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合集下载

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叶邦角整理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一、(25分)填空题1.一个粗细均匀的细圆环形橡皮圈,其质量为M ,劲度系数为k ,无形变时半径为R 。

现将它用力抛向空中,忽略重力的影响,设稳定时其形状仍然保持为圆形,且在平动的同时以角速度 绕通过圆心垂直于圆面的轴线匀速旋转,这时它的半径应为 。

2.鸽哨的频率是f 。

如果鸽子飞行的最大速度是u ,由于多普勒效应,观察者可能观测到的频率范围是从 到 。

(设声速为V 。

)3.如图所示,在一个质量为M 、内部横截面积为A 的竖直放置的绝热气缸中,用活塞封闭了一定量温度度为0T 的理想气体。

活塞也是绝热的,活塞质量以及活塞和气缸之间的摩擦力都可忽略不计。

已知大气压强为0p ,重力加速度为g ,现将活塞缓慢上提,当活塞到达气缸开口处时,气缸刚好离开地面。

已知理想气体在缓慢变化的绝热过程中pV 保持不变,其中p 是气体的压强,V 是气体的体积, 是一常数。

根据以上所述,可求得活塞到达气缸开口处时气体的温度为 。

4.(本题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取代了光束被用来“照射”被观测物。

要想分辨101.010m (即原子尺度)的结构,则电子的物质波波长不能大于此尺度。

据此推测电子的速度至少需被加速到 。

如果要想进一步分辨121.010m 尺度的结构,则电子的速度至少需被加速到 ,且为使电子达到这一速度,所需的加速电压为。

已知电子的静止质量319.110kg e m ,电子的电量191.610C e ,普朗克常量346.710J s h ,光速813.010m s c 。

二、(20分)图示为一利用传输带输送货物的装置,物块(视为质点)自平台经斜面滑到一以恒定速度v 运动的水平长传输带上,再由传输带输送到远处目的地,已知斜面高2.0m h ,水平边长 4.0m L ,传输带宽 2.0m d ,传输带的运动速度 3.0m/s v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为10N,质量为2kg,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5 m/s²B. 20 m/s²C. 10 m/s²D. 40 m/s²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如果一束光从地球到月球需要1.28秒,那么月球距离地球大约是多少?A. 3.84×10^8 mB. 3.84×10^5 kmC. 384,000 kmD. 3.84×10^6 m3. 一个理想气体的体积从2L增加到4L,同时压强从1atm减少到0.5atm。

如果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那么这个过程中气体经历了什么过程?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C. 等容过程D. 绝热过程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速度v运动,摩擦系数为μ。

如果物体的质量为m,那么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A. μmgB. (1-μ)mgC. 0D. μN5. 一个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如果电子的电荷量为e,那么电场强度E是多少?A. F/eB. eFC. e/FD. F*e6. 一个电路中串联了一个电阻R1和一个电容C,电源电压为V。

当电路接通时,电容开始充电。

如果电路的总电阻为R,那么充电电流I是多少?A. V/RB. V/(R1+1/(Cω))C. V/(R1+R)D. V/(R1+1/(C*2πf))7.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忽略空气阻力。

如果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那么在第1秒末的速度是多少?A. 9.8 m/sB. 10 m/sC. 19.6 m/sD. 0 m/s8.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以下哪个现象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A. 永动机B. 摩擦生热C.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突然加速D.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9. 一个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和重力加速度g有关。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简介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一项面向中学生的学科竞赛,旨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
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这项竞赛旨在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有助于选拔和培养物理学方面的人才,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历史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初是由一些物理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单位共同组织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竞赛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全国性的学科竞赛,在中学生中享有盛誉。

参赛对象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参赛对象主要是各地中学生,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报
名参加。

参赛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或地方组织开展的选拔赛获得参赛资格,然后参加正式的比赛。

内容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内容涵盖了基础物理知识、物理实验、物理问题求解等
方面。

竞赛形式包括理论试题和实验题,以及解答题等。

通过这些题目,考察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意义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作为一项学科竞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通过这项竞赛,可以选拔出优秀的物理学生,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更多有才华的人才。

