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小青蛙找家》教案1
小青蛙找家音乐教案 (1)
![小青蛙找家音乐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bf55ca0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3.png)
《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易懂,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
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
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再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
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
教学目标: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3、能随音乐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教学难点:演唱歌曲时能够较好的表现出情绪。
教学方法:表演法教具媒体: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他是谁呢?那么就让他来介绍一下自己。
2、小青蛙“青青”介绍自己并向小朋友讲述一件惊险并有趣的事儿。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青青,非常高兴能和你们认识。
下面,我想跟你们说一件特别惊险又有趣的事儿。
有一天,天气特别的晴朗,我一大早啊就出去玩了,路上我碰到了好多的小动物,有小鸭子、小猴子、还有小河马,对了,还有小熊猫呢!我和他们玩的可高兴了,可是玩着玩着,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呀,我迷路了。
那你们猜猜,我最后回到家了吗?看来大家都希望青青能按安全的回到家。
3、师:那下面就请你们听一首歌,你们听听青青到底回到家了吗?(同学们找答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名字叫做《小青蛙找家》。
二、新歌学习师:谁能来给老师说说,这首歌曲跟我们平时学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教师引导找出答案)我们之前唱的歌都是唱的,这首歌曲除了唱还有说的几句。
那么下面,老师来唱一遍,你们把所有说的地方学会,行吗?1、教师跟伴奏示范,学生自学“说”的部分。
(歌曲里面“说”的部分都学会了吗?你们刚才只读了“呱呱”,忘了读“跳跳”了,这一遍要加上。
)2、教师弹琴,学生跟唱“说”的部分。
(大家刚才表现的很棒,可是现在青青有话要说“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学我的叫声太不像我了,我可是一只可爱又温柔的小青蛙,可你们那个“呱”太凶了,我们温柔一点行吗?)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纠正“呱”的力度。
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0ae3f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8.png)
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精选10篇)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
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出了铺垫。
歌曲中“跳跳,呱呱”分别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组成,模仿小青蛙的鸣叫,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
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险,终于回到家时愉快、喜悦的心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配合表情演唱《小青蛙找家》,并能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与音乐一起律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赏、演唱、表演、创编等活动体会小青蛙着急、快乐的不同情绪,感受音乐的美好,理解音乐情绪,表达音乐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来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从小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设计理念: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为了使儿童能在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本课将遵循音乐活动课教学的基本理念,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动、多想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
教学设计亮点:1.多种形式感受节奏始终贯穿整节课堂。
运用了故事导入体验雨声强弱、陪小青蛙过荷叶桥的游戏、给原唱、个人创编视唱等多种形式享受音乐,感受歌曲整体节奏。
2.表演、创编多种音乐活动感受表现小动物找家的情感变化。
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这不仅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3.小青蛙找家的故事情节贯穿整节课堂,在地图的每个地点都设置了听唱演编的音乐活动,既体现了音乐的娱乐性,又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并用小组竞争的形式,哪组表现好就把哪组的小青蛙往前过一片荷叶,在游戏比赛中自然的去提高学习积极性。
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
![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https://img.taocdn.com/s3/m/35c162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6.png)
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歌曲《小青蛙找家》的学习,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小动物,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学习歌曲《小青蛙找家》的旋律和节奏。
2.学会歌曲中的简单舞蹈动作。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2.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歌曲音频。
