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 2015版标准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9e24a87375a417876f8f2b.png)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引言0.1.背景达到一个平衡的环境,社会和经济被认为是基本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目标是通过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问责的期望已经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展了越来越严格的立法,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使得环境管理组织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框架,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要。
它指定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集的环境管理体系。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来建立长期的成功和创建选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环境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减轻潜在的不利环境条件对组织的影响;——协助组织实现合规义务;——提高环境绩效;——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分布式、消费和处理,通过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可以防止环境影响生命周期内无意中被转移到别的地方;——实现财务和运营效益的同时,还实现环保的替代品,加强组织的市场地位;——环境信息交流有关利害关系方。
本国际标准,就像其他国际标准,并不打算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要求。
0.3.成功因素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承诺所有级别和功能的组织,由最高管理层组织利用机会来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提高有益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的影响。
高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风险和机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使他们与其他业务优先级,将环境管理融入其整体管理系统。
示范的成功实现本国际标准可以用来向利害关系方保证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采用本标准本身并不能保证最优环境的结果。
本国际标准的应用可以不同,从一个组织到另一个组织的关联。
ISO14001-2015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
![ISO14001-2015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89315035f0e7cd184253693.png)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ISO14001:2015)1 目的:分析、评价重大环境因素,确定重大环境因素的优先行动等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从事的活动、产品、服务中的重大环境因素以及供应商、承包方等为本公司提供服务时所产生的重大环境因素。
3 定义:3.1 重大环境因素: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
3.2 正常状况:生产正常进行、设备正常运转的工作状况。
3.3 异常状况:生产设备的开机、关机、维修状况。
3.4 紧急状况:指火灾、水灾等。
4 职责:4.1 环境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重大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和对重大环境因素优先行动等级的判定。
4.2 环境管理代表负责对重大环境因素进行汇总、登录。
4.3 重大环境因素的优先行动等级由环境管理代表呈报总经理批准。
5 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5.1 明显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相关条文规定的可直接判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5.2 正常状况下5.2.1 资源、能源的耗用(水、电、油、瓦斯、天然气、纸张)。
5.2.1.1 资源、能源的再生性(A)以目前状况考虑已缺乏1年内不缺乏不可回收 3 2可回收 2 15.2.1.2 使用中对环境的污染性(B)污染状况分值使用时不会产生污染 1使用时会产生污染 25.2.1.3 使用量(C)分值纸张(千张/月)用水量(吨/月)1 C≤1C≤1002 1<C≤10100<C≤2003 10<C≤30200<C≤5004 30<C≤100500<C≤10005 100<C≤2001000<C≤20006 200<C 2000<C分油(升/月)电(度/月)气体(M3/日)值1 C≤100C≤100C≤1002 100<C≤300100<C≤200100<C≤5003 300<C≤600200<C≤400500<C≤10004 600<C≤1200400<C≤8001000<C≤20005 1200<C≤2000800<≤16002000<C≤40006 2000<C 16000<C 4000<C5.2.1.4 判别T=A×B×C T≥20为重大环境因素。
完整版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完整版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c5d9d85d011ca300a7c39024.png)
XXXXXXX有限公司环境手册ISO14001-2015文件编号:EM-01 A/10编写: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7年9月10日实施日期:2017年9月10日修订记录目录第1 章概述1.1 颁布令1.2 公司简介1.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1.4 环境手册的管理第2章管理体系范围第3章手册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3.1 引用标准文件3.2 术语和定义第4章组织的背景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4.4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第5章领导作用5.1 领导和承诺5.2 环境方针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第6章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 总则6.1.2 环境因素6.1.3 合规义务6.1.4 措施的策划6.2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策划6.2.1 环境目标6.2.2 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第7章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信息交流7.4.1 总则7.4.2 内部信息交流7.4.3 外部信息交流7.5 文件信息7.5.1 总则7.5.2 创建和更新7.5.3 文件信息控制第8章运作8.1 运行策划和控制8.2 应急准备和响应第9章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2 合规性评价9.2 内部审核9.2.1 总则9.2.2 内部审核方案9.3 管理评审第10章改进10.1 总则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3 持续改进1.1环境手册颁布令环境手册是本公司从事与环境管理有关的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纲领性文件,是公司的基本法规之一,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质量环境管理目标,促使公司环境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与不断发展。