结语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作为一项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活动,对于
推动物理学科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项竞赛中,发掘自己的潜力,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

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

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物理是一门研究生物的科学。

B. 物理是一门研究化学的科学。

C. 物理是一门研究万物运动规律的科学。

D. 物理是一门研究历史的科学。

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合力的作用。

B. 物体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到合力的作用。

C. 物体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重力的作用。

D. 物体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3.以下哪个选项可以增大弹簧振动的周期?A. 增大弹簧的弹性系数。

B. 减小弹簧的弹性系数。

C. 减小弹簧的质量。

D. 增大弹簧的质量。

二、简答题1.简述电流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

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断面的流动,是描述电荷运动的物理量。

电流可用安培表进行测量,将安培表连接在电路中,安培表的指针指向的读数即为电流的大小。

2.解释什么是静电力,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静电力是指由于带电物体之间的电荷不平衡所产生的吸引或排斥力。

例如,当我们梳头发时,梳子携带了一定的电荷,头发上的其他电荷与梳子上的电荷不平衡,导致头发被梳子吸引或排斥。

三、计算题1.某物体质量为5kg,受到水平方向的10N力和竖直向下的100N重力作用,物体加速度大小为多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除以物体质量。

合力为10N - 100N = -90N(向左为正),物体加速度为-90N / 5kg = -18m/s²。

2.一个弹簧上系着质量为0.2kg的物体,当物体受到0.5N向上的拉力时,弹簧伸长了0.1m,求弹簧的弹性系数。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性系数k等于弹簧受到的拉力除以伸长的长度。

弹性系数k = 0.5N / 0.1m = 5N/m。

四、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测量物体质量的天平、测量物体体积的容器、测量液体体积的量筒、待测物体、水。

2023年全国物理竞赛试题(中学生)

2023年全国物理竞赛试题(中学生)

2023年全国物理竞赛试题(中学生)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最先达到终点的物体是()A. 从高处自由落下的物体B. 从低处开始上抛的物体C. 从低处自由落下的物体D. 从高处开始上抛的物体2. 某小球从3m高的地方下落,当它下落2m时,另一小球从同一高度掉落,两小球同时触地,忽略空气阻力,则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A. 1:1B. 1:2C. 2:1D. 1:33. 如图,一水管有5个截面,其直径分别为d、2d、d/2、d/2、3d/2,水的压强最大的截面为(设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A. 截面AB. 截面BC. 截面CD. 截面E第二部分:填空题1. 牛顿运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_______答案:ma2. 弹簧劲度系数k 的单位为_________答案:N/m3. 物体在重力势场中,沿力方向的机械能变化率为其重力势能的变化率,即ΔEₘ = __________答案:-mgh第三部分:解答题1. 如图,一光滑无摩擦的弧形轨道与竖直平面成角θ,轨道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近似看作一点质量,从其最高点A释放,求物体在点B的速度大小。

答案:v = √(2gRsinθ)2. 两个乒乓球相距30cm在桌上来回弹跳,第一次弹跳后,第二次着地点距第一次着地点30cm,第三次着地点距第二次着地点30cm,以此类推,有一个无限数列。

已知第一次弹跳球速v为3m/s,求该数列的收敛值。

答案:150cm3. 如图,一光滑的细杆与地面成30°角,杆的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求物体下落过程中细杆的最大压弯应力。

答案:6000Pa第四部分:实验题1.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g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

实验步骤:- 垂直地面挂上一个长约1米的铅垂线作为单摆。

- 将摆球拉到一定角度,使摆球在平衡位置附近摆动。

先拍摄10秒左右摆动的视频。

- 通过视频软件测量单摆的周期T和摆球从平衡位置摆动的最大角度θ。

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竞赛活动,每年吸引了众多对物理学感兴趣的中学生参与。

本文将介绍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相关信息和注意事项。

一、报名时间和方式报名时间通常会在学年开始前公布,一般为秋季。

学校会向学生宣传报名时间,并提供报名材料。

学生可以通过填写报名表格,附上必要的个人信息和相关证明材料,进行报名。

一些地区可能还会提供在线报名的方式。

在提交报名材料前,学生应仔细阅读相关通知和要求,确保填写准确无误。

二、报名材料报名材料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报名表格: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级、学校、联系方式等。

