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北缘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湖南沩山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U-Pb定年_成岩启示和意义
606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35(7): 606~616湖南沩山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 U-Pb定年:成岩启示和意义*丁兴①陈培荣①**陈卫锋①黄宏业②周新民①(①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 210093; ②核工业部230研究所, 长沙 410011)摘要运用阴极发光技术, 对湖南沩山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技术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 结果表明, 沩山花岗岩体是一个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多次岩浆侵入的复式岩体, 其中印支期花岗岩(2个样品)形成时间为211.0±1.6和215.7±1.9 Ma; 燕山期花岗岩(2个样品)形成时间为187.4±3.5和184.5±5.1 Ma. 华南(尤其湖南)印支晚期花岗岩, 是秦岭-大别和松马两条印支期缝合带碰撞、挤压导致地壳叠置加厚后, 到了应力松弛阶段的产物; 而燕山早期花岗岩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物质无直接关系, 是伸展体制下板内中下地壳减压熔融的产物.关键词CL图像LA-ICPMS U-Pb定年花岗岩湖南沩山中生代时期, 华南先后经历了两大构造运动的影响, 即早中生代印支运动和晚中生代燕山运动[1], 形成了大面积广泛分布的花岗岩类和丰富的矿产资源[2]. 因此, 中生代的地质问题, 本质上是这两大构造运动的动力学及其物质表现问题[3]. 然而, 以前的研究更多地致力于晚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 对早中生代印支期花岗岩类的研究较为薄弱, 从而限制了对华南构造框架、动力学性质和地质演化的更完整认识. 虽然华南印支期花岗岩类的分布具有一定局限性[4], 但总体上以湖南出露较多, 总面积超过5000 km2(据文献[5, 6]统计), 所以, 研究华南印支运动及其表现和产物的重点区域在湖南.沩山花岗岩体位于湘中宁乡、韶山、湘乡和安化等县市交界区, 出露面积达1240 km2[6], 是湖南最大的花岗岩体之一. 1/20万区调资料将它划归燕山早期, 而20世纪90年代多种同位素定年方法(黑云母K-Ar 法、全岩Rb-Sr法、锆石U-Pb法、独居石U-Th-Pb 法)的结果为163~257 Ma不等[5], 属于印支期到燕山早期. 最新的研究是按照单元-超单元填图法, 将岩体主要划分为唐市超单元和巷子口超单元[6], 时代分别对应于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 均属于印支期. 本文在仔细分析锆石内部结构的基础上, 利用近几年才第7期丁 兴等: 湖南沩山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 U-Pb 定年: 成岩启示和意义 607发展起来并逐渐成熟的锆石激光剥蚀等离子体分析技术(LA-ICP-MS), 系统地对沩山花岗岩体不同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微区原位单点定年, 以期更全面、细致地建立起岩体的年代学格架, 为研究该岩体的岩浆-构造作用乃至整个华南的印支运动提供依据.1 沩山花岗岩体概况沩山花岗岩体侵入新元古代至泥盆纪地层中, 晚白垩统红层覆盖其上. 岩体以唐市超单元花岗岩为主, 巷子口超单元花岗岩产出于唐市超单元花岗岩内部(图1).矿物组成上, 唐市超单元岩性以细中粒斑状或等粒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 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20%~45%)、钾长石(20%~30%)、斜长石(30%~35%, An=22~37)、黑云母(5%~10%). 局部(如五里堆、沙田街等地)含有少量角闪石(<1%)和较为自形的褐帘石及绿帘石. 巷子口超单元岩性为细粒-中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 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30%~40%)、斜长石(20%~30%, An=29~38)、石英(15%~30%)、白云母(3%~10%)和黑云母(5%±).2 测年样品及分析方法本文所选的4个测年样品采集地点如图1所示, GPS 坐标为: HWS-36 N27º52.663′, E112º19.923′; HWS-40 N28º1.599′, E112º7.951′; HWS-41 N27º57.490′, E112º3.403′; HWS-48 N28º2.672′, E111º59.552′. 它们均为原地花岗岩风化砂样. 采集之前, 先小心除去花岗岩风化体表面的堆积层, 避免外来的锆石混染, 再采集下面新露出的半固结风化样. 经淘洗、磁选和重液分选后, 分离出锆石. 然后, 在双目镜下挑出不同晶形、不同颜色的锆石约50颗. 锆石样品靶的制备与SHRIMP 定年的锆石样品制备方法基本相同[7]. 在开始锆石U-Pb 分析前, 先进行阴极发光(CL)分析, 以确定锆石颗粒的内部结构. 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Cameca 电子探针仪器上完成, 分析电压为50 kV, 电流为15 nA.608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第35卷本文LA-ICPMS 锆石U-Pb 定年测试, 在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 将193 nm 的ArF 准分子激光与Elan 6100 DRC 型ICP-MS 仪器相接, 使用He 作为剥蚀物质的载气. 应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人工合成硅酸盐玻璃标准参与物质NIST SRM610进行仪器最佳化, 应用RSES 参考锆石TEM(417Ma)进行元素分馏校正, 并采用91500 (1064Ma)标准锆石外部校正法进行锆石原位U-Pb 分析. 样品测试过程中, 204Pb 信号较低, 基本与背景值相当, 而206Pb 和207Pb 的信号比扣除背景后的204Pb 信号要高出几个数量级, 因而未作普通Pb 的校正. 详细的测试方法及仪器参数可参考文献[8]. 每个锆石微区原位测试点的同位素比值和U-Pb 年龄由专用的GLITTER (ver4.0, Macquarie University)软件计算, 加权平均年龄及谐和图的绘制采用Isoplot 2.49a [9]完成.上述采样、选样和测试, 均由本文第一作者完成.3 测试结果和讨论3.1 CL 图像在具有复杂地质演化历史的地区, 花岗岩中锆石往往有复杂的内部结构特征[10~15], 记载着复杂的演化历史[15,16]. 因此, 对锆石内部结构分析是合理解 释所测年龄的依据. 目前, 阴极发光(CL)图像是揭示锆石内部结构的有效手段[10~15].图2是沩山花岗岩中典型锆石的CL 图像. 对于唐市超单元花岗岩(HWS-36和HWS-40), 其锆石多为短柱状, 显示明显的核-边双层结构(图2(a), (b)). 其中一部分锆石的核部呈不均匀斑杂状, 与边部的接触带具有微弱的韵律环带(反殃Nb/Ta 或Zr/Hf 比值变化), 这同经历了重结晶作用的岩浆锆石的特征十分相似[10,17,18], 属于早阶段结晶的岩浆锆石; 另一部分锆石的核部CL 较强, 颜色呈灰白色, 具有残留锆石的特征, 其边部都出现明显的韵律环带, 显示岩浆成因锆石的典型特征[10~13,15,18].对于巷子口超单元花岗岩(HWS-41和HWS-48), 其锆石内部结构比唐市超单元的复杂得多. 有两种类型:(1) 核-边双层结构: 以HWS-48最为典型(图2(d)). 锆石外形为颗粒状, 核部显示强CL 特征, 有明显的不规则状、斑点状结构, 局部还残存岩浆结晶环带, 少数核部呈现明显的港湾状溶蚀结构. 它们是来自围岩的捕掳晶或原岩中的残留锆石, 受后期岩浆作用的影响而发生重结晶[10,14,18]. 边部CL 图像颜色较深, 与核部界线分明. 这些特征类似于增生锆石第7期丁 兴等: 湖南沩山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 U-Pb定年: 成岩启示和意义609(overgrowth)[10,11,14,18].(2) 核-幔-边三层结构: HWS-41和HWS-48的部分锆石均具有三层结构, 但两者不尽相同. 在HWS- 48(图2(d))中, 边部类似于上述双层结构的边部, 只是宽度太窄, 不超过10 μm, 难于定年. 幔部表现出明显的韵律环带, 为岩浆成因. 而核部部分CL较弱, 具有溶蚀结构; 部分CL较强, 局部残存微弱的环带, 与上述双层结构的核部相似. 在HWS-41(图2(c))中, 核部类似于唐市超单元花岗岩中的锆石核部. 幔部有明显的环带特征, 但部分出现环带的弯曲和错位现象, 揭示岩浆锆石受到了后期作用不同程度的影响[14,17]. 边部宽度较窄, CL较强, 颜色较亮, 显示微弱的环带结构, 与幔部环带相比, 并没有发生环带变形现象.CL图像清楚地表明, 唐市超单元花岗岩中锆石形态相似, 内部结构较为简单, 大多为岩浆结晶锆石, 极少含有残留核; 而巷子口超单元花岗岩的锆石则复杂得多, 形态以颗粒状和柱状为主, 内部结构可分双层和三层, 既有残留锆石, 也有岩浆锆石, 尤其是HWS-48号样品.3.2 锆石激光探针U-Pb年龄代表性锆石颗粒的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见表1, 根据这些数据所做的U-Pb谐和图见图3. 由于本文所测定的花岗岩形成于中生代, 而在锆石LA-ICPMS 定年中, 年轻或U-Pb含量低的样品, 其207Pb/235U以及207Pb/206Pb比值精度较差[8], 所以, 本文采用206Pb/238U年龄进行加权平均值计算.对唐市超单元花岗岩的HWS-36号样品共进行了15个点的分析, 从图3(a)中可以看到, 大部分数据点都位于谐和线上或附近, 表明这些锆石形成后U-Pb体系是封闭的, 基本没有U或Pb同位素的丢失或加入, 个别数据点(HWS36-06和HWS36-09)明显偏离谐和线, 表现为207Pb/235U比值较大, 这主要与207Pb难以测准有关[8]. 除一个样品点(HWS36-20)表现为411 Ma外, 其他样品点年龄均集中在206~214 Ma之间(表1, 图3(a)). 对照锆石的CL图像(图2(a)), 的14个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值计算, 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211±1.6 Ma(图3(a)), 属于印支晚期.对唐市超单元花岗岩的HWS-40号样品共进行了13个点的分析, 如图3(b)所示, 样品点基本分布于一条水平线上, 年龄集中在211~221 Ma之间(表1, 图3(b)). 