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高二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cd59c0384254b35effd34ab.png)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咏史诗是融文学与史学特质于一体的重要诗歌体类,其创作的素材乃立足于史事。
《史记》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自然成为咏史创作取材的渊薮之一。
咏史诗人的创作结合时代特征和审美趋向,选取《史记》中的人和事,通过批判或褒扬,以寄寓抱负或针砭时弊。
在现存的文学史料中,最早的咏史诗的素材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该诗在咏史创作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班固依据此传叙写的“缇萦救父”史实,创作传体《咏史》诗,将二百字的故事,缩写为八十字的五言诗,传承了《史记》“寓论断于序事”的叙事方式和“实录”的著史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记》的传播形式和流传途径更为广泛,更便于咏史诗人从《史记》中选取适合个人创作的题材。
左思《咏史》八首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咏史变体即论体咏史,通过吟咏冯唐、主父偃、司马相如等人,将叙事、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起来,抒发个人处于门阀森严时代而才华不能得到施展的痛苦和愤懑。
唐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为咏史诗增加了新的审美情趣,唐初咏史创作仍沿袭班固的《咏史》体式,叙多于咏,事大于赞。
当盛世不再,咏史诗人试图在历史往事中寻找社会成败治乱的根由,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反思性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性。
因此,诗人多借对《史记》中人、事的评价,来表达其与前人不同的史识和史观,一时翻案成风。
唐代晚期,还出现了以七绝为主要创作形式的咏史诗人,他们一写就是百十首,如汪遵、罗隐等。
他们创作了许多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字史论,并借此再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史记》画面,其论史的角度、观点都有新意。
宋代诗歌好议论说理,贯彻到以《史记》人物为原型的咏史诗创作中,就是翻案之风更甚于唐,且比唐人翻得更有深度。
王安石的《商鞅》《贾生》等诗,就以古鉴今,用古喻今,巧妙而有针对性地创作咏史诗为当时政治服务。
山东省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精选汇编:扩展语句、语段压缩及其他专题
![山东省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精选汇编:扩展语句、语段压缩及其他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2fe6ce59eef8c75ebfb31a.png)
扩展语句、语段压缩专题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1.请根据下面这段科普短文,给暗物质下一个简要定义,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5分)暗物质不发光、不发出电磁波、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它无法用任何光学或电磁观测设备直接“看”到。
科学家测算,暗物质粒子每秒的运动速度/ 220千米,是56式半自动步枪子弹出膛速度的300倍。
暗物质和它自己以及其他物质不发生除了引力以外的作用,促使宇宙膨胀时在自身引力下形成特定结构的首要物质类型。
暗物质播下了宇宙丝状结种子,随后可见物质才聚集在一些由暗物质建立起来的引力点上,并最终形成了星系。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4分)近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对加拿大常驻联合国大使所言“中国在新疆的做法毫无疑问符合《灭绝种族公约》对种族灭绝的定义”进行了有力回击。
赵立坚先用具体数字进行说明:2010年至2018年,新疆维吾尔族人口从1017万上升至1272万,增加255万,达汉族人口增幅的12.5倍,更是加拿大人口增幅的约18倍。
接着他提问对方:“我想试问这位加拿大大使,如果他非要找出谁最符合种族灭绝的定义,恐怕受迫害的不是维吾尔族,而是加拿大人民吧?”赵立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巧妙彰显了外交辞令的逻辑力量。
请你根据下列提示,说明其辩论的逻辑思维过程。
(1)如果新疆存在针对维吾尔族的种族灭绝行为,①,而事实上②,因此,认为新疆存在种族灭绝行为的说法是错误的。
(2)新疆维吾尔族的人口增幅是加拿大人口增幅的18倍,如果说新疆存在种族灭绝的行为,③;④,那么,认为新疆存在种族灭绝行为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21.(5分)暗物质是一种具有难以观测、(1分)速度快、(1分)只受引力作用等特点的(1分)在为星系形成搭建宇宙特定(或:丝状)结构时起首要作用的(1分)物质类型。
(1分)22.(4分)①那么维吾尔族的人口必然减少(1分)②维吾尔族人口是增加的(或:维吾尔族人口增幅是汉族人口增幅的12.5倍/维吾尔族人口增幅远远高于汉族人口增幅)(1 分)③那么加拿大更存在种族灭绝行为(1分)④如果加拿大不承认自己存在种族灭绝行为(1分)(意思答对即可。
四川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 人教版高二
![四川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 人教版高二](https://img.taocdn.com/s3/m/ec91c3b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4.png)
四川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人教版高二2022届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赞赏的中庸骆玉明(1)“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在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道德,并感叹这一至德在人群中久久不见了。
孔子揭示了中庸的至德性,但对什么是中庸存而不论,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解释空间。
