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

实地调查
04
结合地图和遥感数据进行实地考察,核实资源 分布和储量。
自然资源调查的流程
确定调查范围
根据项目需求和目标,确定 调查范围和重点区域。
收集资料
收集相关地图、地质资料、 卫星遥感数据等。
实地调查
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样本和 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 编写报告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析,评估资源储量和质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 础,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和各
种生产生活资料。
维护生态平衡
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经济发展起着支撑和推动作
用。
保障国家安全
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如石油、 天然气等,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
案例三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提高矿产资源采选利用率,加强尾矿资源利用,实现矿产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05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
自然资源是生态平衡的 基础,保护自然资源有 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
定和平衡。
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 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前提,有助于保障 后代子孙的生存和发展
措施
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资 源管理制度。
可持续利用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科学合理的采伐和植树造林,保持森林覆盖率和生态平衡,实现森 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案例二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保障国家安全

自然资源变更调查的工作进度与质量的评价机制

自然资源变更调查的工作进度与质量的评价机制

自然资源变更调查的工作进度与质量的评价机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自然资源变更调查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不过,如何评价这一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自然资源变更调查的工作进度与质量的评价机制展开讨论。

一、自然资源变更调查工作进度的评价1.1 基础工作情况首先要对自然资源变更调查的基础工作情况进行评价。

包括项目规划、人员配备、调查范围等,这些都是影响工作进度的重要因素。

进度评价需要考虑项目计划与实际进展的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2 资源利用效率其次是对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

自然资源变更调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评价工作进度时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否存在浪费或闲置的情况。

1.3 进度风险评估另外,还需要对工作进度的风险进行评估。

考虑到自然资源调查工作受气候、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评价时要有充分的风险预案,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工作进度的稳步推进。

二、自然资源变更调查工作质量的评价2.1 数据准确性对于自然资源变更调查的工作质量评价,首要考虑的是数据的准确性。

调查工作需要准确记录自然资源的现状和变动情况,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后续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2 信息全面性其次是信息的全面性。

自然资源变更调查需要全面了解当地各类自然资源的情况,包括土地利用状况、植被覆盖情况、水资源分布等,评价工作质量时需要考察调查报告中是否包含了全面的信息。

2.3 质量控制措施另外,还需要评价工作中是否采取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包括调查过程的监督、数据的核验和审查等,这些都是保证自然资源变更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自然资源变更调查工作的进度与质量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确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保证质量。

也需要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自然资源部作为我国负责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机构,负责着对各类自然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工作。

在资源调查与评估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程序来获取准确的数据,并基于数据进行资源评估,以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常用的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

一、资源调查方法1. 野外调查法野外调查法是最常用的资源调查方法之一。

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记录自然资源的情况和分布特征。

野外调查法可以采用定点调查、随机调查或者系统调查等方式,以获取全面的资源数据。

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适用于获取大量资源相关数据的情况。

工作人员通过设计问卷,面对面或者网络上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收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资源信息。

问卷调查法可以帮助工作人员了解资源利用情况、社会需求等因素,对资源调查提供重要参考。

二、资源评估方法1. 资源量化评估资源量化评估是对资源实际储量的精确测量和评价。

通过采集大量的样本数据和调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模型推算等方法,对资源储量进行量化评估。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资源储量数据,为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资源环境评估资源环境评估是对资源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工作人员通过分析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分布、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评估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风险。

这种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合理规划资源开发布局,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3. 资源经济评估资源经济评估是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工作人员通过分析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评估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这种评估方法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经济决策支持,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

三、资源调查与评估的重要性资源调查与评估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 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资源调查和评估结果为政府制定资源管理政策、规划资源开发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的主要职能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的主要职能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的主要职能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是负责研究、调查和管理国家自然资源的机构。

其主要职能如下:
1.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负责对国家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

这包括地质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湿地资源等。

通过调查和评估,中心能够了解资源的分布情况、储量和质量,并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资源规划与管理
中心负责制定自然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方案,包括制定资源开发的总体布局、区域开发策略和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中心能够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环境监测与评价
中心负责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

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网络,收集和分析环境数据,中心能够及时掌握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评估环境风险,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环境监管。

4. 科技创新与应用
中心致力于自然资源领域的科技研究和创新应用。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中心能够推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勘查、开发和管理的科学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5. 信息服务与公众教育
中心负责建设和管理自然资源信息平台,提供资源调查、评估、规划和管理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服务。

