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精)
对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病因的讨论
![对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病因的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13e53e2caf45b307e871979f.png)
技术指导意见( 试行 ) 》 中也 指 出 “ 引
起 生猪腹泻 的疫病有 猪流行 性腹泻 、
有 较 强 的致 病 性 。 ( 《 中 国兽 医学 报 》
2 0 1 2年 第 3 2卷 第 1 O期 1 4 2 3 —1 4 2 8
页)
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猪 轮 状 病 毒 病 和 伪
炎、 轮状 病毒 , 有 的 猪 群 中还 检 测 出杯
G 2 . 3亚 型 .彼 此 之 间 的 同 源 性 高 达
9 9 . 2 %- - 1 0 0 % 与 2 0 1 1 年韩 国和 2 O O 8 年 泰 国 流行 的 P E D V毒 株 同属 于 一 个 进 化分 支 。 将其中 3 份病料 在 V e r o细
关 于 本 病 的 发 病 原 因 一 直 众 说 纷 纭. 梳理 有 关 文献 报 道 , 对发病原 因的
对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病因的讨论
的 检测 结 果 表 明 : 4 3份 腹 泻样 品 均 为
生小猪 的胃黏膜 已经脱落 或出血 , 肝 脏有 不 同程 度 的坏 死 ,这 说 明母 猪饲 料 中毒 严 重 因为 新 生 仔 猪 没 有 外 源 性 污染 .仔 猪 器 官 病 变 的原 因可 能是 来 源 于母 猪 。“ 虽然 很 多 人 不 肯 、 也 不 愿 承认 这 个 事 实 。但 是 今 年 初 大 面积
环 境 恶 劣等 多 种 因素 都 可 能 引 起 腹 泻
时 间长 .与 病 毒 的变 异 可 能有 一 定 的
关系。
邓 小 红 认 为 :我 国及 东 南 亚 地 区 目前
新生仔猪腹泻高发病率 高死 亡率与母
猪 群 遭 受 野 毒 持 续 侵 染 ,形 成感 染 压
小猪拉稀怎么办三种治疗方法
![小猪拉稀怎么办三种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910bc3af45b307e97197d9.png)
小猪拉稀怎么办?三种治疗方法新生仔猪腹泻以剧烈腹泻、排黄色液状粪、迅速死亡为特征。
仔猪腹泻以排乳自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的糨糊状稀粪为特征。
由于小猪抵抗力弱,所以一旦发现有小猪拉稀一定要及时诊断,查找病因,及时对症治疗,控制病情,使小猪健康成长。
一、小猪拉稀怎么办?发生腹泻后,一般可采取以下步骤予以治疗:1.导泻只能缓泻,不能竣泻,目的是排除肠中积粪和有毒害物质,保护肠粘膜,可用适量油类,如花生油、菜籽油、石蜡油任选一种适量口服2.抑菌、消炎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选取恰当的药物,如果是细菌传染性腹泻,可用恩诺沙星等类药物;如果是病毒性腹泻,可选抗病毒类治疗腹泻药物(如:干扰素);如果是支原体或螺旋体引起腹泻,可用甲砜霉素、利高霉素等类药物;如果是原虫性下痢可用磺胺类或血虫净等类药物;如果是蠕虫或外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可用驱虫散,如果是非传染性下痢可用黄连素或比塞可林等类药物;中药可口服白头翁或黄连解毒汤等。
3.收敛可用柔酸蛋白、活性炭、石榴皮熬水或食醋等有收敛、吸水、保护肠粘膜上皮的作用。
4.补液如果腹泻引起脱水三分之一以上,就有生命危险,拉稀病死亡。
原因大多因为失水,心力衰竭而死,水是生命的第一源泉,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下痢,都要及时补液,方式有:1)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水1000毫升)。
2)综合输液,本着强心、利尿、解毒、调整PH、保肝、促消化、补血等,加入相应药物(以40斤小猪为例):50%葡萄糖20毫升×2;0.9%生理盐水30毫升;5%小苏打注射液10毫升、维生素C 液2毫升、维生素B1注射液2毫升、肌苷2毫升、20%安钠咖1毫升。
混合一次静脉推注。
如果猪体小,不易打到静脉,可用5%糖、盐水加20%安钠咖1毫升腹腔注射,肠音亢进者可加阿托品注射液1毫升。
5.健胃当拉稀停止后,往往还有减食或不食,这时须调整肠胃功能,适当喂一些开胃健脾药,如人工盐(20公斤猪5-10克)、酵母、大黄苏打片或健胃散(龙胆、大黄、生姜、苏打等),有利于猪只恢复食欲而康复。
仔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仔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诊断和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186d625b4daa58da0114aaa.png)
1 仔猪轮 状病毒感染 该病 是 由轮状病毒群 引起 的仔 _ 3
猪 急 性 胃 肠 炎 。一 股 多 在 早 春 和 晚 冬 的 寒 冷 季 节 发 病 , 该 病 遍 及 全 球 ,各 种 年 龄 的 猪 均 可 感 染 , 以1一 8 O 2 日龄 猪 易 感 。一 般 呈 地 方 性 流 行 ,主 要 经 消 化 道 传 播 , 感 染 率
注射输液 、 口服补液 以保持 电解质平衡 ,解 除酸 中毒和
脱 水 。仔 猪 腹 泻 一 旦 引起 脱 水 若 不 及 时 补 液 会 因 脱 水 而
死亡 ,因此,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及时补液。
( 稿 日期 :2 1 6 2 ) 收 0 _ 2
时 容 易感染 发 病 ,病猪 剧 烈腹 泻 ,迅速 脱 水 ,食 欲 不