2. 相关证明材料:通常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学生证、成绩单等复印件。

3. 推荐信:一些学校或机构可能需要申请者提供导师或老师的推荐信,以证明其对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一定潜力和实力。

三、报名费用一般情况下,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需要支付一定的报名费用的。

具体标准和支付方式会在报名通知中说明。

学生需按时缴纳报名费用,并保存收据作为参赛凭证。

四、比赛安排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通常分为初赛、复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

初赛一般在当年的秋季进行,由各个地区组织。

初赛成绩优秀者将进入全国复赛,复赛成绩优秀者则有机会进入总决赛。

具体比赛时间、地点和内容将在报名成功后由组织方提供。

五、备考准备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物理基础和较高的解题能力。

为了备战竞赛,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夯实基础知识:仔细学习物理课本,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做题训练:多做一些典型题目,培养解题思路和技巧。

可以寻找相关的习题集或参加物理辅导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 组队参赛:与同学组队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互相促进,提高解题能力。

4. 关注最新动态:及时了解竞赛内容和题型的变化,做好相应的备考调整。

六、注意事项报名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注意事项:1. 严禁抄袭和作弊,一经发现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试题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试题

(选择题中有多选题,多选少选不得分)牛顿在1675年首先观察到牛顿环现象。

如题图所示,当曲率半径R 很大的平凸透镜的凸面放在一平面玻璃上(即为“牛顿环仪”)时,透镜凸面与平面之间形成一个从中心O 向四周逐渐增厚的空气层。

理论上通常描述为:当单色光由上方照射时,从空气层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光束1和光束2在上表面附近相遇产生干涉,形成一组以O 点为中心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即牛顿环。

利用牛顿环,可以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及光的波长,检验表面的平面度、球面度,测量微小形变以及研究工件内应力的分布,在物理与工程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图:1 牛顿环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1.1牛顿环实验中,主要仪器是读数显微镜,其结构如题图所示,请给出下列部件的名称。

1. 2. 3. 4.图:1.1 读数显微镜的仪器结构示意图1.2 利用读数显微镜观测牛顿环时,需要使显微镜的十字叉丝交点与牛顿环中心重合。

十字叉丝位于哪个部位?( )A.物镜内B.目镜内C. 45°玻璃片反射面上D. 牛顿环仪上若观察到的牛顿环如题图所示,应将牛顿环向( )方向移动? A. 左上 B. 左下 C. 右上 D. 右下图:1.2 读数显微镜中观察的牛顿环1.3读数显微镜测量结果如题图所示,请分别填写读数。

(1) mm (2) mm图:1.3 读数显微镜测量结果示意图1.4实验中利用读数显微镜进行测量时,经常会带来空程误差,减小对应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操作方法是: 。

1.5实验提供以下实验器材:钠光灯、读数显微镜、牛顿环仪、玻璃片,请根据1题图中牛顿环形成的实验原理,设计观测牛顿环实验的光路示意图。

1.6利用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时,假设入射光波长为λ,第m 个暗环(半径r m ,直径D m )处的空气层厚度为δm ,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 ,一般设定δm <<R ,根据理论可推导出曲率半径R 的表达式。

基于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实验的经验,实际测量过程中,通常利用下列哪一个公式计算?( ) A. 224()m nD D Rm nB. 2mr RmC.24mD Rm1.7 利用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实验中,若牛顿环中心是亮斑,下列哪些描述是可能的原因?( )A. 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之间接触处有尘埃B. 平凸透镜存在破损C. 平板玻璃存在台阶D. 45°玻璃片反射镜调节不佳1.8 在牛顿环实验中,钠光灯作为光源,用读数显微镜分别测得竖直十字叉丝与左右两边第5、10、15、20、25、30暗环相切的位置读数,分别表示为d 5、d 5’、d10、d 10’……依次类推,如题表所示。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一项专为中学生设计的挑战性竞赛,旨在检验学生在物理领域的深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物理学和科学技术的兴趣。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已经发展到现在的水平,得益于中国物理教育的发展,同时也被许多学校的教育实践锻炼、挑战和训练。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面向中学生,旨在提高学生在物理领域的深入研究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物理学和科学技术的兴趣,以及对科学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增强探索、创新的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参赛项目包括物理编程、物理设计竞赛和实验设计竞赛等,分别针对不同的物理学科展开活动。

