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试验与报告

合集下载

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药物敏感试验,了解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以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二、实验原理药物敏感试验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来判断细菌对该抗生素的敏感性。

当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时,其在含有该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受到抑制,形成抑菌圈;反之,当细菌对该抗生素不敏感时,其在含有该抗生素的培养基上仍能生长。

三、实验材料1. 样本:临床分离的细菌菌株2. 培养基:琼脂平板、肉汤培养基3. 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4. 仪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酒精灯、镊子等5. 试剂:生理盐水、消毒液等四、实验方法1. 样本处理:将临床分离的细菌菌株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18-24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2. 琼脂平板制备:将肉汤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50-55℃时,加入抗生素纸片,轻轻摇匀,倒入平板,待凝固。

3. 抑菌圈测定:将培养好的细菌菌株接种于琼脂平板上,37℃培养18-24小时,观察抑菌圈的形成情况。

4. 结果记录:记录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并按抑菌圈直径大小进行敏感性分级。

五、实验结果1. 青霉素:抑菌圈直径为20mm,敏感;2. 链霉素:抑菌圈直径为15mm,中敏感;3. 红霉素:抑菌圈直径为10mm,低敏感。

六、实验讨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青霉素对所检测的细菌菌株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该菌株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2. 链霉素对所检测的细菌菌株具有中敏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药物。

3. 红霉素对所检测的细菌菌株具有低敏感,不建议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4.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成功检测了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对所检测的细菌菌株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该菌株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药敏试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不同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材料及方法1. 实验材料:试验细菌、各种抗生素药品、琼脂培养基、平板培养基、培养皿、试管等。

2. 实验方法:(1) 细菌培养:取一根无菌的接种棒,沾取细菌液悬浊液,在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

(2) 药物敏感性试验:将各种抗生素药品通过滴定法或漏斗法加入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制成不同浓度的培养基,然后滴加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

(3) 实验观察:观察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情况,通过测定菌落直径,判断细菌对该药物的敏感性。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药物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

对于某些细菌,某种抗生素可能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而对于另一些细菌则无效。

这表明细菌的敏感性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药敏试验,我们获得了一些细菌对不同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信息。

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该信息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实验中发现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这与细菌的生物特性、遗传变异、环境因素等有关。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细菌的敏感性情况,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药敏试验结果只是一种参考,我们不能单纯地根据结果选择抗生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用药历史、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方案。

继续深入研究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必要的,只有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细菌的抗药性机制,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的抗药性问题。

五、参考文献1. XXX,XXX,XXX. 药敏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意义[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35(4).2. XXX,XXX,XXX. 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进展[J]. 临床药学杂志,2019,15(2).。

药敏试验与药敏报告解读2024

药敏试验与药敏报告解读2024

引言概述:药敏试验是指对细菌或真菌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

药敏试验结果反映了病原体对不同药物的反应,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指导作用。

药敏报告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编制的报告,其中包含了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解读。

本文将重点介绍药敏试验与药敏报告的解读,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敏试验结果,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正文内容:1.药敏试验的原理与方法1.1细菌或真菌的分离与培养1.2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的选择与制备1.3最小抑菌浓度(MIC)的确定1.4结果的解读与报告编制2.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原则2.1敏感、中度敏感和耐药的定义2.2抗生素的选择与优先级2.3联合用药的原则2.4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2.5药敏试验结果的时效性3.常见的药敏试验常用药物分类3.1β内酰胺类抗生素3.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3.3氟喹诺酮类抗生素3.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3.5糖肽类抗生素3.6抗真菌药物4.药敏报告的解读与应用4.1报告中的敏感、中度敏感和耐药信息4.2不同药物的效力及其选择4.3联合用药的建议4.4小样本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4.5家族性耐药与耐药基因的检测5.药敏试验与个体化治疗5.1个体化药敏试验的意义与应用5.2药敏试验在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作用5.3药敏试验与药物治疗的指导作用5.4药敏试验在临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5.5药敏试验在耐药性监测与预防中的价值总结:药敏试验及其结果解读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药敏试验的原理与方法、结果的解读原则以及药敏报告的解读与应用,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更加准确的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制定,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药敏试验的发展将进一步改善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水平,并在多重耐药菌感染、耐药性监测与预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药敏试验与药敏报告的解读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药敏对比实验报告