环境手册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写、并经总经理批准发布,是我公司环境管理工作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用以统一、协调全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活动,使其基于ISO14001-2015标准要求,符合本公司产品、服务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能指导我公司环境管理工作。
iso14001-2015标准的要素
![iso14001-2015标准的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71bfec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1.png)
ISO 14001-2015标准:要素详解与实践应用摘要:本文对ISO 14001-2015标准的各个要素进行了详细解析,并探讨了这些要素在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标准的要求,组织能够更好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从而实现环境绩效的持续提升。
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越来越重。
ISO 14001-2015标准作为国际认可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和工具。
本文将详细解析ISO 14001-2015标准的各个要素,以期为读者提供实践应用的参考。
二、ISO 14001-2015标准的要素1. 范围:标准明确了其适用范围,包括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组织确定其能够实现的环境绩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列出了其所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和组织指南,以确保在实施过程中对相关要求的准确理解。
3.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环境管理体系中涉及的术语进行了定义,以确保在不同语境下对术语的一致理解。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这部分是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组织的环境方针、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策划要求组织确定环境目标、指标和实施方案;支持要求组织提供资源、能力、意识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支持;运行要求组织在产品设计、采购、生产等环节实施环境管理措施;绩效评价要求组织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环境绩效;改进要求组织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三、实践应用1. 环境方针的制定:组织应依据ISO 14001-2015标准的要求,制定具有明确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相关性和时限性的环境方针。
这有助于组织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方向,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
2. 环境目标的设定与实现:根据标准要求,组织应设定具体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并通过策划、支持、运行等环节实现这些目标。
例如,企业可以设定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等目标,通过引进节能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开展环保培训等措施,逐步实现环境绩效的提升。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条款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条款](https://img.taocdn.com/s3/m/9dc24e34cc7931b765ce15e5.png)
GB/T24001-2016 idt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理体系0引⾔言0.1背景0.2环境管理理体系的⽬目的0.3成功因素0.4策划-实施-检查-改进模式0.5本标准内容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3.1与组织和领导作⽤用有关的术语3.2与策划有关的术语3.3与⽀支持和运⾏行行有关的术语3.4与绩效评价和改进有关的术语4组织所处的环境4.1理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4.2理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确定环境管理理体系的范围4.4环境管理理体系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与承诺5.2环境⽅方针5.3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6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总则6.1.2环境因素6.1.3合规义务6.1.4措施的策划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环境⽬目标6.2.2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的策划7⽀支持7.1资源7.2能⼒力力7.3意识7.4信息交流7.4.1总则7.4.2内部信息交流7.4.3外部信息交流7.5⽂文件化信息7.5.1总则7.5.2创建和更更新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8运⾏行行8.1运⾏行行策划和控制8.2应急准备和响应9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9.1.2合规性评价9.2内部审核9.2.1总则9.2.2内部审核⽅方案9.3管理理评审10改进10.1总则10.2不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3持续改进。
完整版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完整版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bea76a8f78a6529647d53b1.png)
RRRRRR R限公司环境手册IS014001 -2015文件编号:EM-01 A/10编写:_审核:____批准:____发布日期:2017年9月10日实施日期:2017年9月10日修订记录目录第1章概述1.1颁布令1.2公司简介1.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1.4环境手册的管理第2章管理体系范围第3章手册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3.1 引用标准文件3.2 术语和定义第4章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4.4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第5章领导作用5.1 领导和承诺5.2 环境方针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第6 章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 总则6.1.2 环境因素6.1.3 合规义务6.1.4 措施的策划6.2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策划6.2.1 环境目标6.2.2 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第7章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信息交流7.4.1 总则7.4.2 内部信息交流7.4.3 外部信息交流7.5 文件信息7.5.1 总则7.5.2 创建和更新7.5.3 文件信息控制第8 章运作8.1 运行策划和控制8.2 应急准备和响应第9 章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2 合规性评价9.2 内部审核9.2.1 总则9.2.2 内部审核方案9.3 管理评审第10 章改进10.1 总则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3 持续改进优质参考文档1.1 环境手册颁布令环境手册是本公司从事与环境管理有关的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纲领性文件,是公司的基本法规之一,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质量环境管理目标,促使公司环境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与不断发展。