(2)《吕氏春秋》记载的一则故事说:鲁国有一项政策,如果有鲁人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能够将其赎回来,可以从政府领取所费的金钱。
子贡有一次从外面赎回了一些人,他是富豪,不在乎那些钱,或许也觉得计较那些钱有损于自己的清德,于是就推让不受。
这本来可以理解为高尚的行为吧,却遭到孔子的批评。
因为普通人并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让他们自己掏腰包赎人,政府给钱也不要,他们会感到为难,结果只能是视而不见。
鲁国一项很好的政策,却因为子贡的“高风亮节”,实质上遭到了破坏。
而更严重的是,这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因为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
(3)孔子对子贡的批评,包含了一种既简单又深刻的思考:道德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维护某种公众利益,如果脱离实际的可能去提高道德标准,将道德自身视为目的,其结果足以破坏道德存在的基础。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9144f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6.png)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
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
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
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材料二: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
2019 年底,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 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
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
有的则因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
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
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一致。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01e8c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7.png)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试卷(附答案)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但是这种追求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人们的孤独感和社交障碍等问题。
2.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选择独立生活,但是这也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疏远和不稳定。
3.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信息过载的问题,人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信息。
1.当代社会,个人自由和独立的追求日益普及,但这种追求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孤独感和社交障碍等问题。
2.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选择独立生活,但也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疏远和不稳定。
3.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信息过载的问题,人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信息。
在中国古代,没有将“诗心”作为一个诗论范畴来使用。
然而,“诗心”应该是一种超脱、淡泊、自由的审美胸怀。
儒家“心性论”的“心”是以“善”为根本的“道德心”。
这种“道德心”包含着像___、___那种积极“入世”,关怀家国命运、民间疾苦,“执着”地、真情地去抒写世道沧桑、生命悲欢和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之心。
这是一种充满社会关怀、现实关怀、人类生存关怀的富有人文主义精神之心。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家与的心性论所阐述的“心”或“性”更切合作为审美胸怀的“诗心”的本质特征。
认为必须不执着于物,不生贪念,不被五光十色的尘世现象引诱迷惑,经常保持清净的心态。
这种禅境既是美好的人生境界,也正是我们所谓审美胸怀、所谓“诗心”的境界。
当然,单从儒、道、禅的心性论理解“诗心”的性质特征是不够的,“道德心”和“智慧心”还不是“诗心”的特质。
从中国传统诗论看,“诗心”的特质在于情感性——“诗心”是一种以情感为特质的性灵之心。
山东临沂市罗庄区-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
![山东临沂市罗庄区-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https://img.taocdn.com/s3/m/81316dc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e.png)
山东临沂市罗庄区-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高二质量调研试题语文2020.01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韵”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初用于音乐。
梁建文帝在《劝医论》中,首次把音乐的“韵”引入了诗歌美学,他敏锐地发现了诗歌中超迈悠远、耐人寻味的那种艺术趣味,与音乐的“余响”不绝、让人回味的“韵”在感官上相通。
从此,“韵”与诗,就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对姊妹。
诗人之韵,是诗人个人的音乐修养、风貌,以及这种修养、风貌在诗歌作品中的作用。
古人以“琴棋书画”来评价艺术的修养,“乐”是第一要求。
他们认为,诗人对音乐的修炼,既可以使诗人形成与众不同的气质面貌,也能使他在创作时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既是一个人成为诗人的前提,又是诗人进行创作的一种手段。
