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学情_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1
的放矢。
2、学情分析是教与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
只有针对具体学生我们才能准确界定内容的重点、难点和
关键点。
为什么分析
学情分析的必要性
3、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 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
变化。
4、学情分析是建构高效课堂的基石。 如果能正确把握学情,那我们的课前预设就可能很周详;
如何了解学情 把握学情的策略与方法
5、通过批改与分析作业、考试试卷等了解学情。
6、通过你自己的成长经验、学习经验、育儿经 验来反思或预测学情。
如何了解学情 把握学情的策略与方法
7、课后反思“学情”。 8、课前三分钟及时了解学情。
9、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后的自评、互评或小组长的 评价来了解学情。
10、课上察颜观色,时时了解学情。
沈老师:
“学情分析,我更多的是通过经验来认识学生认 知、思维水平和心理状态。其实学情分析经验积 累很简单,多下课堂,多观察,去思考为什么, 没有那么复杂。复杂的条条框框都是后来总结的。 未总结之前什么条框都没有。”
结束语:
关注学情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好风凭 借力,送我入青云”,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 游刃有余地把握学生们的“东风”,又何愁不能 事半功倍呢?只有深入研究学情,密切关注学情, 我们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才能真正达到“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的理想境界,从而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旺盛的 生命力。
分析什么
学情分析的内容
3、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析什么
学情分析的内容
3、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析什么
学情分析的内容
3、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一中附属实验二小董春杰一、高效课堂的定义高效课堂就是高效率的课堂,也就是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
在语文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课堂35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1、教学设计精当。
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2、讲授精炼高效。
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
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以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3、主体作用发挥。
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分层教学落实。
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的发展。
5、师生关系和谐。
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
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明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6、教学目标达成。
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两基”落实,当堂练习的完成率和准确率良好;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借助学情反馈,打造高效课堂
借助学情反馈,打造高效课堂摘要】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资源,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信息反馈更是极其重要。
如何将信息反馈与提高课堂效益结合起来,本文将从课前准备、课堂中的应变、课后的练习测验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获取学生反馈信息,从而有助于调整教学进度、实现三维目标,有助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有助于增进有效性教学,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角度全方位;反馈信息;有效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182-01在课堂教学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授课技艺,还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中时刻把握教学动态,及时从学生身上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进度,弥补课堂教学中的缺陷,矫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下面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多角度捕捉学生反馈信息,作初步探讨。
一、课前备课时重视预测信息反馈,及时纠正错误认识,加深理解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学生的常见错误往往有预见性。
例如,在密度知识应用这节课时,预测很多数学生会死记“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始终保持不变”这一推论。
教师顺势设计试题“一瓶氧气用了一部分,密度如何变化?”结果不出所料,大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变化,这时老师应该通过讲解纠正他们的错误,让他们对密度公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又如:学习“欧姆定律”时,学生把欧姆定律表达式I=U/R改写成R=U/I后,因长期受相近学科数学比例式的思维定势影响,往往容易只注意表达式,而忽略知识本质,以致于产生“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电流强度成反比”的错误认识。
同样,电功率的推导公式P=I2R、P=U2/R 中,学生容易从P=I2R中得出P与R成正比和从P=U2/R中得出P与R成反比的两种相矛盾的结论。
对于上述情况,如不具有前瞻性,学生容易形成错误的定势思维。
而在备课时能预测到这种学情的反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能对重难点把握更到位,主动运用对比、辨析、推理、判断等方法引导学生走出误区。
把握学情建构高效生物课堂
把握学情建构高效生物课堂摘要:教师在备课时应将关注的重点由教材转到学生身上,尽可能抓准学生的疑惑点、兴趣点、生长点,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生物构造高效课堂新课程倡导“以学定教,以教促学”。
“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关键点是教师对学情的分析,确立学生立场。
笔者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情动态,并把对学情的关注落实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过程中,从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一、课前:预估学情优化教学预案教师在备课时应将关注的重点由教材转到学生身上,尽可能抓准学生的疑惑点、兴趣点、生长点,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预估学情:(一)了解学生已知确立切入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教师要清楚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的范围和深度、学生的理解(即对于学习的建构)和技术水平。