药敏对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药敏试验,比较不同抗生素对同一细菌的抑菌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药敏试验是检测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方法。

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可以判断细菌对该抗生素的敏感性。

常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2. 抗生素:青霉素、头孢克洛、红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3. 培养基:Mueller-Hinton琼脂培养基4.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移液器、无菌操作台、显微镜等四、实验方法1.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于Mueller-Hinton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18-24小时,得到新鲜菌落。

2. 将菌落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调整菌悬液浓度为1×10^8 CFU/mL。

3. 将Mueller-Hinton琼脂培养基加热融化后,冷却至50℃左右,倒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固。

4. 将抗生素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距离边缘约1cm。

5. 将菌悬液均匀涂布于培养基表面,用无菌镊子轻压纸片,使纸片与培养基充分接触。

6. 将平皿倒置,37℃培养18-24小时,观察并记录细菌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纸片周围无抑菌圈。

2. 头孢克洛: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克洛中度敏感,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约为15mm。

3. 红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高度敏感,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约为25mm。

4. 氨苄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不敏感,纸片周围无抑菌圈。

5. 庆大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中度敏感,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约为20mm。

6. 环丙沙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高度敏感,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约为30mm。

7. 复方新诺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约为18mm。

根据实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临床治疗该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药敏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药敏实验,了解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仪器:微量移液器、无菌移液管、消毒剂等试剂:各类抗生素:头孢菌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三、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1. 选择待测菌,制备菌液:选择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菌株,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接种到培养基中,通过培养和扩增获得菌液。

2. 制备琼脂平板:将琼脂粉加入适量的培养基中,加热煮沸溶解后,倒入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后即可。

3. 制备含药物的琼脂平板:将一定浓度的抗生素加入琼脂平板中,混匀后再倒入培养皿中,冷却凝固。

4. 扩菌:将不同细菌菌液分别均匀涂布在含药物的琼脂平板上。

5. 培养:将琼脂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使细菌生长。

6. 菌落观察和分析:观察不同细菌在含药物和不含药物的琼脂平板上产生的菌落形态、颜色等情况,根据菌落数量和分布情况对菌株的敏感性进行初步评估。

7. 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对具体的抗生素药物,通过串联稀释法等方法,测定不同细菌菌株对该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从而确定其敏感性。

四、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细菌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有些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菌落明显减少或消失;有些细菌对某种抗生素不敏感,菌落数量与不含药物的对照组相近。

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进一步确定了不同细菌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五、实验结论:通过药敏实验,我们了解到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所不同,这为临床治疗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细菌药物敏感性测试是临床医生判断感染病原菌的敏感性和抗生素选择的重要手段。

在临床实践中,合理选择抗生素对于提高治愈率、减少不良反应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抗生素使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潜在的风险,遵循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以保护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六、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抗生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以及抗生素的敏感性与细菌的种类和菌株有关。

医学检验药敏实验报告

医学检验药敏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药敏试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本次实验所选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2.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实验原理药敏试验是指在体外条件下,测定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以判断细菌对某一种或几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原理主要基于抗生素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确定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四、实验材料1. 细菌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2. 抗生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

3. 琼脂平板、无菌棉签、移液器、酒精灯、培养箱等。

五、实验方法1. 将细菌菌种接种于琼脂平板上,培养至适宜生长。

2. 在琼脂平板上均匀涂布抗生素纸片,用无菌镊子轻轻压紧。

3. 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培养24小时。

4. 观察并记录细菌生长情况,确定抗生素的抑菌圈直径。

六、实验步骤1. 菌种培养:将细菌菌种接种于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

2. 药敏纸片制备:将抗生素纸片用无菌镊子取出,均匀涂布于琼脂平板上。

3. 观察与记录: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培养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直径。

七、实验结果1. 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敏感。

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耐药。

3. 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敏感。

八、讨论与分析1.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2. 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敏感,提示这些抗生素可以作为治疗大肠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耐药,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需选用其他抗生素。

4. 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敏感,提示这些抗生素可以作为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联合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联合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多重耐药菌(MDR)的出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克服单一抗菌药物治疗的局限性,提高治疗效果,联合药敏试验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讨联合药敏试验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联合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分析联合药敏试验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3. 探讨联合药敏试验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要点。

