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线条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第五课 线的表现力 》教学设计 (3)

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第五课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第五课线的表现力》是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表现力,通过各种绘画活动,让学生感受线条的变化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线条表现力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他们对于线条的表现力可能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掌握线条的表现力,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表现力。
2.难点:如何运用线条的变化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各种线条表现力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线条的魅力。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和探索线条的表现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线条的变化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各种线条表现力的作品图片4.教学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线条表现力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线条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线条表现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变化和表现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线条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线条的表现力。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用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线条表现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线条的表现力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尝试。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线条的表现力,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和运用。
《线的表现力》教案

《线的表现力》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线条,了解线条的表现力,能用线条语言大胆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2、联系生活观察、感受、发现各种各样的线条,运用线条表现画面。
3、培养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发现、认识线的不同种类,感受线所具有的表现力,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从线条的表现力这一角度欣赏、理解相关美术作品,能用不同的线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变魔术——线绳游戏变成各种形状,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课题板书。
二、新授感知(一)、找线——展示生活中线的图片大自然中的线,绘画作品中的线(直线斜线曲线折线弧线)请同学们比较图片中线的不同韵味和美感。
(二)、识线玩线1.通过小视频,感知线的种类,线的不同感受。
看画面谈感受2、小游戏听音乐画出相应线条线条语言:平静愤怒快乐激动(三)、用线赏线1、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课件展示以不同形态线条表现的美术作品。
2、画家手中的线欣赏总结:线条的曲与直、长与短、粗与细、疏与密的变化3、欣赏学生作品,明确线条在绘画中的运用,理解线条的对比运用及各种形态的变化对画面艺术表现的影响三、自主实践作业要求:用线条画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1、注意线条的变化。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困难的学生。
)四、展示评价1、展示作品,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说说为什么?(师生互评)五、拓展总结:线的运用还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民族服装上,装饰品上。
《线条的表现力》教学设计1

第一课线条的表现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初步感知自然、生活中不同物象线条的特征与美感,欣赏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表现力,尝试用粗细、轻重变化的线条概括物象的基本形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物象线条的基础上,用线条概括物象的特征,如曲、直、粗、细、流畅、顿挫、硬朗、柔软等,同时注意发挥绘画工具的特点,体会线条的不同表现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用语言描述感受到的自然、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状态,尤其是绘画作品中线条的魅力,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线条绘画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知、感受自然与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征与美感。
(二)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分辨物象线条的不同,并能用线条表现物象的特征。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教学设计创设课堂情境,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比较欣赏、直观演示、艺术体验与创意表现。
使学生从生活中走到艺术作品中,在从艺术作品中回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四、【教学过程】。
小学三年级线的表现力美术教案

小学三年级线的表现力美术教案一、教学背景和目标教学背景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接触美术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并了解并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线是美术创作的基本要素之一,掌握线的表现力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1.了解线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2.掌握基本线条的表现方式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线条感知能力;4.提高学生的线条表现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线的概念和种类2.线的表现方式和技巧3.线的表现力实践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展示:通过课堂教学演示,向学生介绍线的概念和种类,并展示线在美术作品中的不同表现方式。
2.学生观察与讨论:教师出示不同类型的线条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中线条的表现力和特点。
3.学生实践与创作:学生根据教师指导,通过练习和创作,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线的概念和种类教师向学生介绍线的概念,线是点的延伸,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和特点。
例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等。
教师可以用黑板或白板上画出不同的线条样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线的概念和种类。
