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合集下载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说明一、定位与适用对象《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简称《指南》),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人员关于学术规范的共同约定,同时也是进行学术规范教育的指导性用书。

《指南》适用于在我国高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教师与学生。

二、目的和任务《指南》的目的是为学术创新、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提供基本规范的指引。

《指南》的任务是介绍、说明和解释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基本伦理、纪律和法律约束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

三、编写思路《指南》以引导与劝诫为原则,注重操作与实践,在尊重学科差异的基础上,阐释学术研究规范的共同性问题。

就学术伦理而言,《指南》依据学术界已有的共识,着重说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者应具有的基本价值观和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操守,促使研究者提高修养、加强自律。

就纪律和法律约束而言,《指南》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着重阐释其中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并针对现实情况预先说明违法和违规行为将会产生的严重后果与不良影响,引起学者的戒惧心,增强遵守规范的自觉性。

就技术规范而言,《指南》依据学术界的共识和惯例,着重介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基本程序、基本技术标准和规则。

四、框架结构《指南》正文共八节,第一节说明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阐述学术伦理,第三节至第七节以学术研究的环节为纲,介绍和解释相关的学术规范,第八节着重介绍了学术资源获得与权益自我保护的知识。

正文之后附有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

1目 录说明1基本概念 (1)2学术伦理 (4)3选题与资料规范 (6)4引用于注释规范 (12)5成果呈现规范 (18)6学术批评规范 (22)7学术评价规范 (24)8学术资源获得与权益自我保护 (27)附录一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31)附录二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 (35)附录三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40)1 基本概念1.1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

⼈⽂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中,创新思想是评价的核⼼指标,研究规范是评价的基础指标,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则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前,这些基本上已经在我国学界取得了⼀定共识,因为,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基本上可以代表研究成果评价的三个维度。

但是,具体到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及其间关系的准确判断,则是⼀个⾮常复杂的处理过程。

⼀、研究规范是科研成果科学性的基础 我国有关研究规范的讨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陈平原说:“在某种意义上,学术研究就像闻⼀多设想的新格律诗⼀样,也是⼀种‘戴着脚镣舞蹈’。

‘脚镣’就是学术规则,它使得⼀个时代的绝⼤部分学者,遵循社会认可并被前⼈证明⾏之有效的学术思路,在此范围内发挥⾃⼰的才情和知识。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8⽉制定并颁布了《⾼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提出了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引⽂、成果、评价和批评的底线要求,被称为“中国学术界第⼀部学术宪章”。

另外,多项类似的学术研究规范也相继出台,如浙江⼤学的国内⾼校⾸部《研究⽣学术规范》等。

关于讲究规范的讨论持续⼗年有余⾄今不衰,说明它确实是⼀个真问题。

规范化的有限努⼒固然⽆⼒阻⽌学术垃圾的产⽣,但却可以提供评定何为垃圾、何为⾮垃圾的标准。

研究成果评价或评奖则在⼀定程度上是评定何为创新精品、何为⾮精品的相对标准与⼿段。

⽬前来看,⼈们对研究规范问题的讨论往往聚焦在学术道德与学术⾃律⽅⾯的学术规范。

实际上,学术规范不仅包括学术道德与学术⾃律,其核⼼应该是指研究过程与研究⽅法的科学完备性,包括研究资料的详实性与准确性、研究⽅法的规范性、研究逻辑的⾃洽性、论证的充分性、结构的严谨性、表述的精炼性等,它体现出所谓研究成果是对前⼈已有知识的充分吸收及在此基础上的再创造。

虽然科学不等于真理,但科学研究却是⼀个向真理不断逼近的过程。

只有严格遵循⼀定的研究⽅法的研究才称得上是科学研究,没有⼀定⽂献基础与知识积累的研究只能叫“主观想象”或“⾃说⾃话”。

学术规范管理办法

学术规范管理办法

学术规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学术行为,严明学术纪律,维护学术尊严,弘扬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树立严谨踏实、诚实自律的优良学风,营造追求真理、锐意创新、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学术氛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第二版)》、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的本校在编教职工、具有本校学籍的学生,以及代表本校、受本校委托参与学术与科研活动的学术研究人员。

