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复习(选择题)

合集下载

物化化学平衡复习题答案

物化化学平衡复习题答案

物化化学平衡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A. 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B.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D. 所有选项均正确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化学平衡的特征?()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C. 反应速率保持不变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保持不变答案:C3. 勒夏特列原理描述的是()A. 化学平衡的移动B. 反应速率的控制C. 反应物的转化率D. 反应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答案:D二、填空题4.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那么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__将保持不变。

答案:浓度5. 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

答案:生成物的浓度幂次乘积与反应物的浓度幂次乘积的比值三、简答题6. 解释什么是动态平衡,并举例说明。

答案:动态平衡是指在一个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都在同时进行,但它们的速率相等,因此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例如,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N2(g) + 3H2(g) ⇌ 2NH3(g),即使反应达到平衡,氮气和氢气仍然不断地转化为氨,而氨也在不断地分解为氮气和氢气,但两者的速率相同,所以系统的宏观性质不发生变化。

7. 勒夏特列原理如何解释增加反应物浓度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答案: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果增加反应物的浓度,系统会通过增加正反应的速率来减少这种变化,从而使得生成物的浓度增加,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这通常会导致生成物的产量增加。

四、计算题8. 已知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10,初始时[A] = 0.2 mol/L,[B] = 0.1 mol/L,[C] = 0 mol/L,反应方程式为A(g) + B(g) ⇌ C(g) +D(g),求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

答案:设反应进行时A消耗了x mol/L,则生成了C和D各xmol/L。

平衡时的浓度为[A] = 0.2 - x,[B] = 0.1 - x,[C] = x,[D] = x。

物化选择题题库

物化选择题题库

物化选择题题库22#601 物理化学选择题集锦仅供内部使用(绝密版)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1. 理想气体模型的基本特征是(A) 分子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它们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中 (B) 各种分子间的作用相等,各种分子的体积大小相等 (C) 所有分子都可看作一个质点, 并且它们具有相等的能量(D) 分子间无作用力, 分子本身无体积答案:D2. 关于物质临界状态的下列描述中, 不正确的是(A) 在临界状态, 液体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液体与气体无区别 (B) 每种气体物质都有一组特定的临界参数C)在以p、V为坐标的等温线上, 临界点对应的压力就是临界压力(D) 临界温度越低的物质, 其气体越易液化答案:D3. 对于实际气体, 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不是任何实际气体都能在一定条件下液化(B) 处于相同对比状态的各种气体,不一定有相同的压缩因子(C) 对于实际气体, 范德华方程应用最广, 并不是因为它比其它状态方程更精确(D) 临界温度越高的实际气体越不易液化答案:C122#601 物理化学选择题集锦仅供内部使用(绝密版)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表明了气体的p、V、T、n、这几个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与气体种类无关。

该方程实际上包括了三个气体定律,这三个气体定律是(A) 波义尔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分压定律 (B) 波义尔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分体积定律 (C) 阿伏加德罗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波义尔定律 (D) 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和波义尔定律答案:C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 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 (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222#601 物理化学选择题集锦仅供内部使用(绝密版)答案:B3.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

物化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物化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物化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下列哪种变化是吸热过程?A. 熔化B. 凝固C. 液化D. 升华答案:A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什么关系?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无法确定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晶体?A. 食盐B. 冰C. 玻璃D. 金属答案:C4.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下列物质中比热容最大的是?A. 水B. 铜C. 铁D. 铝答案:A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布朗运动?A. 悬浮在空气中的花粉颗粒的随机运动B.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随机运动C.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随机运动D. 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的随机运动答案:D6. 物质的导热性能与其结构有关,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热性能最好?A. 玻璃B. 橡胶C. 金属D. 木材答案:C7. 物质的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的什么特性?A. 静止B. 有序排列C. 无规则运动D. 高速运动答案:C8. 物质的表面张力是由于分子间的哪种力引起的?A. 引力B. 斥力C. 静电力D. 磁力答案:A9. 物质的相变过程中,哪种过程不涉及相的变化?A. 蒸发B. 凝结C. 沉淀D. 溶解答案:D10. 物质的热膨胀系数是指单位温度变化时,物质体积的相对变化量。

以下哪种物质的热膨胀系数最大?A. 铁B. 铜C. 铝D. 水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熔化、汽化、凝固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______,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表示摩尔数,R是______,T表示温度。

答案:PV=nRT,气体常数3. 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在于晶体具有______,而非晶体没有。

答案: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内部结构4. 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其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越______。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锌可以和下列哪种物质发生反应?A. 铜B. 铝C. 钢铁D. 铂答案:A2.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元素?A. 铁B. 铝C. 铜D. 锌答案:B3. 哪种燃料的能量密度最高?A. 木材B. 天然气D. 汽油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为液体?A. 铁B. 铝C. 汞D. 铂答案:C5. 温度为摄氏零下273.15度时,气体的体积为零,这一温度点被称为:A. 绝对零度B. 熔点C. 沸点D. 环境温度答案:A6. 水在常温下的存在形态是:A. 液体C. 固体D. 上述都是答案:D7.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非金属元素?A. 氧B. 氮C. 碳D. 硅答案:A8. 化学式H2O表示的物质是:A. 水B. 氧气C. 化学反应D. 碳酸答案:A9. 哪种金属在常温下属于液体?B. 铝C. 汞D. 铜答案:C10. 化学名称Fe表示的元素是:A. 铝B. 铁C. 铅D. 锡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短程有色金属成本较低,适合制造耐腐蚀、散热等需要。

答案:铝2. 电子元器件中常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导体。

答案:铜3. 在自然界中,最多的元素是氢。

答案:氢4. 所有物质由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粒子组成,称为原子。

答案:原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解释物质的三态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密集排列,不易流动,例如冰。

在液态下,物质的分子较为稀疏,可以流动,例如水。

在气态下,物质的分子排列较为松散,具有较高的热运动能量,例如水蒸气。

2. 什么是化学反应?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有的物质经过分子之间的构建、断裂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例如,当铁与氧气反应形成铁锈时,化学反应发生。

3. 解释燃烧现象的化学原理。

答案:燃烧是一种快速氧化反应,它需要燃料、氧气和可燃物质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物化 第二册 复习资料

