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阅读的四种常见题型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答题技巧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4878b1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8.png)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答题技巧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类(5题)(一)题型1。
阅读短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答题技巧:1. 要素串联法:找出时间(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地点(天空)、人物(无特定人物,主要是作者看到的想象中的事物)、事件(作者看到晚霞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的想象)。
2. 概括为:太阳落山后,作者看到晚霞的变化,产生了许多美好的想象,最后晚霞消失。
(二)题型2。
阅读短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出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
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就更迷人了。
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亮,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多么迷人啊!答题技巧:1. 段意合并法:- 第一段:表达作者对家乡秋夜的眷恋之情。
- 第二段:写月光下田野的景色,像美丽的水墨画。
- 第三段:描写月光下竹林的景色。
- 第四段:描述柿子园里迷人的景色。
2. 概括为:作者表达了对家乡秋夜的眷恋,描写了月光下田野、竹林和柿子园的迷人景色。
(三)题型3。
阅读短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
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
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5e0857825c52cc58bd6beab.png)
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一.阅读理解试题的类型:1.提问本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即中心大意)2.提问与本文主题大意有关的事实和细节3.提问文章中没用文字直接表达却暗含着的观点及某段或整篇文章的含义等4.提问文章中提到的某些观点及作者对这些观点的态度5.提问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词汇及短语的意思二.阅读理解的提问方式:第一种:主旨题目的: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命题规律1)段首、段尾句常考2)特殊标点符号,尤其段首的特殊符号的内容往往表达了作者的论点3)语义转折处,尤其在段首的语义转折处常是考点4)因果句常考应试技巧:1)答案很可能在首尾段2)出现频率高的词可能是蕴涵中心思想的关键词3)判断选项内容,片面、单一的内容应排除4)主旨大意题干扰项特点只是局部信息,或是一句没有展开的话,或是某一段的内容概括范围太宽无关信息应对策略:略读,找主题句。
注意:演绎性文章的主题句多在段首,而归纳性文章的主题句则常在段尾。
例1:Researchers at Boston’s Beth Israel Hospital and Harvard Medical School recently described what may prove to be the first simple, reliable blood test to detect cancer long before it’s visible on an X ray or before any symptoms appear. Radiologist Eric T. Fossel and his colleagues employed a device relatively new to medical diagnosis—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 (NMR), which classifies chemical molecules by their response to radio waves in magnetic field. In a person with cancer, NMR detects a characteristic abnormality in certain lipoprotein molecules.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serve as the appropriate title for the passage?A. A New Medical DeviceB. Blood Test for Cancer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D. The Enemy of Cancer主题句译文:波士顿贝思以色列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描述了可能会被证明为首例简便可靠的检查癌症的血液检验方法,这种血液检验方法能够早在X光照射发现以前或出现任何病症以前检测到可能出现的癌症。
片段阅读知识点总结
![片段阅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e90be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0.png)
片段阅读知识点总结
片段阅读是一种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给定段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片段阅读知识点总结:
1. 主题和主旨:识别段落的主题和主旨是理解段落的关键。
主题通常是一段文字中最重要的信息,而主旨则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或情感。
2. 细节理解:了解段落中的细节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段落。
3. 逻辑关系:分析段落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转折、并列等,有助于理解段落的整体结构和信息组织。
4. 推断和预测:根据段落提供的信息,推断作者未明确表述的观点或预测后续发展,是片段阅读的重要能力。
5. 情感色彩和态度:判断作者在段落中表达的情感色彩和态度,如赞成、反对、中立等,有助于深入理解段落的含义。
6. 修辞手法:了解并识别段落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段落的含义。
7. 长难句分析:对于复杂的句子,需要对其进行结构分析,找出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以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8. 背景知识:根据背景知识理解段落中的特定术语或典故,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段落。
9. 结构分析:了解段落的结构,如总分总、分总、总分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段落的主旨和细节。
10. 文体识别:识别段落的文体类型,如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段落的内容和目的。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片段阅读知识点总结,通过不断练习和应用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片段阅读部分的考试题型