同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定期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学者和行业研究者参与,举办讲座、专题讨论等,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学科的了解。

在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学生中,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中学的学生,也有不少外国学生参赛,表明外国学生也对中国物理教育感兴趣。

另外,为进一步激励学生参加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设置丰厚的奖金和表彰,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学生应该重视参赛,除了增强物理科学研究能力外,学生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加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在物理学的学习中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更加全面地掌握物理知识,从而为将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试题解答与评分标准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试题解答与评分标准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考试标准答案本次考试共二道大题,满分80分;此答题纸共2页。

本次考试的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此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写在试题纸上和草稿纸上的解答均不能得分。

第一题(40分)1.1(2 分)读数显微镜部件的名称:1. 目镜(0.5分) 2. 调焦手轮 (0.5分) 3. 物镜 (0.5分) 4 测微鼓轮(0.5分) 1.2(2分)(1)十字叉丝位于哪个部位?( B )(1分)(2)若观察到的牛顿环如图所示,应将牛顿环向( A )方向移动? (1分)1.3(2分)读数显微镜测量结果读数为:(1) 21.251~21.255 mm ; (1分)(2) 29.028~29.032 mm 。

(1分)1.4(2分)减小空程误差的操作方法是: 测量数据时只朝同一方向转动测微鼓轮(螺杆) 。

1.5(2分)观测牛顿环实验的光路示意图:得分阅卷复核1.6(2 分)实际测量过程中,通常利用下列哪一个公式计算?(A)1.7 (2分)牛顿环中心是亮斑,下列哪些描述是可能的原因?(ABC)1.8 (6分)(1)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为856~870 mm。

(4分)(2)曲率半径R的不确定度为8~9mm。

(2分)1.9(8分)(1)充入待测液体后牛顿环条纹排列变密((1分),主要原因是待测液体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1分)。

(2)充入待测液体后,牛顿环干涉条纹的对比度(亮暗反差)变差,最主要的原因是(B)(2分)(3)能够显著提高液体薄膜干涉条纹对比度的可能措施有(AB)(2分)(4)待测液体的折射率为 1.340 。

(2分)1.10(4分)(1)图中A点所在位置相比O点所在位置(B)(1分)(2)薄膜厚度H为172~174 nm。

(3分)1.11(8分)(1)白光光源的牛顿环,仅能观察到几条干涉条纹,请解释原因。

光源的相干性的影响,两干涉光束在相遇点的光程差不能太大,光程差超过光源相干长度时,将无法得到清晰的干涉图样,白光光源谱线较宽,相干性较差,所以仅能观察到几条级数很小的条纹。

第 41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2024

第 41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2024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2024年9月7日9:00-12:00)一. 选择题(本题60分,含5小题,每小题12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

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答题纸对应小题后面的括号内。

全部选对的给 12分,选对但不全的给6分,有选错或不答的给0分。

)1.B C2. D3. A4. BD5. B二. 填空题(本题100 分,每小题20分,每空10分。

请把答案填在答题纸对应题号后面的横线上。

只需 给出结果,不需写出求得结果的过程。

6.ch G ,0ch ε 7. 0.875,0.125 8. 2g τ,竖直向上 9. 153.310⨯ Hz ,103.710⨯Hz 10.073150p S ,0p S N μ≥三. 计算题(本题 240分,共6小题,每小题40 分。

计算题的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 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

有数值计算的,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有单位的必须写出 单位。

) 11. (1)(1.1)如题解图11a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硬币受到的静摩擦力 f ma =①由力平衡条件知,硬币受到的支撑力 N mg = ② 以硬币重心为支点,由力矩平衡条件有fh Nd = ③由①②③式得d a g h= ④ (1.2)静摩擦力大小满足f N μ≤ ⑤由①②⑤式得a g μ≤ ⑥ 可见加速度超过g μ时硬币将滑动。