三、实验材料1. 细菌样本:选取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各10株。

2. 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等。

3. 药敏纸片:根据抗菌药物种类购买相应药敏纸片。

4. 细菌培养箱、无菌操作台、微量移液器、药敏鉴定仪等。

四、实验方法1. 细菌培养:将临床分离的细菌样本接种于肉汤培养基,37℃培养18-24小时。

2. 药敏纸片扩散法:将培养好的细菌均匀涂布于琼脂平板上,将药敏纸片贴于平板表面,37℃培养18-24小时。

3. 结果观察:观察药敏纸片周围抑菌圈的大小,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4. 联合药敏试验: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同时贴于平板表面,37℃培养18-24小时,观察抑菌圈的变化,判断联合用药的协同、拮抗或无关作用。

五、实验结果1. 单一药敏试验结果: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药物的敏感性较高,而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

2. 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氨苄西林与头孢唑啉联合用药表现为协同作用,头孢噻肟与庆大霉素联合用药表现为拮抗作用,氨苄西林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表现为无关作用。

六、实验讨论1. 联合药敏试验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通过联合药敏试验,可以了解多种抗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细菌耐药性风险。

药敏反应实验报告

药敏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方法。

3. 分析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药敏试验是一种体外试验方法,用于检测细菌对特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不同浓度抗菌药物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可以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即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根据CLSI标准,将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分为敏感、中介和耐药三种。

三、实验材料1. 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2. 抗菌药物: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3. 培养基:MH肉汤、MH琼脂、MH培养基。

4. 仪器:恒温培养箱、微量移液器、无菌操作台、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菌株培养:将待测菌株接种于MH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备用。

2. 制备药敏纸片:将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溶解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制成药敏纸片。

3. 点种细菌:将培养好的菌株用无菌棉签涂布于MH琼脂平板上,待菌落生长后,用无菌镊子将药敏纸片贴于平板表面。

4. 观察结果:将平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记录抑菌圈直径。

5. MIC测定:将培养好的菌株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记录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敏感。

2. 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耐药。

3. 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中介。

六、讨论1. 药敏试验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通过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可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2. 本实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敏感,提示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以选择这些药物进行治疗。

体外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体外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体外药敏试验,测定某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菌株:选取某病原菌为实验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2. 抗菌药物:选择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

3. 实验仪器:微量稀释器、无菌操作台、恒温培养箱、比浊仪等。

4. 实验试剂:M-H肉汤培养基、药敏纸片、药敏试剂盒等。

三、实验方法1. 菌液制备:将实验菌株接种于M-H肉汤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制成菌悬液,用比浊仪测定其浓度,调整至1×10^6 CFU/mL。

2. 药敏纸片法:- 将制备好的菌悬液均匀涂布于M-H琼脂平板上。

- 将药敏纸片贴于平板表面,确保纸片与琼脂平板紧密接触。

- 将平板倒置,37℃培养24小时,观察抑菌圈的大小。

3. 微量稀释法:- 将M-H肉汤培养基加入微量稀释器中,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溶液。

- 将菌悬液加入微量稀释器中,与抗菌药物溶液混合均匀。

- 将混合液接种于M-H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 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或菌落生长情况,计算最低抑菌浓度(MIC)。

四、实验结果1. 药敏纸片法:- 青霉素:抑菌圈直径为15mm,判定为敏感。

- 头孢菌素:抑菌圈直径为18mm,判定为敏感。

- 喹诺酮类:抑菌圈直径为20mm,判定为敏感。

2. 微量稀释法:- 青霉素:MIC为0.125mg/L,判定为敏感。

- 头孢菌素:MIC为0.25mg/L,判定为敏感。

- 喹诺酮类:MIC为0.5mg/L,判定为敏感。

五、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药敏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某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株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均表现为敏感。

2. 体外药敏试验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遵循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定期校准实验仪器,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药敏实验实训报告

药敏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药敏实验实训,了解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药敏实验的操作流程,学会正确解读药敏实验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药敏试验是一种体外实验,用于检测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通过将抗生素与细菌共同培养,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判断细菌是否对某一种抗生素敏感、中介或耐药。

