个镜头,但导演却通过精心的构图和摄影手法,将斯嘉丽的美丽和华丽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样的,导演还使用了多个慢镜头,表达了斯嘉丽内心感受的转变,增加了电影的戏剧性和艺术性。
最后,电影中的演员表现精彩,使得观众对角色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
尤其是凯特琳·奥哈拉一角,茱莉亚·罗伯茨出色的表演使得斯嘉丽的性格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她在电影中从一个少女到后来成熟的女人,经历了家族的败落,爱情的追求和坚持,最终崛起成为经营家族农场的女掌门人。
这样一个成长历程需要演员的精湛表演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乱世佳人”是一部艺术精品,它的高超改编艺术、瑰丽的镜头语言和演员的精湛表演使其成为经典之作,至今仍然享有广泛的欣赏和赞誉。
《乱世佳人》 观后感 爱情与战争的矛盾
![《乱世佳人》 观后感 爱情与战争的矛盾](https://img.taocdn.com/s3/m/fc7a260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6.png)
《乱世佳人》观后感爱情与战争的矛盾《乱世佳人》观后感爱情与战争的矛盾《乱世佳人》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其深刻展现了爱情与战争之间的矛盾。
电影背景设定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南方,通过对主人公斯嘉丽·奥哈拉的生活描绘,让观众亲身感受到了这一矛盾的存在。
在战争的残酷中,爱情成为一个充满矛盾与挑战的存在,而斯嘉丽作为一个女性角色更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电影开篇,斯嘉丽被描绘为一个任性而执著的女子。
她对自己爱慕已久的阿希礼·威尔斯先生有着强烈的感情,然而,战争的爆发却让她的爱情梦想破灭。
在战争期间,斯嘉丽经历了物质的匮乏和社会秩序的崩溃,她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艰辛。
面对困境,斯嘉丽展现出了她的坚强,并在生活的压力下独立自主起来。
她开始负起家庭的责任,努力维持塔拉庄园的正常运作。
这段描写既展现了斯嘉丽的勇敢与坚韧,也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然而,斯嘉丽的生活中又出现了一个抢夺她爱情的对手——梅兰妮。
梅兰妮温柔贤淑,备受大家的喜爱,而斯嘉丽如此坚定地追求爱情却显得自私与任性。
这两位女性在电影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温柔与泼辣、善良与自私。
斯嘉丽的行为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我们常常为她的勇敢与坚强心痛,却也难以忽视她的任性和自私。
斯嘉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使我们深思在困境中如何找到平衡,同时保护自己的利益。
爱情与战争的矛盾在《乱世佳人》中也展现在斯嘉丽与瑞德·巴特勒之间。
瑞德是一个具有魅力的军官,而斯嘉丽对他的感情却充满了矛盾。
她一方面被瑞德的勇敢和对她的真实爱情所吸引,但另一方面也无法摆脱对阿希礼的情感执念。
这种矛盾让斯嘉丽的内心备受摧残,也让观众看到了爱情的无奈与复杂。
最后,在战争背景下,斯嘉丽的爱情面临了最大的考验,她被迫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
为了保护家庭,她同意嫁给了梅兰妮的弟弟弗兰克。
这个决定是出于现实和家庭责任,而并非源于真正的爱情。
斯嘉丽做出这个牺牲,展现了她作为一个女性角色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
乱世佳人的叙事和艺术手法
![乱世佳人的叙事和艺术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73d8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c.png)
“乱世佳人”叙事和艺术手法
“乱世佳人”讲述了南北战争期间,斯嘉丽·奥哈拉的爱情故事。
在战争的冲击下,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爱情也经历了种种磨难。
然而,她始终坚韧不拔,不畏艰险,追求自己的幸福。
斯嘉丽是一个美丽而坚强的女性,她的魅力无人能敌。
在战争期间,她失去了她所热爱的人,但她并没有放弃希望,反而变得更加坚强。
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气,在战火中生存下来,并为自己和家人争取了更好的生活。
在战争结束后,斯嘉丽遇到了一个英俊而神秘的男子,他让她的内心燃起了新的希望。
然而,这个男子的出现也让她陷入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纠葛之中。
她必须面对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才能真正拥有幸福。
在这个过程中,斯嘉丽展现了自己的成长和变化。
她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性。
她的爱情也经历了种种考验,最终让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乱世佳人”以艺术的手法展现了斯嘉丽·奥哈拉的生活
和爱情故事,同时也展现了南北战争期间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这个故事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爱情的力量,同时也让人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与幸福。
