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_路德与尤金_奈达翻译及翻译理论对比研究_吴和林
奈达翻译理论概述尤金·奈达
尤金·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1.奈达翻译理论概述尤金·奈达(Eugene A.Nida)1914年生于美国的俄克勒荷马州。
早年师从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大师布龙非尔德(Leonard Bloomfield)等语言学家。
毕业后供职于美国圣经协会,终生从事圣经翻译和翻译理论的研究,著作等身,是公认的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他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这个名称的前身是“灵活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后来为避免被人误解,改成功能对等。
简单讲,功能对等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应。
要取得功能对等(奈达指的对等是大致的对等),就必须弄清何为功能对等。
他把功能分成九类①[在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中,奈达将语言的功能分成9类,即表现功能(expressive)、认识功能(cognitive)、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信息功能(informative)、祈使功能(imperative)、行为功能(performative)、情感功能(emotive)、审美功能(aesthetic)和自我解释功能(metalingual)。
见该书第25页。
]译文应在这些功能上与原作对等。
那么,怎样才算对等呢?奈达认为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只局限在文字本身,他把判断对等与否的大权交给了读者的心理反应。
这就与在奈达之前大多数翻译研究者的观点相左。
传统上,人们总是将客观的语篇作为判断译文对错优劣的依据。
但奈达一下子把大权从语篇手中抢过来,交给了读者。
这一转手马上创出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为当时几乎陷入绝境的翻译研究者打开了眼界,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一下子柳暗花明。
奈达这一发展当然是和他本人对翻译的研究有关。
但奈达并非闭门造车,功能对等自有其源头活水。
这活水就是当时语言学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一)奈达其人尤金?奈达(EugeneA.Nida)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
尤金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其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著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著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
他还参与过《圣经》的翻译工作。
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
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
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
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奈达对翻译的定义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
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
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
他试图运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方法。
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
奈达提出了词的4种语义单位的概念,即词具有表述事物、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等功能。
这4种语义单位是“核心”,语言的表层结构就是以“核心”为基础构建的,如果能将语法结构归纳到核心层次,翻译过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源语的曲解。
奈达及其翻译理论
动态对等翻译的局限
1.读者反应不能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 2. 文学翻译中功能对等很难实现。 3. 违背了翻译的文化交流目的。
05 奈达的贡献与不足
奈达对翻译科学的贡献
1、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人翻译标准 中,提出翻译重心转移的思想
2、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功能对等”的翻 译原则
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 “逐字翻译”或“死译”。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 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 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 原文的程度。
翻译信息论(Message of Translation)
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信息<原文读者理解的信息 译者就必须“拉长”信息的表达形式 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信息≈原文读者理解的信息
Son, lover, thinker, fighter, leader, Hamlet is the incarnation of all human potential defeated by some warp of human nature and destiny.
04 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动态对等”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
一)“动态对等”理论的提出背景 二)“动态对等”理论的内涵 三)“动态对等”理论局限性
一)“动态对等”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的提出背景
1 9 6 4 年 , 尤 金 · 奈 达 在 《 翻 译 科 学 探 索 》 (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后来,奈达用“功
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翻译思想之对比探讨
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翻译思想之对比探讨
徐向晖
【期刊名称】《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09)001
【摘要】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是在被介绍到中国的西方翻译理论家中影响最大的两位.国内已有很多关于他们翻译思想的比较研究,但比较范围只局限于个别方面.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两位翻译理论家的翻译思想,本文从翻译的定义、性质、方法及翻译的评价等九个方面对这两位翻译家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发现二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差异.概括起来说,奈达的理论为功能论,而纽马克的理论则是文本论.