5 8
仔 猪 在 哺乳 期及 断 奶 后 的一 段 时期 , 常 因外 界气
候 、温 度 变 化 、环 境 污 染 、 断 奶 应激 、 饲 料 更 换 、病 原 感 染 等 原 因 , 引 起 下 痢 , 其 中常 见 的 仔 猪 病 毒 性 腹 泻 包 括 传 染 性 胃肠 炎 、 流 行 性 腹 泻 和 轮 状 病 毒 性 腹 泻 ,无 论 是 现 代 化 规 模 养 殖 场 ,还 是 中 、 小 养 殖 专 业 户 猪 ,均 有 发 生 。 仔 猪 一 旦 发 生 腹 泻 , 影 响 生 长 , 严 重 的 引 起 死
病毒三联 灭活 疫苗于后海穴( 即尾根 与肛 门中间凹陷的小 窝 部 位 ) 射 。 注 射 疫 苗 的进 针 深 度 按 猪 龄 大 小 为 注 05-c .- m,3 , 4 曰龄 仔 猪 为 05m,随 猪 龄 增 大 则 进 针 深 度 适 . c 当加大。妊娠母猪于产仔前2  ̄ O 0 3 日龄肌注疫 苗,并于产 前产后加 喂增强免 疫力药物和氨 卞青霉素等 其所生仔猪 可有效减少仔猪 腹泻 的发生。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e23f9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e.png)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仔猪病毒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由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该病于1971年首次在欧洲的英国和比利时被发现,之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PED以其高度致死率和对仔猪生产的重大危害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PED 的病因及防治措施,帮助养猪户和兽医了解并有效应对这一疾病。
一、病因分析1. 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引起PED的主要病原体。
PEDV属于科学家们对其了解不够充分的冠状病毒家族。
PEDV的遗传变异较大,可分为不同的亚型。
其主要途径为消化道传播,病毒感染仔猪的肠黏膜细胞,导致肠道炎症和严重的腹泻,甚至死亡。
PEDV的感染性强,一旦发生疫情,往往会导致养猪场大面积扩散并给养猪业造成严重损失。
2. 传播途径PEDV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和空气传播传播,还可通过病毒污染的饲料、水、工具和人员传播。
密切接触是PEDV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在养猪密集的场所更易发生疫情。
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等因素也可能影响PEDV传播。
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空气湿度大,养猪场的卫生条件难以维护,PEDV的传播风险增加。
3. 宿主易感性仔猪是PEDV的主要宿主,尤其是出生后2周至3周内的仔猪更容易受到感染。
这是因为仔猪的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免疫力较低,对PEDV的抵抗力较弱。
养猪户在对仔猪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时,应特别关注这一时间段。
二、防治措施1. 强化养殖管理在养猪场加强卫生管理是预防PEDV的关键。
要严格执行养猪场的消毒程序,保持养猪场的清洁和干燥。
要做好养猪场的通风工作,让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养猪场要定期对饮水设施、饲料储存设施等进行清洁消毒。
对于新引进的仔猪,应严格隔离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2. 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PEDV的有效手段。
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PEDV的疫苗产品,可以帮助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降低PEDV的传播风险。
几种仔猪传染性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几种仔猪传染性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f927076c85ec3a87c2c5d6.png)
养管理 , 维持保温箱温度 , 饲料 中添加安普霉素 、 粘 杆菌素 、 氟苯尼考等抗腹泻的药物 ; 同时 , 注意对腹 泻严重的仔猪进行补液 , 严防仔猪脱水死亡。
4 猪传染性 胃肠炎
41 症 状 .
臭 ,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和大量小气泡。体温升高至 4 ℃以上 , l 多数发病仔猪在很短时间死亡。本病发病 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12 防 治 方 法 .
此病每年各季均可发生 ,但主要发生于秋末至 春初 的寒冷季节 ,各种年龄的猪 只均易感染发病 , 2 周龄 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很高。在经过短暂的潜伏期 后 突然发病 , 本病传播迅速 。仔猪首先发病 , 出现呕 吐, 继而发生急剧频繁的水样腹泻 , 常夹杂有未消化 的凝乳块 , 造成病仔猪严重脱水 , 死亡率很高 , 治愈 后的仔猪 因生长发育受阻而成为僵猪。随 日 龄增大 , 此病病死率降低 。
3 白痢
31 症 状 .
