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论文
环境化学课程论文
CAS No.:2868-37-3
EINECS号:220-690-9
分子式:C5H8O2
分子量:100.11
1.2.4光解作用
光解作用是真正意义上的甲苯分解过程,因为它不可逆的改变了甲苯的分子结构。污染物的光解速率依赖于许多化学和环境因素,其中主要取决于太阳光的辐射。光解过程一般可分为三类: a.直接光解 b.光敏化反应 c.光氧化反应
1.2.5生物降解作用
生物降解是引起甲苯分解的最重要的环境过程之一。水环境中甲苯的生物降解,依赖于微生物通过酶催化反应分解有机物。微生物降解的特点:微生物个体微小,比表面大,代谢速度快。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类型多样。
从环境化学的角度
指导老师
摘要
关键词
姓名
班级
一.
一.地理生态条件
江西省宜黄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土地面积2885121.4亩,可耕地面积407174.5亩,林地面积2078461亩,森林覆盖率超过75%。总人口30万(2006),其中农业人口17万。
二.经济结构简介
2011年,宜黄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17万元,同比增长21.8%,位居全市第一位。2014年累计引进工业项目126个,工业园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8亿元,使用面积7500亩。已形成以塑料制品、纸业、汽摩配件、化工、医药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汞
中文名称:1-四氢萘酮
英文名称:1(2H)-Naphthalenone,3,4-dihydro-
《环境化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论文》
Alliance of environment academic organization, and Europe, country havesummary and discussio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future of developmentstrategy, and Direction and research priorities。
in General, environmentalthinking on strengthening of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y,economics, new technology constantly intervene, requirements are becomingincreasingly integrated i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more clear。
80年代在国际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才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成为“全球发展战略”;这也是我国1990年第4次全国环保大会召开以来在我国“九五”科技计划、2010年远景规划中明确的大方向。
环境化学研究一直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可持续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
环境科学技术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服务方面,结合各国实际,日益明确,可为我国借鉴,如1996年欧盟题为“创造明天”的第五个科技发展(R&I〕)框架提案中就有比较全面的反映。
它提出了“开发生命世界和生态系统资源”、“创造一个对使用者友好的信息社会”、“促进竞争性的可持续增长”三个主题,又提出工业革新和有中小企业参与等行动计划。
在环境化学有关任务方面,突出了它与健康、农业、食品工业、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的综合研究;强调要了解和预报(区域、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此外,在欧美企业界,在清洁工艺、清洁产品、清洁能源的研究方面也有不少活动;如1996年第五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上研究了减少污染源,从工艺设计、生产及污染预防问题,提出了`绿色化学’、“无害化学”问题。
环境化学2篇
环境化学2篇【环境化学:理论与实践】环境化学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环境的组成和变化的科学,它以理论为基础,应用为动力,推动着我们理解并解决环境问题。
尤其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则刻不容缓。
一、环境化学的理论基础环境化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热力学、分析化学和量子化学等。
这些基础理论为解析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比如,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度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的科学。
由此,可以预测和控制环境中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并提高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
再如,化学热力学则揭示了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和变化趋势,从而可以预测和控制污染物的稳定性与转化,设计出高效的环保技术。
二、环境化学的应用环境化学的应用广泛而深入,从农业、医学、工业等诸多领域都有其身影。
环境化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实验和技术研究上,它借助于各种化学原理和技术,对环境的污染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寻找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
环境化学的应用有两大方向,一是对现有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如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和土壤污染等;二是开发新的环保技术,如资源回收、污染物治理和生态修复等。
这两个方向虽然任务不同,但是目标都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环境化学:未来与挑战】面对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化学在未来的道路上,责任重大。
它需要不断发展并改进,以应对环境保护领域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一、环境化学的未来环境化学的未来在于开发出更智能更高效的环保技术。
先进的环保技术能够把理论变为现实,把试验变为生产,把研究变为应用。
比如,使用纳米材料和光催化技术进行水体净化、使用生物技术进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等。
除此之外,新的环保理念和环境政策,也将成为环境化学发展的新动力。
比如,倡导绿色化学,强调减少和防止污染的生成,而不仅仅是在事后进行治理。
还有环境友好型的产品和制程设计,将对环境化学产生深远影响。
环境化学课程论文-造纸与生态
生态与造纸摘 要:生态与造纸,一般人看来根本就是两种相互矛盾而不可能同时发展的事物。
通俗地讲就是造纸业的存在必然带来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失调,生态的保护必然制约造纸的发展。
然而经过国内外造纸业及相关行业的不懈努力,我们在造纸污染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倡导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纸业愿望的实现,依然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来走。
作为造纸专业的一名准毕业生,我们必须明确当前造纸业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生态问题和未来造纸行业的发展方向。
并把这些作为我们大学生涯剩下时间里的奋斗目标和学习动力。
努力学习钻研专业知识,为造纸技术实现清洁生产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才是我们学习《生态化学》这门课之后应该做的事情。
关键词:生态,造纸,污染现状,污染物,清洁生产生态,一个令人向往的词汇。
它是本意为生物的生活状态。
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 )或者我们的环境。
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1]现如今它也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名词出现,而更多的是以一个形容词被广泛使用,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经济等等。
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都殊途同归地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那就是——生态和谐。
造纸,中国的四个发明之一,也是中华名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在滔滔历史长河中,造纸带给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与丰富,还有宝贵的财富。
工业时代的到来使得造纸工业由手工抄造转为机械化和高效化生产,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至今仍然未能解决的问题:造纸带来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煤炭能源的高耗低产,森林资源的毁灭性开发。
尽管人们早已意识到这些问题,但谁也无法阻挡其愈演愈烈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政府三令五申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整改、兼并、取缔一大批中小型造纸企业。