【总页数】3页(P88-90)
【作者】徐向晖
【作者单位】孝感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研究 [J], 胡爱萍
2.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翻译思想比较 [J], 崔建周;卢静
3.浅析尤金·A·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异同 [J], 梁笑颜
4.浅析尤金·A·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异同 [J], 梁笑颜
5.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 [J], 陈小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西方翻译思想的最新进展
解构学派
该派产生于60年代后期的法国解构主义哲
学家德里达。 该派观点:原文并不存在,文本中并没有什 么深层结构或预先决定的意义。译文是更早 的译文的译文。否认原文及原作者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文学界和文学理论界异军突 起,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最新理论思潮之一。作为一种 激进的理论批评话语,后殖民理论首次将西方殖民地 进行文化殖民的事实及后果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将 研究中心从文本形式转移到文化政治之上,显示了西 方当代理论批评在“后现代主义之后” 的一种新的 动向。 ※观点:质疑翻译的透明性表征,挑战意义的确定性, 在此基础上揭露翻译在帝国事业中所扮演的不光彩 角色,提醒人们关注翻译在塑造殖民身份的过程中 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图里的翻译规范研究
图里分析了规范和特异倾向的区别,称规则是(更) 客观的规范,而特异倾向是(更)主观的规范。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通常受到3类规范的制约: 1.预先规范。决定待译文本的选择,即翻译 政策。 2.初始规范。决定译者对翻译的总体倾向, 即倾向于原文本还是倾向于译文文化的读者习惯。 3.操作规范。制约实际翻译活动中的抉择。
该派兴起于50、60年代,以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 语法对语言结构所做的严密 分析为基础,研究原语与译 语之间在词法与句法上的一 系列对应和转换规则,追求 原文与译文的等值。
代表人物:奈达、卡特福德
。
尤金· 奈达
西方最早从语言学方向研究翻译的学者之一,也是 “翻译科学派”最早的主要代表之一。 翻译思想: (1)翻译交际说。将转换生成语法,现代交际理论 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翻译研究,提出翻译的交际学理论。 (2)动态对等说。从译文接受者的反应出发,着眼 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形式对应。 (3)提出分析,转换,重组与检验的四步式翻译过 程。逆转换翻译理论---借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的核 心句,非核心句与转换等概念。 翻译三步骤: (1)追溯原文句子结构最简单,语义最清楚的核心句。 (2)将核心句从源语种译出。 (3)按照译出的核心句生成译语中的表层句子。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对《永别了,武器》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2021年49期总第593期ENGLISH ON CAMPUS【摘要】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时两种语言功能上的对等。
海明威的作品《永别了,武器》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四个方面对林疑今和于晓红两位译者《永别了,武器》的中译本进行研究,探究如何在翻译时采用合适的方法,自然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意象。
【关键词】翻译;功能对等理论;《永别了,武器》;比较研究【作者简介】李智媛(2000.12-),女,汉族,河南济源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一、功能对等理论1969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了自己翻译理论的核心: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对等”。
奈达力求以最贴近、自然的方式传达作者的写作风格,并注重读者的理解与反应。
整体而言,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可分为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永别了,武器》两译本中的体现“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拥有世界范围内庞大的读者群体。
在小说中,亨利许多勇敢的朋友死于枪林弹雨,他深爱的凯瑟琳最终死于难产。
海明威凭借自己对社会敏锐而深刻的理解,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非人道性,以及人类在战争面前的渺小与脆弱。
本文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林疑今和于晓红的两个中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功能对等理论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指导意义。
1.词汇对等。
词汇对等强调“一个词的意义在于它在语言中的用法”。
由于海明威的作品使用了大量简单通俗的日常表达,促使读者理解起来并不那么困难。
然而,能否准确地翻译单词的意义和词组搭配,直接影响到原著小说的整体风格和主题呈现。
接下来,笔者将从人物语言和特殊名词翻译的角度对《永别了,武器》的词汇对等进行分析。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黑色棉花田》两个汉译本研究
安徽文学ANHUIWENXUE 作者简介:周科宇(1996-),女,湖北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研究方向:翻译学、应用语言学。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黑色棉花田》两个汉译本研究周科宇方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摘要:本研究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从词汇、句法、风格和修辞四个方面对比分析著名儿童文学作品《黑色棉花田》的两个汉译本,并结合儿童本位原则对两个译本的优缺点进行评析,重点探讨两个译本在语言特征和文化传递方面的差异。
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功能对等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性。
关键词院儿童文学翻译功能对等对比研究文学翻译一、引言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因而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在翻译时,既要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也要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兼顾其读者身份的特殊性,使译文与原文达到“功能对等”的同时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尤金·奈达于1969年在《翻译理论与实践》提出“动态对等理论”,并将翻译定义为“在译入语中再现与源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
(Nida and Taber,2004:12)而后为避免误解,奈达以“功能对等理论”取代“动态对等理论”,并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65)。
奈达认为,翻译即交际,因此应以译文读者为重心,满足他们的文本接受能力,达到译文读者对目的语的反应程度要基本等同于原语读者的效果。
此外,奈达还强调了语义,风格和修辞上的对等。
然而,因原语和译入语本身就具有语言差异,表达方式也截然不同,因此在功能对等上存在较大的灵活性。
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对1977年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作品,米尔德瑞·泰勒所著的《黑色棉花田》两个汉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考察两位译者的译文是否做到功能对等以及是否在翻译时坚持了儿童本位原则,从而进一步论证功能对等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性。
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
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
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
摘要:国内外翻译家以及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是百家争鸣,各放异彩。