如学习“生物的呼吸作用”一节时,先引导学生回忆“线粒体”的结构和成分,进而引入“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使学生充分理解线粒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再结合已学过的“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内容,列表比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同时,再把“呼吸运动”、“呼吸的全过程”、“呼吸作用”几个容易混淆的知识加以比较,使学生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加深了解。
(二)了解新知障碍突破重难点教师在备课中要关注学生在预习新知中可能产生的难点和障碍。
教师应根据这些困难调整适当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一课,“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涉及很多生物化学知识,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途径及其相互关系,让学生学会文字图表总结。
巧用三段六步创建高效课堂
巧用三段六步创建高效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理论、魏书生课堂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的引领下,我们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建构了“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即一课分“自主学习”“展示点评”“达标检测”三个阶段,主要分别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的问题。
六步,是对“三段”的细化,即“目标导学”“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评总结”“训练建构”“达标拓展”。
每个教师不仅要明白模式的内容,更要从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意义上深刻理解模式,结合各自学科特点,自觉巧用、活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
一、坚持模式,活用流程(一)自主学习(7分钟)以具体明确、逐层递进的教学目标,要求适切、容量适度、重难点恰当的内容,体现基础性、发展性、时代性统一的方式激趣、导学,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1.目标导学(2分钟)优化课时目标,实施目标导学,“导”是关键。
“导”,包括导入新课、导入情景、指导学法、引导思维等,要写入导学案中,以便于学生依案自学。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要设置悬念、激发感情,以引趣、激情的方式迅速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2)出示目标,诱思导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导学案中,教师要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重点难点、旧知回顾、问题探索、新知呈现、知识拓展等,给学生自学指出明确的方向。
当学生拿出“导学案”后,教师要作简要强调或重点强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出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通过自学,主动接受,获取新知。
言简意赅的教学目标,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目标要有可测性,广度、深度要与教材、课程标准一致;提出的目标要具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引导学生自学。
2.自主学习(5分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走出学情分析误区,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走出学情分析误区,构建高效英语课堂学情分析就是在教学设计中,依据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学生的认知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过程。
科学地进行学情分析有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科学准确地分析学情是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一、学情分析的误区(一)认识不足,分析不充分现在高中教师普遍感到困扰的问题就是教学任务繁重,但是由于课时有限,所以总感觉很难在规定时间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尤其是现在的高中英语教材,与过去相比词汇量和教学难度都大幅增加,导致很多教师无暇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一项针对高中教师的调查表明接近半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研究学生,根本没有进行学情分析,在备课和教学设计中只能盲目地根据教材去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总是让学生吃“夹生饭”,教学过程缺少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有些教师尽管认识到了学情分析的重要性和对教学的指导意义,进行了一些调查和了解,但对结果的分析不充分,不具体,无法反映学生英语学习的真实情况和认知需要,这对于解决在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缺少指导作用。
(二)形式单一,效果不理想首先,许多教师片面地把学情分析理解成考试,认为通过考试就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因此现在不少学校都纷纷推行学科周练月考制度,但在周练的题型设计上并没有考虑到本阶段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贴近高考题型。
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但是由于实施形式单一,而且在题目的设计上缺少必要的基础题和主观题,因此教师很难通过考试准确把握学生近阶段的学习现状。
同时由于周练难度不稳定会在无形中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学生很难在考试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由于高考题型的设计主要注重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无法如实反映学生本阶段的努力程度和学习现状,因此对于基础阶段的教学缺少指导意义。
推进自主学习 构建高效课堂太康县独塘乡一中
推进自主学习构建高效课堂太康县独塘乡一中独塘一中,地处县城西10公里处,现有教职工61人,学生1060人,共12个教学班,是一所农村中学,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质量差。
为了改变现状、走出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为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着想,围绕“三年创太康名校”的目标,经过多次的外出学习、充分的研究、充分的论证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大力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丰富、完善“五步教学法”为切入点,牢固树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思想,不断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与任务1、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研究能力普遍提升。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愿学、会学、乐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学习成绩大幅提升。