本管理办法所称的学术研究包括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和工程与技术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活动。

第二章学术规范第三条学术研究人员应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西方错误思潮、各种腐朽思想文化侵蚀,树立法治观念,遵守社会公德,在学术研究中严格遵守有关法律规章和项目管理办法。

第四条在校工作、学习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或主要利用学校资源做出的研究成果,单位署名须为。

使用研究成果时应遵守学校相关知识产权管理规定,保证学校对研究成果享有的权益。

第五条进行学术研究时必须真实、详细记录研究过程并保存研究结果,便于分析、审核、总结和存档的需要。

全部原始数据、图片资料、实验记录、样品等科研资料应由课题组妥善保存。

第六条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

依照学术规范合理使用引文或引用他人成果,引用他人的成果不应构成本人研究成果的主要部分或核心内容。

第七条研究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合作成果应按在研究过程中所做贡献大小的顺序确定署名的先后,但另有学科署名惯例或另有合同约定的除外;合作成果在发表前要经过所有署名人审阅,所有署名人应对本人完成的部分负责,成果主持人应对成果整体负责;任何人不得在未实际参与的研究成果中署名。

第八条对于须经过有关学术机构论证和鉴定的重大科研成果,应在完成论证和鉴定并经项目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对外公布。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3.08.25•【字号】教社语〔2023〕296号•【施行日期】2023.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教社语〔2023〕296号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办社语〔2023〕240号)要求,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公示无异议,共有9项予以立项。

现将立项计划下达给你们,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以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计算),首批启动经费6万元,研究期满达到结项要求的,拨付剩余经费。

二、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结项应达到如下条件:1.正式出版学术著作1部及以上,或在SSCI、A&HCI、CSSCI来源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项目负责人至少发表1篇)。

2.成果推广及应用。

撰写有研究报告(需地厅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或厅级及以上领导批示)或在《资政参考》、《成果要报》等内刊发表或主要媒体刊发推介专刊、组织召开成果发布会等。

三、结项成果须标注“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字样。

研究期满达不到结项要求者,可延期1年并申请二次鉴定。

延期1年后仍不符合结项要求的予以通报,并作撤销处理,项目首席专家三年内不得申报省教育厅各类项目。

四、应用研究重大项目实行全流程线上管理,中期变更和结项申请均在“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sk/)线上提交。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中后期管理工作,应及时完成项目管理系统内的中期变更和结项审核上报。

项目中后期管理情况将作为下一年度各单位项目申报名额的主要依据。

各类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各类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各类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专著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 献类型标识].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 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 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页码[引用 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各类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④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 专利号[文献类型标识].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 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出版日期

著录细则
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并用阿拉伯数字著 录。如有其他纪年形式时,将原有的纪年 形式置于“()”内。报纸和专利文献要详 细著录出版日期,其形式为YYYY-MM-DD。 1705(康熙四十四年) 1985-4-20

版本(第一版不用注明)
如:2版;新1版;
论文的基本格式



概念知识分析

应该如何分析课题涉及的概念
是什么:基本解释、基本特征
为什么:来龙去脉 怎么办:基本方法
概念知识分析举例

儒学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是什么 什么是儒学,包括哪些方面,儒学在生活中、 人的行为表现中的特征是什么 什么是现代管理,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儒学的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谈 儒学 现代管理为什么需要儒学 怎么办 儒学如何影响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现代管理如何实施,实施策略有哪些方面
著者-出版年制
参考文献格式
国外
Harvard
Chicago Oxford
国内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其他
参见期刊的投稿须知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研究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研究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研究摘要:研究生作为未来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 对其进行学术规范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学术规范教育应从其内容、性质、价值去研究,通过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教育,进一步培育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全面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建立起健康规范的学术环境。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体制一、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现状研究生作为未来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 对其进行学术规范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适应改革开放形势下扩大学术交流、实现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开始有人重视并探讨学术规范问题。