物化 第二册 复习资料

09物理化学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共10题19分)1. 2 分(4112)4112对应电池Ag(s)|AgCl(s)|KCl(aq)|Hg2Cl2(s)|Hg(l)的化学反应是:()(A) 2Ag(s)+Hg22+(aq) = 2Hg(l) +2Ag+(B) 2Hg+2Ag+ = 2Ag +Hg22+(C) 2AgCl+2Hg = 2Ag +Hg2Cl2(D) 2Ag+Hg2Cl2 = 2AgCl +2Hg2. 2 分(4115)4115下列可逆电极中,对OH–不可逆的是:()(A) Pt,H2(g)|OH–(B) Pt,O2(g)|OH–(C) Hg(l)|HgO(s)|OH -(D) Ba(s)|BaSO4(s)|OH -3. 2 分(4134)4134电动势不能用伏特计测量,而要用对消法,这是因为:()(A) 伏特计使用不方便(B) 伏特计不精确(C) 伏特计本身电阻太大(D) 伏特计只能测出端电压,不能满足电池的可逆工作条件4. 2 分(4194)4194已知T l++e -=Tl(s),E1 (Tl+|Tl)= - 0.34 VTl3++3e -=Tl(s),E2 (Tl3+|Tl)= 0.72 V则Tl3++2e -=Tl+的E3 值为:()(A) 1.06 V (B) 0.38 V(C) 1.25 V (D) 0.83 V5. 2 分(4224)4224用对消法测定由电极Ag(s)│AgNO3(aq) 与电极Ag,AgCl(s)│KCl(aq) 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下列哪一项是不能采用的? ( )(A) 标准电池(B) 电位计(C) 直流检流计(D) 饱和KCl盐桥6. 2 分(4247)4247应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出电池E< 0,这表示电池的反应: ( )(A) 不可能进行(B) 反应已达平衡(C) 反应能进行,但和电池的书面表示式刚好相反(D) 反应方向不能确定7. 2 分(4251)4251298 K 时,φ (Au+/Au) = 1.68 V,φ (Au3+/Au) = 1.50 V,φ (Fe3+/Fe2+) = 0.77 V 则反应2Fe2++ Au3+= 2Fe3++ Au+的平衡常数K = ( )(A) 4.33×1021(B) 2.29×10-22(C) 6.61×1010(D) 7.65×10-238. 2 分(4259)4259某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E/V = 1.01845 - 4.05×10-5 (t/℃- 20) - 9.5×10-7(t/℃- 20)2298 K 时,电池可逆放电,则:( )(A) Q > 0(B) Q < 0(C) Q = 0(D) 不能确定9. 1 分(4428)4428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1) H2(g) + 12O2(g) ─→H2O(l)(2) 2H2(g) + O2(g) ─→2H2O(l)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 )(A) E 1= E 2 K 1= K 2 (B) E 1≠ E 2 K 1= K 2 (C) E 1= E 2 K 1≠ K 2 (D) E 1≠ E 2 K 1≠ K 2*. 2 分 (4444) 4444已知 25℃时,电极反应12O 2 + H 2O + 2e - ─→ 2OH - 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φ1= 0.401 V ,则 25℃时,电极反应 12O 2+ 2H ++ 2e - ─→ H 2O 的标准电极电势 φ2为 (设 K w = 1 × 10-14) ( ) (A) -0.427 V (B) 0.401 V (C) 0.828 V (D) 1.229 V二、填空题 ( 共 6题 18分 ) 11. 2 分 (4152) 4152将反应Hg(l) + Cl – (a Cl - = 1) + Fe 3+ = 2212Hg Cl (s) + Fe 2+设计成电池的表示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化复习(选择题)

物化复习(选择题)

选择题1. A 、B 、C 均为理想气体,恒温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反应2A + B→2C 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则:(A )A. 平衡不移动B. 平衡向左移动C. 平衡向右移动D. 无法确定2. Na 2CO 3可形成三种水合盐:Na 2CO 3·H 2O 、Na 2CO 3·7H 2O 、NaCO 3·10H 2O ,在常压下,将Na 2CO 3投入冰-水混合物中达三相平衡时,若一相是冰,一相是Na 2CO 3水溶液,则另一相是:(D )A. Na 2CO 3·10H 2O B. Na 2CO 3·H 2O C. Na 2CO 3·7H 2O D. Na 2CO 33. 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0.01和0.1mol·dm -3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者的10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A )A. 3:1 B. 1:2 C .2:1 D . 1:14. 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汞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 管内水面为凹球面B. 管内汞面为凸球面C. 管内水面高于水平面D. 管内汞面与汞平面一致5. 在温度一定的抽空容器中,分别加入0.3 mol N 2,0.1 mol O 2及0.1 mol Ar ,容器内总压力为101.325 kPa ,则此时O 2的分压力为:C (A )60.795 kPa (B )40.53 kPa (C )20.265 kPa (D ) 33.775 kPa6.冬天在结冰的道路上撒盐可以防滑,这是利用了稀溶液的哪个性质 ……( B )(A) 溶剂饱和蒸汽压下降 (B) 溶剂凝固点降低(C) 溶剂沸点升高 (D) 稀溶液具有渗透压7.设某浓度时CuSO 4的摩尔电导率为1.4×10-2S ⋅m 2⋅mol -1,若在该溶液中加入1 m 3的纯水,这时CuSO 4的摩尔电导率将……………………………… ( A ) (A) 增大 (B) 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8.反应级数的大小表示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若某反应以ln(c A )~t 作图为一直线,则该反应的级数…(A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零级1 系统的状态改变了,其热力学能值( c )(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 (c )不一定改变 (d )状态与内能无关2. 系统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 b )。

初中物化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化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氧气C. 空气D. 纯碱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3. 以下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C. 光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D. 光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液体中快4. 以下关于电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B. 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C. 串联电路中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D. 并联电路中电阻增大,总电阻减小5. 以下关于物质的密度说法正确的是()A.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 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C. 密度与物质的体积成反比D. 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无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______态。

2.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______。

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电压的单位是伏特。

4. 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其公式为______。

5.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U除以电流I,即R=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光的反射,并举例说明。

