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及建议
加强央行的独立性
探讨央行独立性问题一、央行的独立性内涵1、央行独立性的含义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实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
2、中央银行独立性具体表现几个方面(1)货币发也属货币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银行也分享了一部分货币发行权。
因此,确切地说,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上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发行和控制基础货币的独立性。
(2)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目标、自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3)人事上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决策者的任免程序、任职期限等不受政府干预。
(4)经济上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不必依赖财政拨款。
二、为什么说央行既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其独立性又是相对的1、央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①央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其业务必须符合金融规律。
②央行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③央行相对于政府的地位、目标、利益诉求及制约因素不同。
④央行与政府形成制约和互补关系,有利于减少全局性失误。
⑤保证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减少地方政府对其分支机构的行政干预,提高央行的调控效率。
2、央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a.金融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使然b.央行的宏观调控仅为国家对经济调控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总调控目标相一致c.央行履行职责时除采用经济手段外,也需要一些行政手手段,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的配合,需要政府来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d.在战争和特大灾害等特殊情况下,央行则必须完全服从政府的领导和指挥。
因此政府对中央银行的影响力是现实存在的,中央银行根本不可能彻底摆脱政府的影响。
毕竟是政府赋予了中央银行一定程度的独立性,政府当然也可以剥夺其独立性。
所以说央行既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其独立性又是相对的。
关于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作为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在执行职责的过程中,面临着独立性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人民银行不同于其他的商业银行,它是由国家授权的机构,承担着维护货币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
因此,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政治因素干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将会给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主要包括政策独立性、行政独立性和财政独立性。
政策独立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决策不受政治和行政机关的干扰。
行政独立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人事管理不受外部势力的影响。
财政独立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的财务决策和资金支配不受任何政治或行政因素的影响。
在现实中,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着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政治考虑常常会成为参考因素。
在执行金融监管时,一些政府部门也会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立场产生影响。
这些现象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因此,为了保证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其一,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的制度建设。
要求政治领导人不直接介入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具体操作,加强对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和约束力度,确保中国人民银行的行政、财务等方面的独立性,保障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
其二,中国人民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机制。
要求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层及全体员工保持政治中立,严守职业操守,避免私人利益和政治干预等问题的发生,维护中国人民银行政策、行政和财务独立性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其三,加强对中国人民银行的外部监管。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不断完善对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和规章,加强对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等的配合和联动式监管,保证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以及执行的政策能够切实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论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论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论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方面作出了很多改进,取得了较快发展。
但与美国,法国等国家相比我国中央银行还存在着许多欠缺,如我国中央银行在行政上还隶属国务院,法律地位较低;以及短期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保持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导致其很难做到同时兼顾;在人事任免上还存在问题等。
在此,针对我国央行在独立性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字中央银行独立性法律地位一、我国中央银行的发展历程纵观央行的发展历程,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下面是我国中央银行发展阶段。
(一)建国初期至1978年底。
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具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职能,这种“大一统”的银行体系和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与当时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受政府干预度较高。
(二)1979年至1983年。
人民银行的经营性业务逐渐减少,双重职能逐步剥离,中央银行职能逐步得到加强,独立性有所提高。
(三)1984年至1994年。
1984年,我国结束了复合的中央银行体制,转而实行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1986年,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理》发布,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地位和职能进行了规定, 表明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四)1995年,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中央银行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地位,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是我国央行独立性增强的重要标志之一。
尤其是随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 人民银行逐步演变为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为主的单一制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大大提局。
(五)2003 年12项途径、财务预算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并且凸显了中国月修改,新《人民银行法》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地位、职责、组织机构、货币政策及各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浅析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现状与对策