但某些地方政府盲目当地经济发展而包庇、纵容污染企业,使得大量农田被毁、庄稼遭罪、渔业受挫,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安全和收入来源。
环境化学论文-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环境化学论文-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摘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已经成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成为环境科学的主流与核心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二十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十年的环境化学发展历程,对环境化学面临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化学;发展与展望;环境化学分析;土壤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环境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该学科是以研究解决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对象,其理论和方法是环境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
国际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 二次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70年代为环境化学的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1995年,Rowland、Molina和Crutzen 3位科学家因研究氯氟烃(CFCs)损耗平流层臭氧的作用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这标志着环境化学在直面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环境问题,并与众多传统和新兴学科的相互融合渗透中,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展的阶段,并在推动基础科学研究进步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在解决环境污染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理论与方法,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与成熟。
研究尺度则从微观分子水平逐步向局部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延伸。
各分支领域的研究工作促进了环境化学学科在我国的全面发展,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 近二十年国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全球范围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同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化学研究在近20年也有了长足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改善生态环境列入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明确指出“改善生态和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这既表明了国家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也极大促进了我国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入和水平的提高。
《环境化学》期刊论文全文模板
论文题目* (二号黑体)张三1 王小二2** (四号楷体)(1.工作单位,城市,邮编; 2.工作单位,城市,邮编) (六号宋体)摘 要 ××××××××××××××××××××××××××××××××××××××××××××××××××××××××××××××××××××××××××××××××××××××××××××××××××××××××××××××××××××。
关键词 ××,××,××。
(小五号宋体)×××××××××××××××××××××[1],××××××××××××××××××××××××[2-3],×××××××××××××××××××××××××××××××××××××××××××××××××××××××××××××××[4-6]。
环境化学论文3300字_环境化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环境化学论文3300字_环境化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环境化学论文3300字(一):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摘要:文章基于OBE理念,结合环境化学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环境化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即关注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相互关联,构建持续改进的课程体系,生成知识、能力与素质一体化课程,转变课程评价的目标与形式,从而有利于提高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环境化学;教学改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我国开展已十年有余,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秉持成果导向(OBE)、以学生为中心(SC)及持续改进(CQI)的理念评价高校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行业。
各高校纷纷开展工程教育专业的改革和创新,以此为指导促进工程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1]。
哈尔滨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是以化学为依托,对污染环境的三废进行防控和治理。
“环境化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主要阐述污染物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土圈及生物圈层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所涉及的污染化学问题及其效应,为环境污染治理奠定理论基础。
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专业认证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将认证的理念融入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已成为常态,不断去探索如何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如何实施成果导向的教育取向,如何实现持续改进的质量提升,从而不断地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方法学及考核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以期支撑对毕业要求能力的培养,最终达成专业的培养目标。
一、关注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相互关联专业培养目标为专业教育产出(或称教育成果),毕业要求为毕业生的学习产出(或称学习成果),课程(包括所有教学环节)是专业教育的基本载体,专业教育目标的达成,主要是靠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实现的[2]。
课程体系按照成果导向的理念要进行反向设计,即课程设计从顶峰成果(培养目标)入手,结合毕业要求,确定课程具体的教学目标。
环境化学教改实践论文
环境化学教改实践初探摘要:环境化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在环境介质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在、特性、行为和效应,并提出控制和治理的化学方法和原理。
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相处。
但当前的教学仍存在一定缺陷,文章从教学观念、理论课堂、实验课堂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提高环境化学的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环境化学教学改革环境化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在环境介质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在、特性、行为和效应,并提出控制和治理的化学方法和原理。
总的来说就是研究环境问题从而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化学对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发展要选择一条可持续的道路,因此环境化学的主题必定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相处,而高校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
因此,环境化学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能够提高大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增强污染防治的能力。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有一段时间,但是所获成果并不尽如人意,政策仍然停留在理论观点阶段而没有在基础教育层次上切实落实。
作为较高层次的高校素质教育,环境化学的教学模式必须深化改革来满足素质教育的特征。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三种观念:(1)教师的观念,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作为传授者,而在素质教育中应作为指导者;(2)学生的观念,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3)教学观念,教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和灌输,而是学生主观的接受和习得。
