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分型PPT课件

合集下载

踝关节骨折分型护理课件

踝关节骨折分型护理课件

02
踝关节骨折分型
A型:旋后-外旋型
总结词
外旋暴力导致的骨折
详细描述
A型踝关节骨折是由足部旋后并外旋的暴力导致的,通常涉及外踝骨折。这种类 型的骨折常见于高处跌落或足部着地时。
B型:旋前-外旋型
总结词
外旋暴力导致的骨折
详细描述
B型踝关节骨折是由足部旋前并外旋的暴力导致的,通常涉及内踝和外踝的骨折。这种类型的骨折常见于车祸或 跌倒在硬地面上。
03
踝关节骨折护理
术前护理
01
02
03
04
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 理疏导和支持,缓解患者的焦
虑和恐惧。
术前准备
协助医生完成术前检查,确保 手术顺利进行;指导患者进行 术前饮食调整和排便训练。
疼痛控制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医嘱 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缓解患者
的疼痛。
预防感染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预防手术 部位感染。
术后护理
疼痛控制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 药,缓解患者的疼痛。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 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
和功能恢复。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饮食 调整,保证营养供给,
促进骨折愈合。
并发症预防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感
染、静脉血栓等。
04
预防措施
增强肌肉力量
通过锻炼下肢肌肉,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抗损伤能力。
注意安全
在运动和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踝关节受到外力撞击和扭伤。
合理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免疫力和骨骼健康。

踝关节骨折分型PPT课件

踝关节骨折分型PPT课件

垂直跖屈型
垂直背伸型
垂直型(Pilon骨折)
垂直-外旋型
垂直-内收型
垂直-外展型
从X线片如何判断骨折类型
外踝:是判断分型的要点1、骨折的走行不 同2、骨折位置的高低不同
1. 旋后-内收:下胫腓以下的撕脱或横断骨折 2. 旋后-外旋:下胫腓平面的冠状面骨折,侧位骨
折线由前下到后上,一部分可高于下胫腓 3. 旋前-外展:下胫腓平面上1cm左右短斜形或蝶
旋前-外旋型
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内踝骨折线呈斜形,在矢状面自前上斜至后
上,踝关节侧位片尤为清晰
旋前-外旋型
II度:I度伴下胫腓前韧带损伤 若下胫腓前韧带完整,也可造成下胫腓前韧
带在胫骨结节附着处的骨折
旋前-外旋型下胫腓联合以上,螺旋形 2. 骨折线由前上至后下,并向前成角 3. 骨折位置较高,可造成下胫腓分离 4. Maisoneuve骨折(MFF骨折)
形,蝶形骨片常位于腓 骨外侧 侧位多表现为横行骨折 下胫腓有无分离根据下 胫腓韧带损伤和腓骨骨 折高度而定
旋前-外旋型
损伤机制:受伤时足处于旋 前位,当距骨受到外旋外力 时,距骨以外侧为轴向前外 侧旋转移位
造成内踝撕脱骨折或三角韧 带下胫腓韧带损伤腓骨 骨折下胫腓后韧带损伤或 后踝骨折
2. 旋后-外旋:撕脱骨折,可大可小 3. 旋前-外展:踝关节间隙下的撕脱骨折,骨块较
小,骨折线为横行 4. 旋前-外旋:内踝骨折一般位于踝关节间隙水平,
骨折线呈斜行,在矢状面自前上斜至后下,侧 位片较明显
从X线片如何判断骨折类型
后踝:除了旋后-内收型外都可存在后踝撕脱 骨折,一般均较小
当后踝骨块较大时,一般考虑合并踝关节垂 直外力造成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PPT培训课件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PPT培训课件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PPT培训课件
目 录
• 踝关节骨折概述 •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 不同分型的治疗方法 •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训练 • 踝关节骨折的预防措施
01 踝关节骨折概述
踝关节骨折的定义
01
踝关节骨折是指踝关节部位的骨 头发生断裂,导致骨头之间的正 常结构受到破坏。
02
踝关节是人体下肢重要的负重关 节,因此踝关节骨折常常会导致 明显的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 症状。
畸形
骨折可能导致骨头移位或变形, 形成畸形。
疼痛
踝关节骨折后,患者会感到明 显的疼痛,特别是在活动关节 或负重时。
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者可能会 出现活动受限的情况,如无法 正常走路或负重。
皮下瘀血
骨折可能导致周围软组织和血 管损伤,出现皮下瘀血的情况。
02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Lauge-Hansen分型
进行平衡能力训练, 提高身体的平衡感和 稳定性。
负重训练
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 导下进行负重训练, 逐步增加负重,以适 应正常行走。
后期康复训练
全面活动度练习
全面恢复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包 括各个方向的活动。
高强度肌肉力量训练
进行高强度的肌肉力量训练,进 一步提高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灵活性训练
进行灵活性训练,提高关节的灵 活性和协调性。
平衡与协调训练
通过平衡训练和协调性练习,提高 身体的平衡感和反应能力,减少摔 倒等意外伤害的风险。
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穿戴合适的鞋子
选择有良好支撑和稳定性的鞋子, 以减少在行走或运动中扭伤踝关
节的风险。
注意环境安全
在活动时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在 湿滑、不平整的路面或楼梯上行 走,以降低摔倒和扭伤的风险。