【 者 简介 】 作 1 芳英 女 南京 枉业 大学 经济 管理 、齐 学院 金 融 7 班 } 。 2 张 苗 女 南京 农业 大学经 济 管理
、
学院
3
、
金 融 7 班 2
白亚 翠 女 南京 农业 大 学经 济管理
学 院
MOD R U lE S 坝 代 商 业 E NB SN S
、 、 、 、
Hale Waihona Puke 四 中国人 民银行独 立性的完善
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 中处 于特殊的地位 ,承担着特殊的职能 , 要真正 发挥 中央 银行 的 作用 , 必须 使 中央 银行 具有 定的独立性 。按照通常意义上 的标准衡 量, 中国 人 民银行 属于 独立 }较 弱 的 中央 银 生
行 自身职责时法律赋 予或实际拥 有的权
力、 决 策 与行 动 的 自主程 度 ,其 比 较 集 中的反映在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上。中 央银 行 应 保 持一 定 的 独立 性 以实 现 货 币 政 策 的 目标 。我 国 中 国人 民银 行 独 立 性 较 弱 ,主 要 表 现 在 职 能 独立 性 、组 织独 立 性 、经 济 独 立 性 、人 事独 立 性 这 几个 方 面。要 进 一 步增 强 中 国人 民银 行 的 独 立 性 ,更 好 的 发挥 其 中央 银 行 的 职 能 。 【 关键 词 】 中 国人 民银 行 ;独 立 性 ;模 式
浅析 中 国人 民银 行独 立性 的
现状 与对 策
齐芳 英 张苗 白亚 翠 南京 农业大 学经济 管理学院 2 0 0 5 1 9
( )独 立性 较弱 的模 式 三 这 一 模 式 的 中央 银 行 ,接 受 政 府 的指 令 , 币政 策 的制 定及 采取 的措 施要 经政 府 货 批准 , 政府有权停止、推迟 中央银行决议的 执行。 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意大利银行和 法 兰西银 行 。 【 文章 摘 要 】 中央 银行 的独 立 性 是指 中央 银 行 履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性的认识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认识摘要: 银行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 中央银行更是功不可没。
正确认识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确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金融体制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中央银行独立性、我国中央银行的现状等问题展开分析, 进而提出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独立性; 现状;提高一、有关中央银行的概念及职能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担负着管理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的责任,并通过金融体系对整个国民经济发挥着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
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科学的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中央银行性质的具体体现或细化,反过来,中央银行的职能的高度概括便成为中央银行性质的集中反映。
中央银行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在有些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门负责)。
货币发行权一经国家以法律形式授予,中央银行就对调节货币供应量、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负有责任。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它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他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人”。
中央银行的这一职能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特殊金融机构的性质,也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
(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中央政府作为政府的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入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二、有关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一般而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及相关机构之间能否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自由度。
具体来说,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作为货币当局的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所享有的依法独立履行职责且不受或者基本上不受政府千预的能力。
央行独立性问题之我见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适应度问题摘要:本文主要从央行独立性问题的背景探讨,中美央行在组织形式、机构设置、与政府关系等方面的对比,以及发达国家央行独立性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三方面展开论述。
最终得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欠缺的结论,并相应提出了我国中央银行加强独立性方面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比较建议央行独立性问题研究背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即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具体就是说,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
最早提出要保持中央银行与政府的相对独立性,是在1920 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上,这次会议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交战国因增发钞票而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的经济背景下召开的。
会议提出,中央银行应摆脱政府政治上的控制,从而实行稳定的金融政策。
以此为先河,就中央银行与政府的相对独立性问题,各国学者争论不休,长达几十年。
70年代中后期以后,理论界对于央行独立性的研究只要集中于两方面——央行独立性的内涵及其衡量指标体系,央行独立性与其他变量尤其是通货膨胀间的关系。
关于其内涵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包括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独立性和为实现最终目标使用货币政策手段的独立性。
具有代表性的衡量指标有政治独立性指数(BP 指数),即央行不受政府影响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GMT指数,衡量央行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独立性,包括行长任命程序、央行与各部门关系、央行的责任义务等;LVAW指数,从四个方面16个指标衡量其独立性。
在央行与其他经济变量间的关系方面国际学术界争议颇多。
以Kydland、Prescott、Barro、Gordon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央行独立性越高通胀水平越低,越有利于货币稳定;以Agell、Calmforts、Johnson、Blake、Weale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即使独立的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政府仍可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制造通货膨胀;还有人认为央行独立性取决于社会态度,因而是一个内生变量;Hayo、Hefeker(2002)提出央行独立性既不是货币稳定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其充分条件。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地位的思考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地位的思考[摘要]中央银行保持充分独立性具有重要意义,充分独立性能使央行不受政府的制约,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根据客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自主决定利率、汇率水平及贷币供应量,发挥稳定货币金融、稳定经济的作用。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断加强,但是仍然不如人意。
我国中央银行在目标独立性、经济独立性和政治独立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会影响到中央银行稳定币值目标的实现和宏观调控职能的正常发挥。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现状并对如何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 建议和措施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概念及其衡量标准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货币当局,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能,是国家权力机构的一部分。