为了使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课本内容的精髓所在,掌握学习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需要精心设计环境化学的课程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力[1]。
能共成功学习一门学科的关键就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不仅仅在学习上,更能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因此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学习科学的思维方。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要传授给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锻炼其思维活跃性和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科内涵的科学精神,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激励创新精神。
化学与环境论文3000字
化学与环境论文3000字篇一: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题目:大气污染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院目录摘要关键词引言酸雨温室效应及其控制对策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及其控制对策光化学烟雾及其控制对策结语参考文献摘要: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
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
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关键词:环境污染、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光化学污染引言: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
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
就大气的环境问题而言,主要有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等。
一:酸雨造成雨水酸化之污染物很多,其污染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为自然物质,其二为人为物质。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共2篇)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共2篇)第1篇:浅谈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也被称作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解决了化工产业在生态环境、资源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为了避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科学家已经开始研究和开发从本质上减少污染的清洁产品,即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一门能够保护地球环境的化学技术。
它可通过使用自然能源、化学技术和方法来避免给环境造成污染、避免排放有害物质、副产品和废物。
并考虑节能和节省资源。
它消除了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是控制化工污染的最有效手段。
绿色化学代表的是一种理念和愿望,它本身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逐步趋于实际应用,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就是适应社会发展对环境、健康和能源等方面日益严格的要求,绿色化学从其现在代表的意义来看,暂时还可用环境友好化学、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等词汇来进行描述。
虽然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词汇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概念。
二、我国发展绿色化学的意义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传统化学工业许多废水、废气与废渣仍未经严格处理就外排,导致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变得十分严重。
并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健康。
从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经济水平和社会的要求来看,我国化学工业已经无法再承担使用和产生有危害物质的费用,我们需要大力研究与开发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的绿色化学,绿色化学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绿色化学还可以变废为宝,大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从而尽量做到不再产生和处理废物与副产品,绿色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我们判断绿色化学正是实现污染防止的基础和重要工作。
三、绿色化学的内容绿色化学包括:(一)使用绿色可再生的资源以无毒、无害和可再生资源为化工生产的原料。
环境化学论文 大气污染
关于大气污染源的分析学生:学号:班级:老师:引言: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所谓人类活动不仅包括生产活动,也包括生活活动,如做饭、取暖、交通等。
所谓自然过程,包括火山活动、山林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及大气圈中空气运动等。
一般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自净作用,会使自然过程造成的大气污染,经过一定时间后自动消除。
所以说,现代社会中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但是按污染物源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关键字: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
一、天然污染源大气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森林植物释放、海浪飞沫等来源,这些污染源都会想大气中排放大量的SO2、H2S、CO2、CO、CO、CO2、SO2、NO2、HF、火山灰等颗粒物、风砂、土壤尘、稀类碳氢化合物、硫酸盐与亚硫酸盐等对大气质量有严重影响的物质。
自然界中某些自然现象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
仅管与人为源相比,由自然现象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少,浓度低,在局部地区某一时段可能形成严重影响,但据调查,从全球角度看,在某些情况下,某些天然污染源源对于某些区域还是很重要的,有人曾对全球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作了相对的调查估计,认为全球氮排放中的93%,硫氧化物排放中的60%来自天然源。
由此可以看出天然污染源的重要性和危害性。
二、人为污染源认为污染源主要有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农业活动排放等几大类。
首先燃料的燃烧主要是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
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环境化学论文[1]
浅谈我国的水污染状况摘要: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资源而继续存在和发展。
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可以水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因为那将造成人类无法承受的恶果,并最终导致一切人类文明化为乌有。
如果说过去的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无知导致的,那么今天,我们已经逐渐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说已经造成的水污染及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我们疏于管理的结果,那么今天,我们已经在水环境治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水环境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懈地坚持治理工作,已取得的成绩激励我们更有信心地将治理工作开展下去。
关键词:水污染,水资源,污染治理。
水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将污染物质介入于水体后,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改变,以致影响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国民健康及生活环境。
水污染来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为的污染源,人为的污染源有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森林之采伐、耕作、土木工程等人为因素所造成水体中浮游物与溶解物的增加等。
不仅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海洋也同样污染严重。