其中,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是西方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们可谓是西方翻译理论界的两位集大成者。
将从不同维度对他们的翻译思想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两位翻译大师理论的概览和异同之处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两位翻译理论家及其翻译思想。
关键词:翻译;翻译家;翻译理论;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在人类文化的交流活动中,翻译由来已久。
在翻译实践中,相关人士对翻译活动进行了不断地思考、探索与研究。
国内外翻译家以及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是百家争鸣,各放异彩。
其中,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是西方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们可谓是西方翻译理论界的两位集大成者。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彼得·纽马克是英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常年从事英德、英法互译的教学,对翻译理论颇有研究。
他们在研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理论,其精神也值得中国翻译理论界学习。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对他们的翻译思想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两位翻译大师理论的概览和异同之处的分析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两位翻译理论家及其翻译思想。
一、尤金·奈达翻译理论概述
众所周知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构成了奈达的主要翻译思想,亦即描写语言学阶段、交际理论阶段以及社会符号学阶段。
第二个阶段即交际。
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研究背景和意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对翻译实践、翻译教育、翻译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都是翻译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两位学者的翻译理论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不同点。
因此,对两位学者翻译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对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尤金·奈达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其主张翻译应该以传达源语文化的意义为目标,依据目的语文化中具有相似意义的词汇和结构进行翻译。
本研究将对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
2.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彼得·纽马克被认为是“译者主体性”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其主张翻译的结果应该是译者主体性与目的语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即翻译应该体现出译者的主观思想和个性。
本研究将对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
3.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通过对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进行比较,探讨两位学者在翻译理论上的异同点,并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分析两位学者理论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探讨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同时通过实证分析法,对两位学者翻译理论进行实证研究,考察其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预期成果:通过对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比较研究,本研究将得出以下成果:1.分析解释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并比较两位学者理论的异同点。
翻译理论与语境研究
翻译理论与语境研究作者:李小艳来源:《大观》2015年第09期摘要:翻译是一个不断调整与顺应的动态过程,其本身相关的理论由早期对于直译,到现在要求译出原著意义的同时,又不能失去其本身的语言风味。
本文结合具体的使用语境稍事分析,以期能达到使译著在注重翻译理论研究的同时考虑到语境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理论;直译;语言;语境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living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Translation has to do with another language and culture,thus the influenc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is inevitable.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important genres involved together with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in order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latter will be identified.Key word:theory,literal translation,language,context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流派的纷涌叠起,翻译界很多传统观念的理论在为人们所重新认识理解完善,从而兴起的是一种在辩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指导下的、与其它门类学科互相借鉴的翻译理论多元共生共存的状态。
语言的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词汇是语言“大厦”赖以支撑的物质基础。
通过观察和研究某社会群体的语言,我们就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和心态。
这也是翻译所以存在的原由。
但是翻译就不能仅仅是简简单单的逐字逐句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
纵观英语文章发现,英语行文注重语义贯穿,从已知推向新知,主题与述题相承。
不可译性:奈达与卡特福德之对比研究
2412018年21期总第409期ENGLISH ON CAMPUS 不可译性:奈达与卡特福德之对比研究文/崔洋通【摘要】自翻译研究诞生起,不可译性就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话题.。
翻译研究的学者们试图从各自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针对不可译性的学术探讨一度百家争鸣。
然而时至今日,对于这一主题仍旧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令人满意的结论。
本文作者对比研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和卡特福德(J. C. Cattford)两位翻译理论家在讨论翻译之不可译性中的不同观点,希望通过介绍二人独特的理论视角,分析两位翻译理论家在不可译性问题上的各自不同看法,达到加强对不可译性的理论认识和研究深度的目的。
【关键词】不可译性;奈达;卡特福德;对比 【作者简介】崔洋通(1991- ),男,汉族,吉林延边人,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引言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1796年对不可译性提出了较为准确的描述:“没有一种语言中的问题是与另一种的词语完全等值的,除非它们是表示很实体的东西。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绝对的可译性仅存在对应的实体上,而真正生活中的语言却是动态、灵活的,因此不可译性存在于语言的方方面面。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表达思想的独特方式和艺术语言,不可译性更多的反映了两种文化在经由翻译结合时的冲突和矛盾。
一、奈达和卡特福德对翻译本质的界定任何对不可译性的讨论都无法避开翻译本质这一议题,这一结论也适用于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理论体系。
奈达在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指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入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
