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纸

合集下载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鸡西矿业集团盛和煤矿1.5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鸡西矿业集团盛和煤矿1.5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摘要本设计矿井为鸡西矿业集团盛和煤矿1.5Mt/a新井设计。

此矿区内有四层煤全区可采,分别是23#、34-2#、48#和54#,平均总厚度8.4米。

煤层工业牌号为1/3焦煤和焦煤,煤层倾角为20°,地质构造条件简单。

设计井田的工业储量为169.83Mt,可采储量为123.9Mt,矿井服务年限为59年,本矿井设计采用立井开拓方案,划分三个水平,采用上山开采,一个工作面达产。

采用集中布置,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工作面采用刮板输送机运输;区段运输平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大巷采用14t架线式电机车牵引,3t底卸式矿车运输,采用1.5t固定式矿车作为辅助运输。

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通风。

工作面长度为220m,年工作日为330d,提升方式采用1对16t箕斗提升,净提升时间为16h,采用〝三八〞工作制。

关键词可采储量分区抽出式走向长壁由于本设计时间有限,本人的工作能力及现场经验也有限,因此在本设计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请各位专家及老师批评指正。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AbstractThis design mine pit is abundant and the coal mine 1.5Mt/a newwell design for the Jixi mining industry group. In this mining area has four coals entire areas to be possible topick, respectively is 23#, 34-2#, 48# and 54#, the average totalthickness 8.4 meters. The coal bed industry trademark is 1/3 cokingcoal and the coking coal, the coal bed inclination angle is 20°, thegeologic structure condition is simple. The design well fieldcommercial production is 169.83Mt, the recoverable resources is123.9Mt, the mine pit service life is 59 years, this mine pit designuses the vertical shaft development plan, divides three levels, usesclimbs mountains mining, a working surface reaches produces. Uses thecentralism arrangement, moves towards the long wall backlash type topick mining coal, the synthesis mechanization picks the craft.The working surface uses the scraper conveyer transportation; Thesector transports the even lane to use the belt type conveyertransportation; The big lane uses the 14t wire laying type electriclocomotive to tow, the 3t mine car transportation, uses the1.5t stationary type mine car to take the assistance transportation.Ventilates the way to extract the type for the district to ventilate.The working surface length is 220m, the year working day is 330d, thepromotion way uses1pairof16tpromotion, promotes the timeis only 16h,uses 38 work systems. The key word recoverable resources district extracts the type to movetowards the long wall Because this design time limited, myself working ability andscene experience also limited, therefore in this design has someproblems to be againunavoidable, asks fellow experts teacher tocriticize points out mistake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1)绪论 (1)第1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2)1.1 井田概况 (2)1.1.1 交通位置 (2)1.1.2 地形地势 (2)1.1.3 气象地震 (3)1.1.4 水文地质情况 (3)1.1.5 煤田开发史 (3)1.1.6 工农业及原料供应状况 (3)1.1.7 水源及电源 (3)1.2 地质特征 (3)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质情况 (3)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5)1.2.4 岩石性质、厚度特征 (6)1.2.5 井田内水文地质情况 (6)1.2.6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7)1.2.7 煤质、牌号及用途 (7)1.3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7)第2章井田境界、储量、服务年限 (8)2.1 井田境界 (8)2.1.1. 确定井田的依据 (8)2.1.2. 井田境界 (8)2.1.3.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8)2.2 井田储量 (8)2.2.1 井田储量计算 (8)2.2.2 保安煤柱的设计方法 (8)2.2.3 储量计算方法 (9)2.2.4 储量计算评价 (10)2.3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11)2.3.1 矿井工作制度 (11)2.3.2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11)2.3.3 矿井服务年限的确定 (11)第3章井田开拓 (13)3.1 概述 (13)3.1.1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13)3.1.2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因素及具体情况 (13)3.1.3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13)3.2 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13)3.2.1 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13)3.2.2 开采水平数目和标高 (17)3.2.3 开拓巷道的布置 (19)3.3 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 (20)3.3.1 井硐形式和数目 (20)3.3.2 井筒位置及坐标 (20)3.3.3 水平数目及高度 (20)3.3.4 石门、大巷的布置 (20)3.3.5 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 (20)3.3.6 煤层群的联系 (23)3.3.7 采区划分 (23)3.4 井筒布置和施工 (24)3.4.1 井硐穿过的岩石性质及井硐支护 (24)3.4.2 布置及装备 (24)3.4.3 井筒施工 (28)3.4.4 延深意见 (28)3.5 井底车场及硐室 (28)3.5.1 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及论证 (28)3.5.3 存车线长度的确定 (29)3.5.4 井底车场设计 (30)3.6 开采顺序 (35)3.6.1 井田开采顺序 (35)3.6.2 沿井田走向的开采顺序 (36)3.6.3 沿煤层垂直方向的开采顺序 (36)3.6.4 采区接替计划 (36)第4章采区巷道布置及采区生产系统 (40)4.1 采区概述 (40)4.1.1 采区位置、范围及采区煤柱 (40)4.1.2 采区地质、煤层情况 (40)4.1.3 采区生产能力、储量及服务年限 (40)4.2 采区巷道布置 (42)4.2.1 区段划分 (42)4.2.2 采区上山布置 (42)4.2.3 采区车场布置 (42)4.2.4 采区煤仓形式、容量及支护 (48)4.2.5 采区硐室简介 (49)4.2.6 采区工作面接续 (49)4.3 采区准备 (49)4.3.1 采区巷道的准备顺序 (49)4.3.2 采区巷道的断面图及支护方式 (50)第5章采煤方法 (51)5.1 采煤方法的选择 (51)5.2 回采工艺 (51)5.2.1 回采工艺的选择及使用设备 (51)5.2.2 回采工作面的循环方式和劳动组织形式 (52)第6章井下运输和矿井提升 (55)6.1 矿井井下运输 (55)6.1.1 运输方式和运输系统的确定 (55)6.1.2 矿车的选型与数量 (55)6.1.3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56)6.2 矿井提升系统 (57)第7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61)7.1 通风系统的确定 (61)7.1.1 概述 (61)7.1.2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61)7.1.3 主扇工作方式的确定 (61)7.2 风量计算和风量分配 (62)7.2.1 矿井风量计算的规定 (62)7.2.2 采掘工作面及硐室所需风量的计算 (63)7.2.3 矿井总供风量 (67)7.2.4 风量分配 (67)7.2.5 风量的调节方法与措施 (68)7.2.6 风速验算 (68)7.3 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70)7.3.1 确定全矿井最大通风阻力和最小通风阻力 (70)7.3.2 矿井等积孔的计算 (71)7.4 通风设备的选择 (72)7.4.1 主扇的选择计算 (72)7.4.2 电动机的选择 (73)7.4.3 反风措施 (73)7.5 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73)7.5.1 预防瓦斯和煤尘爆炸的措施 (73)7.5.2 预防井下火灾 (74)7.5.3 预防水灾措施 (74)7.5.4 其它事故预防 (74)7.5.5 避灾路线及自救 (75)第8章矿井排水 (76)8.1 概述 (76)8.1.1 矿井水来源及涌水量 (76)8.1.2 对排水设备的要求 (76)8.2 矿井主要排水设备 (76)8.2.1 排水方式和排水系统简介 (77)8.2.2 主排水设备及管路选择计算 (77)第9章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1)结论 (83)致谢 (84)参考文献 (85)附录一 (86)附录二 (91)绪论通过大学四年对采矿工程基础课的学习,让我们对矿井的主要生产系统:运输、排矸、通风和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整个矿井的开拓方式、准备方式和回采方式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纸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纸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纸【篇一: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附5张图纸】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区内交通极为便利。