污染的江河会继续污染海洋,而且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也是污染海洋的重要原因。
我国水环境的前景令人担忧!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进行排序,其结果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其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
环境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论文
环境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论文环境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论文[摘要]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是反映环境化学理论课程的重要实践方式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应用能力。
针对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探讨了基于地方高等院校改革大背景下环境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与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1引言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在化学学科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环境介质及各环境圈层中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污染物、重(准)金属的存在形态、种类、浓度水平和迁移、转化、降解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环境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环境化学实验是环境化学理论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与通过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了解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规律。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的整体国力提高,但改革开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粗放型增长模式,使得我国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质量等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我国相继出台了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项规划,对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必然会使得社会对环境专业类人才的需求增多,需要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具备更高级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满足环境质量分析和污染总量控制的研究,这对于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同时由于环境化学学科的交叉性,其科学研究发展迅猛,这需要我们紧跟学科前沿,在教学上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组织形成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的进行变革和创新,创建与学科发展相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新模式。
安庆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始于2002年,2006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历经改革与创新,但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基础性课程,《环境化学》与《环境化学实验》是在学生掌握良好的化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之后,在大二下学期同时开设的课程。
环境化学论文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策略许婷婷沈阳市100034[内容摘要]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并在其中不断积累,引起部分藻类和水生生物过度繁殖,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本文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危害作了简要概述,着重从控制外源输入、降低内源负荷、去除营养物等三个方面,对现有的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进行了概括和比较,并讨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
详细介绍了国外在管理和控制氮磷非点源污染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氮磷管理与控制;形成机理;危害;防治1 引言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认识上的不足,造成大量的氮磷营养物流失到水中,加速了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物的积累,从而使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加速。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经费不足、污染治理不善等诸多原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特征尤为突出。
1.1富营养化的含义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相对封闭、水流缓慢的水体,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水域的物理化学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时,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
在海中,夜光藻、无纹多藻等占优势,藻层呈红色,被称为“赤潮”;而在江河湖泊中,则被称为藻花,又为“水花”或“水华”。
富营养化可分为天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水土流失、蒸发和降水输等过程,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逐渐积累,缓流水体从贫营养状态向富营养化发展,但整个过程十分缓慢。
然而人活动的影响可加剧这一过程,特别是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频繁,工农业发展迅速,大量的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并在其中积累,导致富营养化在短期内出现。
目前,人类活动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水污染治理的难题,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
学生环境化学论文[1]
水污染及其治理摘要: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资源而继续存在和发展。
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可以水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因为那将造成人类无法承受的恶果,并最终导致一切人类文明化为乌有。
如果说过去的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无知导致的,那么今天,我们已经逐渐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说已经造成的水污染及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我们疏于管理的结果,那么今天,我们已经在水环境治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水环境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懈地坚持治理工作,已取得的成绩激励我们更有信心地将治理工作开展下去。
引言:水是人类社会及其宝贵的自然资源。
全球储水量虽然高达14亿 km3,但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又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存量约为400万km3,仅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3%。
这部分淡水在时空上的分布又很不均衡。
而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25%,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2/3供水不足,其中1/6的城市严重缺水。
据《200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报道,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24.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243.1亿吨、生活污水281.4亿吨。
全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江河水系的411个监测断面中,仅有41%的断面符合III类以上水质标准,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质占27%。
其中淮河水系,黄河水系属于中度污染,松花江水系属于轻度污染,辽河、海河水系属于重度污染。
在28个国控重点湖中,太湖、滇池、巢湖等12个湖的水质为严重的劣V类,占43%。
监测的5个城市内湖中:北京昆明湖、南京玄武湖为V类水质;杭州西湖、武汉东湖、济南大明湖均为劣V类水质。