3.小青蛙头饰。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小青蛙头饰,引导学生关注小青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自由讨论:小青蛙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它?(二)学习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小青蛙找家》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频学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三)学习舞蹈动作1.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引导学生跟随学习。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动作。
3.学生集体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合作感受。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歌曲和舞蹈动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小青蛙找家》的音频,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跟随音频演唱歌曲,展示学习成果。
(二)深入学习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舞蹈创编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创编舞蹈动作。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鼓励创新。
3.学生展示创编的舞蹈,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创编感受。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歌曲和舞蹈。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小青蛙找家》的音频,引导学生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跟随音频演唱歌曲,展示学习成果。
(二)音乐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关于小动物的歌曲,比较不同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小青蛙找家教案精选8篇
![小青蛙找家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38ac8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c.png)
小青蛙找家教案精选8篇教师在实施教案时,要灵活应变,随时调整以适应课堂的变化,教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适时调整,以确保教学的连贯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青蛙找家教案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青蛙找家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小青蛙找家》,体会小青蛙着急、快乐的不同情绪。
2、学会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做个环保的好少年。
教学重、难点:1、能用不同力度的声音、不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表现出小青蛙找家前后的不同神态和心情,表达歌曲意境。
2、能积极的与人配合,参与表演。
教具准备:钢琴、磁带、背景图、小青蛙头饰、其它小动物图片教学内容:1、有节奏的学小动物的叫声。
2、欣赏有污染的池塘图片,学会爱护环境。
3、演唱、表演《小青蛙找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小蜻蜓》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3、复习《小蜻蜓》二、节奏训练1、模仿小动物有节奏的叫声(小猫、小狗、小鸭、小青蛙)2、按节奏X X | XX X ||来念3、每组学一种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走路三、导入新课教师讲故事:今天,在森林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小动物们都来参加了。
它们玩的很高兴,音乐会结束了,小动物们都高兴的往家走,可是,在静静的夜里却传来了一阵阵哭声,小动物都在找这声音来自哪里?原来,是小青蛙在哭,它只对小动物们说我回不去家了!师问:小朋友们想想:小青蛙为什么回不去家了?1、看图片回答(小青蛙生活子阿水塘里,可是水塘里的水都被人们的脏水、废物给侵占了,所以小青蛙回不去家了。
)2、动手帮帮忙(让小朋友们到前面治理水塘的脏物)3、漂亮的水塘挂图(小朋友们打扫的又快又干净,小青蛙很高兴找回了家,大家学一学小青蛙愉快的叫声)(呱)四、学唱歌曲1、游戏中互相配合:老师把它编做一首歌曲,但是需要小朋友们用青蛙的叫声来配合老师a、我用手一指你们,你们就说一声呱b、我说几个跳字,你们就叫几声呱试一试:(师)跳――跳跳――跳跳跳(生)呱――呱呱――呱呱呱2、老师和学生互相配合完成歌曲。
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3篇
![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24220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1.png)
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3篇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能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采用趣味性的节奏游戏,形象地感受×与__的时值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青蛙、荷叶图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律动《小蜻蜓》进教室。
2、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1、猜一猜:绿衣小英雄,田时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猜得出是什么小动物吗?2、师:老师就给小朋友们讲讲小青蛙的故事。
在一个池塘边,住着一只美丽的青蛙妈妈。
青蛙妈妈和她的孩子在一起快乐的生活着。
有一天,小青蛙和他的同伴们在池塘里玩捉迷藏,渐渐的,天黑了,他迷了路,着急的哭了起来。
这时,乌龟爷爷游了过来,他告诉小青蛙,只要踩着池塘里的“荷叶桥”就可以找到家了,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帮助小青蛙找到家好吗?3、节奏练习:出示“荷叶桥”师:小青蛙只有顺利地通过这座桥就才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小朋友们,动动小脑筋,小青蛙在荷叶上会做什么动作呢?(生:跳)出示跳跳的荷叶。