论《乱世佳人》高超改编艺术
![论《乱世佳人》高超改编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c5348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3.png)
论《乱世佳人》高超改编艺术《乱世佳人》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著名的影视作品。
这部小说由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方庄园主家庭的兴衰和美国内战的故事。
这部小说不仅在文学界有着极高的地位,更是被改编成了著名的同名电影,并获得了不少奖项。
改编艺术的高超表现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乱世佳人》的改编艺术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剧本的改编。
由于小说篇幅很长,故事情节复杂,如何将小说中的精华内容融入到电影中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编剧顶佩·卢卡斯在剧本改编的过程中极具天赋和审美眼光,他精确地捕捉到了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性格,将其巧妙地融入到了电影中。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对影视表现的把握,他成功地将小说中的丰富内涵和情感表达转化为了影视语言,使得电影中的情节紧凑,人物性格丰满,故事情节流畅,引人入胜。
在《乱世佳人》的改编艺术中,导演维克多·弗兰林的表现也不可小觑。
他对于影片的导演手法非常独到,对故事情节的把握非常准确,能够很好地掌握每个镜头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在南北战争期间的大片场面上,他运用恢宏的镜头和震撼的音效,展现了战争的悲惨和凄美,使得整个影片的氛围显得非常壮观和感人。
而在一些细腻的情感场景中,他则运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情感演绎,使得人物的内心世界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这种对于影片节奏的把握和情感表达的准确把握,使得影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使人深受触动。
《乱世佳人》中演员的表演也是改编艺术的一大亮点。
女主角斯嘉丽由费雯·丽出演,她的演技细腻,形象生动,能够很好地诠释角色的内心与感情变化。
男主角瑞德由克拉克·盖博出演,他的自信和阳刚之气使得瑞德这个角色更加富有魅力。
斯嘉丽与瑞德之间的情感纠葛,两位演员的出色表现使得整个影片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都得到了提升。
配角们的表演也非常到位,他们的出色演技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生动的色彩,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有了更丰富的感受。
乱世佳人 影评
![乱世佳人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40d2ea3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7.png)
乱世佳人影评
《乱世佳人》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史诗片,它讲述了一个女人在战争年代的坚强
和不屈。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首先,影片的制作非常精良,场景的布置和服装的设计都非常考究,让我仿佛
置身于那个动荡的年代。
尤其是战争场景的再现,让人感受到了当时的恐惧和无助。
其次,影片的情节紧凑,剧情跌宕起伏,让人看得非常过瘾。
主人公斯嘉丽的
命运起伏不定,她的坚强和勇敢令人钦佩。
而男主角瑞德的深情款款也让人心生怜惜和敬佩。
最重要的是,影片所传达的情感触动了我。
斯嘉丽与瑞德之间的爱情故事,让
我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不易。
同时,影片也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磨难,让我对和平和幸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我对《乱世佳人》这部电影赞不绝口。
它不仅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爱
情片,更是一部让人思考人生和命运的作品。
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在观影后久久不能忘怀。
《乱世佳人》评析
![《乱世佳人》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5c11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3.png)
《乱世佳人》评析《乱世佳人》评析《乱世佳人》是一部经典的美国电影,改编自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
这部电影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个名叫斯嘉丽的年轻女子在战火硝烟中奋斗、爱情和成长的故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部电影进行评析。