同时,中心还开展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意识的普及,促进社会各界对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共识。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国土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国土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国土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部设立了许多部门和工作岗位,其中包括国土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工作。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这一领域内具有重要的工作职责,他们旨在通过规划和管理国土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一、资源调查与评价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国土规划与管理方面的重要职责之一是进行资源调查与评价。

他们要负责收集和整理各类自然资源的信息,包括土地、矿产、水资源等。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工作人员需要对各类资源的质量、储量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价,为国土规划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资源调查与评价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包括遥感测绘、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

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全面地了解和评估各类自然资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国土规划和管理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还负责国土规划和管理工作。

他们需要根据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结果,制定国土规划方案,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和政策支持。

国土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各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合理界定土地用途和功能区划,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价值最大化。

工作人员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协调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国土管理是国土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需要监督和管理各类土地使用行为,包括土地转让、征收和出让等。

工作人员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土地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国土规划与管理方面还要负责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他们需要制定和实施生态保护规划和政策,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功能的恢复。

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监测和评估,依法惩处违法行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自然资源的调查与评估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工作,对于自然资源部的工作人员来说,掌握科学有效的调查与评估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常用的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包括资源调查的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资源评估的指标和技术等内容。

1. 资源调查的步骤(1)确定调查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范围,确定要调查何种自然资源,例如土地、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2)制定调查计划:根据所选定的自然资源类型,制定调查计划,包括调查区域、调查时间、数据采集方法等。

(3)实地调查:利用遥感技术、GPS定位等工具,进入调查区域进行实地勘测,获取样本数据。

(4)数据整理与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整理并进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剔除异常数据、统计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

2. 数据采集与处理(1)遥感技术:利用卫星、航空器等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自然资源信息,如土地利用状况、森林覆盖率等。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获取各类自然资源信息。

(2)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将各类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关联分析等,获得更精确的资源信息。

(3)调查问卷:针对特定资源进行调查时,可以编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民众对资源利用、保护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资源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3. 资源评估的指标和技术(1)资源定量评估指标: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可以选择相应的定量评估指标,如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水资源的供需关系等。

(2)生态系统评估技术:针对生态系统资源的评估,可以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方法,从而综合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3)经济评估技术:对于经济资源的评估,可以利用市场价格、成本法、投入产出法等经济学方法,综合考虑资源的市场价值、经济效益等因素。

(4)风险评估技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评估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可以利用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如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估模型等,对资源开发的环境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如何开展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如何开展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如何开展自然资源调查
与评估
答案: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开展自然资源调查
与评估:
1. 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范围、目标和方法,明确调查的具体目
的和需求。

2. 收集基础数据:搜集相关的地质、生态、气候、人口等基础数据,为后续评估提供依据。

3. 实地考察:到实地进行调查,记录现状、变化和问题,同时收集
样品和数据。

4. 数据分析:整理、分析和归纳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资源量和质量
的评估。

5. 制定评估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撰写评估报告,包括问题、建议和解决方案。

深入分析: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工作。

通过
系统的调查和科学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数
量和质量,为有效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密切注意当地的环境变化,例如森林覆盖率、水质、土壤质量等情况,同时要关注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掌握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数据分析是评估的核心环节,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自然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报告的编写需要清晰明了地呈现调查和评估的结果,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建议。

报告内容要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开展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为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支持。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的方法与技术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的方法与技术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的方法与技术自然资源的调查与评估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的方法与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资源状况和进行科学决策。

一、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

利用卫星影像可以高效地获取大范围的地表数据,并能定期监测资源变化。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森林覆盖、水域变化等资源调查中。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用于资源评估和管理,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地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通过空间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手段进行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的技术系统。

GIS可以将多源数据整合在一起,进行图层叠加、空间分析和空间模拟等操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自然资源。

例如,可以通过GIS来评估土地可利用性,分析水域污染的分布情况等。

三、野外实地调查野外实地调查是直接观察和获取地面数据的方法,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通过对地表地貌、植被、土壤等进行实地调查,可以了解到资源的实际状况和变化趋势。

野外实地调查常常与遥感技术和GIS相结合,通过采样和监测站点,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详细的调查与评估结果。

四、数据模型与参数估计在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中,我们往往需要进行资源量和质量的估算。

