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资源-《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之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之热力环流》教学设计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赵利龙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课标分析: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大气。
旨在认识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热力环流”是大气受热过程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
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受热不均的结果。
大气受热不均主要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所引起的。
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热力环流是解释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
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热力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来解释。
2.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主要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其原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意识。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在“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大气热力状况知识的运用,也是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故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1)能够说出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可以独自绘画热力环流图,培养绘图能力。
(3)可以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2.过程和方法本课遵循由问题→课件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大气受热的直接热源来源于地面,根本热源来源于太阳辐射。
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等。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与重难点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知识点一大气受热过程和逆温1.大气的受热过程【特别提醒】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大气的热力作用如下:作用对象热力作用原理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吸收、反射、散射太阳辐射地面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2.大气保温作用实例(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原理:温室大棚阻挡部分地面辐射逸出,将热量保留在温室内。
(3)深秋利用人造烟雾防霜冻——原理:烟雾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5)解读谚语十雾九晴指的是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早晨出现大雾,多数是晴天。
原因在于,低温条件下,才会形成雾。
晴天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近地面辐射降温,气温较低,故易形成雾。
翌日,日出后,气温上升,过饱和状态逐渐结束,雾也就逐渐消散,天气晴好。
所以有“十雾九晴”之说露重见晴天露的形成类似于雾,气温低才会形成露。
说明当地夜间天气晴朗,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寒冷,大气稳定,地面辐射降温强烈霜重见晴天即指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原因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降低,地表水汽凝结为霜4.逆温成因及其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
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
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高一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范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3.使学生要会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4.使学生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环流的形成。
5.在等压线图上表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要会运用简单的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判断风向。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三、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3.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教学难点】1.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设计】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讲授过程】第一课时热力环流【新课导入】我们学习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学生回答:因为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是物质的和运动的,所以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为什么说地球是颗特殊的天体?一(学生回答: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也是整个宇宙中惟一确知有生命物质的天体)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人教新课标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北京新课程培训朝阳区)
2.设计一份关于大气运动原理的科普海报,要求内容涵盖大气运动的成因、过程及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形式美观、易懂。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如GIS,收集并整理本地区近几年的气温、降水等气象数据,分析大气运动在本地区天气、气候形成中的作用,撰写一份分析报告。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大气运动原理、气象数据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关注学生解题过程,及时给予反馈;
4.让学生互评、自评,总结自己在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气运动的原理、影响及其分析方法;
4.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大气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同,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现实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大气运动的原理,特别是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过程;
2.掌握运用气象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大气运动现象的方法;
3.将大气运动理论与实际天气、气候现象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大气运动原理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气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气象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大气运动现象;
4.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大气运动相关问题,如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答;
4.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2.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些天气现象?它们与大气运动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大气运动在天气、气候中的作用;
公开课教案-《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教案一、课标要求及解读1、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2、课标解读本条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而本节课主要学习教材的热力环流部分,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本条标准:(1)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2)学习热力环流,是为理解大气运动、三圈环流打基础;(3)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需要借用一些示意图。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安排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三部分知识。
教材在处理三个框题时采用了由因导果、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大气的冷热状况,而大气的冷热状况即冷热不均则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是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教材在介绍热力环流的基础上,又从整体到局部,选择了与人类比较密切的大气的水平运动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
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三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因果关系的推导和联想,发展学生的理解记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热力环流的知识。
教学中应重点分析讲解两个内容:1、热力环流可通过实验演示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同时要结合第一章的内容,理解太阳辐射在纬度间分布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并归纳学习思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正确顺序。