虽然大部分数据点水平地偏离谐和曲线, 但分布形式明显不同于Pb丢失引起的不谐和[19,20], 而且锆石CL图像也显示清晰、自形的环带(图2(b)), 表明锆石并没有发生或明显发生Pb丢失[21]. 因此该样品数据点的这种分布同样与207Pb的测定有关. 值得庆幸的是, 207Pb的测定结果并不影响206Pb/238U比值. 所以, 我们将采集于岩浆成因的韵律环带上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值计算, 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215.7±1.9 Ma(图3(b)), 属于印支晚期.对巷子口超单元花岗岩的HWS-41号样品共进行了14个点的分析, 如图3(c)所示, 几乎所有数据点都位于谐和线上或附近, 但指示的年龄可分两组, 即220 Ma±和181~196 Ma(表1, 图3(c)). 对照锆石CL 图像, 我们可以看到, 以样品点HWS41-20为代表的第一组年龄, 基本都采集于呈半浑圆状的核部, 为印支晚期的继承核年龄. 以样品点HWS41-09为代表的第二组较老的年龄, 主要采集于经历了重结晶作用的岩浆锆石上, 指示的是早阶段结晶锆石形成的时间. 而以HWS41-18和HWS41-19为代表的第二组较年轻年龄, 则采集于岩浆成因的韵律环带上, 指示的是晚阶段结晶锆石的形成时间. 因此, 将第二组11个年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值计算, 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187.4±3.5 Ma(图3(c)), 属于燕山早期.对巷子口超单元花岗岩的HWS-48号样品也进行了14个点的分析, 从图3(d)可看到, 少数分析结果的谐和性较好, 大部分分析结果表现为明显的不谐和. 其中, 谐和的年龄除了一个为855 Ma(HWS48-10)以外, 其他的基本集中在180~188 Ma范围内; 不谐和的年龄最老的为2358 Ma(HWS48-06), 属于古元古代. 大部分不谐和年龄分布于237~380 Ma(表1). 对照锆石的CL图像, 我们发现, 印支期以前的年龄数据均采集于前述的双层结构的核部, 而较谐和的年610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第35卷第7期丁 兴等: 湖南沩山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 U-Pb定年: 成岩启示和意义611612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第35卷图3 沩山花岗岩中的锆石U-Pb 谐和图加权平均值计算, 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184.5±5.1 Ma (图3(d)), 属于燕山早期.可见, 湖南沩山唐市超单元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 属于印支期; 而巷子口超单元花岗岩形成于早-中侏罗世, 属于燕山早期, 并非原来认为的晚三叠世.3.3 讨论结合锆石的内部结构分析和野外地质考察, 综合考虑上述测年结果, 可以进行以下三方面讨论:(1) 燕山早期巷子口超单元花岗岩的两个样品(HWS41, HWS48), 展示了四个采集于锆石核部的谐和年龄, 即221 Ma (HWS41-01), 221 Ma (HWS41- 16), 223 Ma (HWS41-20)和228 Ma (HWS48-07). 这动的记录. 另外, HWS-48号样品237 Ma 前的锆石与燕山早期的锆石无论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上差异较大(图2(d)), 暗示了在±237~±188 Ma 之间存在一次广泛而强烈的锆石改造活动. 并且, 237 Ma 之前的锆石测试结果基本为不谐和年龄, 很明显是受到过热事件的影响而发生了Pb 丢失[19]. 在谐和图图3(d)上, 由不谐和数据点构成的不一致线与谐和线的下交点为248±110 Ma, 与本区印支期岩浆作用的时间较一致[5,6,22,23]. 以上综合表明印支晚期的构造-岩浆作用在本区地质演化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而关键的角色.(2) 在野外地质关系上, 燕山早期花岗岩以多次第7期丁 兴等: 湖南沩山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 U-Pb定年: 成岩启示和意义613锆石内部结构上, 燕山早期锆石的核部多为经历了溶蚀或重结晶作用的印支晚期岩浆锆石(图2(c), (d)); 在岩浆锆石形成时间上, 印支晚期锆石记录的时间变化于206~221 Ma, 燕山早期锆石记录的时间变化于180~196 Ma(表1), 最小时间差约10 Ma. 这些暗示了本区燕山早期的岩浆活动卷入了印支晚期的物质, 两期的岩浆活动可能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但相对而言, 燕山早期花岗岩面积不足/接近于印支晚期花岗岩的1/2; 印支晚期锆石形态完整(图2(a), (b)), 没有明显的后期改造痕迹, 年龄数据谐和性也较好(图3(a), (b)). 表明本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不如印支晚期岩浆活动广泛、强烈. 而且燕山早期花岗岩(尤其HWS-48)含较多老年龄的残留锆石, 暗示其来源不浅于印支晚期花岗岩, 与印支晚期花岗岩可能并非同一源区, 也不存在演化关系.(3) 燕山早期HWS-48号样品中锆石, 常包裹发生重结晶作用的古生代-元古代的捕掳锆石或残留锆石核, 其同位素年龄最老的达到2358 Ma(表1); 在谐和图(图3(d))上, 不一致线与谐和线的上交点为2306±210 Ma, 由此推断燕山早期花岗岩的源岩有一部分可能属于古元古代. 此外, 以前的研究[24~26], 在长沙、益阳等湘东北、湘东南地区均发现1800~3100 Ma 的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存在, 因而本文2358 Ma的残留锆石年龄的获得, 表明沩山等湘中北地区也存在早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 是华南地块结晶基底的一部分.4 成岩启示和意义众所周知, 印支运动的提出, 始于上世纪初期, 是指发生在越南三叠纪地层中的构造不整合事件, 并认为它不仅与印支和华南地块之间的大陆碰撞作用有关[27], 而且还使华南大陆与华北大陆碰撞对接形成秦岭造山带[27,28].关于印支运动及印支期花岗岩的成因, 周新民[4]考虑到华南印支期花岗岩量少, 分散, 整体上呈面状分布, 并缺相应的共生火山岩, 认为“其成因不应与碰撞或消减作用直接关联”; “它们中的多数是浅色熔融为主导的机制下,在中地壳深度, 早-中元古代泥砂质沉积变质岩系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 从区域构造位置上来看, 华南地块夹持在秦岭-大别和松马(Song Ma, 位于越南北部)两条印支期缝合带之间,因此无疑受到了印支运动的深刻影响.近年的研究表明, 越南北部Song Chay Massif地块[29]、Day Nui Con V oi附近的地块[30]和越南中部的Truong Son带[31]、Da Nang-Khe Sanh地块[32]及Kontum地块[33]变质基底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 比较一致地记录了印支期变质作用的年龄为258~243 Ma. 而秦岭-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主要形成于中、晚三叠世(240~220 Ma)[34,35]; 南秦岭同碰撞花岗岩形成于205~220 Ma[36]. 位于两条缝合带之间的华南,近几年也涌现了一批属于印支期的高质量年龄(表2):表2 华南印支岩石的同位素年龄地区测试方法年龄/Ma 文献海南什哺、长安SHRIMP241±1, 243±4,252±5[37]海南乐东尖峰岭岩体黑云母40Ar-39Ar法,等时线年龄(n=8)243±4 [38]桂东南十万大山-大容山SHRIMP, 加权平均年龄230±4, 233±5,236±4[39]福建明溪洋坊岩体SHRIMP, 加权平均年龄(n=15)242±4 [40]浙江景宁SHRIMP, 加权平均年龄(n=12)252±5 [41]云开大山东麓白云母40Ar-39Ar法,等时线年龄(n=8)229±3, 250±3,255±3[42]广东仁化长沙岩体锆石U-Pb稀释法, 加权平均年龄(n=4)224.8±4 [23]广东贵东岩体LA-ICPMS, 加权平均年龄236±8、239±5[3]江西全南五里亭岩体LA-ICPMS, 加权平均年龄(n=11)238±5 [43]江西上饶张天堂岩体锆石U-Pb稀释法, 加权平均年龄(n=2)216±7 [23]湘南道县SHRIMP 225±2[44]湘西南诸广山、越城岭锆石U-Pb稀释法, 加权平均年龄207±1, 212±5,220±2*湘南苗儿山全岩Rb-Sr等时线,等时线年龄214±13, 217±20,259±16*湖南桃江桃江岩体SHRIMP, 加权平均年龄(n=7)211±3 [45]湖南安化大神山岩体SHRIMP, 加权平均年龄(n=13)218±3 [45]江苏东海县SHRIMP 209±5,228±5[35]南秦岭锆石U-Pb稀释法,一致年龄206~220 [36]614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第35卷如海南岛闪长岩和正长岩类的成岩年龄为241~252 Ma[37,38], 桂东南十万大山-大容山堇青石花岗岩和紫苏辉石斑岩的成岩年龄为230~236 Ma[39], 云开大山片麻状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229~255 Ma[42], 赣南、粤北部分花岗岩的成岩年龄在216~239 Ma之间[3,43]. 而湘南道县爆发式玄武质角砾岩筒中辉长岩包体测得的年龄为225 Ma[44], 湘西南及湘中花岗岩类的成岩时间为207~220 Ma[45], 局部为259 Ma, 以及本文沩山岩体的LA-ICPMS年龄(211~216 Ma). 同时, 通过对湖南83个印支期年龄数据的统计分析[5~6], 我们发现, 湖南境内大于240 Ma的年龄数据较少, 年龄峰期出现于210~225 Ma之间. 因此, 虽然琼、桂、粤等地分布着一些印支早期岩体, 但在板内, 即湖南境内, 明显地以印支晚期岩浆活动为主. 正如前述, 印支晚期的构造-岩浆作用可能在湖南中生代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这也说明早中生代时, 华南地块受印支板块侧面挤压后, 整体向北与华北板块碰撞. 两次碰撞的高峰期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也暗示了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后, 应力由南向北逐步传播. 同时由于Qiangtang-Sibumasu增生到印支-华南板块[27], 以及松潘-甘孜挤压造山带的形成[27,46,47], 应力最终受南北两端挤压及西端造山带限制而在华南板块内部(尤其湖南境内)聚集[48]. 应力不断聚集的结果是地层的褶皱、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的产生[22]和同期盆地的受挤压, 并导致地壳加厚至≤50 km左右[4,23,49]. 