数据模型与参数估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合理的模型和估算参数,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常见的方法包括统计学方法、回归分析和空间插值等。

例如,可以通过水质监测数据回归分析,估计水域的总污染负荷量;利用土壤样点数据进行空间插值,估计土壤质量在整个地区的分布情况。

五、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一种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利用需求的评估方法。

通过量化和评价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储存等,可以更好地认识生态系统的价值和重要性。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如何开展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如何开展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如何开展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展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工作,自然资源部的工作人员需遵循一系列程序和准则。

本文将介绍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应该如何开展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工作。

一、确定调查与评估目标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的目标是了解与评估特定自然资源的现状、变化趋势、以及对其潜在价值的认识。

在开展工作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调查与评估的目标,如明确研究的范围、目的和调查目标地区的特点。

二、制定调查方案在制定调查方案时,需要明确调查的方法、调查时间、调查区域、调查指标以及数据收集与处理等。

同时,还需充分考虑资源的可行性和可获得性,确保调查与评估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三、开展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工作的核心环节。

工作人员需要依据调查方案,前往目标地区进行实地勘测、实地取样等工作。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应准确记录调查数据,如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状况等,并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存档。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在完成实地调查后,工作人员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数据分析是评估自然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可采用统计学方法、GIS技术等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得出科学的结论与评价。

五、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记录与总结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结果的重要文件。

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将调查与评估的目的、方法、数据、分析结果和结论等进行系统整理与完善,编写调查报告。

报告应该简明扼要地呈现调查与评估的过程和结果,同时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使读者能够清晰理解和应用。

六、结果交流与推广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的结果应该及时交流与推广,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政策建议。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学术会议、专业讲座、论文发表等途径,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决策者分享调查与评估结果,并通过媒体、公众宣传等形式,提高公众对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认识与参与度。

黑龙江友好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调查及评价

黑龙江友好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调查及评价
收 稿 日期 :2 1 — 12 0 0 1— 3
基 金 项 目 :黑 龙 江 省青 年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C 0 0 1 ) Q 2 10 3
作者简介 :万婷(9 0 ,女 ,副教授 ,硕 士,研究方 向为城市规划及植物资源利用。E m i w nig 9 0 6 .o 17 一) — al a t 17 @13 cn : n 业大学学报, 9 5 2 ()15 I0 19 , 62: 0 一 】. 滕春红, 陶波. 氯嘧磺 隆高效降解 真菌 F 的分离 和鉴定 f _ 8 J 土 】
H ri 1 0 4 , hn ) abn 0 0 C i 5 a
Ab t a t nt i su y i too g l v siae h aue r s re a o t h r n s i aue s r c :I hs td ,t h r u hy i e t td te n tr e ev b u e fe d hp n tr n g t i
壤 通 报 , 0 8 3()1 6 — 3 20 ,95: 0 16 . 1 1
【2 宋艳宇, 1] 张浩, 王岩, 氯嘧磺隆在 大豆植株和土壤 中的残 留 等.
动 态 研 究 『1大 豆科 学 ,0 72 ( : 3 — 3 . J. 20 ,64 6 4 6 5 )
杨克武 , 莫汉宏 , 安风 春, 有 机化合 物水 解的研 究方 法[ - 等. J 】

余种 , 有广泛开发前景。 具
关 键 词 :保 护 区 ;植 被 ; 自然 资 源 ;评 价

中 图 分 类号 :Q 4 ;x 6 99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3 9 2 1 ) 4 0 1 0 0 5 9 6 (0 0 — 1 — 5 1 1

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一、引言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自然资源进行评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二、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1. 资源类型评价:对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进行评价,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评价内容包括数量、质量、分布、可再生性等方面的指标。

2. 资源利用评价:评价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效益,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

评价内容包括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效率、资源利用效益等指标。

3. 资源环境评价:评价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生态破坏程度、环境污染情况等。

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等指标。

4. 资源可持续性评价:评价资源利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资源的再生能力、更新速度等。

评价内容包括资源再生能力、资源消耗速度、资源更新周期等指标。

三、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1.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勘察和采样,收集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数据。

可以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等进行空间数据收集。

2.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方差、相关性等。

可以采用SPSS、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 模型模拟:利用数学模型对资源进行模拟和预测。