可见我国水污染相当严重,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水的污染,是每一个科技、管理人员应予重视的课题。
一、水污染的危害1、水污染与人类健康(1)河流、湖泊等水体被污染后,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化学与环境论文
化学与环境论文化学与环境1引言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是研究化学物质,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各种存在形态及特性、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影响的科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它是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科学的基础内容之一。
2概述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的三方面,而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约占80%-90%。
环境化学即是从化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方法原理。
就其主要内容而言,环境化学除了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属于环境分析化学的范围)及探讨环境污染和治理技术中的化学、化工原理和化学过程等问题外,需进一步在原子及分子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发生起源、迁移分布、相互反应、转化机制、状态结构的变化、污染效应和最终归宿。
随着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化,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1]。
从学科研究任务来说,环境化学的特点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和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
它所研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开放性体系,变量多、条件较复杂,许多化学原理和方法则不易直接运用。
3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3.1研究污染物(主要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规律,形成环境污染化学这一介于环境科学与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分支学科。
3.2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及其定量分析方法,形成环境分析化学(常简称环境分析)。
它是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3.3研究环境中天然的和人为释放的化学性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与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形成环境地球化学。
它是介于环境与地球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分支学科。
环境与化学论文范文
环境与化学论文范文环境与化学论文篇一:化学与环境论文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类生活离不开环境,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直在破坏环境。
导致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随着破坏程度的加剧,大自然已开始实行报复计划。
为了平息大自然的怒火,人类开始进行环境保护。
化学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1)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CO2、SO2、CO。
(2)汽车尾气所含的N、O化合物,C、H化合物。
(3)人类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等。
大气污染的后果是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酸雾等。
人类生活在空气中,大气遭到污染,人类何求健康何求安定?而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0个在中国。
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直接损失南方11省就达440亿元。
酸雨多分布在江南的四川盆地、黔、湘、赣、鄂及沿海的闽粤;而华北由于降水少、土壤酸性低,很少观测到降酸雨。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的候马、京津、丹东、图门等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
(二)水污染综上所述,环境形势十分研究,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环保只有依赖化学技术,利用化学手段,才能行得通行得顺。
例如光化学烟雾事件,其危害极大。
其成分主要是:O3`醛类和过氧硝酸乙酰。
光化学烟雾产生的原因是汽车尾气中的NO2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了光化学反应, 如果利用化学手段抑制该连续反应的进行就不会造成污染或降低污染程度。
又如,通过化学研究,固硫净煤技术,并促使燃料充分燃烧;或研究利用太阳能电解水,寻找使水快速分解的催化剂,从而降低制H2成本,以H2作为主要燃料。
这些方法均可以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洁净大气。
尽早研制成氟利昂的替代品,可以有效地解决臭氧层空洞问题;找到含磷洗涤剂的替身,还水的蓝衣便不会染上猩红的花边;研制新型杀虫剂,寻找新的杀虫办法,可以免除有机氯`汞等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与对肝肾的损伤;研究出冶铁炼钢的新方法,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化学在环保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我们展现了环保的美好前景。
环境化学基础期末结课论文
环境化学基础期末结课论文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来源、转化、迁移、转化和归宿的科学。
它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化学物质,它们可能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了解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一、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环境化学的定义和目标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各种物质的分布、转化和迁移行为以及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学科。
其主要目标是揭示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行为规律,为环境治理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1)物质的分布和迁移: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来源、输送和归宿,分析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扩散和迁移规律。
(2)物质的转化和反应: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降解、转化和生物富集过程,预测和评估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物质的归宿和处理: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去除和处理技术,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二、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内容1. 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基础工作。
通过采集水、土壤、大气等环境样品,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对其中的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分布和浓度。
2. 污染物的源排放和传输研究污染物的源排放和传输规律,分析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化学物质的传输和迁移过程,以及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提供科学依据。
3. 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过程,了解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分解机理和速率,分析降解产物的环境行为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4. 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和毒性研究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富集和转化过程,评估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毒性效应,建立生物监测和生态风险评估体系,为环境保护和健康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三、环境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环境化学研究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持和技术手段。
