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生物期中考试题(附答案).doc
必修三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必修三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303d77cc17552706220844.png)
时间K种群大小必修三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 .血浆蛋白 B .葡萄糖 C .钙离子 D .呼吸酶 2.下列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 )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C.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类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 3、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 ( ) A .大脑功能异常 B .缺乏促性腺激素 C .缺乏促甲状腺素 D .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4、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 A .背地生长 B .向水平方向生长 C .向光生长 D .无法确定5、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K 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 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 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6、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 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 A .双子叶杂草对2,4-D 的敏感性强 B .小麦对2,4-D 的敏感性差C .2,4-D 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 .同一浓度的2,4-D 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7.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是靶细胞膜表面受体接受的信息分子B.口服胰岛素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C.胰岛素在人体含量很少、作用效率很高D.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8.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 .血浆蛋白质的合成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9.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 )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B.皮肤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10.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记忆细胞是由浆细胞分化产生 B.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消灭入侵的病菌D.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11.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12、下列措施哪一项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A.移栽花卉时常剪去部分叶片 B.果树修剪C.无籽番茄的培育 D.用成熟的鸭梨催熟生柿子13.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 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在林业生产中常需要保持顶端优势D.切除顶芽,切口处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14. 属于非条件反射的行为是()A、狗看到灯光分泌唾液B、随着音乐节拍认真做操C、司机看到红灯紧急刹车D、切洋葱鳞茎时眼睛流泪15.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反应,这一反应和所利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16.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 B.记忆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17.当一个人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18、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C.c D.d19.右图所示:甲:用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从右侧单侧照光;乙:除去芽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再从右侧单侧照光,则甲、乙分别将()A.向土直立生长,不弯曲生长 B.向上直立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C.向上直立生长,向左侧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20.当大脑皮层的视觉性语言中枢受到损伤时,病人将出现什么症状()A.能看懂文字,但不能听懂别人谈话B.不能看懂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谈话C.能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D.能够讲话,但不会书写二、填空题(共60分)21.(10分)(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高二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带答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6ecb7227284b73f2425052.png)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模块检测高一生物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含40个题目,每题1.5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B.呼吸酶和血红蛋白C.葡萄糖和CO2D.抗体和Na+2.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3.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4.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①激素是有机分子②激素是信息分子③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④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A. ①③B.②④C. ①②D. ③④5.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分别是:A.吞噬细胞和T细胞B.靶细胞和B细胞C.淋巴细胞和浆细胞D.吞噬细胞和记忆细胞6.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7.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B.吲哚乙酸C.吲哚丁酸D.2,4-D8. 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A.抑制侧芽生长B.抑制其开花结果C.抑制向光性D.促进侧芽生长9.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布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光照强度B.食物种类C.湿度D.温度10.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11.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12.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A.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B.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C.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D.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13.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B. a>b+cC. a<b+cD.c=a+b14.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的神经元。
新课标必修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DOC
![新课标必修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dfc4b17858fb770bf78a55e3.png)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1.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水壶,缩手反射发生与感觉疼痛的时间是()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反射B.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C.先缩手反射,后感觉疼痛D.依个体不同而不同2.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①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纵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B.给予右侧光照时,向右侧光源生长的是②④C.给予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⑤D.置匀速转盘上并单侧光照,④将向光生长3.初春受到寒冷侵袭的梨树花瓣大部分凋萎,有的甚至脱落,有无适宜的补救办法()。
A.没有适宜的补救方法B.适当的整修枝条C.喷施一定浓度的营养液D.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4.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的神经元。
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a点不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而b、c、d、e四个点都能测到膜内外电位有变化,该现象说明了()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B.兴奋在神经元内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5.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
