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设置与实践

合集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方案--野外生存训练(精编版)

体育课堂教学方案--野外生存训练(精编版)

体育课堂教学方案--野外生存训练教学目的知识方案技能方案补偿矫正思想教育初步学习站在跳箱上双脚向前跳下,着重体会“双脚离箱展胸跳下”的动作方法。

培养学生的四肢协调配合及弹跳能力。

矫正和补偿学生反应迟钝、灵敏性、协调性差的缺陷。

培养学生大胆、果断的勇敢精神。

时间分配课的内容组织教法要求说明开始部分2′1.体委整队 2.师生问好 3.体委报告 4.检查着装 5.宣布内容组织:两列横队╳ ╳ ╳ ╳ ╳ 〇╳ ╳ ╳ ╳ ╳ 教法:教师语言手势提示要求:站姿端正精神饱满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一开课即形成严肃、紧张、活泼的课堂气氛。

准确部分6′1.创设情境 2.小游戏(2′)《一切行动听指挥》目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抓住学生注意力,为下面的课奠定基础 3.蛇形跑(2′)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跑步姿势,吸引学生进组织:两列横队╳ ╳ ╳ ╳ ╳ 〇╳ ╳ ╳ ╳ ╳ 教法:教师示范并讲解,学生模仿跟做。

“请你跟我这样做”(教师)“我就跟你这样做”(学生)要求:一切行动听从指挥组织:一路纵队“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看见过野外生存训练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在这里进行一次野外生存训练实地演习,你们愿意参加吗?” (愿意)“但教师有一点要求:就是要一切行动听指挥,你们能做到吗?” (能)下面跟老师做个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教师把主教材融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愉快地了解、熟悉教材。

“同学们,为了能早一点到达目的地,我们跑步出发好吗?” (好)时间分配课的内容组织教法要求说明准确部分6′入情境,同时达到热身目的。

二组学生要注重指导和照顾 4.韵律操(2′)(放音乐)目的:热身,培养学生节奏感,体验韵律美。

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跑步要领。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蛇形跑。

要求: 1.挺胸抬头 2.两臂前后摆动 3.前脚掌先着地组织:体操队形╳ ╳ ╳ ╳ 〇╳ ╳ ╳ ╳ 教法: 1.放音乐,师生同做 2.教师不时的利用语言、手势、表情、眼神提示学生动作、调动学生情绪。

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活动

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活动

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活动第一部分活动背景及目的一、活动背景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知限于表面,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个全新内容,大学生不是被动而是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教师也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配合中,经过实践体验完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全面拓展,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等自然资源,使学生在享受在自然赋予宝贵财富的同时,增强健康体魄,提高适应能力。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正值心理发展不平衡、心理变化激烈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尚不够强,在处理学习、就业、爱情等复杂问题时,常常会引起矛盾的冲突,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障碍,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xx交通大学体育部组织了此次野营活动,让同学们深入大自然,野外露营的主要目的是增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和相互勾通的潜意识,并让这种良好的潜意识在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中发挥作用。

通过野外露营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自我并挖掘自身潜能,使人们能够唤起面对困难挑战的勇气,其实人最可怕的敌人是自己,所以我们这次的口号就是:丰富大学生活,锻炼身体素质。

二、活动目的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目的在于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为主要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提高对健康第一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能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首先,增强体质。

在师生互动配合中,经过实践体验完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全面拓展,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等自然资源,使学生在享受在自然赋予宝贵财富的同时,增强健康体魄,提高适应能力。

接着,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运动能够有效地减缓人们心理紧张、调节情绪反应强度,增强人际交往。

最后,野外生存生活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野外生存课程教学大纲

野外生存课程教学大纲

野外生存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

2. 野外生存选修课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野外生存的基本技术技能,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加强指导和训练学生进行体能训练, 突出非智力因素,提高他们的意志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忍受重负和苦难,学会独立面对困难。

3.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野外生存的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强健体魄。

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

4. 通过野外生存选修课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运动医学、运动损伤、科学锻炼方法、自我锻炼评价以及运动与健康等基本知识。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生存能力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持之以恒的加以练习,为终生体育和适应将来的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时数分配281四、教学大纲内容(一)专项理论部分1. 野外生存运动概述2.野外生存运动的特点及对身体锻炼价值3.野外生存知识讲座:增加野外知识,提高生存能力。

4. 体育理论知识窗(二)技术部分1.体能训练:远足穿越曲径,身体柔韧度训练、以增强体质为主拓展训练包含:背摔、捆绑行动、登山等项目情景模拟训练包括:值守营地等。