2. 请解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一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0.5立方米,求该物体的密度。

2. 一个电阻器的电阻值为20欧姆,通过它的电流为0.5安培,求该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五、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描述如何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A4. D5. A二、填空题1. 气2. 距离3. 安培4. 质量除以体积5. U/I三、简答题1.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遇到物体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从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现象。

物化实验复习题

物化实验复习题

物化实验复习讲义一:试卷分析选择题共13小题26分判断题共10小题20分简答题共9小题54分二:复习建议复习重点为已做实验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误差分析及课后思考题;三:主要课后思考题归纳绪论:实验中的误差及数据表达:了解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1.为什么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试由溶质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分析过冷程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答:1 过冷现象是由于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在温度降低到凝固点以后,没有晶体析出而达到过饱和状态的现象,原因一般由于寒剂温度过低,降温过快或溶液中较干净没有杂质晶核;2冷却至一定程度时,通过快速搅拌并摩擦管壁产生结晶中心或加入晶种,可使结晶析出,达到控制过冷程度的目的;3 因溶剂凝固热较大,过冷程度大一些对凝固点的测定影响不大;而溶液出现拐点时,析出晶体量少,放热也小,过冷程度不大,温度也回升不到正常凝固点,根据公式M2=K f×W2/△T f×W1,△T f偏大,M2偏小,使测量值偏低;2. 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答:1 溶质的加入量应该根据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因为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依数性,所以应当保证溶质的量既能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不是太小,容易测定,又要保证是稀溶液这个前提;2加入量太多,一方面会导致凝固点下降过多,不利于溶液凝固点的测定,另一方面有可能超出了稀溶液的范围而不具有依数性;加入量太少,凝固点下降不明显,不易测定,并且实验误差增大;3.测定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后有一恒定阶段,而溶液没有,为什么答:这是因为随着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不断析出,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凝固点逐渐降低,在步冷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段,只出现折点;4.在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溶液在冷却过程中达到凝固点后步冷曲线不会出现一段水平线,而是一段逐渐下降的斜线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5.答:当溶液冷却到凝固点时,开始析出固态纯溶剂;随着溶剂的析出,溶液浓度相应增大;所以溶液的凝固点随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从而在冷却曲线上不会出现一段水平线,而是一段逐渐下降的斜线;实验六二组分简单共熔体相图的绘制6.对于不同成分混合物的步冷曲线,其水平段有什么不同答:纯物质的步冷曲线在其熔点处出现水平段,混合物在共熔温度时出现水平段;而平台长短也不同;7.简述铋镉二组分金属相图绘制的实验过程,是否能通过二组分相图来确定不同组分的含量答:1 ①测定一系列组成不同的样品的步冷曲线温度-时间,从步冷曲线上找出各相应系统发生相变的温度;②以横轴表示混合物的成分,在对应的纵轴标出开始出现相变的温度即步冷曲线上的转折点,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铋镉二组分金属相图;2可以;8.绘制二组分Cd-Bi共熔体系的步冷曲线各段的斜率及水平段的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答:1斜率即温度变化速率,取决于系统与环境间的温差、系统的热容量和热传导率等因素;2水平段的长短与物质凝固热的大小与冷却速度有关,即如果物质凝固热大、冷却速度慢,相变持续时间长,水平段就变长,反之;9.试用相律分析二组分最低共熔点、熔点曲线及各区域的相数及自由度答:最低共熔点三相,自由度为0;熔点曲线两相,自由度为1;液相区为一相,自由度2;固相区何共熔区为一相,自由度2;实验十三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7.通过计算公式分析蔗糖的转化速率常数k和哪些因素有关答:由Arrhenius方程:k=Ae-Ea/RT,或lgk=-E a/+lgA,可知k与T和E a 有关,而E a又与催化剂浓度及催化剂的种类有关,所以蔗糖的转化速率常数与溶液温度,催化剂浓度及催化剂的种类有关,与浓度、反应时间的长短无关;8.在旋光度的测量中,为什么要对零点进行校正在本实验中若不进行校正,对结果是否有影响9.答:1因为除了被测物有旋光性外,溶液中可能还有其他物质有旋光性,因此一般要用试剂空白对零点进行校正;2本实验不进行校正,没有影响,因为在数据处理中用的是两个旋光度的差值;10.蔗糖水解实验是否一定需要校正旋光计的读数为什么可以用粗天平称量配置蔗糖溶液如何测定a∞11.答:不一定;数据处理时利用对作图得直线,在同一台旋光仪测定时, 的差值与旋,光计的零点校正无关;本实验只需要记录αt~t数据,根据作图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数据处理时不需要知道蔗糖溶液的精确初始浓度,故配蔗糖溶液可用粗天平衡量蔗糖;将剩余的混合液置于55℃左右的水浴中温热 30分钟,以加速水解反应,然后冷却至实验温度,测其旋光度,此值即可认为是α∞;12.蔗糖水解反应开始时,为什么将盐酸溶液倒入蔗糖溶液中,而不是相反因为将反应物蔗糖加入到大量HCL溶液时,由于氢离子浓度偏高,反应速率大,一旦加入蔗糖则马上会分解,产生果糖和葡萄糖,则在放出一半开始时,已经有一部分蔗糖产生了反应,记录t时刻的旋光度已经不再准确,影响测量结果;反之将盐酸溶液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去,由于氢离子浓度小,反应速率小,计时之前所进行反应的量小;实验二十电极制备及电池电动势的测定13.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用伏特表不能准确测定电池电动势写出甘汞电极与铜电极组成的电池,并写出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和总反应;答:1 对消法就是用一个与原电池反向的外加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电池电压相抗,使的回路中的电流趋近于零,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测出来的电压为电动势;电动势指的就是当回路中电流为零时电池两端的电压,因而必须想办法使回路中电流为零;2 伏特表测定电池电动势的时候,回路中的电流不为零,测出的电池两端的电压比实际的电动势要小,因此用伏特表不能准确测定电池电动势;3Hg l,Hg2Cl2 s︱KCl饱和‖ CuSO4m︱Cus负极氧化反应:2Hgl+2Cl-→Hg2Cl2s+2e-正极还原反应: Cu2+ m+2e-→Cus电池总反应: CuCl2+2Hgl →Cus+ Hg2Cl2s14.参比电极应具备什么条件它有什么功用盐桥有什么作用选用盐桥应有什么原则答:1参比电极一般用电势值已知且较恒定的电极装置简单、可逆性高、制作方便、电势恒定;2它在测量中可作标准电极使用,在实验中测出未知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电势差后就可以直接知道未知电极的电势;3盐桥起到降低液接电势和使两种溶液相连构成闭合电路的作用;4作盐桥的电解质,应该:①高浓度通常是饱和溶液;②电解质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接近相等;③不与两端电池溶液发生反应;实验二十三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15.哪些因素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结果如何减小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16.答:1温度,气泡逸出速度,毛细管是否干净及毛细管的尖端是否与液面相切;2措施:恒温,控制气泡逸出速率恒定,毛细管干净以及毛细管与液面相切;17.为什么毛细管尖端必须平整光滑,安装时要垂直并刚好接触液面答:1气泡形成半球形时曲率半径R和毛细管半径r相等达最小值,附加压力达最大值,由公式σ=Δp×r/2可求出被测液体的表面张力;故为得到半球形气泡,毛细管尖端应平整光滑;2如果毛细管尖端插入液下,会造成压力不只是液体表面的张力,还有插入部分液体的压力;18.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计算公式19.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要读最大压力差;因为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由大变小又变大,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气泡呈半球形,气泡曲率半径最小,△P最大16. 测定溶液表面张力为什么必须在恒温槽中进行如何控制气泡逸出速度1表面张力来自于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越容易脱离相互的作用力;所以,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温度越低,表面张力越大;所以要恒温2通过控制液滴漏斗的放液速度调节实验二十五溶胶的制备与电泳17.写出FeCl3水解反应式;解释FeOH3胶粒带何种电荷取决于什么因素18.答:FeCl3+3H2O=FeOH3胶体+3HCl胶粒带何种电荷主要取决于胶粒内界吸附粒子所带的电荷,而这又与粒子本身的性质和溶胶的制备条件有关;本实验中在酸性条件下胶粒的吸附粒子为FeO+等,本实验中所用的胶体制备方法得到的是胶粒直径有一定范围的胶体;19.辅助液起何作用,选择和配置辅助液有何要求电泳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0.答:1辅助液主要起胶体泳动的介质、电介质作用和与胶体形成清晰的界面易于观测等作用;(2)辅助液最好用该胶体的超滤液;①要求辅助液中正负离子迁移速率尽量接近,常用KCl作辅助液,因为K+与Cl-的迁移速率基本相同;②要求辅助液的电导率与胶体的电导率相同,这是为了避免因界面处电场强度突变造成两臂界面移动速度不等产生界面模糊;③要求温度与溶胶相同,以避免热对流;④要求辅助液不会与溶胶有化学作用且为无色或浅色液体;(3)颗粒的性质,如颗粒的直径,形状及所带静电荷量电场强度,越高,电泳速度越快,反之越慢溶液的性质,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粘度等。