环境化学论文-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摘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已经成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成为环境科学的主流与核心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二十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十年的环境化学发展历程,对环境化学面临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化学;发展与展望;环境化学分析;土壤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环境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该学科是以研究解决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对象,其理论和方法是环境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
国际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 二次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70年代为环境化学的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1995年,Rowland、Molina和Crutzen 3位科学家因研究氯氟烃(CFCs)损耗平流层臭氧的作用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这标志着环境化学在直面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环境问题,并与众多传统和新兴学科的相互融合渗透中,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展的阶段,并在推动基础科学研究进步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在解决环境污染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理论与方法,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与成熟。
研究尺度则从微观分子水平逐步向局部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延伸。
各分支领域的研究工作促进了环境化学学科在我国的全面发展,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 近二十年国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全球范围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同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化学研究在近20年也有了长足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改善生态环境列入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明确指出“改善生态和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这既表明了国家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也极大促进了我国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入和水平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许洪康 201140710144摘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已经成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成为环境科学的主流与核心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二十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十年的环境化学发展历程,对环境化学面临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化学;发展与展望;环境化学分析;土壤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环境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该学科是以研究解决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对象,其理论和方法是环境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
国际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 二次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70年代为环境化学的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1995年,Rowland、Molina和Crutzen 3位科学家因研究氯氟烃(CFCs)损耗平流层臭氧的作用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这标志着环境化学在直面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环境问题,并与众多传统和新兴学科的相互融合渗透中,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展的阶段,并在推动基础科学研究进步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在解决环境污染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理论与方法,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与成熟。
研究尺度则从微观分子水平逐步向局部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延伸。
各分支领域的研究工作促进了环境化学学科在我国的全面发展,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 近二十年国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全球范围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同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化学研究在近20年也有了长足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改善生态环境列入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明确指出“改善生态和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这既表明了国家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也极大促进了我国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入和水平的提高。
在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国家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围绕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迁移转化规律、环境风险评价、污染控制和治理等,在“973”、“863”、国家环境保护公益项目、国家环境保护支撑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的支持下,立项开展了许多环境保护的科研攻关和重大研究计划,如国家科技部、环保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在典型化学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与生态毒理效应,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筛选与控制技术,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毒理效应与控制原理,典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分析新方法,典型污染物的环境危险性评价方法学基础研究,稀土农用的环境化学行为及生态、毒理效应,典型POPs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环境质量基准的理论和方法,典型工业过程中UP-POPs的形成机制和控制原理,典型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和毒性效应,大气复合污染及其形成机理,典型POPs 微界面吸附行为,水处理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修饰及其界面过程,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水中污染物选择性消除中的应用等方面设立开展了各种层次的研究计划,取得了一批创新性和具有国际显示度的研究成果[2]。
在天然水质变化与水污染控制原理、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去除与生物降解和高级化学氧化、水质净化的高效生物和絮凝反应器、废水的无害化与资源化、清洁生产等方面取得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跨世纪的环境化学任重道远。
无论是控制或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是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环境化学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环境监测,大气复合污染的化学机制、污染评价与防止对策,水体中复合污染及土壤多介质污染机制研究,有毒化学品生态效应及危险性评价,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筛选,污染控制原理,环境修复技术等诸多领域,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分支学科都面临着挑战和良好的发展机遇[3]。