”在他看来,翻译所能取得的最大对等,也只是所谓的“最贴近”而已,并非真正的对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奈达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再现”(reproduce)体现了奈达对可译性的肯定。
而卡特福德在可译性问题上则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卡特福德将翻译定义为:“将原语文本材料用译入语中的对等材料替换的过程”,卡特福德用“替换”(replacement)对应奈达的“再现”,正因为他认识到了不同语言是无法重合的系统,因此两种语言间永远不存在所谓的转换和再现,能否实现对等取决的是所描述实体在两种语言中的重合度。
尤金·奈达EugeneNida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EugeneNida翻译理论Eugene NidaDynamic Equivalence and Formal EquivalenceEugene A、Nida (1914 ) is a distinguished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as well as a linguist、His translation theory has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Western countries、His work on translatoin set off the study of modern translation as an academic field, and he is regareded as “the patriarch of translation study and a founder of the disciplin e”(SnellHornby 1988:1; Baker 1998:277)Nida’s theory of dynamic equivalence is his major contribut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The concept is first mentioned in his articl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s Exemplified by Bible Translating”(1959) (《从圣经翻译瞧翻译原则》) as he attempts to define translating、In his influential work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1964) (《翻译原则科学探索》), he postulates 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s follows: In such a translation (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 one is not so concerned with matching the receptorlanguage message with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but with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receptors and the message (1964:159) However, he does not give a clear definition of dynamic equivalence untill 1969、In his 1969 textbook The Thoe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翻译理论与实践》),dynamic equivalence is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s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es in the source language”(1969:24)The expression “dynamic equivalence”is superseded by “functional equivalencev”in his work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1986, with De Waard)(《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However, there is essentially not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The substitu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is just to stress the concept of function and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term “dynamic”, which is mistaken by some persons for something in the sense of impact ( Nida 1993:124)、In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1993)(《语言与文化:翻译中得语境》,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categories on two levels: the minimal level and the maximal level、The minimal leve l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defined as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prehend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The maximal level is stated as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rreciate it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 (Nida 1993:118; 1995:224)、The two definitions of equivalence reveal that the minimal level is realistic, whereas the maximal level is ieal、For Nida, good translations always lie somewhere between the two levels (Nida 19954:224)、It can be noted that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a flexible concept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adequacy、Dynamic EquivalenceA term introduced by Nida(1964) in the context of Bible translation to describe one of two basic orientations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see also Formal Equivalence)、Dynamic equivalence is the quality which characterizes a translation in which “the message of the or iginal text has been so transportedinto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at the response of the receptor is essentially like that of the original receptors”(Nida & Taber 1969/1982:200, emphasis removed)、In other words, a dynamically equivalent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has been produc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reefold process of Analysis, Transfer and Restructuring (Nida & Taber 1969/1982:200); formulating such a translation will entail such procedures as substituting TL items which are more culturally appropriate for obscure ST items, making lingguistically implicit ST information explicit, and building in a certain amount of REDUNDANCY(1964:131) to aid prehension、In a translation of this kind one is therefor not so concerned with “matching the receptorlanguage mes sage with the sourcelaguage”; the aim is more to “relate the receptor