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6.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因口渴而饮用了部分海水,则此人体内()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7.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8.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手缩回9.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10.下列关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有()A.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B.跳水运动员一刹那做出精美复杂的动作是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果C.体液调节的途径是血液的运输D.神经调节的途径是反射弧11.下列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说法正确的有()2A.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B.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C.如果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汗腺分泌汗液会减少,毛细血管会舒张。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测试(附答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测试(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8880d9ee06eff9aff80739.png)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测试注意事项: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一、单选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 红细胞和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组织液、血浆 B.血浆、组织液 C.血浆、组织液 D.血液、组织液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下列不是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的是A.骨髓、 T淋巴细胞、抗体B.脾脏、 B 淋巴细胞、细胞因子C.扁桃体、巨噬细胞、补体 D.脊髓、造血干细胞、生长因子4.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无机盐④激素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5.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血糖就是血浆中的葡萄糖 B.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C.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调节血糖的平衡D.糖尿病患者多饮、多食、多尿并且体重增加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艾滋病能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后天性缺陷B.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C.自身免疫疾病也是一种超敏反应 D.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8.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9.右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A.效应T细胞 B.效应B细胞C.吞噬细胞 D.癌细胞10.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的电信号转为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11.下图所示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新)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试题及答案(修改版)
![(新)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试题及答案(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8d425af705cc1754270904.png)
13.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
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1)图中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红细胞中的氧进入细胞被利用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该过程至少穿过_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
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_____,但机体能通过体液
A.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
C.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
D.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是协同关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7分)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写字母,在“_______”上写名称。)
(4)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mol.L-1。
高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C2D3B4A5B6A7A8C9C10D11B12A13B14D15D
16D17C18A19B20B 21C 22A 23C 24D 25B
31、(1)[B]组织液C→B→A 6(2)升高神经(3)维持相对稳定(4)C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
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
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23.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 )
必修三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必修三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7f89052f60ddccda38a050.png)
时间K种群大小必修三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 .血浆蛋白 B .葡萄糖 C .钙离子 D .呼吸酶 2.下列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 )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C.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类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 3、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 ( ) A .大脑功能异常 B .缺乏促性腺激素 C .缺乏促甲状腺素 D .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4、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 A .背地生长 B .向水平方向生长 C .向光生长 D .无法确定5、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K 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 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 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A .①② B .①④C .①③ D .③④6、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 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A .双子叶杂草对2,4-D 的敏感性强 B .小麦对2,4-D 的敏感性差C .2,4-D 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 .同一浓度的2,4-D 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7.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是靶细胞膜表面受体接受的信息分子B.口服胰岛素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C.胰岛素在人体含量很少、作用效率很高D.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8.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 .血浆蛋白质的合成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9.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 )A .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B .皮肤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10.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记忆细胞是由浆细胞分化产生 B.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消灭入侵的病菌D.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11.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12、下列措施哪一项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A.移栽花卉时常剪去部分叶片B.果树修剪C.无籽番茄的培育D.用成熟的鸭梨催熟生柿子13.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 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在林业生产中常需要保持顶端优势D.切除顶芽,切口处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14.属于非条件反射的行为是()A、狗看到灯光分泌唾液B、随着音乐节拍认真做操C、司机看到红灯紧急刹车D、切洋葱鳞茎时眼睛流泪15.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反应,这一反应和所利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16.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 B.记忆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17.当一个人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18、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C .cD .d19.右图所示:甲:用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从右侧单侧照光;乙:除去芽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再从右侧单侧照光,则甲、乙分别将 ( )A .向土直立生长,不弯曲生长B .向上直立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C .向上直立生长,向左侧弯曲生长D .停止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 20.当大脑皮层的视觉性语言中枢受到损伤时,病人将出现什么症状( ) A .能看懂文字,但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B .不能看懂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谈话 C .能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D .能够讲话,但不会书写二、填空题(共60分) 21.(10分)(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最新高二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题