药敏试验结果对于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1. 细菌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2. 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阿莫西林、红霉素等。

3. 药敏纸片:含不同抗生素的纸片。

4. 普通肉汤培养基。

5. 紫外线灯。

6. 移液器、培养皿、酒精灯、无菌操作台等。

四、实验方法1. 细菌培养:将细菌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2. 药敏纸片法:将培养好的细菌均匀涂布于琼脂平板上,将药敏纸片贴在平板表面,放入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3. 观察结果:观察药敏纸片周围是否出现抑菌圈,判断细菌对相应抗生素的敏感性。

五、实验结果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出现明显的抑菌圈;对头孢菌素中介,抑菌圈较小;对阿莫西林耐药,无抑菌圈;对红霉素敏感,出现明显的抑菌圈。

2. 大肠杆菌对青霉素耐药,无抑菌圈;对头孢菌素敏感,出现明显的抑菌圈;对阿莫西林中介,抑菌圈较小;对红霉素耐药,无抑菌圈。

3. 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耐药,无抑菌圈;对头孢菌素敏感,出现明显的抑菌圈;对阿莫西林中介,抑菌圈较小;对红霉素耐药,无抑菌圈。

六、实验分析1. 通过药敏实验,可以了解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

2. 药敏实验结果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避免滥用抗生素,降低细菌耐药性。

3. 在药敏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总结本次药敏实验实训,让我了解了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药敏实验的操作流程。

药敏性实验报告结论

药敏性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药敏试验,检测特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细菌耐药性和敏感性的了解,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抗生素滥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菌株:某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分离得到的肺炎克雷伯菌;(2)抗生素: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庆大霉素;(3)培养基: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4)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接种环、无菌操作台、微量移液器等。

2. 实验方法(1)将肺炎克雷伯菌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上,37℃恒温培养24小时;(2)用无菌移液器吸取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滴加于已培养好的肺炎克雷伯菌平板上;(3)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4)观察并记录不同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圈大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青霉素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的抑菌圈大小为5mm,说明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敏感。

2. 头孢噻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的抑菌圈大小为8mm,说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敏感。

3. 头孢曲松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抑菌圈大小为7mm,说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敏感。

4. 万古霉素肺炎克雷伯菌对万古霉素的抑菌圈大小为9mm,说明肺炎克雷伯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5. 庆大霉素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的抑菌圈大小为6mm,说明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敏感。

四、结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均表现出敏感。

因此,在临床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以上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本实验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降低抗生素滥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同时,也为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验仅针对肺炎克雷伯菌一种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对于其他菌株的药敏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同时,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还需结合患者病情、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药敏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报告药敏实验报告引言:药敏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不同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

通过药敏实验,可以确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本报告旨在介绍药敏实验的原理、方法和结果分析,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意义。

一、实验原理药敏实验的原理基于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

细菌可以被分为敏感、中度敏感和耐药三个类别。

敏感菌株对抗生素非常敏感,使用低剂量即可抑制其生长;中度敏感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差,需要较高剂量才能达到抑制作用;耐药菌株对抗生素几乎不敏感,即使使用高剂量也无法抑制其生长。

二、实验方法1. 细菌培养:选取待测菌株进行培养,保证其纯度和活性。

2. 制备药物溶液:根据实验需求,制备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

3. 制备琼脂平板:将琼脂平板均匀倒入培养皿中,待其凝固。

4. 制备细菌悬液:将培养好的细菌菌液进行稀释,得到一定浓度的细菌悬液。

5. 药敏试验: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滴在琼脂平板上,然后在每个试验区域中滴入相同量的细菌悬液。

6. 孵育:将琼脂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孵育。

7. 结果观察:观察不同试验区域的细菌生长情况,记录菌落直径和抑菌圈直径。

三、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对于敏感菌株,抗生素溶液会形成明显的抑菌圈,即细菌无法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生长;对于中度敏感菌株,抗生素溶液会形成较小的抑菌圈;而对于耐药菌株,则没有抑菌圈的形成。

四、实验结果讨论通过药敏实验的结果,可以评估不同抗生素对不同细菌的抑菌效果。

对于敏感菌株,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中度敏感菌株,需要使用更高剂量的抗生素或者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而对于耐药菌株,则需要寻找其他治疗方法,如使用更强效的抗生素或者采用其他治疗策略。