王岳军等[49]在合理构建湖南印支期地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 就得出了陆内地壳叠置加厚是控制湖南印支期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主导因素这一结论. 而地壳在加厚后10~20 Ma的时间间隔内会发生热-应力的松弛作用[50], 进入伸展应力体制[4], 从而形成了华南±205~±225 Ma的印支晚期花岗岩, 从这个意义上, 华南印支晚期花岗岩应属于碰撞后的板内花岗岩.另外, 考虑到沩山花岗岩体局部含有角闪石和自形的褐帘石、绿帘石等矿物, 以及湖南其他的同期较基性岩体的存在(如桃江岩体), 不排除局部有玄武岩底侵的可能. 总之, 华南(尤其是湖南)印支晚期花的联系, 是碰撞挤压后的应力松弛阶段的产物.沩山多时代复式花岗岩体, 特别是其中燕山早期花岗岩的厘定, 对全面认识华南燕山期花岗岩的成因和大地构造演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燕山早期花岗岩在华南地区分布甚为广泛, 其中仅南岭地区出露面积就达31546 km2[4]. 关于其成因, 现在比较公认的看法是, 这些燕山期花岗岩的形成与古太平洋向欧亚大陆的俯冲消减作用有关[4,23,51], 俯冲作用影响的西界是赣江断裂带. 而湖南燕山早期花岗岩产出于赣江断裂带西侧, 位于华南燕山期花岗岩分布区的最西北端; 没有沿海燕山期花岗岩明显的成带性; 产出时间正好处于南岭岩浆活动宁静期, 即J1[4,23], 说明湖南燕山早期花岗岩的成因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 并无物质上的直接联系, 与大多数印支晚期花岗岩一样是板内花岗岩. 其成因可能受控于印支运动影响后的华南地壳的持续自然减薄, 以及从侏罗纪开始的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应力, 该应力经刚性陆壳传递到华南内陆(在地壳深度内表现为伸展力), 就在上述两种伸展应力共同作用下, 经中下地壳继续减压熔融而形成.5 结论(1) 湖南沩山花岗岩体中的唐市超单元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晚期, 211±1.6和215.7±1.9 Ma(2个样品); 巷子口超单元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早期, 而不是原来认为的印支晚期, 187.4±3.5和184.5±5.1 Ma(2个样品). 因此, 沩山花岗岩体是一个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多期次岩浆侵入的复式岩体.(2) 锆石的CL图像表明, 印支晚期花岗岩的锆石形态相似, 内部结构较为简单, 多为岩浆结晶锆石; 而燕山早期花岗岩的锆石则复杂得多, 形态以颗粒状和柱状为主, 内部结构可分双层和三层, 既有变质残留核, 又有岩浆增生锆石. 总体上反映了燕山早期花岗岩比印支晚期花岗岩复杂. 由此说明印支晚期构造-岩浆作用在本区地质演化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而关键的角色.(3) 沩山存在大量古生代-元古代的捕掳锆石或第7期丁 兴等: 湖南沩山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 U-Pb定年: 成岩启示和意义615有关. 而2358 Ma的残留锆石年龄的获得, 表明沩山等湘中地区也存在早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 它是华南地块结晶基底的一部分.(4) 沩山复式花岗岩体中, 印支晚期的唐市超单元花岗岩为碰撞后花岗岩, 滞后于前述印支主碰撞期(258~243) Ma约20多百万年; 燕山早期的巷子口超单元花岗岩形成于印支运动后的继续伸展和燕山运动最早期板内伸展应力条件下. 因此, 它们都是经陆壳部分熔融的板内岩浆作用产物.参考文献1 陈培荣, 周新民, 张文兰, 等. 南岭东段燕山早期正长岩-花岗岩杂岩的成因和意义. 中国科学, D辑, 2004, 34(6): 493~5032 华仁民, 陈培荣, 张文兰, 等. 华南中、新生代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系统. 中国科学, D辑, 2003, 33(4): 335~3433 徐夕生, 邓平, O’Reilly S Y, 等. 华南贵东杂岩体单颗粒锆石激光探针ICPMS U-Pb定年及其成岩意义. 科学通报, 2003, 48(12): 1328~13344 周新民. 对华南花岗岩研究的若干思考. 高校地质学报, 2003,9(4): 556~5655 湖南省地质矿产厅区域地质调查所. 湖南省花岗岩类岩体地质图. 湖南地质, 1995, 增刊8附件: 1~736 湖南省地质矿产厅区域地质调查所. 湖南省花岗岩单元-超单元划分及其成矿专属性. 湖南地质, 1995, 增刊8: 1~847 宋彪, 张玉海, 万渝生, 等. 锆石SHRIMP样品靶制作、年龄测定及有关现象讨论. 地质论评, 2002, 5(增刊): 26~308 袁洪林, 吴福元, 高山, 等. 东北地区新生代侵入体的锆石激光探针U-Pb年龄测定与稀土元素成分分析. 科学通报, 2003, 48(14): 1511~15209 Ludwig K R. ISOPLOT: A plotting and regression program for ra-diogenic-isotope data. US Geological Survey Open-File Report, 1991, 3910 Vavra G, Gebauer D, Schmid R. Multiple zircon growth and re-crystallization during polyphase Late Carboniferous to Triassic metamorphism in granulites of the Ivrea Zone (Southern Alps): Anion microprobe (SHRIMP) study. Contrib Mineral Petrol, 1996, 122: 337~35811 Vavra G, Schmid R, Gebauer D. Internal morphology, habit andU-Th-Pb microanalysis of amphibolite-to-granulite facies zircon: Geochronology of the Ivrea Zone (Southern Alps). Contrib Min-eral Petrol, 1999, 134: 380~40412 Hermann J, Rubatto D, Korsakov A. Multiple zircon growth dur-ing fast exhumation of diamondiferous, deeply subducted conti-nental crust (Kokchetav Massif, Kazakhstan). Contrib Mineral Petrol, 2001, 141: 66~82学报, 2003, 19(3): 506~51214 吴元保, 陈道公, 夏群科, 等. 大别山双河地区花岗质片麻岩锆石的离子探针定年.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20(4): 298~30115 吴元保, 陈道公, 夏群科, 等. 大别山黄土岭麻粒岩中锆石LAM-ICP-MS微区微量元素分析和Pb-Pb定年. 中国科学, D辑, 2003, 33(1): 20~2816 梁细荣, 李献华, 刘永康, 等. 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锆石微区铀-铅年龄及微量元素. 岩矿测试, 1999, 18(4): 253~25817 Pidgeon R T. Recrystallisation of oscillatory zoned zircon: somegeochronological and petrological implications. Contrib Mineral Petrol, 1992, 110: 463~47218 吴元保, 陈道公, 程昊, 等. 碧溪岭岩体中石榴橄榄岩的锆石显微结构及离子探针定年.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7(3): 356~362 19 Mezger K, Krogstad E J. Interpretation of discordant U-Pb zirconages: An evaluation. J Metamorphic Geol, 1997, 15: 127~14020 李献华, 刘颖, 涂湘林, 等. S型花岗岩中锆石U-Pb同位素体系的多阶段演化及其年代学意义. 矿物学报, 1996, 16(2): 170~17721 Connelly J N. Degree of preservation of igneous zonation in zir-con as a signpost for concordancy in U/Pb geochronology.Chemical Geology, 2000, 172: 25~3922 湖南省地质矿产局. 湖南省区域地质志.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823 孙涛, 周新民, 陈培荣, 等. 南岭东段中生代强过铝花岗岩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中国科学, D辑, 2003, 33(12): 1209~1218 24 谢玲琳, 谢文安. 从稳定同位素测年信息探讨湖南的结晶基底.湖南地质, 2000, 19(4): 219~22525 唐晓珊, 贾宝华, 黄建中. 湖南早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的Sm-Nd同位素年龄.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4, 25(1): 55~6326 郭乐群, 唐晓珊, 彭和求. 湖南益阳早前寒武纪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岩的Sm-Nd同位素年龄.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3, 2: 46~5127 Carter A, Roques D, Bristow C, et al. Understanding Mesozoicaccretion in Southeast Asia: Significance of Triassic thermotec-tonism (Indosinian orogeny) in Vietnam. Geology, 2001, 29: 211~21428 Meng Q R, Zhang G W. Geologic framework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Tectonophysics, 2000, 323: 183~19629 Maluski H, Lepvrier C, Jolivet L, et al. Ar-Ar and fission-trackages in the Song Chay Massif: Early Triassic and Cenozoic tec-tonics in northern Vietnam.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01, 19: 233~24830 Lan C Y, Chung S L, Chen C H, et al. Geochemical and Sr-Nd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ic rocks from northern Vietnam.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00,18: 267~280。