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受到政府、财政或其他机构制约的程度。
若一国中央银行不受政府的制约则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强;反之,则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弱。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一种相对的独立性,没有绝对独立的中央银行,即使公认的独立性强的美国、德国的中央银行仍然要受到来自政府的影响,处于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之下。
如何衡量中央银行独立性,存在不同的方法,总体看来,衡量中央银行独立性主要是相对于本国政府的独立性,具体的标准主要包括:职能独立性标准、组织独立性标准、人事独立性标准和经济独立性标准。
其中第一项标准是确权性标准,亦即确定中央银行的法定职权,而后三项标准是保障性标准,是为确保中央银行法定职权自主行使的多方面的制度安排。
二、我国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迫切需要真正独立的中央银行, 特别是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从中央银行履行职责的需要来看,中央银行应该保持独立性。
中央银行承担着稳定币值和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机构的职责。
只有保持应有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其对货币的控制完全盯住经济需要,不至于因政府的短期行为需要而摇摆;才能有效地“过滤”政府的干预冲动,“择其善者而从之”,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保持在经济需要的合理限度之内。
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
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摘要: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政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顺利运行。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各国金融理论的热点之一。
本文论述了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意义,介绍了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发展历程及我国央行独立性的现状,并对我国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国央行独立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政策建议Analysis of the Chinese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and the Improving StrategiesAbstract:Central bank,as a country’s moneytary policy makers and implementers,its policy concerns about if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can run smoothly.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has been one of the hot spots of the worlrd’s financial theory.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central bank,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and finally,present a few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analisis of the status quo to strengthen the independence of our central bank.Keywords: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status quo; policy recommendations一、引言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突出,是经济运行的轴心,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社会稳定。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思考浅谈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思考【摘要】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已成为一种共识和历史发展的共同趋势。
银行是金融业务的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的关系已不是直接的隶属关系,而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关系。
本文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现状、衡量标准、特点和不足展开来写,并根据以上论点做出了对我国中央银行的改善建议。
【关键字】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经济发展一、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一级金融机构,依法具有排除外界的干扰,自主行使法定的职权,履行法定义务的本质的属性。
这是由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和职能特征所决定的。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现状1.在组织独立性上,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在国务院领导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其职责。
2.在政策独立性上,人民银行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定权,但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货币政策的决策权集中于国务院。
3.在人事独立性上,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免,副行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免。
4.在财务独立性上,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衡量标准。
1.职能独立性标准,即中央银行能否独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如何解决货币政策与政府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能否抵御财政透支及其他不合理的融资要求,能否独立进行金融监管。
2.组织独立性标准,即中央银行是否隶属于政府或政府的有关部门,其内外组织机构与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联程度。
3.人事独立性标准,即中央银行的主要领导人的任期、任命、组成及罢免是否由政府批准和决定,有无政府人员的兼职和渗透。
4.经济独立性标准,即中央银行是否依赖于财政拨款,有没有可供独立支配的财源。
关于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摘要】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独立性不仅在法律上受到保障,而且对于金融系统的稳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以及经济发展的推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仍面临挑战,需要加强。
强化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是必要的,通过提升其独立性,可以更好地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实施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可以加强监督机制、明确法定地位,并加强人民银行的独立决策权。
未来,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仍然需要不断提升,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确保国家经济稳健发展。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法定地位、现状、金融系统稳定、货币政策、经济发展、强化、提升、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性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核心机构,承担着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作为负责发行人民币、管理国家外汇储备和参与国内金融市场监管等职能的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在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作为货币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货币稳定;作为金融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监督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运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中国人民银行还承担着跨境支付结算和金融市场发展等重要职责,对于促进国际金融合作和提升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国家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地位不可替代,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1.2 独立性的意义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意味着它能够独立地行使货币政策和监管职能,不受政府或其他机构的干扰。