环境手册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写、并经总经理批准发布,是我公司环境管理工作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用以统一、协调全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活动,使其基于ISO14001-2015 标准要求,符合本公司产品、服务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能指导我公司环境管理工作。
iso14001 2015标准
![iso14001 2015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2cc2f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5.png)
iso14001 2015标准iso 是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代号。
iso 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重大环境问题威胁著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iso标准归根结底是一套管理性质的标准。
它是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经验的结晶,在制定国家标准时又考虑了不同国家的情况,尽量使标准能普通适用。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围绕环境方针的要求展开环境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环境方针、实施并实现环境方针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对环境方针的实施情况与实现程度进行评审、并予以保持等。
环境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这些管理要素与企业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是类似,没有本质区别,iso 标准将它们系统化、结构化,提出如下的环境管理模式。
这一环境管理体系模式遵从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规划(plan)、实行(do)、检查(check)和改良(action),即为规划出来管理活动必须达至的目的和遵从的原则;在实行阶段实现目标并在实行过程中彰显以上工作原则;检查和辨认出问题,及时实行制止措施,以确保实行与同时实现过程不能偏移旧有目标与原则,同时实现过程与结果的改良提升。
标准分类iso系列标准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负责管理草拟的一份国际标准。
iso就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含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查、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意在指导各类非政府(企业、公司)获得整体表现恰当的环境犯罪行为。
iso给系列标准共留出个标准号。
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
iso系列标准标准号分配表中名称标准号sc1 环境管理体系(ems) -sc2 环境审核(ea) -sc3 环境标志(el) -sc4 环境行为评价(epe) -sc5生命周期评估(lca) -sc6 术语和定义(t&d) -wg1 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备用 -iso 标准iso做为一个多标准组合系统,按标准性质分三类:第一类:基础标准——术语标准。
ISO140012015中文标准条文
![ISO140012015中文标准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500cb519e8b8f67d1cb930.png)
高管理者应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方针, a)其适合于组织的目的和背景,背景包括组织的性质、规模和其活动、产品和 服务的环境影响; b)为设定环境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包括了防止污染和组织背景有关的其他细节; 注:环境保护的其他详细的承诺可以包括:可持续资源的使用,缓解和适应气候 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或者其他相关的环境因素。 d)包括遵守合规性要求的承诺; e)包括为增强环境绩效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承诺。 环境方针应: ——保持形成文件; ——在组织内沟通; ——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高管理者应保证环境管理体系内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得到分配和在组织内交 流。 高管理者应分配职责和权限,以便: a) 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国际标准的要求 b) 向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表现,包括环境绩效。
注 1: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 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回收,回收和处理。 3.2.8 要求 陈述的需要或期望,通常是隐含的或必须的。 注 1:“通常隐含”意味着对于考虑需求或期望的组织和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 法是隐含的。 注 2:特定的要求是一种陈述的要求,例如在文件化信息中规定的。 注 3: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要求成为义务时组织应遵照执行。 3.2.9 合规义务 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 组织必须遵守的法规要求,以及组织必须遵守或选择性遵守的其它要求 注 1:合规义务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 注 2:合规义务可能来自强制性要求,如适用的法律、法规,或自愿承诺,如组 织和行业标准,合同关系,良好治理和社区和道德标准的原则。 3.2.10 风险 对于目标不确定性的影响 注 1:影响和预期的偏差-正面的或负面的。 注 2:不确定性是对一个事件的后果或可能性的相关信息缺乏了解或认知的状况 或部分状况。 注 3:风险通常被描述为潜在的事件和后果或这些的组合。 注 4:风险往往表示为事件的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与发生的可能性的组合。 3.2.11 风险与机会 潜在的不利影响(威胁)和潜在的有利影响(机会) 3.3 与支持和运营相关的术语 3.3.1
ISO14001-2015新版标准讲解2015
![ISO14001-2015新版标准讲解2015](https://img.taocdn.com/s3/m/fd9b03beaf1ffc4fff47ac7d.png)
过程管理
水消耗和 排放
大气排放
有害物质
可持续发展
噪声排放
模块化管理
危险废 弃物排放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 5.2 环境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3.1.5 最高管理者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最高层的人或团队。
什么是“环境因素”
3.2.2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因素。 注1:环境因素可以产生环境影响,重要环境因素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 注2:重要环境因素由组织应用一个或多个标准予以确定。
3.2.4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注:对组织而 言,合规性义 务可导致风险 和机遇。