2. 线的表现方式和技巧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作品中线的表现方式和技巧,例如:实线、虚线、粗线、细线、弯曲线、直线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或者幻灯片展示不同线条样式,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例如:•这幅作品中的线条是什么样的?•这组线条中有哪些是弯曲的,哪些是直的?•这组线条中有哪些是实线,哪些是虚线?3. 线的表现力实践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创作运用线的表现方式和技巧。
例如,要求学生绘制一幅风景画,通过线的表现来展现大自然的美。
教师可以示范绘制一张风景画,然后让学生自行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在画湖水时,你可以使用曲线来表达水面的波浪;•在画树干时,你可以使用直线来表示树木的笔直;•在画花朵时,你可以使用细线来描绘花瓣的轮廓。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教案线条的表现力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教案线条的表现力美术课教案:线条的表现力【引言】线条是美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在表达形象、构建结构以及传递情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小学三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线条的观察、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线条的表现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线条的组合和运用来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美术作品。
【一、认识线条】1. 线条的定义:线条是由点按一定规律连结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长短、粗细、方向的视觉元素。
2. 线条的分类:a. 直线:具有稳定、坚定的特点,常用于表达稳定、坚定的形象。
b. 曲线:具有流畅、动感的特点,常用于表达柔和、活泼的形象。
c. 斜线:具有倾斜、运动的特点,常用于表达斜切、运动的形象。
d. 波浪线:具有起伏、波动的特点,常用于表达水的形象等。
3. 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a. 标示轮廓和分隔形象,使形象更加清晰、有层次感。
b. 表达形象的质感、纹理、体积等特征。
c. 表示运动、节奏与节拍,传递作品的情感与氛围。
【二、线条的表现力训练】1. 直线的表现力:a. 拐角线:指两个直线以一个锐角或者一个钝角连接在一起的线条。
在学生绘画作品中引导学生练习描绘各种拐角线,培养他们对于角度和方向的敏感性。
b. 线的粗细:通过绘制不同粗细的直线,引导学生体会粗细对于视觉效果的影响,如粗线可以表现出力量感,细线则会显得柔和。
2. 曲线的表现力:a. 曲线的弧度:引导学生练习绘制不同弧度的曲线,例如:圆弧、半圆等,使学生对曲线的流畅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b. 曲线的变化:通过绘制波浪线、螺旋线等不同的曲线形式,培养学生对曲线的变化和表现力的掌握。
3. 斜线的表现力:a. 斜线的角度:指倾斜的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通过引导学生绘制不同角度的斜线,增加学生对角度感知能力的培养。
b. 斜线的运动感:通过绘制斜线的重复和变化,营造出不同的运动效果,激发学生对线条运动感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美术教学竞赛《线的表现力》教案

美术教学竞赛《线的表现力》教案《美术教学竞赛《线的表现力》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三年级美术上册《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视察,相识不同的线条类型,记住不同线条的特点,体会线条的美感。
(2)初步尝试用线条添画的方法,娴熟利用长短、粗细、曲直不同的线条通过排列组合完成一幅画。
(3)造就学生的视察实力、发觉实力以及动手绘画实力,激发学生酷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相识线的不同种类,如直线和曲线,了解并运用线条。
三、教学难点:尝试用线条通过排列组合的方法进展花朵添画。
四、课时支配:一课时五、教学内容:活动一六、教学打算:PPT、图片、马克笔、彩笔、画纸、礼物袋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小挚友们,你们今日可真有精神,为了嘉奖你们,教师给你们打算了一份礼物,(拿出礼物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呢?(依次请几个学生从礼物袋中拿出礼物)哪个小挚友情愿为大家取出第一份礼物?请把手伸进袋子里先摸一摸,然后大声的告知大家是什么?(学生说出答案,拿出礼物,师借机引导:是什么样的线?是一条长长的直线是一条很粗的线等等)这些长长短短、粗粗细细、曲曲直直的线在小挚友们的手中展示着它漂亮的形态。
其实啊,关于线还有更多的隐私呢,你们想知道吗?咱们今日就一起走进线的世界,揭开线的隐私,了解线的表现力。
(板书课题:线的表现力)〔二〕、发觉线条,感知线条。
1、找线条,相识线条。
在线的世界里有两大家族,他们就是直线家族和曲线家族。
(贴直线曲线)每个家族的成员可都不少,而且个个身怀本事,有奇妙的力气,不信你就看,(贴花朵的图片)这是一朵全部由线条勾画出的花,你能从这朵花上找到直线和曲线并把它们送回各自的家吗?(生从花中找不同的线条,师示范引导:它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用手给大家展示一下线条的形态吗?)2、跟着学生的发觉,师范画各种不同的线条。
3、领会漂亮的线条添画。
《线的表现力》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线的表现力》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美术出版社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线的表现力》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一、目标确定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总目标:丰富想象力,运用媒介、技术和独特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运用形象思维创作情景生动、意蕴健康的艺术作品,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学段目标:本学习任务主要引导学生能运用传统或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学会以视觉形象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内容要求:能使用传统或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学业要求:能使用传统或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在创作美术作品时,能提出各种构想,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创作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在活动结束时,能收拾、整理工具和材料,保持课桌和教室的整洁。
学业质量描述:能根据教师提出的主题获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创作2~3件富有创意的平面、立体和动态的美术作品,运用造型的手段表达美。
在参与综合探索活动中,能主动学习和探究;在交流、合作时,能尊重、理解他人的看法。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了线条的基本知识,同时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线条的组织方法也有一定了解,只是缺乏对多种线条的组织和练习,概念比较模糊。
(2)本节课建构的困难点由于该阶段学生对生活中的细节是无目的性的观察和表现,对二者之间无有意识的展开联想,因而对线的表达比较单一,所以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重复、长短、疏密等组合等方式进行纹样创新设计并运用于作品创作。
(3)难点突破三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已经增强,并且已有一定的逻辑能力,对美术学习仍有很强的兴趣,所以我以引导的方式,潜移默化的使学生自己总结出具体步骤,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不够细心观察生活的问题,我以提问、追问的互动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并联系生活,将抽象与具象联系起来。
美术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
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美术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5 篇,希翼大家能有所收获!美术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观察自然界的漂亮图形和纹理,感受线的节奏美、韵律美。
2、欣赏并参考彩陶纹样,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
