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资料

合集下载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第一篇:古诗词复习教案古诗词复习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积累运用,掌握知识。

“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的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增加积累。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和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运用古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的文化源渊流长,古诗是其中的一座大观园,那一首首古诗就是花园里奇丽的小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观园。

1、先说说你熟悉的诗人有哪些?2、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王维、陆游、王昌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

他们的诗篇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派。

于是,人们便送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美称。

3、同学们知道这些称号分别是指哪个诗人吗?诗仙白居易《赠汪伦》诗圣王维《春夜喜雨》诗佛李白《忆江南》诗魔杜甫《游子吟》诗囚孟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知识补充。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囚——孟郊:孟郊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诗佛——王维:王维一生信仰佛教,而且在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浓浓的佛教意味。

二、回顾交流,熟记诗词1、其实 ,我国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 ,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组里背背吧。

统编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学习教案

统编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学习教案

统编六年级古诗词复习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并背诵古诗词,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和背诵。

教学重点: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词牌名、韵律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词所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

2. 新课导入:讲解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词牌名、韵律等。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古诗词进行详细讲解,如《静夜思》。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背诵古诗词,检查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古诗词的意境和寓意,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边为古诗词原文,右边为诗词解析。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和默写。

2. 答案:学生完成后,教师批改并给出正确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可以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补充说明:在选择古诗词时,应侧重于经典作品,它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登鹳雀楼》、《静夜思》、《春晓》等诗词,因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被广泛传诵。

内容的分布应兼顾不同的朝代和风格,如唐诗、宋词等,以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补充说明: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可量化,以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和课后效果的评估。

例如,“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可细化为“能够分析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这样的目标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检测性。

初中语文古诗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古诗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古诗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古诗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2.掌握古诗的常见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

3.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高雅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内容1.课文选择本次教学选取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等经典古诗作为教学材料。

这些诗歌内容丰富,意境深远,使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人的生活情趣。

2.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古诗的常见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

3.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

(2)运用诗歌语言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对古诗的一些简介和背景知识的讲解,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并了解古诗的重要性。

2.展示与讲解展示选取的古诗,老师通过朗读和示范解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和深远的内涵。

同时,讲解古诗的特点、题材和修辞手法,让学生对古诗有更全面的认识。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4.合作阅读学生根据分组讨论的结果,选取一个古诗进行合作阅读。

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对所选诗歌进行朗读和解读,并向全班呈现。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诗歌分析老师对学生的合作阅读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提高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6.写作训练给学生一些写作训练题,让他们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运用诗歌语言,进行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7.课堂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课堂展示,与全班分享自己的成果。

通过展示,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8.课堂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学习古诗的意义。

期末古诗专项复习教案

期末古诗专项复习教案

期末古诗专项复习教案教案标题:期末古诗专项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次复习,学生将能够回顾并掌握所学古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帮助学生提高古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1. 回顾古诗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题材、意境等。

2. 分析古诗的词句运用、修辞手法等。

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本次复习的古诗,包括不同题材和风格的作品。

2.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古诗解析、注释等。

3. 准备多媒体设备,以便展示古诗的朗读和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古诗朗读或展示一幅古诗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提问学生对古诗的了解和喜好,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回忆。

二、知识回顾(15分钟)1. 回顾古诗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题材、意境等。

2. 展示不同题材和风格的古诗,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回忆相关的知识点。

三、词句运用与修辞手法分析(25分钟)1. 选择一首古诗,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词句运用和修辞手法。

2. 解释和讲解词句运用和修辞手法的相关概念和例子。

3. 给学生分发几首古诗,让他们自行分析其中的词句运用和修辞手法,并进行讨论。

四、古诗欣赏与理解(20分钟)1. 展示一首古诗的全文,并朗读出来。

2. 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欣赏和理解,包括诗的意境、情感表达等。

3. 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古诗的感受和理解,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用一段话描述其意境和情感表达,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延伸: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古诗资源,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欣赏。