可以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生态经济模型等进行资源评价。

4. 综合评价:将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层次分析法等进行综合评价。

5. 空间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包括资源分布、资源利用热点等。

可以利用ArcGIS、QGIS等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

四、结论自然资源评价是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资源类型、资源利用、资源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调查与资源评估方法与技术

自然资源调查与资源评估方法与技术

自然资源调查与资源评估方法与技术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并可以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源资源。

资源调查与评估是为了了解资源分布、利用现状以及可持续利用能力,采用一定的方法与技术进行的科学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自然资源调查与资源评估的方法与技术。

一、自然资源调查方法自然资源调查是基于野外实地观察与研究,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实地调查来获取准确的数据与信息。

常用的自然资源调查方法有:1. 野外实地调查:包括定向观察、临时点观察、样地观察等,通过人工勘测记录资源的分布、数量、品质等信息。

2. 遥感技术:利用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获取大范围的资源信息,对资源进行全面、快速、动态的调查研究。

3.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并进行广泛的调查,了解民众对资源利用的态度、意愿以及资源利用的程度等等。

4. 数据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比对,获取资源的变化趋势,掌握资源的利用状况。

二、自然资源评估方法自然资源评估是对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进行标准化和综合评定的过程。

常用的自然资源评估方法有:1. 统计法:通过对资源进行取样调查并进行统计,得出资源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特征,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等。

2. 评估模型法: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综合考虑资源的各项指标,通过建立评估模型对资源进行评估,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3. 生态学评估: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研究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生态功能,评估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4. 经济评估:通过分析资源的市场价格、供需关系和经济潜力等因素,评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可持续利用的效益。

三、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1. 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卫星定位技术获取准确的地理坐标数据,对资源的分布和数量进行准确的测量。

2. 地理信息系统(GIS):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进行资源的空间分析、模拟与预测,实现对资源的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评价指标体系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评价指标体系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概述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评价指标体系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工具。

该指标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资源质量、资源量和资源环境。

二、资源质量指标
1. 土地质量: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地利用方式等。

2. 水质质量:水源地水质、河流水质、湖泊水质等。

3. 大气质量: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大气透明度等。

4. 生物多样性:物种数量、种类组成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

三、资源量指标
1. 土地资源:土地面积、可耕地面积等。

2. 水资源:水源地总储量、可利用储量等。

3. 矿产资源:矿产储量和开采程度等。

4. 生物资源:动植物数量和分布情况等。

四、资源环境指标
1. 土壤侵蚀情况:侵蚀面积和侵蚀程度等。

2. 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失面积和程度等。

3. 水环境状况:水污染状况和生态系统状况等。

4. 大气环境状况:空气污染状况和大气环境质量等。

五、指标评价方法
1. 定量评价: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得出具体数值。

2. 定性评价:通过专家评估和经验判断得出结论。

3. 综合评价: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六、指标应用范围
该指标体系适用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资源规划和利用管理等方面。

可以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科学依据,指导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环境规划与整治规划编制方面的工作职责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环境规划与整治规划编制方面的工作职责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环境规划与整治规划编制方面的工作职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环境规划与整治规划的编制则是确保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作为自然资源部的工作人员,他们在环境规划与整治规划的编制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

本文将介绍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环境规划与整治规划编制方面的具体工作职责。

一、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承担着对国家自然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的任务。

首先,他们需要组织开展资源调查工作,包括对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的调查和核查,以了解资源的分布情况和质量状况。

同时,他们还需要进行资源评估,确定资源的潜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为环境规划与整治规划的编制提供基础数据。

二、环境影响评价与风险评估环境规划与整治规划编制的关键环节是环境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估,而自然资源部的工作人员负责对这些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他们需要就规划方案中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同时,他们还需要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对污染物排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风险分析,以保障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

三、规划编制与管理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是环境规划与整治规划编制的主要执行者。

他们需要制定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需求的规划方案,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

在编制过程中,他们需要分析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此外,他们还需要协调各部门和相关利益方的意见,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监督与执法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环境规划与整治规划方面还担负着监督和执法的职责。

他们需要对已经制定的环境规划与整治规划方案进行监督,确保其有效执行。

同时,他们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护环境资源。

此外,他们还需要定期对环境规划与整治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修订方案。

总之,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环境规划与整治规划编制方面的工作职责十分重要。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的主要职能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的主要职能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的主要职能自然资源调查中心是一个负责对自然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和监测的机构。