此外,药敏实验还可以用于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发展趋势。

通过定期进行药敏实验,可以发现细菌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性是否出现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治疗失败。

药敏片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片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药敏片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药敏试验在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3. 学习如何通过药敏试验结果评估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药敏试验是一种体外实验,用于检测细菌对特定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原理基于细菌与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抗生素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C)时,细菌能够生长;当抗生素浓度高于MIC时,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可以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药敏片;M-H琼脂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棉签;无菌剪刀;无菌镊子;无菌培养皿;酒精灯;恒温培养箱;显微镜。

2. 实验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电子天平;移液器;酒精灯;恒温培养箱。

四、实验方法1. 准备培养基:将M-H琼脂培养基融化,待冷却至50℃时,加入适量无菌生理盐水,混匀后倒入培养皿,待凝固。

2. 制备药敏片:将药敏片置于无菌纸上,用无菌剪刀剪成小块,放入无菌培养皿中。

3. 接种:用无菌棉签挑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分别接种于M-H琼脂培养基上。

4. 展开药敏片:将药敏片贴于接种好的培养基上,确保药敏片与培养基紧密接触。

5. 孵育: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孵育24小时。

6. 观察结果:观察细菌在药敏片周围的生长情况,记录细菌生长情况,并与药敏片上的药物浓度进行比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红霉素、克林霉素敏感,对庆大霉素、链霉素耐药。

2. 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诺氟沙星、链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

3.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红霉素、阿奇霉素敏感,对庆大霉素、链霉素耐药。

根据实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等抗生素敏感,而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等抗生素敏感。

药敏实训报告分析报告

药敏实训报告分析报告

一、实训背景药敏试验是临床微生物学中的重要实验,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提高学生对药敏试验的认识和操作技能,我们开展了药敏实训课程。

本报告将分析本次实训过程中的实验操作、结果解读及合理用药等方面。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学会正确解读药敏试验结果;3. 培养学生合理用药的意识。

三、实训内容1. 药敏试验原理及操作步骤药敏试验是通过将病原菌与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接触,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从而判断细菌对某一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本次实训主要进行了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1)原理:纸片扩散法是利用纸片上含有一定浓度的抗菌药物,与病原菌接触后,根据药物在纸片周围扩散的浓度梯度,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2)操作步骤:①将病原菌培养在琼脂平板上;②将含有不同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平板上;③放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④观察并记录纸片周围抑菌圈的大小。

2.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药敏试验结果通常分为敏感、中介、耐药三种情况。

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结果的解读:(1)敏感:指细菌对某一抗菌药物有抑制作用,表现为纸片周围出现明显的抑菌圈。

(2)中介:指细菌对某一抗菌药物抑制作用较弱,表现为纸片周围出现较小的抑菌圈。

(3)耐药:指细菌对某一抗菌药物无抑制作用,表现为纸片周围无抑菌圈。

3. 合理用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医生可以针对患者的病情和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些合理用药的原则:(1)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2)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3)注意抗菌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实训总结本次药敏实训课程使学生掌握了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结果解读,提高了学生对合理用药的认识。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收获:1. 熟练掌握了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的操作步骤;2. 学会了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3. 增强了学生对合理用药的意识。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纸质版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纸质版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纸质版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药敏试验,评估不同抗生素对特定细菌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细菌培养物:大肠杆菌(E.coli)。

2. 抗生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等。

3. 培养基:LB培养基。

4. 实验器材:无菌操作台、培养皿、微量移液器、无菌吸管、恒温培养箱等。

三、实验方法1. 细菌培养:将大肠杆菌接种于LB培养基中,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2. 制备菌悬液:取培养好的细菌,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5麦氏单位(McFarland standard)。

3. 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将菌悬液均匀涂布于LB培养基上,用无菌打孔器在培养基上打孔,每个孔中滴入不同浓度的抗生素。

4. 培养观察: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抗生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培养结果:大肠杆菌在LB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均匀的菌落。

2. 药敏试验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大肠杆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抑菌圈;而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敏感性较低,抑菌圈较小或无明显抑菌圈。

五、结果分析1. 敏感性分析: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可考虑作为治疗大肠杆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2. 耐药性分析:大肠杆菌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敏感性较低,提示可能存在耐药性,应避免在治疗中单独使用这两种抗生素。