2 近年来各种技术在环境化学上的应用2.1 环境分析化学环境分析化学是环境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各类环境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担负着为环境科研、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数据的重要任务。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发现化学分析本身也是一种污染排放源。
近年来人们致力于少用或不用有机溶剂和其他化学试剂,进行绿色分析化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绿色分析化学技术已成为国际分析化学的前沿,其目标是利用环境友好的方法和原理,尽量不用或少用有害化学试剂,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友好的样品处理和富集技术,如微波消解、微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和膜萃取等,以及绿色分析技术,绿色分析技术更是成为化学分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2.2 土壤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化学污染物在土壤体系中的环境行为,包括迁移转化中的化学、物理和生物过程及其模型研究等,主要研究对象是进入土壤系统的重金属和农药等有机物的环境化学行为。
目前土壤的污染源主要有化肥和农药残留;废物(废渣、污水和垃圾等)的处理场所;大气或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进入土壤,使土壤随之亦遭受污染;在自然界中某些元素的富集中心或矿床周围,形成自然扩散晕,使附近土壤中元素的含量超出一般土壤的含量范围。
污染物种类包括有机物质,主要为有机氯和有机磷两大类;氮类和磷类化学肥料;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如铯、锶等;有害微生物类,如肠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肠寄生虫、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
大量有机污染物(特别是各种农药)以及重金属污染物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方向[4]。
其研究成果对治理我国严重的土地污染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化工、冶金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排放的未经任何处理废气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
酸雨对土壤乃至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周青等在综述了酸雨对陆地生态系统危害、生态系统对酸雨的敏感性、植物酸致损伤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酸沉降严重危害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和措施,以及化学控制植物代谢减轻酸雨伤害的生态生理学研究近况,认为有关酸雨的伤害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并且在减轻酸雨伤害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的抗逆减灾研究中,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措施具有长效性、简约性和实用性的优点[5]。
我国环境工作者就中国酸雨的现状和自然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根据中国酸雨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的制定控制目标,提出了具体的防治策略。
2.3 大气环境化学20年来中国大气污染化学的研究,大体可归纳为:大气颗粒物的表征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两方面。
在对大气颗粒物的表征研究中,已经对大气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化学组成与存在状态及大气颗粒物来源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大气气溶胶(颗粒物)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认识和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
此外,在掌握中国大气污染特点的基础上,有关围绕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迁移与转化规律及其影响的研究,已成为大气环保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
对燃煤和燃油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控制一直是环境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基础性的化学研究较少。
污染控制材料的化学基础研究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6],除此以外,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研究,对大气可吸入微粒(<10Lm和<215Lm)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也是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结合中国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的大气环境化学应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还有就是近年来由于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对于痕量气体甲烷、氟氯烃、氧化亚氮、二氧化碳等的源与汇以及它们与大气中际O3或其它活性物种(如OH自由基等)的反应机制,环境效应,已成为大气(污染)化学研究的热门课题。
中国也已开展了氟氯卤代烃、芳香烃等温室气体与自由基的反应及光化学的各项机理研究[7]。
如研究了OH自由基与氟利昂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等基础性问题。
此外,瞬态物种的分析和监测(如对臭氧层化学反应中自由基的检测)为认识大气化学动态过程提供了重要数据。
2.4 水环境化学水是生命之源,水环境的优劣关系和污染关系到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
水环境化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是水体中各种化学物质物相之间的化学转化过程及其归宿和趋势。
在对水体中无机物的环境化学研究中,无机物的形态分布、变化及其生物可给性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如水环境中硫、磷形态的分析及磷形态的生物可给性[8],水相中汞、硒、砷的形态及生物积累[9-11],藻类细胞富集稀土元素的细胞化学行为研究等。
随着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的进展,有机污染物的水环境化学近年也有较快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典型农药、某些致突变物质及污染水体中潜在有毒有机物质的水解、光解、生物降解和吸附/解吸等过程。
如多环芳烃在水体中的自净机理,自来水中强致突变物质形成机理[12],国产新农药单甲脒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由于水污染物有多种不同种类,因此相应的水污染控制方法也各有不同。
新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基础研究一直是重点鼓励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中国科研人员跟踪国际前沿领域,对多种新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开展了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其中用半导体纳米粒子进行多相光催化氧化处理有机污染物废水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13],今后多相光催化氧化等新技术应向实际应用和反应机理两方面纵深发展。
生物处理法是处理含有机污染物废水的有效而廉价的方法,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好进展,但处理废水中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仍是研究的难点。
为此,中国集中力量研究光催化氧化技术及生物技术处理废水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和新污控技术,目的是为工业废水或已污染饮用水中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提供经济实用的新技术,并为治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3 化境化学发展展望正如我们所知环境化学是一门飞速发展中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加上国外和我国差异巨大的社会经济状况不断向环境化学提出各种新的需要解决的现实环境问题,因此环境化学发展存在巨大的内在和外在推动力。
总结有关发展,环境化学学科发展在今后应该关注如下研究。
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开发仍然是环境分析化学获得质的飞跃的原动力。
例如,色谱技术中的多维色谱由于其高分辨能力可在复杂环境样品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则可完成高度极性和水溶性代谢产物和降解产物的分析和鉴定。
先进的同位素质谱技术和手性分离分析技术将在微量污染物的准确定量污染源解析中获得更多应用,生物检测生物标志物和被动采样等可反映污染物生物效应和环境风险的新方法将得到更大发展,原位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将在环境污染事件的快速处置中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