骨三踝关节骨折课件(1).ppt

骨三踝关节骨折课件(1).ppt
• P 躯体活动障碍:与骨折、石膏固定有关 • I 1.指导家属协助卧床患者洗漱、进食、排泄及个
人卫生活动等。 2.帮助患者翻身更换卧位,移动躯体。 3.移动患者躯体时,动作稳、准、轻,以免加重肢体损
伤。 4.告诉患者疾病康复过程,如成年骨折一般2----3个 月后愈合,使患者心中有数,增强自理信心,并逐渐 增加自理能力。 5.指导并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正确指导 功能锻炼,鼓励并协助病人早期活动。 • O 关节活动良好,能自我行动
功能锻炼
踝关节骨折非手术治疗
• 3期(6~8周) • 1.踝关节负重。 • 2.抗助力踝关节活动练习,如抗助力背伸、跖屈、内外翻。每组
38℃超过3天),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进行处理。
• O 患者无感染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P 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I 1.体位:平卧,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10°~15°。麻醉清醒 后即可督促患者早期开始股四头肌收缩及趾踝关节的主动伸屈 活动,并辅以向心性按摩,以消除静脉血的淤滞。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P 自理能力缺陷:与因疼痛呈现的固定体位有关
• I 1.将生活必须品放在患者能触及的范围内。 2.让家属协助患者进食、水及床上大、小便。 3.保持床单位的清洁,注意保暖。 4.定时巡视病房,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
• O 患者日常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P 便秘:与患者长时间卧床、活动减少、不习惯 床上排便而减少进食有关
解剖
病因
多由间接暴力造成,如足内翻或外翻位时负重, 由高处坠落足在内翻、外翻和趾屈位着地。直接 暴力引起的少见。
分型
• 临床常用分类方法是Lange-Hansen分类法、Davis-Weber分类法、AO分 类法。

踝关节骨折分型PPT医学课件

踝关节骨折分型PPT医学课件

韧带结构
下胫腓复合体
1. 下胫腓前韧带. (最薄弱)
2. 下胫腓后韧带. (中等)
3. 骨间韧带.
(最强韧)
4. 下胫腓横韧带
故下胫腓联合后方的损伤多表现为胫骨后结节的
撕脱骨折,而前方的损伤通常为下胫腓前韧带的 撕裂.
15
下胫腓韧带复合体 下胫腓前韧带 anterior 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AITFL 下胫腓后韧带 posterior 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三角lig
胫距前lig 胫舟lig
胫跟lig
胫距后lig
• 作用:对抗距骨外旋应力;跖屈时牵拉距骨内旋
(深层);对抗后足外翻应力(浅层)。
• ★踝关节的内侧结构对踝关节稳定性起了至关重
要的作用。
23
踝关节内侧韧带结构
三角韧带的主要作用是限制距骨向外侧移位 三角韧带完整是距骨向外侧移位不超过2mm 三角韧带非常坚固并与踝关节囊紧密相连,当
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尖朝内 称之为旋后.
踝背伸时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尖朝外 称之为旋前.
28
29
30
31
32
33
体征
压痛: (区分局限性痛、牵涉痛、放射痛)
距腓后韧带 跟腓韧带 距腓前韧带 跗骨窦韧带 跟骰韧带
跖骰韧带 距胫前韧带 跟胫韧带 后踝
距胫后韧带 副舟骨
肿胀
旋后试验
旋前试验
34
体征
特殊检查
前抽屉试验(ADT): ○ 距胫关节/距下关节 ○ 旋前位/旋后位 ○ 中立位/跖屈位
35