六、结论本实验通过药敏试验,成功评估了大肠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建议在治疗大肠杆菌感染时,优先考虑使用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同时注意监测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七、建议1. 定期进行药敏试验,以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变化。

2. 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3. 鼓励开发新的抗生素,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问题。

药敏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报告药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药敏实验,了解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评价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二、实验原理:药敏实验主要是通过将不同抗生素涂布在含有培养基的平板上,观察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常用的实验方法有,纸片扩散法、落法等。

本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所需的培养基制备好,将抗生素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

2.接种细菌:用接种环沾取待测试的细菌悬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上。

3.放置纸片:将含有抗生素的纸片均匀地放置在培养基上。

4.培养:将试管倒置盖在平板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37°C下培养24小时。

5.观察结果:观察平板上的细菌生长状况,例如菌落的大小、形态等。

四、实验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在平板上能够观察到不同的菌落,根据菌落的大小、形态等可以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对于敏感的细菌来说,抗生素会抑制其生长,菌落较小,或无法生长。

而对于耐药细菌来说,由于其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菌落会较大,生长繁盛。

五、讨论与分析:本实验通过药敏实验评价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可以用于指导临床上的抗生素治疗。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不同的细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果只是一种辅助参考的方法,最终的抗生素选择还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判断。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药敏实验的原理和步骤,以及如何评价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药敏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对临床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实验结果只是一种参考,具体的抗生素治疗还需要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判断和决策。

七、参考文献:无。

抗药敏实验报告结论(3篇)

抗药敏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抗真菌药物对致病性外瓶霉的敏感性,为临床正确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采用微量稀释法,对13株皮炎外瓶霉、17株甄氏外瓶霉、13株丛梗孢外瓶霉、10株棘状外瓶霉及4株威尼克外瓶霉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所研究的药物包括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二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

一、实验结果1. 致病性外瓶霉对不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2. 二性霉素B对各类外瓶霉的抑菌效果均较好,最小抑菌浓度(MIC)较低。

3. 伊曲康唑对各类外瓶霉的抑菌效果次之,MIC较二性霉素B略高。

4. 氟康唑对各类外瓶霉的抑菌效果较差,MIC较高。

5. 酮康唑对各类外瓶霉的抑菌效果最差,MIC最高。

6. 5-氟胞嘧啶对各类外瓶霉的抑菌效果与氟康唑相似,MIC较高。

二、结论1. 二性霉素B是治疗致病性外瓶霉感染的首选药物,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2. 伊曲康唑可作为二性霉素B的替代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3. 氟康唑和酮康唑对致病性外瓶霉的抑菌效果较差,不推荐作为首选药物。

4. 5-氟胞嘧啶可作为氟康唑和酮康唑的替代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5.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6. 本实验结果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性。

7.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探讨不同药物联合应用对致病性外瓶霉的抑制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8. 同时,应加强对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应对耐药性问题的出现。

总之,本次实验结果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第2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我国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本研究采用微量稀释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的13株皮炎外瓶霉、17株甄氏外瓶霉、13株丛梗孢外瓶霉、10株棘状外瓶霉及4株威尼克外瓶霉进行了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医院药敏试验实验报告(3篇)

医院药敏试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本实验采用多种药敏试验方法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敏感性检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药敏试验技术操作。

3. 分析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细菌样本:临床分离的细菌样本。

2. 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

3. 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琼脂培养基等。

4. 仪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接种环、药敏纸片、药敏稀释液等。

四、实验方法1. 纸片扩散法:(1)将肉汤培养基倒入平皿,制成均匀的琼脂层。

(2)用接种环取适量细菌培养物,均匀涂布于琼脂层上。

(3)将含有不同抗生素的药敏纸片贴于琼脂层上。

(4)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24小时,观察抑菌圈大小。

2. 微量稀释法:(1)将抗生素溶解于无菌水中,制成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2)取适量稀释液加入含细菌的肉汤培养基中,混匀。

(3)将混合液接种于琼脂平板上,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3.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1)将抗生素溶解于无菌水中,制成一系列浓度的稀释液。