![片段阅读部分的考试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13c65d4ffe4733687e21aadf.png)
除了时态之外,考生还应注意数量方面的细节,因为这也是设置题目的一个障眼法,常常容易被考生忽视。所谓数量,无非就是确认原文和选项中的表述从数量的角度讲是吻合的,没有扩大抑或缩小。如“大多数”、“很多”、“许多”、“广大”、“广泛”、“一片”、“大量”、“大部分”等词语所引导的是为数较多的数量概念;“少数”、“少部分”、“少量”、“一小部分”、“某个”、“某种”等词语所引导的是为数较少的数量概念;而“某些”、“一部分”、“一些”这样的引导词则比较特殊,处于游离状态,有时趋于较多,有时抑或趋于较少,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以考生在作答时务必注意数量上的表述与原文是否吻合,从而判断其真假。
意图推断题的提问方式通常带有“意在”、“想要”、“推出”等提法。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意在阐明”、“这段文字意在强调”、“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的是”、“本文作者通过这段话最想传达给读者的观念是”、“上面这段话最想表达的意思是”、“这段话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这段文字主要想说明的是”、“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这段话告诉我们”、“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这段文字着重抒发怎样的感慨”等。
在正向援引中,通常是通过引用某人的话作为例证,从正面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支持或者加强。一般在援引之后都会有这样结论性的引导词,如“因此”、“所以”、“可见”、“总之”等,这些总结性的表述字样后就是作者的观点。
而反向援引中,表述初始通常要先树一个靶子,一般用“有人认为”、“通常认为”、“传统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多数人们以为”等字样作为引导词,从而引导出自己与之不同的观点,进行反驳或批判。一般来说,在援引之后都有这样的引导词,如“但是、其实、实际上、事实上”等等,这些字样的后面就是作者的观点。
语文阅读理解题型与解答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题型与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9001fb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5.png)
语文阅读理解题型与解答技巧语文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同学感到头疼的部分。
掌握不同的题型以及相应的解答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常见的语文阅读理解题型以及解答技巧。
一、概括内容类题型这类题型通常要求我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某一段落的主要内容。
解答技巧:1、找中心句:很多文章或者段落都会有中心句,中心句往往能够概括主要内容。
如果能找到中心句,再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扩展,就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答案。
2、要素串联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要素。
将这些要素串联起来,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段意合并法: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先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然后将这些段意合并起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删减,使其通顺连贯。
例如:阅读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在暑假里参加夏令营的经历。
我们可以先找到时间(暑假)、地点(夏令营营地)、人物(孩子)、事件(参加夏令营)、经过(在夏令营中参加各种活动,如徒步、野炊等)和结果(孩子得到了锻炼,收获了友谊和成长),然后将这些要素串联起来,概括为:“暑假里,孩子参加了夏令营,在营地中参与了徒步、野炊等活动,最终得到了锻炼,收获了友谊和成长。
”二、理解词句类题型这种题型可能会要求我们解释某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或者理解某句话的深层意思。
解答技巧:1、联系上下文:很多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通过阅读前后的内容,往往能够找到对该词语或句子的解释、说明或暗示。
2、分析修辞手法:如果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要先指出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从而理解句子的含义。
3、结合文章主题:词句的含义往往与文章的主题相关,从主题的角度去思考,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其含义。
比如:文中有一句话“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我们要先指出这是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心疼”的感觉比作“被针扎”,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出,这是在形容他内心极度的痛苦。
片段阅读的8种题型
![片段阅读的8种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775add2c2af90242a895e553.png)
片段阅读的8种题型1、主旨类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归纳文段的中心思想的表达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用简明的语言将文段的主旨、中心思想以及标题进行归纳、概括。
最后选出表达最恰当的一项。
因此,有关专家指出在做这样类型题的时候,一定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一句的句意,最后综合起来,从而判断出文段的中心思想。
这类试题根据提问问题的角度,又可以分为三种,即提炼中心思想类、概括主要内容类、文意推断类。
前两种侧重“言内”之意,最后一种侧重“言外”之意。
(1)提炼中心思想类提问题的形式:对这段文字概括(归纳、总结、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等。
这属于最原始的概括中心思想类,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类。
2008年第8题:商业设计也许越来越被赋予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价值,但它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
如果一项商业设计不能让人联想到产品并对之产生好感,即使它再精美、再具创意,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设计。
说到底,广告在创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关联性,我们不想被一个美伦美奂的作品吸引,结果却看不出它与所代言的商品之间存在任何联系。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独特的创意并非成就商业设计的绝对要素B.对于设计来说,吸引顾客应该是第一位的C.成功的设计必须能够艺术地展现产品特质D.商业设计应尽量强调广告与产品的关联性(2)概括主要内容类提问问题的形式: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论述的是、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等。