清人袁枚在《再答李少鹤》中视神韵为先天真性情,作品中的神韵,是作家的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作家的神韵,决定作品的神韵。
韵既是作品中的态度风致,也是作家的态度风致在作品中的体现。
诗歌之韵,既体现为外在的音乐形式即声律,又体现为内在的审美特质。
诗歌的外在之韵指向明确,内在之韵内涵更丰富。
在古典诗论中,韵是作为作品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存在的。
宋代李膺把“韵”比作朱弦遗音,大羹遗味,也就是说,作品必须具有超出文本之外的、令人回味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作品必要的组成部分,否则作品便是“庸俗鄙”一样的作品。
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06b40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2.png)
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12×3分=36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迤逦..(yǐlǐ)尴尬..(gāngà)憎恶..(zangwù) 强.词夺理(qiáng)B、拮据..(ji?jū)盘桓.(huán)捧袂.(mai)数见不鲜.(xiǎn) C、舂.粮(chōng)泠.然(líng) 木榫.(sǔn) 偃.旗息鼓(yǎn) D、熨.贴(yù) 赍.发(jī) 蕴藉..(yùnjia) 溘.然长逝(h?)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矫首暇观窈窕淑女乃赡衡宇迷途知反 B、逸兴遄飞涸辙之鲋门衰祚薄得鱼忘筌 C、轻鸢剪掠眉眼颦蹙发人深醒剥琢有声 D、苦口婆心一愁莫展踽踽独行沽名钓誉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它的鲜明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②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笔下的形象。
③此后的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的了。
④敏感而有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
A、传诵钟爱偶然修养 B、传诵喜爱偶尔休养 C、传颂钟爱偶尔修养 D、传颂喜爱偶然休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翠翠生活在湘西的“边城”,是一个下里巴人....。
B、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
C、关于杜威租借凯尔特人俱乐部的问题,双方经过长时间磋商之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
D、他得知钱学森去世的消息后,真是如雷贯耳....,半晌说不出话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卷3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卷3](https://img.taocdn.com/s3/m/2c9ddaf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b.png)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第三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辛丑年伊始,各地“云春晚”“云村晚”“云贺岁”等“云上演出”纷纷亮相,内容丰富多彩。
“云录制”“云互动”“云传播”等科技手段的应用,正在“扩容”文艺生态。
“云”不仅意味着技术赋能、形式更新,还意味着审美观念的变革。
如何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文艺繁荣发展的新引擎,值得思考。
技术推动艺术“破圈”。
数字技术善于放大不同艺术门类之美,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观赏体验,让观众“大开眼界”的同时,推动艺术走向更广大的群体。
比如,综艺节目《舞蹈风暴》就是技术优势与艺术优势的融合。
节目以360度影像、140台摄像机定格舞者在舞台上的高光时刻,可以精准至1/24秒,让观众得以全方位地欣赏舞者之美和舞蹈的艺术魅力,弥补舞蹈艺术稍纵即逝的遗憾。
云端的“破圈”同时反哺了线下。
伴随近年来云端不断出现爆款舞蹈综艺,线下舞蹈和舞剧演出的上座率也有所提升,让人们看到线上与线下、大众与小众文艺相交融的可喜态势。
同时,媒介更新让线下文艺拥有更多表现形式。
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过去通常是“我演你看、我说你听”模式,而“云直播”则通过双向传播、实时互动,拉近观演距离,改变观演关系。
VR、AR及全息技术的运用,更让观众成为作品一部分,重塑艺术主客体关系。
这种突破传统的交互体验让更多艺术依托“云”技术,拓展自身影响力。
如国家大剧院“5C+8K”超高清直播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迈进艺术殿堂;北方昆曲剧院浓缩剧目精华,改编成短视频,让传统戏曲之美广为传播。
“云文艺”时代,创作主体愈加多样,创作力量愈加蓬勃。
“云文艺”正在引导用户不再仅仅做简单的内容输出者和被动消费者,而是争做内容的创意生产者和主动品鉴者。
深圳某学生舞蹈团通过“云”技术隔空排练,短时间内创编完成原创手舞视频《破晓》,致敬抗疫医护工作者;戏剧《等待戈多》集合多地主创人员,从创作、排练到正式演出,全部在线上完成,突破戏剧创作方式和观演方式。
山东德州市2020-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
![山东德州市2020-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https://img.taocdn.com/s3/m/de74b22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4.png)
山东德州市2020-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德州市2020-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22.2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
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修辞立其诚(节选)张岱年①“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
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
“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
诚者,实也,真也。