它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自然资源调查1. 植被调查:植被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展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通过野外实地考察、遥感技术分析等手段,对各类植被类型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和管理植被资源提供依据。

2. 土地利用调查: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土地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通过现场勘察、遥感影像解译等方式,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为土地规划、土地整治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3. 水文水资源调查: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也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通过水文站点布设、遥感技术等手段,对水文水资源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并提供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依据。

4. 矿产资源调查: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地质勘探等手段,对各类矿产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二、自然资源评价1. 生态环境评价: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通过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灾害评价:地质灾害是人类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通过对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进行评估,为制定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3. 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进行前期评估工作,以确定矿床储量、品位等信息。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通过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估,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自然资源监测1.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过程。

自然资源调查中心通过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章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
❖ 在一般得资源结构概念中,通常把资源结构就是指各类资 源在总资源中所占比重。
❖ 如土地结构,也称土地利用构成,就是一个国家、地区或生 产单位得土地面积中各种用地之间得比例关系或组成。如 直接生产用地(耕地、牧地、林地等),间接生产用地(道路、 渠道等)和非生产用地(沙漠、冰川、沼泽地等)得面积各占 土地总面积得比重;大农业内部得农、林、牧、渔各业用 地分别占总面积得比重等。
❖ 1)资源得数量 ❖ 实际上就就是所谓得资源量。
❖ 资源量就是相对于一定得人口数量与一定得生产力发展 水平而言得,理论上说她就是一定人口数量与一定生产力 水平下,人类可利用和开发得全部资源得总和。资源量得 计算往往以不同得资源类型而异,如矿产资源通常采用重 量来计算,树木则常以体积进行计算;有些资源则无法进 行计算或目前暂不进行计算,如气候资源。从资源经济角 度上来说,指实际存在于自然界得各种资源得可得数量。 就是无弹性供给。
❖ 2)资源得质量
❖ 资源得质量反映了资源得品质得好坏,也被 包含在资源丰饶度得范畴之内。
❖ 资源得丰饶度与资源地理位置构成了资源得 天然价值。资源质量具有明显得相对性、
❖ 资源评价得基本目标就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 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从而针对不同得资源 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出开发决策。
2、资源结构与分布
第三章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 概 述
一、自然资源调查
(一)自然资源调查得目得
就是要弄清在国土范围内得资源情况,包括各种自然 资源得基本特征,各种资源得总量,各种资源得空间 分布状况。
我国“十五”期间国土资源大调查得主要目标
❖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自1999年启动以来,根据《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 查纲要》和《国土资源大调查“十五”规划》,采取新机制、新思路,运 用新理论、新技术,认真组织实施,“一项计划、五项工程”进展顺利,总 体上完成了规划确定得目标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何进行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价

如何进行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价

如何进行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价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价是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工作,旨在评估和管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保护和修复环境。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价。

I. 资源调查的重要性及方法资源调查是收集和分析有关特定地区的自然资源的数据和信息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评估资源的类型、分布和潜在价值,为进一步的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对于资源调查,首先要确定研究区域的范围。

这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数据来实现。

通过分析卫星图像和地图数据,可以了解到地形、土地覆盖、气候等因素对资源分布的影响。

其次,在进行实地调查时,应根据具体研究目标设计采样方法。

例如,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可以采用随机采样方法来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采样点的选取应基于统计学原理,以确保样本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最后,在资源调查的过程中需要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样本。

现场测量、实地采样和专家访谈都是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同时,还可以利用历史文献、照片和社交媒体等非常规数据来源。

II. 环境评价的重要性及方法环境评价是评估特定项目或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过程。

它有助于决策者了解潜在环境风险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轻负面影响。

首先,在进行环境评价之前,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和边界。

这可以通过制定评价框架和标准来实现。

例如,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可以确定评价对象、评估因子和评价方法。

其次,在环境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这可以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进行。

例如,在评估某个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时,可以测量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并结合模型预测其扩散和影响范围。

最后,在分析评价结果时,需要考虑到不确定性和风险。

环境评价往往涉及到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系统,因此评价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针对不确定性,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如灵敏度分析和脆弱性评估。