3、能运用流畅的线条合理组织画出有趣的发式。
4、能具体细致地装饰描画对象,在线的疏密关系的对照处理中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组织的秘密,感受线罗列组合产生和节奏、韵律美感。
教学过程:一、欣赏:教师课件出示具有漂亮线条的自然景色图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并总结出这些景物因为线条才变得这样漂亮。
二、寻觅线条:(探索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探索学习,以四人为一小组,用不同的彩色笔把自己找到的线条记下来。
要求: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观察景物,小组共同完成采集任务。
2、小组间交流、观摩学习。
要求:1、学生能说出自己是根据什么景物来描画线条。
2、说说自己用线表现的方法。
(培养学生故意识地进行表现)3、评出线条画得的小组,并根据学生之间的评析,教师总结出:线条的美来源于线的长短、疏密、粗细的变化和线罗列组合产生的节奏、韵律美。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播放是音乐)1、作业要求:把自然现象和生活感受中漂亮的线条画一画。
2、学生自由表现,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引导学生有规律、故意识地表现线条。
3、学生自评、互评。
美术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2生活中并不存在绘画中的“线”,是创作者根据观察和感受,为了更好地进行表现而“提炼”出来的。
从一年级起,每一个学年的《美术》教材中都至少会有一课涉及到线与造型。
但是基本都是以感受线条,体味线条造型为主。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5. 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5. 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5. 线的表现力》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线条的不同特性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线条的种类、线条的表现力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线条表现能力,对线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线条的表现力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受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线条的不同特性和表现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线条的种类和表现力。
2.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进行创作,表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线条的种类和特点,理解线条的表现力。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彩笔等绘画工具。
3.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线条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线条的表现力。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线条可以表现什么?2.呈现(10分钟)介绍线条的种类,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并展示相应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线条的特点和表现力。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实践,用线条进行创作。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给定主题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再次强调线条的表现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进行创作,或者尝试不同的画纸材质,进一步探索线条的表现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条的表现力。
提问:你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幅线条作品,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参照课堂上的作品进行创作。
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第五课 线的表现力 》教学设计 (2)

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第五课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第五课线的表现力》是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和掌握线条的不同特点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线条表现的案例,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以及线条组合成的简单图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线条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线条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在绘画作品中也会运用线条表现事物。
但学生对线条的表现力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深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和感受线条的变化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不同特点和表现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表现情感和想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和感受线条的变化和表现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2.案例分析法: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线条的不同特点和表现力。
3.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线条的变化,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由线条构成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线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线条的不同特点和表现力。
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变化,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线条创作,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情感和想象。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学生在欣赏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_5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美术教案课题:线的表现力课时:1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线条的特性。
过程与方法:在美术作品赏析中学习线条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及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重点在艺术赏析中感受线条、认识线条;在美术实践中体验表达方式,学会“线表达”。
难点在赏析中进行愉悦的线条创作体验,在体验中教授创作方法,从中受到启教学、教法:启发式教学、引导法、鼓励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学具:多媒体、挂图一、导入部分:今天来到我们课堂有一个小精灵,大家猜猜它是谁?(播放幻灯片)观察回答:1、你看到了什么?线。
2、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线的表现力。
二、新知引导1、让我们一起跟着线博士来认识一下线家族吧。
播放动画,学生认识不同的线。
教学程序教学3、跟着音乐的节奏体验线。
伸直手臂是直线、弯弯腰是曲线、踢踢腿变折线、左右摇摆波浪线、转个圈圈螺旋线。
三、体验发现1、找找大自然中藏得线精灵。
根据图片来找一找线精灵的身影。
斑马、森林、沙漠、蜘蛛网等。