![最新高二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43d087ef121dd36a32d82de.png)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题生物试题(必修三)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B.葡萄糖C.钙离子D.呼吸酶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靶细胞膜表面受体接受的信息分子B.口服胰岛素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C.胰岛素在人体含量很少、作用效率很高D.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4.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5.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6.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主要是()A.高温条件下生长素转移到根部B.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C.大雨提供萌发需要的水分D.雨水条件下乙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7.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液体增多?()A.①B.②C.③D.④8.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这时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作用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稳定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9.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部位分别是()A.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垂体B.前者是垂体,后者是性腺C.两者都是下丘脑D.两者都是垂体10.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D.过敏反应、痉挛11.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上长出了青霉菌,细菌与青霉菌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竞争D.种内斗争12.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B.皮肤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1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试题及标准答案(修改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试题及标准答案(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9572d26529647d272852f3.png)
2014 — 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二生物试卷(考试范围:生物必修3,第一〜三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1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2•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 b 、c 、d 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 组织水肿的是( )①c 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④ 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 •只有①②③B •只有②③④3•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 pH 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A .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 CO 2和H 2O ,并排出CO 2B . NaHCO 3与乳酸反应,调节 pHC . H 2CO 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CO 2D •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4 .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 2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 .组织液中O 2的浓度B .细胞膜上O 2载体的数量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氧化分解不可能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B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C . pH 和温度的稳定,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D .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A .刺激a 处,会导致b 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 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 .刺激b 处,不会引起a 和c 处发生电位变化C .刺激c 处,a 和b 处都会产生兴奋 D.刺激a 处,b 、c 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7 .下图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刺激 a 点,则除b 点外,c 、d 、e 点均可检测到神经冲动。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C .细胞液中CO 2的浓度D .细胞中产生ATP 的数量 6.12•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单向传导B .神经冲动由d 传导到e 需要组织液作为传导媒介C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度受突触限制D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8•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 断激素a 、b 、c 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 •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a 、b 、c 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 注射的澈幕注射后的反应低血轉h 甚奎呼理b 就盍但15蛋口辰的合咸.并團棣骨生英明显 低进所陈ft 谢.并便休内产热駅境加9 •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内容物使b 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 Na*通透性减小B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 .在a 中发生电信号T 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 •当兴奋沿b 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10 .下列膜电位变化的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11.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 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20.下图所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各种处理(图中锡箔套、锡箔帽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 其中能产生向光性弯曲生长的是 ( )A •激素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和甲状腺 C .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D .激素③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13.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B .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 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 .如果细胞1是胰岛B 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 .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14.下A .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 .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D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15. 能够在机体内识别 非己”成分功能的细胞是(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③⑤⑥C .②③④⑥D .①②③④⑥ 16. 下列物质或细胞属于细胞免疫过程所特有的是(A .抗原B .抗体C .浆细胞17.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D .效应T 细胞B .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 A 细胞受损C .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 .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身体越健康18. 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 .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 .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 .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19.乙肝疫苗进入人体后将会())⑤I ------- -- ---- - ---- L. 匕记dB .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C .侵入宿主细胞并大量增殖D .与乙肝病毒特异性结合B .图中④表示负反馈调节细胞i 血管A .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丁D .甲和丁21 •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
生物必修3期中测试试题
![生物必修3期中测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d68e75f242336c1fb95e00.png)
