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矫正学生不良品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
学生的不良品德,是指学生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或者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

这种学生人数虽然很少,但是,影响面却非常广,破坏性很大,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个障碍。

因此,做好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大量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不良品德,是可以得到矫正或改善的,关键在于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个性、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

就本人多年来的教育实践,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基本方法有以上几种:
1 榜样示范法
榜样是值得学习的英雄事迹和模范行为。

利用榜样教育学生是德育的重要方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

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敏感,而且在个性心理品质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

然而,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仅影响他们的思想认识,而且具体告诉他应该如何做。

这样,就能够促使他们克服不良品质,形成优良品质。

能够作为学生学习榜样的人是很多的,例如,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人物,父母,教师,同学等。

而教师的榜样尤为重要。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良好的行为是鼓励学生前进旗帜和方向,它能点燃学生的理想火种,会给予学生前进的动力,信心和力量。

教育心理学认为,
榜样形象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种调节功能。

它表现为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启动作用。

即可以鼓励、启发、推动学生去效法榜样,向榜样看齐。

二是控制作用。

即有了榜样为标准,学生就可以自觉地控制背离榜样标准的念头和行为。

三是调整作用。

即学生一旦因外界干扰而投入不正当活动而又想起榜样形象时,就能增强他们抵制干扰的意志力,进而重新调整自己的行动,走上正确的轨道。

四是矫正作用。

即学生以榜样为镜子不断地对照自己,不断地按照榜样的形象来矫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对于年龄较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可以采取较严厉的教育方法,但是,必须根据他们错误的严重程度与性格特点,区分初犯与屡犯,男生与女生,态度好坏,后果大小等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式。

例如,对于初犯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公开的警告法。

而对于再犯与不虚心接受意见的学生则可采取群众说理教育的方式。

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孤立的方法使其感到失去群众信任的苦闷,从而鞭策自己改正错误来恢复原有的地位。

2 信任考验法
信任考验法,是指相信学生能够勇敢地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考验方式,使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

例如,让犯过偷窃错误的学生去收缴管制刀具,让爱打架的学生去担负维护纪律的执勤任务等。

通过考验观察发现,这些人都能圆满顺利地完成任务。

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现,它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尊严感。

在考验中,新的高尚的动机战胜了旧的不良的动机,从而提高了
学生的意志力。

但是,要特别注意,考验应在一定的基础上,在有监督的情况下慎重地有步骤地进行。

草率从事而没有成效,有时比不组织考验更坏。

另外,还要注意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严格要求是在尊重信任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严格要求本身就包涵了对学生的信任,表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同样地,只有当教师真诚的热爱学生和关心学生的成长,信任学生的力量和能力时,才会向学生提出
严格的要求。

对于一个不被尊重和信任的人,是不可能向他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的。

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信任,对学生是一种积极的鼓励力量,他们会因为教师的信任而产生实现要求的内在动力,
在完成各种困难的任务中,在改正不良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坚强
的毅力。

3 正面诱导法
正面诱导法是提出,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不是单纯地指责他们,而是向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思想认识人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例如,肯定他们积极的一面,指出行为方式的不当,指导他们采取什么方式来实
现目的等。

其中,核心问题是对行为上出现过错的学生,用“应该怎样做才对”来启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例如,一个高年级的学生看风一个低年级的学生受他人欺辱,便打抱不平,挥拳相助。

班主任老师知道后,指出他这种做法是“出于高尚动机的野蛮行为”。

教育他应用高尚的行动去体现高尚的动机。

结果,这位同学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老师中肯的批评教育,以后再不动手打人了。


遇到类似情况,老师的粗暴发火或不了了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可能给学生的性格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并加大师生之间的距离。

这位老师使用委婉语,采用正面诱导教育学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活动矫正法
活动矫正法是指,通过让学生担负某些不容易再犯错误的工作,在活动中矫正不良行为。

这是因为,活动是主客观相互交往的过程。

作为教育影响的外部因素,只有成为学生活动对象时,才能显示出
它的意义和作用,才会被纳入主观反映的领域之中,与学生内部的
需要、动机、思想、情感因素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受教育者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来。

也就是说,环境及其影响是外部客观世界,思想是内部主观世界,是活动把两个世界联系起来。

另外,活动和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是教育过程的基础,作为人的政治的、道德的心理,只有在社会的活动和交往中产生。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活动矫正法,将会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我们有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利用各种有利机会,积极组织和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其它方面的教育,使一些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综上所述,在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中,老师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细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发现和利用他们的积极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疏导教育工作,
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就会逐渐地把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需要,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育就有了力量,所谓“精诚之所至,金石为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