北秦岭骨头崖岩体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撞 作 用或 者陆 内碰撞 造 山过程 得 以显现 ,之 后 的
构造 背景 为岩 石 圈垮塌 ( 拆沉) 。因此 ,骨头 崖岩 体 应 形成 于板 内构造 环 境 ,陆 内块 体 的岩石 圈不
坪岩 体 约 1 . 8 k m,北侧 紧邻 鹰爪 山岩 体和 西 庄河
岩体 ( 图1 ) 。 样 品测试 在 中 国地 质大 学 ( 武汉 )地 质 过程
1 1 河 南 省有 色金 属地 质勘 查总 院 ,郑州 ,4 5 0 0 5 2 ; 2 1河 南省 有 色金属 深 部找矿 勘 查技 术研 究重 点实 验室 ,郑 J ’ I ' 1 ,4 5 0 0 5 2
关键词:骨头崖;锆石定年 ;北秦岭 骨头 崖岩 体位 于西 峡县 北部 ,大 地构 造位 置
均 一 性和 重力 不稳 定性 所导致 的区域岩 石 圈垮塌
( 拆 沉 )过程 是骨 头崖 岩体形 成 的深部 背景 。
与矿 产 资源 国家重 点实 验室 L A . I C P . MS上完 成 ,
・ 注 :本 文为 国 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项 目 ( 编号 :U1 5 0 4 4 0 5 ) 、河 南 省基础 与 前沿 技术 研 究计 划 ( 编号 : 1 6 2 3 0 0 4 1 0 0 6 5 ) 、河 南 省 国土 资 源厅科 技 攻关
期。
4 6 3 Ma - 4 7 5 Ma之 间 ( 赵 娇 等 ,2 0 1 2 ) ,侵 入 岩主
要为 古 生代 西庄河 岩体 、鹰 爪 山岩体 和燕 山期二 郎坪 岩体 、骨 头崖 岩体 ,其 中西庄河 岩体 的锆石
年龄 为 4 4 0 Ma - 4 7 4 Ma( 陆松 年 等 ,2 0 0 3 ;郭彩 莲
北秦岭西段胡店片麻状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北秦岭西段胡店片麻状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王洪亮;何世平;陈隽璐;徐学义;孙勇;第五春荣;李海平【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年(卷),期】2007(34)1【摘要】北秦岭西段陕西胡店片麻状细粒二长花岗岩中获得(1770±13)Ma的LA-ICP-MS单颗粒锆石微区U-Pb同位素年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证明,该片麻状细粒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板块边缘的俯冲一碰撞构造环境,岩浆源于部分熔融的中上地壳物质.该变形侵入体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及时代与太白岩基巩坚沟变形侵入体基本一致.代表了北秦岭造山带西段古元古代末、中元古代初期的一次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该事件与中国的吕梁运动时代大体相当,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的形成有一定的成因联系.这一新的资料,对研究北秦岭造山带元古宙大地构造格局、构造演化及中国大陆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9页(P17-25)【作者】王洪亮;何世平;陈隽璐;徐学义;孙勇;第五春荣;李海平【作者单位】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3【相关文献】1.藏南亚东地区片麻状含石榴子石黑云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时超;李荣社;何世平;王超;潘术娟;刘银;辜平阳2.北秦岭西段宽坪岩群斜长角闪岩锆石LA-ICP-MS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何世平;王洪亮;陈隽璐;徐学义;张宏飞;任光明;余吉远3.北秦岭太白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吕星球;王晓霞;柯昌辉;李金宝;杨阳;孟旭阳;聂政融;章培春4.桐柏地区北秦岭地体中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李运冬;张盼;何孝良;张洒5.中国东北额尔古纳地块新太古代岩浆事件——钻孔片麻状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测年证据 [J], 邵军;李永飞;周永恒;王宏博;张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秦岭武关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成因研究
( .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安地质调查 中心 ,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 陕西 西安 705 ; 10 4
2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 与资源学院 , 陕西 西安 摘
705 ) 1 0 4
要:武关 岩体位于北秦岭武关镇 , 侵入于丹凤岩群之 中, 主要 岩石类型为 闪长岩 和花 岗闪长岩 , 低钾拉斑 一 属 中
第3 0卷
第 4期
岩
石
矿
物
学
杂
志
Vo . 3 1 0, No 4:61 . 0~ 6 4 2
21 年 7 01 月
ACT A P Y E ROLOGI CA ET M I NERAI GI 0 . CA
J l,2 1 u y 01
北 秦 岭 武 关岩 体 L .C MS锆 石 U. b AI P P 定 年 及 岩 石 成 因研 究
f l te g hee n s i d srn t lme t.wihahg LE HF E r t .Ge c e c l aaas u g s h v le n fas b e t ih LI / S ai o o h mia t l s g ett ei ov me t u — d o n o
钾钙碱性 系列 。微量元 素地 球化 学特征为富集大 离子 亲石元素 而亏损 高场强 元素 、 具有 较高 的 L L H S 比值 , IE/ F E 且显示 出有俯 冲沉 积物的地球化学信息 , 因而其 形成与 大洋俯 冲消减 作用有 关 。稀 土元素球 粒 陨石 标准化 分配 型 式为 L E R E富集、 E HR E平坦 的右倾 型 且无 明 显 的 E u负 异 常。此外 , 明显 富铝 、 其 富钠 , 较 高 的 S/ b比值 和 有 rY C O/ 2 a Na0比值 , 因而极有可能 为角 闪石作 为主要残余条件下玄武质岩石 部分熔 融的产物 。在假定 有角 闪石 为稳定 残 留的中下地壳 压力 条件下 , 通过对稀 土元 素的模拟计算表 明: 以丹 凤岩群 中形成 于岛弧环境下 的斜长角 闪岩为 源 岩在部分熔融程度 为 3 %-4 %, 0 - 0 残余矿 物相 以角闪石为主并伴有少量 的斜长石 和单斜 辉石 ( 榴子石极 有可能无 石 残余 ) 的条件下 , 以形成该类 岩体。经锆石阴极发光 ( L 研究及 I I P 可 C) A— Ms同位素测 年技术分 析后 可知 , C 武关岩 体 的锆石 U_b同位 素年龄为 4 8 6 . 。该年龄晚于商丹洋 的俯 冲消减 阶段 , 仍明显保 留有俯 冲消减环境 P 3 . ±2 2Ma 但 所具有 的地球 化学特征 , 因而其 可能继 承有 俯 冲消减 源区 的地 球化学 特征 。以岛弧成 因 的斜 长角 闪岩为源 岩进行 的稀土元 素部 分熔 融模 拟计算 , 以证 明武关岩体 为北秦 岭加里 东造 山期 中下地壳源 区岩 石在碰撞 造 山过程 中由 可 “ 滞后 的消减源 区” 部分 熔融的产物 。 关键词 : 武关岩体 ; 凤岩群 ; 丹 商丹构造带 ; 俯冲消减作用
秦岭杂岩牛角山花岗质片麻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秦岭杂岩牛角山花岗质片麻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其
地质意义
王涛;李伍平
【期刊名称】《中国区域地质》
【年(卷),期】1998(017)003
【摘要】秦岭杂岩中发育的花岗质片麻岩体是目前秦岭造山带核部所识别的最古老的花岗质深成岩体。
选取6组粒径晶形好,无磁性锆石进行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是(959±3.6)Ma。
这一成果对进一步认识该区晋宁期岩浆活动,构造背景及区域变形时代等具有一定意义。
【总页数】4页(P262-265)
【作者】王涛;李伍平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系;中国地质大学地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88.36
【相关文献】
1.秦岭造山带商南--西峡地区富水杂岩的变辉长岩中斜锆石与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差异 [J], 李惠民;陈志宏;相振群;李怀坤;陆松年;周红英;宋彪
2.西秦岭天水市元龙地区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刘会彬;裴先治;丁仨平;李佐臣;孙仁奇
3.西秦岭北缘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裴先治;丁仨平;张国伟;刘会彬;李佐臣;李王晔;刘战庆;孟勇
4.秦岭富水杂岩的变辉长岩中斜锆石与锆石U-Pb 同位素年龄的差异及其地质意义[J], 李惠民;相振群;李怀坤;陆松年;陈志宏;周红英;宋彪
5.秦岭富水杂岩的变辉长岩中斜锆石与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差异及其地质意义[J], 李惠民;相振群;李怀坤;陆松年;陈志宏;周红英;宋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秦岭蟒岭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其演化
北秦岭蟒岭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其演化北秦岭蟒岭岩体是北秦岭中的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岩体,该岩体岩石类型丰富,主要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辉长岩等。