物化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物化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物化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物质的量(摩尔)是表示物质中所含微粒数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mol)。

以下物质中,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相等的是:A. 氢气(H2)B. 氧气(O2)C. 二氧化碳(CO2)D. 氮气(N2)答案:A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当温度和体积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如果一个气体的压强从P1增加到P2,物质的量也增加到原来的两倍,那么温度变化为:A. 保持不变B. 增加到原来的2倍C. 增加到原来的4倍D. 减少到原来的1/2答案:B二、填空题1.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等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若1摩尔气体的体积为22.4升,则0.5摩尔气体的体积为______升。

答案:11.22.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其表达式为ΔU = Q + W,其中ΔU表示内能变化,Q表示热量,W表示功。

若一个系统吸收了100焦耳的热量,对外做了50焦耳的功,那么系统的内能变化为______焦耳。

答案:150三、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冰箱的工作原理,冰箱通过压缩机将热量从冷箱内转移到外部环境中,这一过程需要消耗电能,体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四、计算题1. 已知某理想气体的初始压强P1=2 atm,初始体积V1=3升,最终压强P2=4 atm,最终体积V2=2升。

假设气体经历的是等温过程,求气体的最终温度T2,如果初始温度T1=300 K。

答案:由于是等温过程,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最终温度T2=T1=300 K。

五、实验题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1摩尔的氢气和1摩尔的氧气。

如果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蒸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的水蒸气的摩尔数。