2007年第14题: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
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
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
片段阅读常考题型解题思路
![片段阅读常考题型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2feba53a2af90242a895e5f8.png)
编辑。
公务员录用考试越来越热,题目越出越难,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考试越来越规范了。
无论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即通常所说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还是各省市公务员录用省考,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的考查中,片段阅读是一个必考题型(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除外)。
在七省市公务员录用考试即将来临之际,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为广大考生在最后几天里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部分备考进行一下总结,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对于片段阅读的做题思路,有些考生还是有些茫然,或者全凭感觉,或者学了方法,却不会正确运用。
下面就片段阅读的做题思路给大家做一个梳理,希望广大考生跳出误区,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第一步:首先要阅读题目要求,确定题型。
需要整个文段都关注的题型有:主旨题(包括意图推断题)、态度观点题、标题选择题,问题针对题(这种题型非常迷惑人)。
不需要整段阅读,主要关注局部的题型有:语句衔接题、引言题、词语理解题等。
语句排序和细节推断题,要依情况而定。
第二步:确定好题型,调出头脑中的做题方法。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行政职业能力研究专家秦慧云老师对公务员录用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片段阅读常考七类题型:主旨题、标题选择题、态度观点题、问题针对题、语句衔接(包括引言题)与词语理解题、细节推断题、语句排序题的解题思路分别进行说明。
第一种:主旨题做主旨题时方法性最强的,也是考试的一个重点。
2009年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20道片段阅读全是主旨题。
但考生的问题是,学了那么多种方法,看到一个文段,我到底应该用哪一种方法呢?对此,大家应该把握思维的模式才对。
确定好是主旨题之后,阅读文段,首先要找重点。
如果发现了重点(关联词和总分结构等),首先进行同义替换,例如:(2006-1-15)作为整体,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但作为个人,不少中国人还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国家之强和个人之弱使一些人心理失衡,觉得自己活得还是像在半殖民地时代受人家欺负的受害者。
国考省考通用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
![国考省考通用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eb7e1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6.png)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分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逻辑填空、篇章阅读四种,题量一般为 30~40 道题。
片段阅读题型题量片段阅读共分为中心理解题(标题填入题)、细节判断题、词语理解题三种。
考查找到重点,留心细节、正确理解。
片段阅读再国考和大部分省考中题量为15 道左右,占比 40% ~50% 。
在言语模块中,先看提问,辨清题型,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顺序为:理解提问-阅读文段-匹配选项。
记住:内容至上。
中心理解题考察目的:中心理解题,即理解给出文段的中心思想。
考察频次:必考题型,考点最多、题量最大,占到阅读理解的 50%以上的比重。
题型特征:题干中出现“主要 /旨在/重在/意在/想要说明(论述、强调)/主旨/主题/观点/概括”等标志词。
解题思路:寻找中心句或整体把握文段中心。
微观到文段和选项中的重点词语,宏观到文段的整体结构,都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文段中心,做出正确选项。
一、重点词语三类词语是分析文段结构、把握重点内容的必备,分别是:关联词——结构担当主题词——内容担当程度词——精彩担当(一)结构担当:关联词帮助理顺文段脉络,分清文段主次的标志性词汇。
常见类型包括转折、因果、条件、并列四大类。
分别搞清楚各类关联词的不同侧重点。
1、转折关系转折之后是重点。
标志词:(1 )典型转折关联词:然而、不过、可是、但是、却、事实上、实际上、其实。
( 2 )非典型转折关联词(表语义相反或不同):殊不知、截然不同、全新的、误读、相对而言。
2、因果关系结论是重点,更有助于我们确定正确答案。
标志词:( 1 )最常考:因此、因而、故而、所以、从而。
( 2 )易忽略:可见、看来。
( 3 )文段选项均可能出现:导致、致使、使得、造成。
( 4 )少见但需注意:为何、归咎。
ps :其他常表示总结的标志词:也可以这么理解,换句话说,也就是说,于是 ......当因果关联词引导的结论句出现在文段末尾时,其作为文段中心句的可能性比较大,因而应重点关注。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归类划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归类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62bb62e1998fcc22bcd10da1.png)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归类划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主要有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片段阅读和文章阅读四种题型,每种题型又能根据试题特点划分成若干类别。
试题种类划分具有清晰界定试题、同类试题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解题方法等特点,试题种类的划分有助于考生理解、归纳同类试题的特点,针对同类试题给出快速解题方法,做针对性练习。
合理划分试题种类的重要性无需赘述,经过对各类试题的研究,红麒麟指导老师给出下列划分方法,以供参酌。
一、逻辑填空1.根据试题选项词语特点划分为以下种类,并依据考查频率列举如下:(1)实词辨析;(2)成语辨析;(3)实词与成语混合辨析;(4)关联词辨析;(5)其他词语辨析(主要是非关联词的虚词、熟语)。
这种分类方式能迅速界定试题种类,也便于考生理解,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方式。
2.根据试题要求填入的空格数量分“单词辨析”、“双词辨析”、“多词辨析”等,这种分类方式特点在于能根据分类能清晰确定试题难度(一般来说,词越多越难),并且不同种类试题的解题方式也有较大不同。
目前这种方式采用较少。
3.根据试题解题特点分类,主要分为“词义辨析”、“搭配辨析”、“语境辨析”等,这是一种比较细致的分类方式,好处在于清晰界定试题解题方法及难度。