III. 资源调查与环境评价的关系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价实际上是紧密相关的两个过程。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综合分析评价思考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综合分析评价思考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综合分析评价思考摘要:2020年,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在明确自然资源概念及分层分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内容和数据库建设等基础上,提出要对调查监测数据开展统计汇总、综合分析和系统评价,为科学决策和严格管理提供依据。

近两年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统一了陆海分界,明晰了林地、草地、水域、湿地等地类含义和分类标准,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国土调查数据库。

目前正在开展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林草生态综合监测等专项调查,均强调以“三调”成果为唯一底图,要求统一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

与此同时,支撑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集成管理与空间量算的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也在构建中。

关键词: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综合分析评价1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综合分析评价的需求与必要性从学理角度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综合分析评价是研究“自然—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方式,构建可持续人地耦合系统的前提和基础。

从管理角度看,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是履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和生态保护修复等职能的保障和支撑。

准确认识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等。

过去,国土、农业、水利、林业、海洋等多部门分别针对各自管理的自然资源类型开展独立调查监测,导致“标准不一、数出多门、底数不清”等现象,进而引发“权责不明、监管不力、保护不严”等问题。

因此,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形成后,首先有必要通过对调查监测获取的海量数据进行系统梳理、统计、分析,实现对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布局、功能等特征的全面准确客观认识。

科学研判人地系统双向反馈的内在机制。

自然资源为人类生存提供至关重要的产品和服务,人类又通过开发利用活动不断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

对不同自然资源要素以及自然生态系统整体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不仅有利于探索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敏感性和承载边界,更有助于从生命共同体视角科学研判自然资源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和综合效应,为实现可持续的人地系统奠定基础。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评价指标体系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评价指标体系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评价指标体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在对自然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时所使用的一套评价指标的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和评估自然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自然资源提供依据。

在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备系统性,即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土地利用、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以全面反映自然资源的状况。

2. 全面性: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各个方面的自然资源,不只是关注其中某一方面。

对林业资源的评价应包括森林面积、森林类型、森林蓄积量、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等多个方面。

3. 可比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确保指标具有可比性,即各项指标的数据应在相同的单位下进行描述,以方便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对比分析。

4. 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具备可操作性,即评价指标应易于收集和测量,以便进行具体的调查和监测工作。

基于以上原则,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评价指标。

一、土地利用指标1. 土地面积:用于反映土地资源的总体规模和分布情况。

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如农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等,用于了解不同类型土地的利用情况。

二、水资源指标1. 水资源总量:用于描述某一地区内水资源的总量。

2. 不同水体类型比例:如河流、湖泊、水库等,反映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三、生物多样性指标1. 物种多样性指数:用于评估某地区或某一生态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常用指标包括 Shannon-Wiener 指数和 Simpson 指数等。

2. 红外线相机监测指数:通过红外线相机监测不同动物的出没情况,对物种多样性进行评估。

四、大气环境指标1. 空气质量指数:用于评估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通过测量不同污染物(如 PM2.5、PM10、SO2、NO2 等)的浓度来计算。

2. 温室气体排放量:用于评估某地区或某一年份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第1章概述1.资源:指环境中能为人类直接利用,并带来物质财富的部分。

自然资源:1)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总称。

(联合国)2)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生成这些成分的环境功能,称为自然资源。

(《英国大百科全书》)3)一定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带来福利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就是自然资源。

(我国学者)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①自然资源的有效性②有限性和稀缺性③整体性④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⑤多用性2.自然资源的地理分类和利用分类(1)地理分类:①按各种地里要素: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②按资源分布圈层:地上资源(气候资源)、地表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地下资源(2)利用分类:①按经济部门:农业资源、工业资源、能源、旅游资源②按存在形态和运动形式:储藏性资源(固体性资源)、流动性资源(液态、气态能量流资源)3.自然资源调查的目的和任务(1)调查目的①为资源管理提供基本数据:基本家庭、利用及其社会经济效益数据、权属数据②位资源分析评价和国土规划提供基础图件和属性数据③资源动态监测的实现过程④资源调查资料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计划提供重要依据(2)调查任务①查清各类资源的数量(类型、面积及其分布空间、空间布局)②清查资源的基本特征和质量状况(质量、适宜性、生产潜力、风险、灾害等做出全面评价,为国土规划提供现实依据)③分析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利用分区(根据资源现状分析和评价的结果,提出区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整合、管理的意见和具体的规划方案)④资源调查的成果记录(调查成果以系列图的形式表达,逐步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或数据库,包括不同比例尺的不同专业的专题系列图)第2章水资源调查一、名词解释1.水资源的涵义1)可资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