3、在热力环流原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如热岛效应、海陆风的介绍,对于热力环流的存在和原理是非常有力的说明和证实。
根据教材和教学的安排,本部分内容为一个课时。
三、学情分析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等。
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地理: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教案
地理: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教案《大气的运动》第一课时——热力环流教案授课人石晓巍学科地理授课内容: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1、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知识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教目标3、理解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原因。
学技能1、掌握气压分布和海拔、气温、空气运动的关系。
目2、理解等压面的弯曲规律。
目标标1、激发学生亲自探求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情感要2、通过对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问题的探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目标求服务于社会。
《大气的运动》位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
这一节教材包含三部分内容,即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教材大气的水平运动。
其各部分内容前后之间的关联性很强。
本节课主要讲大气运动中的热力环流,这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状态与原理,其内容是继续大气受热分析过程的学习,又是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气压带和风带”打好铺垫。
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
教学 1、地表冷热不均造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气压与气温、海拔和等压面的弯曲的关系。
重点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环流形成。
难点创设情境探究式教学法;图式教学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及视频资料[导入新课]教学点燃蜡烛放在教室门口,引导学生观察火焰的方向引出大气运动。
学生自过程学大气运动第一段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提问: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太阳辐射)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太阳辐射造成各纬度受热不均)3、大气运动的分类,(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讲授新课](案例引入) 播放资料: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6月的一天,在葫芦谷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
这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的良机。
诸葛亮依计划将司马懿之众引诱入谷中……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
高三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高三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高三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2.4全球性大气环流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附: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的分析:《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
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
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
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这 部分 内容 是 本 节课 的关 键 部分 ,起 到 承 上 启 下 的作
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原理 ;利用图表分析归纳 “ 大 气保温作用”;通过绘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高地 中理
2 0 年第4 羹 1 2 期
露
‘ ‘ 冷热不均 起大 运动,教学设计 引l ,
南 京 9 范大 学 附属 中学 ( 1 0 3) 王玉 芹 币 2 0 0
【 课标分析 】
“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这条标准要
求学生通过绘 图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运动过 程 。学生要能够绘图 、析图 ,把看不见 、摸不着的大 气受热 、运动过程用图表示 出来 。
【 材分析 】 教
本 节课为高 中 《 地理 》 ( 人教版 ・ 必修一 )第二 章第一 节的第一课时 ,教材主要介绍 了两个 问题 :一 是 大气 的受热过程 ,二是大气运动最 简单 的形式—— 热 力环 流。大气 的受热过程是本节课 的基础知识和重 点 ,主要 知识结论 “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 的直接热 源”是 学习热 力环流 的基础 ,只有理解 了地面是近地
析热力环流的形成 :大尺度——赤道与极地之间 ;中尺 度——海陆之间;小尺度——市区与郊区之间。热力环
流形成过程 中的等压面弯曲状况作为一个难点,在本节 课 中不分析 ,作为课后思考问题 引出下一节课的教学 。
用 “ 乡下的风 、城里的雨”引入分析热力环流对天气的 影 响 ,并且为第二节气压带风带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 统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的学习做好铺垫 ,把第二章各 ’ 节 的内容都贯穿起来。
作 用 图。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地理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学法指导新人教版必修1(共五则)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地理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学法指导新人教版必修1(共五则)第一篇: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地理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学法指导新人教版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太阳辐射及其到达地球以后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
2.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3.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4.掌握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5.了解大气运动的分类;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6.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分析高低气压的分布,判断某地风向。
二、教学设计包围地球的空气称为大气。
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
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
大气的运动变化是由大气中热能的交换所引起的,热能主要来源于太阳,热能交换使得大气的温度有升有降。
空气的运动和气压系统的变化活动,使地球上海陆之间、南北之间、地面和高空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不断交换,形成复杂的气象变化和气候变化。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关键性知识之一,因为它说明了由于大气的热力作用,才使地球地面和大气得以保持一定的温度,而且变化不大。
同时,发生在大气里的各种现象,如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的变化等,都是以大气的热状况为基础的。
大气的受热过程此课题知识覆盖面广、概念多,为了便于掌握,列出下列提纲:教学进程中,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两点很重要:①抽象知识要形象说明。
例如:讲选择吸收,先要利用课本中的图像,又如讲反射、散射,让学生从图中自己发现、自己解释其原理。
②把握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讲太阳高度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必须与第一章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前后联系;又如讲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要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小相联系。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设计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光明中学陈婧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由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三部分组成。
第一课时中主要介绍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本课《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课程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②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又以长波辐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⑤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
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活动”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大气保温和削弱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由于大气的受热过程复杂,环节多,涉及到许多专业的术语和名词,需补充大气的基本组成及影响,强调三种辐射的性质,理顺太阳、地面、大气和宇宙四者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