3.2.9 合规性义务 法定要求和其他要求 组织必须要遵守的法定要求以及组织必须或选择要遵守的其他要求。 注1:合规性义务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 注2:合规性义务可能产生强制性要求,如适用法律法规;或自愿承诺,如组织和行业标准、合同关 系、良好行为守则、与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规范和协议。
注1:最高管理者有在组织内部授权和提供资源的权力; 注2:如果管理体系的范围只覆盖了一个组织的局部,则最高管 理者只涉及指挥和控制组织的这个局部的人。
3.1.3 环境方针
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 布的组织环境绩效的意图 和方向。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如下证实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9条) 对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确保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得到建立,并且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和所处环境相适应; 确保将要求整合到组织的业务流程中; 确保所需资源的提供; 传达有效的环境管理以及满足要求的重要性; 确保实现其预期的结果; 指引和支持员工致力于实现的有效性; 推动持续改进; 支持其他的管理者在其负责的领域发挥其领导作用。
ISO-14001:2015版标准
![ISO-14001:2015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bf9422ba417866fb94a8e37.png)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1 范围本国际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一个组织可以使用以提高其环境绩效。
本国际标准使一个组织可以寻求系统化管理其环境责任,以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的方式。
本国际标准帮助组织获得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输出,提供组织自身和相关方的环境价值,与本组织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的输出包括:—提高环境绩效;—履行合规性义务;—实现环境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不论大小、类型和性质,适用于本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从一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组织确定它能够控制或影响。
这个国际标准不规定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这一国际标准可用于整体或部分系统化地改进环境管理。
然而,声称符合本国际标准的要求是不能接受的,除非所有的要求被纳入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没有删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
3 术语和定义为本文件的目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3.1与组织和领导有关的术语3.1.1管理体系组织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3.1.4)以建立方针和目标(3.2.5)和过程(3.3.5)以实现这些目标。
注1:一个管理体系可以包括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能源,财务管理)。
附注2: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角色和职责、策划与运行、绩效评价及改进。
附注3:一个管理体系的范围可以包括整个组织,规定或指定的组织的职能,规定或指定的部分的组织,或一个或多个横跨组织团体的职能。
3.1.2环境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一部分(3.1.1)用于管理环境因素(3.2.2),履行合规性义务(3.2.9),和处理风险和机会(3.2.11)3.1.3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3.1.5)正式发布的相关环境绩效(3.4.11)的一个组织(3.1.4)的意图和方向。
3.1.4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3.2.5)有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权限和关系的人或群体。
注1:组织的概念包括但不局限于单一的贸易商,公司,社团,企业,当权者,合伙企业,慈善机关或事业单位,或部分或组合,是否股份制或不是,公共的或私有的。
ISO14001-2015中文版
![ISO14001-2015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220aea910ef12d2af9e7b0.png)
目 录
本标准根据英语版标准翻译而来,仅用于学习目的----译者:JASON 徐志平
内部沟通 7.4.3 外部沟通 7.5 文件化信息 7.5.1 总则 7.5.2 创建与更新 7.5.3 文件化信息控制 8. 运行 8.1 运行策划与控制 8.2 应急准备与响应 9. 绩效评估 9.1 监视、测量、分析与评估 9.1.1 总则 9.1.2 合规性评估 9.2 内部审核 9.2.1 总则 9.2.2 内部审核方案 9.3 管理评审 10. 改进 10.1 总则 10.2 不符合与纠正措施 10.3 持续改进 附录 A(资料性信息)本国际标准的使用指南 附录 B ISO14001:2015 与 ISO14001:2004 的对应关系 参考书目(略) 术语的字母索引(略)
本标准根据英语版标准翻译而来,仅用于学习目的----译者:JASON 徐志平
条目注 3:一个管理体系的范围可能包括组织全体、组织确定的特定功能、区域 或集团组织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3.1.2 环境管理体系(原 3.8) 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管理环境因素,履行合规义务,以及处理风险与机会。 3.1.3 环境政策(原 3.11) 组织最高管理层正式表述的有关其环境绩效的意图与方向。 3.1.4 组织(原 3.16) 具有达成其目标功能的个人或确定了职责、权限和关系的一组人。 注 1:组织的概念包括,但不限于个体商人、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业、政 府、合伙企业、慈善团体、社会公共机构,以及前术各自的一部分或联合体, 无论其是否依法注册,公有或私有。 3.1.5 最高管理层(新) 管理和控制组织最高级别的个人或一组人。 条目注 1:最高管理层在组织内部有权力分配权限和提供资源。 条目注 2:如果管理体系范围仅涵盖组织的一部分,那么最高管理层指管理和控 制组织该部分的人。 3.1.6 相关方(原 3.13) 可能受某个决定或活动影响、或感觉其受影响的个人或组织。例如:客户、社区、 供应商、监管人(机构) 、非政府组织、投资人和雇员。 条目注 1: “感觉其受影响”意指这种感觉已让组织知道。 3.2.1 环境(原 3.5) 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壤、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及其相 互关系。 条目注 1:外部存在可能在术语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变化或其它特性中 描述。 3.2.2 环境因素(原 3.6) 一个组织具有或可能具有与环境相关作用的活动、产品或服务。
ISO 14001:2015中文版
![ISO 14001:2015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9c190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7.png)
ISO 14001:2015中文版ISO FDIS :2015是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和使用指南。
它与FDIS :2015还包括一些术语的定义,如生命周期、风险、相关方、绩效和合规性责任。
生命周期是指从获取原材料或利用自然资源加工到废弃处理的连续相互关联的产品系统。
生命周期包括活动、产品和服务,可以包括采购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包括产品废弃处理和运输服务,如设计、制造、运输、包装、最终使用和处置。
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影响可以是对预期的偏离,积极或消极。
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其后果或可能性的认识或了解方面的信息的缺乏或不完整的状态。