京沪铁路大动脉纵贯井田中部,从东滩店车站起,南去邹城6km,徐州162km,上海818km;北去兖州14km,济南156km,青岛549km。

另有兖新铁路支线,西去济宁至鲁西南菏泽和河南新乡,与京九铁路和京广铁路联网;东去有兖石铁路专线至石臼港308km。

公路四通八达,有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邹兖公路、济兖公路和济邹公路分别从井田东部、中部、南部和西部通过。

京杭大运河由济宁市西流过,一般能通航85t小轮,一、二月份水位变浅,不能通航。

二、地形特点及居民点分布区内为第四系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42.46~+54.58m,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坡度极为平缓。

矿区范围内分布有大小村庄15个,大部分分布在井田边界。

另外,在矿区南部有大片职工住宅区。

三、工农业生产和原料及电力供应矿区内工业以煤炭为主,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间杂有果园、桑园、菜园和苗圃等。

本矿井建设期间,所需要建设材料,除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需由国家计划供应外,其它砖、石、砂等土产材料,均由当地供应,满足建设需要。

矿区已建有110kv罗广区域变电所,向本矿井供电的两回35kv输电线路已建成送电。

四、矿区气候条件本区属温带季风区的海洋——大陆性气候。

根据邹城市气象局1959—1999年气象资,历年平均气温17.9℃,最高气温40.3℃,最低气温-18.3℃。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708.14mm,年最大降水量为1263.8mm。

区内冬季多北风,夏季多南风,最大风速16m/s。

冰冻期为十二月至次年三月,最大冻土深度0.27m。

五、矿区水文及工农业供水区内主要河流有白马河及其支流泥河,纵贯全区,向南流入南阳湖,皆属季节性河流。

白马河全长76km,河床宽10~420m,曾测得最大流量为568m3/s,流量随季节变化,由干枯断流至洪水泛滥,与第四系有水力联系。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第三章井田开拓第一节开拓方案的确定一、方案的提出根据本矿井田境界及工业场地的选择,秉着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初步提出两个方案。

方案一:(方案一开拓平、剖面图如图所示)本方案采用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的开拓方式。

主斜井井口标高+1147m,倾角16°,一水平斜长301m,二水平斜长421m,井筒为半圆拱形,净断面积14.22m,铺设带宽1200mm的钢绳芯强力胶带输送机担负煤炭提升任务。

副斜井井口标高+1145m,一水平斜长681m,二水平斜长952m,倾角7°,井筒为半圆拱形,净断面积14.2㎡,回风立井采用圆形断面,井口标高+1147m,一水平标高+1064m,二水平标高+1031m,断面直径4.0m。

三个井筒均采用混凝土砌碹永久支护。

巷道布置上,本方案沿煤层掘进胶带运输巷及辅助运输巷直达井田边界,胶带运输大巷沿煤层顶板布置,轨道运输大巷沿煤层底板布置。

利用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方案二:(方案二开拓平、剖面图如图所示)本方案大巷布置方式及回风井与方案一相同,主井、副井采用立井的开拓方式。

主立井井口标高+1147m,井口标高+1147m,一水平标高+1064m,采用圆形断面,断面直径6m,井筒长83-116m,副立井井口标高、井底标高以及断面形状与主立井相同,其断面直径为6.5m。

主立井与副立井各通过一段750m长的石门与大巷连接。

二、方案比较1.技术比较,方案技术比较如表3-1所示。

表3-1 技术比较方案优缺点方案一方案二优点1.斜井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准备时间短;2.斜井可直接作为安全出口,十分方便;3.井筒内安装设备简单;4.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实现了运输的连续性;5.实现了辅助运输从地面到工作面的一条龙服务。

1.井筒较斜井短,管缆铺设短。

2.井筒为圆形,结构合理维护条件好,有效断面大,风阻小,通风条件好;3.提升费用较斜井要省。

缺点1.斜井的井筒较长,维护费用和提升费用较高;1.井筒的掘进施工困难;2.井底马头门巷道的施工设计复杂,工程量大。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兴山矿1.5mta新井设计[2]【全套图纸】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兴山矿1.5mta新井设计[2]【全套图纸】

摘要本设计新矿井为鹤岗矿业集团兴山煤矿 1.5Mt/a的新井设计,共有7层可采煤层,总厚度为14.7m。

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为114.7Mt。

服务年限为70a。

划分两个水平开采。

井田平均走向长5000m,平均倾斜长2000m,煤层平均倾角20°,属于缓倾斜煤层。

本设计矿井采用双立井的开拓方式,分组集中大巷布置方式。

共划分12个采区,其中首采区为1个,达产工作面2个。

本设计采区为西六采区,采用语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综合机械化采煤。

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采用“三、八”式工作制,设计工作面长为190m,每刀进度为0.8m,每日割四刀。