物化复习资料

物化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 共18题 36分 )1. 2 分 (0088) 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 ( )(A) 必定改变 (B) 必定不变 (C) 不一定改变 (D) 状态与内能无关2. 2 分 (0112) 一可逆热机与另一不可逆热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燃烧等量的燃料,则可逆热机拖动的列车运行的速度: ( )(A) 较快 (B) 较慢 (C) 一样 (D) 不一定3. 2 分 (1879) 下述体系中的组分B,选择假想标准态的是()(A)混合理想气体中的组分B (B)混合非理想气体中的组分B(C)理想溶液中的组分B (D)稀溶液中的溶剂4. 2 分 (0245)0245 在 100℃和 25℃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 ( )(A) 100 % (B) 75 % (C) 25 % (D) 20 %5. 2 分 (2032) 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C) 肥料不足 (D) 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6. 2 分 (0578) 从统计热力学的观点看,对理想气体封闭体系在W f =0、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吸热时体系中粒子: ( )(A) 能级提高,且各能级上的粒子分布数发生变化(B) 能级提高,但各能级上的粒子分布数不变(C) 能级不变,但能级上的粒子分布数发生变化(D) 能级不变,且各能级上的粒子分布数不变7. 2 分 (0426) 石墨的燃烧热 ( )(A) 等于CO生成热 (B) 等于CO2生成热(C) 等于金刚石燃烧热 (D) 等于零8. 2 分 (0800) 纯液体苯在其正常沸点等温汽化,则:( )(A) Δvap U∃=Δvap H∃,Δvap F∃=Δvap G∃,Δvap S∃> 0(B) Δvap U∃<Δvap H∃,Δvap F∃<Δvap G∃,Δvap S∃> 0(C) Δvap U∃>Δvap H∃,Δvap F∃>Δvap G∃,Δvap S∃< 0(D) Δvap U∃<Δvap H∃,Δvap F∃<Δvap G∃,Δvap S∃< 09. 2 分 (1950)当溶液中溶质浓度采用不同浓标时,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大学物化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物化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物化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理想气体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B. 理想气体分子体积相对于整个体积可以忽略不计C. 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D. 理想气体分子在容器内做无规律的热运动答案:D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封闭系统内的能量守恒,其表达式为: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G = Q + WD. ΔS = Q/T答案:A3.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一个理想气体经历等熵过程,其体积将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4.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是:A. 只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B. 只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关C. 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D. 与温度和浓度都有关答案:C5.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反应速率增加?A. 降低反应物浓度B. 提高反应物浓度C. 降低温度D. 使用催化剂答案:B6. 根据德拜-休克尔理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活度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离子的电荷B. 离子的半径C. 溶液的温度D. 溶液的离子强度答案:C7. 一个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为40 kJ/mol,提高温度10°C,反应速率将增加多少倍?A. 2B. 5C. 10D. 无法确定,需要更多信息答案:D8. 在稀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是:A. 直接相等B. 摩尔分数总是小于质量分数C. 摩尔分数总是大于质量分数D. 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D9.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其分压成正比,这个关系在:A. 任何温度下都成立B. 稀溶液中成立C. 浓溶液中不成立D. 高压下不成立答案:B10.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胶体?A. 蛋白质溶液B. 淀粉溶液C. 金属氢氧化物悬浮液D. 盐水溶液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它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重要性?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

物理化学试题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关系的科学。

以下哪项不是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A. 物质的结构B. 化学反应的速率C. 物质的热力学性质D. 生物体内的分子运动答案:D2. 在恒温条件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A. PV=nRTB. PV=nHC. U=Q+WD. G=H-TS答案:A3. 以下关于熵变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熵是一个状态函数B. 熵变通常用ΔS表示C. 熵增加表示系统无序度增加D. 所有自然过程都会导致系统熵的减少答案:D4. 表面张力的形成是由于:A. 分子间作用力的不平衡B. 重力的作用C. 液体与气体的相互作用D. 温度的变化答案:A5.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电解质的浓度B. 电解质的化学性质C. 溶液的温度D. 电极的材料答案:D二、填空题1.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气体的__________无关。

答案:种类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只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3. 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__________溶剂中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答案:100克4.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即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和。

答案:热量;功5. 阿伦尼乌斯方程用于描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与__________的关系。

答案:温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布朗运动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物理化学研究的重要性。

布朗运动是指微小粒子在流体中因受到分子碰撞而表现出的无规则运动。

这一现象直接体现了分子的热运动,是研究分子动力学和扩散现象的重要依据。

布朗运动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对于化学动力学、胶体化学以及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描述焓变和熵变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焓变(ΔH)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之间热量交换的量度,反映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物化上册复习题答案

物化上册复习题答案

物化上册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A. 硫酸铜
B. 酒精
C. 蔗糖
D. 汽油
2. 物质的量浓度(mol/L)与质量分数(w)之间的关系是(C)。

A. c=1000ρw
B. c=ρw/M
C. c=1000ρw/M
D. c=Mw/ρ
3.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压强增大
B. 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C. 体积不变,压强增大,温度降低
D. 体积不变,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二、填空题
1.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_,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g/mol
2. 标准状况下,1 mol 气体的体积是_____。

答案:22.4 L
3.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_____。

答案:增大
三、计算题
1. 计算100 g 10%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

答案:0.1 mol
2. 已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Kc=1.0×10^-5,求该反应在标准状态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答案:-5.7 kJ/mol
四、简答题
1. 简述勒夏特列原理。

答案: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系统会自发地调整以抵消这种改变,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2. 什么是阿伏伽德罗定律?
答案:阿伏伽德罗定律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等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物化复习要点

物化复习要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B )1.对于单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若㏑P与1/T成直线关系,则气化时 A:△Vap H m =0 B:△Vap H m =常数 C:△Vap S m =0 D:△Vap H m =f(T)( C ) 2. 1mol纯液体在其正常沸点时汽化为蒸气,该过程中增大的量是:A:蒸气压B:汽化热C:熵D:吉布斯函数( B )3. Z>1,表示实际气体:A:易压缩B:不易压缩C:易液化D:不易液化( C )4. 下列说法中,哪一种与热力学第一定律不符?A:在隔离系统中能量的总值不变B:对于封闭系统在经历某过程时,系统内能的增加等于所吸收的热和所获得的功之和。

C:对于封闭系统,在恒温过程中内能不变。

D:在绝热过程中,系统所做的功等于其内能的变化值。

( C )5. 过冷水结成同温度的冰,则过程中:A:△S sys>0 B:△S amb<0 C:△S iso>0 D:△S iso<0( A )6. 加入惰性气体,对下列哪一反应能增大其平衡转化率?A:C6H5C2H5(g)= C6H5C2H3(g)+ H2(g)B:CO(g) + H2O(g) = CO2(g) + H2(g)C:1.5H2(g) + 0.5N2(g) = NH3(g)D:CH3COOH(l) + C2H5OH(l) = H2O(l) + C2H5COOCH3(l)( B )7.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Θ数值的因素为A:催化剂B:温度C:压力D:浓度( B )8.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实际上概括了三个实验定律,它们是:A:波义尔定律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B:波义尔定律盖·吕萨克定律阿佛加德罗定律C:波义尔定律分体积定律阿佛加德罗定律D:波义尔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分压定律( A )9.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为A:△mix V=0 △mix H=0 △mix S>0 △mix G<0B:△mix V=0 △mix H=0 △mix S<0 △mix G>0C:△mix V>0 △mix H>0 △mix S>0 △mix G<0D:△mix V=0 △mix H=0 △mix S<0 △mix G=0( D )10. 苯和甲苯能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在293K时,P苯*=9959Pa,P甲苯*=2973Pa,则同温下等摩尔的苯和甲苯的混合液呈平衡的蒸气中苯的摩尔分数y苯为:A:1 B:0.3 C:0.23 D:0.77( B )11. 1mol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其体积增加为原体积的10倍,则系统的熵变为:A:△S=0 B:△S=19.1J·K-1C:△S>19.1 J·K-1D:△S<19.1 J·K-1 ( A )12.物质的量为n的理气处于状态Ⅰ25℃,101.325KPa,其化学势为μⅠ,标准化学势为μⅠΘ;若此气体处于状态Ⅱ25℃,202.65KPa,其化学势为μⅡ,标准化学势为μⅡΘ。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种情况的系统内能变化为零?A. 系统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B. 系统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B. 系统吸收热量,同时外界对系统做功D. 系统放出热量,同时外界对系统做功答案:D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代表压强,V代表体积,n代表摩尔数,R代表气体常数,T代表温度。