2. 组织古诗朗诵比赛或诗歌分享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包括对古诗的回忆、分析和欣赏能力。

初中古诗词鉴赏复习课教案

初中古诗词鉴赏复习课教案

初中古诗词鉴赏复习课教案第一章: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概念1.1 介绍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1.2 解释诗词中的常见概念,如诗、词、赋、散文等1.3 解析古诗词的韵律和格律第二章:古诗词的题材与情感表达2.1 分析古诗词的常见题材,如田园诗、山水诗、咏物诗、抒情诗等2.2 探讨诗人如何通过景物、人物、情感等元素表达思想感情2.3 举例解读一些经典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方式第三章:古诗词的修辞手法与艺术特色3.1 介绍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3.2 分析修辞手法如何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美感3.3 欣赏一些著名古诗词的艺术特色和修辞效果第四章:古诗词的背景与文化内涵4.1 了解古诗词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4.2 探讨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如传统节日、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等4.3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古诗词中的文化意义和价值第五章:古诗词鉴赏的技巧与方法5.1 介绍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5.2 分析如何把握诗词的主题和意境5.3 探讨如何运用想象和联想来欣赏古诗词的美。

第六章:古诗中的意象与象征6.1 讲解意象在古诗中的作用和重要性6.2 分析常见的古诗意象,如月亮、柳树、菊花、长江等6.3 探讨意象如何构成诗歌的象征意义第七章:古诗中的哲理与思想7.1 介绍古诗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哲理7.2 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认知7.3 举例解读一些具有深刻哲理的古诗第八章:古诗中的历史与地理8.1 讲解古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地理背景8.2 分析历史和地理如何影响古诗的创作和表达8.3 探讨通过古诗了解历史和地理的方法和途径第九章:古诗中的艺术风格与流派9.1 介绍古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如豪放派、婉约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9.2 分析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9.3 欣赏和学习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古诗创作技巧第十章:古诗鉴赏的综合训练与实践10.1 设计与提供古诗鉴赏的综合训练题目,如填空、选择、问答等10.2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古诗鉴赏的能力和水平10.3 总结和反思古诗鉴赏的学习过程和经验教训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诗词中的常见概念是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词的基础,如诗、词、赋、散文等,需要通过具体的例证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区别。

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诗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类复习、比较复习、迁移复习等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古诗文,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包括绝句、律诗、词、曲等,重点复习各诗体的特点及常见诗人的作品。

2. 古代散文:包括叙事、议论、抒情等,重点复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句式和常见的修辞手法。

3. 古典名著: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古典名著,提高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文的基本知识点,如诗体、修辞手法、语法句式等。

2. 教学难点:古诗文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对名著的深入解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分类复习法,将古诗文按诗体、题材等进行分类,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点。

2. 比较复习法,将相似的古诗文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迁移复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过程:第1-2课时:复习古代诗歌,包括绝句、律诗、词、曲等。

第3-4课时:复习古代散文,包括叙事、议论、抒情等。

第5-6课时:复习古典名著,提高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7-8课时:进行古诗文阅读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第9-10课时:进行古诗文知识测试,检查复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古诗文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的特点和内涵。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复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小学语文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小学生已学过的古诗知识,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复习已学过的古诗内容,包括诗的背诵和理解。

2.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和表达。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古诗的理解和分析。

2.合作学习法:分组合作,互相讨论、交流想法和意见。

3.情感教育法:通过韵律优美的古诗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体验能力。

教学内容:1.回顾已学过的几首古诗,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等。

2.分析这些古诗中的意境和主题,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感情和意义。

3.让学生将这些古诗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和解释,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流程:1.复习已学过的几首古诗,包括背诵和理解。

2.分组讨论这些古诗的意境和主题,学生可以从诗中的描述、词语和韵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