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②“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③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
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
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
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
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④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
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
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⑤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是最明显的不诚。
“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⑥“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
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
“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
部编版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88672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1.png)
部编版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俨然(yǎn)愀然(qiǎo)惴栗(chuǎi lì)窾坎镗鞳(kuǎn tānɡ tā)B. 磔裂(zhé)汩余(yù)舳舻千里(zhú lú)偃仰啸歌(yǎn)C. 愆期(yān)修姱(kuā)忳郁邑余侘傺兮(chà chì)踯躅不前(zhí zhú)D. 扪参(mén)巉岩(chán)以手抚膺(yīnɡ)咎由自取(jiù)答案:B解析:A项,“惴栗”应为“zhuì lì”;C项,“愆期”应为“qiān”,“忳郁邑余侘傺兮”应为“chà chì”,“踯躅不前”应为“zhí zhú”;D项,“咎由自取”应为“ji 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峥嵘殒身不恤长歌当哭叱诧风云B. 寥廓星辉斑斓悄无生息目不忍视C. 漫溯凄婉迷茫咫尺天涯忸怩不安D. 镣铐天伦之乐桀骜不驯黯然失色答案:D解析:A项,“殒身不恤”应为“殒身不恤”,“叱诧风云”应为“叱咤风云”;B项,“悄无生息”应为“悄无声息”;C项,“凄婉迷茫”应为“凄婉迷惘”。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商量,他也就闻过则喜了。
B. 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著称于世,气势磅礴,玲珑秀丽,是丽江古城的天然屏障,真可谓巧夺天工。
C. 经过老师的批评教育,他终于如梦初醒,认识到了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D.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答案:C解析:A项,“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用在此处不恰当;B项,“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用在此处不恰当;D项,“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用在此处不恰当。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ab5b2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3.png)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命题人、审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命题时间:2024.1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春夏秋冬,年复一年,世间一切的生命都在有序地变化着。
那么,究竟是什么推动着生命有序变化?当新生命诞生,你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他在某些方面像父亲,而某些方面则更像母亲,或是外表,或是性格。
在19世纪60年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给出了基因决定性状的经典遗传学定律,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但是当某种性状在父母中有差异时,父母的基因又会如何继承和博弈?研究发现,后代中有的只表达父源的基因,而有的只表达母源的基因,这种只表达父源或母源的基因被称为印记基因,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基因组印记。
基因组印记是一个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概念,它并没有改变DNA序列,但可通过特异性沉默不同亲本来源基因改变后代表型,拓宽了基因决定性状这一基本认识。
当印记基因表达被抑制时,婴儿可能会出现哺乳活动虚弱或缺失进而影响发育,也可能会出现体温调控失常,对婴儿的生命造成威胁。
父母的基因就如同天平的两端,表观遗传像一只无形的手,平衡父母双方基因,保护新生命茁壮成长。
不止幼年,在人的一生中,表观遗传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
有研究发现,作为非编码序列的微小RNA似乎能够留住时光。
研究者发现微小RNA的不同调控可以让幼年线虫的柔嫩皮肤变得又老又皱,而老年线虫的皮肤又会变得又嫩又软。
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微小RNA在表观遗传调控中扮演着双重身份:在细胞质时,它会抑制基因的表达;当位于细胞核时,它又会激活基因的表达。
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影响着人们的衰老乃至更多生命现象。
这正是表观遗传带给我们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行动影响自己的基因表达进而掌控自己的命运,即使它早已被刻在DNA上。
步入老年,癌症终究是一个人人都不想面对却又逃不开的话题。
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48067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7e.png)