2.技能与素质训练自救互救常识:生存必须技能环保意识培养(三)身体素质部分速度、耐力、力量、弹跳、灵敏、柔韧、协调五、推荐参考书目张瑞林,《体育与健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8梁传声等,《野外生存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282野外生存教学周历(第五学期)283284野外生存课程考试内容、标准和方法(第五学期)一、考试内容生存技能综合考核.二、考试标准注:选修课教学评价分两级,计分制为合格、不合格,缺课1/4以上者为不合格。

285。

大学户外生存课教案怎么写

大学户外生存课教案怎么写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应对户外突发情况的能力,提高生存技能。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4. 提升学生的体能和意志力。

课程时长:共4课时,每次课2小时。

课程对象:大学体育课程选修学生。

教学资源:1. 教室及户外场地。

2. 教学课件、户外生存工具(如绳索、刀具、指南针等)。

3. 安全防护用品(如头盔、手套、护膝等)。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理论教学与基本技能学习一、理论教学1. 野外生存的重要性及基本原则。

2. 野外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应对方法。

3. 野外求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二、基本技能学习1. 打绳结:学习并掌握几种常用绳结的打法,如双八结、单八结等。

2. 帐篷搭建:学习帐篷的搭建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野外生存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打绳结和帐篷搭建的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打绳结和帐篷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第二课时:户外实践与团队协作一、户外实践1. 在校园内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穿越障碍、攀爬等。

2. 教师讲解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二、团队协作1.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拔河、接力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户外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强调安全第一。

2. 学生分组进行户外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游戏,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分析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野外求生技能训练一、野外求生技能训练1. 学习如何寻找水源和净化水源。

2. 学习如何识别和采集可食用的植物。

3. 学习如何制作简易的避难所。

二、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野外求生技能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野外求生技能,重点讲解寻找水源、识别植物等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野外求生技能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大学体育与生存课程教案

大学体育与生存课程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野外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意志力。

教学内容:1. 野外生存基本知识2. 野外求生的基本技能3. 团队合作与集体荣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野外生存课程的意义和目的。

2. 引导学生思考:在野外遇到危险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二、野外生存基本知识1. 介绍野外生存的基本原则,如:水源寻找、食物采集、避难所搭建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野外生存的基本方法。

三、野外求生的基本技能1. 水源寻找:教授学生如何识别水源、净化水源、判断水质等。

2. 食物采集:讲解野外食物采集的方法,如:寻找野果、野菜等。

3. 避难所搭建: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自然环境搭建避难所,保证自身安全。

四、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1. 分组进行模拟野外生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相互协作。

2. 教师观察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确保安全。

第二课时:一、课堂回顾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野外生存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二、野外生存技能实践1. 水源寻找:学生分组进行实地操作,寻找水源并净化水质。

2. 食物采集:学生分组进行实地操作,寻找野果、野菜等食物。

3. 避难所搭建:学生分组进行实地操作,搭建避难所。

三、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1. 教师观察并指导学生,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野外生存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野外生存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集体荣誉的认识和体现。

教学资源:1. 野外生存相关书籍、图片、视频等。

高等农林院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意义及实践

高等农林院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意义及实践
的一 名普 通大 学生一 黄 春 贵 , 其 他 4 火 炬 手 一 起 成 与 位
业课 程试行 方案 》 两项 文件 , 明确 地把野 营 、 营 、 露 攀瀑 、 溯
溪 、 山、 岩、 足、 登 攀 远 郊游 、 漂流 、 穿越 、 极 、 水 、 险 、 蹦 潜 探
滑雪 、 冰 、 滑 野外 生存 、 向越野 、 定 山地 自行 车等 户外运 动
为世界 瞩 目的焦 点。 这次奥运 火炬接 力珠峰传 递登 山队 中 共 有3 名 队员 ”, 中有9 1 j 其 名在校大 学生 。 他们来 自全 国5 所
项 目纳 入高等体 育教育 的范畴 。 外运动 中涉及到 的野外 户 生 存项 目内容 已纳入教 育部颁 布的《 国普 通高校体 育教 全 育 专 业课 程 方 案 》 中, 于2 0 年7 中旬  ̄ 2 0 年6 之 并 02 月 10 4 月 期 间组 织全 国部 分高校 学生进行 了一 系列轰轰 烈烈 的“ 野
外 生存生活训 练” 实践 和试验 。 】
高等 院校 , 中 中国农 业大学 3 , 其 名 中国地质 大学2 , 国 名 中
人民大学2 , 名 清华 大学和南京理 工大学各 1 。 名
奥 运火炬 珠峰 传递活 动虽 已结束 , 这一 事件所 带来 但
的影 响是 巨大 和深 远 的。 它将 对我 国的户外运 动尤 其是大 学 生户外运动产生积极 的促进作用 。
从 1 8 年 中 国第 一家 民间 户外 社 会 团体 —— 昆 明登 99
山探 险协 会成立 , 目前 我 国注册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式户外 运动俱 乐部 已
达7 0 0 多家 , 经常参 加户外 运动 的人 口已超过50 0 j 0 万口, 并 且增长速 度极快 。 户外 运动休 闲用 品及 装备 的年销售 额在