大家一起来跟着小青蛙做跳跳的动作。
小青蛙一直跳着,它累了,还会在荷叶上干什么?(生:唱歌,呱呱)。
师:真聪明!我们一起跟着小青蛙,踏过荷叶桥吧。
__|__|__|__|__|__|__|__‖注意:小青蛙在荷叶桥上的动作可不能太大,太大,荷叶可支撑不了这么强烈的摇晃。
生看荷叶桥,师生配合,生生配合,轻轻地唱出节奏。
(或者个别生扮演小青蛙,其他小朋友配合。
)三、学习新歌1、这只小青蛙最后是否找到自己的家呢?听歌曲范唱。
师:小青蛙回到家了吗?生答:回到家了。
师:(小青蛙回到家,高兴地跳起舞来,音乐继续,师随音乐跳)2、出示歌曲曲谱,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念歌词。
(小青蛙是个非常喜欢音乐的小动物,我们也要学学小青蛙)我们就用歌声,把小青蛙找家的故事唱出来吧。
齐唱全曲。
2、教唱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师:小青蛙找家的时候,心情怎样?叫的声音怎样?(呱呱)小青蛙找到了家,见到了自己的妈妈,心情又怎样?(呱)3、随音乐唱歌,师引导:你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表现出小青蛙活泼可爱的样子呢?[轻快、明亮]4、完整表演唱歌曲四、创编活动师:小青蛙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它和同伴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让我们请出小乐器吧。
《小青蛙找家》教案(精选15篇)
![《小青蛙找家》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4cd5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3.png)
《小青蛙找家》教案(精选15篇)《小青蛙找家》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会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借助节奏图谱来理解、记忆歌词,体验自主学习带来的欢乐。
3、乐意参与音乐活动并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节奏谱、音乐录音、圈5个、《小青蛙找家》图片一套。
2、小鸡、小狗、小猫图片。
活动过程1、练声2、复习× × 、×两种节奏型。
3、看图谱,学唱歌曲教师:小青蛙也想参加演唱会,你们欢迎吗?今天小青蛙带来了一首根据自己经历创编的歌曲,叫《小青蛙找家》。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音乐录音)提问:(1)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里面唱的是什么?(幼儿回答)。
(2)欣赏歌曲第二遍,要求听清楚歌词。
(3)熟悉第一乐句和随后一个乐句的歌词。
(4)拍说的部分的节奏,再集体说一说。
(5)教师小结: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学得歌曲不太一样,它是说唱结合的歌曲。
4、集体完整演唱、合作演唱(1)用好听的声音唱出小青蛙轻快跳跃的感觉。
(放录音)(2)老师唱唱的部分,小朋友唱说的部分,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请一半小朋友唱唱的部分,请另一半小朋友说说的部分。
5、音乐游戏《小青蛙找家》夏天,害虫可多了,小青蛙们我们一起到田野里捉害虫吧。
(跟音乐跳出活动室)《小青蛙找家》教案篇2—、听音乐进教室,(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出示课件)二、新课教学:猜导入:(师):碧绿的衣裳披身上,大大的眼睛头顶长,宽宽的嘴巴大又大,捉虫的本领真高强。
(生):青蛙(课件)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猜出了谜语。
现在,我们一起来模仿青蛙蹦跳的动作。
运用课件,点出课题(1)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大屏幕,教师一边富有表情地讲解:师:一群可爱的小青蛙,一蹦一跳的,它们帮助农民伯伯捉完稻田中的害虫后,正准备回家呢!这会儿,它们正在找自己的家呢!今天,我们要做的音乐游戏就是《小青蛙找家》。
出示课题。
(2)听录音范唱。
(3)聆听范唱,启发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
小青蛙找家音乐教案
![小青蛙找家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c7b06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b.png)
小青蛙找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故事与音乐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教学准备:
1. 奥尔夫乐器响板或蛙鸣筒
2. 动画课件、乐器示范视频
3. 音乐《小青蛙找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听是谁在哭阿?
1、播放课件,讲述小青蛙找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小青蛙要回家得经过一片池塘,从荷叶上跳回去,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吧!(播放图谱)
2、观看图谱,找到歌曲节拍规律
二、乐器演奏
1、认识乐器:向学生展示并介绍响板,让学生听听音色。
师带领学生边唱歌词边用乐器找节奏
2、教师给学生分发乐器,跟随音乐进行演奏
三、创作环节
1、歌词创编,把歌词中的“青蛙”替换成鸭子、猫咪等,边唱边进行节奏表演
2、分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共同创作一段小青蛙找家的音乐故事。
四、总结回顾:回顾今天学到的乐器知识和音乐创作过程。
《小青蛙找家》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小青蛙找家》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d7a1d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e.png)
《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青蛙找家》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1(一)、教材的定位和作用1、教材基本介绍:歌曲《小青蛙找家》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教材第七课《小精灵》歌曲短小,节奏简单,通过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模仿小青蛙的鸣叫,表现了小青蛙活泼可爱和憨态可拘的音乐形象,其中,以无音高说唱形式出现的每句尾的“呱”字的出现,更烘托了几分俏皮的味道。
2、学情简况:该年级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等枯燥的音乐知识用与他们生活相关的运动联系起来,如能将四分音符念成走,八分音符念成跑跑,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能按照一定的节奏比较连贯地念一些节奏短句。