to modes of behavior relevant within the context of his own culture” (Nida 1964:159)、Possibly the best known example of a dynamically equivalent solution to a translation problem is seen in the decision to translate the Biblical phrase “Lamb of God” into and Eskimo language as “Seal of God”: the fact that lambs are unkown in polar regions has here led to the substitution of a culturally meaningful item which shares at least some of 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SL expression (see SnellHornby 1988/1955:15)、Nida and Taber argue that a “high degree”of equivalence of response is needed for the translation to achieve its purpose, although they point out that this response can never be identical with that elicited by the original(1969/1982:24)、However, they also issue a warning about the limits within which the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producing dynamic equivalence remain valid: fore example, a parison with the broadly simialr category of Linguistic Translaton reveals that only elements which are linguisticallyimplict in TTrather than any additional contextual information which might be necessary to a new audience—may legitimately be made explicit in TT、The notion of dynamic equivalence is of course especially relevant to Bible translation, given the particular need of Biblical translations not only to inform readers but also to present a relevant message to them and hopefully elicit aresponse(1969/1982:24)、However, it can clearly also be applied to other genres, and indeed in many areas ( such as literary translation) it has arguably e to hold sway over other approaches (Nida 1964:160)、See also Fuctional Equivalence、Further reading: Gut 1991; Nida 1964,1995: Nida & Taber 1969/1982、奈达(Nida)(1964)在《圣经》翻译中所采用得术语,用来描述翻译过程得两个基本趋向之一(另见Formal Equivalence[形式对等])。
浅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的差异性
浅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的差异性论文关键词: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目的论差异性论文摘要:在当今翻译界,尤金·奈迭和德国功能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着名的美国语学派翻译大师,其关于翻译的“功能对等”核心理论更是影响深远。
然而,“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一“目的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在两者相似性的基础上,着重谈二者的相异性,说明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前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一、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Fu nctio nalEq uival ence)理论是美国着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提出的,是翻译理论的核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理论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我国较早被引进的理论之一。
因此,在中国译学界的影响较大,也是国内译学界评价较多的理论。
“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与以往的翻译理论相比较,功能对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翻译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的同时,还将文化以及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反映纳入到翻译研究的领域。
功能对等理论以意义和风格对等为基础,强调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映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映基本一致。
将读者客观反映作为衡量译品好坏的标准。
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概述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
不可译性:奈达与卡特福德之对比研究
不可译性:奈达与卡特福德之对比研究作者:崔洋通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8年第06期【摘要】自翻译研究诞生起,不可译性就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话题.。
翻译研究的学者们试图从各自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针对不可译性的学术探讨一度百家争鸣。
然而时至今日,对于这一主题仍旧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令人满意的结论。
本文作者对比研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和卡特福德(J. C. Cattford)两位翻译理论家在讨论翻译之不可译性中的不同观点,希望通过介绍二人独特的理论视角,分析两位翻译理论家在不可译性问题上的各自不同看法,达到加强对不可译性的理论认识和研究深度的目的。
【关键词】不可译性;奈达;卡特福德;对比【作者简介】崔洋通(1991- ),男,汉族,吉林延边人,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引言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1796年对不可译性提出了较为准确的描述:“没有一种语言中的问题是与另一种的词语完全等值的,除非它们是表示很实体的东西。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绝对的可译性仅存在对应的实体上,而真正生活中的语言却是动态、灵活的,因此不可译性存在于语言的方方面面。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表达思想的独特方式和艺术语言,不可译性更多的反映了两种文化在经由翻译结合时的冲突和矛盾。
一、奈达和卡特福德对翻译本质的界定任何对不可译性的讨论都无法避开翻译本质这一议题,这一结论也适用于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理论体系。
奈达在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指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入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
”在他看来,翻译所能取得的最大对等,也只是所谓的“最贴近”而已,并非真正的对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奈达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再现”(reproduce)体现了奈达对可译性的肯定。
而卡特福德在可译性问题上则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卡特福德将翻译定义为:“将原语文本材料用译入语中的对等材料替换的过程”,卡特福德用“替换”(replacement)对应奈达的“再现”,正因为他认识到了不同语言是无法重合的系统,因此两种语言间永远不存在所谓的转换和再现,能否实现对等取决的是所描述实体在两种语言中的重合度。
翻译理论流派