为了研究该岩体的形成演化过程,科学家开展了多个方面的研究,包括锆石U-Pb年龄研究以及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组成等方面的研究。
锆石U-Pb年龄研究是通过对岩体中锆石的U-Pb定年,来确定该岩体的形成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的时间为约1.96亿年前至1.92亿年前,属于中侏罗世早期,这一时间段为北秦岭地区内部构造事件和岩浆活动的高峰期。
同时,该岩体的年龄结果表明,它可能与另一岩体——蜜蜡溪岩体有一定的关联性,两个岩体的形成时间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也表明了北秦岭地区在中侏罗世的岩浆活动进程。
此外,岩体地球化学元素组成研究也是了解该岩体演化过程的关键。
该岩体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较低的TiO2和Al2O3含量,表明该岩体属于高硅钙碱性岩质,该岩体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显示出明显的地壳来源特征,显示出高度的岩石交代作用和岩浆混染作用。
所有这些特征表明,蟒岭岩体是由壳源物质长期深部交代作用形成的,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深部物质的强烈影响。
总之,北秦岭蟒岭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以及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组成的研究,丰富了北秦岭构造演化的信息。
这个研究结果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该岩体演化过程,以及北秦岭地区的地质演变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科学数据。
相关数据:- 北秦岭蟒岭岩体形成时间为1.96亿年前至1.92亿年前,属于中侏罗世早期;- 该岩体地球化学元素组成为高硅钙碱性岩质,具有较高的SiO2、较低的TiO2和Al2O3含量;- 该岩体的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出明显的地壳来源特征,表明该岩体是由壳源物质长期深部交代作用形成的。
分析:北秦岭蟒岭岩体的形成时间为中侏罗世早期,这一时间段是北秦岭地区内部构造事件和岩浆活动的高峰期。
因此,该岩体的形成与北秦岭地区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它和其他研究得到的岩石体年龄数据一起,提供了进一步了解北秦岭岩浆演化历史的基础数据。
秦岭造山带蟒岭花岗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1 中国地质 科 学 院地 质研 究所 , 京 ,10 3 ; )安徽 省 地矿 局 3 1地质 队 , ) 北 007 2 2 安徽铜 陵 , 4 0 3 243 ;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激光剥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实验室 , ) 合肥 , 306 202
段 :6 1 0~1 0 a和 1 0~1 0 a 这些 花 岗岩 岩体 主 3M 2 0M ,
1 地 质 背 景
中央 造 山带横 贯 中国 中部 , 西起 昆仑 , 阿尔 金 经 和祁 连 山 , 至 秦 岭一 大 别 和 苏 鲁 地 区 , 长 超 过 东 全 40 k 成 为 分 隔 中 国 南 北 大 地 构 造 的重 要 界 限 00 m, ( 姜春 发等 ,0 2 杨 经 绥等 ,02 。秦 岭 造 山带 是 20 ; 20 ) 中央造 山带 的重要 组 成 部分 , 于华 北 板 块 与 扬 子 位 板块之 间 , 构 造 演 化 受 到 两 大 陆 块 的共 同影 响 其
2 82 智 ’ … ~ 第 卷 年7 地 质 论 评 1 月 0 5 一 。
GOOI L EI Vl N ELGC VE AR W J 2. o 。 u o 1 . 1 y
秦 岭造 山带蟒 岭花 岗岩 锆 石 L I P MSU・ b A—C - P 年 龄 及 其 地 质 意 义
内容提要 : 岭花岗岩位于东秦岭地 区商南一丹 凤断裂 带北侧 的北秦 岭构造带 上 , 北西西 走 向, 区域构造 蟒 呈 与 线方 向基本一致 。本文报道 了该 岩体 的锆 石 L — PMSU P A I — —b定年 数据和地 球化学数据 , C 并结 合前人 的资料 初步 总 结了该岩体的年代学特征 。结果显示 , 蟒岭花 岗岩 的岩浆演化 可以分为 两个阶段 : 晚侏 罗世一 早 白垩世 的二长花 岗 岩( 5 . 18 4±1 8 . Ma~10 5-13 ) 6 . 4 . Ma 和早 白垩世 中期 的钾长花岗岩 (2 . 20 ) - 14 1± . Ma 。此外 , 品0 C 2 4获得锆石 样 9 L6
西秦岭西段然果儿岗花岗闪长岩体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3 J J } J
新
疆 地
质
2 ( ) 1 5 9川
S l , I 】 , 2 01 5
VI l l _ 3 3 N【 J . 3
XI N 3 { A N( GEO J ( ) (
文章编号 : 1 0 0 0 — 8 8 4 5 ( 2 O 1 5 ) 0 3 — 3 9 3 — 0 6
西秦 岭 造 山带 夹 持 于 青 海 南 山北 缘 断 裂 的土 门关 断 裂 和 玛 沁 一 略阳断裂间 , 呈 Nw 向展 布 。大 地 构 造 位 置 上 西 秦 岭 造 山带 处 于 古 亚 洲 构 造 域 、
1区域地质 背景
研 究 区位 于西秦 岭造 山带 与东 昆仑 造 山带东 部 衔 接部 位 的青海 南 山造 山带 内。青海 南 山造 山带 是 夹 持 于柴达 木地块 与若 尔盖 地块 间 的大陆碰 撞造 山
境 。结 果表明 , 花 岗闪长岩 中锆石 Y h / U比值较 高 , 锆石 内部 发育振荡环带 , 具岩浆成 因特点 ; 花岗闪长岩 的结 晶年
龄为( 2 2 7 : k 4 ) Ma ( MS WD= 2 . 0 ) , 表 明其形 成时代 为晚三叠世卡 尼期 。然果儿 岗花岗闪长岩形 成于后碰撞环 境 , 或 者 至少 是由同碰撞 到后碰撞 的转折 阶段 。 关键词 : 西秦岭造 山带 ; 花岗闪长岩 ; 锆石 u. P b 定年 ; 形成环境
带, 经历 了不同体制 、 不同类型的多期造 山作用 , 构 成 多 阶段 、 多样 式 的复合 性 大陆造 山带 , 地质 构造极
为复杂 。出露地 层 主要 由 中古生 代 、 新 生代 组成 , 主 要 为浅海碳 酸盐岩 沉积 、 碎 屑岩沉积 ( 图1 ) 。 然 果 儿 岗花 岗闪 长 岩 体 出露 于 兴 海 县 城 西 北 部, 侵 位 于 中下 三 叠统 隆务 河 群 , 围岩 为 砂 岩 夹粉 砂质板岩 , 接 触 面产 状 5 3 。 ~ 7 O 。 ( 图1 - c ) 。岩 体 呈 近 E W 向展布 , 切 割 NE向断裂 。岩 体 未发生 变 质变形 作用。
中国西秦岭碎屑锆石U_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第15卷第4期2008年7月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 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Vol.15No.4J ul.2008收稿日期:2008201224;修回日期:20082032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34052,40673046,40173007);教育部重点项目(Key03032)作者简介:陈岳龙(196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区域地球化学与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E 2mail:chyl@中国西秦岭碎屑锆石U 2Pb 年龄及其构造意义陈岳龙1, 李大鹏1, 周 建1, 张宏飞2, 刘 飞1, 聂兰仕1, 蒋丽婷1, 柳小明3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3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Chen Yuelong 1, Li Dapeng 1, Zhou Jian 1, Zhang H ongfei 2, Liu Fei 1, Nie Lanshi 1,Jiang Liting 1, Liu Xiaoming 311Sch ool of E 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 ciences(Beijing),Beij ing 100083,China 21F aculty of Ear th Sciences ,China Univer 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Wuhan 430074,China 31K ey L aborator y of Continen tal Dy namics,N or thwes t Univer sity ,Xi p an 710069,ChinaChen Yuelong,Li Dapeng,Zhou Jian,et al 1U 2P b ages of zir cons in Wester n Qinling Mounta in,China ,and their tectonic im 2plications 1Ear th Science F rontiers ,2008,15(4):0882107Abstr act:The Wester n Qinling M ountain is the westwar d extension of the Eastern Qinling Mountain,which connects the North China cr aton,t he Qilian and Qaidam,and the Songpan 2Ganzi block on t he north,on the west,and on the south,respectively 1Clast ic sedimenta ry rocks of Pr ecambr ian to T riassic age from this region are studied in this art icle 1Detrit al zir con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sedimentary rocks for U 2Pb dat ing thr ough LA 2I CP MS 1Nd depleted mantle model ages resemble those of the Yangtze craton,with a statistical population of 115521198Ga,peaking appr oximately at 1181Ga,in cont rast to Paleoproter ozoic and Archean popula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1Devonian