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范画的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指南》为本,理解范画对幼儿的意义在近期的远程培训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指南》中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个领域的目标内涵,以及各个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和各个领域的教育建议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在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指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实践的指导。
各位教授在讲座中各有侧重点,也各有特色,其中华爱华教授所讲的《〈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实践》给我的印象是最深的。在这个讲座中,“范画对幼儿表达与表现的影响”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因为,在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通常都会提供范画让幼儿来参考。虽然以前也一直提倡让幼儿创造性地绘画,但是似乎每次活动中范画都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老师会担心没有范画,孩子会不知道怎么画。说实话,刚开始在《指南》中看到“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这一条教育建议时,我也是有一点疑惑的。因为,长久以来形成的美术活动的模式就是教师提供范画,然后幼儿来画。那不提供范画该如何来开展呢?
聆听了华爱华教授的这个讲座,让我豁然开朗。范画对幼儿的意义是什么?它让幼儿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这一个一个问题直击我的心里,让我不断反思以前的教学活动以及活动中幼儿的表现。的确,在以前的那种模式中,很多幼儿的作品都是模仿老师,或者是模仿同伴,缺乏自己的创造、表现。教师在以往的活动中可能过于追求幼儿画的像不像,线条是否流畅,涂色是否均匀,却忽视了最主要的内容,那就是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在学习了这个课程后,让我对今后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有了一些心得。
例如,本学期在开展美术活动《奇妙的小手》时,我就没有提供范画,而是从手影视频导入,让幼儿感受到通过手的变化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物体,帮助幼儿打开思路。接着,我又提供了手电筒,让幼儿来玩手影游戏,亲身来感受手的造型的变化多样。在创作时,我提供了颜料,也提供了记号笔,幼儿可以选择材料来表现。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用小手变出了大象、太阳花、长颈鹿、大树……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作品精彩纷呈。这也让我体会到,即使没有范画,只要幼儿有了充分的感受与体验,有了作画的兴趣,那他们就能自主地创作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