风险通常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他们的组合来描述。
风险通常以事件的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和发生可能。
相关方是指能影响某项决定或活动或被其影响的,或感知到自身将受其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相关方可能包括关注或受组织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感知自身受影响指来自与已知组织。
相关方可能包括客户、团体、供应商、监管者、非政府组织、投资商、员工。
绩效是指可测量的结果。
绩效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绩效可以涉及活动、过程、产品(包括服务)、体系或组织的管理。
合规性责任是组织必须或选择遵守的要求。
组织应制定并维护一份环境方针,以表明其对环境绩效的承诺。
环境方针应该与组织的宗旨和意图相一致,并应为相关方所了解和理解。
环境方针应该包括:遵守适用的法规和其他要求;实现持续改进的环境绩效;预防污染和减少环境影响;使用资源的可持续性;鼓励员工参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持续改进。
环境方针应该被明确地传达给所有员工,并应该被定期审查以确保其继续有效和适用。
6规划6.1行动计划组织应该制定和维护一份行动计划,以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目标和目标。
行动计划应该包括: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目标和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和目标所需的行动;指定责任人和时间表;确定所需资源。
行动计划应该被定期审查和更新以确保其继续有效和适用。
6.2法规和其他要求组织应该确定并持续监测适用的法规和其他要求,并确保其环境管理体系符合这些要求。
ISO14001-2015版解读
![ISO14001-2015版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65def0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e.png)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限制人口增长
鼓励自然保护
改良生态
保护生物多样性
探求资源和能源的永续利用
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推行清洁生产 采取源头控制 增加环保投入 控制城市化进程
推行环境标志 采用经济手段
环境管理必然趋势
STEP 1 污染
末端治理 STEP 2
持续满足企业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要求,规避或 降低违法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环保 的社会形象,赢得客户/政府/员工的认可
Part 03 ISO14001:2015 新观点
ISO 14001新观点
ISO14001:2015 新观点
“组织环境(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的意义” “生命周期思考(lifecycle thinking)” “强调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强调领导力(leadership)” “保护环境(protecting environment)” “关注外包活动(outsourcing)” “强调对紧急情况的关注(emergency preparing
02 ISO管理体系标准的一致性
方便有效实施,及一方、
04 二方、三方有效的符合性
评审
ISO 14001标准改版
2014年
6月:为DIS文件作最后准备 7-8月:ISO启动ISO 14001 DIS过程
3月ISO启动ISO 14001 FDIS (国际标准最终草案) 过程 7月:FDIS 发布
改版历程
ISO 14001框架结构
01 范围
0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03 术语和 定义
2015版iso14001标准保持和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
![2015版iso14001标准保持和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2f7efac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9.png)
类别
条款
标准要求பைடு நூலகம்
4.3
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应保持范围的文件化信息,并可为相关方获取。
5.2
环境方针应保持文件化信息,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可为相关方获取。
6.1.1
保持形成文件的 信息
6.1.2
组织应保持: ——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的文件化信息。 ——6.1.1 至 6.1.4 中所需过程的文件化信息,其程度应足以确信这些过程按策划实施。
组织应确保对外包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
8.2
可行时,定期试验所策划的响应措施;
8.2
定期评审并修订过程和策划的响应措施,特别是发生紧急情况后或进行试验后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审核方案实施和审核结果的证据。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管理评审结果的证据。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下列事项的证据: ——不符合的性质和所采取的任何后续措施; ——任何纠正措施的结果。
2015 版 ISO14001 标准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推荐)
类别
条款
标准要求
4.1
对组织环境绩效和履行合规义务的能力有影响的人员所需的能力
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应包括: a)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化信息; b)组织确定的实现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所必需的文件化信息。
组织应建立、实施、控制并保持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实施 6.1 和 6.2 所识别的措施所需的过程,通过: ——建立过程的运行准则;
组织应保持以下内容的文件化信息: ——环境因素及相关环境影响; ——用于确定其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 ——重要环境因素。
6.1.3 组织应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
6.2.1 组织应保持环境目标的文件化信息。
ISO 14001 2015版标准
![ISO 14001 2015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08d9ecdce2f0066f53322a1.png)
管理体系阶梯系列培训课程培训专用教材讲师:过侣平日期:2015.10.08培训专用教材ISO14001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1 范围本国际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一个组织可以使用以提高其环境绩效。
本国际标准使一个组织可以寻求系统化管理其环境责任,以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的方式。
本国际标准帮助组织获得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输出,提供组织自身和相关方的环境价值,与本组织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的输出包括:—提高环境绩效;—履行合规性义务;—实现环境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不论大小、类型和性质,适用于本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从一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组织确定它能够控制或影响。
这个国际标准不规定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这一国际标准可用于整体或部分系统化地改进环境管理。