病初仔猪体温 、 精神食欲均接近正常 , 但排 出白
色、 白色的稀粪 , 灰 而且恶臭 , 然后 腹泻 , 欲消失 , 食 脱水 , 眼凹陷, 最后虚脱而死亡 。
32 防 治 方 法 .
养
母
营养 的需求 , 可有 效 提 高 邑 ,提高 母 乳 中抗 体 含 力 生腹泻 的发生 。
2 黄 痢
21 症 状 .
仔猪发病后 , 出黄色或黄 白色稀粪 , 排 腹泻 , 严 重 的最后 昏迷 死亡 。
22 防 治 方 法 .
产圈要保持干燥向阳, 清洁卫生。仔猪未吃奶前 用 OI .%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猪乳头 , 以减少感染发
病 。使仔 猪 及 时 吮吸 初乳 ,加 强仔 猪舍 内的 温度 控
42 防 治 方 法 .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其诊治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其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671cd58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e.png)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其诊治仔猪病毒性腹泻是由仔猪传染性胃肠炎(CoV)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
本文将从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介绍这一疾病。
一、病因仔猪传染性胃肠炎属于病毒性传染病,是由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
该病毒主要通过经口途径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及粪-水-空气途径。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通常在仔猪脱离母猪之后发病,对于刚断奶的仔猪尤其容易感染。
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仔猪密度较高的饲养场所也容易发生本病。
二、症状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等。
腹泻是最为突出的症状,患病仔猪的粪便呈水样便,有的甚至带有血丝,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脱水的症状。
呕吐和腹痛是造成体力消耗和不适的主要表现,严重时会导致仔猪食欲不振,营养吸收不良,生长发育迟缓。
患病仔猪的体温也会上升,毛色暗淡,行为呆滞等,严重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
需要指出的是,病猪的免疫力下降,同时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也会降低。
三、诊断对于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需要仔细观察患病仔猪的临床症状,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临床上,需要重点观察仔猪的粪便特点、体温变化、食欲状况等表现,同时观察仔猪的粪便样本,检测有无病毒排泄。
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病毒分离、抗体检测、 PCR 检测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明确病原体的存在,以便进行后续的治疗措施。
四、治疗对于仔猪病毒性腹泻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猪的症状、传染程度和养殖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施治。
一般来说,治疗方案主要包括病毒抑制治疗、免疫增强治疗和支持疗法。
在病毒抑制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可以采用一些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环丙沙星、磺胺类药物等,以抑制细菌的感染。
免疫增强治疗方面,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提高仔猪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传播。
支持疗法主要是对患病仔猪进行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高营养的饲料,帮助患病仔猪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猪病毒性腹泻的症状和治疗方法.doc
![猪病毒性腹泻的症状和治疗方法.doc](https://img.taocdn.com/s3/m/cfef36a128ea81c758f578da.png)
猪病毒性腹泻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概述:猪腹泻是猪养殖生产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的猪病类型,猪病毒性腹泻是猪腹泻的一种,因其传染性,控制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和传播呢?猪病毒性腹泻的症状有哪些?一、猪病毒性腹泻的症状该病潜伏期较短,约为15~18小时,有的可延长2~3日。
该病传播迅速,可在数日内蔓延至全群。
出现的症状依病猪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
哺乳仔猪:突然呕吐(多发生在哺乳之后),接着发生剧烈的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淡绿色或灰白色,恶臭。
病猪迅速脱水、消瘦、极度口渴,被毛粗乱无光,后躯被粪便污染。
多于发病后2~5天因脱水而死亡,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
架子猪、肥育猪:突然发生水样腹泻,粪便呈灰色或茶褐色。
腹泻初期,偶有呕吐,食欲不振,发病率亦可达100%,但死亡率较低,多数经3~7天后腹泻停止而康复。
在腹泻期间,其增重明显减慢。
成年猪:多数不表现临床症状。
部分猪表现轻度水样腹泻或一时性的软便,对体重影响不明显。
母猪:妊娠母猪的症状往往不明显或仅有轻度腹泻。
但哺乳中的母猪发病后,可表现高度衰弱,食欲不振,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严重腹泻。
二、猪病毒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区别1、从发病季节上找差异:病毒性腹泻多发生在冬春季节,而细菌性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临床表现上:(1)猪流行性腹泻:仔猪常忽然发病,呈水样急剧腹泻、恶臭、呕吐,很快脱水,体重及体温下降,死亡率高。
10日龄内仔猪发病严重,死亡率可达100%。
断奶仔猪呈水样腹泻及呕吐,粪便呈灰色或茶褐色。
(2)细菌性腹泻拉稀:无论是拉血便的猪痢疾:7-12周龄的仔猪和幼猪易感;仔猪红痢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7天后仔猪很少发生;大肠杆菌引的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1-7日龄仔猪和白痢主要发生10-20日龄仔猪;仔猪副伤寒以拉黄色稀糊状有恶臭味的粪便,主要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猪,2~4月龄仔猪多发,寒冷或季节交替时高发。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b6b48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7.png)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仔猪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猪病,主要发生在出生后1-3周的仔猪身上,引起仔猪的腹泻、腹痛和脱水等症状。