提升设备为主井采用箕斗提升,副井采用罐笼提升。

由于井田走向长度较大,且为缓倾斜煤层,以及煤层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因此本井田内全部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开采。

关键词可采储量走向长壁开采立井综合机械化全套图纸,加153893706AbstractThe task of this design is to construct a 1.5million tons new shaft for Hegang Ming Administration.This mine has three minable Coal Seam,and its average thickness is14.7 meters.Designed field of minable capacity is 114.7Mt. It can adapt for 70years, and is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Average alignment in farmland in well lengthways 5000 ms, average slant lengthways 2000ms, average rake angle in coal seam 20°, belong to the the slant the coal seam.This mine shaft is applied to double indined shaft develop ment method; Layout of gathing gallergand mining district eross heading; The well farmland turns to is divided into totally 9 adopt the zone mines and 2 worked faces. This worked fece is west six worked face, words 330 days every year. Adapt “thee-eight”work situation, work face is 190meters length of circle is 0.8meters, and times is 4 one day.Because the well farmland lengthways length is bigger, and incline the coal seam for the , and coal seam geology condition etc. factor effects, so this well farmland inside the complete adoption lengthways.Key words Recoverable reserves Adoption lengthways Vertical shaft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第1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地质特征 (2)1.1 井田概况 (2)1.1.1 井田位置及范围 (2)1.1.2 交通位置 (2)1.1.3 地形与河流 (3)1.1.4 气象 (3)1.2 地质特征 (3)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3)1.2.2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4)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4)1.2.4 岩石性质、厚度特征 (6)1.2.5 井田内的水文地质情况 (6)1.2.6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7)1.2.7 煤质、牌号及用途 (7)1.3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7)第2章井田境界、储量、服务年限 (9)2.1 井田境界 (9)2.1.1 井田周边状况 (9)2.1.2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9)2.1.3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9)2.2 井田储量 (9)2.2.1 井田储量的计算 (9)2.2.2 保安煤柱 (10)2.2.3 储量计算方法 (10)2.2.4 储量计算评价 (10)2.3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1)2.3.1 矿井工作制度 (11)2.3.2 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11)2.3.3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12)第3章井田开拓 (13)3.1 概述 (13)3.1.1、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13)3.1.2、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原因及其具体情况 (13)3.2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13)3.2.1、井筒形式和井口位置 (13)3.2.2 方案经济比较 (14)3.2.3 开采水平数目和标高 (17)3.2.3 开拓巷道的布置 (18)3.3 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 (21)3.3.1 井筒形式和数目 (21)3.3.2 井筒位置及坐标 (21)3.3.3 水平数目及高度 (22)3.3.4 石门、大巷(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数目及布置 (22)3.3.5 井底车场的形式选择 (23)3.3.6 煤层群的联系 (24)3.3.7 采区划分 (24)3.4 井筒布置及施工 (25)3.4.1 井筒穿过的岩层性质及井硐维护 (25)3.4.2 井筒布置及装备 (25)3.4.3 井筒延伸的初步意见 (27)3.5 井底车场及硐室 (27)3.5.1 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及论证 (27)3.5.2 井底车场的布置、存储线路、行车线路布置长度 (28)3.5.2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 (29)3.5.4 井底车场主要硐室 (31)3.6 开采顺序 (33)3.6.1 沿井田走向的开采顺序 (33)3.6.2 沿井田倾斜方向的开采顺序. (33)3.6.3 采区接续计划 (33)3.6.4 三量控制情况 (34)第4章采区巷道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目录第一章矿区概况基地质特征 (4)1、矿区概述 (4)2、井田地质特征 (5)3、煤层埋藏特征 (5)4、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性 (7)5、水文地质 (7)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 (8)1、井田边界 (8)2、地质储量的计算 (8)3、可采储量的计算 (9)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10)1、矿井工作制度 (10)2、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0)第四章井田开拓 (11)21、井筒位置、形式及数目 (11)2、开采水平布置 (12)3、盘区尺寸及开采顺序 (13)4、矿井开拓方式 (14)第五章采煤方法 (15)1、采煤方法的选择 (15)2、采煤机械选型与配置 (15)3、工作面长度及年推进度 (17)4、回采工艺 (20)第六章井下运输 (25)1、运输系统和方式 (25)2、运输设备的选择 (25)第七章矿井提升 (31)第八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35)1、通风系统 (35)2、风量计算 (36)33、通风阻力计算及扇风机 (39)4、预防特殊灾害措施及避灾路线 (42)第九章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4)第一章矿区概况基地质特征1、矿区概述成庄矿井是山西沁水煤田的一个井田,位于晋东南地区,距晋城市中心20公里。

太焦铁路由矿区东部通过,向南可与京广、陇海等相接,各乡村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

附:交通位置示意图地方大宗材料(砖、瓦、石、石灰)矿区及其附近县乡均由生产,运距较近。

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沙等材料由铁路运至晋城,再由公路转运矿井。

总之,主要建筑材料容易解决,对矿井建设比较有利。

矿井水源,电力充足。

42、井田地质特征本区受新华夏构造太行山隆起断裂带,晋东南山之形构造影响。

总观全井田构造形态主要为北北东逐渐转为向东向,倾向西北的单斜构造。

地质倾角3-15度,一般在10度以内。

总观全区构造简单(附:地质综合柱状图)3、煤层埋藏特征●煤质井田内均为中等变质的无烟煤,以亮煤、镜煤为主,层理或裂隙发育,燃点于耐热强度均很高。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阳煤集团一矿3.0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阳煤集团一矿3.0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阳煤集团一矿3.0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地理位置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一矿位于沁水煤田北端,太行复背斜西翼,矿区位于山西省阳泉市西北部和盂县东南部,东南距阳泉市10km,地跨阳泉和盂县两市县,行政区划属山西省阳泉市。

其地理坐标:东经113°21′10″~113°31′11″北纬37°53′17″~37°58′51″。

1.1.2交通条件一矿的交通运输条件极为方便,工业广场旁有铁路专用线与电气化双轨石太线阳泉车站接轨,运距10km。

一矿的公路往南行2km经赛鱼口,和太旧高速公路以及307国道线相连,与阳泉、平定、盂县、寿阳等各市县结成公路网。

阳泉市内有一路公共汽车和阳煤集团矿交车直达一矿,交通十分便利。

见一矿交通位置示意图1-1。

图1-1一矿交通位置示意图1.1.3地形、地貌及河流本井田位于太行山北段西翼,以落雁垴——庙梁——佛爷梁——王兰山——刘备山分水岭呈大致东西向横贯井田中南部,形成中部高而南北低的地势。