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_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研究概述

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_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研究概述

50 中国学校体育 2003-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研究课题——“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综合实践活动在反复论证和认真准备的基础上,于2002年7月中旬拉开帷幕。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北林业大学和浙江林学院共7所高校的140余名学生,在总课题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在各校教师的带领下,分别在黑龙江帽儿山、湖北神农架和浙江大明山3个实验基地,进行了为期l周的野外生存生活综合训练。

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全新尝试,此次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人民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国内多家大型新闻媒体对此项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活动期间,当代大学生们经受了各方面的严峻考验,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圆满完成了综合训练任务。

此次活动达到了实验的预期目标,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为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

”然而,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的结果与1985年相比,青少年的许多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这一情况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

诚然,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营养不良或过剩、生活无规律等,但与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受学科中心主义和竞技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以往体育课程过分注重竞技运动的项目,忽视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系统地传授竞技化的运动技能,忽视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结果导致一些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内容,也影响了许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理论课教案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理论课教案

精选公文范文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理论课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理论课教案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如何拓展体育课程,挖掘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开发体育课程内容,激发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如何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与空间,以满足高校扩大招生造成的体育课程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已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简介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的意义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将体育课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由校内拓展到校外,以及星期天、寒暑假、节假日,极大地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与空间,缓解了因高校扩大招生带来的体育场地器材严重匮精选公文范文1精选公文范文乏的问题,开阔了有效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思路。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指在远离居民点的山区、丛林、荒漠、咼原、孤岛等野外环境中,在不完全依靠外部提供生存、生活的物质条件下,依靠个人、集体的努力保存生命、维持健康生活能力的训练。

它以自身的挑战性、冒险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目前,它已作为一种崭新的体育课程模式,引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之中。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不仅打破了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格局,而且还将丰富和完善我国高校体育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增长知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之余,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精选公文范文2精选公文范文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拓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以“你可以做到,只是你从未体验过”为口号,以野外生存生活教学和实践为主要手段,强调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简介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应依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选定以下内容:心理训练,体能训练,意志品质训练,野外定向训练,独立获取食物、饮用水训练,野外宿营、防寒、防潮、防毒技能训练和攀岩训练,团结协作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等方面。

2024年野外生存课实践报告

2024年野外生存课实践报告

2024年野外生存课实践报告一、引言野外生存课是大学体育选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野外生存、应急处理等实践能力。

本次野外生存课实践活动于2024年5月在某山区进行,为期五天四夜,共有50名学生参与。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模拟野外生存环境,锻炼了自己的应变和团队合作能力,掌握了野外生存所需的基本技能。

二、实践过程1. 准备工作我们在进入山区之前,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了解了山区地形和气候特点,制定了详细的行程计划,并准备了必备装备和食品。

其次,参加了一系列野外生存培训课程,学习了如何搭建帐篷、取水净化、野外火种取火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2. 第一天我们一行人早早出发,到达山区后,立即开始了第一天的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个适合搭建帐篷的地点,按照培训课程上学习到的方法,迅速搭建起了帐篷。

然后,分组进行了水源的搜索和净化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清澈的山泉,通过滤网和净化片,将水源净化后,确保了饮用水的安全。

3. 第二天第二天的实践活动主题是野外火种取火。

我们在集中区域,用实践教练指导下,使用摩擦取火和打火机取火两种方法,取火成功率一个接一个提高,最终每个小组都成功取火。

这项技能的掌握对于野外生存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多次练习和彼此交流,加深了对取火方法的理解和技巧。

4. 第三天第三天的重点是掌握基本的野外取食技巧。

通过采摘野果、捕捉昆虫、寻找食物残渣等方法,我们成功地找到了足够的食物。

并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简易工具制作简单的野外烹饪设备,将野外获得的食物加工成美味的餐点。