3.每组选拔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解释,其他组员可以提出补充或不同的看法。

4.教师总结各组的分析和解释,引导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体验和个人理解。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这些古诗进行表达和解释,可以用诗歌、故事、图画等形式进行展示。

6.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小学生已学过的古诗知识,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复习已学过的古诗内容,包括诗的背诵和理解。

2.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和表达。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2.合作学习法3.情感教育法教学内容:1.回顾已学过的几首古诗,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等。

2.分析这些古诗中的意境和主题3.用自己的话进行古诗的表达和解释教学流程:1.复习已学过的几首古诗,包括背诵和理解。

语文教案复习古诗文

语文教案复习古诗文

作为学生的我们,每到期末考试前,总是会遭受重重的复习压力。

而在各学科中,语文的复习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而复习古诗文则成为了汲取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

本文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复习古诗文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在复习中事半功倍。

第一、阅读古诗文的演练阅读古诗文是复习的重中之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要想掌握古诗文,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尤其是要注意理解其中的意境和寓意。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和思考,例如文学史的角度、文化历史的角度、艺术风格的角度等等。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精髓所在。

在阅读古诗文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背诵和朗读。

通过背诵,不但可以熟悉语音语调和语言结构,还可以深入地了解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蕴。

而通过朗读,既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更好地体味诗词文采和韵律之美。

第二、分析古诗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古诗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是其独特之处,很多时候正是这些特点才能够使我们感受到其中的美妙所在。

古诗文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例如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等,每种结构都各有千秋,有自身的特点和韵味。

而在语言特点方面,古诗文强调意境和形式的兼顾,注意运用修饰成分和修辞手法,精练、唯美、含蓄深刻。

因此,分析古诗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古诗文的风采和韵味。

第三、了解古代诗人和历史文化背景古代诗人的生平、思想和艺术成就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的。

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艺术上的精品,也代表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面貌和历史背景。

因此,在复习古诗文的过程中,了解古代诗人和历史文化背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古诗文所传递的意蕴和情感。

第四、笔记整理和复习总结复习古诗文不仅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研究,还需要进行笔记整理和复习总结。

对于每一篇诗文,都可以拟定一份复习笔记,记录下其结构、主题、意境、语言特点等各方面的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笔记进行反复阅读和总结,加深记忆和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和解决自己的问题和疑问,弥补知识漏洞,提高综合素质。

古诗词复习教案

古诗词复习教案

古诗词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古诗词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古诗词,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2. 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背景、意境等。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2. 掌握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诵技巧。

3. 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内涵。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词的深层含义。

2. 运用古诗词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1. 教材:精选古诗词集。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辅助工具:PPT、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古诗词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

二、复习古诗词基本知识(15分钟)1. 讲解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几首经典古诗词的作者、背景和意境。

三、古诗词朗诵(20分钟)1. 分组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老师点评并给予表现突出的学生肯定和奖励。

四、古诗词赏析(20分钟)1. 老师讲解古诗词的意境和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古诗词的感悟和理解。

五、小组讨论和创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某首古诗词,展开联想和创作。

2.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作品分享和交流。

六、课堂总结(10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古诗词复习,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提高。

2.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得到锻炼,课堂氛围活跃。

3. 需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教案

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教案

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教案教案标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基本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习分析古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3. 掌握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和意象。

4. 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和意象。

3. 古代诗歌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分析古代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 如何运用文化背景理解古代诗歌。

教学准备:1. 教材:古代诗歌选读。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练习题和作业。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

2. 提问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喜好。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2. 分析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和意象。

3. 解释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和意境表达。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选择一首古代诗歌,分析其题材、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诗歌的内涵和形式。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题,要求学生分析古代诗歌的题材、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答案,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五、巩固与拓展(20分钟)1. 学生分组,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进行朗读和解读。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3. 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思考古代诗歌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和价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欣赏更多的古代诗歌作品。

2. 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和写作任务,加深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和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