然而,声称符合本国际标准的要求是不能接受的,除非所有的要求被纳入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没有删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
3 术语和定义为本文件的目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3.1与组织和领导有关的术语3.1.1管理体系组织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3.1.4)以建立方针和目标(3.2.5)和过程(3.3.5)以实现这些目标。
注1:一个管理体系可以包括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能源,财务管理)。
附注2: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角色和职责、策划与运行、绩效评价及改进。
附注3:一个管理体系的范围可以包括整个组织,规定或指定的组织的职能,规定或指定的部分的组织,或一个或多个横跨组织团体的职能。
3.1.2环境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一部分(3.1.1)用于管理环境因素(3.2.2),履行合规性义务(3.2.9),和处理风险和机会(3.2.11)3.1.3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3.1.5)正式发布的相关环境绩效(3.4.11)的一个组织(3.1.4)的意图和方向。
Page 1培训专用教材·ISO14001标准3.1.4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3.2.5)有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权限和关系的人或群体。
ISO140012015版标准
![ISO140012015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156454431126edb6f1a10d1.png)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1 范围本国际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一个组织可以使用以提高其环境绩效。
本国际标准使一个组织可以寻求系统化管理其环境责任,以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的方式。
本国际标准帮助组织获得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输出,提供组织自身和相关方的环境价值,与本组织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的输出包括:—提高环境绩效;—履行合规性义务;—实现环境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不论大小、类型和性质,适用于本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从一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组织确定它能够控制或影响。
这个国际标准不规定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这一国际标准可用于整体或部分系统化地改进环境管理。
然而,声称符合本国际标准的要求是不能接受的,除非所有的要求被纳入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没有删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
3 术语和定义为本文件的目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3.1与组织和领导有关的术语3.1.1管理体系组织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3.1.4)以建立方针和目标( 3.2.5)和过程( 3.3.5)以实现这些目标。
注1:一个管理体系可以包括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能源,财务管理)。
附注2: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角色和职责、策划与运行、绩效评价及改进。
附注3:一个管理体系的范围可以包括整个组织,规定或指定的组织的职能,规定或指定的部分的组织,或一个或多个横跨组织团体的职能。
3.1.2环境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3.1.1)用于管理环境因素( 3.2.2),履行合规性义务( 3.2.9),和处理风险和机会( 3.2.11)3.1.3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 3.1.5)正式发布的相关环境绩效( 3.4.11)的一个组织( 3.1.4)的意图和方向。
3.1.4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 3.2.5)有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权限和关系的人或群体。
注1:组织的概念包括但不局限于单一的贸易商,公司,社团,企业,当权者,合伙企业,慈善机关或事业单位,或部分或组合,是否股份制或不是,公共的或私有的。
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1f592a2102de2bd9705880a.png)
ISO 14001:2015新标准目录0引言0.1 背景0.2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0.3 成功因素0.4 策划-实施-检查-改进模式0.5 本标准内容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所处的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4.4 环境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环境方针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总则6.1.2环境因素6.1.3合规义务6.1.4措施的策划6.2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环境目标6.2.2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信息交流7.4.1总则7.4.2内部信息交流7.4.3外部信息交流7.5 文件化信息7.5.1总则7.5.2创建和更新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8 运行8.1 运行策划和控制8.2 应急准备和响应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9.1.2合规性评价9.2 内部审核9.2.1总则9.2.2内部审核方案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总则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3 持续改进引言0.1背景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
通过平衡这“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因污染、资源的低效使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
因此,各组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环境管理,以期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本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环境状况,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ISO14001:2015新版标准
![ISO14001:2015新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9f0be34ccbff121dd368363.png)
ISO 14001:2015 标准解读目录1. ISO 14001产生背景及标准改版计划1ISO1400122. 重大改变33. 新版标准条款结构44. 主要条款解读及应对措施5. 实施ISO 14001常见问题ISO 14001 Certification Asia18世纪兴起的工业革命,曾经带给人18世纪兴起的工业革命曾经带给人类无限希望和欣喜,工业化兴起、城市化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市发科学技术步类,生活水平得到飞速提高,人类文明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然而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欣喜,还有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埋下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潜在威胁至埋下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潜在威胁。