5. 第四天第四天我们进行了野外定向赛,考验了我们的方向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们根据教练提供的地图和方向指示,进行了一系列定向任务,最终全员都成功找到了目的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力量。

6. 第五天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野外求生演练。

教练模拟了一系列紧急情况,要求我们应对突发事件。

我们解决了人员受伤、遭遇暴雨、迷路等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的配合,顺利度过了危险。

全面实践活动《野外生存技能教学》卓越课程设计

全面实践活动《野外生存技能教学》卓越课程设计

全面实践活动《野外生存技能教学》卓越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探索和挑战,野外生存技能教学逐渐成为各类教育和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野外生存技能教学旨在培养参与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以全面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理论与实践,为广大参与者提供一个系统野外生存技能的平台。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参与者能够:1. 掌握基本的野外生存技能,如寻找水源、制作食物、搭建庇护所等;2. 增强在野外环境下的安全意识,学会预防及处理可能的危险情况;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4. 提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 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个小节。

课程内容如下:3.1 模块一:野外生存基础1. 野外生存基本原则;2. 野外生存工具与装备;3. 野外生存技巧:绳结、攀爬、野外定位等。

3.2 模块二:野外求生技能1. 寻找水源与净化;2. 野外食物获取与处理;3. 野外庇护所的搭建与选择。

3.3 模块三:野外安全与急救1. 野外常见危险与预防;2. 野外急救知识与技能;3. 紧急情况下的求助与自救。

3.4 模块四:团队合作与沟通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 团队合作技巧与策略;3. 野外环境下的沟通方式与技巧。

3.5 模块五:实践与考核1. 课程回顾与总结;2. 实践项目:如野外生存挑战、救援演练等;3. 考核评估:对参与者野外生存技能的全面评估。

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

其中:- 理论讲解占比30%,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进行;- 实践操作占比40%,在野外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情景模拟占比30%,通过模拟真实野外环境,让参与者进行实战演练。

5. 课程安排本课程为期两天,每天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

具体课程安排如下:5.1 第一天- 上午:模块一理论、实践操作演示;- 下午:模块一实践操作、模块二理论;- 晚上:模块二实践操作、团队建设活动。

大学野外生存实训课教案

大学野外生存实训课教案

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野外生存技能,包括野外导航、取火、搭建庇护所、寻找水源、野外急救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野外生存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课程时长:2天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理论教学(半天)一、课程导入1. 介绍野外生存实训课的目的和意义。

2. 分享野外生存的相关故事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野外生存基本知识1. 野外导航:介绍地图使用、指北针、天象导航等基本方法。

2. 取火技巧:讲解摩擦取火、钻木取火、火折取火等方法。

3. 搭建庇护所:介绍不同环境下的庇护所搭建方法,如树皮庇护所、岩石庇护所等。

4. 寻找水源:讲解如何识别水源、净化水源、保存水源等。

5. 野外急救:介绍常见伤害的处理方法,如止血、骨折固定、中暑等。

三、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1.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沟通技巧在野外生存中的应用。

3. 分组讨论,模拟野外生存场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部分:实践操作(一天)一、野外导航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地图、指北针等工具。

2. 在校园内设置模拟野外生存场景,让学生进行实地导航。

二、取火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进行取火比赛,考察取火技巧。

2. 教师点评,讲解不同取火方法的优缺点。

三、搭建庇护所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在指定地点搭建庇护所。

2. 教师点评,讲解不同庇护所的搭建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寻找水源与净化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在校园内寻找水源,并尝试净化水源。

2. 教师点评,讲解不同水源的识别和净化方法。

五、野外急救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进行野外急救演练。

2. 教师点评,讲解常见伤害的处理方法。

第三部分:总结与反思(半天)一、课程总结1. 教师总结野外生存实训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二、反思与建议1.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对野外生存实训课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2. 教师点评,总结课程亮点和不足。

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浙江海洋学院“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为例

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浙江海洋学院“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为例

第 2 卷 7
( ) - 和谐的人文环境为“ 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校本课程开发提供 了良 好的氛围 2 世纪是海洋世纪 , 1 开发海洋 , 教育先行 , 浙江海洋学院置身于海洋经济建设第一线 , 在开发海洋深化
教学改革提倡素质教育 的今天 , 开发与实践“ 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的课程教育 , 能让大学生充分领悟 “ 鱼 文化”“ 、海洋旅游”“ 、海洋体育文化” 等海洋文化内涵。因此,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 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