3、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五步教学法”的优质高效常态课堂,推出一批高效课堂教学标兵,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五步教学法”的操作步骤“五步教学法”的高效课堂是指通过出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的五步策略。
在保证学生参与面广、思维空间广、知识覆盖面广的前提下,把握好问题的难度、深度和训练的强度,调动学生身动、心动、神动,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从而达到保量增值、惜时增效、减负高效的教学目标。
具体实施说明如下:第一步:出示目标教师在课前或课堂两分钟把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自学时有的放矢。
第二步:自主学习学生围绕老师出示的目标和学案,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文本、查找资料等自主学习,并记下重点和理解不了的问题。
第三步: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后,对于理解不了的问题,小组成员间互相补充、质疑、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第四步:交流展示教师交给各组展示任务,学生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在全班展示学习成果。
准确把握学情的方法
准确把握学情的方法准确把握学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首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是把握学情的基础。
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其次,观察学生表现是把握学情的必要手段。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课堂互动等。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问题,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挑战。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此外,与学生交流是把握学情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学生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困惑和建议,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同时,分析作业和测试成绩也是把握学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弱点,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另外,利用技术手段可以更方便地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提高把握学情的准确性。
例如,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数据分析工具等,教师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最后,不断反思和改进是教师提高把握学情能力的关键所在。
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情,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如何准确把握学情
如何准确把握学情摘要:以学定教是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
以学定教要准确把握学情,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要真正准确把握学情,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加以努力。
本文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自己所进行的课题研究,从操作层面上展示了准确把握学情的一些做法,并进行了理论分析阐释。
关键词:把握学情以学定教操作策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开展有效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对“学情”深入洞悉。
以学定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原则。
“以学定教”就是以学为本,以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的起点,以顺应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我们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构建知识结构,获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和谐发展。
我们要把准“学情”,合理调整教学策略,活用“学情”,科学地因材施教,进而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学情?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打磨常规课堂,并将准确把握学情作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切人点。
一、何为准确把握学情李崇建在他的《没有围墙的学校》一书中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传授知识不是教育最重要的事,很多知识只要一翻书就可以知道,去了解孩子为何这样看待,远比我们告诉他,这是个怎样的世界来得更有趣。
”①孩子真正需要的也是我们的教学要去完成的,但是学生真正需要我们教他们什么,这就是我们需要把握的“学情”。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把握学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既有的教学经验,按以往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的疑惑和难点来调整现在的教学,这便是所谓的“已有经验论”;一种是对学生的课后练习进行批改并汇总以了解学情,从而通过讲评的过程进行强化,这是所谓的“事后补救论”。
我们认为,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背景下,这两种学情反馈方法都不能做到切实而有效,原因在于:其一,社会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日益提高,而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以前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内容,随着时代发展可能便成为学生的生活常识。
推进高效课堂中应该把握的几个要点
动,无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还是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都是难以取代的。
现在的教师热衷于就知识讲知识,就课本讲课本,将知识与生活实际完全分割开了,不做实验,不联系生活,把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课硬是上的枯燥无味。
走进大自然,走进实验室,走进图书室,走到生活中,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参与到寻求知识的探索中,对学生的培养是综合的,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也是全面深刻的。