ISO 14001 Certification Asia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ISO 14001 Certification Asia导致的结果▪自然环境的恶化▪污染▪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相关方环境意识的提高▪顾客▪投资者▪员工▪政府部门要求▪邻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ISO 14001 Certification Asia环境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污染→→源头管制未端治理→系统管理ISO 14001 Certification Asia为什么要推行ISO 14001?14001提供了一个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帮助企业主动的识别各种实际或潜在的环境风险;科学的评估该风险的高低和确定控制的优先级别;系统采取措施对该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管理; 持续的改进过程的环境绩效;相关的境险降低相关的环境风险;ISO 14001 Certification Asia满足组织或相关方对环境的期望和要求。
ISO 14001的好处▪1. 满足直接客户/间接客户的业务评估要求,提升客户信心;▪2. 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突破贸易壁垒;3作为自身内部管理的手段提高环境管理的▪3. 作为自身内部管理的手段,提高环境管理的绩效, 减少废气/废水/噪音/危险废弃物的排放, 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排放,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施,以持续满足有关的环保▪4. 通过实施EMS,可以持续满足企业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要求,规避或降低违法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环保的社会形象,赢得客户/政府/工业区/员工的青睐和认可;ISO 14001 Certification AsiaISO 14001改版的目的▪在接下来的10年或更长时间,提供一套稳定的精炼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1 范围本国际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一个组织可以使用以提高其环境绩效。
本国际标准使一个组织可以寻求系统化管理其环境责任,以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的方式。
本国际标准帮助组织获得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输出,提供组织自身和相关方的环境价值,与本组织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的输出包括:—提高环境绩效;—履行合规性义务;—实现环境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不论大小、类型和性质,适用于本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从一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组织确定它能够控制或影响。
这个国际标准不规定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这一国际标准可用于整体或部分系统化地改进环境管理。
然而,声称符合本国际标准的要求是不能接受的,除非所有的要求被纳入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没有删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
3 术语和定义为本文件的目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3.1与组织和领导有关的术语3.1.1管理体系组织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3.1.4)以建立方针和目标( 3.2.5)和过程( 3.3.5)以实现这些目标。
注1:一个管理体系可以包括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能源,财务管理)。
附注2: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角色和职责、策划与运行、绩效评价及改进。
附注3:一个管理体系的范围可以包括整个组织,规定或指定的组织的职能,规定或指定的部分的组织,或一个或多个横跨组织团体的职能。
3.1.2环境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3.1.1)用于管理环境因素( 3.2.2),履行合规性义务( 3.2.9),和处理风险和机会( 3.2.11)3.1.3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 3.1.5)正式发布的相关环境绩效( 3.4.11)的一个组织( 3.1.4)的意图和方向。
3.1.4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 3.2.5)有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权限和关系的人或群体。
注1:组织的概念包括但不局限于单一的贸易商,公司,社团,企业,当权者,合伙企业,慈善机关或事业单位,或部分或组合,是否股份制或不是,公共的或私有的。
3.1.5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导和控制组织( 3.1.4)个人或群体。
注1:最高管理者有权在组织内授予权限和提供资源。
注2:如果管理体系( 3.1.1)的范围只包括一个组织的一部分,那么最高管理者指的是主导和和控制组织的这一部分。
3.1.6相关方通过某个决策或活动,能影响,或被其影响,及认为自身会被其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注1:“认为自己是受影响”的意思是指组织已经感觉到的知觉。
例如:客户、社区、供应商、监管机构、非政府组织、投资者和雇员。
3.2 与策划有关的术语3.2.1环境一个组织( 3.1.4)运行的周边事物,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群,动物群,人类及其相互关系。
注1:周边事物可以从一个组织内扩展到本地、区域和全球系统。
注2:周边事物可以描述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或其他特征方面。
3.2.2环境因素一个组织( 3.1.4)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与环境( 3.2.1)相互作用或可能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1:环境因素能够引起环境影响( 3.2.4)。
重要的环境因素是有或可能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的环境影响。
注2:重要的环境因素由组织通过一个或多个准则确定。
3.2.3环境状态在某一个时间点确定的环境( 3.2.1)的状态或特性。
3.2.4环境影响无论是有害或有益的环境(3.2.1)的改变,全部或部分来自组织(3.1.4)的环境因素(3.2.2)。
3.2.5目标期望达到的结果。
注1:目标可以是战略上的,战术上的,或操作上的。
注2:目标可以涉及不同的方面(如财务,健康和安全,环境目标),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层次(如战略,组织范围,项目,产品,服务和过程( 3.3.5))。
注3:目标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例如作为一个预期的输出,一个目的,一个操作准则,作为环境目标(3.2.6),或使用相同意义的别的词汇(如意向、目的或标的)。
3.2.6环境目标由组织(3.1.4)建立的与环境方针( 3.1.3)相一致的目标( 3.2.5)。
3.2.7污染预防使用过程(3.3.5)、实践、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单独或组合)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扩散或排放,以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 3.2.4)。