古代诗歌阅读复习教案

古代诗歌阅读复习教案

古代诗歌阅读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古代诗歌阅读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和巩固学生在古代诗歌阅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帮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2. 分析和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和主题。

3. 掌握古代诗歌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古代诗歌选集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3. 复习资料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几句古代诗歌的片段,并请学生阅读、解读和讨论。

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为接下来的复习铺垫。

Step 2:回顾课文内容(10分钟)通过展示古代诗歌选集中的几首经典作品的标题和作者,帮助学生回忆起以往学过的内容。

请学生简要介绍诗歌作者和作品背景,以及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

Step 3:诗歌特点和形式的复习(15分钟)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通过展示相关的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Step 4:意象、象征和主题分析(20分钟)给学生展示一首古代诗歌的全文,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意象、象征和主题,并讨论他们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提醒学生注意用词、修辞和表达手法等方面。

Step 5: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讲解(15分钟)介绍古代诗歌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如注重词句的细腻把握、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通过生活背景和历史背景理解诗歌的意义等。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阅读体验和技巧。

Step 6:练习与巩固(20分钟)分发给学生相关的复习资料和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和解答。

Step 7: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这堂课上的心得和收获,并总结古代诗歌的学习要点。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和书面练习,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诗词复习教案大全

诗词复习教案大全

诗词复习教案大全教案标题:诗词复习教案大全教案目标:1. 复习学生在不同教育阶段学习过的重要诗词知识。

2. 帮助学生巩固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3.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学生将复习不同教育阶段的重要诗词,包括古代经典诗词和现代优秀作品。

2. 学生将通过诗词欣赏、背诵、理解和分析等方式来掌握诗词知识。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诗词主题,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哪些重要的诗词作品。

二、复习古代经典诗词(20分钟)1. 选择数首古代经典诗词,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进行诗词欣赏。

2. 学生分组背诵并解读一首古代经典诗词,然后与全班分享。

3. 教师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经典诗词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三、复习现代优秀诗词(20分钟)1. 选择数首现代优秀诗词,如《再别康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进行诗词欣赏。

2. 学生分组背诵并解读一首现代优秀诗词,然后与全班分享。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代优秀诗词的主题、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诗词创作,可以是仿写、续写或改编等形式。

2. 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评选出最佳表演。

3. 学生进行诗词背诵比赛,鼓励他们展示所学的诗词知识。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要诗词知识。

2.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资源:1. 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阶段的古代经典诗词和现代优秀诗词。

2. 提供诗词欣赏和解读的相关资料和音频/视频资源。

3. 准备诗词创作的指导材料和范例。

4. 准备评选最佳表演和背诵比赛的奖品。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诗词欣赏和解读环节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诗词创作、朗诵比赛和背诵比赛中的表现。

3.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反馈和评价。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复习,主要包含了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词的韵律、节奏、意境等,以及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

这些作品既有描绘山水美景的,也有抒发作者情感的,还包括了一些咏史抒怀的作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提升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词,对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在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节奏、意境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古诗词,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节奏、意境等。

2.难点: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经典古诗词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学内容,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词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经典古诗词案例,如《登鹳雀楼》、《春晓》等,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古诗词的韵律、节奏、意境等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词,分析其韵律、节奏、意境等特点,并 presentation。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学生对古诗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欣赏和评价一首古诗词,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诗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初中阶段所学的古诗文知识点,包括诗歌、散文、辞赋等形式。

2. 重点篇目:如《出师表》、《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

3. 重点知识点:如诗文的背景、作者生平、文学价值、修辞手法等。

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回顾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诗文的体裁、韵律、意象等。

2. 第二课时: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首古诗文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诗文的背景、作者生平、文学价值等。

3. 第三课时:个人自学,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首或几首古诗文进行复习,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4. 第四课时:课堂交流,学生分享自学成果,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自学能力:评估学生在个人自学过程中的表现,如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深入分析诗文等。