2004年6月22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使得学术规范在我国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而有关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讨论也因此步入不少学者们的视野。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认为,近年来,尽管学术界和高校存在学术不端现象,有的还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但涉及违反或不遵守学术规范的多数研究生还是不懂学术规范,或者是对学术规范还不知道错在哪里,有的连基本的要求都不知道。

[1]有关人士无不忧虑地指出:“从近年来研究生的学术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学生缺乏对学术规范的了解,缺少有关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不知道如何标注参考文献,因此,他们很难区分什么是合理引用,什么是抄袭剽窃。

研究生对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常识掌握得很少,他们十分渴望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2]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使学术论文写作和道德规范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势在必行。

但是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许多高校原有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规范和评价体系变得不合时宜,导致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处于尴尬境地,名存实亡。

同时,高校研究生教育与社会教育越来越紧密地结合,社会上弥散的拜金主义、“官本位”思想也日渐蔓延到高校学术界,成为导致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层出不穷的直接诱因。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教育部
【期刊名称】《艺术探索》
【年(卷),期】2004(018)004
【摘要】(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定本规范。

(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教师、研究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

【总页数】1页(P4)
【作者】教育部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
【相关文献】
1.试论学术规范在高校学报建设中的作用与局限-以《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为例 [J], 祁丽华
2.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J], ;
3.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J], ;
4.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J], ;
5.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1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来定义学术规范

如何来定义学术规范

如何来定义学术规范
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或者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

一、默顿给出过“科学规范”的4个要素:普遍主义、公有主义、非谋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

这些规范里面大概包括:
科学界的准入资格规范:公平,平等;
科学成果的评价规范:既包括实质公正,即要求实证、客观,也包括程序公正,即要有公开批评、同行评议等;
知识产权规范:强调人身权利,抑制财产权利;
科学家精神规范:不为“有用”,只求真理;
二、参考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里面有这么几大块:
基本规范:政治思想、科学家精神、知识产权、学术道德;
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综合了写作发表及其过程中的相关学术道德规范);
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
三、南京大学教授在《学术规范通论》给出了一个更详细定义: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
同遵守而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规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认为学术规范的基本问题有6个:
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有学术道德;
有学术史意识,尊重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客观认识自己的贡献;
研究程序规范,学风纯正;
公平的学术评价机制;
规范的学术交流;
学术著作的格式规则。

不符合学术规范的,是失范行为或者非学术行为。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是针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及相关学术活动所制定的规范。

它旨在通过明确定义各种高等
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进行正规学术活动的规则,以保障学术
活动的实施效率和学术成果的传播和使用的公平性。

一般来说,学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方法的把握与应用,
研究领域的整体规范以及学术道德和精神状态的确立。

其中,研究方
法的把握与应用,涉及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理解,并
根据此理解,采用合理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分析和把握学术问题。


究领域的整体规范,包括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工作的安排、研究报
告的编写等内容。

学术道德和精神状态的确立,就是指在实施高等学
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时,对学术道德真诚尊重,礼仪文明,诚实守信,勤奋刻苦、激情热衷,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学术活动中始
终保持正确的精神状态,以追求学术真实性和学术可信度。

此外,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还涉及报告、研讨会、交流刊物等,还需要定义有关研究过程中出版报告、发表论文、参加
研讨会等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的规则和要求,以及报告的编写形式、
文献的引用方式和格式。

总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是当前高等学校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准则,对高等学校的学术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有在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规定的规则实施学术活动,才能保证学术活
动的实施质量,提高学术技能水平,发挥学术活动的作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10.08•【文号】教社科厅函〔2024〕28号•【施行日期】2024.10.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24〕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论教育》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究阐释,教育部决定开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究)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重点。

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教育强国战略图景,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教育强国建设科学规律,把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论教育》结合起来,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加强对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等的研究,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申报条件。

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申报,申报人须为在编在岗教师。

申报人结合自身研究基础和学术专长,围绕本项目研究重点深化研究阐释,产出具有学术创新价值、服务决策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成果要求。