比如“认识面、棱、顶点”这一课,教师在讲台上拿个正方体比划了半天,学生不一定学会了,为什么不让每个学生带几个正方体长方体,然后认识呢?还有“梯形面积”计算,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割补,同时带上几个长方形割成梯形呢?让学生手动起来,脑也就动起来了,这么简单的知识,只要学生动脑学了,还能不会?再比如讲“爬山虎”一课,教师们对爬山虎的“脚”是很费力的讲,还怕学生不明白,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课,学生还是没有听明白。
其实校园里有许多爬山虎,为什么不带学生一边看一边讲,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吗?听课中这种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教学很多,效率很低。
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往往不能准确把握,或者说是不能信任学生。
所以教学中就不能放手学生,也不能有取舍,结果是重要不重要的,学生会不会的一起都教,都认真过一遍,时间浪费了,把主要的掩盖在不重要的东西里(学生往往被忽悠或学生注意力分散了),效率会很低。
六、少讲多练。
高效率的学习活动不是灌输,应该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
讲仅仅是点拨、指导。
而绝不是给答案让学生记住过程结果。
练习的过程就对知识的理解、消化、掌握、运用的过程。
只有一定量的训练,才能保证对知识点的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现在的教师当堂训练的量明显太少,更不是每讲一点即时练习巩固一点。
这就意味着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通过深入学习达到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新知识的目标。
我以为,每节课至少要安排一半到三分之二的时间练习,才能达到少讲多练的目标。
毛主席的矛盾论最强调的是量变引起质变,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学生是很难对知识有真正的理解和把握的。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总结9篇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总结9篇第1篇示例: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追求的目标,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水平。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充分准备1. 备课充分:在进行语文教学前,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准备,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掌握学生的学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 教学资源丰富: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包括教辅资料、多媒体课件等,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 课堂环境整洁:保持课堂整洁、明亮、舒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合理设计1. 教学内容设计: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任务设计:设计有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知识点设计:合理划分知识点,有机组织知识体系,注重整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语文知识结构。
三、多元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情景教学: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语言运用的乐趣和实际效果。
3. 互动教学:采用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灵活运用1. 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学习特点,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 调整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3. 反思总结:每节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总结:构建语文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和反思方面下足功夫,同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文水平。
掌控“四为”瞄准“四问”打造求真务实的高效课堂
掌控“四为”瞄准“四问”打造求真务实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关乎教师的教学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需要掌控“四为”(为人、为学、为课、为己)并瞄准“四问”(何为、为何、怎为、如何)来打造求真务实的高效课堂。
一、掌控“四为”1. 为人——敬业爱生2. 为学——勤学苦练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只有不断地勤学苦练,教师才能保持自己的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3. 为课——精心准备每一堂课都需要教师精心准备。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包括备课、资料搜集、教学设计等。
只有精心准备,才能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教学过程的流畅性。
4. 为己——自我反思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瞄准“四问”1. 何为——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清楚自己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2. 为何——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师要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
对于重点难点内容,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怎为——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让学生在多种教学方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4.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三、求真务实1. 精确把握学生学情教师要精确把握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
准确把握学情
准确把握学情构建高效课堂“学情”不是什么时髦的新提法,从“以学定教”,到“备教材、备学生”,再到教科书上每组课文开头安排的“导语”,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就意味着一种不同的学情。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学生情况的更加复杂多元,关注学生、了解学情的方法也应当随着时代的进步相应有所变化。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曾经讲过:“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