井田内地形切割强烈,南坡较北坡更甚,“U”字形、“V”字形冲沟极为发育,其山脊与沟谷多数呈大致北北东向排列于分水岭两侧,尤如羽状,形成了复杂的中低山地形地貌。

最高点落雁垴,标高为+1369.3m,北坡最低点为皇后村前的召山河谷,标高为+1035m,南坡最低点为一矿沸腾锅炉房旁的蒙村河床,标高为+766.3m,一般相对高差为300m左右。

本井田总的地形地貌特征是:坡陡谷深,地表裸露、植被较少。

本井田河流属海河流域的滹沱河水系。

分水岭南坡为桃河水系,主要有保安沟河、芦湖沟河和蒙村河等河流。

分水岭北坡为温河水系,主要有召山河、燕龛河、元子沟河、白家沟河、鸽子塄沟河等支流,都自南而北注入10km 以外的温河。

这些水系的基本特点是受季节性控制明显,为间歇性河流,冬、春季节往往干涸无水,唯到每年的6~9月份雨季时,常因山洪暴发流量剧增,切割强烈。

采矿专业毕业设计---某三号井工矿6.0Mta新井设计(含图纸)

采矿专业毕业设计---某三号井工矿6.0Mta新井设计(含图纸)

采矿专业毕业设计---某三号井工矿6.0Mta新井设计(含图纸)本科生毕业设计姓名:学号:学院:矿业工程学院专业:采矿工程设计题目:平朔三号井工矿6.0Mt/a新井设计专题:坚硬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弱化技术研究指导教师:职称: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下达日期:2008年1月20日毕业设计日期:2008年3月1日至2008年6月20日毕业设计题目:平朔三号井工矿6.0Mt/a新井设计毕业设计专题题目:坚硬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弱化技术研究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根据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本毕业设计分为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具体包括:1、平朔三号井工矿6.0Mt/a新井设计。

2、完成专题:坚硬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弱化技术研究。

3、翻译一篇3000字以上的专业英语文章。

3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4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工作量的大小;⑤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⑥写作的规范程度;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⑧存在问题;⑨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工作量的大小;⑤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⑥写作的规范程度;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⑧存在问题;⑨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毕业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学院领导小组综合评定成绩: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年月日9摘要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

一般部分为平朔三号井工矿6.0Mt/a新井设计。

共分10章: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2.井田境界和储量;3.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4.井田开拓;5.准备巷道布置;6.采煤方法;7.井下运输;8.矿井提升;9.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10.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任楼煤矿150万t新井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任楼煤矿150万t新井设计

1 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1.1.1位置与交通任楼井田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西南约30km的濉溪、蒙城两县交界处,行政区划属濉溪县南坪镇和蒙城县许疃镇管辖。

井田内的矿区公路东接宿(县)~蒙(城)公路,北至淮北市;矿区铁路支线从井田中部向西约40km至阜(阳)~濉(溪)线的青疃车站可到全国各地。

交通较为方便。

见图1-1。

1.1.2地形与河流任楼井田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地势平坦,自然标高一般为+25~+27m,总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井田内有澥河流过,其下通淮河,最高水位历年均低于地表,井田内百年一遇最高洪水位为+26.0m。

井田外东北侧为浍河,其最高洪水位达+28.34m(1965年临涣水文站),曾酿成内涝。

1968年12月新汴河开挖完成以后,最高洪水位为+26.98m(1977年7月31日),对矿区不构成威胁。

图1-1 任楼煤矿交通位置图1.1.3气候与气象任楼地区属季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系我国湿润和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一般春季多东北风,夏季多东~东南风,冬季多北~西北风,平均风速3m/s,最大风速18m/s;年均降雨820mm,雨期多集中在6~9月份;年均气温14.3℃,最高达41℃,最低为-23.2℃;年平均蒸发量1774mm,无霜期为218d。

1.1.4地震皖革发(79)151号文指出,本地区地震烈度为7度。

南京地震大队1973年9月对临涣矿区鉴定意见亦为7度。

1.2 井田地质特征1.2.1井田的勘探程度自1956年临涣矿区普查找煤开始到2004年6月止,本延深区共施工钻孔46个,累计工程量34403.11m(见表1-1),前后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表1-1 阶段施工钻孔工程量汇总表1)、预查阶段1956~1961年开始了临涣矿区普查找煤,提交了“1:20000涡阳、蒙城、宿县地区电法报告”(1957年);“韩村~五沟地震勘探报告”(1961年)。

本区无钻孔控制。

2)、普查阶段1964~1965年,物探队、第三勘探队对临涣矿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普查勘探工作,提交了《宿西地区电法勘探报告》、《童亭地区(即临涣矿区)普查报告》,该阶段在本区共施工钻孔2个,工程量1231.79m。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新井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新井设计

学士学位论文某集团公司六矿新井设计学生:吴佐香指导教师:张明清专业:采矿工程2021年7月18日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 - 3 - 第一节井田概况.............................................................................................. - 3 -一、井田位置及交通................................................................................................ - 3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井田位置及交通1、位置贵州省普定县猴场乡XX煤矿处于贵州省普定县猴场乡管辖区内。

区范围由11个拐点圈定,呈不规则多边形。

其拐点坐标见表1-1。

表1-1 XX煤矿扩大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2、交通XX煤矿位于普定县城北北东方向,矿区距普定县36公里,距安顺市52公里,距安顺电厂52公里,矿区有公路与普定~补郎~猴场乡村公路通达,交通较方便(见图1-1)。