该病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因此对于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分析和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一、病因分析1. 病原体介绍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仔猪腹泻病毒(PEDV)和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TPEV)。
这两种病毒都属于冠状病毒科,是一种能够引起胃肠道疾病的病原体。
这种病毒通过粪口传播和飞沫传播方式传播,感染后会导致仔猪的胃肠道受到损害,进而引起腹泻等症状。
2. 传播途径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粪便和飞沫传播。
在养殖场中,仔猪之间接触密切,容易形成传染链,加上采食、饮水等方式也容易引起传播。
3. 病因分析仔猪病毒性腹泻的发病主要受到气候温度、日照时间和养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在气温较低和潮湿环境中,病毒更容易生存和传播,从而增加仔猪受到感染的风险。
二、防治措施1. 加强气候控制在养殖场中,应加强对气候的控制,尤其是在气温较低和潮湿的季节,应加强对环境的消毒和通风等工作,以减少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2. 疫苗接种目前已有相关的疫苗可以用于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预防。
养殖户可以根据养殖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3. 病毒监测定期对仔猪进行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病毒感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4.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保证饮水、饲料的卫生和质量,避免因为饲料和水源感染病毒。
5. 隔离治疗当发现仔猪患有病毒性腹泻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治疗,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仔猪。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分析和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深入了解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仔猪病毒性腹泻的发生率,保障仔猪的生长健康。
希望养殖户和兽医可以重视该病,并加强相关的预防措施,降低病毒性腹泻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诊断与防治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91167601ba1aa8114431d9d4.png)
6治疗 方案
治疗 时可使用 病毒 唑与黄芪 多糖 的复方制剂 。 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物 , 对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 。
新生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 , 消化功能不完善 。 仔猪实 施早期 断奶 , 综合应激过强 , 引起仔猪抗病力弱 , 易 发生腹泻。由细胞性病原致泻 , 如黄痢 、 红痢 、 自痢 、
料, 多喂青绿饲料或多汁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3 . 8
效或效果不显著。除与大肠杆菌等细菌混合感染外 , 经 常 出现 2 ~ 3 种 病毒 混合 感染 。
行性腹泻二联苗 ,于 前 2 l 、 2 8 天注射大肠杆菌基 因工程 四价苗 。待产母猪进入产房前 , 需要对产栏和
母猪进行彻底消毒 ,有条件 的猪场可实行全进全 出 的方法 , 杜绝病原微生物的交叉感染。母猪进产房后
铁 ,同时 7日龄以内注射亚硒 酸钠即可防治 营养性 贫血和缺硒引起的下痢。
4 发 病 原 因
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机能 ,通常只有从初乳 中
获取免疫球蛋 白才能初步建立免疫力。仔猪受环境 中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易患病 。仔猪调节体温的机能
不健全 , 对寒冷的抵抗 力差 , 易患病 , 特别是腹泻病 。
急性吸收障碍综合症 , 造成肠道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病猪脱水和水样腹泻 , 最后 出现营养缺乏症 、 代谢性 酸中毒、 脱水 , 严重时引起心功能异常而出现死亡。
小时 内进食 5 0 毫升左右 , 将能提供足够的免疫蛋 白 以保证新生仔猪抵御多种疾病。仔猪出生后 7 2 小时 内注射铁剂 l 一 2毫升 , 对仔猪因缺铁而造成的贫血 、 腹泻有很好 的防治作用。 3日 龄的仔猪注射右旋糖酐
5 预 防措施
以获得健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其诊治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其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6d045b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1.png)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其诊治仔猪病毒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简称PED)是由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简称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
以下将从病因、病理变化、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病因: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为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
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的饲料、水源、农场工具等传播给健康猪只。
PEDV具有很高的传染性,特别是对于仔猪的感染力更强。
PEDV对环境条件较为敏感,可以在较低温度和酸性环境下存活一定时间。
病理变化:PEDV主要繁殖于肠上皮细胞中,导致肠粘膜腺体的损伤和细胞变性坏死。
病变主要表现为小肠黏膜的糜烂、出血和绒毛丧失。
由于肠功能的丧失,导致蛋白质和水分的吸收减少,从而引起腹泻。
PEDV 还可以侵袭淋巴组织和其他脏器,如肝脏、脾脏等,并引起相应的病变。
临床症状:PEDV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黄色或黄绿色的稀便,且呈水样或米汤样。
病猪食欲减退,体温略有升高,精神萎靡,活动力下降。
严重时可出现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
仔猪病毒性腹泻主要发生在出生后1周到3个月内的仔猪。
诊断: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病变特点以及病毒检测结果可进行准确的诊断。
常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有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技术、PCR等。
还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血清抗体的检测。
治疗: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治仔猪病毒性腹泻。
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包括补充电解质和液体、抗生素预防并发症等。
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强化生物安全措施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总结:仔猪病毒性腹泻是由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病,具有很高的传染性。