踝关节骨折PPT精选课件

踝关节骨折PPT精选课件
17
踝关节运动
1、活动范围:背伸10-20 ° ,跖屈25 °-35 ° 2、踝关节背伸时,踝关节可增宽1.5-2.0mm 3、距骨向外侧移位1mm,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
减少约42%
18
旋后:足跖屈内翻位,外侧结构紧张,内侧松弛
19
旋前:足背伸外翻位,内侧结构紧张,外侧松弛
20
内收、外展
➢内收和外展是距骨在关节 内沿其自身纵轴上的旋转
★跖屈时距骨内旋,背屈时外旋。
2.内翻与外翻
16 即跟骨在通过距下关节的斜行纵轴上内旋与外旋
总之,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与距下关节和足 的运动是联合的。
当踝跖屈时足内翻、内旋,踝背伸时足外 翻、外旋。
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 尖朝内称之为旋后。
踝背伸时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 尖朝外称之为旋前。
性骨折脱位 压痛,活动障碍 X线:踝关节正侧、双斜位 胫腓骨全长像
踝穴位摄片
24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25
Lauge-Hansen分型
足的位置 距骨移动方向
旋后/内翻 S.A . 旋后/外旋 S.L. 旋前/外展 P.A . 旋前/外旋 P.L.
内翻 内翻 外翻 外翻
内收 外旋 外展 外旋
➢内收时距骨上关节面转向 外,下关节面转向内,反 之为外展
21
内旋、外旋
➢内旋、外旋是指距骨相对 胫骨的活动,是距骨发生在 水平方向的活动
➢距骨头向内称内旋,反之 外旋
22
病因
间接暴力:多见,跖屈扭伤 直接暴力:外力,如敲击或撞击,直接作用
于局部可致骨折
23
临床表现
踝部肿胀,淤斑 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开放
68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讲课课件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讲课课件

Danis-Weber和Lauge-Hansen分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资料
• 旋前外旋型(Ⅲ°)
Danis-Weber和Lauge-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Hansen分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如何从X线上判断踝部骨折分型
• 外踝:是判断分型的要点。1、骨折的走形不同。2、骨折 位置的高低不同。
• 旋后-内翻:下胫腓以下的撕脱或横断骨折。 • 旋后-外旋:下胫腓平面的冠状面骨折,骨折线由前下到后
上,一部分可高于下胫腓。 • 旋前-外展:下胫腓平面上1cm左右的短斜型或蝶形骨折,
Danis-Weber和Lauge-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Hansen分型
• ③旋前外展型(外翻外展型)
• 踝关节在极度外翻位受伤,暴力 经内侧副韧带传导,牵拉内踝而发 生骨折。若暴力继续传导,距骨极 度外翻撞击外踝和后踝,使外踝发 生由下斜向上外的斜型骨折,并同 时发生后踝骨折,骨折多在下胫腓 韧带平面。
蝶形碎骨片常位于腓骨外侧,侧位片骨折为横行。 • 旋前-外旋:下胫腓上6~10cm螺旋形骨折,骨折线由前上
至后下,并轻度向前成角。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如何从X线上判断踝部骨折分型
• 内踝:不如外踝典型,但可作为分型判断的辅助。 • 旋后-内翻:内踝骨折块较大,骨折线呈斜行斜上内上方,
踝关节解剖复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踝关节骨折分类课件