”那么,什么是学情呢?学情有着很宽的外延,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思维状况,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学生状况、学生个性及其目前发展状态和发展前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最近发展区、低起点、学生感受、学生的成功感等,都是我们把握学情的切入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引导作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学情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敏锐地关注“学情”,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好教学方向,随时做出调整,也就是说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既要学会引导“到位”,达到“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的效果;又要善于放手,适时“让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该如何准确把握学情,因学设教,让教学真实、有效、精彩,构建起高效课堂呢?一、课前预测学情课前预测“学情”指教师根据已掌握的学生的知识经验、学习习惯、心理规律等宏观的、共性的、静态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一个预先推测。
比如:学生对本课内容是否感兴趣?学生学习本课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可能会在哪些地方感到困惑?学生会对哪些内容理解不透彻?是否愿意按教师的设想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去交流?等等。
然后,针对这些预测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或策略,以便对学情做出及时调整和引导。
善于捕捉学情建构高效课堂
一、课前捕捉先学信息,以学定教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通过课前分析学情,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起点、思维需求等方面,更新调整、修正补充原有学案设计,使之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一)捕捉问题原因确立教学重难点以生为本,教师确立重难点不是一厢情愿,而是来自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如:教学《十几减5、4、3、2》一课。
考虑到学生已经会用想加算减法、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9、8、7、6的式子,课前2分钟进行检测10道十几减5、4、3、2的计算题,并当堂同桌互改。
全做对的有70%,大部分学生都能自主应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一部分学生2分钟做不完10道题,速度慢主要是方法不熟练。
教师发现计算慢的孩子大都是用破十法来计算,捕捉原因,是把教学重难点定位在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十几减5、4、3、2,用想加算减法方便还是破十法方便呢?学生展示各种算法,有的用破十法,有的用想加算减法,有的用连减法,并重点引导比较:计算十几减5、4、3、2,当减数比较小时,你们认为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快呢?大部分孩子都喜欢想加算减法,认为破十法和连减法需要两步计算,用破十法计算,当减数比较小时,计算的数比较大,比较麻烦,而用想加算减法,只需一步计算就可以直接说得数了,加法算得快,减法自然也就算得快,感受到想加算减的便捷与价值,并允许学生有个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课末8分钟,当堂进行一页《数学丛书》的检测,计算全对的同学达到90%,学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捕捉认知经验确定教学起点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前学情,找到最近发展区,实施教学活动。
如:教学第二册《找规律》一课,大部分同学都是画图形循环排列规律;有的只画一组排列,不见规律;还有一小部分根本没有规律;只有1个同学画数量递增规律。
学生生活中已接触到一些循环排列规律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但能感知,如:彩旗是按黄红黄红的规律排列的,但却未能把握重复排列规律的本质是“一组”重复出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达。
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
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发布时间:2021-02-04T11:03:28.66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作者:李绍豪[导读]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它倡导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思想须由传统的“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
教师的教必须根据学生的学而定,由学情定设计的教学策略。
本案例旨在通过三个教学片断来探讨以学定教的策略问题,努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浙江省龙港市第四小学李绍豪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它倡导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思想须由传统的“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
教师的教必须根据学生的学而定,由学情定设计的教学策略。
本案例旨在通过三个教学片断来探讨以学定教的策略问题,努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生本课堂以学定教现实起点正文:“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最有效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快乐地参与学习”。
这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最期盼的。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高效呢?我想藉着《速度时间路程》一课的“体验速度快慢”环节三次试教的不同教学片断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片断一:(1)感受刘翔的速度师:在解读人步行的速度4千米/时后,我们再了解一下跑步的速度,我国有一位跑步很快的运动员,你们知道是谁吗?呈现:刘翔110米栏的速度是9米/秒。
师:你有什么感受?有多快,有什么办法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生:无法形容。
生:很快!(2)解读猎豹、乌龟的速度呈现:猎豹的速度30米/秒。
师:请大家谈谈自己现在的感受。
生:更快!师:动物的速度有快的也有慢的?呈现:蜗牛的爬行速度9米/时。
师:你笑什么?师:真的好慢呀!评析:此处的教学,他们对于“1秒”——“滴答”一下的短暂没有过真实的体验与感受,也不清楚9米到底有多长。
这两条信息综合后,无形之中加大了理解的难度,因此,他们无法形容“9米/秒”到底有多快。
把握学情 高效备课
把握学情高效备课一堂课能否高效,课前准备工作很重要。
备课是保障课堂高效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一、备学情传统教学的备课只备“教”,不备“学”,高效课堂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更要备“学”。
要认真分析知识学情差异,能力学情差异,个性学情差异,风格学情差异。
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学生课堂活动。
设计学生课堂活动至少要把握三点:要考虑这节课准备安排几个学生的活动,每个活动怎么安排;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
二、备教材备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
备教材要依序做好三件事:1、阅读教材。
这是写每节课教学案之前所必做。
2、分析教材。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