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肠上皮细胞的损伤和细胞坏死,导致肠黏膜的糜烂和出血。
临床症状表现为黄色或黄绿色的稀便,食欲减退等。
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病理和病原学检测。
猪病毒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
![猪病毒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63041ab0029bd64783e2cee.png)
皮 肤 ,体 温 大 量 散 发 , 体 内 蓄 积 脂 肪
被 大 量 消 耗 ,导 致 消 瘦 ,有 时 继 发 感
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属 冠 状 病 毒 科 冠 状病毒 属 。病毒 具有 囊膜 ,直径 6 一 O 1 0 m。 表 面 有 棒 状 突起 或 长 度 为 1 ~ 6n 2
2 nn的纤 突 5r
猪 传 染 性 胃 肠 炎 可 表 现 m 两 种 流
行 形 式 : 流 行 性 和 地 方 流 行 性 。流 行
蛋白。
脱 水 愈 明显 。
2 治 疗 措 施
阐 述 与 分 析 . 以 为 科 学 防 治 该 病 提 供
一
定 的 参考 。
粪 便 一 口 腔 传 播 是 病 毒 传 播 的 主 要 途 径 。 易 感 猪 场 常 于 销 售 或 购 进 猪 只后 4 5天 内爆 发 急 性 。病 毒 的 引 入 ~ 可 能 是 通 过感 染 的病 猪 或 污 染 物 。 1 周
性 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指 该 病 于 一 个 全 部 或 大 多 数 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病 毒 血 清 阴 性 和 易 感 的 猪 场 发 生 。 当 病 毒 侵 入 这 种 猪 场 ,往 往 所有 年 龄 的 猪 都 被 感 染 ,
目前 . 轮 状 病 毒 普 遍 存 在 于 猪 群
杂 草 和用 具 ,以 彻 底 消 灭 散 落 的 虫体 同 时 注 意 对 粪 便 和 排 泄 物 等 采 州 堆 积
仔猪传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仔猪传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dfcb1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5.png)
仔猪传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仔猪传染性腹泻(PED)是一种由特定冠状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性疾病。
在新生仔猪中极易传播,对仔猪的生长和发育造成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对仔猪传染性腹泻进行详细介绍。
一、流行病学仔猪传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是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地区。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新生仔猪,尤其是出生后7-14天内的仔猪,其主要特征是出现腹泻和脱水症状。
PED一般通过粪口传播,病毒可在环境中存活数月,因此环境卫生是预防该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二、临床症状1. 腹泻:仔猪传染性腹泻主要症状之一是腹泻,患病仔猪的粪便呈水样或乳白色,夹有黏液和泡沫,有时伴有血丝。
腹泻严重的仔猪会因为严重脱水而导致死亡。
2. 脱水:由于腹泻引起的大量液体丢失,仔猪会出现脱水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眼睑下垂、口腔干燥、皮肤弹性差等症状。
3. 营养吸收不良:仔猪传染性腹泻会导致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下降,仔猪会出现食欲不振、生长缓慢等情况。
4. 发热:部分患病仔猪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
5. 呼吸系统症状:有些患病仔猪会出现喘息、气急等呼吸系统症状。
三、防治措施1. 疫苗预防:采用疫苗接种是预防仔猪传染性腹泻的重要手段。
在母畜怀孕期间注射PED疫苗,能够提高母畜对PED的抗体水平,从而保护新生仔猪免受PED的侵害。
2.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场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PED传播的关键。
定期清洁消毒猪舍和粪便,限制人员往来、鞋具消毒等都有助于降低PED的传播风险。
3. 营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调理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降低受病毒侵害的几率。
4. 隔离检疫:新引进的仔猪需要进行隔离检疫,确保没有病原体携带者,以免病毒传播到猪群中。
仔猪传染性腹泻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对仔猪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PED的传播,猪场从业人员需要加强对PED的预防和诊断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病毒的传播,保障仔猪的健康成长。
猪场猪病毒腹泻病及其防治措施
![猪场猪病毒腹泻病及其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693fad750e2524de5187e9f.png)
1 ~ 5日龄 的 死 亡 率 为 1 0 0 %, 6 ~ 1 0日龄 为 6 2 . 5 %, 1 1  ̄ 2 0日龄为 6 0 %, 2 1 — 4 5日龄 和 4 6 4 9日龄 分别 为
染、 防止酸 中毒 、 纠正 电解质不平衡 、 防止母 猪奶水 质量下 降的前提下 ,用康复母猪全血或高免血清给 新生仔猪 口服。若同时注射猪用干扰素 , 对病毒性腹 泻 也有 一定 的预 防和 治疗作 用 。 免 疫程 序 的制 定要 考 虑 猪 只 的用 途 、 年龄 、 母 源 抗体水平 、 饲养条件 , 疫苗 的种类 、 性质 、 免疫途径等 因素 , 特别是 目前混合感染率逐年升高 , 一定要注意 联合及多重免疫。 目前我 国研制 的猪传染性 胃肠炎 与轮状病毒弱毒疫苗 ,对 3 E l 龄仔猪主动免疫效果 很好 ,给母猪分娩前 5 - 6 星期和 l 星期各肌 肉注射
卫 生 防 疫
猪 场 猪 病 毒 腹 泻 病 及 其 防 治 措 施
杨 丽 丽 ( 辽 宁省朝 阳县柳 城 动物 卫 生监督 所 辽 宁朝 阳 1 2 2 0 0 0 )
规模化养猪 场猪 只腹泻的病 因繁多 ,根据致病 因素的不 同, 猪只腹 泻可分为细菌性 、 病 毒性 、 寄生 虫性 和营养性腹泻等。多年来猪场病毒性腹泻在秋 冬春季 的高发病 率一直是 困扰猪场兽医和管理者的 顽症 , 直接影 响仔猪 的成活率 和猪场经济效益 , 备受 养猪界 的重视和关 注。引起猪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 主要 有猪传染 性肠 胃炎 、 流行性腹泻 、 猪 轮状病毒 , 在 临床 上 往 往 混合 存 在 。 因此 深入 探 讨 本 病 及 其 临 床症 状 , 并采 取 相应 的防 治措施 是 非 常重 要 的 。
猪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及处理方案
![猪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及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14c43f9ec3d5bbfc0a740f.png)
猪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及处理方案!猪的腹泻病一直困扰着养猪业,特别是病毒性腹泻危害最为严重。
该病主要引起仔猪死亡、育肥猪掉膘,从而使饲料报酬降低,人工费用和药费开支增加等。