detrital zircon U 2Pb ages of 930to 730Ma indicat e their affinity to the Yan 2gtze craton,which was the intensive crust al gr owth stage in the provenance r egion 1The majority of t he Per mo 2Tr iassic clastic sedimentar y rocks ar e character ized by ages older than 1600Ma 1Detr ital zircon U 2P b ages and Sm 2Nd isotopic composit ions indicate that the basement rocks,on the southern ma rgin of the Nort h China cra 2ton,beca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Permo 2Tr iassic clast ic sedimenta ry r ocks 1The Yangtze cr aton con 2joined the North China cr aton during the Tr iassic t ime period 1Up to 50%of the Permo 2Tr iassic clastic sedi 2mentar y rocks of the west Qinling segment contain material f rom the basement rocks on the sout her 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 aton 1Key wor ds:clastic sedimentar y r ocks;Western Qinling Mountain;detrital zir con U 2Pb dating摘 要:西秦岭是北接华北克拉通、西接祁连与柴达木、南接松潘)甘孜地块的东秦岭造山带的西延。
西秦岭北缘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_省略_MS锆石U_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_裴先治
第81卷 第6期2007年6月地 质 学 报 ACT A GEOLOGICA SINICAV ol.81 N o.6June 2007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72121、40234041)、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04175)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200013000154)资助成果。
收稿日期:2007-01-23;改回日期:2007-03-26;责任编辑:郝梓国。
作者简介:裴先治,男,1963年生。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和区域地质学研究。
通讯地址:710054,西安市雁塔路南段126号,长安大学资源学院;Email:peixzh@s 。
西秦岭北缘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LA -ICP -MS锆石U -Pb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裴先治1),丁仨平1),张国伟2),刘会彬1),李佐臣1),李王晔3),刘战庆1),孟勇1)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2)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内容提要:西秦岭造山带北缘古元古界变质杂岩中新识别出新元古代元龙花岗质片麻岩和新阳花岗质片麻岩。
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T h/U 比值较高,阴极发光图象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岩浆成因特点。
L A -I CP -M S 锆石U -P b 同位素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914.7?7.6M a (M SW D =4.8)、978.5?4.8M a (M SWD =1.5)和935.5?3.1M a(M SWD=1.3),表明花岗岩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反映了新元古代早期西秦岭北缘存在一次俯冲碰撞事件,与R odinia 超大陆的汇聚事件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L A -ICP -M S 定年;锆石U -P b 年龄;西秦岭近年来,在秦岭造山带尤其在北秦岭构造带中通过T IMS 、SH RIM P 和LA -ICP -MS 锆石U -Pb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已经识别出较多的新元古代花岗岩类(陆松年等,2003,2004a,2004b,2005;陈志宏等,2004;张成立等,2004;王涛等,1994,1998,2002,2005,Chen D L et al,2004;Zhang C L et al,2004)。
北秦岭太白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北秦岭太白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北秦岭太白花岗岩体是陕西省北部地区重要的岩体之一,其地质年代及形成环境对于该地区的地质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对该花岗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
首先,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表明太白花岗岩体形成的年代为1.26-1.28亿年前,即侏罗纪早期。
这一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相符,但精度更高,为该地区地质演化的年代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同时,这一时间节点与北秦岭成矿带及周边地区中、晚侏罗纪岩浆活动的分布规律相吻合,表明太白花岗岩体的形成与区域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其次,太白花岗岩体具有丰富的石英、长石、黑云母等矿物组成,普遍呈现出中等粗粒度、均质致密等特征。
该花岗岩体所含物质组成丰富,显示出较为典型的始祖质特征,其形成与地幔、地壳交互作用密切相关。
其确立的地质年代与该区域周边形成的红瘤群、华家垣组等地层在时空上高度吻合,表明太白花岗岩体是区域构造演化、大型岩浆岩组成及成矿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对象。
总之,本次北秦岭太白花岗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研究为该地区的年代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并进一步证明了太白花岗岩体在区域构造演化及大型岩浆岩组成、成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本文所述的北秦岭太白花岗岩体是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测定其形成年代为1.26-1.28亿年前。
这一数据表明该岩体形成于侏罗纪早期,与之前研究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但精度更高。
这一数据为陕西省北部地区的年代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对于该地区的地质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太白花岗岩体的成分组成丰富,普遍呈现出中等粗粒度、均质致密等特征。
该岩体所含矿物主要包括石英、长石、黑云母等成分。
这一组成显示出较为典型的始祖质特征,表明其形成与地幔、地壳交互作用密切相关。
因此,太白花岗岩体的研究对于理解该地区的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秦岭陶湾群白云母片岩碎屑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CASE区域治理秦岭陶湾群白云母片岩碎屑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西北大学 翟光麾摘要:陶湾群位于华北地块与北秦岭造山带接触的过渡带的前缘,其分为三个岩层段,最下为灰质千枚岩,灰质钙质砾岩夹白云岩,向上为条带状绢云母绿泥大理岩夹钙质千枚岩和上部含灰质的绢云绿泥千枚岩。
通过野外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了变质程度更高的,介于千枚岩及片岩之间的岩石样本。
我们可以通过对其碎屑锆石定年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该地层的变质作用与北秦岭造山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秦岭;陶湾群;白云母片岩;锆石U-Pb测年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9-0165-0003一、区域地质背景秦岭造山带位于中国大陆中部,是组成中央造山带的重要部分,沿东西方向分布,秦岭造山带具有复杂的物质组成与构造演化历史。
在晚三叠世时,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发生碰撞,形成了被以商丹(商南—丹凤) 缝合带和勉略( 勉县—略阳) 缝合带为界划分为华北地块南缘、北秦岭造山带和南秦岭造山带的秦岭造山带[1]。
而本题所选的研究对象是陶湾群,位于华北地块与北秦岭造山带接触的过渡带的前缘。
它在洛南——栾川断裂带北侧呈长条状分布。
陶湾群西起陕西省洛南县蓝桥镇,经河南省卢氏县东延至栾川县庙子镇,近EW 向展布约 230km,南北宽4——10km[3]。
在前人的研究资料中,陶湾群在前人的研究中比较具有争议性,目前来看,大部分动物化石,其中时代可靠的化石都是指向寒武纪的。
但是这些化石一般在陶湾群下部的灰岩块和砾岩中存在,或者以碎片状态在基质中存在。
以此推断这些生物化石基本是寒武系的再沉积产物,并不是陶湾群形成的时候所产生的。
随后王宗起等人在陶湾群上部层位发现了一些几丁虫和虫颚等的微体古动物化石,进行分析之后综合认为陶湾群是属于奥陶系的地层[4-5]。
二、陶湾群地层特征陶湾群地层主要呈现十分明显的变质变形构造,整体岩层呈灰绿色,发育明显的褶皱变形,岩层破裂十分明显,从岩层破裂的新鲜面上可以初步观察到白云母与石英。