3、转换教材。
转换教材即把教材内容转换成教学内容。
对原始教材进行精选、调整、加工。
三、备方案在备学生、备教材的基础上,备课工作便进入了最重要环节,编写教学案。
教学案分为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务必使教案学案的有机统一,设定教学目标、课堂结构、教学活动程序的一种课时计划。
教学案要回答六个问题: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教得怎样,学得怎样。
一体化教学案怎么写,可有多种多样的格式,但不管那种格式,至少要有七个要素: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描述的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产生的思想、情意和行为变化。
2、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内容要把握好六个问题:(1)教学内容选择要根据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重点要突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3)教学内容难点要判断准确,并能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4)教学内容的容量要与课堂时间相配,深度、广度要和课堂容量恰当;(5)教学内容排列要考虑疏密度和梯度合理;(6)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呈现次序和呈现速度要适应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速度。
3、教学重点教学案要注意突出教学重点。
什么是教学重点?应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教学重点是最基本的内容。
分析学情,研究教材,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课堂
③ 在评价 重心方 面 , 过于强 调终结 性评价 , 忽视 了 评价 的激励性 、 发展性 和过程 性 , 评 价没有 成为改 善教 学成效 、 促进学生成长 的有 效手段 。“ 为教学 的评 价” 只 是一句空话 , “ 为评价 的教学 ” 大行其道 。 “ 评价绑架 了教 学” 的现象 比较严重 。
势 运行 体制下进 一步弱 化 ,不少 学校 的教研组形 同虚
设 。教研组 活动沦落为传达学校指示 、 布置学校任务 的
事务性会议 , 或者 以读读教 学研究论 文打发教研 时间。 调查结 果显示 , 关 于每学期外 出参加 培训 和教学研
讨 的次数 。 1 3 . 1 % 的 教 师 承 认 自 己从 来 不 参 加 校 外 培 训
在教学 过程 中中等学 生成 为教师们 最为关 注 的教 学对象 , 8 6 . 5 %的教师在 备课设 计提 问时 主要考虑 中等 生 ,而 主要关 注后进生 、优秀 生 的这 一 比例 分别 仅为
l 0 . 2 %、 2 . 3 %, 这 与 学 校 将 本 科 升 学 率 作 为 主要 考 核 指标
的教 师 比例 最 高 ( 8 0 %) , 应 试 仍 然 成 为 教 师 制定 教 学 目
关 于教学评价的主要问题仍然在 于 : ① 在评价 内容
方面 , 过 于 注 重 学 科 知 识 尤 其 是 概 念 与 原 理 等 识 记 性 知
识, 忽视对解 决问题能力 、 创新能力 、 实践能力等方面 的
一
、
目标 教 学 尚 需 改 进
五、 教 学 评 价 亟 待 完 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确把握学情构建高效课堂“学情”不是什么时髦的新提法,从“以学定教”,到“备教材、备学生”,再到教科书上每组课文开头安排的“导语”,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就意味着一种不同的学情。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学生情况的更加复杂多元,关注学生、了解学情的方法也应当随着时代的进步相应有所变化。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曾经讲过:“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
”那么,什么是学情呢?学情有着很宽的外延,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思维状况,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学生状况、学生个性及其目前发展状态和发展前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最近发展区、低起点、学生感受、学生的成功感等,都是我们把握学情的切入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引导作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学情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敏锐地关注“学情”,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好教学方向,随时做出调整,也就是说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既要学会引导“到位”,达到“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的效果;又要善于放手,适时“让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该如何准确把握学情,因学设教,让教学真实、有效、精彩,构建起高效课堂呢?一、课前预测学情课前预测“学情”指教师根据已掌握的学生的知识经验、学习习惯、心理规律等宏观的、共性的、静态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一个预先推测。
比如:学生对本课内容是否感兴趣?学生学习本课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可能会在哪些地方感到困惑?学生会对哪些内容理解不透彻?是否愿意按教师的设想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去交流?等等。
然后,针对这些预测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或策略,以便对学情做出及时调整和引导。
例如,我执教《詹天佑》一课,课前预测到学生会对“取得京张铁路的修筑权,就能控制我国北部”产生疑问,他们也许会想:“我们现在不是有很多合资企业吗?不是很多大型工程也实行面向国际公开招标吗?怎么京张铁路就不能交给外国人修呢?”我还估计到学生不理解“人字形线路”。
于是四处查找相关资料,巧妙设计教学流程,做好了充分准备。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把收集的相应资料提供给学生——当时,清王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即将土崩瓦解。
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中国,将中国当成了一块谁都可以任意宰割的肥肉。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根据这些条约,谁拥有了铁路修筑权,就等于拥有了一系列的权利,他们可以在沿线推销他们的过剩商品,可以沿途架设电线,开办邮局,驻扎军队,逐步由经济上的控制过渡为军事上的控制。
使那儿成为一个国中之国,成为他们可以为所欲为的天下。
——学生立刻明白:这些帝国主义者都怀着不可告人的阴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能把京张铁路的修筑权让外国人夺去吗?学生的疑惑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学得更带劲了。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楼梯、盘山公路入手,比较“人字形线路”与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我的点拨下,明白了“人字形线路”和楼梯、盘山公路一样都是为了减缓坡度,不同之处是楼梯、盘山公路分别供人和汽车用,“人字形线路”供火车行驶——火车很长,不能像汽车那样轻而易举地转弯,所以修成“人字形”,从而便于火车掉头转弯。
学生心中一下子豁然开朗。
我想,如果课前没有对学情进行准确预测的话,我便不可能做出如此充分的准备,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