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权力的人多少可以分成两派:一派是偏重在社会冲突的一方面,另一派是偏重在社会合作的一方面。
从社会冲突一方面看,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
在上的是握有权力的,他们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发施号令,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
权力,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
休战不是冲突性质的消弭,而是被支配的一方暂时认了输,不是真正的心服。
于是两方面的关系中发生了权力。
权力是维持这关系所必需的手段,它是压迫性质的,是上下之别,是统治者的工具,存在于阶级斗争过程中。
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横暴权力。
从社会合作一方面着眼,却看到权力的另一性质。
社会分工的结果使得每个人都不能“不求人”而生活。
分工对于每个人都有利,可以花费较少劳力得到较多收获。
人靠了分工,减轻了生活担子,增加了享受。
但贪了这种便宜,每个人都不能自足了,不能不管“闲事”,因为如果别人不好好地安于其位地做他所分的工作,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这时,为了自己,不能不干涉人家了。
同样地,自己如果不尽其分,也会影响人家,受着人家的干涉。
这样就发生了权利和义务,从干涉别人一方面说是权利,从自己接受人家的干涉一方面说是义务。
可是这权力和义务如果有人不遵守怎么办呢?这就发生了共同授予的权力。
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
社会分工愈复杂,这权力也愈扩大。
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同意权力。
这两种看法并不冲突,因为在人类社会里,这两种权力都存在,而且在事实层里,统治者,所谓政府,总同时代表着这两种权力,不过是配合的成分上有不同。
这两种过程常是互相交割,错综混合,冲突里有合作,合作里有冲突,不很单纯的。
所以上面两种性质的权力是概念上的区别,不常是事实上的区分。
有人觉得权力本身是具有引诱力的,最主要的原因应当是经济利益。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https://img.taocdn.com/s3/m/2e5d3b3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e.png)
绝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历史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在新时代,历史学又有着新的使命担当。
历史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自觉保持人类自我记忆功能上。
历史记录保留记忆,人们对历史信息进行提炼、研究、总结进而形成文化认知。
历史学的这一功能,可视为人类保持自我记忆、传承文化、不断反思自我的同时又得以延续族群的自我认同。
也正因此,历史知识始终构成人类文化修养的基本内容。
在我国古代,视历史学为文化修养的传统十分悠久。
胸中装有千年历史,看人生、看世界便多了一种历史纵深感。
因此,涵育文化修养与增强文化底蕴也是历史学的价值所在。
历史学的价值还体现在历史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历史感”的培育上。
所谓历史感,就是一种长时段、大视野的综合整体把握的“通感”;一种将人、事、物置于特定时空与历史过程中去认知、把握、审视和定位的自觉与思维习惯;一种对社会、人、事与环境的关联性、延续性和变迁性的关注和深度认识。
一个真正有历史感的人,看问题往往有纵深视野。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这与我们自古重视历史及历史书写、具有极为悠久的史学传统和无比丰厚的史学资源是分不开的。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历史研究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自觉弘扬中国悠久绵长的史学传统,同时不断吸纳世界上优秀的历史学研究成果,真正立足中国自身发展具体实际,深入解读和阐释中国的历史进程,潜心探寻中国独特的历史道路和发展智慧,以增强学术自主性和创造力,自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28643a02020740be1e9b40.png)
第5页(共5页)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XXX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优渥.(w ò)纶.(l ún )巾 国子监.(ji àn )褒姒.(s ì) B.嗫嚅.(r ú)翎.(l íng )毛 苑囿.(y òu ) 绵亘.(g èn ) C.夯.(t ā)筑 青冢.(zh ǒng )戮.(l ù)力 刀俎.(j ǔ) D.衣.(y ì)帛 湍.(du ān )急 嗟.(ji ē)叹 樊哙.(ku 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宣 雍容华贵 瓮牖绳书 B. 纨绔 衣冠楚楚 偶断丝连 C. 峥嵘 潜移默化 姹紫嫣红 D. 庇右 自惭行秽 锱铢必较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我们将永远记忆着孔繁森的名字。
D.我国向太平洋预订海域发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
4.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风韵:优美的态度。
B.间或一轮:偶尔转动一下。
C.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杂乱。
D.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5.下列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内蒙访古》——游记 B.王蒙——《春之声》——散文C.海明威——《老人与海》——小说D.刘征——《过万重山漫想》——小说6.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将进酒》是其饮酒诗的代表作。
B.苏轼,号东坡居士,四川人。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
C.鲁迅,浙江绍兴人,中国现在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其作《祝福》是《彷徨》里的第一篇。
吉林省白山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吉林省白山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82f07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f.png)