北桐柏长英质麻粒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北桐柏长英质麻粒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研究及其构造意义李少荣;陈思;李德万【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桐柏造山带中秦岭群中出露有志留纪麻粒岩,然而其原岩形成时代和变质年龄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
本文对北桐柏秦岭群中长英质麻粒岩中锆石开展了详细的形貌学、阴极发光图像、微量元素以及U-Pb年代学研究。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继承碎屑锆石给出了2.7~0.55 Ga的年龄,岩浆锆石给出了478±7 Ma(MSWD=0.73)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代表了桐柏长英质麻粒岩原岩的形成年龄。
变质锆石区域获得了437±7 Ma(MSWD=1.3,n=10)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
结合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和前人研究结果表明437±7 Ma可能代表了前进变质阶段的年龄。
而最外层的增生边给出了406±8 Ma(MSWD=0.72,n=4)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代表了退变质年龄。
我们认为在480 Ma时,商丹洋已开始向北俯冲,导致480 Ma左右的岩浆作用,由于持续的俯冲消减,在440~420 Ma时,洋中脊与弧交汇,发生洋脊俯冲导致志留纪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以及岩浆作用的发生。
%Granulite-facies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Tongbai orogen have great implica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whole Qinling-Tongbai-Dabie orogenic belt. However, the protolith age and granulite-facies metamorphic timing of the granulites have not been well constrained yet. In this paper, CL imaging, trace element analysis and U-Pb dating of zircon were undertaken for felsicgranulite from Tongbai orogen. U-Pb ages of the inherited detrial zircons and the magmatic zircons are 2.7Ga-0.55Ga and 478±7Ma (MSWD=0.73), respectively, which represent the formation age of the protolith. The metamorphic zircon rim yield a weighted mean age of 437 ±7Ma (MSWD=1.3, n=10),which represent the metamorphic age. Considering the trace-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zir-cons as well as former studies, the age of 437±7 Ma was suggested as the prograde metamorphic age. The outer overgrowth rim yield a weighted mean age of 406 ±8 Ma (MSWD=0.72,n=4), suggesting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Availabl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Prototethyan Shangdan oceanic crust pro-duced a series of magmatic pulses and metamorphism at ca. 480 Ma in the North Qinling-Tongbai orogen. At <br> 440420 Ma, a ridge is interpreted to have entered the subduction realm, resulting granulite-facies metamorphism and coeval magmatism.【总页数】9页(P158-166)【作者】李少荣;陈思;李德万【作者单位】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武汉430074;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3【相关文献】1.北祁连牛心山似斑状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张越;李向民;潘峰;宋忠宝2.西藏洞错埃达克质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J], 闫国川;王保弟;刘函;王立全;周放3.内蒙古大青山地区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J], 郭俊;马富财;杨文;成林强;李鹏;郭雪峰4.贺根山缝合带阿萨格图钾玄质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王金芳;李英杰;李红阳;董培培5.北大别黄土岭长英质麻粒岩的原岩、变质作用及源区热事件年龄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约束 [J], 陈能松;刘嵘;孙敏;李惠民;何蕾;王勤燕;张宏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秦岭西段宽坪岩群斜长角闪岩锆石LA-ICP-MS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北秦岭西段宽坪岩群斜长角闪岩锆石LA-ICP-MS测年及其地质意义2010-10-15甘肃天水东岔镇一带出露的宽坪岩群位于北祁连-北秦岭-华北板块交界地带,呈残留体状分布于花岗岩之中,主体为一套低角闪岩相变质的片麻岩、片岩夹斜长角闪岩.利用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方法,对其中的斜长角闪岩进行单颗粒锆石微区U-Pb同位素测定,获得1753±14Ma的上交点年龄,为古元古代晚期;并反映出415±2Ma~383±2Ma的变质年龄信息.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区域上宽坪岩群主体形成年龄为中元古代,而研究区的'宽坪岩群形成于古元古代,受到加里东晚期和华力西早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推测研究区的宽坪岩群可能属于华北古老基底南缘的组成部分.作者:何世平王洪亮陈隽璐徐学义张宏飞任光明余吉远 HE Shiping WANG Hongliang CHEN Juanlu XU Xueyi ZHANG Hongfei REN Guangming YU Jiyuan 作者单位:何世平,陈隽璐,HE Shiping,CHEN Juanlu(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710054)王洪亮,WANG Hongliang(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710054;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徐学义,任光明,余吉远,XU Xueyi,REN Guangming,YU Jiyuan(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710054)张宏飞,ZHANG Hongfei(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刊名:地质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GE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7 81(1) 分类号:P5 关键词:宽坪岩群斜长角闪岩锆石U-Pb年代学LA-ICP-MS 古元古代晚期。
北祁连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北祁连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北祁连龙王山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这座山的地质特征和历史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其中,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晚志留世花岗岩的形成时间及其成因。
研究表明,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的形成时间为406.5±1.5 Ma。
此外,该花岗岩中显示出一定的斜长石晶形和部分摩擦纹,说明其为深部结晶岩浆在地壳上升过程中形成的花岗岩。
由于构造作用和热液作用的影响,该花岗岩中还包含有石英、黑云母、钾长石等矿物。
此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
其发生在造山带的背景下,与地球板块的俯冲碰撞有关。
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富集LILE、Pb、U等元素的异常。
研究成果表明,北祁连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是一个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构造演化复杂的岩体。
通过对其成因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为矿产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研究成果也为研究早古生代的地球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北祁连龙王山晚志留世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者获得了如下数据:- 花岗岩的形成时间为406.5±1.5 Ma。
- 花岗岩中大量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