一、背景与主题《乱世佳人》以南北战争为背景,通过斯嘉丽的视角,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这部电影的主题包括爱情、成长、奋斗和牺牲。
在战火硝烟中,斯嘉丽从一个任性、自私的女孩成长为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
她经历了爱情的甜与苦,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最终意识到生活的真谛。
二、剧情与结构《乱世佳人》的剧情紧凑且引人入胜,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结构。
影片以斯嘉丽与白瑞德的相识、相爱和分离为主线,穿插了南北战争的重大事件,如林肯总统的遇刺、南方联盟的投降等。
影片的结构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历史背景结合在一起,使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深入了解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
三、角色塑造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立体、生动的角色。
斯嘉丽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她既自私又善良,既脆弱又坚强。
在战争中,她为了保护家人和朋友,勇敢地面对困境。
白瑞德则是一个富有魅力、机智过人的男子,他对斯嘉丽一往情深,却又因她的任性而痛苦不已。
此外,影片还塑造了忠诚的奶妈、慈祥的母亲等一系列配角,为故事增色不少。
四、视觉与听觉效果《乱世佳人》在视觉和听觉效果方面表现出色。
影片的服装设计精美华丽,展现了南北战争时期的时代风貌。
同时,电影的摄影技术也非常精湛,如战争场面的宏大场景、夕阳下的美丽景色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电影的配乐也十分动人,既有激昂的战争音乐,也有温柔的爱情旋律,为故事增添了不少情感色彩。
五、文化与社会意义《乱世佳人》不仅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还具有深刻的文化与社会意义。
首先,这部电影反映了南北战争期间美国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通过斯嘉丽的视角,观众可以看到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破坏,以及南方传统观念的逐渐瓦解。
乱世佳人读书笔记
![乱世佳人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bad8df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5.png)
乱世佳人读书笔记乱世佳人读书笔记篇1《乱世佳人》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南方名门闺秀斯嘉丽的人生经历。
以下是一篇关于该作品的读书笔记:背景概述:《乱世佳人》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作品以斯嘉丽·奥哈拉为主线,展现了南方名门闺秀的生活和经历。
深入分析:斯嘉丽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角色。
她既是一个自私、冷酷、虚荣的人,又是一个充满激情、勇敢、有决断力的人。
在南北战争期间,她失去了她深爱的丈夫,也失去了她原有的生活。
然而,她并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选择坚强地面对生活。
她的这种勇气和坚韧精神使她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英雄。
个人观点:我认为斯嘉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她的性格中充满了矛盾。
然而,正是这种矛盾让她成为一个非常真实的人物。
她的勇气和坚韧精神让人敬佩,她的自私和冷酷让人反感,但无论如何,她都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角色。
对比与参照:与其他南方女性角色相比,斯嘉丽更加独立和坚韧。
与其他南方男性角色相比,她更加勇敢和有决断力。
这种对比不仅使她的形象更加鲜明,也使整部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结论与评分:总的来说,《乱世佳人》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
它以斯嘉丽为主线,展现了南方名门闺秀的生活和经历。
它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让人不禁为斯嘉丽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乱世佳人读书笔记篇2《乱世佳人》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南北战争期间一个女人的人生历程。
小说以斯嘉丽·奥哈拉为主角,通过她的经历展现了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社会的变迁。
斯嘉丽是一个美丽聪明、坚强自信的女人,她在南北战争中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生活陷入了困境。