二、学生分析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地理教材比较强调知识的应用,这与初中地理学习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比较多的问题,人教版的高中地理3本必修教材中,必修1是最难的,教材的重难点也教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处理好这些重难点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但是学生对学习这些内容有很大的兴趣,求知欲也较高。
三、设计思想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用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来实现教学目的,包括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等。
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原理,并能解释相关实际现象。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案
1.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积石中学张佩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3)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方向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风向和风力的动态变化图,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方式。
(3)运用示意图解释风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大气与宇宙中所有物质一样都是运动的,而且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2)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教学重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教学难点】:地转偏向力、“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变化【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解动态分析法、讨论法五、课前自主预习: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的直接原因,其方向是指向,垂直于。
2、(1)请画出一力作用——“理想风”此时风向由指向,与等压线。
(2)请画出二力作用——高空风此时风向与等压线。
(3此时风向由 指向 ,与等压线 ,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
六、合作探究、(一)大气的水平运动讲解:由于存在水平气压差,大气就会水平运动,形成了风,风从高压吹向低压,那么风力有大有小,这又是由什么决定的?知识点:等压线:气压差:气压梯度:(结合p32活动(1))水平气压梯度力:小结: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产生水平运动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
设问思考: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只要存在合外力,物体的速度就会一直增大,风速会一直增大下去吗?板图:(风向和地转偏向力的渐变)提问:风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有什么关系?风速还会增大吗?小结: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转承:高空大气只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运动,近地面的大气还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大气最终是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这三个力作用下达到平衡的。
高中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2篇
高中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compulsory 1 "uneven heat and cold causes atmospheric movement"高中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2篇前言: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中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2、篇章2:高中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篇章1:高中地理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势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水平运动难点 :影响风向的几种作用力教学过程【导入】课前学习准备活动布置每个学生收集最近一段时间气温日变化数据。
学案1: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时1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学习目标定位] 1.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2.学会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并能运用其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①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②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
3.受热过程A ③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被加热并以B ④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增温。
4.意义⎩⎪⎨⎪⎧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⑤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思维活动1.“高处不胜寒”是如何形成的?答案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高处”离地面较远,接收到的地面辐射较少。
二、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⑥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1)冷热状况:M⑦受热,N⑧冷却。
(2)气压高低:A⑨低压,B⑩高压,C⑪低压,D⑫高压,E⑬低压,F⑭高压。
思维活动2.为什么城市上空降水比郊区多一些?试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
答案城市人口密集,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空气受热上升,易成云致雨。
探究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探究活动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_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问题导入】想一想:如果一个摄制组想拍摄一组少女在海边面朝大海长发被海风吹起的画面,应该选择在什么时候(白天还是晚上)拍摄效果最好?(板书课题)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首先请一名同学作为“小先生”引领同学们一起回顾: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考”讲解、知识回顾典例透析“小1、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①、③、④三个箭头所表示的含义依次是什么?2、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通过什么实现的?(板书)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2012·南京模拟)图2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图3是同一地点阴天和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③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a表示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D.b天气与a天气相比,白天②更强(过渡)我们知道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了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而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就是热力环流。
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
起回顾思考、回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试题进行解析与“小先生”一起回顾学的形式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④③②①大气上界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保温作用先生”讲解、知识回顾典例透析动手操作演有请一名同学作为“小先生”引领同学们一起回顾:热力环流这一考点的主干知识。
(结合大屏幕动画演示)热力环流的过程是:近地面空气的________→空气的______运动→同一水平面上____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
规律总结:(1).近地面由于冷热不均造成的气压差异:热压、冷压。
(2)垂直方向越向高空气压。
(海拔越高,气压越)(3).空气运动规律:①竖直方向:近地面受热则空气,近地面冷却则空气;②水平方向:空气由压流向压。
(4).等压面弯曲:凸起,凹陷。
“热胀冷缩”。
2:(2011·扬州模拟)读图6,实线代表等压面,虚线代表等高面,abcd四处的气压排序正确的是()A.c>b>a>d B.d>c>a>d C.a>b>c>d D.a>b>d>c(承转)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了,接下来检验大家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看大家能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仔细观察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示意图总结相关规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试题进行解析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突破难点地面高空a bcd甲乙热冷冷海陆风陆地海洋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气压低气压高白天,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热力环流的表现——海陆风的形成气压高气压低陆地海洋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气压低气压高夜晚,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压低气压高引导学生分析导入图片中设计的问题:想拍摄少女在海边面朝大海长发被海风吹起的画面最好选择在(白天)拍摄效果最好,利用的就是海陆之间白天和夜晚形成的热力环流不同。