一般来说,“词义辨析”仅考查基础知识,难度相对较低,但考查频率较高;“搭配辨析”(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感辨析)不仅考查词义辨析,还考查词语之间的搭配;“语境辨析”相对较难,因为它不仅考查词义和搭配,还要求明确作者的写作风格、感情色彩、语义轻重、态度倾向等。
这种考查知识层级累加的分类方式便于拔高训练,对有基础的考生提升帮助较大,目前还没有被采用。
还可以根据解题要点划分为“结构划分辨析”、“关联词辨析”、“观点态度辨析”等,这里不再详述。
二、语句表达语句表达考查的较少,主要是一些单独命题的省份偶有考到,主要可划分为以下几种:1.病句辨析;2.歧义辨析;3.语句应用。
其中,语句应用包括成语应用、副词及关联词应用,语句连贯等。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4大类型归纳+解题思路+答题模板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4大类型归纳+解题思路+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234b4f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e.png)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4大类型归纳+解题思路+答题模板记叙文阅读记叙文阅读可以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文章,这些文章事小学阶段最常见的文章。
01第一部分:词语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及文章含义看看具体能不能哦!)二、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02第二部分:句子一、句子分析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修辞的分析: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不同修辞的作用及答题格式:A、比喻、拟人作用:生动形象;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B、排比作用: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C、设问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D、对比作用:强调了……突出了……E、反复作用:强调了……加强语气F、反问作用:强调,加强语气等;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G、借代作用: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说明文阅读01一、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快速拿下高考语文片段阅读题型
![快速拿下高考语文片段阅读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106819c4e518964bce847c16.png)
片段阅读往往给出一定的材料和观点,然后提出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语句及段落的理解能力。
有时可能是要求选出对短文内容的一个复述,有时可能是找出支持(或否定)片段观点的选项,有时可能是要求选择片段中所引申出的观点,等等。
考生的选择应与所给的内容最相符合并使整个陈述最为完
整。
片段阅读题型丰富多样。
试题一般分为七个类型:
一、题旨概括
二、意图推断
三、观点态度把握
四、标题选用
五、细节判断
六、词句理解
七、语句衔接与连贯
考生在做片段阅读题时,应分清该题考查的试题类型,
然后依据该题型独有的方法和技巧来解答。
强化练习
一、题旨概括
题旨概括题是片段阅读中归纳主旨、概括中心题型的简称。
答题步骤:先读问题,有针对性地答题
.抓住关键词,把握题旨
.抓住关键句,把握主旨
.通过行文脉络,把握主旨
、排除干扰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偷换概念。
()以偏概全。
()无中生有。
()出现过于肯定或绝对意义的词。
二、意图推断。
语文短文阅读常见的题型及答题技巧
![语文短文阅读常见的题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b6b5eb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05.png)
语文短文阅读常见的题型及答题技巧一、概括类题型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首先要通读全文。
这一步可不能偷懒就像建房子要打地基一样重要。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快速浏览一下就好了,但是这样很容易遗漏关键信息呢。
我自己在这一步就会慢慢地读,把那些感觉比较重要的地方做个小标记,比如人物的名字啦,发生了什么事件之类的。
2. 读完之后呢,就要找出文中的关键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这时候可以问问自己,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谁呀?他干了啥?为啥要这么干?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呢?这一步看起来简单,但好多人会在这出错,因为很容易把一些不重要的情节当成重点。
二、理解词句含义题型1. 对于理解词语含义的题目,先看看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位置。
如果是在一个句子里,那就要联系这个句子的上下文。
有时候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可能不是它在文中真正的意思呢。
比如说“绿色”这个词,在有些文章里可能就不只是指颜色,也许是代表环保之类的意思。
我通常会把这个词语所在的那几句话反复读几遍,去感受它到底想要表达啥。
2. 要是理解句子的含义呢,除了看上下文,还要考虑句子的修辞手法。
如果句子有比喻、拟人啥的,那就要先搞清楚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或者赋予了什么东西人的特性。
这一步千万不能马虎呀!理解了这些之后呢,再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不过,这可能有点难,需要多练习练习才行呢。
三、赏析类题型1. 当遇到赏析句子的题目时,先从句子的表达手法入手。
是描写手法吗?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这些;还是修辞手法呢?这时候要仔细观察呀。
我一般看到这种题,眼睛就立马放光啦,因为只要找对方向,就很好回答。
然后呢,分析这种表达手法有啥作用。
比如描写手法可以让人物形象更生动,修辞手法能让句子更有感染力之类的。
2. 除了表达手法,还要看看句子中的用词。
有没有哪个词用得特别巧妙?如果有,就说说这个词好在哪里。
是准确地表达了某个意思呢?还是让整个句子更有韵味了?这一点真的很重要哦!这一步我通常会多花点时间,反复斟酌,毕竟用词的妙处可不能轻易放过呀。
阅读理解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阅读理解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b13141be23482fb4da4c80.png)
•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 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 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 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 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 引起读者的兴趣。