但她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是努力工作、顽强生存,为了生存和金钱而奋斗。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斯嘉丽的姐姐梅兰妮是她的好友和情敌,她在战争中去世,为斯嘉丽带来了无尽的悲痛。
《乱世佳人》经典之作的思考
![《乱世佳人》经典之作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bbab2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d.png)
《乱世佳人》经典之作的思考电影《乱世佳人》是一部经典之作,它以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人在战争和爱情的纷乱中坚强生存的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它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人性、时间和命运的问题。
首先,影片中的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斯嘉丽·奥哈拉是一个极具魅力和毅力的女性角色,她在战争和困境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她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更是一个坚强的个体,她用尽一切办法去保护自己和她所爱的人。
而她的情敌梅兰妮·汉密尔顿则是一个善良和纯洁的女性,她的存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复杂和有趣。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让我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选择,而这些选择又会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命运。
其次,时间在电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动荡的时期,战争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破坏,而人们的命运也在战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影通过展现主人公斯嘉丽的成长和变化,让我思考了时间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时间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你的美丽或者财富而对你宽容,它会一直流动,不停地改变一切。
斯嘉丽在故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境,但她从中学会了坚强和成长,这让我意识到时间的力量和人的自我完善的重要性。
最后,电影中的命运问题也让我深思。
整个故事中,命运似乎是不可抗拒的,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斯嘉丽在爱情和事业上都屡战屡败,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让我思考了命运和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
命运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但个人的努力和选择可以影响命运的走向。
斯嘉丽虽然最终没有得到她想要的一切,但她的努力和坚持让她成为了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
总之,《乱世佳人》是一部具有深度和内涵的电影,它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人性、时间和命运的问题。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时间的流逝以及命运的无常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它让我对自己和世界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乱世佳人 影评
![乱世佳人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3ebce25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c.png)
乱世佳人影评
《乱世佳人》是一部让人深深沉醉的经典电影,它以其精彩的叙事和深刻的情感描绘,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首先,影片的叙事手法非常出色,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战乱时期的南方庄园,展现了一个家族在战争中的生活。
从繁华的庄园到战乱的废墟,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摧残和改变,让人们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影片的角色塑造非常成功,主人公斯嘉丽和瑞德的爱情故事让人动容。
斯嘉丽的坚强和瑞德的绅士风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人之间的爱情经历了战争的考验,最终依然坚不可摧。
他们的爱情故事让人深受感动,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影片的情感描绘非常细腻,每一个角色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