你在哪发现线了呢?生:电线、笔、头发……师:看来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那在刚才的图片中你发现线是以什么样的组合形式出现的呢?线有粗细、长短、曲直的分别。
展示不同纹理的线。
2、线可以用来表现什么呢?学生回答。
动图展示,线可以表现物体的外形轮廓、质感、结构、状态和人的主观感受。
3、找找画家在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线的。
展示画家作品,学生体验线的不同表现力。
四、尝试表现1、展示向日葵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你想用怎样的线精灵来表现呢?学生绘制向日葵的花冠。
2、展示用直线和曲线来画的两棵向日葵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对象可以用不同的线来表现。
展示用不同的线来表现的树。
程序3、出示不同组合的线条你想用怎样的线条组合来表现向日葵花和叶子呢?学生添画向日葵花瓣和叶子的纹理结构。
小学美术《线的表现力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昌邑潍水学校美术教案课题:线的表现力课时: 1 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线条的特性。
过程与方法:在美术作品赏析中学习线条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及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重点在艺术赏析中感受线条、认识线条;在美术实践中体验表达方式,学会“线表达”。
难点在赏析中进行愉悦的线条创作体验,在体验中教授创作方法,从中受到启教学、教法启发式教学、引导法、鼓励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学具多媒体、挂图:一、导入部分:今天来到我们课堂有一个小精灵,大家猜猜它是谁?(播放幻灯片)观察回答:1、你看到了什么?线。
2、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线的表现力。
二、新知引导1、让我们一起跟着线博士来认识一下线家族吧。
播放动画,学生认识不同的线。
3、跟着音乐的节奏体验线。
伸直手臂是直线、弯弯腰是曲线、踢踢腿变折线、左右摇摆教波浪线、转个圈圈螺旋线。
学三、体验发现程1、找找大自然中藏得线精灵。
序根据图片来找一找线精灵的身影。
斑马、森林、沙漠、蜘蛛网等。
你在哪发现线了呢?生:电线、笔、头发……师:看来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那在刚才的图片中你发现线是以什么样的组合形式出现的呢?线有粗细、长短、曲直的分别。
展示不同纹理的线。
2、线可以用来表现什么呢?学生回答。
动图展示,线可以表现物体的外形轮廓、质感、结构、状态和人的主观感受。
3、找找画家在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线的。
展示画家作品,学生体验线的不同表现力。
四、尝试表现1、展示向日葵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你想用怎样的线精灵来表现呢?学生绘制向日葵的花冠。
教2、展示用直线和曲线来画的两棵向日葵你发现了什么?学同样的对象可以用不同的线来表现。
展示用不同的线来表现的树。
程3、出示不同组合的线条你想用怎样的线条组合来表现向日葵花和叶子呢?序学生添画向日葵花瓣和叶子的纹理结构。
美术教案线条的表现力

美术教案线条的表现力线条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通过不同的线条形态、线条颜色和线条数量,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感、意象和意义。
本教案将探讨线条的表现力,以及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线条的引导和创作。
一、线条的表现力线条作为一种图形语言,具有多种表现力。
它可以通过形态、质感和运动来传达信息。
以下是线条的主要表现力:1. 线条的形态:线条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虚线等形态。
直线可以表现稳定、坚毅、威严的感觉;曲线可以表现优雅、柔和、流畅的感觉;折线可以表现动感、紧张、角力的感觉;虚线可以表现模糊、飘忽、变幻的感觉。
艺术家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达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线条形态。
2. 线条的质感:线条可以是粗细不一、粗细变化、有颜色、有纹理等。
粗细不一的线条可以表现出明暗对比和层次感;粗细变化的线条可以表现出透视效果和立体感;有颜色的线条可以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有纹理的线条可以表现出实物的质感和材质。
3. 线条的运动:线条可以呈现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跳跃运动等。
直线运动可以表现出直线的速度和冲击力;曲线运动可以表现出曲线的优雅和流动性;跳跃运动可以表现出线条的舞动和生动感。
艺术家可以通过线条的运动来传递出作品中的动态和节奏。
二、线条在美术教学中的引导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作:1. 线条观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线条观察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线条,如建筑物、植物、器物等,引导学生对线条的形态、质感和运动进行感知和分析。
2. 线条练习:教师可以设计线条的练习活动,如画直线、画曲线、画折线等,让学生掌握不同形态线条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线条的粗细变化和运动表达。
3. 线条表达:教师可以设计线条表达的创作任务,如通过线条表达一个具体形象、表达一个情感或表达一个动作等。
通过这样的创作任务,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线条知识,进行创作实践,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第五课 线的表现力 》教学设计 (4)

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第五课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4)一. 教材分析《第五课线的表现力》是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和掌握线条的不同特点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线条表现的案例,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以及线条的组合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运用线条表现物体和表达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线条表现力的理解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不同特点和表现力。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不同特点和表现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现物体和表达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线条的表现力。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彩笔等绘画工具。
3.相关线条表现的图片或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线条表现的图片或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线条的特点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然后,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物体和表达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尝试运用线条表现物体和表达情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尝试用线条表现更多的物体和情感。
学生自由创作,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现场“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王建春线条不仅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更是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湘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线的表现力”是三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文将以该教学内容为例,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线的运用策略,旨在通过实际教学,让学生掌握线的表现方法,理解线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下面是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线,了解线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掌握线的表现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生能够运用线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感,提高绘画技能。