注1:污染预防可以包括资源的减少或消耗;过程、产品或服务的变化;有效利用资源;材料与能源的替代、回用、回收、再循环或回收利用。
3.2.8要求需要或期望,通常隐含或强制性的。
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 3.1.4)和相关方( 3.1.6)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注2:规定要求的一种表达,比如用文件化信息( 3.3.2)。
注3:除了法规要求外,当组织决定遵照时要求变成强制的。
3.2.9 合规性义务(参考术语)一个组织( 3.1.4)必须遵守的法律要求( 3.2.8)或一个组织( 3.1.4)必须选择遵守的其他要求。
注1:合规性与环境管理体系( 3.1.2)有关。
注2:合规性可能来自的强制性要求,如适用的法律和法规,或自愿承诺,如组织和行业标准,合同关系,与社会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实践规范和协议。
3.2.10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
注1:影响是期望的偏离—正面的或负面的注2:不确定性是与事件及其结果或可能性的了解或认识有关的信息的有效状态,甚至部分状态注3:风险经常以参照潜在事件(ISO导则73,3.5.1.3)和结果(ISO导则73,3.6.1.3),或两者的结合为特征注4:风险经常以事件(包含各种情形下的变更)结果和其发生的可能性(ISO导则73,3.6.1.1)的结合来表示3.2.11风险与机会潜在的不利影响(威胁)和潜在的有益的影响(机会)。
3.3 相关支持和运作的术语3.3.1能力能够运用知识和技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3.2文件化信息组织需控制和保持的信息及其包含它的介质。
注1:文件化信息可以是任何形式和介质,并来自任何源头注2:文件化信息可以有关: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有关过程为组织运作创建的信息(被称为文件)取得结果的证据(被称为记录)3.3.3生命周期一种产品(或服务)系统的连续的和相互关联的阶段,从原材料获取或从自然资源产生到最终处理。
注1: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交付,使用,报废处理和最终废弃。
3.3.4外包外部组织履行组织的部分职能或过程所进行的安排。
注1:外部组织是在管理体系范围外面,尽管外包的职能或过程是在范围内。
3.3.5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注1:过程可以形成文件或不形成文件。
3.4 相关绩效评价和改进的术语3.4.1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3.4.2符合满足要求。
3.4.3不符合不满足要求。
3.4.4纠正措施消除不符合的原因和防止再发生的措施。
3.4.5持续改进提高绩效的循环活动。
3.4.6有效性实现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的结果的程度。
3.4.7指标操作、管理或条件的情况或状态的可测量的表示。
3.4.8监视确定体系、过程或活动的状态。
3.4.9测量确定数值的过程。
3.4.10绩效可测量的结果。
3.4.11环境绩效有关环境因素管理的绩效。
4 组织的背景4.1了解组织及其背景组织应确定与其目的相关,包括影响获得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输出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问题。
这样的问题应包括受影响或有能力影响组织的环境条件。
4.2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a)与环境管理系统有关的相关方;b)这些相关方有关的需求及期望(即要求);c) 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成为它的合规性义务。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的边界和适用性以建立范围。
在确定该范围时,组织应考虑:a)外部和内部问题(见 4.1);b)合规性义务(见 4.2);c)其组织单元、职责和物理边界;d)其活动、产品和服务;e)实施控制和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一旦定义了范围,所有组织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需被列入环境管理体系。
应将该范围保持为文件化的信息,并可提供给相关方。
4.4 环境管理体系为了达到预期的输出,包括提高其环境绩效,组织应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符合本国际标准的要求。
当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在 4.1和4.2中所获得的知识。
5 领导力5.1领导力和承诺最高管理者须证明对于环境管理体系的领导力和承诺,通过:a)对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负责;b) 确保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的建立并且与战略方向和组织的背景相一致;c)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与组织的业务过程相整合;d)确保获得环境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资源;e) 沟通有效的环境管理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f) 确保环境管理系统达到其预期的输出;g)指导和支持员工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贡献;h) 促进持续改进;i)支持其他相关的管理角色,以证明适用于他们的职责范围的领导能力。
注:在本国际标准中,“业务”一词可以广义地解释为属于本组织存在的核心目的那些活动。
5.2 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在所定义的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内,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方针:a)对组织的目的和背景是适当的,包括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b)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一个框架;c)包括环境保护、污染预防和与组织背景有关的特定的承诺;注:保护环境的其他特定承诺,可包括可持续资源使用,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性的改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d)包括履行其合规性义务的承诺;e)包括对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的承诺。
环境方针应:—保持为文件化信息;—在组织内沟通;—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5.3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相关角色的职责和权限被分配并在组织内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将职责和权限分配给:a)确保环境管理系统符合本国际标准要求;b) 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包括环境绩效给最高管理者。
6 策划6.1 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6.1.1总则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符合 6.1.1 和6.1.4要求的过程。
在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4.1涉及的问题;—4.2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确定风险和机会,相关的:—环境因素(见 6.1.2);—合规性义务(参见 6.1.3);—在4.1和4.2中识别的其他问题和要求;需要处理:—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能达到预期的结果;—防止或减少不希望的结果,包括外部环境条件对组织的潜在影响;—实现持续改进。
在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组织应确定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那些能产生环境影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