(2)(2.1)如题解图11b ,设高铁在圆轨道上转动的角速度为ω,以硬币和桌面的接触点为支点,由力矩平衡条件得2(sin cos )(cos sin )mg h d m R h d θθωθθ+=− ⑦mgN fa 题解图11a题解图11b由⑦式得cos sin 0h d θθ−>因此ω=⑧(2.2)仍如题解图11b ,设硬币受到桌面的支撑力为N ',静摩擦力为f '(解题图中只画了静摩擦力斜向上的情形)。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一项旨在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科学的兴趣和潜力的竞赛活动。

这项竞赛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参与,展示他们在物理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才华。

竞赛背景
自从物理学问日益深入人心,不少中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应运而生,不仅为热爱物理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更促进了全国中学生之间在物理领域的交流和学习。

竞赛内容
这项竞赛通常涵盖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如力学、热学、光学等方面的问题。

参赛选手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答案,展现出自己对物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竞赛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竞赛意义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术竞赛活动,对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和科学素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竞赛的参与,学生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知识水平,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竞赛经验
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不仅是对物理知识的检验,更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在竞赛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同龄人的交流,学习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结语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为广大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物理学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展示个人才华搭建了一个平台。

希望更多的中学生能够参与到这项竞赛中,通过努力学习和训练,提升自己的物理水平,为未来的科学事业奠定良好基础。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物理量在单位时间内保持不变?A. 加速度B. 速度C. 力D. 动能答案:B解析: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因此在单位时间内保持不变。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力是物体所受的合力?A. 重力B. 支持力C. 摩擦力D. 合力为零答案:D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为零,即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

3.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是光的折射?A. 镜子成像B.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变慢C. 彩虹D.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快答案:C解析: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通过水滴时发生折射,形成七彩的光谱。

4.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物体旋转状态的?A. 速度B. 加速度C. 角速度D. 力答案:C解析:角速度是描述物体旋转状态的物理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旋转的角度。

5.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是光的干涉?A. 镜子成像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慢C. 彩虹D. 双缝干涉答案:D解析:双缝干涉是光的干涉现象,光通过两个狭缝后发生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二、填空题1. 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为零,即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

这个原理称为__________。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m/s。

答案:3×10^8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为3×10^8m/s。

3. 下列哪个物理现象是光的衍射?A. 镜子成像B.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变慢C. 彩虹D. 光通过狭缝后发生弯曲答案:D解析:光通过狭缝后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光的衍射,是光波与障碍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4. 物体在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为__________。

答案:mv^2/r解析:物体在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为mv^2/r,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r为圆周半径。

2023第4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标准答案

2023第4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标准答案

第4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考试标准答案第一题(16分)1.1(2 分)速度ν(t)的表达式:ν(t)=2(ρ−ρL)gr29η(1−e−9ηt2ρr2)(1分)收尾速度ν0的表达式:ν0=2(ρ−ρL)gr29η(1分)1.2(2分)估算小球下落速度为0.99ν0时的下落距离L= 0.000086m~0.000171m 。

1.3(3分)粘滞系数的计算公式η=(ρ−ρL)gd2t18s,(0.5分)粘滞系数η= 1.65 Pa∙s。

(1分)粘滞系数η的不确定度计算公式:∆η=η̅√(2∆dd̅)2+(∆tt)2或 ∆η=(ρ−ρL)gd̅2t18s√(2∆dd̅)2+(∆tt)2(0.5分)粘滞系数η的不确定度计算结果:0.018或者0.02 Pa∙s。

(1分)。

1.4(1分)需要进行斯托克斯公式的1阶修正。

1.5(1分)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的选项是A, B, C。

1.6(2 分)你从图中总结出的规律是:粘滞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室温下粘滞系数越大的液体随温度升高减小的更快, 三种液体的粘滞系数大小关系始终不变,曲线没有交点。

