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他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以表象和词语等形式将个体经验积累和保存在头脑中,在一定条件下重新重复出来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动机:由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性格: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又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选择、填空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离开大脑,离开社会现实,离开社会实践,人的心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可是人脑本身并不能产生心理,必须要在外界客观事物作用之下才能产生心理。
3、脑是心理的器官,心里是脑的机能。
4、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及时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性。
7、根据知觉对象的特性可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是反映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8、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9、绝对感受性是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
10、刚刚能察觉出差异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量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11、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就是差别感受性。
12、适应是较普遍的感觉现象。从暗处到光亮的地方,开始时也是耀眼发眩,一片明亮,但过一会儿就能看清周围的物体,这是明适应。
13、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无论是形状、大小、颜色还是亮度),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14、运动记忆是指人们操作过的运动状态或运动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又叫动作记忆。
15、感觉记忆是指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并不立即消失,它还能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16、短时记忆是指信息的保留时间一般在1分钟左右的记忆。特点:(1)信息的容量有限,比瞬时记忆容量小,大约是7+2或7-2个记忆组块。(2)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容易受干扰,不易恢复。(3)记忆内容保持时间较短,一般为1分钟左右,经过复述,进入长时记忆。
17、根据识记有无预定目的,可将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18、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19、发散思维又称分散思维,是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众多的信息,或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个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20、创造思维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21、创造性思维是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的,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22、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究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重要动机。
23、在各种活动中都有一个动机最佳水平问题。动机最佳水平因问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问题中,解决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问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到趋势。称这种现象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动机水平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4、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25、阿特金森分了成就动机的两种倾向: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二是力求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
26、归因理论是一种解释人的行为成功与失败原因的动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归结为六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在、稳定、可控。
27、意志行动中的冲突:双驱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28、主要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性。
29、性格的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30、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
31、个体能力表现出的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能力的性别差异。
3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
33、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等。
34、学习迁移时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三:简答题:
1.长时记忆是什么?它的特点都有哪些?
答:长时记忆是指学习的材料经过复习或精细复述之后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长时记忆有以下特点:(1)保持时间长,从一分钟到几年甚至终生。(2)容量极大,以意义编码为主,以组块状态储存信息。(3)系统中的信息可以是几分钟以前的事物,也可以是很久以前的事物,但如果不去有意回忆就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4)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对短时储存系统内容的复述和再编码。(5)长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的提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提取线索的完整清晰程度和路径的正确程度。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答: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
它们包括:(1)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发生问题所处的客观情境。(2)思维定式。思维定式又叫心向,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是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行成的心里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3)功能固定。功能固定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只能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他的其他方面的功能。(4)情绪与动机状态。情绪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影响,动机对问题的解决也有明显的作用。(5)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6)个性特征。从事问题解决活动的是人,是有个性特征的人,人的个性特征对问题解决有着直接的影响。
3.培养意志品质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几个方面?
答:(1)加强目的的性教育。(2)设置困难情境以使学生获得意志行动的成功经验。(3)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4)加强意志的自我教育。(5)根据个别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4.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一些具体方法?
答:(1)促进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2)明确学习目标。(3)从学业成败的经历中学会合理归因。(4)利用教师正确的反馈信息激发学习动机。(5)适当地展开竞赛。(6)提供成功机会。
5.性格是什么?从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性格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答:性格定义为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又具有核心意义的心里特征。从这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性格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一种倾向。(2)性格是组成个性的核心部分。(3)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4)性格是比较稳定但又可变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