(2)取适量稀释液加入含细菌的肉汤培养基中,混匀。

(3)将混合液接种于琼脂平板上,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4)以不出现菌落的最低抗生素浓度为MIC。

五、实验结果1. 纸片扩散法:(1)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

(2)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低。

(3)部分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2. 微量稀释法:(1)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MIC在0.0625~0.125μg/ml之间。

(2)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MIC在0.25~0.5μg/ml之间。

(3)部分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MIC在1μg/ml以上。

3.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1)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MIC在0.0625~0.125μg/ml之间。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药敏试验是测定抗菌药物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或杀灭作用的方法。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临床分离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1、菌株来源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菌株均来自临床送检的标本,包括痰液、尿液、血液、脓液等。

2、培养基采用 MuellerHinton 琼脂培养基,按照标准配方进行配制,并在 121℃下高压灭菌 15 分钟。

3、抗菌药物纸片选用多种常见的抗菌药物纸片,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均购自正规生物试剂公司。

4、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无菌接种环、游标卡尺等。

三、实验方法1、菌株的复苏与培养将临床保存的菌株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上,在 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8 24 小时,以获得纯培养物。

2、菌液的制备挑取培养后的单个菌落,用生理盐水制成 05 麦氏浊度的菌悬液。

3、接种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悬液,在培养基表面均匀涂抹 3 次,每次旋转60 度,最后沿平板边缘涂抹一周。

4、贴纸片用镊子将抗菌药物纸片均匀贴在培养基表面,纸片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24 毫米,纸片中心距离平板边缘不小于 15 毫米。

5、培养将接种好的平板倒置放入 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6 18 小时。

6、结果观察与测量培养结束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的直径。

四、结果判定根据不同抗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标准,判断菌株对该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通常分为敏感(S)、中介(I)和耐药(R)三种情况。

敏感:表示该菌株使用常规剂量的抗菌药物治疗时,其疗效满意。

中介:提示该菌株对常规剂量的抗菌药物治疗反应性较低,需提高药物剂量或在药物浓度部位有一定的疗效。

耐药:表明该菌株使用常规剂量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五、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共检测了____株临床分离菌株,包括____种细菌。