吉林省白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生留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5、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观赏》。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初,美国历史学家房龙在其著作《宽容》中讲,世界上只有小孩子和中国人不知道“透视”。
对于中国人的造型实力,他评价说,中国人画东西是“画不像的,还没有进入到艺术的地步。
但在一千多年前,苏东坡就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是说论画只知道从形似的角度来看画,那就还没有达到艺术的程度,跟小孩子差不多,两种观念迥然不同。
其实,在秦汉及之前,中国人的造型实力就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
且不说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代的陶俑,只要到敦煌去看壁画和彩塑,用“活敏捷现”是不足以表达它的意味的,它的造型和色调的表现实力已经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所以,中国并不是一个“画不像”的民族,这里面有内在的思想根源,这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有关。
在六朝之前,中国哲学以儒、道哲学为主;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道哲学合流;到隋唐时期,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时代。
这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什么是真实?暮春的一天,白居易去庐山访友,写了一首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他感叹道,暮春山外桃花已然凋零,而深山中的大林寺桃花刚刚开放。
经常缺憾春天已经逝去,无法寻找,不知道却转入山寺中来。
他这里绝不是写不同空间存在的不同物质显现,也不是写时间流转中的气候变更现象,他要讲的是真实的桃花是恒久不落的。
这首诗就是要我们重视这个表象的世界背后的生命真实,世界的真实从外在形貌上把握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靠心灵去体会。
隋唐时期,进入了一种追踪“什么是真实”的课题之中。
中国画叫“丹青”,丹青就是以色调来呈现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2019年1月29日下午)分值: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英国政府日前宣布拟推出新规,要求无人机操作员必须“实名注册”,还要参加类似驾驶理论考试的安全意识测试,试图借问责制从源头强化管理,规范无人机使用。
被喻为“上帝之眼”的无人机不仅在军事、工业勘测、商业配送等领域功用丰富,在民用领域也越来越受到青睐。
据统计,2017年全球无人机的产量将接近300万架,比2016年增长39%,市值超过60亿美元。
然而在技术和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隐忧也在不断增加。
上个月,一架无人机出现在伦敦盖特威克机场跑道上,导致数十架飞机无法降落,机场也短暂关闭。
从无人机面世至今,全球各地不断有其干扰民航客机,造成后者延误、迫降甚至返航等情况。
同时,无人机可能带来的对私人领域的侵犯、个人隐私的窥视也引发担忧。
各国政府因此不断规划实施对无人机的管理,不过,宽严幅度则相距甚远。
在法国,一名少年因使用无人机拍摄城市全景即被起诉,理由是可能造成对他人的危害。
根据法国目前颁发的法规,除机场、军事区等敏感地区禁用民用无人机,城市及周边地区,包括公路、公园、沙滩等公共场所上空同样禁用无人机。
即使是私人区域,未经允许也不得随意对他人及其所有物进行拍摄,更不得以商业为目的进行传播。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类似严格的举措也在施行。
相比之下,爱尔兰等国家的管理措施相对宽松,爱尔兰仅要求重量在1000克以上的无人机进行登记。
英国交通部的研究也显示,400克以上的无人机就有可能对商用飞机的驾驶舱玻璃造成损伤。
毋庸置疑,维护公共及私人安全领域不受市场盲目逐利的侵害,乃是监管的第一大功能。
但是,采取合适的力度使之不损害行业发展的前景、不打击研发的积极性也是判断监管适当的重要标准,像英国运输部官员马丁•卡拉南所指出的,“要试图通过无人机新规优先保护公众,同时最大程度发挥无人机的潜力”。
去年底,在美国的监管严规拒绝亚马逊公司测试无人机送货之后,英国作为“全新的自动化技术方面全球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欣然接受了亚马逊的测试请求,而且亚马逊也只是在英国测试类似产品的“众多大公司之一”。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发展中新的业态不断涌现,特别是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还带来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的更新与比拼,对新生事物的发展要有更多的包容,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有效的监管一方面应该成为引导规范新兴行业发展的利器,另一方面则应成为帮助平衡其商业潜力与人们安全需求之间的天平。
完善的监管方案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发明”,其价值终会在时间的检验中得以呈现。
(摘编自李应齐《给无人机直规矩》)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人机被喻为“上帝之眼”,近几年来,技术和市场迅速发展,安全隐忧也在不断增加。
B.各国政府在不断规划实施对无人机的管理,不过,美洲和欧洲的宽严幅度相距甚远。
C.不损害行业发展的前景、不打击研发的积极性是判断监管适当的首要标准。
D.能有助于商业潜力与人们安全需求之间的平衡即称得上完善的监管方案,这方案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发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英国拟推出新规入手,引出无人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安全隐忧问题。
B.文章以维护公私安全领域不受侵害为立论前提,阐发了严管无人机的主旨。
C.文章第三段用较多篇幅列举了无人机的安全隐忧,引出各国加强对其监管的问题。
D.文章引马丁•卡拉南的话,说明监管无人机既要考虑安全,又要有益其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求无人机操作员必须实名注册,还要参加安全意识测试,以期从源头上对其强化管理,规范其使用。