(二)、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把握我拟订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让学生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大胆进行歌表演,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节奏创编歌谣。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教材的目标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如下:1、重点:在情景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并能有表情地进行表现和二度创造。
2、教学难点:本课,我将难点分散为三个部分难点一:引导学生用“走”和“跑跑”整齐地朗诵青蛙跳的节奏。
难点二:启发学生用肢体语言创设情景表现音乐。
难点三:启发学生通过模仿启发动物的的叫声以及行走节奏来为歌曲填词。
(四)教学理念以及教法与学法:我的教学设计理念: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青蛙找家小学音乐教案
![小青蛙找家小学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ad1a3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a.png)
小青蛙找家小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青蛙找家》的学习。
2. 歌曲中涉及的小青蛙的生活习性。
3. 音乐韵律和节奏的实践。
三、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小青蛙找家》。
2. 理解歌曲中小青蛙的生活习性。
3. 掌握音乐韵律和节奏。
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
2. 音乐韵律和节奏的实践。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教学音频设备。
4. 学生分组所需的道具(如小青蛙玩偶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青蛙的图片或播放小青蛙的叫声,引导学生关注小青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教唱《小青蛙找家》,重点教授高音部分,引导学生跟唱。
3. 理解歌曲内容:讲解歌曲中小青蛙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4. 音乐实践:分组进行音乐韵律和节奏的实践,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音乐感知力。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2. 讲解法:教师讲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歌曲内容。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音乐韵律和节奏的实践。
4.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 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学生掌握音乐韵律和节奏,能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青蛙主题的绘画或手工艺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开展小青蛙知识竞答,增加学生对小青蛙的了解。
3. 邀请家长参与音乐会,展示学生的音乐才能。
十、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小青蛙找家》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小青蛙找家》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5a6d7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9.png)
《小青蛙找家》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看图编故事,并能有组织有安排的进行“小青蛙找家”的戏剧表演;2、通过表演,学唱《小青蛙找家》,并体会歌曲情绪的变化;3、通过戏剧表演,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4、通过一系列多样化的评价,让学生自信的进行表演;教学重点:1、能根据图画提示进行戏剧表演;2、能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能将戏剧表演的内容完善,发展学生的创作、想象力;课时计划:一课时教具、学具准备:学生自制青蛙头饰、磁带、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看图讲故事1、师板书:故事大王学生用两分钟进行13页的故事创作。
2、同座位互相指出对方讲故事的缺点,并互相讲一讲。
3、师奖励,学生踊跃上台,讲故事,最后评出“故事大王”三、戏剧表演1、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学生画想象中的青蛙,并涂色,师生共同布置一个“青蛙的家”。
2、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进行商量,并制定出表演过程,看哪一组表演的和别人不一样?3、将自己画的青蛙贴于身上,代替头饰进行表演,学生根据自己设计表演,生介绍自己的角色,再表演。
4、学生评出表演突出的学生,并说出选他们的'理由,师对表演突出的学生奖励,其余学生给予鼓励。
四、歌表演1、师播放《小青蛙找家》,学生静听。
2、听范唱,师分句弹唱,学生自己填词练习,再完整练习。
3、进行歌表演,根据歌曲的音乐情景进行表演。
4、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5、学生拍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教学后记:这节课是一节戏剧表演课,在一班上时,我按照先学歌、再表演的过程进行教学,结果学生学会歌曲后,在戏剧表演时就受到了限制,不能放开去表演;因此我在二班上时,就采取了让学生先以“讲故事”的形式,把这个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于是我就把他们分为八人一组,自己商量剧情、角色、自己表演,结果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争着进行表演、创编,使自己有不同于别人的风格,这时我再教学《小青蛙找家》时,学生就能根据表演的内容轻松学唱歌曲了。
小青蛙找家音乐教案8篇
![小青蛙找家音乐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9e502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b.png)
