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景观设计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校景观设计的意义

基于景观设计对于人的尊重,校园景观不仅仅包括物的要素,还包括人在其中的一系列活动以及历史文化在内。因此要校园的景观设计中不但要设计出完美的景观还要显示出一些相关历史文化的美观。

标签设计意义;设计原则;设计内容

1、高校景观设计的意义

1.1 顺应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促进教育模式从灌输式教育以转向素质教育以及通识教育,所以抛弃了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方式,转而以学生的素质培养作为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出开拓性、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高校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和社会之间的交往活动是最为关键的,能够促进相互之间的信息与知识交流,也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也是有着积极的影响。

1.2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校园作为城市生

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其具有占地面积大,容积率普遍较低的优势,在其景观设计中应当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探索,形成具有完善的生态功能及适应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自1997 年清华大学在我国首次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办学理念后,形成了当前自然、空间与人三位一体的高校校园景观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生态节能型建筑的设计、自然能源的保护利用等。

1.3 校园文脉保护的需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生产

技术的不断革新,人类沿袭数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相应的文化传统也逐渐被新生事物替代。景观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当前多元化的文化大潮之中。然而经济发展带来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使得当前人们对景观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物质层次,同时也更多地关注其精神内涵及文化需求。校园文脉是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人文氛围、文化底蕴、艺术风貌等的综合作用结果,是学校的独特精神所在。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要注意新老文化的传承关系,需要深刻考虑校园景观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在整体景观中延续建筑、绿地、广场等所反映的时空文脉,能够在推陈出新的同时保持与历史的和谐对话。

2、设计原则

2.1 景观结构整体性原则高校校园是一个复杂、完整的有机系统,

清晰完整的校园景观结构能够增强校园空间的识别性,有助于人们归属感的形成,在保持校园特有的场所精神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提高景观的利用率、可达性,可以從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分清景观主次层级关系;②利用轴线及组团形成易于辨识的规划结构;③加强核心景观不明显或者不处于中心位置的校园的步行系统,强化步行系统与景观的联系;④塑造具有物质及文化特色的景观节点等几种方式。

2.2 以人为本原则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

人们规划的是体验。根据这一原则,最好的社区是给它的居民提供最佳的生活体验。美好的高校景观环境应该是人性化的,在设计理念中应当体现出对人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空间。在高校校园景观中,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既要求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不仅要从表象的感官体验着眼,还要通过心理上对环境的深层次认识和理解,从人的行为习惯、生理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使设计更贴近人的需求。

2.3 生态化与文脉相结合原则随着20 世纪90 年代扩招以来,高校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大举新建、改建、扩建。尤其在一些新校区的设计中,在校园景观的生态化被逐渐重视的同时,景观的文化性却往往被忽视。高校景观的规划只是简单地按照公园、广场、住宅等公共环境的一般法则设计,其结果导致校园的文化内涵得不到很好的诠释,难以反映出不同高校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失去了不同校园独有的历史感与文化感,难以获得具有特色的校园景观环境。

3、设计内容

3.1 景观形态设计高校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十分丰富,

基于景观设计对于人的尊重,校园景观不仅仅包括物的要素,还包括人在其中的一系列活动。物质要素从形态上可归纳为点、线、面的景观形态。应根据校园所在的自然环境及历史上形成的空间布局特征,结合校园景观规划要求,构造出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整体校园景观发展形态。在整个景观结构中,景观设施呈现出点状分布的特点,例如座椅、喷泉、雕塑、标志等,是景观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不仅仅为身处环境的人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也是衡量空间利用率和场所感的重要标准。布置时要通过对使用者活动类型进行分析,注意形态设计、尺度控制、界面处理等多个环节,以利于场所感的形成。呈线状分布的校园交通系统是学生活动、感知校园的纽带。人们借助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可以形成对校园整体形象的感知。道路的曲直形式选择、铺地的色彩与质感、道路周边巧妙的景观要素配合都可以加强整个环境的独特个性。道路景观的布置要促进景观节点的交流,统计数据表明,人类适宜的步行距离是300 m 以内。由于当前我国新建扩建项目增多,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各个分区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加大,因此必须加强各个分区景观之间的聚合。建筑及空间节点应强调便捷性,以人行步道将它们串起来,使其成为步行系统的放大部分,增强步行环境的变化并提供各种驻留场所。中心广场、大型水景都以面状的形态融入整体景观结构之中,是校园景观的重点处理部分。中心广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和视觉上的标识,道

路都自然地向这里汇集,以引导人们聚集到广场上来。它不仅仅承担者重要的交通集散功能,也是校园物质环境、精神风貌以及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如某交通大学的“四大发明”广场,通过图书馆作为主要界面,并在广场中布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发明”雕塑,同时配合绿化、灯光的处理,很好地成为校园的主要景观及校园标志性区域。校园主题水景能为校园景观增添视觉和听觉感官上的欢乐氛围,符合人的亲水性。可以从形态上选择适宜于空间氛围的静态水或动态水,也可以通过高差变化、形态处理获得丰富的层次感。在不大的区域,可以采用旱喷的形式,与广场结合布置,既能满足广场的聚合需求,也能满足日常的水景景观需要。3.2 生态设计高校景观设计是在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其中的原生态自然物体系和人工构筑物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因此,在高校景观设计中,应使人与环境的关系和谐发展,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从生态的角度对校园景观进行设计,从而潜移默化地使人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而养成尊重自然、关爱环境的良好素质。在整体景观规划结构设计时,应当充分保留原有地形地貌。道路广场的位置与线路选择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应顺应地形,减小人工、土方量。优先选择本土植物,并参考环境特点加以配置,发展立体绿化,在有效提高绿化面积的同时增强绿化景观层次,并对建筑物的节能提供支持,如爬山虎在北方地区附著建筑外墙种植,可有效降低夏季室内温度,从而起到节能的作用。

水景从生态的角度考虑可以增加湿度、产生负氧离子,但是将其应用于缺水地区时当持谨慎态度,避免产生高额费用。同时,景观细节设计中,注意雨水收集,不做或少做高于室外地坪的花坛、树池。一些透水材质的选择有利于更好地利用雨水,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拆除旧建筑时,将废旧的青砖用作铺地材料,雨天青砖将雨水吸入,晴朗的天气将湿气蒸发至环境中,在有效利用废旧建筑材料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生态效果。

3.3 文化元素设计校园景观中的文化要素是保持校园独特个性与文脉的有效手段。

当前时代的校园景观面临着新老交替的特殊时期,应当结合历史上形成的空间布局特征,一方面保留校园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景观;另一方面,新的景观在设计时应考虑与原有景观的相互补充与优化,使人产生文化认同感,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延续校园精神。大门作为开启校园景观序列的序曲,具有建筑物与标志物的双重身份。设计时应突出其特有的校园风格,展示学校的文化与历史积淀。苏州大学将其传统校门以另一种形式安置在了新校区一角,让师生对该区产生了强烈的认同与归属感。一些雕塑小品不仅仅是校园景观元素,也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方式,成为一段生活、学习场景的定格。如沈阳建工学院的铁磙雕塑就反映了学生当年为开展体育活动,自己动手平整场地的场景,成为学校的一个文化符号和景观亮点。

4、结论

高校景观设计追求的是最大限度地坚持人性化、特色化发展道路、生态化,形成高校校园景观的独特魅力。只有当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能够实现生态和谐、文化独特、以人为本时,它所营造的空间环境才具有真正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