在现如今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猪的腹泻病已经严重危害到养猪业的发展,应引起兽医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1 主要病原及流行特点在养猪生产中,猪病毒性腹泻病是常见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常难以鉴别。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猪流行性腹泻 (PED)、猪轮状病毒(PV) 是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同时其他病毒如肠病毒感染、猪腺病毒感染、星状病毒、杯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也可以引起猪只的腹泻。
由此可见,猪病毒性腹泻病因十分复杂,危害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本病每年各季均可流行,目前,夏季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上半年的工作中笔者发现在豫北地区,该类病的发病率达7.47%~12.35%,以30日龄内的猪只最为常见。
2 常见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特点2.1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科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
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的特点,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只均可感染发病,两周龄内仔猪主要以呕吐、水样腹泻和死亡率高为特征,而1月龄或成年猪只几乎没有死亡,但是生长缓慢,饲料报酬较低。
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为8~18h,长者为2~3d或更长。
严重腹泻的仔猪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
被感染泌乳母猪只主要临床症状是厌食、呕吐、腹泻,哺乳母猪发病导致无乳,造成仔猪死亡率上升。
但是,偶尔也有母猪症状较轻或没有症状。
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胃和小肠。
仔猪胃内容物主要有凝乳块,胃底黏膜有出血点、出血斑。
小肠黏膜出血,伴有黏膜脱落现象,肠壁变薄,腔体鼓胀,内有酸臭味气体,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
2.2 猪流行性腹泻病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度死亡为特征。
专家提出的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防治方案
![专家提出的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防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8aa87c01f69e314332949f.png)
饲就是在 发病猪场 用病料 喂母猪 . 其 实等于人 为用野 外强毒来感 染母 猪 ,
穴 注 射免 疫 , 剂量为 2 m L / 头 。做 好 母 猪各 阶段 饲 喂 管 理 :特 别 是 做 好 后 备 母 猪 的饲 喂管 理 .保 证 达 体 成 熟 后 再 交 配 .后 备 母 猪 妊 娠 期 间 不 仅 要 保 证
料 中 的重 金 属 、 抗 生素 的用 量 . 采 取 措 施 控 制 霉 菌 毒 素 的 含 量 。提 高 母 猪 所 处 环 境 的温 度 .加 速 血 液 对 毒 物 的代 谢能力 。 在此 期 间 。 绝 对禁 止对 母 猪 进 行 冷 水 冲洗 身 体 。 重金属 、 抗 生 素 和 霉
菌 毒 素 的 中毒 作 用 是 综 合 性 的 ,对 肝 脏 和 肾脏 的损 害 是 复 合 性 的 。 所以, 必
了 采 取 生物 安 全 措 施 和疫 苗 紧 急接 种
外, 另 一 个 比较 有 效 的 办 法 是 返饲 。 返
胎 儿 的 营 养需 要 ,还 要 保 证 自体 不 断 增 长 的 营养 需 要 , 体 成 熟 不 达标 . 容 易 造 成 妊娠 后 期 采 食 量 减 少 .影 响胎 儿
达 到减 灾 的 目的 。在 治 疗 方 面 坚 持 病 乳 猪实施 一昼夜 4 — 6次 腹 腔 补 液 , 有 条 件 的地 方 1 d 2次 康 复 猪 血 清 ( 5 mL / 次・ 头) , 有 利 于 降 低乳 猪 死 亡 率 。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其诊治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其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822b20f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8.png)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其诊治仔猪病毒性腹泻(Piglet Viral Enteritis,也称为Porcine Viral Diarrhea,简称PVD)是由仔猪病毒性腹泻病毒(Porcine Viral Diarrhea Virus,简称PVDV)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病。
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受感染的猪只传播。
病因:1. PVDV感染:仔猪主要通过母体感染的猪只或病毒污染的环境途径感染PVDV。
母体感染的猪只可以在妊娠期间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导致仔猪在出生时已经感染了PVDV。
未感染的母猪也可以通过接触感染的母猪或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PVDV。
2. 病毒传播:PVD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猪只、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或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
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也可能作为潜在的传播媒介。
诊断:1. 症状:仔猪感染PVDV后,常表现为腹泻、食欲不振、饮水减少、呕吐等症状。
严重感染的仔猪可能会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测: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采集病毒样品(如粪便、组织样品等)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或病毒分离,以确定是否存在PVDV感染。
治疗:1. 对症治疗:对于腹泻、呕吐等症状,可以给予止泻药物、抗生素等以缓解症状,并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猪圈的清洁干燥。
2. 免疫治疗:PVDV感染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和控制。
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针对PVDV的疫苗供应。
预防与控制:1. 献血筛查:对于种猪,应定期进行PVDV抗体检测,确保种猪没有感染PVDV。
2. 隔离措施:对于一旦发现感染PVDV的猪只,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与其他猪只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
3. 环境卫生: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定期消毒,以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
4. 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给予仔猪和种猪进行疫苗接种,以增强其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总结:仔猪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可以通过母体传播以及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