踝关节骨折分类课件
• 单纯一处损伤,踝关节仍稳定,可以保守治疗(如A1、B1型骨折) • 若累及多处稳定结构,踝关节不稳定,需手术处理
AO/OTA分型 A1 A2 A3 B1 B2 B3 C(大部分)
踝关节稳定情况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踝关节骨折分类
手术时机
• 如果软组织损伤较轻,没有其他合并症,建议早期手术 • 如果软组织肿胀明显,或合并其他损伤,可以延期手术,但最
I 度: 单纯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脱 II 度: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或撕脱骨折 III度:下胫腓联合处或以上的腓骨骨折,胫距关节顶部前外侧压缩
踝关节骨折分类
旋前-外旋型(PER)
I度:单纯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脱 II度:下胫腓前韧带损伤或撕脱骨折 III度:高位腓骨骨折 IV度:下胫腓后联合损伤或后踝骨折
好不要超过10天
踝关节骨折分类
术前处理
• 手法复位,外固定 • 判断患足的血运、感觉和运动情况
踝关节骨折分类
术前处理
• 抬高患肢、冰覆、足泵促进软组织肿胀消退 • 待皮服皱褶征(wrinkle sign) 出现后再行手术
踝关节骨折分类手术Fra bibliotek路• 外侧切口 • 内侧切口 • 后外侧切口
前外侧切口 后外侧切口 前内侧切口 后内侧切口
骨近端骨折的漏诊 • 对于慢性踝关节损伤有时需加拍内外翻应力位片
踝关节骨折分类
其他检查——CT、MRI
• CT扫描对于明确骨折的部位和大小很有帮助, 有助于术前手术方案的设计
• CT扫描对于评估踝穴顶的损伤和后踝骨折很有 帮助
• MRI对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很有价值
踝关节骨折分类
MRI检查隐匿性外踝骨折
• 踝关节的稳定性来源于骨性结构和复杂的韧带 结构

踝关节骨折参考PPT

踝关节骨折参考PPT
对高位腓骨骨折的C型骨折(Ma isonneuve损伤),建 议用2枚螺钉固定胫骨双侧皮质
踝关节骨折
距骨滑车面的前部分比后部分宽。胫骨远端关节 面也是前宽后窄,允许踝关节背屈时,较宽的距 骨进入踝穴。如果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时手术时先 将踝关节置于90度,此时,较宽的距骨前部分已 在踝穴内,然后,再固定骨折的内外踝,这样就 不会造成踝穴缩小。距骨体前宽后窄,其横径之 差为0一6毫米,平均为2.4毫米.
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
踝部骨折的分类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
单纯按解剖部位分类, 单踝骨折、双踝骨折、或三踝骨折
踝关节骨折
踝部骨折的AO分类 踝关节骨折编码为44
A型:韧带联合踝下型关节骨折
A1-单纯腓骨骨折 A2-合并内踝骨折 A3-合并后内侧骨折
B型:韧带联合平面腓骨骨折(经韧带联合型)
g. 陈旧性骨折,继发创伤关节炎,影响功能者。
踝关节骨折
手术原则 一般原则为: a. 踝穴要求解剖对位; b. 内固定必须坚强,以便早期功能锻炼 c. 须彻底清除关节内骨与软骨碎片; d. 手术应尽早施行
踝关节骨折
对不同部位骨折采用的方法 a. 内踝撕脱骨折:用螺丝钉固定即可,如螺丝钉达不到固定要求,
踝关节骨折
旋后外翻型(外旋型)(SER) ⒈前胫腓韧带断裂 ⒉腓骨远端螺旋斜形骨折 ⒊后胫腓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 ⒋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
踝关节骨折
旋前外翻型(外旋型)(PER) ⒈内踝横形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⒉前胫腓韧带断裂 ⒊踝关节面以上腓骨短斜形骨折 ⒋后胫腓韧带撕裂或胫骨后外侧撕脱骨折
踝关节骨折
在螺丝钉固定之前,韧带联合必须解剖复位,并暂时用 克氏针或持骨钳固定。
螺丝钉的拧入位置应在胫骨踝关节面以上2~3cm,与关 节面平行,并应向前呈30°角以使其与下胫腓关节垂直。