新舟中学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 共50分.)1.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2.下列有关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都是由专门器官分泌的B.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C.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极少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3.当人体受到创伤、缺氧、感染等有害刺激时,分泌明显增加的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4.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5.吃糖一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明显增多的是A.胰蛋白酶B.胰淀粉酶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6.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⑥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④⑤⑥7.假设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七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f>a=b=d=e>g>c B.a=f>d=e>b=g>cC.c>a=f>d=e>b=g D.c>f=d>a=b>e=g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7.53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9.在脊椎动物中,只有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能随环境改变而迅速发生色变,其中避役(变色龙),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少于5min)完全改变体色,比蛙等变色动物快得多,它变色的调节机制是A.激素调节B.神经调节C.神经-激素调节D.激素-神经调节10.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危险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会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11.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题及其答案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c0c725daef5ef7ba0d3cec.png)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BCD层次生物试题(高一备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哪种蛋白质存在于内环境中A. 淀粉酶B. 脂肪酶C. 溶酶体D. 抗体2. 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的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3. 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成,从理论上分析,氧气含量最高的是A.血浆B. 淋巴C. 组织液D. 无法确定4.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A.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 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 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5. 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①③6.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 2、CQ 血红蛋白、H+B. 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载体D.Na +、HPOT、葡萄糖、氨基酸7. 剧烈活动后,血浆PH会因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而A.大于7.35 —7.45B.小于7.35 —7.45C. 维持在7.35 —7.45D.稳定在3 —48. 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①组织发生水肿②组织发生脱水③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增加④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降低A.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9. 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式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A.蛋白质B. 葡萄糖C. 无机盐和维生素D. 氨基酸10. 淋巴的成分类似于血浆的成分,关于淋巴液正确的描述是A.淋巴液中缺少蛋白质B. 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C.差别在于钠离子的含量D. 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11. 只存在于体液而不属于内环境的液体是A.细胞内液B. 血浆C. 淋巴D. 组织液12•能与肾上腺素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甲状腺激素④抗利尿激素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13.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有凋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⑤甲状腺激素可反馈调节下丘脑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A •①②③B •③⑤C •③④⑤D •①③⑤14•将甲品系小鼠和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70215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4.png)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 共同祖先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具有共同的祖先D. 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经过程答案:D2. 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B. 基因突变的方向是定向的C. 基因突变包括基因的点突变和插入突变D.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答案:D3.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A. 基因重组包括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B. 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 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 基因重组可以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答案:C4. 关于染色体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 染色体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B. 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C. 染色体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 染色体变异不会导致基因突变答案:D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证据,错误的是()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B. 生物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C. 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断优化D. 地理隔离和生态隔离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两种隔离方式答案:D(以下题目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1.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的改变。
答案:种群基因频率12. 基因突变包括______突变和______突变。
答案:点突变,插入突变13. 基因重组包括______重组和______重组。
答案:基因的自由组合,交叉互换14. 染色体变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缺失,重复,易位,倒位15.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以下题目略)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21.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0dc6c5f90f76c660371a0b.png)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A.淋巴 B.淋巴和组织液 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2.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3.右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肝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B.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4.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5.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 .血浆组织液淋巴 B.血浆组织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浆组织液淋巴6.下列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7.下列属于人在炎热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8.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9. 镇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 B.轴突C.突触间隙 D.树突10.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A.运动语言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 C.听觉语言中枢 D.视觉语言中枢11.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D.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12.公鸡具有健壮体格,发达鸡冠,艳丽尾羽,高亢啼鸣,激发这些性状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 B.雌激素 C.雄激素 D.生长激素13.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C.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14.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15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反应和所利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16.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体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B.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17.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④ C.①③⑤④ D.①③④⑤18.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反应19.通过人工方法获得无籽果实的措施是()A.在受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溶液B.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溶液C.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D.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20.树上没有成熟的梨被虫蛀了,结果这个梨长不大。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期中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d18b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7.png)
期中检测卷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葡萄酒自然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容器应加满葡萄汁,以免容器中存留的氧气影响发酵B.发酵过程有气体产生,需要定期打开瓶盖或者设置排气口C.发酵后期,发酵液pH下降和CO2溶解到发酵液中有关D.若发酵液逐渐变红,应及时加热杀死酵母菌,停止发酵【答案】C【解析】葡萄汁装入瓶中时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有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为大量繁殖提供能量,A错误;发酵过程有气体产生,需要定期拧松瓶盖或者设置排气口,放掉发酵产生的大量气体,防止爆瓶,B错误;发酵过程有CO2产生,溶解到发酵液中,导致发酵液pH下降,C正确;发酵液逐渐变红是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可继续发酵,D错误。