小青蛙找家音乐教案8篇小青蛙找家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标:1、复习歌曲《小青蛙找家》,通过演唱表现本身爱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学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美妙、抒情的音乐情绪,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的为歌曲伴奏。
重点难点:对唱曲的感受。
教学准备:录音、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分步目标。
预设活动过程:个性化思考一、复习《小青蛙找家》。
二、学唱歌曲。
1、生跟音乐齐唱歌曲。
2、老师和学生接唱。
3、老师和学生一起随音乐跳起来,表现本身对小动物的酷爱。
4、班级合作:伴奏演唱舞蹈。
5、利用歌曲的曲调,启发学生“你喜爱哪一类小动物?”6、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把本身喜爱的小动物编歌谣形成一组,并说给大家听,看哪一组创编的歌谣好。
7、反馈沟通,评出优胜小组。
三、感受。
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引导学生跟录音轻轻地哼唱。
3、师范唱歌曲。
4、生跟琴演唱,师引导。
(唱的时候应柔和、抒情)5、让学生说说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
6、引导学生说说小蜻蜓的特征。
7、鼓舞学生随音乐表演,并选择好的动作全班一起来。
8、鼓舞学生本身创编动作为歌曲表演,激发学生的创编热诚。
小青蛙找家音乐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的欢快节奏并按节奏的变动拍手。
2、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体验唱歌活动的欢乐及帮忙他人的幸福感。
活动准备:小青蛙图片、图谱、音乐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师:小伙伴,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小客人出示图片(小青蛙)。
请大家先跟小青蛙打个招呼吧。
二、教学过程:1、模仿小青蛙的步行与叫声。
师:小伙伴们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青蛙是如何叫的吧(呱呱),再来学学小青蛙是如何步行的。
(跳跳)2、幼儿感知歌曲。
师:今日呀,这只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听听吧。
(播放歌曲)3、设置任务,帮忙小青蛙回家。
师:小伙伴你们听到了吗?歌曲中的小青蛙回家了,可老师手里这只小青蛙还没回家。
那咱们一起去帮忙小青蛙回家好不好?在帮忙小青蛙的路上有三个任务,只有完成了任务,才略帮忙小青蛙回回到家中里,你们想不想去试试?任务一:拍手打节奏(老师率领幼儿初步感知歌曲的节奏)。
2024年一年级音乐上册《小青蛙找家》教案
![2024年一年级音乐上册《小青蛙找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63801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8.png)
2024年一年级音乐上册《小青蛙找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材第二单元《动物音乐会》中的《小青蛙找家》。
该曲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讲述了小青蛙在寻找家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动物朋友,最终找到家的温馨故事。
教学内容包括歌曲学唱、节奏练习、动物声音模仿及简单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青蛙找家》的歌曲旋律,学会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 通过模仿动物声音,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动物声音的模仿。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旋律,学会独立演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动物玩具、卡片。
学具:音乐课本、动物头饰、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讲述小青蛙找家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活习性。
(2)播放歌曲《小青蛙找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2. 歌曲学唱(15分钟)(1)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2)分句教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节奏和音准。
(3)学生独立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3. 节奏练习(10分钟)(1)教师示范歌曲中的节奏,学生模仿。
(2)分组进行节奏练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4. 动物声音模仿(10分钟)(1)教师展示动物玩具,引导学生模仿动物声音。
(2)学生佩戴动物头饰,进行动物声音模仿比赛。
5. 音乐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歌曲中的音符和节奏符号。
(2)讲解音符的时值,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6.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歌曲演唱。
(2)教师检查学生节奏掌握情况。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小青蛙找家》2. 歌曲旋律:用简谱表示3. 节奏:用节奏符号表示4. 动物声音:用文字和图片表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小青蛙找家》歌曲,并模仿动物声音。
2. 答案:(1)歌曲演唱:准确无误地演唱《小青蛙找家》。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https://img.taocdn.com/s3/m/d145df0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1.png)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精选20篇)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篇1目标:1、初步感受四分节奏并尝试用娃娃家的餐具来表现XX|XX|与XXX|XXX|XXXX|XXX|的节奏。
2、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课前熟悉歌曲《办家家》2、围兜兜、蝴蝶结若干,磁带、录音机3、娃娃用的小碗、调羹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分配角色,幼儿听音乐愉快地进活动室。