开发“ 岛野外生存 生活训练” 海 校本课程资源 的优势分析
( ) 一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 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浙 江海洋 学 院位 于东海 之滨 的“ 岛之城 ” 中 国第 一 大群 岛— — 舟 山 。舟 山市 是 中 国 唯一 以 群 岛 区划 千 、 设立的地级市 , 位于我 国东南沿海 , 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心 , 是著名的长江、 钱塘江和甬江的出海 口。有大小 岛屿有 19 个 , 中有人居住岛屿 13 , 30 其 0 个 无人岛 18 个。气候宜人 , 27 夏无酷暑 , 冬无严寒 , 群岛海岸线总 长 24 k 其 中基岩海岸 15 k 4 8m, 8 5m,人工海岸 50 m,砂砾海岸 5 k 3k 0 m;泥质海岸 1k 3 m,舟山本岛面积为 52m , 0k 是我国第四大岛, 岛上物产丰富、 植被覆盖较广、 海礁岩石林立 、 滩涂沙滩广阔, 为开发海岛野外生存 生活训练课程提供了优质 的 自然环境 。学生在海岛上进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天文 、 地理 知识 , 还要掌握操舟捕鱼的技能 以获取生活资源 , 更要掌握潮汐变化和海上求生、 救生的技能以获取生存 的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西安石油大学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西安石油大学

都市生活使人们越来越忙碌,离大自然越来 越远,已不记得多久没有看到繁星满天的夜空, 多久没有闻到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了,通过户外活 动,可以有一个与大自然深层次的接触机会,这 种接触不同于走马观花欣赏风光,而是深入去体 会森林、河流、峡谷等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让生 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人们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通过活动中的环保意识和行为的树立,使人 们更深切的体会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日渐淡漠,同处在 一个公司碰面时也只是点头而过,甚至家庭中的 亲情也出现了不该有的裂痕,驴屋户外就是让这 种日渐淡漠的关系和裂痕通过穿越、攀爬、露营、 负重等活动得到改善。摘掉城市生活中的面具, 在共同的活动中,大家会觉得每一个人都有真、 善、美的一面,只是大家平时缺少沟通与了解, 缺少发现的机会,户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进人 与人之间相互合作和相互勾通的潜意识,并让这 种良好的潜意识在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中发挥作用。
这是一个属于那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 朋友们自己的天地,我们喜爱的方式--自助探险 旅游。我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有露营、定向越野、 溯溪、攀岩、野外烧烤、观星 ...,丛林中、溪水 边、沙滩上处处是我们的宿营地,清澈的溪水冲 洗掉我们的烦恼和疲惫,浩瀚的银河激起我们无 限的遐想。在山清水秀的大自然当中,我们与你 共同分享野外探险的乐趣,聆听你那内心深处的 感受......
三、“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课程结 构
1、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野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把原有的仅限 于学校体育课堂的跑、跳、投、攀越和跨越等基本内容拓展到社会、 拓展到大自然。 2、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校外的训练。 3、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教学,满足不同层次、 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 4、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 多种形式和手段,安排 2学时的理论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提高 学生的认知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倡导开放式、探 究式教学,拓展课程的时间和空间,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 氛围。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设置与实践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设置与实践

1高校体 育专业开设野外 生存 生活训练课 而锻 炼学 生 的 身 心 健康 , 强 意 志 , 增 使学 生 顶 、 旁 、 脊 , 篷 内 不应 有 易燃 品 , 帐 溪 棱 帐 搭 程 的意义
野 外 生 存 生 活 训 练 是 一 种 时 尚 的 体 育 运 动 , 们 在 山 区 、 岛 、 漠 等 远 离 居 民 人 孤 荒 点 的 野 外 环 境 中 , 行 保 存 生 命 并 维 持 身 进 体 健 康 的 训 练 , 一 种 依 靠 个 人 的 努 力 与 是 集 体 的 团结 合 作 而 不 完 全 依 赖 外 界 供 给 的
代 生 活 , 现 代 人 身心 处 于 亚健 康 状 况 , 使 回 归 大 自然 成 为 人 们 生 理 与 心 理 上 的 迫 切 需
的 能 力 与 素 质 , 好 的 激 发 学 生 对 体 育 运 需 要 绘 制 线 路 图 , 生 应 掌 握 确 定 方 向 的 更 学
育 专 业学 生 的 健 康 发 展 。 物 详细 标 注 在 线路 图 上 ; 生理 防范 , 生 需 学 要 掌 握 中暑 、 疮 、 茧 与 水 疱 、 劳 与 酸 冻 老 疲
460) 7 0 0
摘 要: 近年来 , 着社 会经济 的发展和人 民生 活水平的提 高 , 身体 闲活 动受到 了 们的 热烈欢迎 , 随 健 人 而野外 生存 生活 训练也陆 续进 入各 个 高校 , 尤其 在体 育专业得 到 了绝大 多数 师生 的欢迎 。 文章 在分析 高校体 育专业 开设野 外生存 生活 训练课 程 的意义 的基础 上 , 探讨 了课
逐 渐 远 离 自然 。 而 , 类 远离 大 自然 的 现 动 的 热 情 和 终 身 体 育 的 意 识 , 而 促 进 体 技 巧 , 能 够 在 行 进 中 记 录 , 制 , 目标 然 人 从 并 绘 将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野外生存训练课的开展探索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野外生存训练课的开展探索