“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 了……的深刻道理。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 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 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第8题 写景的: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的: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 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 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 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 借物喻理。
阅读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第 7题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 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 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 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 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 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 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 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 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 表达出来。
片段阅读的题型特点
![片段阅读的题型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503a7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6.png)
1
细雨飘摇ing,知识分享,文档创作
“片段阅读”的题型特点是什么?
答:“片段阅读”的题型特点如下:
片段阅读一般有这几类考法:主旨概括、细节理解、标题添加、下文推断、语句衔
接、词句理解、态度观点和道理启示。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除了态度观点和道理启示考察较少,其他考法几乎都会考到。
其中主旨概括题是重中之重,通常是片段阅读中考察最多的题型,且主旨概括题当
中涉及到的很多解题方法在其他题型当中也能够用到。
其次是细节理解题,作为传统必考题型,题量仅次于主旨概括,并且随着近年来题
目的难度增加,出现了细节理解主旨化的命题新趋势,因此主旨和细节,是片段阅读不
得不重点掌握的内容。
标题添加、语句衔接、语句排序、下文推断是常规题型,几乎每次考试都会出现,
但题量不多,一般1-2个。
片段阅读每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技巧不一样,因此为了节约宝贵的做题时间,片
段阅读一定要先看问题,判断是哪种题型,再带着目的去阅读文段。
小学语文阅读之段落类题型解题方法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之段落类题型解题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9128e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5.png)
段落、全文一、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二、文章的写作顺序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一般用于写景文章)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先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顺序。
(逻辑顺序)三、划分文章段落的方法按时间顺序分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按地点的变换顺序分段四、、归纳段意、主要内容1、记叙文:回答:在什么时间、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 + 人 + 事2、说明文:回答: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 + 说明对象 + 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 + 论点五、概括(选择)文章的中心(很多的问答题都根据中心解答)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主要是写主人公——优秀品质;写景:主要体现景——美丽可爱。
写物①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②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六、文中某句、段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先分析属于何种描写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答题公式: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动作:运用……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公式: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行测:言语理解中片段阅读七类题型
![行测:言语理解中片段阅读七类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3020df2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4.png)
行测:言语理解中片段阅读七类题型在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片段阅读题按照考查点的不同,片段阅读的题型主要有以下主旨题、观点题、细节推断题、词语含义题、代词指代题、语句衔接题、标题结语题七类,通过实例一一说明了这七类题型,详见下文。
◆主旨题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文章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出主旨(中心思想、主要意思)。
主旨题就是考查考生在短时间内把握一个文段中心思想的能力,因此,把握好这种题型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能够准确地找到答案的关键是:第一,能从片段中提取有效信息,有效的信息就是片段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或者是言外之意,这是做好主旨题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推断合理,片段的表面含义往往是偏离或者背离主旨的,合理的推断绝不可以想当然,要严格遵循片段的本意。
【例1】能源价格高并非全是坏事,因为价格杠杆自会调节石油的流向,确保人类以剩下的石油找到更好的新能源,而不是全用到几十年前根本不存在的使夏天变凉爽的能源需求上。
实际上,如果我们遵循价格杠杆,甚至无需教育消费者,人人都会做出理智的选择。
那些价格杠杆不起作用的地方,多是机制本身有问题的地方,改进机制,才能使价格杠杆更有效。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改革体制是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的前提B.能源的无谓浪费问题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C.提高能源价格有利于合理利用与节约能源D.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能源流向的作用【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文段选取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谈到了能源价格与能源流向的问题。