申报人须提交研究成果2项及以上(申报人原则上为第一作者,成果发表时间在通知发布之后),成果形式为理论文章、咨政报告、学术著作等。

理论文章主要刊载于中央主流报刊、高水平学术期刊或重要网络媒体;咨政报告须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提供脱密证明);学术著作若未正式出版,可提供完整版书稿。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 十六 ) 研究成果发表时 , 应 以 适 当方 式 向提 供 过 指 导 、 建议 、 帮助或资助的个人或机构敛谢 。 五、 学 术 评 价 规 范 ( 十七 ) 学 术 评 价 应 持 客 观 、 公正 、 公 开的原则。
(十 1 八) 学术评价应 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 益为基本标准 。对基础研究 成果的评价 , 以学术积 累和学术创 新为主要 尺度 ; 对 应 用 研 究 成 果 的评 价 , 应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 ( 十九 ) 学术 评价机构应坚持程序公 、 标准合理 , 采 用 同行 专家评 审制 , 实行 同避 制度 、 民主表决制度 , 建立 结果公 示和 意见反馈机制 。 评 审意见应措辞严谨 、 准确 , 慎 川“ 原创” 、 “ 首创” 、 “ 首次 ” 、 “ 国内领先” 、 “ 围际领 先” 、 “ 世界 水平 ” 、 “ 填 补重大空 白” 、 “ 重大 突破” 等词语 。 评 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廊对其评 价意见负责 , 并对 评议 过程保 密 , 对 不 当评价 、 虚假 评价 、 泄密 、 披露 不实信 息或恶 意 中伤 等 造 成 的 后 果 承 相 应 责 任 。
( 六)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模 范遵 守学术道德 。
三、 学 术 引 文规 范
( 七) 引义应 以原 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 则 。凡 引用他人 观点 、 方案、 资料 、 数据 等 , 无 论 曾否发表 , 无论是 纸质或 电子 版, 均应详加注释 。凡转 引文献资料 , 应如实 说明。 ( 八) 学 术论 若应合理使用 引文 。对 已有 学术成果的介绍 、 评论 、 引 F f j 和注 释 , 麻 求客观 、 公允、 准确 。 伪注, 伪造 、 篡改文献和数据等 , 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 四、 学 术 成 果规 范 ( 九) 不 得以任何方式抄袭 、 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 ( 十) 应 注再学术质量 , 反对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 , 避免片面追求数量 的倾 向。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五 高校 哲 学 社 会 科学 研 究 工 作 者 应 遵 守

成果 应 与 资 助 申 请和 立项通 知相

致 若 需 修改


中 华人 民 共 和 国 著 作 权法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专
应 事先 与 资 助方协 商 并征得 其 同 意
( )


利法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通用 语言 文字法 》 等

、 “
” 、


的 权 利 并 承担相应 的 责任
, ,
被 批 评者有 反批 评 的

首次
” 、

国 内领先
” 、 “
” 、


际领 先

” 、

世界水
权 利 但 不 得对批评 者压制或 报复 七 附则

” 、

填补重 大空 白
重大突 破 等 词语

评价机构 和 评 审 专家 应对 其评价意 见 负 责 并


二 十 三 ) 本规 范 将根 据 哲 学社 会科 学研究 事

对 评 议过程保 密 对 不 当 评 价 虚 假评 价 泄 密 披




业 发展 的 需要不断修 订 和完善

露不实 信 息 或 恶 意 中 伤 等 造 成 的 后 果 承 担 相 应 责任


二十 四

各 髙 校 可 根 据本 规 范 结合 具 体 情



三 、 学术 引 文 规 范

高等专科学校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试行)

高等专科学校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试行)

高等专科学校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科学精神,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严明学术纪律,促进我校学术活动健康持续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的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旨在倡导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学风严谨的优良风气,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创新;引导教师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反对在科学研究中沽名钓誉、弄虚作假。

第三条学校所有从事教学、科研、专业技术服务和其他有关工作的人员及学生应共同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基本学术规范第四条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学术规范:(一)在学术活动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二)学术研究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循学术界关于引证的公认准则。

在作品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须注明出处;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从他人作品转引第三人成果,应注明转引出处。