若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压强将如何变化?A. 保持不变B. 降低C. 升高D. 无法确定答案:C3.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质的扩散速度会加快?A. 温度降低B. 温度升高C. 压强降低D. 压强升高答案:B4.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其数值为_________。

答案:6.022×10^235.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制造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这被称为_______。

答案:开尔文-普朗克表述6.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摩尔数成正比,这是根据_______定律得出的。

答案:阿伏伽德罗三、简答题7. 请简述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并给出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中描述能量转换和热传递方向性的定律。

它有两种常见的表述方式:- 开尔文-普朗克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8. 描述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在行为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理想气体是理论上假设的气体,它不计分子间的吸引力和分子体积,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实际气体则因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和分子本身体积,在高压或低温下会偏离理想气体的行为。

9. 一个绝热容器内装有1摩尔理想气体,初始温度为T1=300K,压强为P1=1atm。

若气体在绝热容器内膨胀,最终达到压强P2=0.5atm,求最终温度T2。

答案: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绝热过程中P1V1/T1 = P2V2/T2。

物化复习(选择题)

物化复习(选择题)

选择题1. A 、B 、C 均为理想气体,恒温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反应2A + B→2C 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则:(A )A. 平衡不移动B. 平衡向左移动C. 平衡向右移动D. 无法确定2. Na 2CO 3可形成三种水合盐:Na 2CO 3·H 2O 、Na 2CO 3·7H 2O 、NaCO 3·10H 2O ,在常压下,将Na 2CO 3投入冰-水混合物中达三相平衡时,若一相是冰,一相是Na 2CO 3水溶液,则另一相是:(D )A. Na 2CO 3·10H 2O B. Na 2CO 3·H 2O C. Na 2CO 3·7H 2O D. Na 2CO 33. 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和·dm -3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者的10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A )A. 3:1 B. 1:2 C .2:1 D . 1:14. 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汞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 管内水面为凹球面B. 管内汞面为凸球面C. 管内水面高于水平面D. 管内汞面与汞平面一致5. 在温度一定的抽空容器中,分别加入 mol N 2, mol O 2及 mol Ar ,容器内总压力为kPa ,则此时O 2的分压力为:C(A ) kPa (B ) kPa (C ) kPa (D ) kPa6.冬天在结冰的道路上撒盐可以防滑,这是利用了稀溶液的哪个性质 ……( B )(A) 溶剂饱和蒸汽压下降 (B) 溶剂凝固点降低(C) 溶剂沸点升高 (D) 稀溶液具有渗透压7.设某浓度时CuSO 4的摩尔电导率为×10-2 S ⋅m 2⋅mol -1,若在该溶液中加入1 m 3的纯水,这时CuSO 4的摩尔电导率将……………………………… ( A ) (A) 增大 (B) 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8.反应级数的大小表示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若某反应以ln(c A )~t 作图为一直线,则该反应的级数…(A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零级1 系统的状态改变了,其热力学能值( c )(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 (c )不一定改变 (d )状态与内能无关2. 系统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 b )。

物化考试题库

物化考试题库

物化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金属?A. 铁B. 铜C. 氧气D. 铝2. 以下哪种化合物不是无机盐?A. 氯化钠B. 碳酸钙C. 硫酸铜D. 亚铁氰化钾3. 以下哪种元素是稀有气体?A. 氮B. 氢C. 氖D. 氧4. 下列物质中哪一种具有最高的沸点?A. 甲醇B. 乙醇C. 丙醇D. 丁醇5. 以下哪种物质是最强的酸?A. 硫酸B. 氢氯酸C. 硝酸D. 盐酸二、简答题1. 什么是化学键?简要描述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2. 解释一下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3. 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请分别举例说明。

4. 请解释一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同时给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5.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请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三、综合题1. 一瓶含有0.1mol/L的盐酸溶液,体积为500ml。

求该溶液中盐酸的质量。

2. 某化合物由2 mol氧原子和4 mol氢原子组成,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3. 一段硫化铁反应生成了硫化氢气体和铁。

如果反应生成了30g的铁,求反应生成的硫化铁的质量。

4. 在实验室中,通过加热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

如果实验的产物质量为100g,求原料二氧化硫的质量。

5. 一瓶盐酸溶液中含有100ml的盐酸,浓度为0.5mol/L。

求盐酸的物质的质量。

以上为物化考试题库,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加强练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质的量浓度(mol/L)是指:A. 每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B. 每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mol)C. 每升溶液中溶质的体积(L)D. 每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mol)答案:B2.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A. 1摩尔物质的质量(g)B. 1摩尔物质的粒子数C. 1摩尔物质的体积(L)D. 1摩尔物质的重量(kg)答案:B二、填空题1. 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________个粒子,这个数值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答案:6.022×10^232. 将50g葡萄糖(C6H12O6)溶解在200g水中,葡萄糖的摩尔质量是180g/mol,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0.417 mol/L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摩尔质量,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mol。

例如,水(H2O)的摩尔质量是18g/mol,因为1摩尔水的质量是18g。

2. 什么是溶液的稀释定律?请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答案:溶液的稀释定律是指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例如,将100mL 1mol/L的盐酸溶液稀释到200mL,稀释后的溶液浓度为0.5mol/L。

四、计算题1. 某溶液中含有0.5mol的NaCl,求该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