3. 学生理解能力:通过课堂交流和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古诗文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古诗文教材: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材,包括课文和注释。

2. 参考资料:相关古诗文的研究资料、解析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古诗文的知识点和背景资料。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文案例,通过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问题引导: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实践操作: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与导入:通过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初中古诗专项复习教案

初中古诗专项复习教案

初中古诗专项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对古诗文的理解、感悟和鉴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背诵、默写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古诗文的阅读理解。

2. 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

3. 古诗文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加强学生的古诗文背诵和默写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2. 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1. 古诗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文,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及其原因。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训练(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古诗文,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内容。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三、古诗文背诵和默写训练(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古诗文,要求学生进行背诵。

2. 学生背诵,教师进行检查和指导。

3. 教师选取一首古诗文,要求学生进行默写。

4. 学生默写,教师进行检查和指导。

四、古诗文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诗、词、曲的分类,古代诗人、词人、曲家的代表作品等。

2. 学生听讲并进行笔记。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首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背诵和默写任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和训练,提高了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了对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能力。

同时,通过讲解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增加了学生对古代文学的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古诗词三首》(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古诗词三首》(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古诗词三首》(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巩固三首古诗词的生字词,背诵古诗词。

2.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提高赏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巩固知识,理解内容和情感,提高赏析能力。

2.教学难点:提高赏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古诗词朗诵音频,引出复习课。

(2)提问学生对三首古诗词的印象。

2.复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进行生字词听写比赛。

3.复习古诗词内容和情感
(1)逐首复习古诗词,讲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分析古诗词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

4.赏析古诗词
(1)引导学生从意境、语言、情感等方面赏析古诗词。

(2)分享学生的赏析作品,进行点评。

5.总结
强调古诗词的魅力,鼓励学生多读多赏析古诗词。

教学反思:音频导入让学生快速进入复习状态,但在赏析环节,部分学生可能分析不够深入,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示例。

古诗词复习教学设计

古诗词复习教学设计

古诗词复习教学设计古诗词复习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复习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复习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情景导入,确定目标。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不管是上至我国第一部诗歌道总集《诗经》,还是下至唐诗、宋词、元曲,都有很多精典篇章,我们也学习了不少。

初中三年我们一共学习了其中三十首,【投影】另外还有二十几首附诗,不知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下面老师就从中点几篇,大家来背一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天净沙秋思》、《春望》。

不错的,同学们背得很熟,但中考中让我们背诵整首诗的可能性并不大,它往往是以什么形式来考查我们呢?(名句填空、诗歌赏析)【师板书】二.背一背:看谁记得多,记得牢。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围绕这两点复习。

今天我们仍然采用两组竞赛的方式,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比赛的规则。

【投影】师读今天,我们要看一看哪个组将会在这次诗歌复习竞赛中获胜。

A 组有没有信心?B组呢?好,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环节:名句填空。

【投影】说到名句填空,这么多首诗,名句也很多,老师将它们分了类:首先请A组同学为B组选题,并指名答题。

不错的,都答对了,但你能否到黑板上把它们写出来呢?请这位同学上黑板来写一写,下面的同学拿出本子也写一写。

他写得对不对?有没有错别字?他们应得多少分?下面请B组同学为A组选题,并指名答题。

你也来写一写,下面同学再在本子上写一写。

有没有错误?他们应得多少分?好,不错的`,两组打了平手。

我们再来看看其余的题目,一起来回答。

很好,通过第一个环节,我们知道学习诗歌,首先得把它背上,不但要背熟,而且还要会写。

因为只有会写了,才能把中考中的名句填空的分数收归囊中,对吧?!三.品一品:看谁理解得深,理解得透。

正版古诗词复习教案

正版古诗词复习教案

正版古诗词复习教案古诗词复习教案复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古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领略古诗的魅力。