- 花岗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LILE、Pb、U等元素。
- 花岗岩中包含有石英、黑云母、钾长石等矿物。
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测年结果表明该花岗岩形成于晚志留世,揭示了这座山的地质历史。
其次,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以得知该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与挤压古地壳的变质作用有关。
同时,其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说明该花岗岩是来源于同一性质的岩浆的混合产物。
北秦岭太白花岗岩体LA_ICP_MS锆石U_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_吕星球
2014年2月February,2014 矿 床 地 质 M I NERAL D EPOSI T S第33卷 第1期33(1):37~52文章编号:0258-7106(2014)01-0037-16北秦岭太白花岗岩体LA-ICP-M 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吕星球1,2,王晓霞2**,柯昌辉2,李金宝3,杨 阳1,孟旭阳1,聂政融1,2,章培春1,4(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3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4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摘 要 北秦岭太白岩体位于商丹构造带北侧。
野外侵入关系和LA-I CP-M S锆石U-Pb定年显示,该岩体由早志留世的五里峡岩体、晚三叠世的红崖河岩体和早白垩世的下板寺岩体组成。
五里峡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31±2)M a;红崖河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14±2)M a;下板寺岩体为粗粒黑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30±1)M a,表明太白岩体是由3个不同时代岩体组成的侵入复合杂岩体。
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早志留世五里峡岩体可能与秦岭微板块沿商丹缝合带俯冲碰撞有关;晚三叠世红崖河岩体与秦岭早中生代主期岩浆作用一致,是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碰撞的产物;燕山期的下板寺花岗岩属于板内岩浆作用。
研究显示,今后应注意大岩体的解体,其可能隐含着不可忽视的构造-岩浆作用信息。
关键词 地球化学;锆石U-Pb测年;花岗岩;商丹构造带;北秦岭中图分类号:P697 文献标志码:A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of Taibai pluton in North Qinling Mountains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L XingQiu1,2,WANG XiaoXia2,KE ChangHui2,LI JinBao3,YANG Yang1,MENG XuYang1,NIE Zheng Rong1,2and ZHANG PeiChun1,4(1China U niv 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2M L R K ey Labo rato ry of M etallo geny and M ineral Assessment,I 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CAGS,Beijing100037,China;3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Chang'an U niv ersity,Xi'an710054,Shaanxi,China;4G eological Institute of I nner M o ngolia,Ho hhot010020,I nner Mo ngolia,China)AbstractThe Taibai pluton is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side of Shangdan suture in the No rth Qinling Mountains.Field relationship and LA-ICP-MS zirco n U-Pb dating sug gest that this rock body consists of the early Silurian Wulixi-a pluton,the late Triassic Honyahe pluton and the early Cretaceous Xiabansi pluton.The main rock ty pe of the Wulixia pluton is gneissic biotite monzog ranite with an age of(431±2)M a,the Honyahe pluton is biotite mon-zog ranite with an age of(214±2)Ma and the Xiabansi pluton is coarse-g rained bio tite granite w ith an age of本文得到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012012、1212010811033和12120113090200)的资助第一作者简介 吕星球,男,1988年生,硕士研究生,地质工程专业。
西秦岭天水市元龙地区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西秦岭天水市元龙地区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刘会彬;裴先治;丁仨平;李佐臣;孙仁奇【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06(025)011【摘要】西秦岭元龙花岗质片麻岩位于天水市伯阳-元龙之间的渭河断裂北侧.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Th/U比值较高,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岩浆成因特点.LA-ICP-MS的锆石U-Pb同位素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924.2±2.7)Ma(MSWD=0.67),表明花岗岩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反映晋宁期西秦岭北缘曾存在一次俯冲碰撞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事件一致.【总页数】6页(P1315-1320)【作者】刘会彬;裴先治;丁仨平;李佐臣;孙仁奇【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相关文献】1.西秦岭天水地区新阳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锆石LA-ICP-M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丁仨平;裴先治;刘会彬;李佐臣;孙仁奇;刘战庆;孟勇2.祁连山西段新元古代晚期花岗质片麻岩成因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 [J], 李猛;王超;李荣社;彭岩3.祁连造山带东端张家川地区长宁驿中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J], 王银川;陈有炘;裴先治;李佐臣;李瑞保;裴磊;魏方辉;刘成军;高景民;吴树宽4.西秦岭北缘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裴先治;丁仨平;张国伟;刘会彬;李佐臣;李王晔;刘战庆;孟勇5.中祁连苏里地区新元古代辉绿岩墙群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张金明;才航加;陈光庭;田成秀;雷晓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秦岭北缘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裴先治;丁仨平;张国伟;刘会彬;李佐臣;李王晔;刘战庆;孟勇
【期刊名称】《地质学报》
【年(卷),期】2007(081)006
【摘要】西秦岭造山带北缘古元古界变质杂岩中新识别出新元古代元龙花岗质片麻岩和新阳花岗质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Th/U比值较高,阴极发光图象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岩浆成因特点.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
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914.7±7.6Ma(MSWD=4.8)、
978.5±4.8Ma(MSWD=1.5)和935.5±3.1Ma(MSWD=1.3),表明花岗岩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反映了新元古代早期西秦岭北缘存在一次俯冲碰撞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事件具有一致性.
【总页数】15页(P772-786)
【作者】裴先治;丁仨平;张国伟;刘会彬;李佐臣;李王晔;刘战庆;孟勇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西秦岭天水市元龙地区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刘会彬;裴先治;丁仨平;李佐臣;孙仁奇
2.伊犁果子沟地区新元古代冰成沉积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丁海峰;马东升;姚春彦;蔺启忠
3.江南造山带石耳山新元古代花岗岩的构造变形、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王阳阳;李振强;宋传中;李加好;李振伟;袁芳;任升莲;林寿发;王微;葛延鹏
4.中祁连苏里地区新元古代辉绿岩墙群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张金明;才航加;陈光庭;田成秀;雷晓清
5.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陈邦学;徐胜利;周能武;白权金;李超;张洪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