(1分)微观解释:液体的粘滞力是相邻层间存在速度差时产生的一种内摩擦力。

温度升高时,液体中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小,从而降低了液体内部的摩擦力。

因此,液体的粘滞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流动性增加。

(1分)1.7 (2分)A= (2.0×10-6~1.5×10-3)mPa∙s; (1分)B= (4.3×10-20~7.1×10-20 ) J。

(1分)1.8 (1分)说法正确的是:C,D。

得分阅卷复核1.9(1分)小球的收尾速度ν0=(0.16-0.21) m/s。

1.10(1分)关于这个实验设计方案的哪些分析是不正确的:A, C。

第二题(24分)2.1(2分)水的体膨胀系数的计算公式β=1M0−M T (∆M T∆T)2.2(2分)样品在40℃时的∆M T∆T=(0.23-0.36) g/℃,(1分)0.19 g/℃≤∆M T∆T <0.23 g/℃或0.36 g/℃<∆M T∆T≤0.40 g/℃(0.5分)体膨胀系数β=(4.63×10-4~7.25×10-4 )℃-1。

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版

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版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理论考试试题(上海交大)1、(35分)如图,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半球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在半球顶点上有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匀质小球。

某时刻,小球收到微扰由静止开始沿半球表面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小球相对半球的位置由角位置θ描述,θ为两球心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

己知小球绕其对称轴的转动惯量为225mr ,小球与半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15分)小球开始运动后在一段时间内做纯滚动,求在此过程中,当小球的角位置为θ1时,半球运动的速度大小1()M V θ和加速度大小1()M a θ;(2)(15分)当小球纯滚动到角位置θ2时开始相对于半球滑动,求θ2所满足的方程(用半球速度大小2()M V θ和加速度大小2()M a θ以及题给条件表达);(3)(5分)当小球刚好运动到角位置θ3时脱离半球,求此时小球质心相对于半球运动速度的大小3()m v θ2、(35分)平行板电容器极板1和2的面积均为S ,水平固定放置,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 ,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记为U 。

不带电的导体薄平板3(厚度忽略不计)的质量为m 、尺寸与电容器极板相同。

平板3平放在极板2的正上方,且与极板2有良好的电接触。

整个系统置于真空室内,真空的介电常量为0ε。

合电键K 后,平板3与极板1和2相继碰撞,上下往复运动。

假设导体板间的电场均可视为匀强电场;导线电阻和电源内阻足够小,充放电时间可忽略不计;平板3与极板1或2碰撞后立即在极短时间内达成静电干衡;所有碰撞都是完全非弹性的。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17分)电源电动势U 至少为多大?(2)(18分)求平板3运动的周期(用U 和题给条件表达)。

已知积分公式(2ax b C =+++,其中a >0,C 为积分常数。

3、(35分)如图,质量线密度为λ、不可伸长的软细绳跨过一盘状定滑轮,定滑轮半径为R ,轴离地面高度为L ,系统原处在静止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导言: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中国教育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竞赛活动,旨在鼓励和提高中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该竞赛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题型,旨在培养中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背景、竞赛形式、题型特点以及竞赛对中学生的意义。

一、背景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自1985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学科竞赛的一部分,该竞赛的目标是发现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学生,并促进他们在物理学科中的长足进步。

通过参与竞赛,中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强自信心、发展创造性思维,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竞赛形式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多采用笔试的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赛一般由学校组织,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考试。

决赛则是由各省市组织,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决赛的题目更加综合性和难度较大,旨在选拔出具有较高物理学科水平的学生。

三、题型特点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题型多样,其中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准确把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填空题则更加注重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物理图表数据的处理能力。

解答题则是竞赛的重点,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竞赛对中学生的意义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中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追求精神。

通过解决物理问题和参与实验,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科学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并专注于物理学科的学习。

其次,竞赛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无处不在,掌握物理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竞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和压力处理能力,培养他们在竞争中保持良好心态、团队协作和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

总结: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一项重要的学科竞赛,对中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项竞赛的背后是教育部门和社会对中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的重视。

通过参与竞赛,中学生可以提高对物理学的理解、运用和创新能力,为未来走向科学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未来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能够更加
完善和广泛推广,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学生物理学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