师:小朋友,我们来办娃娃家,好吗?请戴着蝴蝶结的男孩子当爸爸,系围兜的女孩子当妈妈,老师来当妈妈。
现在请爸爸开着小汽车带着妈妈去买菜。
好,爸爸们,妈妈们,出发!(女孩子跟在男孩子后面并拉着男孩子的衣服,一对对听着音乐自由地“开车”。
)二、律动《办家家》,初步感受四分节奏。
师:小菜买好了回家了!我们赶快来炒小菜吧!引导幼儿跟着老师按四分节奏做洗洗|洗洗|切切|切切|炒炒|炒炒|的动作,重点练习|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罗|的动作。
师:办家家罗!幼儿愉快地表演律动《办家家》。
三、游戏“快乐的娃娃家”,引导幼儿用小碗、调羹来表现节奏。
1、教师表演,激发幼儿表现的欲望。
师:娃娃吃饱了,就开心地笑了起来,瞧!妈妈的碗娃娃和调羹娃娃也高兴得唱起歌来了。
教师用调羹按XX|XX|的节奏敲击小碗,炒小菜处配节奏XXX|XXX|XXXX|XXX|(配乐)。
妈妈的小碗和调羹是怎么唱歌的?2、引导幼儿用调羹敲击小碗来表现节奏,教师用鼓声控制幼儿敲打的速度。
你们的小碗也会唱歌呢,请你试试看。
跟着妈妈的鼓声一起来唱歌。
3、教师指挥幼儿分男女小朋友用接龙的方法敲打小碗。
现在爸爸和妈妈来比一比,谁的小碗唱歌唱得好。
4、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完整地表演游戏“快乐的娃娃家”。
请小碗、小调羹跟我们一起办家家吧!四、结束:听音乐自由敲打小碗出活动室。
小二班教室里有个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拿着小碗小调羹去喂它吧。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篇2活动目标: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2.喜欢参加户外活动,并能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准备:1.在室外平整的场地上,用垫子作为荷叶2.根据幼儿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圆圈和圆圈之间的距离3.青蛙图片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导入1.师:宝宝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请宝宝们看一下它是谁。
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教案
![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fc062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7.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小青蛙找家的过程,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3. 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青蛙找家》,能够用愉快的情绪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小青蛙找家》乐谱,教学录音机,音响设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室内宽敞明亮,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歌曲《小青蛙找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b.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c.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合作完成歌曲的演唱。
3. 实践活动(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青蛙找家的过程。
b. 学生通过动作和歌声,表现出小青蛙找到家的喜悦。
c.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 学生能够通过动作和歌声,表现出小青蛙找到家的喜悦。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歌曲,以小动物为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比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七、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加课堂,共同欣赏学生的歌曲表演。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野外考察小动物,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
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教案
![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d5158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4.png)
一年级音乐《小青蛙找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小青蛙找家》,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小青蛙找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小青蛙找家》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韵律。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转换。
2. 韵律的把握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歌曲《小青蛙找家》的音频或视频资料。
3. 教学图谱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小青蛙找家的过程,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 新课教学:a. 教唱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小青蛙找家》,引导学生跟唱。
b. 分句教唱:教师将歌曲分成若干句,一句一句地教唱,让学生熟练掌握。
c. 节奏教学:教师示范歌曲中的节奏,让学生跟着拍子拍手。
d. 韵律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韵律,让学生跟随音乐摇摆。
3. 实践环节: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角色(如小青蛙、小鸟、小鱼等),演唱歌曲。
b. 学生自由组合,用打击乐器伴奏,为歌曲增加趣味性。
c.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用动作、表情等表现歌曲故事情节。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提高家庭亲子互动。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 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作,如改编歌词、创作旋律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创造力。