这种独立性对于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靠至关重要。
独立性可以让中国人民银行更加客观和专业地制定货币政策,而不受政治干预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分析
• 2.德意志联邦银行 • 德意志联邦银行是德国的中央银行,同时 也是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SCB)的一部分。 由于它的实力和规模,德意志联邦银行是 此组织中最有影响力的成员,德意志联邦 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同位于德国法兰克福。 • 德意志联邦银行是第一个被赋予完全独立 性的中央银行,代表了被称为“联邦银行 模式”的中央银行模式。
• 德意志联邦银行因 其在20世纪下半叶 成功地控制通货膨 胀而受到普遍尊重, 这使德国马克成为 最重要的货币之一, 也使得德意志联邦 银行对其他很多欧 洲国家拥有实际上 的潜在影响力。
• 3.日本银行 • 日本银行隶属财政部, 独立性较小。大藏大 臣对日本银行享有业 务指令权、监督命令 权、官员任命权以及 具体业务操作监督权, 但是1998年4月日本 国会通过了修正《日 本银行法》以法律形 式确认中央银行的独 立地位,实现模式转 化。
•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 5 条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 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 事项作出的决定 , 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就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 有关货币政策事项作出决定后 , 即予执 行 , 并报国务院备案。”由此可见,我 国央行独立性受制于国务院等行政机 构。
四、各国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比较
• 中央银行独立性大的国家多设单一的监管 机构,中央银行就是金融业的主管部门, 主要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如德国和美国。 在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小的国家,如意大利、 法国、日本、加拿大和瑞士等,对金融业 的监管机构是多头的。
• 1.从立法方面看 • 很多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法都明确赋予中 央银行以法定职责。或赋予中央银行在制 定或执行货币政策方面享有相当的独立性。 • 2.从中央银行的资本所有权来看 • 它的发展趋势是趋于归政府所有。 • 3.从任命中央银行的总裁来看 • 政府作为中央银行的唯一的或主要的股东, 或甚至在私人全部持有中央银行股票的情 况下,政府一般都拥有任命理事或总裁的 权力。 至于在中央银行理事会中政府
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分析
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分析【摘要】:文章利用国外经济理论说明了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 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概念中央银行独立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目标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自行决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在行政当局规定的、彼此之间可能存在冲突的多个目标中,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哪个目标具有排他性,使其相对于其他目标处于更优先的地位。
二是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在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的过程当中相对独立于国家权力、立法、司法和政府。
由于各国的中央银行都逐步将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核心部分,因此“独立性”问题研究的焦点就集中在:中央银行能否通过政策工具操作实现物价稳定,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论基础对于中央银行为何需要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理论进行论证说明。
其中影响最大的则是“时间非一致性”理论和政治经济周期理论。
1. “时间非一致性”理论时间非一致性理论论证了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操作的无效性。
该理论认为,政府为了使扩张的货币政策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使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
为此可行的办法就是政府明确承诺实行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然而,一旦经济主体形成了零通货膨胀率的预期,货币政策主管当局放弃其已经做出的承诺,转而采取通货膨胀的政策就将成为其最佳的货币政策选择。
因为实际通货膨胀率与人们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存在着的差距将扩大就业和增加产出。
这样,对于货币政策主管当局来说,最优的货币政策选择在预期通货膨胀率形成前后就发生了变化,即存在时间不一致性。
然而,在经济主体具有合理预期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就不可能使预期通货膨胀率最终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
因为由于经济主体考虑到了政府企图,所以在最初就自然调高了通货膨胀预期。
即通过反复博弈,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实际通货膨胀率将最终达到一致的水平。
浅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摘要: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作为整个金融运行的中心和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之一,其制定的政策以及银行自身的体制都对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所以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一直是各国金融理论的热点之一。
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人事任命、政策决策、财务预算管理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是有所加强的,这样更好的发挥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及分析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极为突出,它不但是全社会货币、信用的调节者,也已成为经济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保证着。
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着一个国家整体宏观经济的运行,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为了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发挥得更加完美,其独立性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独立性的强弱会影响中央银行发挥其职能作用。
因此,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讨论,发现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所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所以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经过学术界多年的争论和研究,目前对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已逐步达成了共识,即: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二)独立性双层含义的分析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由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的地位,承担着特殊的职责,要真正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必须是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首先,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必须符合金融运行的客观规律和自身业务的特点,从这一点来看,中央银行只有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才可以更好的实行其业务活动;其次,中央银行制定和实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虽然中央银行需要按照政府的确定的目标和意图行事,但是由于其作用的对象是货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调控的手段是经济手段,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而政府人员并是不很了解,所以应该给予中央银行一定的独立性;再者,中央银行与政府两者所处的地位、行为目的、利益需求及制约因素都有所不同,如果中央银行完全按照政府的指示行事而缺少独立性,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不良的情况出现,如:用货币发行弥补财政赤字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从而导致金融运行的波动。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