无论是斯嘉丽的矛盾心理,还是瑞德的默默守护,都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影片通过这些角色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丑陋,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电影《乱世佳人》以其精彩的叙事和深刻的情感描
绘,让我深深沉醉其中。
影片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爱情的坚韧,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经典之作,更是一部让人深受触动的艺术品。
从影片《乱世佳人》看电影与文学著作之间的差异、共性及发展
![从影片《乱世佳人》看电影与文学著作之间的差异、共性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34c343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5.png)
68外国电影评论Forein Film Review一、 影片《乱世佳人》的创作背景美国制作电影《乱世佳人》改编自玛格丽特·米歇尔的长篇小说《飘》。
全长共3小时45分钟,共分作上、下两部,以其恢弘的气势以及对于原著人物与内涵的精准表现表达出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动乱社会现实,上映时一举拿下多个奥斯卡奖项,时至今日依旧被人们奉为经典。
影片《乱世佳人》之所以被人们奉为经典,不仅仅是由于其在时代与观念中的与时俱进性,还源于其独到的艺术手法而精准不输原著的人物刻画与氛围营造。
不同于小说的长篇巨著,电影就算是以接近4个小时的长篇幅,假如想要全然表现作品的全部也还是捉襟见肘,因而影片的制作者们采用了删繁就简的拍摄风格,将小说的多个场景与章节进行有机融合与取舍,选取最能够体现出时代特征、烘托出人物形象的场景加以描写,最终成就了这部电影史上的伟大制作。
比如,小说中南北战争时期,种植园主们悠闲娱乐的生活场景画面描写比比皆是,而在电影中,导演却将舞会场景精简到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场景,既能够在简短的故事中初步介绍斯嘉丽、阿什利、白瑞德的性格,同时也交到清楚了斯嘉丽的第一段婚姻,能够兼具性格与剧情双方而不显冗长繁杂,导演对于剧情的把控由此可见一斑,这也进一步促成了电影《乱世佳人》成为一部传世佳作。
在电影观赏过程中,由于其与文学作品的反复领悟不同,人们往往更加注重电影的故事性而忽略其中蕴含的韵味,但是电影《乱世佳人》不同,导演通过独特的镜头语言与意向表现,向人们传达出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动乱社会状况,并用剧情引导观众深思。
例如,导演采用与原作者相同的方法,并未用具体的战争场景来描写战争,而是通过亚特兰蒂斯越来越多的伤员,街头齐媛媛【作者简介】齐媛媛,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
从影片《乱世佳人》看电影与文学著作之间的差异、共性及发展电影《乱世佳人》剧照2016年第19期越来越沉闷的气氛以及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们恐慌的眼神来表现这场战争对当时的社会带来的摧残。
乱世佳人 影评
![乱世佳人 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1fb277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9.png)
乱世佳人影评《乱世佳人》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它以其深入人心的故事和精湛的表演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名电影评论家,我被这部电影所打动,深深地感受到了它所传达的情感和共鸣。
首先,这部电影以其精彩的叙事方式吸引了我的注意。
从一开始,观众就被引入到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南方,跟随着主人公斯嘉丽·奥哈拉的命运起起伏伏。
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剧情铺陈,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激情和冲突的时代。
我被这种叙事方式所吸引,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角色们一同经历他们的爱与痛苦。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令人难以忘怀。
斯嘉丽·奥哈拉是一个极具个性魅力的女性角色,她的坚强和果断令人印象深刻。
她的爱情纠葛和生活的起伏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情感波动。
而男主角瑞德·巴特勒则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的内心战争和对斯嘉丽的爱情使他成为一个令人深思的角色。
这些角色的塑造使得电影更加真实和引人入胜。
此外,电影中的情感表达令人动容。
《乱世佳人》通过展现战争和爱情的交织,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
斯嘉丽的爱情不仅是对阿什利的执着,也是对瑞德的痴迷。
她的内心纠结和挣扎让观众感同身受。
同时,电影也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让人们思考战争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最后,电影的制作水准也非常出色。