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或多种用途而可被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水资源评价活动-国家评价手册)。

2)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包括水量(水质)、水域和水能资源,一般指每年可更新的水资源(中国大百科全书,气象·海洋·水文卷)。

3)逐年可以得到恢复的淡水量,包括河川径流和地下水补给量,而大气降水是它们的补给来源(中国水资源评价)。

4)所谓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88)。

5)地球上目前和近期人类可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水量,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沈灿巢,水资源导论)。

6)广义的水资源是地球水圈内水的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大气降水参与水循环过程剩下来的陆地产水量,人们经常利用并且可以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黑龙江省水文总站主编,区域水资源分析计算方法)。

7)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可用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描述。

(工程水文学)广义水资源:自然界以固态、液态、气态等各种形式存在的水都是水资源。

它包括:地面水体……海洋、沼泽、湖泊、冰川、河水等;土壤水和地下水……存在于土壤和岩石中;生物水……存在于生物体中;气态水……存在于大气圈中。

狭义水资源: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即大陆上由大气降水补给的各种地表、地下淡水的动态量。

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土壤水、微咸水。

2.流域:河流某一断面来水的集水区域,即该断面(称流域出口断面)以上地面、地下分水线包围的区域。

闭合流域:在垂直方向地面、地下分水线重合,地面集水区上降水形成的径流正好由流域出口断面流出,一般的大中流域均属此类。

3.供需平衡分析: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段内,对不同水平年(如现状水平年获为预测的未来水平年)及某一保证率的各部门进行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平衡关系分析。

4.水质评价:根据水体的用途,按照一定的评价参数、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域的水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5.总降雨量: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水量,一般用mm表示。

6.林冠截流量:指被树木枝叶拦截的降水量。

林冠截留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林冠枝叶的质地和其干湿状况。

树干流:是由枝叶汇集到树干的降雨和直接降落到树干的降雨形成的。

7.蒸发:是液态水或固态水表面水分子的能量足以超过分子间的吸力时,不断地从水体表面逸出的现象。

蒸发量:单位时间蒸发的水深,称蒸发率或蒸发强度,以mm/d计。

8.径流:指沿地表或地下运动汇入河网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水流。

径流量:指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单位为m3/s。

9.包气带:指地面与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是包含有空气的水、土三相系统。

下渗:指地面上的雨水从地表渗入土壤的运动过程。

10.坡面径流:降水沿坡面和土壤表层汇集流动的过程。

流域汇流:从有效降雨过程开始至形成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为止的径流汇集过程。

包括坡面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过程。

年径流:指一年期间通过河流某一断面或流域出口断面的总水量。

包括年径流总量和径流年内分配两方面。

坡地汇流:地面净雨从坡地表面汇入河网,速度快,历时短,是形成洪水的主体。

(年)径流总量(w):表示时段T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单位为m3、万m3或亿m3。

二、填空1.水资源的特性(有限性与无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利害两重性)。

2.水循环的四个阶段(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3.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气候因素)(下垫面因素)(人为因素)。

4.列举出流域的六项几何特征(流域面积)(平均宽度)(流域形状系数)(流域河网密度)(流域平均高程)(平均坡度)等。

5.水量平衡方程的基本符号P、Q、E、S、V、G、M、W分别代表(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蓄水量,深度单位)(蓄水量,体积单位)(地下储水量)(土壤和包气带含P水量Q)(I 含水E量Q)。

o S0P E Q S06.指定时间、任意地区的水量平P衡方E程Q为(0),流域水量平衡方程为( ),流域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

7.降水观测方法(器测法)(雷达探测)(气象卫星云图)。

8.林内雨量测定方法(网格法)(受雨器法)(标准木法)。

9.径流含义及其形成过程(降雨过程)→(扣除损失)→(净雨过程(流域蓄渗过程))→(坡地汇流过程)→(河网汇流过程)。

10.在流域蓄渗过程中产生三种径流形式(植物截流)(下渗)(填洼),其速度(植物截流)>(下渗)>(填洼)11.按径流途径分为(地表径流)(壤中流)(壤中流)。

12.坡面径流观测方法(体积法)(溢流堰法)(混合法)。

13.列举出表达径流的5种指标(流量)((年)径流总量)((年)径流深)((年)径流模数)(径流系数)。

14.小流域的研究方法有(单独流域法(流域自身对比法))(并行流域法(平行对比法))。

15.小流域测流方法(断面法)(测流建筑物法)。

(测流建筑物)是观测研究流域径流的设施,常见的有(溢流堰)和(测流槽)。

16.小流域流量的常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流速面积法)(水力学法)(化学法)(物理法)(航测法)。