71竞技与训练作者简介:范文广(1987.3-),男,汉族,辽宁朝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方向研究。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野外生存训练课的开展探索范文广 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摘要:近些年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野外生存训练课得到了各方的支持,一些学校也将此门课程纳入了必修课。

事实上,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野外生存训练无论对学生的身体还是心理都有锻炼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对恶劣情况的应变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阐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野外生存训练课的相关内容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体育;野外生存训练课;开展所谓野外生存训练,本质而言是借助自然环境,有计划的训练人在野外环境中求生的过程,将其作为一门课程来开展,是高校体育教学在课程内容和形式上的重要创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进步。

但是,由于野外生存训练课所涉及到的不确定因素更多,所以需要各方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为了使野外生存训练课更好的开展,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探讨。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野外生存训练课的意义(一)促进体育教学的创新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体育锻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排解压力的途径。

各高校也在不断探求培养学生健身习惯的途径,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国家也要求各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应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因此,野外生存训练课是一个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都做到了创新的模式。

在高校的组织下,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野外生存训练课不但做到了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也能为现阶段学校体育课一成不变的教学环境注入活力。

此外,可以使现有的高校体育课结构得到改善,增加了课程中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对人才标准有了新要求。

这要求大学生不但拥有出色的成绩,更要拥有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野外生存训练课程,能让学生将在课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高校体育教育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的探讨

高校体育教育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的探讨

参 与 野 外 生 存 训练 的 基 础 水平
而 课 程 内 容 需要 与 生 活 紧密 联 系 起

开 设该 课 程 也 能 够 使 高 校 体 育 教 育 更 具 有 趣 味 性 和 实 践性




比 如 要 求 学 生 掌 握 冬 天雷 鸣

近 山 模 糊 等能 够 实 现 雨天 预测 的

可 以 为 实 现 课 程 教 学改革 提 供途 径

因 此 将 有利 于 推 动 芮 校 体育 教
技巧
从 而 使学 生 能 够 在 野 外学 会 判 断 天 气 P


同时

还 要 使学 生
育 的 发 展 掌 握露 营 技 巧

如 应使 帐 蓬 朝 向 东 南或 南 面


并 且 避 免在 溪 旁 和 山

以 便更 好 的开
以 便进
步 推动 高校 体 育 教 育 的

展 野 外训 练 教学

发展

按 照 国 家 对 高 校体 育 课 程 的 教学 要 求

髙 校 体 育课 程 的 设 置



理 论课 的 设 置

应 该 实 现 课 内 与 课 外 的 紧 密联合 此

从而 加 强 学 校 与 社会 的 联 系

生活
机 的 体育 教学 课 程结 构 野 外 空 间 实 现 课 程 建设
此外

而 开 设野 外 生 存 训 练 课

则 能 够充 分利 用

户 外 医 学 知 识 等理 论 知 识 的 学 习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设置与实践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设置与实践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设置与实践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休闲活动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也陆续进入各个高校,尤其在体育专业得到了绝大多数师生的欢迎。

文章在分析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课程的设置与实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设置实践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加大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却也使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并使人们的生活逐渐远离自然。

然而,人类远离大自然的现代生活,使现代人身心处于亚健康状况,回归大自然成为人们生理与心理上的迫切需求。

因而,自助旅游、户外运动等健身休闲活动成为一种时尚,在这种背景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进入了大学校园。