翻译理论流派翻译理论流派翻译是一们很重要的学问,从古至今有很多著名的学者从事翻译理论的研究,而他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以下是一些翻译理论流派的划分,希望能让大家有一些大体的了解。
一:尤金;奈达(1976)根据各学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Nida,1984)四个基本流派。
二:埃德温‘根茨勒(Edward Gentzler)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1993)中依据各流派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
三、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2000)在《西方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全市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解构学派六大学派。
四、谭载喜(中国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研究学者)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布拉格学派、伦敦派、美国结构派、交际理论派四大学派。
五、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一文中介绍了六大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文学-文化学派;结构学派;社会符号学派。
下面将一一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1、创始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 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
2、主要成员: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主要论点:(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3、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罗曼?雅可布森。
简介: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二战时迁至美国,加入美籍。
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
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中国体育语言翻译研究
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中国体育语言翻译研究作者:李秀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4年第08期摘要:中国体育语言有其自身的特色。
如果翻译得当,就会使中外体育文化交流更加通畅,外国人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体育文化。
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前中国体育语言翻译的现状,分析目前中国体育语言翻译的难点,并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提出体育语言翻译的技巧。
本文认为,中国体育语言的翻译不仅要做到语义对等,还要做到文化层面的对等,以期在受众中实现同样的交流效果。
关键词:体育语言翻译功能对等理论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体育成为不同国家间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如世界奥林匹克体育会。
因此,研究中国体育语言翻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我们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传统体育时,必须讲究翻译技巧。
否则就会出现理解偏颇进而导致文化交流的不顺畅。
出色的翻译技巧不仅能够实现信息交流的充分性,同时能够同译入语与译语读者相适应。
一、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简要回顾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是功能对等理论的创始人。
鉴于翻译是什么的问题,奈达提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马会娟,2003)。
奈达的翻译模式如下图所示:注意:A和B分别代表源语和译入语,X 和Y分别代表源语和译入语的核心层级。
二、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体育语言翻译研究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有三点值得译者特别注意:语义对等,社会文化对等,以及对于翻译交流功能的强调。
因此,在体育语言翻译的过程中,社会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社会文化对等这一原则要求译者掌握源语和译入语社会文化状况,历史背景,对两国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
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实现我们上文所提到的体育语言文化在译语国家重建的过程。
这里,考虑到体育语言的交际功能,语义对等以及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不同,体育语言翻译研究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适于通常情况下的策略,另一种是特殊场合下必须考虑的、必要的翻译技巧。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
01
总之,尤金·奈 达的翻译理论是 一种以交际功能 和读者反应为核 心的理论
动态对等
02
他强调了翻译过 程中对等的重要 性,并提出了"最 贴近的自然对等" 的概念
03
这种理论对于指 导翻译实践具有 重要的意义
-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THESIS DEFENSE POWERPOINT
XXXXXXXXXX
-
1 功能对等 2 动态对等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
1
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 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 理论家,他的翻译理论在西方
翻译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2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 包括"功能对等"和" 动态对等"两个方面
1
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是指翻译的文本应该在语言和语义上与原文本保持一致,从而能够达到与原文本 相同的功能和效果。这种理论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即翻译应该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原 文本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指导老师:XXX
答 辩 人 :XXX
奈达认为,翻译过程中的对等包括词汇对等、语法对等、语义对等和风格对等。词汇对等 是指翻译文本中的词汇应该与原文本中的词汇保持一致,从而避免歧义和误解。语法对等 是指翻译文本中的语法结构应该与原文本的语法结构保持一致,从而保持原文本的流畅性 和准确性。语义对等是指翻译文本应该与原文本在语义上保持一致,从而避免误解和歧义 。风格对等是指翻译文本应该与原文本在风格上保持一致,从而保持原文本的个性和特点
为了实现功能对等,奈达提出了"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他认为,翻译应该追求自然 、流畅的效果,而不是刻意的模仿或生硬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理解原文本的 文化背景、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在目标语言中找到最贴近的表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人文论丛 H u a z h o n H u m a n i t F o r u m g y
2 0 1 3年1 2月
马丁 · 路德与尤金 · 奈达翻译及翻译理论对比研究
吴和林
( ) 华中师范大学 外事处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摘要 马丁 · 路德与尤金 · 奈达在西方 《 圣经 》 翻译 史 , 乃至整个翻译史中的崇高地位毋庸 国内对于这两位在 《 圣经 》 翻译领域取得卓越成 就 的 翻 译 家 的 研 究 有 厚 此 薄 彼 的 情 置疑 。 然而 , 况 。 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自上世纪引入中国以来 , 对中国 的 翻 译 界 的 影 响 是 任 何 西 方 翻 译 理 论 马丁 · 路 德 这 位 在 德 语 版 《 圣 经》 上颇有建树的翻译家却鲜有关注。 家难以企及的 。 与此同时 , 《 本文通过对比路德与奈达的翻译人生 、 圣经 》 翻译和翻译理论 , 总结了他们在 《 圣经 》 翻译及翻译 理论方面的共性和差异 。 关键词 感觉化 ;写实 ;超现实 ;童年经历 了可能 。 该书 “ 虽然讨论了一些主要的翻译理论问
⑦ ” 者呢 ?