图1-1 交通位置图二、地形地貌地处云贵高原,向东、向南倾斜的斜坡地带,地势较高,属中切割中山地貌。

地形复杂,山峦重叠,坡度较陡。

平均海拔约1650m。

区内最高处为北面孟别北侧高山,海拔高大于1700m;最低处为南部孟登水库一带,海拔高约1520m,相对高差约200m。

三、气象1、气候条件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极端最高气温33.4℃,极端最低气温-6.2℃;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1.0℃,一月最冷,平均温度为4.6℃,年平均降雨量1588.2mm,降雨主要集中在5~8月份。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鸡西矿业集团盛和煤矿1.5Mta新井设计[2]【全套图纸】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鸡西矿业集团盛和煤矿1.5Mta新井设计[2]【全套图纸】

摘要本设计矿井为鸡西矿业集团盛和1.5M t/a新井设计,共有4层可采煤层,分别为15#、18#、23#和34-2#,平均总厚度7.2m,煤层倾角为18 ,构造条件简单。

煤的工业牌号为1/3焦煤,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109.18Mt,服务年限为56a,本矿井设计采用双立井方案开拓,划分为三个水平,一个工作面达产。

大巷采用10t架线式电机车牵引3t底卸式矿车运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工艺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工作面用刮板输送机,区段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

年工作日为330天,采用“四、六”式工作制,工作面长为180m,每刀进度为0.6m,每日割十二刀,提升用一对16t 箕斗。

关键词:可采储量走向长壁分区抽出式全套图纸,加153893706AbstractThe task of this design is to construct a 1.5million tons new shaft for Jixi Ming Administration.This mine has four minable Coal Seam, and its average thickness is 7.2 meters, 15#、18#、23#and 34-2#,types of coal seam is 1/3 coking coal. Designed field of minable capacity is189million tons. It can adapt for 90years, and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This mine shaft is applied to double indined shaft development method; Layout of gathing gallergand mining district eross heading; This level is divided into 8 mining districts and tow worked faces.2 faces reach to ptoduce. With a pair of concentration, big alley is arranged, big alley adopt the wiring type generator vehicle of 14t pull the base of 5t unload type mine vehicle transportation, with tape transportation oblique alley, connect every coal seam, the method of coal mining slope the wall of coal mining to incline.Adapt “theree-eight” work situation, work face is 180 meters length of circle is 0.6 meters, and times is 6 one day.key words:Recoverable reserves Trend grows arm Thesubarea draws out style绪论本设计矿井为鸡西矿业集团盛和煤矿1.5Mt/a新井设计,其中包括了: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布置、采区生产系统、采煤方法、井下运输和矿井通风等。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山西泽州天泰锦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120万吨初步设计(全套图纸)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山西泽州天泰锦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120万吨初步设计(全套图纸)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一、地理位置山西泽州天泰锦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沁水煤田的东南部,地处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东直距约15km处,泽州县巴公镇北板桥村附近,行政区划隶属泽州县巴公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3′09″~112°57′42″,北纬35°38′09″~35°39′37″。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二、地形特点该矿井井田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类型,黄土覆盖面大,“V”字型冲沟发育,地势北东高南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的北中部山包上,标高为888.50m,最低点位于井田的西南部东板桥村,标高为780.10m,最大相对高差为108.40m。

三、交通条件该矿井工业场地北距高平市区约20km,东距长(治)—晋(城)高速公路约5km,南距北板桥火车站1.5km,并有运煤专线与该站相接,西部边缘为太(原)~焦(作)铁路与太(原)~洛(阳)公路,所产原煤均通过太(原)~焦(作)铁路与太(原)~洛(阳)公路销往全国,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交通位置详见附图1-1-3。

四、居民点分布矿井井田内有10个村庄,其中北板桥村、东板桥村和坡头村位于井田西部,老凹沟村、西张村位于井田北部,城公村位于井田中部,小河西村位于井田西南部,蔡河村、沟东村位于井田东北部,王沟村位于井田东南部。

五、矿井周边煤矿分布山西泽州天泰锦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井田周边与多个煤矿相邻,井田北西侧与兰花集团莒山煤矿相接、北东侧与高平市新庄煤矿相邻,并且与高平新庄煤矿界内西南角的朝阳、刘轩窑两座小煤矿相接,南西侧与山宗岭煤矿相接。

详见四邻关系附图1-1-5。

六、矿区工农业生产情况矿井所在区域分布有煤化工、煤矿、铸造、冶炼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基础设施完备。

区域内土地肥沃、耕地平整,有着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

矿井建设和生产所需的原料和建筑材料,如砖瓦、水泥、石料、砂子等当地可以满足供应,钢材、木材需由外地购进。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龙湖七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模板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龙湖七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模板

摘要本设计为七台河精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湖七矿0.9Mt/a新井设计,共有7层可采煤层,煤层总厚度为17.2m,煤层工业牌号为焦煤、1/3焦煤。

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98.21Mt,服务年限为77.94年。

本设计矿井采用双立井开拓方式,划分三个开采水平,采用集中大巷布置,大巷采用10t架线式电机车牵引3.0t底卸式矿车运煤、1t固定矿车辅助运输。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为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采空区处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