踝关节骨折的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踝关节骨折的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
.
.
为完全适合距骨的形态将踝穴精确地解剖 重建是必要的。踝穴的完整依赖于: (1)腓骨的正常长度以及在胫骨腓骨切迹中 的精确位置。 (2) 下胫腓联合的完整,即下胫腓前韧带﹑ 后韧带和骨间膜三部分的完整性。
.
Danis-Weber分类法
A型:腓骨骨折线在胫距关节平面以下。 B型:外踝骨折位于下胫腓联合水平。 C型:腓骨骨折发生在下胫腓联合上方前-外展型(Ⅲ度)
Ⅱ度伴有外踝骨折。距骨在外展暴力继续 作用下,使外踝受到挤压在踝关节平面以上 部位形成短斜形骨折或蝶形骨折,碟形骨折 块位于外侧。外踝骨折多在胫距关节平面 上1㎝处。
.
.
二、旋前-外旋型
足受伤时处于旋前位,三角韧带被牵扯而紧 张,当距骨在踝穴内受到外旋外力时,踝关节 内侧结构首先损伤而丧失稳定性,距骨以外 侧为轴向前外侧旋转移位。损伤共分4度。 Ⅰ度:内踝骨折。表现为内踝骨折或三角 韧带断裂,内踝骨折的骨折线呈斜行,在矢状 面自前上斜至后下,于踝关节侧位X线片显示 得更为清楚。与旋前-外展型Ⅰ度内踝撕脱 骨折不同,后者内踝骨折为横形,且位于胫距 关节水平间隙以下。
.
(一)非手术治疗
►2.治疗方法 ①石膏托或小夹板外固定:适用 于无移位的骨折,可用短腿石膏夹板或“U” 形石膏托固定4~6周,去除外固定后练习踝 关节活动,伤后2~3个月, 开始负重。②手法复 位石膏外固定:适用于踝关节Ⅰ度、Ⅱ度损 伤,后踝骨折块未超过关节面矢径1/3的各型 骨折。
.
(二)手术治疗
.
影像学检查
.
.
.
.
踝穴位X片:拍摄正位X线片时,小腿内旋 20°,使踝关节横轴平行于X线片盒,这 样使整个关节间隙等宽,胫骨与距骨之软 骨下板也都平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7
旋前-外旋型
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内踝骨折线呈斜形,在矢状面自前上斜至后
上,踝关节侧位片尤为清晰
·
28
旋前-外旋型
II度:I度伴下胫腓前韧带损伤 若下胫腓前韧带完整,也可造成下胫腓前韧
带在胫骨结节附着处的骨折
·
29
旋前-外旋型
III度:II度伴外踝骨折 特点
1. 骨折位于下胫腓联合以上,螺旋形 2. 骨折线由前上至后下,并向前成角 3. 骨折位置较高,可造成下胫腓分离
3. Lauge-Hansen分型:依据损伤机制分型—— 经典的、目前应用最多的分型
·
10
Lauge-Hansen分型
缺点:没有对直接外力造成的损伤进行分类 优点:
1. 按照损伤机制分类,对手法复位及固定具有指导 意义
2. 按损伤机制推理,可以发现隐性的损伤(韧带损 伤)
3. 对于术后复位不良查找原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16
旋后-外旋型
损伤机制:足受伤时处于旋 后位,距骨受到外旋外力, 或小腿内旋距骨受到相对外
旋外力