17.影响年径流的因素(气候因素)(流域的下垫面因素)(人类活动)。

18.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可靠性审查)(一致性审查)(代表性审查)。

19.根据观测资料的长短W或总有河川无W,正常U年地下径重流复W量的推算有三种情况(有长期实测资料)(有短期实测资料)(无实测资料)。

20.无实测资料时正常年径流量的推求常用的方法有(等值线图法)(水文比拟法)(径流系数法)(水文查勘法)。

21.区域水资源总量为( )。

22.需(用)水部门可分为河道外用水和河道内用水两类,其中(河道外用水)是供需平衡分析的重点对象。

23.单项参数评价法定义及其6种常用的水质参数(常规水质参数)(氧平衡参数)(重金属参数)(有机污染物参数)(无机污染物参数)(生物参数)。

三、问答1.水分循环的类型有哪些?内陆水分循环及其意义是什么?(1)根据水循环的过程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①大循环:指由海洋上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降落到地面,降落到地面的水分有一部分以径流的形式汇入江河,重新回到海洋,这种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叫大循环。

②小循环:指陆地上的水在没有回到海洋之前,又蒸发到空中,或从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凝结以降水的形式回到海洋中,这种局部的水循环称为小循环。

(2)内陆水分循环:陆地的水分经蒸发和蒸腾上升到空中,与从海洋输送来的水汽一起再向内陆输送至离海洋更远的地方,凝结降水,然后再蒸散到上空气团中向内陆运动,直至不能形成降水为止,这种水分循环称为内陆水分循环。

意义:内陆水分循环越活跃,输送到内陆的水汽量就越多,内陆的降水量就越大。

2.水量平衡原理及其意义是什么?(1)水量平衡原理: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任一地区、任一时段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量,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

(2)意义:水量平衡原理是水文、水资源研究的基本原理,借助水量平衡原理可以对水循环现象进行定量研究,并可以建立各水文要素间的定量关系,在已知某些要素的条件下可以推求其它水文要素,因此对水量平衡的研究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3.列举出流域的六项几何特征(1)流域面积F:在地形图上绘出流域的分水线,用求积仪量出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以km2计,其大小直接影响河流和水量大小及径流的形成过程。

流域长度LF:从流域出口到流域最远点的流域轴线长度,km计。

(2)平均宽度B:B=F/LF(3)流域形状系数:K=B / LF(4)流域河网密度:流域内河流长度之和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5)流域平均高程:指流域范围内地表平均高程。

(6)平均坡度:又称地面平均坡度,它是坡地漫流过程的一个影响因素,在小流域洪水汇流计算时,是一个重要参数。

4.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的方法是什么?①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②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③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5.判别一个流域是闭合流域的方法①流域在非岩溶地区,没有暗河、天坑;②径流系数小于1;③出口断面能下切至岩层。

6.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和多年平均蒸发系数的关系及意义(1)关系:某一闭合流域多年的平均降水量等于蒸发量和径流量之和。

则Q/P+E/P=α+β=1式中α(=Q/P)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β(=E/P)为多年平均蒸发系数。

(2)意义:α和β是相互消长的,径流系数越大,蒸发系数越小。

在干旱地区,蒸发系数一般较大,径流系数较小,可见,径流系数和蒸发系数具有强烈的地区分布规律,他们可以综合反映流域内的干湿程度,是自然地理分区上的重要指标。

7.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和多年平均蒸发系数分别如何测定计算多年平均径流系数α=Q/P多年平均蒸发系数β=E/P式中 P——降水量(Precipitation),mm;Q——径流量(Runoff ),mm;E——蒸发量(Evaporation),mm8.如何以器测法测定大面积总降雨量(林外)流域较大面积的平均降水量的测定:1)根据流域面积大小,确定最低限量的降水量观测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