主井采用钢丝绳罐道多绳摩擦箕斗提升,副井采用刚性组合罐道罐笼提升。

关键词:开拓水平集中大巷走向长壁全套图纸,加153893706AbstractThis is a new design of 0.9Mt/a for longhu seven mine of Qitaihe coal mining Group,which has seven workable coal seams ,total thickness of coal seam is 17.2m ,The coal seam industry trademark is coking coal、1/3 coking coal.The mining filed workable is 98.21 Mt, the service life limit is 77.94 a.The mine pit design uses the double vertical shaft development, this shaft as three levels,Adoption concentrated big lane decoration, the main funnel adopts 10t electrical haulage motor to lead the 3.0 t bottom–dump bogie, 1t station bogie ,Coal winning technelegy is strike longwall working.is conventional machinery mining,the goaf is caving method roof control.The hoist uses the multiropes to rub the ore basket promotion, the chippy hoist uses the rigid combination pot cage promotion.Keywords: Development mode level Grouping centralismStrike long wall min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第1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2)1.1 井田概况 (2)1.1.1 交通位置 (2)1.1.2 地形地势 (2)1.1.3 气候、温度、雨量、风向、风速 (3)1.1.4水系 (3)1.1.5地震史 (3)1.1.6现有生产、在建矿井及小窑生产情况 (3)1.1.7 水源和电源 (4)1.2 地质特征 (4)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4)1.2.2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6)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7)1.2.4 岩石性质、厚度特征 (8)1.2.6 瓦斯、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然性 (9)1.2.7煤质、牌号及用途 (9)1.3 地质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10)第2章井田境界储量服务年限 (11)2.1 井田境界 (11)2.1.1 井田周边状况 (11)2.1.2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11)2.1.3 井田境界未来发展情况 (11)2.2 井田储量 (11)2.2.1 储量计算范围 (11)2.2.2 保安煤柱 (11)2.2.3 储量计算方法 (11)2.2.4 储量计算的评价 (12)2.3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14)第3章井田开拓 (15)3.1 概述 (15)3.1.1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15)3.1.2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因素及具体情况 (15)3.2 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15)3.2.1 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15)3.2.2 水平划分及水平标高确定 (19)3.2.3 开拓巷道的布置 (20)3.3 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 (21)3.3.1 井筒形式和数目 (21)3.3.2 井筒位置及坐标 (21)3.3.3 水平数目及标高 (21)3.3.4 石门、大巷数目及布置 (22)3.3.5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选择 (24)3.3.6 煤层群的联系 (24)3.3.7 采区划分 (24)3.4 井筒布置和施工 (25)3.4.1 井筒穿过的岩层性质及井硐支护 (25)3.4.2 井硐布置及装备 (25)3.4.3 井硐延深的初步意见 (26)3.5 井底车场及硐室 (29)3.5.1 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及论证 (29)3.5.2 井底车场的布置、存储线路、行车线路布置长度 (29)3.5.3 通过能力计算 (30)3.5.4 井底车场主要硐室 (31)3.6 开采顺序 (33)3.6.1 沿井田走向的开采顺序 (33)3.6.2 沿井田倾向的开采顺序 (34)3.6.3 采区接续计划 (34)3.6.4 “三量”控制情况 (34)第4章采区巷道布置 (37)4.1 采区概述 (37)4.1.1 设计采区的位置、边界、范围、采区煤柱 (37)4.1.2 采区的地质和煤层情况 (37)4.1.3 采区的生产能力、储量及服务年限 (37)4.2 采区巷道布置 (38)4.2.1 区段划分 (38)4.2.2 采区上山布置 (39)4.2.3 采区车场布置 (39)4.2.4 采区煤仓形式、容量及支护 (44)4.2.5 采区硐室简介 (46)4.2.6采区工作面接续 (46)4.3 采区准备 (48)4.3.1 采区巷道的准备顺序 (48)4.3.2 采区主要巷道的断面示意图及支护方式 (48)第5章采煤工艺 (53)5.1 采煤方法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题目:XXX煤矿开采设计说明书专业:采矿工程本科生:指导老师:摘要:本设计所做只考虑甘肃靖远煤业集团XXXX煤矿一号煤层。

该井田地质条件较复杂,地质资源储量2。

1亿吨,可采储量1。

21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服务年限57a.矿井瓦斯涌出量较高,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采用双斜井开拓。

初期开凿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

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综合机械放顶煤采煤.分区域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放顶采煤法服务年限生产能力通风设计类型:模拟型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exploitation design of 1coal seam of Dashuitou coal mine inGansu Province .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mine is complexity。

The workable mine reserves is 216Mt and the designed mine capbility is1。

2Mt/a ,so the mime serveice life is 72years。

The mine gas emission is higher, so it is highly gassy mine well。

Mine with double shaft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digging in inclined, deputy shafts and return air shaft. By using single longwall mining to back typ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Points area,drew the ventilation type .Keywords: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method serveice life production capacity ventilationPaper type:Simulation type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教学时间最长(14~16周),参与教师最多,学生独立学习量最大,教育任务最重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效果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就业后在专业上的发展。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纸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纸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纸【篇一: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附5张图纸】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区内交通极为便利。

京沪铁路大动脉纵贯井田中部,从东滩店车站起,南去邹城6km,徐州162km,上海818km;北去兖州14km,济南156km,青岛549km。

另有兖新铁路支线,西去济宁至鲁西南菏泽和河南新乡,与京九铁路和京广铁路联网;东去有兖石铁路专线至石臼港308km。

公路四通八达,有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邹兖公路、济兖公路和济邹公路分别从井田东部、中部、南部和西部通过。

京杭大运河由济宁市西流过,一般能通航85t小轮,一、二月份水位变浅,不能通航。

二、地形特点及居民点分布区内为第四系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42.46~+54.58m,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坡度极为平缓。

矿区范围内分布有大小村庄15个,大部分分布在井田边界。

另外,在矿区南部有大片职工住宅区。

三、工农业生产和原料及电力供应矿区内工业以煤炭为主,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间杂有果园、桑园、菜园和苗圃等。

本矿井建设期间,所需要建设材料,除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需由国家计划供应外,其它砖、石、砂等土产材料,均由当地供应,满足建设需要。

矿区已建有110kv罗广区域变电所,向本矿井供电的两回35kv输电线路已建成送电。

四、矿区气候条件本区属温带季风区的海洋——大陆性气候。

根据邹城市气象局1959—1999年气象资,历年平均气温17.9℃,最高气温40.3℃,最低气温-18.3℃。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708.14mm,年最大降水量为1263.8mm。

区内冬季多北风,夏季多南风,最大风速16m/s。

冰冻期为十二月至次年三月,最大冻土深度0.27m。

五、矿区水文及工农业供水区内主要河流有白马河及其支流泥河,纵贯全区,向南流入南阳湖,皆属季节性河流。

白马河全长76km,河床宽10~420m,曾测得最大流量为568m3/s,流量随季节变化,由干枯断流至洪水泛滥,与第四系有水力联系。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篇一: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本设计收集了北辛窑煤矿的地质资料及图纸,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规程规范的规定,提出了开拓开采方案,确定了主要技术参数,撰写了本说明书。

采煤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矿井前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后期分区通风,并对矿井运输、矿井提升和矿井通风等各个生产系统进行设备选型计算。

设计时根据现有经济技术条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以及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和环境保护提出要求,完成整个矿井的初步设计。