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对歌曲《小青蛙找家》的掌握程度,如歌词记忆、旋律演唱等。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延伸:1. 开展校园歌唱比赛,让学生展示所学歌曲。
《小青蛙找家》教案九篇
![《小青蛙找家》教案九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5bd7ea52d380eb63946d2c.png)
《小青蛙找家》教案九篇《小青蛙找家》教案篇1活动名称:《小青蛙找家》活动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于图谱的形式,(教案:)学习2/4拍的节奏型。
2、感受律动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荷叶图谱、音乐活动过程: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青蛙生长过程。
二、进入主题,教幼儿学习青蛙跳跃的本领。
1、引导幼儿学习第一种本领。
2、幼儿练习青蛙跳。
3、学习第二种本领。
4、幼儿练习青蛙跳。
5、将两种本领合在一起,带领幼儿跳跃。
三、游戏活动。
1、分组让幼儿练习跳跃。
2、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跳跃。
四、活动结束。
《小青蛙找家》教案篇2教学目标:1、看图编故事,并能有组织有安排的进行“小青蛙找家”的戏剧表演;2、通过表演,学唱《小青蛙找家》,并体会歌曲情绪的变化;3、通过戏剧表演,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4、通过一系列多样化的评价,让学生自信的进行表演;教学重点:1、能根据图画提示进行戏剧表演;2、能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能将戏剧表演的内容完善,发展学生的创作、想象力;课时计划:一课时教具、学具准备:学生自制青蛙头饰、磁带、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看图讲故事1、师板书:故事大王学生用两分钟进行13页的故事创作。
2、同座位互相指出对方讲故事的缺点,并互相讲一讲。
3、师奖励,学生踊跃上台,讲故事,最后评出“故事大王”三、戏剧表演1、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学生画想象中的青蛙,并涂色,师生共同布置一个“青蛙的家”。
2、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进行商量,并制定出表演过程,看哪一组表演的和别人不一样?3、将自己画的青蛙贴于身上,代替头饰进行表演,学生根据自己设计表演,生介绍自己的角色,再表演。
4、学生评出表演突出的学生,并说出选他们的理由,师对表演突出的学生奖励,其余学生给予鼓励。
四、歌表演1、师播放《小青蛙找家》,学生静听。
2、听范唱,师分句弹唱,学生自己填词练习,再完整练习。
3、进行歌表演,根据歌曲的音乐情景进行表演。
《小青蛙找家》教案(15篇)
![《小青蛙找家》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4cbe0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b.png)
《小青蛙找家》教案(15篇)《小青蛙找家》教案(15篇)《小青蛙找家》教案1教学目的:l、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并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2、启发学生模拟节奏创编歌谣和歌词进展表演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来感受小动物的得意,从小培养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进展游戏和创编活动。
教学难点:1,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进展歌词编创活动。
一、学生听着《小青蛙》进入教室二,导言:同学们,昨天有一只小蜻蜓给我带来了一封信,我翻开一看呀,原来是一个谜语,可是老师猜了好半天,就是猜不出来,你们能帮我猜一下吗?(多媒体出示谜语) 妈妈有腿没有尾,儿子有尾没有腿,儿子长成妈妈样,断掉尾巴长出腿。
(打一动物)答复后,总结:妈妈有腿没有尾”那是青蛙,而有尾没有腿的儿子又是谁吗?〔小蝌蚪〕。
对,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在水中游来游去,挺逗人喜欢的.他们和青蛙妈妈住在一个美丽的池塘边,渐渐的,小蝌蚪长成了青蛙。
有一天,小青蛙在池塘里玩捉迷藏,渐渐的,天黑了,他迷了路,急的哭了起来,这时,乌龟爷爷游了过来,告诉小青蛙说:只要沿着池塘里的.荷叶就可以找到家了……(课件展示FLASH)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帮小青蛙找家,好吗?2 向学生出示节奏,学生先练习走走和跑跑,再边拍边读“呱”。
跳跳瓜瓜跳跳跳呱呱呱 (引导:把小青蛙想找到家的急迫心情唱出来)3 创编动作有谁可以把小青蛙蹦来蹦去找妈妈的动作模拟出来?最好的奖励青蛙头饰三、学唱歌曲1 小青蛙们找到了自己的家,快乐的唱了起来,听!它们在唱什么呢?(录音机范唱)(开光盘课件,小青蛙找家)2 展示歌词,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3 学唱歌曲。
4 全体学生演唱5 歌曲处理。
启发学生说说演唱时你想到了什么?编创动作,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意境.逐句唱带入感情,完好演唱: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
让我们拍着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电子琴伴奏)唱得真好,如今你们都是小青蛙了,咱们一起来表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小青蛙找家》
![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小青蛙找家》](https://img.taocdn.com/s3/m/43ed682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7.png)
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律动的形式感受音乐节奏与音乐节拍。
2.学生能够理解节奏与节拍,掌握基本音乐节奏。
3.学生能够通过此活动发展身体协调性、肢体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小青蛙找家》的歌词,并分析歌曲的基本节拍和节奏。
2.进行音乐律动活动,将歌曲的节拍和节奏与身体动作相结合。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温馨的问候和自我介绍。
2.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小青蛙找家》。
第二步:教唱歌曲《小青蛙找家》教师通过展示歌词,跟唱歌曲,并带动学生一起唱。