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重点的引导词,文中通过“实际上”引导了主题句“如果我们遵循价格杠杆,甚至无需教育消费者,人人都会做出理智的选择”强调“价格杠杆对于调节能源流向的作用”。
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例2】在二次大战后的快速工业化过程中,日本的工业用水量在1973年达到顶峰,到1989年下降了24%,而工业产量仍稳定增长。
美国也与此相仿,美国的工业用水量自1950年起下降了36%,而工业产出却增长了3.7倍。
根据片段阅读题的题型特点和提问方式可将其分为10种题型
![根据片段阅读题的题型特点和提问方式可将其分为10种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fb0382c6bb4cf7ec4afed037.png)
根据片段阅读题的题型特点和提问方式可将其分为10种题型:1、主旨概括题;2、意图推断题;3、态度观点题;4、细节判断题;5、词语理解题;6、代词指代替;7、语句衔接题;8、语句排序题;9、标题填入题;10、词语删减题。
那么如何公务员在考试中迅速的摸清文段的行文脉络,看清作者的真实意图,听清隐藏的弦外之音,轻松闯过片段阅读这一关,做到片段“悦”读呢?下面将结合各地真题来详细阐述这一问题。
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练习例1.2009年重庆、辽宁、福建、海南、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4题奥运会时,有个帖子说:奏国歌时,西班牙队没有一个开口的,因而很不爱国。
以此推论,乔丹领军的梦一队是最爱国的。
他们领奖时,队员都身披美国国旗。
然而真相是,西班牙国歌压根没歌词。
美国国家队赞助商是锐步,而乔丹的赞助商是耐克,因发誓效忠耐克,他们便用国旗遮住锐步的标识领奖。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讹传与事实B.事实胜于雄辩C.表象与真相D.爱国不在形式【答案】C。
【解析】题干只是通过一个帖子来说明一些事情的真相,而前半部分讲述的也是事实,并没有讹传,故A不合题意。
帖子先叙述事实,然后揭露真相,并没有进行辩解,所以B 也不准确。
D项则说的比较片面,也不够贴切文意。
所以C才是最合适的答案。
例2.2009年重庆、辽宁、福建、海南、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2题传统中国画讲究“知白守黑”,其含义是“黑者为画,白者为空白”。
画面上留的空白要像画的形象那样被重视。
换句话说,留出的空白要合理,要符合构图规则。
最忌空白大小形状相同,最忌空白似圆、似方,最忌空白散乱如星。
好的空白有大有小,都是不规则的三角形,所留空白完整统一。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传统中国画的笔法特点B.传统中国画的构图原则C.鉴赏传统中国画的角度D.传统中国画的用墨技巧【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传统中国画的构画原则为黑白要错落有致,故选B。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型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d798d15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6.png)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型五年级的语文阅读理解题型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 词汇理解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理解文章中特定词语的含义。
例如,学生可能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某个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或者从几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义。
2. 句子理解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理解文章中某个句子的意思。
这可能涉及到对句子结构的分析,或者是对句子中隐含意义的理解。
3. 段落大意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段落,提炼出关键信息,并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段落的主旨。
4. 篇章理解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学生需要能够识别文章的开头、发展和结尾,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章的组织方式。
5. 推理判断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这可能包括对作者意图的推断,或者是对文章中未明确提及的信息的合理猜测。
6. 情感态度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理解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捕捉到作者或人物的情感变化,并能够表达出这些情感。
7. 应用实践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将阅读理解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这可能包括写作、讨论或者是解决实际问题。
8. 综合分析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技能,对文章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可能包括对文章的主旨、结构、语言风格、作者观点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在准备阅读理解题型时,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仔细阅读、积极思考、做笔记等。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思,学生可以逐渐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常见文本阅读题题型及常规解答思路
![常见文本阅读题题型及常规解答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c0e0126cfe4733687f21aa26.png)
常见文本阅读题题型及常规解答思路(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章或段落开头:开篇点题;照应题目;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所写的对象,总领全文;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揭示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2、文章或段落中间: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连接,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还有一定的概括性。
3、文章或段落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与题目相呼应;照应开头,结构严谨,使文章首尾圆合;画龙点睛;拓宽内容;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启发读者思考。
