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造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造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张简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第01期
摘要:船舶制造业作为我国少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近年来由于产能低下、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始终难以赶超日、韩等造船业强国。在此背景下,加强我国造船企业的竞争力成为提升船舶制造业整体水平的首要任务。文章通过当前主流的AHP分析法,从六大因素出发,详细论证了这六类因素对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对比分析中日韩三国造船企业各自的优劣势,给出提升我国造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AHP分析法;对比分析
作为造船业发展历史极为悠久的传统大国,中国造船规模一直以来位居世界首位,然而,在产品结构上,我国出口的船舶多集中在技术水平较低的常规型船舶上,而日韩作为国际市场上船舶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其出口结构则更为多元化,对于高端船舶以及海洋工程尖端装备设施具有垄断性优势。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并分析了各类因素对于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力大小,比较分析了我国造船企业和日、韩两国的优劣势及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船舶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策略。
一、构建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设计
一般认为,我国造船业既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此特征下,通过参考以往研究,将各类影响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归纳为六大关键因素,具体见表1。
(二)量化权重
然而,由于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类指标错综复杂,实践过程中难以确定六类影响因素以及众多分指标的确切权重,因此本文采用了AHP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假设六类主要指标为(Yi,i=1,2,…,6),而其分指标则为(Yij,i=1,2,…,6;j=1,2或1,2,3),本文选取了2015年《中国船舶工业年鉴》中得分前15的中国造船企业,包括大连船舶、外高桥、金海重工、扬子江、渤海重工、中远川崎、浙江造船、江南造船等知名船企发放问卷,并收集了30份来自大型船企管理人员与高级工程师的有效问卷结果,利用判断函数f(x,y)量化各类指标的重要程度。如f(x,y)
由此计算得出企业资源、生产规模、经营能力、技术水平、营销推广能力以及社会资源整合六类关键因素以及共计十四项分指标的具体权重数值,具体见表1。
(三)结果分析
影响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类因素中,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反映企业硬实力的资源占有情况与生产规模上,而企业资源又包括资金资源和人才资源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另一类是反映企业软实力的四个关键指标。
最后结果显示:企业资源、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对于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影响最为显著。而企业资源中,又以人才资源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贡献最为明显。而六大关键影响因素指标下,十四分项的权重计算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人才与管理水平是影响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而同时,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较高的企业往往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二、中日韩造船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企业资源对比
企业资源主要体现在资金资源和人才资源上,作为对提升造船企业竞争力贡献最高的一类指标,其主要贡献还是来源于优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日本现代造船业发展最为成熟,其高额的技术研发投入和多年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造就了日本造船企业较高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而韩国通过政府大力支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投入大量成本培育技术人才,大大提高了韩国造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已经逐渐追上日本,在造船工艺和软件开发上表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而言,我国企业在这一块仍然显著落后于日韩企业。由于对于技术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投入不够,对于国外先进经验吸收不足,目前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一是产品结构上出口国际市场的主要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常规型船舶上,而对于油船、散货船、大型高技术船舶以及高附加值船舶等类别上市场占有率不高。
(二)技术水平对比
作为影响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二大因素,技术水平无疑是各国造船企业竞争国际市场的最为重要的利器之一。造船企业人才资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技术水平,因此,我国造船企业在这一指标下的表现仍不如人意。
目前我国仅有一些骨干造船企业能够承接设计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任务,但整体而言,对于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仍然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相比之下,日韩两国造船强国的地位正是由其先进的技术水平奠定的,但两国技术发展上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日本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以及本国技术的成熟,主要以成组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机器人设备的开发应用闻名。造船企业通过大量机械设备取代工人体力劳动,并形成了现代工厂区域规划分明、分工细致明确的流水线作业,成组技术因此大大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此外,机器人研发与应用也极大地提高了日本造船工艺的质量与效率,三菱重工设计的智能自动焊接装备就是一大典型。而
韩国主要是巨资引入国外技术,并通过吸收消化先进技术提升了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虽然在具体的制造技术上,韩国略逊于日本,但由于韩国造船企业极强的创新能力,其设计能力已接近甚至赶上日本,韩国企业油船与散货船船体的建造质量可以说不逊于日本企业。
(三)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随着日韩船舶制造业的成熟,相对而言,其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小于我国。在庞大的资金支持下,我国建设完成了大量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码头、船坞等基础设施,便于大型船坞的启动。此外,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造船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巨大的“人口红利”优势。一方面,我国造船企业劳动力丰富,另一方面工资报酬远低于日、韩水平,仅为日本的5%、韩国的10%。
三、提升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做出不懈努力。目前影响我国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在于人才和技术,因此今后发展中,要从人才和技术两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重视人才储备。我国造船企业在研发阶段缺乏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人才;而生产阶段往往采用外包等方式将具体生产流程转移出去,缺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在整个造船企业管理过程中,又由于管理经验上的欠缺导致管理人员水平明显落后于日、韩。因此今后要加大对于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高水平研发人员以及优质管理人员的培养投入,通过培训、国外交流等多种方式培养人才。另外,还应当通过与高校合作,充分发掘新人才。为了留住人才,企业也应当充分吸纳国外经验,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通过绩效管理发现并奖励各类价值创造行为。
其次,企业要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尽管我国造船企业承接订单数量还比较可观,但在价值链视角下考察我国造船企业,则发现我国造船企业创造的出口增加值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今后为了占据高新技术船舶以及高附加值船舶等市场,我国造船企业还应当充分吸纳国外先进技术,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开发我国特有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另一方面,政府应当为我国造船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造船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是巨大的,而在当前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造船企业融资也越发艰难。因此,政府可通过优惠税收、政策性金融支持等等措施降低企业成本,改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陶永宏,钱伟,潘崇义.江苏造船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中外船舶科技,2014(01).
[2]彭祖赠,孙韫玉.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