距骨在踝穴内以内侧为轴, 向外后方旋转,冲击外踝后 移位
造成距腓前韧带损伤距腓
后韧带或后踝损伤内踝骨

·
17
旋后-外旋型
I度:下胫腓前任带断裂或胫骨前结节撕脱骨 折(Tillaux骨折)
旋前-外展型
III度:II度伴腓骨骨折
腓骨骨折呈短斜形或蝶 形,蝶形骨片常位于腓 骨外侧
侧位多表现为横行骨折
下胫腓有无分离根据下 胫腓型
损伤机制:受伤时足处于旋 前位,当距骨受到外旋外力 时,距骨以外侧为轴向前外 侧旋转移位
造成内踝撕脱骨折或三角韧 带下胫腓韧带损伤腓骨 骨折下胫腓后韧带损伤或 后踝骨折
1. 外踝骨折线常低于胫距关 节面
2. 多为横断骨折或外踝顶端 的撕脱骨折
3. 当韧带损伤时,内翻应力 片可出现距骨倾斜、前抽 屉试验阳性
·
15
旋后-内收型
II度:I度加内踝骨折
特点
1. 骨折线多位于踝关节内侧间 隙和水平间隙交界处,即踝 穴的内上角
2. 骨折线呈斜行斜向上方,或 垂直向上,常合并踝穴内上 角关节下方骨质压缩或软骨 面损伤
踝关节骨折分型
·
1
内侧三角韧带
·
2
外侧副韧带
·
3
下胫腓韧带
·
4
旋后:足跖屈内翻位 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
·
5
旋前:足背伸外翻位 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
·
6
·
7
内收/外展:距骨在踝关节内沿其自身纵轴上的旋转
内收:距骨上关节面转 向外,下关节面转向内
外展:距骨上关节面转 向内,下关节面转向外
·
8
内/外旋:指距骨相对于胫骨的活动,是距骨 发生在水平面方向的活动
距骨头向内称内旋 距骨头向外称外旋
·
9
踝关节损伤的分类
1. Ashhurst分类:按照外力的性质分类:分内 收、外展、外旋、垂直压缩——对韧带损 伤造成的下胫腓分离未予重视
2. AO分类(Danis-Weber分类):依据腓骨骨 折高度、下胫腓联合及胫距关系分为3型— —适于手术适应症的选择
·
22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1
·
23
旋前-外展型
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骨折块都为踝关节间隙以下横行撕脱骨折
·
24
旋前-外展型
II度:I度伴下胫腓韧带损伤 可单纯损伤下胫腓前或后韧
带,造成下胫腓联合不全损 伤 下胫腓全部韧带断裂而出现 下胫腓分离
·
25
4. Maisoneuve骨折(MFF骨折)
·
30
旋前-外旋型
IV度:III度伴下胫腓后韧带损伤或后踝撕脱 骨折
后踝骨块多超过胫骨下端负重关节面的1/4 可造成下胫腓分离
·
31
垂直压缩型
单纯垂直压缩外力 依据受伤时踝及足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背伸型、
跖屈型及垂直型(Pilon骨折) 复合外力引起的垂直压缩骨折,可分为垂直-
旋后型先损伤外侧结构最后内侧 旋前型先损伤内侧结构最后外侧
·
13
旋后-内收型
损伤机制:足损伤时呈旋后 位,距骨内收
外踝首先受到牵拉,造成外 踝或外侧韧带损伤(I)
外力继续作用则内踝受到挤 压,造成近似垂直的内踝骨 折(II)
·
14
旋后-内收型
I度:外踝撕脱性骨折或 踝关节外侧韧带断裂
特点:
·
11
Lauge-Hansen分型
每类分型名称
前半部指受伤时足的位置 后半部则指外力的方向
阐明了踝部骨折脱位的整个过程及损伤程度 表达了韧带损伤与骨折的关系 95%以上的X线片都能按此分型
·
12
Lauge-Hansen分型
1. 旋后-内收(I, II) 2. 旋后-外旋(I, II, III, IV) 3. 旋前-外展(I, II, III) 4. 旋前-外旋(I, II, III, IV) 5. 垂直压缩型
·
20
旋后-外旋型
IV度:III度加内踝骨折 或三角韧带断裂
由于三角韧带牵拉和旋转 的距骨后内部分撞击,造 成了内侧结构损伤,下胫 腓分离
当内踝骨块较小而距骨外 移明显时,要想到三角韧 带深层断裂
·
21
旋前-外展型
损伤机制:足在受伤时处于 旋前位,距骨在踝穴内受到 强力外展的外力
造成内踝撕脱骨折或韧带断 裂下胫腓韧带不全或全部 损伤腓骨骨折
外旋型、垂直-内收型、垂直-外展型
·
32
垂直跖屈型
·
33
垂直背伸型
·
34
垂直型(Pilon骨折)
·
35
垂直-外旋型
·
36
垂直-内收型
·
37
垂直-外展型
·
38
从X线片如何判断骨折类型
外踝:是判断分型的要点1、骨折的走行不 同2、骨折位置的高低不同
1. 旋后-内收:下胫腓以下的撕脱或横断骨折
2. 旋后-外旋:下胫腓平面的冠状面骨折,侧位骨 折线由前下到后上,一部分可高于下胫腓
3. 旋前-外展:下胫腓平面上1cm左右短斜形或蝶 形骨折,蝶形骨片常位于腓骨外侧,侧位片骨 折为横行
4. 旋前-外旋:下胫腓上6-10cm螺旋形骨折,侧位
·
18
旋后-外旋型
II度:I度加外踝在下胫腓联合水平的冠状面 斜行骨折,骨折线自前下方斜向后上方,侧 位较为明显,有的位置稍高。骨折远端借助 外侧韧带仍与距骨相连
·
19
旋后-外旋型
III度:II度加后踝骨折 若下胫腓保持完整,后踝多为撕脱骨折,骨
折块较小;但如果合并距骨向后上方的外力 时,则后踝骨块较大,外踝骨折线较高。可 发生下胫腓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