(板书课题:古诗苑漫步)二、欣赏图画,背诵诗篇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老师准备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看大屏幕!1、出示图,(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看到此图,你想起了哪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写春景的诗词?学生朗诵。

预设:杜甫《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咏柳》、《春夜喜雨》、《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1)一年四季,季季如画,你还知道有关其他季节的诗词吗?学生朗诵。

夏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秋季:《山行》、《枫桥夜泊》、《山居秋暝》冬季:《江雪》、《元日》、《梅花》(2)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大自然的美景、祖国的大好河山令人回味无穷,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舞墨,你还知道哪些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望庐山瀑布》、《鹿柴》《浪淘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第一幅图,居然由一幅画联想到了这么多有关联的诗词,同学们真了不起啊!老师真佩服!下一幅图是什么呢请看2、出示图,(《赠汪伦》背景图)看到景,你想起了——A、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从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B、这是一首送别诗,它们有的幽怨有的豪放有的深情,你还知道有哪些?预设:《送元二使安西》《山中送别《别董大》《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出示图,《静夜思》插图,看到此图,你想起了——A、从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B、这是一首思乡诗,它们都表达了孤身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及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你还知道有哪些?预设:《天净沙·秋思》《泊船瓜洲》《秋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出示图,(《登鹳雀楼》书中插图)看到此图,你仿佛想起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六年级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六年级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小学语文古诗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增长才干。

2、以“三位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增加积累。

二、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归类古诗。

3、、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4、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Z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学会灵活运用古诗。

2、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意,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将11册重点四首古诗进行整合归类。

2、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重温□册所学过的古诗。

2、在预习纸上默写所要复习的四首古诗并写出诗人资料。

五、课吋安排:一课吋六、教学过程:(一)、听音乐,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唱的是什么?”生答:“古诗。

”(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学习古诗吗?古诗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园,领略古诗的魅力。

(板书课题:漫步古诗园)【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以此诱发学生的复习欲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复习的状态。

】(三)、交流方法,灵活积累1、过渡:我们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不计其数,犹如一个繁花似锦的百花园,如何又准又快地记忆所有的古诗呢?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绝招,谁愿意把你的绝招说出來与大家共同分享?(板书:记忆古诗的方法)2、学生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师随机板书:归类列表法、熟读成诵法、古诗吟唱法、理解记忆法等。

3、根据板书鼓励同学们课后用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把小学阶段积累的所有古诗进行整理、归类。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有效地进行了资源共享,使学生从中“得之以渔”,并学以致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永吉三十五中安丽英[教学内容解读]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近几年,古诗词阅读赏析题是近几年来中考中新兴的一种试题,被各省市竞相采用。

而今年我省的《初中总复习指导与训练》中也把此类型题纳入其中,分值基本是5分,着重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古诗词的考点涉及到:把握诗歌的意向,感知艺术形象;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品析语言特点、体味炼字;品味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中考中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赏析古诗词,完美解答古诗词赏析题,是赢得中考胜利的必备条件之一。

[教学设想]根据本班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的思维能力差,对于诗词也就是能理解性的背诵,从来不会赏析阅读理解这个特点,本节课的设计就以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古诗词赏析题的方法和技巧为主。

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合作、讨论、练习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让学生掌握古诗词阅读画面描述类的答题方法和提高得分率等目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熟悉吉林省中考古诗词阅读题型,了解中考重要考点。

2.初步掌握古诗词画面描述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师为导体和生为主体的原则。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精选典型题目,让学生学得明白、练得明确、做有成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升学生的品位,丰富文化内涵,愉悦心灵。

2、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词阅读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古诗词画面描述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教学模式]“阅读复习五步法”第一步:有的放矢,明确目标与任务。

第二步:考题展示,明确考点与题型。

第三步:题型探究,总结技巧与方法。

第四步:典例训练,反馈演练与巩固。

第五步:作业深化,整理反思与提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墨客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珍藏在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颗明珠——古代诗歌。