三、 路德与奈达翻译理论渊源
关于路德和奈达二人的翻译理路渊源 , 试分析 如下 : 如前文所述 , 路德无疑是圣经翻译史上最成功 的翻译家之一 , 对圣经翻译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 的作用 。 时至今日 , 路德 《 圣经 》 仍然是以德语为母 语的各个国家和地 区 流 传 最 广 的 经 典 德 语 《 圣 经》 译本 , 当然也是所有德语书籍中最普及的一部 。 从 新 约 圣 经》 出 版 开 始, 一直到路 1 5 2 2 年 9 月德 语 《 德辞世这二十四年间 , 路德 《 圣经 》 前后经历了4 3 0 次重印和不断再版 , 销量达到五十万本 。 这一数字Leabharlann 二、 路德和奈达的人生经历
马丁 · 路德 1. 马丁 · 路 德 是 德 国 宗 教 改 革 运 动 的 领 袖 和 翻 译家 , 出生于图林 根 的 一 个 农 民 家 庭 , 早年在一所 修道院中攻读神 学 , 后 获 维 腾 贝 格 大 学 神 学 博 士, 并担任解释 《 圣经 》 的教授 。1 5 2 1年因拒绝查理五 幸而经 世勒令他改变其宗教改革的主张几乎被捕 , 人护送到瓦特堡隐匿起来 。 此后 , 他便在合作者的 。他分别从希腊语和希伯 协助下着手翻译 《 圣 经》 , 来语译出 《 新 约 圣 经》 和《 旧 约 圣 经》 先后于1 5 2 2 年和 1 路德以家乡 5 3 4 年出 版 。 就 译 语 选 择 而 言 , 图林根地区较统一的正式用语为主 , 通过吸收德国 中东部 、 中南部方言 , 创造了许多新颖词汇 , 为其译 文成为德语经典 奠 定 了 基 础 。 由 于 新 版 《 圣 经》 的 问世 , 德国平民老百 姓 才 能 够 直 接 引 用 德 文 版 《 圣 经》 为自己的阶级 辩 护 , 使其能够维护所在阶级的 利益 。 因此 , 路德版 的 圣 经 常 常 被 称 为 “ 第一部民 ” 。自 然, 圣经 》 它的诞生不但深刻影响了德 众的 《 更是创造了为民众 国民众的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 , 所接受 、 所喜爱 、 所熟悉的文学语言形式 , 对德国语
文艺 复 兴 时 期 的 马 丁 · 路 德 是 读 者 反 应 论 的 一个践行者 。 他很 早 就 在 翻 译 论 述 中 对 接 受 者 给 予了极大的关注 , 并且明确了接收对象的范围 。 路 德提出 “ 你得 走 出 书 斋 ,问 问 家 庭 主 妇 、 街上的孩 6 3
童和集 市 上 的 普 通 人 。 看 看 他 们 是 怎 么 说 话 的 , 。 这一点和路德的目的不 就以那样的方式做翻译 ” 谋而合 。 他翻译的目的十分明确 , 就是要让那些既 看不懂希伯来语 和 希 腊 语 、 又 不 明 白 拉 丁 语, 而且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的 基 督 徒 和 读 者 能 通 过 阅 读 本 — — 德语看懂 《 圣经 》 全文 。 国语言 — 尤金 · 奈达在翻译圣经时 , 对于读者反应的思 考, 其实和路德的翻译思想极为相似 。 这一点在奈 达翻译理 论 的 发 展 到 第 二 阶 段 时 显 得 特 别 突 出 。 “ 正如谭载喜所言 , 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 功能的观 点 出 发 , 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 象 。 要判断一部译作是否译得正确 , 必须以读者的 反应为衡量标准 ” 。
①
总的目的还是 直 接 为 翻 译 实 践 能 力 服 务 的 , 从 题, 它有别于西方 内容和实例的安排上都可以看出来 , 一些距 离 实 践 比 较 远 的 理 论 著 作 的 一 个 重 要 特
② 。 本文通过 对 比 二 人 的 人 生 经 历 , 点” 翻译理论
渊源 , 拟为研究路德和奈达的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一 个新的视野 。
一、 引言
, 马丁 · 路 德 ( 和 M a r t i n L u t h e r 1 4 8 3-1 5 4 6) , ) 尤金 · 奈达 ( 两人所 E u e n e A l b e r t N i d a1 9 1 4- g 生活的时代相隔几个世纪 , 而这两位西方翻译理论 领域的佼佼者在中国翻译界的际遇亦是相去甚远 。 众所周知 , 马丁 · 路 德 是 1 6世纪德国著名的神学 家、 新教宗教改革的发起人和伟大的 《 圣经 》 翻译家 ” 之一 , 俗称的 “ 路德 《 圣经 》 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德 语圣经版本 。 路德 的 圣 经 翻 译 不 仅 促 进 了 《 圣 经》 在德国普通民众中的传播 , 加快了德语语言的标准 化和普及 , 而且还对翻译理论本身作出了卓越贡 献, 提出了 数 条 翻 译 技 巧 和 原 则 。 然 而 , 中国翻