电影的摄影和美术设计令人惊叹,再加上精心搭配的音乐,营造出了一个真实而又引人入胜的世界。
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细节和情感,让观众沉浸其中。
总之,《乱世佳人》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它通过其精彩的叙事、深刻的角色塑造和真实的情感表达,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感受和共鸣。
它不仅是一部经典的爱情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生活的思考之作。
无论是当年的观众还是现在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点,这也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1994版和2019版电影《小妇人》的比较分析
![1994版和2019版电影《小妇人》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5408e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d.png)
◎人文科技◎"1994版和2019版电影《小妇人》的比较分析葛欣怡(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摘要:本文从电影主旨、人物塑造、拍摄技法3个方面分析1994版和2019版电影《小妇人》的联系和区别。
在电影主旨方面,从不同的侧重点表现女性对于幸福的追求;在人物塑造方面,重点分析艾米、劳里和乔等人物形象,生动立体,各具特色;在拍摄技法方面,着重从叙事顺序和灯光音乐呈现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小妇人》;电影主旨;人物塑造;拍摄技法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50-031电影主旨:幸福追求,有所侧重两部电影的主旨都与小说所表达的主旨一致,电影为了突出人物间的矛盾,放大或缩小了少数人物性格的剪影⑴,但都鼓励女性大胆追爱和对世俗功利心理的反抗,表明每个女性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权力。
社会作为一个大背景,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与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有不可分割的联系⑵。
大姐梅格,一个原本被寄予希望嫁给有钱人改变家庭状况的女性,被时代束缚,但也有属于自己的反抗精神。
在爱情和面包之间她选择了面包。
当真正爱上了布鲁克先生之后,她放弃了原本想要进入上流社会的想法,她发现或许爱情比面包更加可贵。
在2019版故事中,加入了这样一个情节,梅格出于虚荣心买了一块昂贵的布料,这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是布鲁克先生却选择体谅和理解,可见在物质面前真爱或许更加可贵。
而三姐贝丝可以说是故事中最善良温柔的姑娘,在姐妹们玩耍的时候,只有她想到了母亲的叮嘱,去看望照顾赫海尔太太一家,因此染上了猩红热,导致身体虚弱。
贝丝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女性的普遍形象,她们有对乐器、对快乐的追逐渴望,也甘愿受社会的约束,对生死保持淡然。
借助这样的方式鼓励更多的女性拒绝被摆布的命运,勇敢追逐自我,追求真正的爱情⑶。
马奇一家对这4个女孩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在无形之中塑造了孩子的世界观、婚姻观和家庭观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乱世佳人》和《小妇人》两部经典之叙事策略摘要以美国南北战争为时代背景,以女性视角描写并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当属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乱世佳人》和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了。
重温经典比较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题意识及叙事风格。
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话语视角反讽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19世纪前期,当传统的女性观越来越束缚女性生活的时候,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开始兴起。
1868年,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发表了她的《小妇人》,这是一部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传统道德观念下萌芽的女权主义思想。
1936年,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乱世佳人》问世。
这部绝世畅销书的写作背景仍然是美国内战,它以女主人公斯佳丽的爱情和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描绘得生动自然且活灵活现。
比较两位作家,虽身处不同年代,但两部小说都是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同样的时代背景,刻画了不同成长环境下主人公栩栩如生的生活经历。
