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过秦论》原文及注解素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1),拥雍州之地(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4)。当是时也,商君佐之(5),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6)。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7)。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8),因遗策(9),南取汉中(10),西举巴、蜀(11),东据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1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13),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14),赵有平原(15),楚有春申(16),魏有信陵(17)。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18),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19),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20)。秦无亡失矢遗镞之费(21),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制其弊,追亡逐北(2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23)。因利乘便(24),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25),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26)六世之余烈(27),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28),履至尊而制六合(29),执敲扑而鞭笞天下(30),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31),以为桂林、象郡(32);百越之君,俯首系颈(33),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34)而守藩篱(35),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36),以愚黔首(37)。隳名城(38),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39),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40),因河为池(41),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42)!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43)。然陈涉(44)瓮牖绳枢之子(45),氓隶之人(46),而迁徙之徒(47),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48),陶朱、猗顿之富(49);蹑足行伍之间(50),而倔起什佰之中(51),率疲敝之卒(52),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5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54),非铣于钩戟长铩也(55);適戍之众(56),非抗于九国之师(57)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58)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59),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60),序八州而朝同列(61),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6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

秦孝公凭据崤山和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关隘,又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固守疆土,暗中窥探东周王朝的虚实,怀有席卷天下、包举四方、囊括四海、吞并八荒之地的野心。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对内建立法规制度,鼓励农民种田和织布,修造防守和进攻的武器装备;对外推行连横政策,使诸侯之间互相争斗。于是,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王继承祖上的事业,遵循既定的政策,向南兼并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在东面占据了肥沃的土地,割取了地势险要的州郡。诸侯们很害怕,共同结盟来设法削弱秦国:他们不吝惜珍奇的器具、贵重的宝物、肥沃的土地,用以招纳普天下的才士,“合纵”结成同盟,相互联成一体。在这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聪明、忠诚、讲信用,对人宽厚而友爱,尊重贤

士,相约用合纵来离散秦国的连横,联合了韩国、魏国、燕国、楚国、齐国、赵国、宋国、卫国、中山国的兵力。于是,东方六国的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班人替他们出谋献策,有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班人替他们互通消息,有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班人替他们统帅军队,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做后方,率领万大军,逼临函谷关进攻秦国。秦人大开关门,引敌入境,但九国的将士徘徊犹豫,结果逃之夭夭而不敢进击。秦国既未丢失土地、又不花费兵力,而各诸侯国已陷入了困境。于是合纵离散,盟约解除,各国争着割让土地去讨好秦国。秦国有余力控制并利用各国诸侯的弱点,追逐逃亡、失败的各国士兵,被杀的人多达百万,流的血可以漂浮起盾牌。秦国乘着胜利的机会,宰割天下的土地,分裂各国的河山,迫使强国请求投降,弱国入秦朝拜。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短,国家没有重大的战事。

到了秦始皇,他继承了六世祖先积聚的功业,用武力统治天下,吞并了周王朝,又灭亡了六国诸侯,终于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统治了天下四方,手执棍棒鞭挞天下百姓,威震四海。他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土地,设置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把绳索套在脖颈上前来投降,听命于秦朝的官吏。于是,又派遣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以防守边境,把匈奴击退了七百多里。匈奴人不敢再南下放马,士兵也不敢挑起战事报仇。于是,秦始皇完全废除前代君王治国的策略,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以使百姓愚昧无知。又毁坏六国的名城,杀害六国的豪杰俊才,收集全国的兵器聚集到咸阳,销毁锋刃,把它们制作十二个铜人,来削弱百姓的力量。然后据守华山以为咸阳的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据守着亿丈高的城墙,下临深不可测的护城河,以为这样就固若金汤了。又派遣良将手持硬弓,驻守要害之处,派遣忠实的大臣率领精锐的士兵,手执锐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天下已经安定了,秦始皇的心里,自以为关中地势的坚固,就象千里铜墙铁壁,真是子孙后代称帝万世的基业。

秦始皇死后,他的余威还波及偏远地区。然而,陈涉,这位用破甕作窗、用绳子拴着门板人家的子弟,卑贱的农夫,后来是谪罚戍边的士卒,才能不及一般人,又没有孔子、墨子的贤能,陶朱公、猗顿的富有,置身于士卒之间,却崛起于行伍之中,率领疲惫散乱的士兵,统领着数百人的队伍,调转头来。辗转推进,攻打秦朝。他们斩断树木作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象云集般汇聚,象回声般响应,身背粮食如影随身般地跟从陈涉,于是,殽山以东的豪杰英俊就一齐起来消灭秦王朝了。

秦朝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土地,殽山和函谷关的险固,仍然和过去一样。陈涉的地位,也不比齐国、楚国、燕国、赵国、宋国、卫国、中山国的君主尊贵;他手中的锄头和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谪罚守边的士卒,战斗力并不超过九国的军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战略战术,又比不上过去六国的谋士。然而,成功和失败却发生了变化,建立功业的人正好相反。如果比较一下殽山以东的诸侯国与陈涉的强弱,比较二者的权势和实力,那就不可以同日而语了。然而,当初秦国凭借小小的国土和千辆兵车的国力,却迫令八州诸侯称臣,使原先位处同列的诸侯入秦朝拜,达一百多年之久。然后以天地四方为家,把殽山和函谷关当作宫墙。谁料陈涉一人起来发难,秦朝就毁灭了,国君死在别人的手里,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也就不同了。

【注释】

(1)秦孝公:春秋时代秦国的国君,公元前361前338年在位。他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开始走上了国富兵强的道路。殽(yáo)函:殽山和函谷关。殽山在今河南洛宁县北,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至殽山,西至潼津。(2)雍州:古九州之一,其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和北部、甘肃全部和青海部分地区。(3)周室:指衰弱的东周王朝。(4)八荒:即八方。古人把东南西北称作四方,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称作四隅,合称八方。此泛指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