答案:氯离子的浓度为0.5mol/L,因为NaCl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1个Na+和1个Cl-。

2. 如果有1L 0.1mol/L的硫酸溶液,求硫酸中氢离子的浓度。

答案:硫酸(H2SO4)是二元酸,每个硫酸分子可以释放2个氢离子。

因此,氢离子的浓度是硫酸浓度的两倍,即0.2mol/L。

五、实验题1. 实验目的:测定未知溶液的pH值。

实验器材:pH计、标准缓冲溶液、未知溶液。

实验步骤:a. 校准pH计,使用标准缓冲溶液。

b. 将pH计的电极浸入未知溶液中。

c. 读取并记录pH计上的数值。

d. 清洗pH计的电极,准备下一次测量。

答案:实验步骤正确,能够准确测定未知溶液的pH值。

南大物化复习题答案

南大物化复习题答案

南大物化复习题答案南京大学物理化学(物化)课程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物理化学中,下列哪个概念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关?A. 熵B. 吉布斯自由能C. 焓D. 化学势答案:C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下列哪个符号代表温度?A. PB. VC. nD. R答案:D3.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当温度升高时,下列哪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会增大?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等温反应D. 无法确定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过程?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C. 等熵过程D. 等离子体过程答案:D5.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下列哪个反应在标准状态下是自发的?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无法确定答案:B二、填空题1. 物理化学中的熵变______表示系统无序度的增加。

答案:ΔS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3.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答案:熵增原理4. 化学平衡常数Kp与温度的关系可以通过______方程来描述。

答案:范特霍夫5.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之间的______作用力。

答案:不均匀三、简答题1. 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也称为熵增原理,表明在自然过程中,系统的熵总是增加,或者在可逆过程中保持不变。

2. 解释什么是吉布斯自由能,并说明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答案:吉布斯自由能(Gibbs free energy)是一个热力学势,用于判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其定义为 G = H - TS,其中H是焓,T是温度,S是熵。

当ΔG < 0时,反应是自发的;当ΔG >0时,反应是非自发的;当ΔG = 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物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物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物化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量(n)与摩尔(mol)的关系是:A. n = molB. n = 1/MC. n = M/molD. n = M × mol答案:D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 温度不变,体积与压力成反比B. 体积不变,温度与压力成正比C. 压力不变,温度与体积成正比D. 体积不变,压力与温度成反比答案:D3. 摩尔质量(M)与相对分子质量(Mr)的关系是:A. M = MrB. M = Mr × 1g/molC. M = Mr × 1kg/molD. M = Mr × 10^-3 kg/mol答案:D4. 阿伏伽德罗常数(NA)表示:A. 1摩尔物质中的原子数B. 1摩尔物质中的分子数C. 1摩尔物质中的离子数D. 1摩尔物质中的电子数答案:B5.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S = Q/TD. ΔG = ΔH - TΔS答案:A6.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B. 能量可以完全转化为机械能C.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D.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答案:C7.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B. 绝对零度是可能达到的C. 所有物质在绝对零度下都有相同的熵D. 所有物质在绝对零度下都有相同的焓答案:A8. 物质的相变过程中,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B.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间距发生改变C.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不变D. 相变过程中,需要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C9.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ΔG)的定义,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ΔG = ΔH - TΔSB. ΔG = ΔS - TΔHC. ΔG = ΔU + PΔVD. ΔG = ΔU - TΔS答案:A10.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K)的定义,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K只与温度有关B. K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关C. K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质量有关D. K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有关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摩尔浓度(C)的计算公式是:C = 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1. A、B、C均为理想气体,恒温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反应2A + B→2C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则:(A)A. 平衡不移动B. 平衡向左移动C. 平衡向右移动D. 无法确定2. Na2CO3可形成三种水合盐:Na2CO3·H2O、Na2CO3·7H2O、NaCO3·10H2O,在常压下,将Na2CO3投入冰-水混合物中达三相平衡时,若一相是冰,一相是Na2CO3水溶液,则另一相是:(D)A. Na2CO3·10H2O B. Na2CO3·H2O C. Na2CO3·7H2O D. Na2CO33.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和·dm-3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者的10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A)A. 3:1 B. 1:2 C.2:1 D. 1:14.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汞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 管内水面为凹球面B. 管内汞面为凸球面C. 管内水面高于水平面D. 管内汞面与汞平面一致5.在温度一定的抽空容器中,分别加入 mol N2, mol O2及 mol Ar,容器内总压力为 kPa,则此时O的分压力为:C2(A) kPa (B) kPa (C) kPa (D) kPa6.冬天在结冰的道路上撒盐可以防滑,这是利用了稀溶液的哪个性质……(B)(A) 溶剂饱和蒸汽压下降 (B) 溶剂凝固点降低(C) 溶剂沸点升高 (D) 稀溶液具有渗透压7.设某浓度时CuSO4的摩尔电导率为×10-2S⋅m2⋅mol-1,若在该溶液中加入1 m3的纯水,这时CuSO4的摩尔电导率将……………………………… ( A )(A) 增大 (B) 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8.反应级数的大小表示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若某反应以ln(c A)~t作图为一直线,则该反应的级数…(A ) (A)一级(B)二级(C)三级(D)零级1 系统的状态改变了,其热力学能值( c )v1.0 可编辑可修改(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 (c )不一定改变 (d )状态与内能无关2. 系统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 b )。