阅读它,可以提高我们的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而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语文中考的考点和难点之一。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古诗词阅读”的专题复习,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不会在考试时“跟着感觉走,带着它丢分。

”第一步:有的放矢,明确目标与任务。

1.美景诗词我来诵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是文化宝库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现在就让我们先来个学前热身,做一次心灵的旅游!请同学们欣赏画面,说出你联想到的古诗词名句。

男女生一人一句对答,怎么样?看看到底咱们班学生是“巾帼不让须眉”还是“大丈夫豪气冲天”!3.学习目标我知道导入: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人生教益。

屏幕展示学习目标:(1.)熟悉吉林省中考古诗词阅读题型,了解中考重要考点。

(2.)初步掌握古诗词画面描述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3.)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丰富文化内涵,愉悦心灵。

第二步:考题展示,明确考点与题型。

1. 考试要求我来悟屏幕展示: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复习指导中指出:古诗词的复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诗歌的语言,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着重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考试题型我归类.复习指导中古诗词阅读题一共是23道题,我们可以把这些题归为六类。

(一、)想象描述类[题目形式](1) 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某句的画面描绘出来。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3)某句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二、)名句赏析类(三、)主旨情感类(四、)品味炼字类(五、)表达技巧类(六、)观点评析类第三步:题型探究,总结技巧与方法。

根据复习指导中的例题,带领学生分析,一起总结答题技巧与方法。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解析】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

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

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

此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

【答案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问题】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解析】此题考查想象能力以及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抓住诗句中的典型事物想象即可。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

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答案示例】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答题后根据答案,试着总结答题技巧。

想象描述类题型的解答:[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想象描述类答题要点:1、抓住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

2、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景物串接成一幅画面。

3、恰当地运用一些修饰语或修辞手法,使内容生动形象,通顺流畅。

想象描述类题型答题步骤:1.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读、译。

2.要细审题干,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要求。

3.找出要描绘的诗句中的主要意象(景物)。

4.围绕意象,结合诗歌内容展开联想与想象。

5.描述画面,注意用些修饰语或修辞等。

第四步:典例训练,反馈演练与巩固。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题: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不超过40字)。

(2分)答案示例: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诗后问题: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答案示例: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如千里传音,若有若无。

(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题: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颔联所描写的内容。

答案示例:天色已经晚了,一轮明月挂在高空,皎洁的月光从如盖的青松间倾泻下来。

山泉清洌,淙淙流淌在山石之上,在月光下闪闪发光,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

(4)阅读下面的古诗,问题。

辋川六言(其五)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

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问题: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

(2分)答案示例:第一句描绘了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第二句描绘了远处的高山云雾缭绕,与天相接的地方正静静地挺立着一株枝繁叶茂的青松。

(2分,任选一句作答,意思对即可)(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忆钱塘江宋·李觏①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

这里喻指归帆。

问题: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

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

水面上,点点的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题: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答案示例: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7)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问题: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的描述出来。

答案示例: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市、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易错警示:要细审题干,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做文章。

要渗透描写技法,不能错把翻译当描写。

虽然想象空间大,但要结合语境,不能脱离原文。

第五步:作业深化,整理反思与提升。

1.回顾小结我识记(1)回顾学习步骤(2)回顾画面描述类题型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2.根据考点我出题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根据中考题型,出一道画面描述题,并且自己做出答案。

结束语:友情提醒:没有古代文化的沉淀,就不能说你是一个文化人。

今后无论你走到哪、从事什么职业,都多多少少要跟古典文化打交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然而,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又怎么能只凭老师讲几堂课就能说得清楚的呢。

祖先的智慧,是够我们学习一辈子的。

从这点出发,加强文言诗词积累就非常有必要了。

如果诗词积累到位,句意就能理解,文意就水到渠成,一切难题都可迎刃而解。

当然,这需要我们不断去阅读,“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