(三)合作作品应按照当事人对科学研究成果所作贡献大小并根据本人自愿原则依次顺序署名,或遵从学科署名惯例或作者共同的约定。

任何合作作品在发表前要经过所有署名人审阅,所有署名人均应对作品承担相应责任,作品主持人应对作品负主要责任。

(四)在对他人或自己的成果进行评价、介绍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不得故意拔高或压低被评价成果的价值。

第五条不得有下列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一)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二)由他人代写学术论文。

(三)通过不正当手法偷换署名或改动署名顺序,或未经他人同意将合作研究的成果仅以个人署名发表。

(四)违反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或学校有关保密的规定,将应保密学术事项对外泄露。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山西省高等教育强校工程的推进意见》文件精神,加强对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主要用于资助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单位或个人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更好地为山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条项目由省教育厅科技处负责组织实施。

项目分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以下简称“基地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

第四条项目采取省教育厅与项目承担学校共同管理的办法.项目承担学校须将项目列入学校科研计划,提供所需条件,加强监督检查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项目的正常进行、按时完成和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担负主要责任。

第三章项目立项第五条项目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鼓励对策研究,支持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注重成果转化,大力提高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

第六条项目的选题范围主要包括: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晋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

第七条项目的选题来源主要包括:(一)项目符合国家和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规划,符合高校学科发展需求,并符合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二)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意见;(三)项目具有与国家和我省相关项目衔接的明确前景;(四)项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风尚、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有重要作用.第八条项目应注重与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重点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和衔接,避免低水平重复,促进科研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九条基地项目必须围绕基地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凝练研究方向,整合队伍,突出特色,并有预期的标志性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十 九 ) 学术评价机 构应坚持程 序公 正 、标 准合理 ,采用 同行 专 家 评 审 制 , 实 行 回避 制度 、 民 主 表 决 制度 , 建立 结 果 公示 和
意见反馈机制 。
评 审意见应措辞严谨 、 准确 ,慎用 “ 原创 ”
首 创 “


首 次 “


“ 、
国 内领 先 ”
“ 、
国际领 先”
四 、学术成果规范
( 九 ) 不得 以 任何方 式抄袭 、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
( 十 ) 应 注 重 学 术 质 量 , 反 对 粗 制 滥 造 和 低 水 平重 复 避 , 免 片 面 追 求数 量 的倾 向 。
( 十 一 ) 应 充 分 尊 重 和 借鉴 已 有 的学 术 成 果 注 , 重 调 查 研 究 , 在 全 面 掌 握 相 关 研 究 资 料 和 学 术信 息 的 基 础 上 , 精 心 设 计 研
“ 、
世界水平

“ 、
填补重大空
白”
重 “

大 突破 ” 等词 语 。
评 价机 构 和 评 审 专 家 应 对 其评 价 意 见 负责 , 并对 评 议 过 程 保 密 对 , 不 当评 价 、 虚 假 评 价 泄 、 密 、 披 露 不 实 信 息 或 恶 意 中伤
等造 成的后果承担相应 责任。
( 二 十 ) 被 评 价 者 不 得 干 扰 评 价 过 程 。 否 则 ,应 对 其 不 正 当行 为 引 发 的 一 切 后 果 负 责 。
五 、 学术评 价规 范
( 十七 ) 学 术评 价应 坚 持客 观 、公 正 、公 开 的原 则 。
( 十八 ) 学术评 价应 以 学 术价值 或社 会效 益 为基 本标准 。 对 基 础 研 究 成 果 的评 价 ,应 以 学 术 积 累 和 学 术 创新 为 主要 尺 度 ;
对 应 用 研 究成 果 的评 价 应 , 注 重 其社 会 效 益 或 经 济 效 益 。
高等学校哲学社 会科 学研 究 学术 规 范
(试行)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 员会 2004 年 6 月 2 2 日第一 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 )