(二)小说1、揣摩人物形象:(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2)肖像描写及作用:肖像描写(容貌、神情、衣饰、姿态、音调)表现出时代的特点,表现出人物的特征,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内心情感。
(3)心理描写及作用:心理描写(用内心独白刻画;用景物描写刻画;用传神的动作刻画;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从旁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述分析;用对话刻画)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4)动作描写及作用: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
(要精选词语,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形象、生动。
)(5)细节描写及作用:具体、生动、鲜明的反映人物和事物的外貌特征及其内在本质,凸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1)烘托人物的心情;(2)烘托渲染故事或周围的气氛;(3)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突出深化作品主题;(6)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段阅读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占据重要位置,常见题型有:主旨观点型题目、主题概括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语句连贯型四种。
一、主旨观点型题目
主旨观点型题目主要考查考生“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向、倾向、目的”等综合分析理解的能力。
例题1: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女》。
”在法国人眼里,喜欢大仲马还算有些品味,毕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
法国文学是法国人的骄傲,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法国文学的不尊重。
《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着胡乱看小说。
“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B.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
C.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
D.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学审美观存在区别
二、主题概括型题目
主题概括型题目主要考查考生概括文段论述对象的能力,提问方式有“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这段话主要介绍了”,“这段文字的主题是”等。
例题2:细小的火山灰中含有二氧化硅,这种化合物的熔点是1100摄氏度,而目前大部分飞机的涡轮发动机工作温度为1400摄氏度,一旦火山灰被吸入引擎内部,二氧化硅熔化后就会吸附在涡轮叶片和涡轮导向叶片上,导致灾难性后果。
1982年,两架飞机曾经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加隆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穿过,两架飞机的8个引擎全部停转,在从11000米高空滑翔至4000米高度后才重新启动,得以紧急迫降。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火山灰对飞机飞行有严重影响
B.二氧化硅是火山灰的主要成分
C.降温能使飞机有效避免火山灰的危害
D.历史上火山喷发曾险些导致飞行事故
三、细节理解型题目
细节理解型题目主要考查考生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的能力。
例题3:一战后,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德国整个学术文化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海德格尔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无需赘述,马克斯•韦伯名震整部社会科学史,施密特是影响现代宪政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心理学方面,格式塔学派也悄然兴起;在文学上,霍普特曼和托马斯•曼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双星闪耀,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是上个世纪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戏剧、电影和音乐亦都是迅速进入黄金时代,风格变得迷人而多样化。
德国似乎要把它在政治和经济上所失去的,从科学和文化上赢回来。
对于当时内外交困,14年间更迭了多次内阁的政权来说,这样的繁荣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A.一战后德国在学术文化方面引领世界
B.学术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
C.德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D.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往往是相互促进的
四、语句连贯型题目
语句填充和语句排序,前者是已有一个文段,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句子填入其中;后者要求我们对给出的句子进行排序。
不论是选择恰当的句子,还是排序,这两种题目实际都考查的是对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连贯性的掌握情况。
例题4: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
作者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
实际上,,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
“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
D.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例题5:① 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
②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雅玩
③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厨房,便于煮茶
④在古代,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般惹人眷爱。
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内涵也十足丰富
⑤有些人家,有比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临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⑥宋代是一个极讲究茶道的时代,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可见宋代斗茶之风极盛
上述句子按语序排列组合最连贯的一项是:
A.⑥③⑤②①④ B.④②⑥①③⑤
C.②①③⑤④⑥ D.①②⑥③⑤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