布卢姆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老师要提升课堂教学艺术的层次,只有深入了解学情、用心解读学情、精于课前预设,让预设促生成,让生成促发展。
在生成中绽放师生智慧之花,结出创造之果。
二、课中关注学情学生群体的特征并不代表个体特性。
每个班、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特点都是有差异的,而且很多时候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
在课堂上,教师要时时刻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
关注“学情”的基本策略有三种:一是观察。
观察,是老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考查学生或教育对象的一种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听课理解情况及兴趣爱好会有不同表现:发现学生抓耳挠腮,眉头紧皱时就是向教师发出他已听不懂的信号;若学生躺在桌上,无精打采就是向老师发出他对这节课不感兴趣;若学生手舞足蹈,跃跃欲试就是向老师发出他对这节课兴趣昂然思维活跃。
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许多珍贵的信息是可以通过观察获得的。
我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是从哪些方面知道的?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能按照我的教学思路画出相关词句,而有些学生是无序的操作。
我想,他待会汇报时肯定也不能按照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下去。
果然,汇报时,学生居然说到了赵州桥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而这个特点应在充分理解赵州桥的雄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理解创举的内涵。
于是我没有慌张,因势利导提出了一个问题“赵州桥还有哪些特点?”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有序的轨道上。
二是倾听。
指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朗读、发言、讨论、争辩,从中捕捉各方面的信息,看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是否透彻、观点是否正确。
比如有位教师执教《鲸》这一课,一位同学讲到鲸和鱼的区别时说:“鲸用肺呼吸,别的鱼用腮呼吸。
”老师迅速做出反应,让这位同学再说一遍,看能不能自己改正刚才答案里的错误。
学生立刻醒悟过来,说:“鲸用肺呼吸,鱼用腮呼吸。
“老师又追问:“为什么要把…别的‟去掉?”学生回答说:“后面说…别的鱼‟,意思就是承认鲸是鱼的一种了。
”这位老师就是通过倾听,及时而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动态学情”。
三是分析。
指对自己看到的现象、听到的声音和捕捉到的信息加以综合思考,分析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找出其根本原因,以便做出调整。
例如,我在教学《难忘的启蒙》一课时,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话——“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的理解产生了分歧: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是反问句,另一部分却认为这个句子是疑问句。
后面这部分学生的理解是:现在,老师播下的种子难在学生身上开花结果,说明现在的学生难教,作者在追问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很显然,这些学生的理解是错误的,那他们错在哪里呢?我迅速进行思考,找到了症结——这部分同学脱离了语言环境,在孤立地理解这个句子。
问题找到了,解决起来就好办多了。
我让这部分同学把它和前面两句话结合起来理解,同学们便恍然大悟了,而且明白了“既然”在这儿发挥的作用。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就学情迅速进行判断分析,是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保证。
三、及时调整学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地变动。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学情,善于分析处理学情。
学生已经领会的,教师不必再纠缠;学生的理解有误,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帮助和引导。
教师要根据课堂的生成实际,不断调整,展开教学。
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学情,宏观地看,可以分为两类,即积极的学情和消极的学情。
积极的学情,我们要紧紧抓住,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学生学得更积极、更主动;消极的学情,我们也不能疏忽,如果不加以转化,它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调整学情的基本策略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两条:一是对积极的学情予以充分肯定。
对学生在课堂上良好的表现、积极的态度、机智的答问、主动的问难、新颖的思路给以一个满意的微笑、一束鼓励的目光、一个赞许的手势、一句夸奖在语言、一片欣赏的掌声,这些都会给学生无穷的鼓舞,促使学生学习更加投入,同时为全班同学树立正面的榜样。
比如,在一节《圆明园的毁灭》的公开课上,一位学生指出文中有一个病句,老师不慌不忙,示意他把话说完,学生说:“…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句话不完整。
”果真如此吗?后经师生共同讨论,认定这句“话”的确是个病句——它根本就不完整,并提出了几种修改方案:①将原句改为: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无所不有。
②将原句改为:既有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也有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③将句子前的句号改为冒号。
最后,老师说:“这位同学敢于独立思考,不迷信书本,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教室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二是对消极的学情加以巧妙化解。
对学生在课堂上无心的错误、欠佳的表现给以巧妙的提示、贴心的安慰、真诚的期待、极大的宽容,以幽默、委婉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引和疏导,以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比如,一位老师执教《草虫的村落》一文,在师生都进入了课文情境,想像、讨论充满智慧的草虫的村落里还有哪些分工时,一个学生说:“里面有小偷!”全班哄堂大笑,刚才营造的美好氛围被破坏殆尽。
怎么办?是大声训斥,还是就学生的回答与他理论一番?前后两者,无论怎样都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而且得不偿失。
这位老师却不假思索,幽默地回答他说:“那我告诉你,这里一定就有警察!”全班学生轻松地笑了,美妙的氛围重新回到了课堂上,而那位“出格”的学生的“面子”也得到了维护。
这位老师的教育机智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总之,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为人师者,只有充分关注学情,依据学情,制定目标,组织教学,方能“长袖善舞”,使课堂生出最高的效率来。
如若每堂语文课我们都能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的起点”,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落点”,把“生本”理念体现在平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那我们或许就会成为极具幸福感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