以下是部分实验结果:1、菌株 1抗菌药物 A:抑菌圈直径为____毫米,判定为敏感。

抗菌药物 B:抑菌圈直径为____毫米,判定为中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疑病原体“肺炎克雷伯菌 ”,进行药敏试验
标本:腿部伤口 诊断:高血压
革兰染色: 许多革兰阳性球菌 许多多形态革兰阳性杆菌 无白细胞
培养:
多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多数类白喉杆菌
少数大肠埃希菌
不作任何药物敏感试验。
这些细菌不可能导致感染。
为什么不应对每一种分离株做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报告应该可以提示造成病人疾病的细菌 当不需要报告结果时报告了可能导致:
RI 21* -
S 22**
*报告为苯唑西林耐药 **报告为苯唑西林敏感
CLSI M100-S18; Table 2C
对mecA介导的MRSA 做头孢西丁的MIC试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0 µg/ml头孢西丁
不生长=对苯唑西林“敏感” 生长=对苯唑西林“耐药”
关于MRSA和头孢西丁的 问与答
为什么要检测头孢西 丁?
…second page lists reporting and QC
CLSI M100-S18; App. B.
VISA -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VRSA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原因: 美国的报告: 检出: 菌落形态:
VSSA
VISA
增厚的细胞壁 不到100株 困难 不典型
细胞壁
Etest (使用 0.5 麦氏浓度 ,孵育24h)
加入6 µg/ml 万古霉素的 BHI琼脂
检出 检出 检出
检出 检出 检出
* 4 µg/ml的MIC不可能检出VISA
参见 : /ncidod/dhqp/ar_visavrsa.html
血琼脂平板48小时 生长结果
VISA
Marlowe, et al. 2001. J Clin Microbiol. 39:263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MIC折点
敏感 2
VSSA
中介 4-8
VISA
耐药 16
VRSA
CLSI M100-S18; Table 2C.
标本:血液 诊断:菌血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克林霉素 红霉素 苯唑西林 青霉素 万古霉素
MIC 抑菌圈
(g/ml)
(mm)
>8 R
6R
>8 R
6R
>16 R
6R
R
10 R
8I
17 S
当用万古霉素的时候有持久的菌血症... 那么万古霉素的效果怎么样呢?
VISA-用平板扩散试验被错误判断为万古霉素敏 感
17 mm zone
MIC – 8 mcg/ml
平板扩散试验折点 (mm) 金黄色葡萄球菌 – 万古霉素
CLSI 文件 M100-S18 2008 M100-S19 2009*
进行常规药物敏感试验时 应该记住以下四点:
1. 仅仅检测那些可能或可疑导致感染的细菌 2. 使用标准化方法,具有折点,与临床密切相关 3. 检测并报告对细菌和感染部位合适的抗菌药 4. 随常规进行质控试验以确保结果可信
标本:TA 诊断:肺炎
革兰染色: 多数口腔菌群 多数革兰阴性杆菌 多数白细胞
培养: 许多正常菌群 多数肺炎克雷伯菌
报头孢西丁耐药吗?
头孢西丁检测mecA介导的苯唑西林耐药”I”区特异性高 ,且容易判读。
不应该,是苯唑西林的代替品,应该报告苯唑西林耐药。
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 二者都做常规检测吗 ?
对那些凝固酶阴性的 葡萄球菌头孢西丁检 测起作用吗?
不,只作头孢西丁。除了mecA介导的MRSA外,很少能找 到苯唑西林的其他耐药机制。
标本:伤口 诊断:左小腿脓肿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克林霉素 红霉素 苯唑西林 青霉素
抑菌圈 (mm)
8 10 6
解释
R R R* R
*报告苯唑西林耐药,基于头孢西丁抑菌圈直径=6mm 为什么要测试头孢西丁呢?
对mecA介导的MRSA 做头孢西丁纸片扩散药敏试验
药敏纸片 药物含量
头孢西丁
30 µg
抑菌圈直径 (mm)
VISA
耐药原因:
美国的报告: 检出: 菌落形态:
VRSA
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那获得 了vanA基因 9株,2009年 用最标准的方法 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迄今为止在美国有9个VRSA
VRE的vanA基因转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菌 体内,如下图:
vanA
Ferber, D. 2003. Science 302:1488.
–不必要的或不适当的治疗 • 耐药菌的选择 • 使病人有感染艰难梭菌的危险性
–不能进一步鉴定出导致病人问题的真正原因
CLSI抗生素药敏试验文件

M100-S18 S19 表 (2008,2009)* M2-A10 平板扩散 (2009)** M7-A8 MIC (2009)** M45-Ab 罕见菌/苛养菌 (2009)
药敏试验与报告 所面临的挑战
宣传CLSI2008-2009最新指南
CLSI 2008-2009药敏试验指南中 提出了一些难点和建议
1. 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 耐药性检测的建议 2. VISA、VRSA 3.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 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和报告的规定 5. 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s)和及其检测方法 6. 罕见菌及苛养菌种类及试验方法(CLSI M45-A) 7. 质控要点 8. 自动化药敏检测系统及专家软件
敏感 15
-
中介
耐药
-
-
-
6
*万古霉素平板扩散试验只对VRSA可靠。不能分辨VSSA与VISA 。因此万古霉素平板扩散试验价值有限。
CLSI M100 Table 2C.
VISA和VRSA的检出
方法
VISA
VRSA
纸片扩散
未检出
在抑菌圈内可能显示生长
自动化仪
检出
检出
CLSI肉汤微稀释法或琼脂 稀释法的MIC
起作用,头孢西丁扩散法对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的效果 很好。但头孢西丁MIC试验不推荐检。因效果较差,
“难检测的” MRSA (mecA 阳性)
头孢西丁 抑菌圈直径10 mm
头孢西丁
抑菌圈 (mm) * 报告为苯唑西林耐药 R I S **报告为苯唑西林敏感
21* - 22**
附录B-金黄色葡萄球菌
* M100每年最新资料 ** M2, M7每三年最新资料
CLSI参照方法
平板纸片扩散法(KB试验)
肉汤微量稀释法,MIC法
或者市场有的系统 :
Etest
Vitek 2
Phoenix
MicroScan Sensititre
MRSA –耐苯唑西林金葡菌检出的真实性
比较苯唑西林与头孢西丁纸片,检测mecA 介导的真MRS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