2.下列有关果醋制作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果醋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它是一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B.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C.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乙酸D.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不是很敏感,可以短时间内中断通气【答案】D【解析】果醋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它是一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A正确;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B正确;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乙酸,C正确;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D错误。
3.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及配制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及生长因子B.液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菌落,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工业生产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O2、渗透压等的影响D.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答案】C【解析】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有的微生物还需要生长因子;一般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菌落,液体培养基可用于工业生产;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O2、渗透压的影响;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pH调至酸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 (必修三 )试卷
第Ⅰ卷(客观卷 , 共 50 分)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下列哪一个序列属于初生演替的实例()
A. 苔藓→地衣→草本植物
B. 地衣→草本植物→苔藓
C. 地衣→苔藓→草本植物
D. 草本植物→苔藓→地衣
2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 .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 D .氨基酸
3 .调查昆虫卵和跳蝻的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A. 样方法
B. 灯光诱捕法
C. 标志重捕法
D. 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4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 .生长素与棉花的落花落果无关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D .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5 .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 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6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7 .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8 .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9 .如果割除幼鼠的胸腺,则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 .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的能力 D .保留部分体液免疫的能力
10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11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 激素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调节 D .化学物质调节
12.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13 .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
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
14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 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15.某一自然湖泊中,经生物资源调查发现,湖水中生活着鱼类、虾类、蟹类和各种水生植物及藻类,其中武昌
鱼生活得特别良好,请问:其中称为种群的是()
A. 鱼类
B.武昌鱼
C.虾类
D. 水生植物
16 .某人的大脑皮层的S 语言区受到损伤,患者()
A.可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自己不会说话,不能运用词语表达思想
B.可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自己不会说话,能运用词语表达思想想
C.可看懂文字,听不懂别人说话,自己会说话,不能运用词语表达思想
D.可看懂文字,听不懂别人说话,自己不会说话,能运用词语表达思想
17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
A. 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B. 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C. 将抗原呈递给 B 淋巴细胞
D. 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18 .下列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艾滋病
C.风湿性心脏病 D .类风湿性关节炎
19 .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A. 体温调节
B. 水平衡的调节
C.内分泌的调节 D. 血液 pH 值的调节
20 .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的抗体
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浆细胞
C. 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效应T 细胞
D. 是 B 细胞或 T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21.如右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22 .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 B .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 向水性 D .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23 . 2006年4月份的《生物学教学》上登载:胃幽门处的幽门螺旋杆菌是诱发胃溃疡的主要因素;我国宁夏引
入狐狸以防治鼠害;为了提高蜂蜜质量和产量而引进的西方蜜蜂对中国本土蜜蜂造成严重排挤而使新疆和大兴安
岭几种蜜蜂相继灭绝。
请分析幽门螺旋杆菌与人、狐狸与鼠、西方蜜蜂与本土蜜蜂的生态学关系分别是()A.寄生、捕食、竞争 B .捕食、竞争、种内斗争
C.共生、竞争、种内斗争 D .寄生、捕食、种内斗争
24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 10 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
B.经调查该种群在第10 年时为 n ,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n
C. 该种群在20 年内呈“S”型增长
D.经调查该种群在第20 年时的出生率为m ,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死亡率约为m
25 .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 )
A. 促进果实成熟
B. 获得无籽果实
C. 处理扦插的枝条以促进生根
D. 杀除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第Ⅱ卷(主观卷 , 共 50 分)
1 .( 6 分)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甲图表示绵羊引入某岛屿后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 1 ) t 2后种群数量发展到K 值,这一数量可称为。
此时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 2 分)。
( 2 )在 t 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请在乙图中绘制该绵羊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2.( 11 分)下图突触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据图回答:
( 1 )上图中的 B 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 分)。
( 2 )[③ ]的名称是 ____ _____。
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____ _____。
反射时,
兴奋从 A 传到 B 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 B 传到 A 的原因是
e
( 3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 B 细胞产生,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 4 ) [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 。
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_______ (填内或外)为负电位。
3 .(6 分 ) 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组成人体内环境的液体有(填标号);
(2 )图中 [1] 的直接内环境是 [ ] ;
(3 )正常情况下,图中 [ ] 中的 CO 2 浓度最高。
( 4 )[ 2 ]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内有“缓冲物质”使pH保持在
7.35~7.45之间,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__________ 和相应的一种__________ 组成,请写出其中的一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试卷答案
选择题答题卡(注意:请务必将选择题答案写在下面表格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D D A C C B B C C C B D B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B A D A B A A B
第Ⅱ卷(主观卷)
1、( 1 )树突膜或胞体膜
( 2 )突触小泡②线粒体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3 )兴奋或抑制( 4 )轴突(突触小体)内
2 、( 1 )环境容纳量受到生存空间、食物、天敌等因素的限制
( 2 )增长型此时的增长速率最大
3. ⑴ 2 、 3 、4 ( 2 分)⑵[ 3 ]组织液⑶[ 1 ]组织细胞
⑷弱酸、强碱盐H 2 CO 3 /NaHCO 3 (NaH 2 PO 4 /Na 2 HPO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