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等式知识总结
一、不等式的主要性质:
(1)对称性:a b b a <⇔> (2)传递性:c a c b b a >⇒>>,
(3)加法法则:c b c a b a +>+⇒>; d b c a d c b a +>+⇒>>,
(4)乘法法则:bc ac c b a >⇒>>0,;bc ac c b a <⇒<>0,;bd ac d c b a >⇒>>>>0,0
(5)倒数法则:b a ab b a 110,<⇒>>; (6)乘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7)开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02>++c bx ax (0>a )和)0(02><++a c bx ax 及其解法
0>∆ 0=∆ 0<∆ 二次函数
c bx ax y ++=2 的图象
))((212x x x x a c bx ax y --=++= ))((212x x x x a c bx ax y --=++= c bx ax y ++=2
一元二次方程
02=++c bx ax
有两相异实根 )(,2121x x x x < 有两相等实根 a b x x 221-== 无实根 02>++c bx ax
{}21x x x x x ><或 ⎭⎬⎫⎩⎨⎧-≠a b x x 2 R 02<++c bx ax {}21x x x x << ∅
∅ 顺口溜:在二次项系数为正的前提下: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
三、均值不等式:若0a >,0b >,则2a b ab +≥,即
).""(2
号时取当且仅当==≥+b a ab b a 1. 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2、常用的基本不等式:①()22
2,a b ab a b R +≥∈;②()22
,2a b ab a b R +≤∈; ③()20,02a b ab a b +⎛⎫≤>> ⎪⎝⎭;④()2
22,22a b a b a b R ++⎛⎫≥∈ ⎪⎝⎭
;⑤)0(2>≥+ab b a a b 3、平均不等式:平方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a 、b 为正数),即
2
11
2
a b
a b
+
≥≥≥
+
(当a=b时取等)
4、极值定理:设x、y都为正数,则有⑴若x y s
+=(和为定值),则当x y
=时,积xy取得最大值
2
4
s
.
⑵若xy p
=(积为定值),则当x y
=时,和x y
+取得最
小值
四、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x是指数轴上点x到原点的距离;
12
||
x x
-是指数轴上
12
,x x两点间的距离
2、解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主要方法:(1)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是去掉绝对值符号,将其等价
转化为一元一次(二次)不等式(组)进行求解;(2)去掉绝对值的主要方法有:
①公式法:|| (0)
x a a a x a
<>⇔-<<,|| (0)
x a a x a
>>⇔>或x a
<-.
②定义法:零点分段法;③平方法:不等式两边都是非负时,两边同时平方.
五、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
()()0
()()
0()()0;0
()0
()()
f x
g x
f x f x
f x
g x
g x
g x g x
≥
⎧
>⇔>≥⇔⎨
≠
⎩
六、数轴穿根法:奇穿,偶不穿例题:不等式0
3
)4
)(
2
3
(2
2
≤
+
-
+
-
x
x
x
x
的解为
七、线性规划:
1、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一侧平面区域的方法:
方法一:取特殊点检验;“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直线Ax+By+C=0;
(2)在直线的一侧任取一点P(x0,y0),特别地,当C≠0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3)若Ax0+By0+C>0,则包含此点P的半平面为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不包含此点P 的半平面为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4)同侧同号,异侧异号
方法二:“直线定界、左右定域”利用规律:ﻩ(由x的大小确定左右,由y的大小确定上下)
1.Ax+By+C>0,当A>0时表示直线Ax+By+C=0右方,当A<0时表示直线Ax+By+C=0左方;
2.Ax+By+C<0,当A>0时表示直线Ax+By+C=0右方,当A<0时表示直线Ax+By+C=0左方。
注意:对应不等号画实线或虚线。
2.求线性目标函数(即截距型)最优解的一般步骤:
(1)设未知数; (2)确定目标函数; (3) 列出约束条件(将数据列表比较方便);
(4)画线性约束条件所确定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5)取目标函数z=0,过原点作相应的直线;
(6)平移该直线,使之与可行域有交点,观察确定区域内最优解的位置;
(7)解有关方程组求出最优解,代入目标函数得最值.
3.课本习题中出现的都是“截距型”目标函数z ax by
=+(a b
,不同时为零),即线性目标函数,高考中除了出现“截距型”目标函数的情况外,还有非线性目标函数:
(1)“斜率型”目标函数
y b
z
x a
-
=
-
(a b
,为常数).最优解为点(a b
,)与可行域上的点的斜率的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