高中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高中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2.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难点: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的大气为什么会运动吗?”引导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能量来源。
(三)课堂实验1.实验一:热胀冷缩实验(1)准备材料:烧杯、水、酒精灯、木棒。
(2)实验步骤:将烧杯中注入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的体积变化。
(3)实验现象:水受热后体积膨胀。
2.实验二:气压差实验(1)准备材料:气球、气筒、细线。
(2)实验步骤:用气筒向气球内打气,观察气球的变化。
(3)实验现象:气球内气体受压,体积减小。
3.实验三:大气运动实验(1)准备材料:两个烧杯、水、酒精灯、木棒。
(2)实验步骤:将两个烧杯分别注入水和酒精,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烧杯内液体的运动情况。
(3)实验现象:加热后,烧杯内液体产生对流运动。
(四)课堂讲解1.讲解大气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上,从高压向低压运动;垂直方向上,从高温向低温运动。
2.讲解大气运动的特点:无规则运动、有规律运动。
3.结合实验现象,讲解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
(五)课堂小结2.强调大气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六)课后作业1.复习教材内容,理解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
2.观察生活中的大气运动现象,分析其成因。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实验、课堂讲解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能量来源、规律和特点。
课堂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现象,对大气运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但在讲解大气运动的形成过程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2.2大气的运动 学案(含答案)
2.2.2大气的运动学案(含答案)课时课时22大气的运动大气的运动学习目标1.绘制简单示意图,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
2.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且会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力及风向等。
3.学会判读等压线与等压面图。
一.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如图1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2B.F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3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如图中箭头标出的空气的运动方向。
判断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
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二.大气水平运动风1风的形成过程地表受热不均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2风的形成原因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原因地表受热不均3受力分析北半球近地面符号F1F2F3类型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与风向相反总是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4.力的作用效果1在高空,风向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可偏至平行于等压线。
2在近地面,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总是与等压线斜交。
判断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来越小。
探究点一热力环流图A中,乙地有一团废纸,废纸被点燃后图B,甲.乙两地的冷热状况发生了变化,并且发生了系列现象。
注意观察灰烬的运动状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废纸团后,灰烬是怎样运动的答案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并下沉到甲地,从地面附近的甲地被风带进火堆。
2通过灰烬的运动轨迹,你认为近地面受热和冷却不均匀时,空气在垂直方向会如何运动答案受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却的地方,空气下沉。
3垂直运动后,近地面的气温和气压之间有没有对应关系答案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使近地面大气减少,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太阳辐射 空气运动 空气 运动 根本 原因 直接 原因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太阳到达地面以后,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
2.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以及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了解大气运动过程的受力分析。
能力目标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与过程【知识梳理】1.大气的受热过程:(填图并完成填空)(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2)近地面大气主要和直接的热源是 ,从大气受热过程看,地球大气对 吸收较少,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大气对 吸收较多。
(3)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 ,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2.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
(2)热力环流的过程(3)常见的热力环流(画出热力环流图)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2)风的受力状况和风向 图示受力 只受 力影响受 受力影响力影响风向等压线指向与等压线与等压线总结:大气水平运动一般受三个力影响: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考点精析】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意义(结合课本p30图2.1 理解“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三种现象)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削弱作用强弱取决于云层厚薄,尘埃多少、大气稀薄程度,夜晚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取决于大气中水汽、二氧化碳含量多少。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原因气体受热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地面低压;气体冷却下沉,地面高压,高空低压。
高低压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注意:①理清温度高低与空气运动、气压高低的关系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高低状况③同一地点,垂直方向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④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凸起的地方为高气压,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⑤同一水平面,空气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案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明确大气热量来源,既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序归纳“温室效应”3、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教具、资料课件、投影仪、讲义及补充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引入: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生讨论)山上温度比地面低,这说明了什么?(设问)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大气的热量来源。
通过上一单元学习,我们了解了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一切能量之源。
太阳辐射又可分为三个能量区,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读图讨论:太阳辐射波长分布图的横轴代表什么?纵轴代表什么?(培养读图技能)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的波长有什么特点?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那个区?太阳辐射的主要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由实验可知,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能量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
地面和人体温度低,以红外线辐射能量。
转承:太阳的辐射能量到大气层后,是怎样把能量传递给大气的? 讨论:板图:大气的受热过程近地面大气含有水和二氧化碳,吸收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基本是透明的。
可见光有没有被吸收?大气上界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吸收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部分红外线有没有被大气直接吸收?能量多不多?到达地面的可见光被地面吸收,地面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会不会被大气吸收?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近地面向上一段高度内温度会怎么变化?大气吸收热量后也产生大气辐射,一部分射向外太空,另一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地面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就是太阳晒热了地面,地面烘热了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5年1考)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①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A 太阳辐射。