教师让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第三步:音乐律动活动在歌曲响起时,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动作方式,挑选一些学生示范,让学生跟着一起动作,逐渐增加难度,直到整首歌完成。
1.第一段歌曲:“咚,咚,咚”,学生同时做蹲跳动作。
2.第二段歌曲:“扑通”,学生同时做俯卧撑动作。
3.第三段歌曲:“扑哧扑哧”,学生同时做夹腿动作。
4.第四段歌曲:“咚,咚,咚”,学生同时做转跳动作。
5.第五段歌曲:“扑通”,学生同时做俯卧撑动作。
6.第六段歌曲:“扑哧扑哧”,学生同时做夹腿动作。
7.第七段歌曲:“咚,咚,咚”,学生同时做健美操动作。
第四步:总结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从简单的动作到复杂的动作,逐步掌握节奏、节拍,增强身体协调性、肢体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特点此教学案例融合了歌曲、音乐律动活动为一体,音乐律动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更是提升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注意事项1.整个过程需要注意安全,防止学生受伤。
2.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教师应该适度激励学生,不应强求学生高难度动作,保证学生的身体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青蛙找家》
一、教学内容
1、歌曲《小青蛙找家》
2、音乐知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创编各种小动物简单的表演动作。
二、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歌曲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
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
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喜悦心情。
本课使学生通过感受,表现出小青蛙找到家前后的不同情绪。
技能方面:学生已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并掌握其时值,能够在歌曲中准确表现。
三、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着急、快
乐的不同情绪。
2、引导学生做律动,使学生掌握基本律动。
3、在学生节奏创编活动中学生基本掌握四二拍的节拍特
点。
4、模仿不同小动物简单的舞蹈动作,知道动物是人类的
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重点: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
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运用感受体验法表现
小青蛙找到家前后的不同情绪。
各种动物动作的创
难点:运用不同的情绪表现歌曲及动作创编。
四、教学过程
1:谜语引趣,导入新课。
导语“今天,有一只小鸽子给老师带来了一封信,老师打开一看,信上写着一个谜语,可老师猜了半天也猜不出来,请同学们帮老师猜一猜好吗?”
“小小游泳家,说话顶呱呱,常在田中住,捉虫保庄稼”
学生回答,引出这节课学习的主人公----青蛙
2:情境之中,趣味学唱。
1、“森林里举办了音乐会,音乐会举办的很成功,天色渐渐晚了,精彩的音乐会结束了,小动物们都回到了温暖的家。
可这时,远处传来了小青蛙的哭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师弹琴范唱。
2、小青蛙找不到家了,你有没有过找不到家,找不到妈妈的经历呢?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怎么叫爸爸妈妈
呢?生叫爸爸妈妈。
师抓住生叫的声音来练声。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帮青蛙寻找回家的路吧。
把写好独白的荷叶贴在黑板上,大荷叶表示4分音符,小荷叶表示8分音符。
巩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师生合作,老师说“跳”,同学们扮演迷路的小青蛙,看老师手势模仿小青蛙的叫声“呱”师生互换角色学生说“跳”,教师说“呱”。
3、把准备好的荷叶写上最后一句歌词贴在黑板上。
小青蛙在我们共同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家,它们唱起了欢乐的歌“小青蛙回到了家,呱”(教师范唱)提问:小青蛙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那我们怎样把这种心情用声音表现出来?通过教师连贯流畅的范唱引领学生,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表现小青蛙回到家的喜悦之情。
4、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歌曲《小青蛙找家》。
通过师生对唱学习整首歌曲。
对唱得不正确的地方教师单独指导。
歌曲处理,增情添趣师带领学生做扩指律动,引出青蛙手形:“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真好看,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看不见,爸爸妈妈都来看,宝宝的小手又出现!” 然后发挥学生主动性,自编动作。
通过学生做动作的对比,找出更能表现独白“跳跳呱呱”设计东找西找的神态、动作,表现小青蛙着急的心情;结束句运用舒展优美的动作表现找到家的快乐。
最后老师指导,使学生表演在自主
创编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座位就是你的家,最后一句要安静、安全的回到家”。
师和同学们一起跳。
3:歌曲处理,增情添趣
师带领学生做扩指律动,引出青蛙手形:
“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真好看,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看不见,爸爸妈妈都来看,宝宝的小手又出现!”
然后发挥学生主动性,自编动作。
通过学生做动作的对比,找出更能表现独白“跳跳呱呱”设计东找西找的神态、动作,表现小青蛙着急的心情;结束句运用舒展优美的动作表现找到家的快乐。
最后老师指导,使学生表演在自主创编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座位就是你的家,最后一句要安静、安全的回到家”。
师和同学们一起跳。
5: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小结本课内容并与学生约定:爱护小动物,与更多的小动物成为朋友。
这一课的设计,我突出情趣教学原则,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出发,从重难点入手,各环节设计和及时评价都自然融在故事情境中。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开开心心的学习音乐,不知不觉地提高音乐技能,情不自禁的爱上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