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斜井开拓、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第 1页abstractmine tthis design is a collection of shanxi beixinyao coal mine geological data and drawings, on the basis of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national regulations proposed exploitation scheme, determined the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writing this manual.zezhou tian chaoyang coal mine area in the design of 13.6476 square meters, the annual output of 0.9mt. ida internal coal seam occurrence is relatively stable, can coal seam has two levels, are 1, no. 2, coal seam, seam dip angle of 0-10. the average coal thickness of no. 1 coal seam is 1.84m, and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coal seam is 2.7m, 2.. overall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more complex. the mine is a high gas coal mine,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coal is explosiv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geological data, the coal mine exploration way, preparation method and coal mining method were preliminarily designed.. the design of mine inclined single level to develop, the comprehensive mechanized coal mining.coal mining method, adopt all caving method to deal with goaf. the central parallel ventilation, the late district ventilation, and theransportation, mine upgrading and mine ventilation andother production systems for equipment selection calculation. desig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xist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s far as possible the use of advanced min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nd on mine safety technology measure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est, to complet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whole mine. all mine mechanization, using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reference has achieved a modern high-yielding and efficient mine experience, realize side of a mine high yield andefficiency of mine to achieve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keywords: inclined shaft development system, comprehensive mechanized coal miningmethod, roof caving method第 2页前言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矿井生产实际进行矿井开采设计,并就本专业范围的某一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图纸【篇一: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附5张图纸】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区内交通极为便利。

京沪铁路大动脉纵贯井田中部,从东滩店车站起,南去邹城6km,徐州162km,上海818km;北去兖州14km,济南156km,青岛549km。

另有兖新铁路支线,西去济宁至鲁西南菏泽和河南新乡,与京九铁路和京广铁路联网;东去有兖石铁路专线至石臼港308km。

公路四通八达,有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邹兖公路、济兖公路和济邹公路分别从井田东部、中部、南部和西部通过。

京杭大运河由济宁市西流过,一般能通航85t小轮,一、二月份水位变浅,不能通航。

二、地形特点及居民点分布区内为第四系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42.46~+54.58m,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坡度极为平缓。

矿区范围内分布有大小村庄15个,大部分分布在井田边界。

另外,在矿区南部有大片职工住宅区。

三、工农业生产和原料及电力供应矿区内工业以煤炭为主,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间杂有果园、桑园、菜园和苗圃等。

本矿井建设期间,所需要建设材料,除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需由国家计划供应外,其它砖、石、砂等土产材料,均由当地供应,满足建设需要。

矿区已建有110kv罗广区域变电所,向本矿井供电的两回35kv输电线路已建成送电。

四、矿区气候条件本区属温带季风区的海洋——大陆性气候。

根据邹城市气象局1959—1999年气象资,历年平均气温17.9℃,最高气温40.3℃,最低气温-18.3℃。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708.14mm,年最大降水量为1263.8mm。

区内冬季多北风,夏季多南风,最大风速16m/s。

冰冻期为十二月至次年三月,最大冻土深度0.27m。

五、矿区水文及工农业供水区内主要河流有白马河及其支流泥河,纵贯全区,向南流入南阳湖,皆属季节性河流。

白马河全长76km,河床宽10~420m,曾测得最大流量为568m3/s,流量随季节变化,由干枯断流至洪水泛滥,与第四系有水力联系。

在东滩井田范围内,白马河长7km,并有支流泥河和友谊河。

井田内白马河河床宽20~90m,河堤经加固后实测标高为+45.50~+52.91m,历年最高洪水位为+39.62m~+60.87m。

本矿区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为第四系上组砂岩层水和矿井净化水。

水质类型为hco3—ca—na,矿化度0.37g/l。

供水水源的取水方式采用管状井分散取水。

矿井每日排水量约为4500 m3,全部进入污水净化站进行处理,净化水主要用于井下防水注浆、洒尘、电厂冷却、洗煤厂补充用水。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一、井田地形及勘探程度二、井田煤系地层兖州煤田含煤地层为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下部山西组。

1、中石炭统本溪组(c2b)本组与下伏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呈假整合接触,顶界至十二灰顶面为界,全厚29.6~38.36m,平均厚34m左右。

岩性主要由灰色至乳白色石灰岩、浅灰至灰色铝质泥岩、粉砂岩和杂色铝质泥岩组成,属小幅度震荡频繁的滨海~浅海沉积环境;在短暂海退时,沉积了两层薄煤层,均无工业价值。

2、上石炭统太原组(c3t)本组与下伏中石炭统本溪组呈假整合接触,顶面至山西组分界砂眼底面为界,全厚174~218m,平均厚184.74m,一般厚度180~190m。

区内保存完整,未受侵蚀,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岩相旋回和粒度韵律清晰、稳定。

岩性主要为深灰至灰黑色粉砂岩、泥质岩、灰色铝质泥岩、灰绿至灰白色中、细砂岩,含薄层石灰岩10层,煤层24层。

其中主要可采煤层有第16上、17煤层,局部可采煤层有第6、15上、18上2煤层。

石灰岩中三灰和十下灰两层较厚,层位厚度稳定,为全区煤层对比的主要标志层。

据岩性、岩相及其沉积特征分为上、中、下三段。

(1)上段第三层灰岩以上至山西组分界砂岩底界为上段,厚35~45m,一般40m左右。

沉积环境为宁静的滨海平原沉积,岩性、岩相稳定,以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泥质岩为主,含煤三层,即4、5、6煤层,第6煤层局部可采。

(2)中段第三层灰岩至第十下灰岩以上为中段,厚100~120m。

沉积环境为小幅度震荡频繁的滨海平原沉积,岩性、岩相有一定变化,相律不明显,结构复杂,灰岩、煤层多而薄,中下部含可采煤层一层,即15上煤层。

(3)下段第十下灰岩以至本溪组十二灰顶界为下段,厚35~40m,为宁静的滨海平原沉积,岩性、岩相稳定,以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泥质岩、铝质泥岩为主,富集第16上、17、18上2等三层煤层,其中第16上、17煤层全区可采,第18上2煤局部可采。

3、下二叠统下部山西组(p11s)本组与上石炭统太原组呈整合接触,顶面至下石盒子组分界的粗砂岩底面为界,全厚105.92~152.63m,平均厚度133.98m,厚度有一定变化,西北厚,东南薄,遭受不同程度的侵蚀,在侵蚀教严重的地段,蒙阴组红层下出现第2、3煤层侵蚀露头,根据岩性、岩相及含煤特征,本组可分为上、下两段。