3.学生能够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受线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激发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4.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了解线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掌握运用线表现物体形象的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线条的表现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2)理解线条的情感表达,能够运用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观察能力,对色彩、构图、造型等有一定的认识。
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意和想象力,但在表现力和情感表达方面还需要加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找线、比线等教学方法,总结线的种类,运用所学线的知识表现生活中的物体和场景,基本掌握线描的技能。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利用线表现情感的方法,合理地排列、组织、运用线。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线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示范法: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线的表现方法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运用线表现生活中的物体和场景,提高绘画技能。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共同探索线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线的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
线的表现力活动一美术教案

线的表现力活动一美术教案活动一,美术教案。
主题,以线的表现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线条的基本形态和分类。
2. 线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和作用。
3. 以线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欣赏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钢笔、毛笔等。
2. 准备各种纸张和画板。
3. 准备一些以线条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以线条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讨论线在绘画中的作用和表现力。
学生可以就自己对线条的认识和感受进行交流。
第二步,讲解。
教师向学生介绍线条的基本形态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线条绘画技巧和方法。
第三步,实践。
让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用各种线条表现各种主题和情感。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启发性的题材和引导,比如让他们用线条表现自然风景、人物形象、抽象图案等。
第四步,展示和分析。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线条的形态、运用和表现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第五步,总结。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同时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比如他们对线条的认识有了哪些改变,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和表现力等。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线条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提升,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同时,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下一步,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足和需求,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
结语:以线的表现力是一堂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美术教案,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线条的基本形态和分类,还提高了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美术课堂中《线的表现力》教学案例

美术课堂中《线的表现力》教学案例一、教学内容本课《线的表现力》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属于造型与表现类型。
一课中三个活动里的第二个活动----《坛坛罐罐》。
二、教学方法引导、观察、提问、实践、小组合作等方法。
提前准备PPT课件、教材,教师装饰好的罐子。
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线条和了解罐子,用示范引导学生在作品当中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及最后用互知互评的交流让学生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
三、教学分析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语汇。
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
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的的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
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课本中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神奇的线条:生涩、古朴的线产生稚拙美;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自然曲线产生韵律美和装饰美;钢构的大桥和建筑简括、挺拔,有一种力度美;缀满露珠的蜘蛛网飘逸连绵、纤细雅拙;线是他们绘画当中最基本的语言,活动一是用看到的自然现象强调视觉感受到的长短、粗细、曲直、疏密的线;而活动二把自然中的线转移到人们密切的生活中,那就是“彩陶”,通过彩陶身上规律的花纹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线的综合运用,从而把感性升华到理性;紧接着活动三就是把规律中的线合理组织到自己或周围人物发式上去。
所以本活动二即是独立的一课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环节课,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
由于我校农村学生偏多,对线的认识不够充足于是我把活动一和活动二结合在一起,先让他们了解线的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组合方式,并运用到罐子上进行装饰。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小学美术《线的表现力》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线的表现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比如,一幅画的线条是如何帮助我们感受到快乐或悲伤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线条表现力的奥秘。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对于线条创作实验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遇到了技巧上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线条画法,我打算在课后为他们提供一些额外的练习资源,以便他们能够在课外进行更多实践。