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B 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①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②大气增温: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①削弱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②保温作用:C 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任何物体温度最高时,其辐射最强。
就某一地区而言,地方时12点时,太阳辐射最强;地方时13点时,地面温度最高,地面辐射最强;地方时14点时,大气温度最高,大气辐射(包括大气逆辐射)最强。
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分析(1)纬度因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2)日照时数(白昼长短):一般地,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反之,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
(3)海拔高低:一般地,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反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
(4)天气状况:阴天时(或有雾霾时),云层较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晴天时,云层较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为什么“高处不胜寒”? 提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为地面辐射,海拔越低,距离地面越近,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多,气温越高;海拔越高,距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
具体图解如下: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常见现象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燃烧秸秆制造烟雾来预防霜冻。
③早春华北地区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仅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1)高海拔地区(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3)湿润内陆盆地(以四川盆地为例)影响气温的因素1.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2015·高考安徽卷)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1~2题。
1.图中M日最接近(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解析:第1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即为出现极夜的范围,大致在接近最右侧日期时极夜范围达最大,此时为冬至日,a所在虚线的日期和b所在虚线的日期恰好为极昼、极夜的分界,故两虚线所在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结合极夜变化可知,a所在虚线的日期为春分日,b所在虚线的日期为秋分日,而M日大致位于春分日后、秋分日前的中间处,应为夏至日,故选B项。
第2题,由于图中统计的是“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因此不受天气状况与海陆位置的影响,C、D项错误。
读图可知,a点太阳辐射量为30 MJ/m2、b点为20 MJ/m2。
由上题可知,a、b两点所在的日期分别为春分日和秋分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因而两点的白昼长度相同,排除B项;a点纬度位置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量大,b点纬度位置较高,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量较小,故太阳高度是导致两地太阳辐射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故选A项。
答案:1.B 2.A3.(高考北京卷)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解析:选B。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箭头的含义。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大气吸收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③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
臭氧层遭到破坏,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少,故A项错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透明度提高,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故B项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C项错误;出现雾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增强,故D项错误。
影响气温的因素4.(高考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图,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解析:选C。
读图可知,该区域为我国台湾,台湾山脉纵列中东部,从等温线的分布看,气温随着地势升高而降低,故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5.(高考海南卷)甲地(位置如图)气温年变化较小,5~8月降水稀少。
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D.植被较好解析:选B。
气温年较差大小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只有纬度较低,甲地冬季气温才不会比夏季气温低很多,气温年较差才会较小,B项符合。
热力环流的形成和等压面图的判读(5年2考)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具体如下图所示:1.读上图,探究下列问题。
(1)近地面冷热与气流垂直运动有何关系?提示:近地面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冷,气流下沉。
(2)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高低有何关系?提示: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高空的气压。
(3)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冷热有何关系?提示:近地面热,形成低压;近地面冷,形成高压。
(4)气流的水平运动流向有何特点?提示: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3.常见热力环流(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请解释巴山地区夜雨较多的原因。
提示:夜晚,山顶空气冷却下沉,沿山坡下沉至谷地,谷地中的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白天,谷地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
3.逆温出现时对大气污染有何影响? 提示:逆温出现时,大气对流不旺盛,污染物不易扩散,会加剧大气污染。
热力环流的形成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1)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 引起 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 造成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导致 空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 热力环流。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①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②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
(3)三个关系①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关系②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③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a 、b 、c 、d 处所示)。
等压(温)面图的判读1.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大小①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如图,P A>P C,P B>P 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
如图,P C>P D,P B>P 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则高空为低压。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处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大小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如上图中甲地;等压面上凸处,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如上图中乙地。
2.等温面图的判读等温面图与等压面图的判读有很多相似之处,可借用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来判读等温面图。
(1)随着海拔升高,等温面的温度数值逐渐降低。
(2)等温面向下凹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低;等温面向上凸的地区,气温较同高度其他地区高。
如上图中甲地为低温中心,乙地为高温中心。
(3)夏季:陆地上等温面向上凸,海洋上等温面向下凹;城市市区等温面一般向上凸。
热力环流的形成(2015·高考四川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解析:第1题,该城市冬季气温在0 ℃以下,说明冬季寒冷,不可能位于纬度较低的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西两岸,故排除A、C两项;40°N附近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气温在0 ℃以上,故B错误;40°N附近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在0 ℃以下,故选D。
第2题,受热岛效应影响,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气流上升,水汽易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而郊区气温较低,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故选A;由于此时市区的气温较高,所以降雪的可能性不大,故B错误;市区与郊区冷热不均形成城郊热力环流,市区上升气流将污染物带至郊区,而由郊区流向市区的气流可将燃烧秸秆产生的烟雾带至市区,故C、D两项都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