诊断可通过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测来确定。
仔猪腹泻中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有哪些表现
![仔猪腹泻中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有哪些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e1e66c2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7f.png)
仔猪腹泻中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有哪些表现
仔猪腹泻是有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之一就是由轮状病毒引起,此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是一种仔猪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床诊断上以腹泻为特征。
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能侵害人类和多种畜禽
仔猪腹泻是有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之一就是由轮状病毒引起,此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是一种仔猪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床诊断上以腹泻为特征。
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能侵害人类和多种畜禽。
仔猪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包括: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泻,粪便呈黄色、灰色或黑色的水样或糊状。
体重减轻,1~2周或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生长速度。
新生猪腹泻严重,死亡率较高;1~4周龄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断奶仔猪死亡率很少超过50%。
仔猪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是环境应激和病毒等多重因素导致的,该病遍及全球,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一般呈地方性流行,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感染率有时高达100%,通常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源性大肠杆菌甚至球虫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感染7日龄以内仔猪的死亡率极高,可达100%。
随着日龄增大,死亡率降低,8周龄内发病率50%~80%。
仔猪轮状病毒性腹泻有哪些表现?新生仔猪在缺奶或母源抗体不足时容易感染发病,病猪剧烈腹泻,迅速脱水,食欲不振,喂食后出
现呕吐常是腹泻的先兆症状,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病程3~7天,常因脱水而死亡。
特别在寒冷时或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时病情加重,10~21日龄仔猪多表现为类似白痢,断奶后多为黑灰色水样,数日后可康复而产生抗体。
但因其抗体持续时间较短,还会出现重复感染。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其诊治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其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bd46f4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c.png)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其诊治1. 引言1.1 仔猪病毒性腹泻简介仔猪病毒性腹泻,简称PEDV,是一种由仔猪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
这种疾病在仔猪养殖业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该病可导致仔猪的生长迟缓、腹泻、呕吐和脱水等症状。
PEDV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在仔猪场内易发生病毒传播,尤其在幼猪密集饲养的情况下。
病毒可通过粪便、呕吐物和环境污染传播,对后续的仔猪产生危害。
由于PEDV的传染性和致病性较强,因此在仔猪养殖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
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对降低仔猪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预防与控制仔猪病毒性腹泻需要全面的管理措施、定期的消毒和疫苗接种等综合手段。
通过加强对仔猪病毒性腹泻的认识,有效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对仔猪的健康以及养殖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2. 正文2.1 病因仔猪病毒性腹泻是由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病原体TGEV主要通过病毒含泄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经口摄入的途径传播。
仔猪在感染病毒后会出现肠上皮细胞的损害,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并且病毒还会造成胎儿的死亡或出生畸形等严重后果。
病因主要包括感染病毒、环境因素和免疫力等因素的影响。
感染病毒是导致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原因,病毒在仔猪群体中迅速传播,尤其是在密集饲养条件下更易发生。
环境因素如饲养条件不佳、卫生环境差、饲料污染等都会增加仔猪感染TGEV的风险。
免疫力低下的仔猪更容易感染病毒并发生病症,因此加强免疫规划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针对以上病因,我们在预防和控制仔猪病毒性腹泻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加强卫生管理、饲养条件改善、定期检测病毒感染情况并及时隔离患病仔猪,以及加强免疫力提升措施。
只有综合做好防控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传播,保障仔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2 临床表现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腹泻:仔猪感染病毒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腹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存仔猪后期生长不良,僵猪
1、生长停滞 2、被毛粗乱、消瘦
国内很多知名种猪场损失惨重
1.温氏集团(包括:四川)死亡仔猪10万 2.新希望死亡仔猪6000余头 3.华亨泰丰死亡仔猪1000头 4.川娇公司死亡仔猪累计近10000头 5.九寨食品种猪场死亡仔猪4000余头 6.曙光猪场死亡仔猪5000余头 7.德福隆种猪场死亡仔猪3000余头 8.多多公司种猪场死亡3000余头等等
我国大多数规模养殖场均受过该病的洗礼
• 今年分别在山东、河南、天津、河北、东北、甘 肃等地爆发严重。 • 美国、日本、台湾、韩国、意大利等疫情惨重。 • 美国近期疫情严重(死亡600多万头猪苗) • 日本21个县爆发(死亡7万多头仔猪)
新生仔猪顽固性腹泻综合征的病状
主要症状: 3-5日龄新生仔猪多发,以呕吐、腹泻,拉黄色粘液、气味 腥臭粪便为主要特征
病因分析
• • • • 变异蓝耳病? 博卡病毒腹泻? 流行性腹泻? 圆环病毒和流行性腹泻或蓝耳病混合感染
• ???