在此,文章针对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的设置与实践,作如下论述。

1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意义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种时尚的体育运动,人们在山区、孤岛、荒漠等远离居民点的野外环境中,进行保存生命并维持身体健康的训练,是一种依靠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团结合作而不完全依赖外界供给的野外运动活动。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存在畏难心理;第二,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善与人交往的问题,习惯于自我封闭,经常感到孤独,并且缺乏集体荣誉感;第三,大学生普遍存在经历的磨难少的问题,受到一点挫折便可能一蹶不振;第四,大学生普遍缺乏环保意识,虽然近年来环保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然而大学生中有意无意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第五,大学生普遍存在身体处于亚健康的问题,虽然体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要高于大学生的平均水平,然而同样存在着身体素质较弱、毅力差等问题。

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锻炼大学生学会生活、学习和生存以及适应环境、挑战自我的能力,磨练他们的意志,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养成坚韧的思想品质,从而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素质,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促进体育专业学生的健康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野外生存教育的可行性

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野外生存教育的可行性

179当代体育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野外生存教育的可行性陈海龙在全民运动的大潮之中,高校体育教学也被放在了重点位置,积极探索高校体育教学新方法,力求让学生能全面发展。

而野外生存教育作为体育教学方式,用于高效体育课程之中,既能够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又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本文针对高效体育现状,阐述高效体育教学中开展野外生存教育的好处,并且提野外生存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野外生存一直以来都是众多体育爱好者中的宠儿,然而现在非常多的野外生存训练都仅仅存在于业余体育训练组织之中。

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偏向于正常体育项目的教学,而不会给学生提出一些新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将野外生存教育列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还能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是符合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实现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手段。

1 野外生存教育的含义及作用野外生存教育与传统的野外生存挑战有一定的区别,野外生存教育是在自然中有组织、有计划且持有一定教育目标而进行的自然体验活动的一个总称,这项教育的关键在于利用自然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其中包含简单的登山、郊游、漂流等项目,也包括定向越野、潘阳以及搭绳过界等有一定难度的项目。

野外生存教育是以人在自然中的生活实践为手段,欧阳学生对自然的关心与兴趣,从中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应有关系,感受自然活性的乐趣,同时学会在自然中生存的技术。

当然,一大学生为对象的野外生存教育是对学生的感知以及情绪成长的一种教育,相对于传统体育教育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内容。

这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性和理性的好奇心,还能加深学学生对大自然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上进心以及努力生存的力量,当然最关键的孩子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化被动为主动,对于学生后续的发展有极大的好处。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野外生存教育的好处开展野外生存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以及唤起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关心,在现实体验中掌握生活中的必要习惯与技能,这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设置与实践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休闲活动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也陆续进入各个高校,尤其在体育专业得到了绝大多数师生的欢迎。

文章在分析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课程的设置与实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设置实践
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加大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却也使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并使人们的生活逐渐远离自然。

然而,人类远离大自然的现代生活,使现代人身心处于亚健康状况,回归大自然成为人们生理与心理上的迫切需求。

因而,自助旅游、户外运动等健身休闲活动成为一种时尚,在这种背景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进入了大学校园。

在此,文章针对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的设置与实践,作如下论述。

1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意义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种时尚的体育运动,人们在山区、孤岛、荒漠等远离居民点的野外环境中,进行保存生命并维持身体健康的训练,是一种依靠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团结合作而不完全依赖外界供给的野外运动活动。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存在畏难心理;第二,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善与人交往的问题,习惯于自我封闭,经常感到孤独,并且缺乏集体荣誉感;第三,大学生普遍存在经历的磨难少的问题,受到一点挫折便可能一蹶不振;第四,大学生普遍缺乏环保意识,虽然近年来环保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然而大学生中有意无意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第五,大学生普遍存在身体处于亚健康的问题,虽然体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要高于大学生的平均水平,然而同样存在着身体素质较弱、毅力差等问题。

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锻炼大学生学会生活、学习和生存以及适应环境、挑战自我的能力,磨练他们的意志,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养成坚韧的思想品质,从而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素质,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促进体育专业学生的健康发展。

2 课程的设置与实践
2.1 课程的设置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需要先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在自然环境下依靠学生个体与团队的
努力,实现生存生活的目标,从而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意志,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并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

课程的分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等多方面的子目标:运动参与目标是通过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意识;运动技能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关于野外生存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的生存生活能力;身体健康目标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耐力、意志力等品质;适应社会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应变、竞争等意识和能力。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涉及体育学、生物学、教育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课堂内容设置需要涵盖理论知识、实践练习两个方面。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先要让学生学习野外生存技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然后利用校园内外的山林、湖泊等资源进行实践练习,在经过模拟训练后可以根据教学条件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的野外综合训练。