同时,我也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有些学生对线条表现力的理解仍不够深入。为了加强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我将在下一次课程开始时,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简短回顾,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外创作的作品,以检验他们对线条表现力的实际运用。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的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线条表现技巧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艺术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线条的分类及特点: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不同类型的线条在视觉感受上的差异,以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举例:直线具有稳定、刚直的特点,如高楼大厦的轮廓;曲线具有流畅、柔美的特点,如蜿蜒的小溪。
(4)线条的创意运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线条应用于创作中,形成独特的美感。
举例:利用线条的排列组合创作出具有抽象美感的画作,或用线条描绘出富有创意的图案。
2.教学难点
(1)线条组合的创意性:学生在进行线条组合时,往往难以跳出传统思维,发挥创意。
突破方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意示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意灵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条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湖南版)三年级上册。
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要素。
由于运动的方向、使用的材料、排列的方式、描绘的速度以及用力的轻重不同,线条会产生许多变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古今中外的许多绘画大师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线画经典作品。
《线的表现力》是一节造型表现课,通过对不同类型线条的观察、比较,体会线条不同的美感,感受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线条的韵律、节奏。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组合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
二、教学目标
(1)发现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观察,认识不同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
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四、学情分析
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用线条表现画并不陌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了,对线条的表现也有了一定的表现力,但对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不同变化的表现还有所欠缺。
五、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课件、线条、彩笔、铅笔、美术本
七、教学方法
1、教法
(1)“启发引导法”,我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
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课中采用“课前随意画-画画身边的线-运用各种方法画画有韵味的线-课后用线进行创作”进行启发和引导。
(2)“演示法”,根据心理学原理,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因此,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教学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全班学生都能用多种感官感知到演示对象。
将学生每一层次的作品进行展示,进行创作方法的引导。
(3)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创新,三次课中创作小练习,让学生在自我尝试中对线的运用方法进行探究和感悟。
总之本节课的全过程主要是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学法
线条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语言与工具,在艺术领域中理解它们的节奏与情感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运用不同节奏的线条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节课,学生可以借助教师准备的大量实例中形象地认识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条以及绘画中的线条,感受“线”,发展创造思维,陶冶艺术情操。
八、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游戏导入——初步了解线的种类
我先展示教具,展现请学生舞动手中的彩带,其他同学仔细看,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彩带?再让同学们用彩带舞动出不同的形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线的形态变化,使学生有了着手表现的冲动,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学习——感受生活中的线条,进一步感受线的美感
我先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线,再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的景物,运动中的线。
如花地、保险大厦、梯田、长城、波光、爆炸等。
接着请学生重点观察印象最深的图片中的线,提醒学生用上合适的工具来画这些线。
然后再次展示学生作品,感受不同的线给人的不同感觉。
如表现挂面、梯田的弧线给人柔和的感觉,表现建筑物的直线给人坚硬、挺拔的感觉。
表现瀑布、绸带的曲线给人带来舞蹈的动感。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从视觉上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线的魅力,学生在临摹中感受线条的不同形态给人的不同的感觉,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线条的组合方式,从而突破本课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联想描绘(看一看,摆一摆),感受线条的变化
我先用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线的变化。
请学生用不同的线条进行组合方式画线。
在此,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在学生的进一步创作中,
发现线的组合方式和规律。
第四个环节:分析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
课件出示几幅同龄人的线描作品,小组进行讨论:觉得哪一幅画面的黑白灰组合得最有变化?通过画面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线的组合的运用应该是有度的,如何画出画面的黑白灰层次,在对比欣赏中,去进行探究,如线的密、重叠、加粗可以产生黑块面的效果,是难点得以突破。
第五个环节:学生创作,作业展评。
基于以上的学习,要求学生用各种各样线的组合给花瓶进行装饰,并注意线的粗细、虚实、曲线的变化及画面的黑白灰对比。
在作业设计上,我让学生用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给花瓶或其它形象进行装饰,组织成一幅具有一定规律而又具有线条美感的装饰画。
学生在痛快自由的线条排列组合中体会了线条变化的魅力。
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将若干学生的作业在黑板上展示,给学生美好愉悦的视觉感受。
紧接着让学生对作业互相进行评价交流,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分享劳动成果中获得成就感和学会绘画技巧。
第六个环节:课外拓展
作品展示完毕,我告诉学生,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让学生听一段节奏有舒缓和激烈之分的钢琴曲,再次使学生感受到线条是有生命的,它的魅力是无限的。
九、板书:
《线的表现力》
线条形态:直线
斜线
波浪线
折线
漩涡线
线条组合:长、短、粗、细、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