总 、

( 一 ) 为规 范高等学 校 ( 以 下 简称 高校 ) 哲 学社 会 科 学研 究 工 作 , 加 强 学 风 建设 和 职 业 道 德 修 养 , 保障 学 术 自 由 促 , 进 学 术
究方 案 , 讲究科学 方 法 。 力 求论 证 缜 密 , 表 达 准确 。
( 十二 ) 学术成果 文 本应规范使用 中 国语言文字 、标 点符号 、数字及外 国语 言文字 。
( 十三 ) 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 。 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 ,应注 明出处 。
( 十 四 ) 学术成果 的署名应 实事求是 。 署 名者应对 该项 成果 承担相应 的学 术责任 、道 义 责任 和 法律 责任 。
( 十五 ) 凡 接 受 合 法 资助 的研 究 项 目 , 其最 终 成 果 应 与 资助 申请 和 立 项 通 知 相 一 致 ;若需 修 改 , 应 事 先 与 资 助 方 协 商 , 并 征
得其 同意 。
( 十六 ) 研 究 成果 发 表 时 应 , 以 适 当方 式 向提 供 过 指 导 、 建议 、 帮 助 或 资 助 的个 人 或 机 构致 谢 。
感 和 社 会 责 任 感 勇 , 于 学 术 创 新 , 努 力 创 造 先 进 文 化 , 积 极 弘 扬 科 学 精 神 人 、 文 精 神 与 民 族 精神 。
( 五 ) 高 校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工 作 者 应 遵 守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著作 权 法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专 利 法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六 、 学术批评 规范
( 二 十一 ) 应 大 力 倡 导 学 术 批 评 。 积 极 推 进 不 同学 术 观 点 之 间 的 自由讨 论 相 、 互 交 流 与 学 术 争 鸣 。
( 二 十二 ) 学 术 批 评 应 该 以 学 术 为 中心 , 以 文本 为依据 , 以 理 服 人 。 批 评 者应 正 当行使学 术批 评 的权 利 ,并承担相 应 的 责
任。 被批评者有反批评 的权利 ,但不得 对批 评者压 制或报复。
七、附 则
( 二 十三 ) 本规范将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 发展 的需要 不 断修订 和完善 。
( 二 十 四 ) 各 高校 可 根 据本 规范 , 结合 具 体情况 , 制订 相 应 的学 术规 范 及 其 实 施 办 法 并 , 对 侵 犯 知 识 产 权 或 违 反 学 术 道 德
二 、基本规范

( 三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 究应 以马 克思 列宁主义 、毛泽 东思 想 、邓小平理 论 和“ 三 个代表 ” 重要思 想 为指导 ,遵循解放思

、实事求是
、 与时 俱 进 的思 想路线
贯彻 “

百 花 齐放
、百家争鸣”
的方 针
,不断推动学术进步 。
( 四 ) 高 校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工 作 者 应 以 推 动 社 会 主 义 物 质 文 明 政 、 治 文 明 和 精神 文 明 建设 为 己 任 具 , 有 强 烈 的历 史使 命
版 ,均应详加注释 。 凡转 引文献 资料 ,应如 实说 明 。
( 八 ) 学术论 著应 合理 使用 引文 。 对 已 有学术成果 的介绍 、评 论 、引用 和 注 释 ,应 力求客观 、公 允 、 准确 。
伪 注 , 伪 造 篡 、 改 文 献 和 数 据 等 均 , 属 学 术 不 端 行 为 。
的学术不 端行 为加 以监督 和惩 处 。
( 二 十五 ) 本规 范的解 释权归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 。
交流

学术积
累与学
术创新
进一

步发 展 和 繁 荣 高校 哲 学 礼 会 科 学 研 究 事 业 , 特 制 订 《高 等 学 校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学 术 规 范
( 试 行 ) 》( 以 下 简称 本 规 范 ) 。
( 二 ) 本 规 范 由广 大 专 家学 者 广 泛 讨论 、 共 同 参 与 制 订 , 是 高 校 师 生 及 相 关人 员 在 学 术 活 动 中 自律 的 准 则 。
通 用 语 言 文 字 法 》等 相 关 法 律 、 法 规 。 ( 六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 作者应模范遵 守学术道德 。
三 、学术引文规范
( 七 ) 引 文 应 以 原 始文献 和第一 手 资料 为原 则 。 凡 引用 他 人 观 点 、 方 案 、 资料 、 数据 等 ,无 论 曾否 发 表 , 无 论 是 纸 质 或 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