0,0.=∆>∆环系统S S a ; ;0,0.>∆=∆环系统S S b 0,0.=∆=∆环系统S S c ;0,0.>∆>∆环系统S S d3、在绝热不可逆过程中,体系和环境熵变为: ( c )A. ΔS 体系=0,ΔS 环境=0B. ΔS 体系>0,ΔS 环境>0C. ΔS 体系>0,ΔS 环境=0 C. ΔS 体系=0,ΔS 环境>04、关于理想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A.组成理想溶液的几种物质,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十分接近;B.理想溶液中各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C.理想溶液中各种物质的分子从溶液中逸出难易程度和纯态一样;D.恒温恒压下,在由纯组分组成理想溶液的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5、已知反应 3O 2(g) = 2O 3(g) 在25℃时r H m 280J·mol -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 c ) (A) 升温升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6 涉及纯物质标准状态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a ) 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就是标准压力p (100kPa)下的状态(b ) 纯液体物质的标准状态就是标准压力p (100kPa)下的纯液体(c ) 纯固体物质的标准状态就是标准压力p (100kPa)下的纯固体(d ) 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都处于标准状态时,它们的同一热力学函数值都应相同7、 1mol 理想气体在恒容情况下,由T 1、p 1的状态变到T 2、p 2的状态,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b )(A)ΔH=C p,m (T 2-T 1) (B) ΔH=Q (C) Q=C v,m (T 2-T 1) (D) ΔH -ΔU=R(T 2-T 1)8、取任意量的NH 3(g)与H 2S(g)与NH 4HS(s)成平衡,则系统的组分数C ,相数P ,自由度数F分别为…( c )(A) C =3,P =2,F =2 (B) C =2,P =2, F =1(C )C =2,P =2, F =2 (D ) C =1,P =2, F =19 弯曲液面可产生附加压力,若将将一大一小两个肥皂泡用导管连通,发生的现象是 a 。

(a ) 大泡变大小泡变小至小泡消失 (b) 小泡变大大泡变小至相等(c ) 小泡变大大泡变小至消失 (d) 无变化10. x 为状态函数,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a) d x 为全微分 (b) 当状态确定,x 的值确定(c) ∆x = ∫d x 的积分与路经无关,只与始终态有关(d) 当体系状态变化,x 值一定变化11.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对于只有体积功的任一化学反应,能用于判断其反应方向的是(C )(a )r m G ∆ (b )K (c ) m r G ∆ (d ) m r H ∆12. 在302 K 时,标准压力下, A →B 过程 ∆r H = -102kJ, ∆r S = -330 J/K ,可判断该过程(A )(a )自发 (b )非自发 (c )平衡 (d )无法判断13. 在一刚性密闭容器内,某温度下,反应CaO 十CO 2(g)=CaCO 3已达平衡,如再投入 CaO或CaCO 3,那么C02的浓度分别怎样变化(C )(a ) 减少,增加 (b ) 减少,不变 (c ) 不变,不变 (d ) 不变,增加14. 关于相的说法正确的是(A )(a )不同的相间存在界面 (b )同一相间不存在界面(c )同一物质形成的固体一定是单相(d )两种物质形成的固体混合物一定是两相体系15. 下面关于恒沸物特点的描述,哪一点不正确(C )(a )压力恒定时,其组成一定(b )若其在 T~x 图上是最低点,那么在 p ~x 图上是最高点(c )有确定的组成 (d )能形成恒沸物的双液系蒸馏时不能同时得到两个纯组分16. 用铜作电极电解硫酸铜稀溶液,其阴极区, 阳极区中溶液变色的情况分别为: (A )(a )变浅, 加深 (b )加深, 变浅(c )变浅, 不变 (d )不变, 不变24. 关于反应速率r ,表达不正确的是(C )(a )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b )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c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d )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而变化17.下列各式那个表示偏摩尔量。

( A )(A)B C ,,B ≠⎪⎪⎭⎫ ⎝⎛∂∂n p T n U (B) B C ,,B ≠⎪⎪⎭⎫ ⎝⎛∂∂n V T n H (C) B C ,,B ≠⎪⎪⎭⎫ ⎝⎛∂∂n V T n G (D) BC ,,B ≠⎪⎪⎭⎫ ⎝⎛∂∂n p T n μ 18. 将盐、冰和水放入保温杯中,为了获得最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使盐和冰全部溶解,只保持溶液存在状态;(B) 使冰全部溶解,保持固体盐和溶液存在状态;(C) 使盐全部溶解,保持冰和溶液存在状态;(D) 保持固体盐、冰和溶液存在状态。

19.无水乙醇在正常沸点的气化,则该过程中 ( c )A: ΔH = 0 B: ΔS =0 C: ΔG =0 D: ΔU=020、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 变化为: ( B )(A) κ增大,Λm 增大 (B) κ增大,Λm 减少 (C) κ减少,Λm 增大(D) κ减少,Λm 减少21. 1mol 液体苯在298K 时置于弹式量热计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放热3264KJ ·mol ,则其等压燃烧焓为 ( d )(A)3268 KJ ·mol(B)-3265 KJ ·mol(C)3264 KJ ·mol(D)-3268 KJ ·mol22.某化学反应若在300K ,p 下在试管中进行时放热6×10J 。

若在相同条件下通过可逆电池进行反应,则吸热6×10J ,该化学反应的熵变ΔS 为 (d )(A) -200 J ·K(B)200 J ·K(C) -20 J ·K(D)20 J ·K23.反应的速率方程A +B →C +D, r =k [A ][ B ],则反应 (b )(A)是二分子反应 (B)是二级反应,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C)不是二分子反应 (D)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24.一支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的水在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 (c )(A )相同 (B)无法确定 (C)25℃水中高于75℃水中 (D) 75℃水中高于25℃水中( )1、热力学第一定律只适用于:(A) 理想气体 (B)封闭系统 (C)隔离系统(D) 敞开系统( )2、同一温度下,同一理想气体的恒压热容Cp 与恒容热容Cv 之间存在:(A) Cp Cv (B) Cp Cv (C) Cp Cv (D) 难以比较( )3、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A 。

(A) >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 4、由纯物质形成理想溶液有:(A) ΔS混合=0 (B) ΔG混合=0 (C) ΔH混合=0 (D) ΔV混合0 ( ) 5、273 K, 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者的关系为:(A) μ(l)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不能确定( ) 6、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温度为300K绝热压缩到500K时,其焓变为:(A) 0; (B) 4157J (C) 2494J (D) –2494J ( ) 7、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A) 1 (B) 2 (C) 3 (D) 4 ( )8、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 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 )9、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二组份溶液是:(A) 稀溶液 (B) 理想溶液 (C) 实际溶液 (D) 共轭溶液( )10、用 1 mol 理想气体进行焦耳实验(自由膨胀),求得ΔS= J·K-1,则体系的吉布自由能变化为:(A) ΔG = J (B) ΔG < J (C) ΔG > J (D) ΔG = 0( )11、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