B.盖特威克机场飞机无法降落,是因为跑道上出现的无人机可能对其造成损伤。
C.法国禁止在公路、公园等公共场所上空使用无人机,因其危害了他人权益。
D.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商业、服务模式更新背景下,实现有效监管尤为重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情真意切释猜嫌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
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
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若不是从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
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
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
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
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
”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
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
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宝钗笑道:“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
”黛玉听了,不觉红了脸,笑道:“人家才拿你当个正经人,把心里的烦难告诉你听,你反拿我取笑儿。
”宝钗笑道:“虽是取笑儿,却也是真话。
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
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
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
咱们也算同病相怜。
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你才说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我明日家去和妈妈说了,只怕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
”黛玉忙笑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
”宝钗道:“这有什么放在口里的!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应候罢了。
只怕你烦了,我且去了。
”黛玉道:“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
”宝钗答应着便去了,不在话下。
(有删改)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选段中能够成功地塑造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是得力于人物语言的精妙安排,人物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之一。
B. 宝钗建议黛玉的病适宜吃燕窝粥,黛玉觉得难为的根本原因是这病每年都犯,吃燕窝粥不一定能有多大效果。
C. 选段中的黛玉一反平时的孤高自傲呈现出坦率真诚的一面,这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立体感强。
D. 选段中的语言既有典雅含蓄的一面,如宝钗劝黛玉不要作“司马牛之叹”,用典说事,非文化人不能解;又有生动活泼、口语化的一面,如黛玉说“何苦叫他们咒我”,浅近自然。
5. 宝钗的“情真意切”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4分)6. 文中哪里可以看出黛玉“猜嫌”已“释”呢? (4分)7.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请分析黛玉这番话的内涵及作用。
(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
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
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
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
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
”弃疾曰:“勿忧。
”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
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
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
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帝嘉之,进一秩。
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德祜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B.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C.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D.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蛮,即南蛮,指南方少数民族。
古汉族自称华夏,便把华夏东南西北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夷、蛮、戎、狄。
B.江右,古时以面朝南为准,左为东,右为西。
因此,古人把长江之东称为“江左”,长江之西称为“江右”。
C.三鼓,即三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
三鼓,是指23点至次日1点。
D.“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具有褒义的称号。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叶衡很器重辛弃疾,入朝为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
湖湘地区盗贼四起,辛弃疾都讨伐平定了他们。
B.辛弃疾如期建成飞虎营栅,向皇帝上书陈述事情经过,并呈上图纸,皇帝才免除了对他的军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