两大病因
新 生 仔 猪 腹 泻 症 ( 病 因 )
传染性因素
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毒株),轮状病 毒、博卡或卡布病毒、猪瘟病毒、圆环 病毒、伪狂犬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等 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魏氏梭菌等
我们奉献的最佳保健解决方案
1、针对母猪预防保健方案
① 保力威+益生肽
使用时间:产前一个月至哺乳期结束
我们奉献的最佳保健解决方案
1、针对母猪预防保健方案
提示: 对处于新生仔猪顽固性腹泻综合征疫情期的猪场,在 使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建议配合以下方案做紧急防控。
③升级版迈德· 欧克+头孢增效
使用方法:
新生仔猪顽固性腹泻综合征
解 决 方 案
疫病现状
• 2010年至今,国内和东南亚、欧洲地区陆 续大面积爆发高致死性新生仔猪腹泻疫情。 • 本病在种猪场、原种猪场、大型规模化猪场 爆发后,中小型自繁自养猪场陆续发生 • 用各种传统方法处理基本无效 • 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防控药物 • 造成新生仔猪整窝和整批死亡,发病率50% 以上, • 养殖场仔猪损失前所唯有。
3、护理误区: 不净身、不保暖。
。
1 确保母猪肠道健康,补充必需营养
是关键
2 维护母猪免疫功能是关键 防控关键点 3
净化母体是关键
4 做效药物和返饲治疗的不安全性 的现状,必须提前使用非特异性免疫物质从源头阻断母体 病毒垂直传染给胎儿(先天性感染或出生后的感染)。 • 2、针对感染母猪会出现泌乳不足和停乳,必须使用营养 性和功能性物质以保证母猪泌乳量和乳质。 • 3、针对感染母猪维生素消耗大,需求大,而饲料不足现 象,必须补充维生素以维护免疫器官正常功能。 • 4、针对肠道益生菌的平衡等级与免疫能力的相关性,必 须使用益生菌建立更高等级的肠道菌群平衡,以提高动物 的免疫功能。
母猪产前15日龄和产前7日龄各肌肉注射1次
新生仔猪顽固性腹泻综合征的最佳解决方案
2、针对仔猪预防保健方案
② 仔猪两针保健:出生后第3、15日龄各肌注一次
管理的注意事项
1 、母猪的均衡营养,根据膘情灵活控料,原料中霉菌毒素 的控制; 2 、新生仔猪的保温,哺乳中后期注意补充电解质、维生素 和能量物质,保证母猪充足的饮水; 3、接生的准备,吃好初乳; 4、合理的疫苗免疫; 5、做好空气流通、圈舍干燥。
慢性猪瘟 伪狂犬 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性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 等等
病毒!脱水!心衰!
新生仔猪腹泻的危害性
新生仔猪发病时的危害:
一周龄内死亡率高达100%
母猪的危害: 免疫力低下,无乳、繁殖障碍性疾病增加 损失惨重给老板很大的心里压力 阻碍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 母猪长期带毒排毒,仔猪重复感染大批量死亡, 育肥猪生长缓慢。
误区分析
1、认识误区: 对病因认识错误,未认识到根源是母猪带毒,而认为是仔 猪感染根源。 对危害认识不足,未意识到本病的高死亡率和对母猪的危 害,以及对猪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诊疗误区: 认识出现误区,导致防控时方向错误、方案错误。 仅对仔猪治疗,而忽视母猪的提前保健和净化。 许多兽医在不明病原的情况下使用发病乳猪的小肠反饲母猪 导致临床上猪场疫病立即扩散 疫情扩大 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非传染性因素
内毒素 霉菌毒素 营养不均衡、缺乏
你有必要是知道?
因此,单存的通过注射国内已有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 腹泻二联苗”,对预防和控制哺乳仔猪流行性腹泻没有十足 的把握和保障。
• 营养: 母猪缺乏必要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引起的 免疫力下降。 • 霉菌毒素:原料霉菌毒素污染严重,霉菌毒 素间互作效应加重猪群免疫抑制,疫苗免疫 无效和奶水带毒。 • 应激: 母猪换料、转群,气候变化、圈舍环境改 变,产房温度和保暖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