在理论学习方面,需要涵盖基本装备使用、户外医学知识、安全纪律教育、生活用具的制作、环境保护教育等内容,本文仅简述一二:预测天气,学生需要掌握近山模糊、鱼跃出水面、冬天雷鸣等将有雨的预测技巧,掌握远山可见、朝阳灿烂等天气将晴朗的预测技巧,以及春天吹南风需小心雪崩等天气预测技巧;绘制地图,在野外生存需要绘制线路图,学生应掌握确定方向的技巧,并能够在行进中记录、绘制,将目标物详细标注在线路图上;生理防范,学生需要掌握中暑、冻疮、老
茧与水疱、疲劳与酸痛、热昏厥等的预防与护理,例如为预防热昏厥应保持适当的休息节奏,多补充盐水等等;求救方法,学生需要掌握放烟法、光信号等野外求救方法,例如白天使用镜子反光求救;露营,学生应掌握露营的方法,帐篷应朝向南面或东南,尽量避免选择山顶、溪旁、棱脊,帐篷内不应有易燃品,搭帐篷的地面应平整、坚实,等等。

在实践练习方面,需要涵盖各种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训练,结合实际环境安排实践练习,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山林等资源。

在身体素质训练方面需要通过长跑、游泳和攀爬云梯以及工具制作、自救互救等练习进行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训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轻与重、一般与速度的力量练习,逐渐增加耐力训练的时间、强度,等等。

在运动练习中,需要循序渐进,以免训练强度过大造成学生身体的损伤。

在心理素质训练方面,需要注重学生意志力、团结协作精神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战胜艰难困苦、超越自我的信心与勇气。

在实践练习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例如利用现有的单双杠进行攀爬云梯的练习,利用树枝、模板等进行穿越沼泽的练习。

2.2 课程的实践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实践,应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安全教育为基本原则,将野外活动常识、生活技能、活动技能、安全意识等作为实践的重点,综合考虑学校内外的资源条件,在做好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的前提下,组织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践。

课程的实践离不开野外装备的配备与教学环境的支撑,野外装备包括背包、指南针、风雨衣等野外生活、活动装备,教学环境需要尽量贴近真实的野外环境,并确保教学的安全性。

课程的实践离不开合理的评价体系,目前多数高校将评价内容分为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平时表现和实践能力,终结性的评价的比重较大而过程性、综合性的比例较小,对学生进步幅度、情绪体验等内容的重视不够,并且缺少对学生的肯定和学生的自评。

目前,虽然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课程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学生、教师、体育教育、社会效应,然而多数学校还存在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师资建设与教学设施建设有待加强、野外实践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逐一改善和加强。

3 对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设置与实践的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从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环境营造、安全教育四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3.1 师资培养
由于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多数体育教师对这门
课程不够了解,目前还缺乏专业机构进行师资的培训,导致师资培养与教学需要不匹配。

因此,高校体育需要积极、主动的为体育教师提供自学、进修的条件,支持教师学习教学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师资队伍。

3.2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综合考虑教学资金、可利用资源等因素,根据自身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既有自然资源,并考虑学生的具体需要来设置课程。

根据学生体能测试、心理测试的成绩对学生分级,并尊重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班,对不同的班级采取有侧重性的教学。

3.3 教学环境营造
高校需要加大经费投入,为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提供必要的教学环境,以免因教学环境影响到教学的效果甚至是安全。

高校的各级领导和体育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于体育专业教学的积极意义,为该门课程提供尽量高水平的教学基地、教学装备和师资培训支持。

3.4 安全教育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由于在复杂、陌生的环境中开展,存在很多可
能威胁师生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

因此,在课程设置与实践中需要以安全为第一准则,无论是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实践练习,都需要在做好安全教育的前提下进行。

不仅要签署安全协议,还要购买人身意外险,教师要做好课前勘察与应急用品的配备、野外通讯设备的检查等各种安全事故预防、应急措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专业中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为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高课程实践的实效性,还需要做好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环境营造、安全教育等工作,才能真正发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体育教育及体育生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宾金生.基于生命教育视角下野外生存运动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 王桂忠,邱世亮.野外生存教育课程的野外实训设计与实施[J].体育学刊,2010(1).
[3] 姜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4] 冯亚,季浏,汪晓赞,陆乐.国内外学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
[5] 姚小敏,余玲.普通高校学生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