(1)上段由杂色铝质泥岩下石盒子分界粗粒砂岩为界,厚23~50m,一般厚35m左右,由北向南逐渐变薄,为纯陆相地层,岩性由杂色铝质泥岩、灰至灰绿色细~中粒砂岩、灰至深灰色粉砂岩等组成,不含煤。

底部杂色粘土岩距下段第2煤层一般30~50m,其间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2)下段由山西组底界砂岩至杂色铝质泥岩底界,厚100m左右,为本区主要含煤段,由陆相和过渡相组成。

岩性主要由灰~灰白色中粒砂岩、细砂岩、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及煤层组成。

中下部含可采煤层2~3层,即第2、3(3上、3下)煤层,其中第2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第3(3上、3下)煤层厚度大,有5.16~10.54m,平均8.53m,为本区主要煤层。

本段砂岩比较发育,其中第2煤之上约20m处的河床相中、粗砂岩和第3煤层底板具浑浊状层理和底栖动物通道的滨海相中粒砂岩,为良好的标志层。

另外,在第2煤层之上约10m处的灰至浅灰色鲕状铝质泥岩,亦可作为对比的辅助标志。

二、井田地质构造兖州煤田的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鲁西台背斜的西缘,鲁西南断块坳陷济宁地堑的东部。

兖州煤田北部和南部分别为两个近东西向的地堑构造。

北部为汶泗断层与郓城断层所控制的汶上~宁阳地堑构造;南部为荷泽断层、凫山断层与单县断层所控制的成武~鱼台地堑构造。

峄山断层两侧,由北至南,分布着一系列北东走向的宽缓褶曲,背斜、向斜相邻相间。

东滩井田位于兖州向斜的核部和深部,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较简单,以宽缓的褶皱为主,伴有一定数量的断裂构造。

(1)褶皱构造【篇二: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_附5张图纸】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区内交通极为便利。

京沪铁路大动脉纵贯井田中部,从东滩店车站起,南去邹城6km,徐州162km,上海818km;北去兖州14km,济南156km,青岛549km。

另有兖新铁路支线,西去济宁至鲁西南菏泽和河南新乡,与京九铁路和京广铁路联网;东去有兖石铁路专线至石臼港308km。

公路四通八达,有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邹兖公路、济兖公路和济邹公路分别从井田东部、中部、南部和西部通过。

京杭大运河由济宁市西流过,一般能通航85t小轮,一、二月份水位变浅,不能通航。

二、地形特点及居民点分布区内为第四系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42.46~+54.58m,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坡度极为平缓。

矿区范围内分布有大小村庄15个,大部分分布在井田边界。

另外,在矿区南部有大片职工住宅区。

三、工农业生产和原料及电力供应矿区内工业以煤炭为主,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间杂有果园、桑园、菜园和苗圃等。

本矿井建设期间,所需要建设材料,除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需由国家计划供应外,其它砖、石、砂等土产材料,均由当地供应,满足建设需要。

矿区已建有110kv罗广区域变电所,向本矿井供电的两回35kv输电线路已建成送电。

四、矿区气候条件本区属温带季风区的海洋——大陆性气候。

根据邹城市气象局1959—1999年气象资,历年平均气温17.9℃,最高气温40.3℃,最低气温-18.3℃。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708.14mm,年最大降水量为1263.8mm。

区内冬季多北风,夏季多南风,最大风速16m/s。

冰冻期为十二月至次年三月,最大冻土深度0.27m。

五、矿区水文及工农业供水区内主要河流有白马河及其支流泥河,纵贯全区,向南流入南阳湖,皆属季节性河流。

白马河全长76km,河床宽10~420m,曾测得最大流量为568m3/s,流量随季节变化,由干枯断流至洪水泛滥,与第四系有水力联系。

在东滩井田范围内,白马河长7km,并有支流泥河和友谊河。

井田内白马河河床宽20~90m,河堤经加固后实测标高为+45.50~+52.91m,历年最高洪水位为+39.62m~+60.87m。

本矿区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为第四系上组砂岩层水和矿井净化水。

水质类型为hco3—ca—na,矿化度0.37g/l。

供水水源的取水方式采用管状井分散取水。

矿井每日排水量约为4500 m3,全部进入污水净化站进行处理,净化水主要用于井下防水注浆、洒尘、电厂冷却、洗煤厂补充用水。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一、井田地形及勘探程度二、井田煤系地层兖州煤田含煤地层为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下部山西组。

1、中石炭统本溪组(c2b)本组与下伏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呈假整合接触,顶界至十二灰顶面为界,全厚29.6~38.36m,平均厚34m左右。

岩性主要由灰色至乳白色石灰岩、浅灰至灰色铝质泥岩、粉砂岩和杂色铝质泥岩组成,属小幅度震荡频繁的滨海~浅海沉积环境;在短暂海退时,沉积了两层薄煤层,均无工业价值。

2、上石炭统太原组(c3t)本组与下伏中石炭统本溪组呈假整合接触,顶面至山西组分界砂眼底面为界,全厚174~218m,平均厚184.74m,一般厚度180~190m。

区内保存完整,未受侵蚀,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岩相旋回和粒度韵律清晰、稳定。

岩性主要为深灰至灰黑色粉砂岩、泥质岩、灰色铝质泥岩、灰绿至灰白色中、细砂岩,含薄层石灰岩10层,煤层24层。

其中主要可采煤层有第16上、17煤层,局部可采煤层有第6、15上、18上2煤层。

石灰岩中三灰和十下灰两层较厚,层位厚度稳定,为全区煤层对比的主要标志层。

据岩性、岩相及其沉积特征分为上、中、下三段。

(1)上段第三层灰岩以上至山西组分界砂岩底界为上段,厚35~45m,一般40m左右。

沉积环境为宁静的滨海平原沉积,岩性、岩相稳定,以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泥质岩为主,含煤三层,即4、5、6煤层,第6煤层局部可采。

(2)中段第三层灰岩至第十下灰岩以上为中段,厚100~120m。

沉积环境为小幅度震荡频繁的滨海平原沉积,岩性、岩相有一定变化,相律不明显,结构复杂,灰岩、煤层多而薄,中下部含可采煤层一层,即15上煤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