她们个性化的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对爱情婚姻的态度,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着各自的独到之处。
两位女作家对女性意识的表达及叙事话语的不同特色使两部作品独具匠心,艺术效果各领风采。
一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元素对比所谓女性主义是指文学作品中努力追寻女性意识,对男性中心主义提出挑战,探究女性独特的书写方式,挖掘在文学文本中女性视觉的写作姿态。
《乱世佳人》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性格及为重振家园而表现的生存斗争意识、生命的竞争观念,凸显了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展现了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从而也决定了作品的审美功能与文学价值。
斯佳丽——“性格丰富、充满生气”、“身上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那种百折不挠、勇于进取、敢于开拓的美国精神,她是一个善于在旧世界的废墟上建立自己新生活的女英雄!是一个新旧社会交替更迭中的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所刻画的女主人公斯佳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突出的自我意识,她追求独立自由的个性解放。
为了爱情和婚姻的幸福,斯佳丽展现了其个性的叛逆以及对旧习俗旧理道的挑战。
斯佳丽性格上顽强独立的特征、对传统思想礼教的反叛与挑战意识、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执着的追求与向往、坚韧不拔敢于面对的生活态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勇敢顽强地在逆境中挣扎的任性与固执等各个角度的叙事都为构建一个女性主义人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人格独立、个性突出、信念十足的女性形象。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精心设计、人物气质和性格上的逼真塑造,淋漓尽致地抒发出女性精神,深刻表达了作者女性主义的进步思想。
《小妇人》的出版早于《乱世佳人》,对女性意识的描写和认识还处在萌芽时期。
故事发生在美国内战期间,马奇先生在前线,妻子和女儿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与窘迫,相依相守,互相支持。
马奇太太教育四个女儿要自强不息、勤奋刻苦、克服各自的缺点,不断自我完善。
四个女孩子中乔是性格最为突出的一个。
她不拘小节,像男孩子一样奔跑跳跃,不喜欢淑女形象,不讲究穿着打扮,为了帮助家人甚至卖掉了自己美丽的秀发。
她性格直爽,有反抗精神,不拘泥于传统,对物质财富不屑一顾,拒绝了富有劳里的求婚,嫁给了支持她写作的教授。
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练了自己,完善了自己,充分彰显了女性意识。
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斯佳丽的个性特征更加鲜明,无论是爱情观或是价值观,她都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标准。
从不向任何传统势力和道德观低头。
她任性而狂热地追求着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艾希礼,她无视传统道德的约束和舆论的谴责。
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缺点要去改正。
在她向艾希礼表白遭到拒绝之后的一段对话里,斯佳丽简直像个小泼妇,她的语言尖酸刻薄甚至有些粗俗,她称媚兰是“愚蠢的小傻瓜”会养出“一群像她那样百依百顺的小崽子”。
她骂艾希礼是“胆小鬼、混蛋”……活脱脱一副蛮横、霸道、反叛的人物形象跃然面前。
所有这些都是她任性、顽皮、漠视社会传统习俗的叛逆精神和行为的生动体现。
在遭受颠沛流离之苦和家破人亡之痛的情况下,她说“我要活下去,让上帝为我作证,北佬不会把我击垮”。
她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力量和勇敢乐观的生活姿态向所有人证明了她的努力和奋斗是成功的。
她以顽强的勇气和决心诠释了她强有力的女性意识。
《小妇人》中的乔也有对传统理念的逆反,如不注重淑女形象,容易发脾气,说话口无遮拦等。
第一章中有一段对她的描述:她恨整天关在屋子里做女工的自己“像个死气沉沉的老太太”!她大声地叫嚷,她拉掉发网让头发散落开来。
她不爱长大去做一个淑女,要假装正经。
她喜欢像男孩子那样可以自由游戏,可以当兵参加战斗。
在《小妇人》中,虽然乔勇于冲破社会习俗的束缚与牵绊,走与传统女性相悖的个性化道路,保持着自尊和自立,但同时也叙述了她能够接受社会传统道德准则对女性的要求,做一位称职的太太。
她有独立的人格意识,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是既对家庭又对社会有用的人。
她不断改正缺点,净化心灵,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力求做一个完美的新女性。
斯佳丽却从不愿意履行妻子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我行我素。
所表达的女性意识则更加鲜明,女权思想也更加突出。
二各具风采的叙事话语经典叙事学通过对作品抽象的叙事结构分析,研究小说文本的艺术特点,重在对具体文本中的文字表达及叙事技巧的探究。