③
在中世纪人口尚为稀 少 的 德 意 志 帝 国 实 属 惊 人 ④ 。 像赖希林 、 伊拉斯 谟 等 人 一 样 , 路德坚持人文主义 者的语言学观点 , 认为语言各具无法逐词互译的特 征 ⑤ 。 这一点 , 路 德 跟 奥 古 斯 丁 不 谋 而 合, 认为译 。 他认为 , 奴隶 ” 只有去除语言 者不应成为单词的 “ 采取意译 , 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重现 《 圣 外壳的束缚 , 。 经》 的“ 精神实质 ” 与路德不同 , 奈达本人对于翻译理论有比较系 , “ 主要有 “ 语言结构主义翻译观 ” 翻译即 统的描述 , , “ , “ 科学 ” 翻译即交 际 ” 翻译必须重读者反应” 等。 “ 语言结构主义翻译观 ” 主要体现在 他 运 用 美 国 4 0 年代 、 语义成分分 5 0 年代流行的句法结构 分 析 法 、 析法和类同于乔姆斯基层次结构的核心句分析法 , 从语言转换即语际翻译角度 , 对翻译表达形式以及 翻译程序进行 了 结 构 层 面 的 分 析 。 关 于 奈 达 的 翻 译理论 , 谭载喜在 《 新编奈达论翻译 》 一书中将其划 ( 分为三个不同的主 要 发 展 阶 段 : 描写语言学阶 1) ( ) ( ) 段; 交际理论阶段 ; 社会符号学阶段 。 2 3
屈指可数 。 译界对于路德翻译的研究如凤毛麟角 , 奈达博士无疑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 代表人物之一 ,他 本 人 经 过 五 十 多 年 的 翻 译 实 践 与理论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到目前为止 , 他 已经发表了 4 大多与圣 0 多部专著 , 2 5 0 余篇论文 , 。 , 经翻译相关 2 0 世纪 8 0年 代 初 奈 达 的 翻 译 思 想 和理论受到了国人关注 , 在当代众多西方翻译理论 中, 他的翻译理论 被 介 绍 进 入 中 国 最 早 , 形式最为 多样 , 内容最为丰 富 , 自然也成为影响最大的理论 之一 。 事 实 上 , 奈 达 就 是 这 一 理 论 传 播 者。 早 在 我国翻 译 家 金 堤 前 辈 就 与 奈 达 一 起 出 版 1 9 8 4年, 了《 O n T r a n s l a t i o n w i t h s e c i a l r e f e r e n c e t o C h i - p ( 》 论翻译 ) 一 书, 引进奈达的翻译 n e s e a n d E n l i s h g 理论 , 这也为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 6 2
尤金 · 奈达 2. 尤金 · 奈 达 出 生 于 美 国 中 南 部 的 俄 克 拉 荷 马 城, 1 9 3 6 年毕业于洛杉矶加州大学 , 1 9 4 3 年他在布 ( ) 龙菲儿德 和 费 赖 斯 C h a r l e s F r i e s 两位名家的指 导下获语言学 博 士 学 位 。 作 为 美 国 当 代 翻 译 界 首 屈一指的翻译理论领军人物 , 奈达还从事过包括语 语义学 、 人类学 、 通讯工程学在内的等方面的 言学 、 研究 。 在 上 世 纪 8 他主要供职于 0 年 代 退 休 之 前, 美国圣经公会 翻 译 部 。 在 担 任 翻 译 部 执 行 秘 书 期 间, 他不但亲身参与 到 《 圣 经》 翻 译, 而且负责组织 译本修订工作以及 《 圣经 》 译员的培训和理论指导 。 他精通多国语言 , 其所调查研究过的语言就有一百 多种之多 , 特别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他本人对非洲和拉 他担任 美地区的一 些 小 语 种 颇 有 研 究 。1 9 6 8 年, 过一届美国语言学主席 。 尽管他不以教书为职业 , 但他却有着极 为 丰 富 的 翻 译 培 训 和 讲 学 经 历 。 除 较长时期兼职在著 名 的 美 国 暑 期 语 言 学 讲 习 所 教 他还在多所美国大学担任 授语言学和翻译课程外 , 过客座讲师和教授 , 并经常受邀到欧美 、 拉美 、 非洲 和澳洲各国作短 期 讲 学 , 获 得 多 个 荣 誉 博 士 称 号。 美国圣经公会为了 肯 定 他 在 翻 译 研 究 特 别 是 在 圣 于2 经翻 译 研 究 领 域 所 作 的 贡 献 , 0 0 1年以他的名 字命名了该公 会 的 学 术 研 究 所 。 在 与 世 界 各 国 学 界 同 仁 交 往 中, 奈 达 对 中 国 怀 有 深 厚 的 感 情, 自 与我国许 1 9 8 2 年起他先 后 十 余 次 应 邀 来 华 讲 学 , 多学校和学界同仁 长 期 保 持 着 密 切 的 学 术 联 系 和 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