热奈特指出,“在故事中,几个事件可以同时发生,因此故事的时间可以是多维的。
但在叙事中,叙述者不得不打破这些事件的‘自然’顺序,把它们有先有后地排列起来,因此叙事的时间是线性的。
故事与叙事在表现时间上的不同特点为改变时间顺序达到某种美学目的开创了多种可能性。
”《小妇人》在叙事话语方面最为突出的特征是采用故事性的叙事结构构建文本体系。
叙述过程基本上按时间顺序进行,故事情节的纵向发展又是按姐妹们性格演变过程和心里及个性成长等叙事轨迹展开的。
两条主线贯穿整部作品,把马齐家四姐妹追求独立自强的生活,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相互关爱刻画得生动感人、栩栩如生。
通篇层次分明,和缓有序。
故事创意,人物刻画,都获得了应有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在文本话语层面上,作者运用第三人称语式叙述,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更直白,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可以更好地展开文章的叙述,使文章娓娓道来;不时巧妙地插入作者的看法,不做作,不矫情;更加突显文章的中心,使读者产生共鸣。
这种如涓涓溪流般涌入读者心脾的细腻叙事话语使故事更加优美耐读。
另外,作者还利用心理分析和话语对答来丰富叙述方式。
对女性心中微妙的思想和感情的分析与演示达到了惟妙惟肖的效果。
在第三十五章中的一段描述里,劳里因乔拒绝了他的爱,痛苦之下欲离家远行。
劳里不想放弃,继续恳求“哦,乔,难道你不能?”“特迪,亲爱的,我真希望能。
”劳里既有说服力又打动人的恳求使得乔感到自己好像戳了最亲爱的朋友一刀。
而当他离开她不再回头看时,她知道男孩子劳里是不会再回来了。
此处虽没有浓墨重彩但简单的话语对答和微妙的心里却给人深刻的印象。
对比《小妇人》,《乱世佳人》同样在叙事话语上具备了女性特有的审美方式和细腻的心里分析,使篇章的建构达到了有效的叙事效果。
米切尔同样是以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叙述,以战争发展的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动荡,斯佳丽家庭生活的变迁,以及爱情生活的波折做线索。
层次分明,井然有序,节奏感很强。
作者以语言对话形式这些有形的声音元素结合无声的心理分析视角来共同搭建对人物及事件的深刻描述。
所以,女性主义文艺理论家珀西·埃德温·惠普尔在研究19世纪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创作中的“女性特征”时指出:“最高贵,最完美的女性人物是由男作家刻画出来的,但女性心中微妙的思想和情感是任何男人都无法描写的,而女作家在无意识中却时有表达。
”下面的一段叙述正是作者以女性的心里透视视角配合话语声音的技巧对两个人物特点的完美诠释。
斯佳丽为挽回瑞特的爱万分焦急地请求瑞特给自己留下点什么,而瑞特回答,只有怜悯和慈悲这两样让她最憎恨的东西。
当怀有这两种情感时必然有轻视与之相连。
她宁愿被他冷酷地嘲讽而不愿被轻视,明明看出他表情中的轻视仍然固执得像个孩子似的道“可我还爱你呢!”“那就是你的不幸了。
”正是这种细腻并哀婉的叙述风格使得《乱世佳人》收获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读者群体,这是米切尔精妙的语言文字表达所传输的叙事效应。
克洛迪亚指出:“《乱世佳人》本是一名无名之辈的处女作,但其销售量超过了有些文坛大师一生的发行总额,其成功秘诀在于它的可读性。
”是的,《乱世佳人》独特的叙事视角给作品带来了巨大收获。
它凭借女性特殊敏锐的观察力和细微的心里洞察力使小说的每个人物鲜活如生活中的自己,使读者随叙述者勾画的轨迹起伏跌宕,悲喜交加。
在扑朔迷离,悬念重生,悲欢离合,爱恨交织的戏剧化情节中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作者还在多处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方法,下面一段就是“反讽”所产生的艺术效应。
书中第六章介绍斯佳丽在书房向艾希礼倾诉真情,在遭到艾希礼拒绝后:斯佳丽怒不可遏,抓起一个瓷钵,狠狠地朝屋子尽头的壁炉砸去,这时忽然冒出一个声音来“这,太过分了吧”。
一直天不怕、地不畏的斯佳丽此时也大惊失色,她万万没想到还有第三者在场。
瑞特从他一直躺着的沙发上站起来,以夸大的、彬彬有礼的态度向她鞠了个躬说道:“午休被这样一场我被迫听到的谈话吵醒己是够糟糕的了,可是为什么还要我的生命受到威胁呢?”……“先生,你应该让人知道这儿有人。
”……“真的吗?要是这样,你还能倾诉衷肠吗?”……“偷听者!你不是绅士”。
不曾想对方却针锋相对“观察正确,而你,小姐,也不是个淑女。
没有人在说过和做过我刚刚无意听到的事情后还能保持淑女的美名。
不过淑女们很少对我有吸引力,我知道她们在想什么,可她们永远没有勇气或缺乏教养说出她们所想的东西。
因此,总有一天会让人厌烦。
可是你,亲爱的奥哈拉小姐,是个具有难能可贵的精神的姑娘,非常让人钦佩的精神,我向你脱帽致敬。
”这一段是斯佳丽和瑞特第一次相逢时的对话。
这是一场唇枪舌战。
一个强词夺理,一个恶语相讥。
完美恰当地刻画出斯佳丽泼辣好胜的性格,以及瑞特诙谐调侃,爱作弄人的特点。
“反讽话语对读者产生的心理效应显然比以直露方式表达的非反讽话语大得多,就功能而言,反讽以其含蓄性和理解的多重性而具有一种诗意的效果,并且语气更强烈、生动。
”除此之外,米切尔还运用了各种比喻,增添了小说叙事话语的声音效果和多重视角,使叙事话语更具深意,耐人寻味。
例如,标题“gone with the wind”,以“风”比喻“战争”,棉花、奴隶和傲慢的南方奢华,过去的生活和人都随风而逝。
另有,斯佳丽回家参加父亲的葬礼时,芳汀祖母对她打的比喻:“我们不是小麦,而是荞麦。
当暴风雨来临时,小麦就会被吹倒,因为它太干燥,无法随风势而弯曲。
可成熟的荞麦杆里有水分,可以弯曲。
所以,暴风雨一过,它又会像从前一样挺拔、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