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起源和发展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实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
1.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立法与惯例不同,西方主要国家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模式比较典型的有:独立性较强的如德国、美国;独立性居中的有英国;独立性较弱的有意大利。
2.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发展历程从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到1983年以前这段时间内中央银行是严格地按照财政部门的指示来进行金融活动,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央银行几乎是没有独立性的。
但是在这一期间有关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及独立性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从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也就是1952年,在这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在政府的领导下对我国的金融次序进行整顿,接管旧的官僚银行金融机构,逐步建立新中国的银行体系。
这一期间我国中央银行主要侧重于金融体系的完善。
1953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央银行的工作重点也转变到支持经济建设上面来,此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财政部门的资金配臵部门将所获得的资金统一分配到各个经济发展项目上去。
央行的这一职能基本上延续到改革开放前期,在此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中央银行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到1983年我国逐渐成立了专业性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1983年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央行的职能并确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十项职能,中央银行的职能也就逐渐体现出来。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我国中央银行的地位,其独立性也得到了很大部分的加强。
我国央行在独立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中央银行学作业经济学院论述:我国央行在独立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自1983年开始,我国就建立了中央银行。
经过31年实践,我国依然未能有效的解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难题。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常常受到政府的干涉或影响,因而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我国央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央行存在的问题:(一)多方因素干扰央行目标独立性我国央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政策目标不仅受政府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限制,还受到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各界的间接影响,这些影响进一步降低央行的目标独立性。
我国货币政策实质上受到多目标约束,包括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化解金融风险,甚至还包括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等。
央行一边在分、支行的建设上存在放权不够的问题,而一边地方政府、地方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的目标通常都是繁荣当地经济,因而存在着地方势力结盟,共同影响人民银行的目标达成,央行在不得不考虑地方势力要求的同时也就丧失了自身目标的独立性,支农再贷款造成的反作用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二)政府干预央行货币发行政府为了加速经济发展,总是把中央银行作为资金供应机构。
希望中央银行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增加货币发行的办法扩大投资。
这就说明了中央银行难以摆脱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干预,没有足够的权力和能力来制约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
导致中央银行掌握的货币、信贷杠杆始终是作为应急措施。
随时被用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定问题。
这样就使中央银行在平衡信贷收支,实现宏观金融调节方面遇到很大的压力和困难。
(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可操作性低我国的金融市场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金融市场规模不大、制度不完善,这直接降低了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力度;人行虽控制着政策工具,但是却难以使其效用最大化,这也是对央行实际独立性的削弱。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尚不能在宏观调控中发挥很大作用。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
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方面对着政府享有多大程度 的自由 任命和撤销中央银行领导人的程序 中央银行在筹措资金的方法是否依赖政府或议会的拨款
独立性的判断标准4
费希尔
目标独立,即中央银行可以自由选择政策目标(主要
是物价与增长的选择)。 手段独立,指中央银行在明确自身职责之后可以自由 选择货币政策的操纵手段及政策工具。
政府则是指一种管理的形式,是由一定区域内人类共 性活动催生出来、并为所有人类活动提供统一管理与 强制限定的运作规律,具有不同区域因不同习性、文 化而形成不同结构和风格的个性特征。
货币 发行
不能搞多头发行 发行量、时间和方式独立制定 按经济原则发行
货币 政策
尽可能保持货币政策目标与宏观经济目 标一致。存在分歧时与政府必须本着相互 信任、相互尊重的态度进行充分沟通。 央行必须掌握货币政策操作权,政府部 门密切配合。
典型1:德意志联邦银行
《德意志联邦银行法》规定,德意志联邦银行是公法意 义上的联邦直接法人单位,联邦银行的中央银行理事会 和执行理事会享有最高联邦政府职能机构地位。 第12条规定,在行使权利时,中央银行保持独立,不受 政府指令行事……并支持联邦政府的总的经济政策。 联邦政府讨论有关货币政策事项必须邀请联邦银行总裁 参加,同时联邦政府官员参加中央银行理事会的会议时, 只能够提起动议,不享有表决权。 德意志银行行长的任期是8年。
独立性情况:政府对
央行干预较少,央行 相对独立。 背景:资本主义处于 自由竞争阶段、经济 思想背景、金本位制 度的稳定、央行尚未 发展成成熟的中央银 行。
阶段III(70’s- 至今)
独立性情况:再次受到重视。 背景:滞胀引发凯恩斯主义危机、新古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认识-论文
金.2009(01).
240 Ec on om ic Vis ion
201。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金融 改革 中, 各国都 将加强中央银行的 独立性放在了极为重要 的地位。因 此 , 不断强化中央 银行的独 立性, 对保持稳 定的货币环 境至关重 要。
2、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权的独立性。从世界范围看,把稳 定 币值作为中 央银行首要 的或唯一的 目标并取 得较好经 济效果的中 央银行, 它们的法 律地位 一般都很高, 独立性很强。所以,应该努力让中 国 人民银 行真正实 现独立性 。
二、我国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必要性
首先, 缺乏独立 性的中央银行在运 行货币政策时易掺 杂较多的政 治因 素, 使货币 政策偏离原定目标 。为了防止政府为政 治目的牺牲货 币政策, 使其货币 政策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不受政治 的干扰, 有必要保 持 中央 银行的独立性。其 次, 为了避 免财政赤字货币化 的需要。中央银 行作 为政府的银行, 有义务帮助政 府平 衡财政预算和弥 补赤字。但财 政 活动的客观 结果并不一 定是保持经 济的稳定 增长和物 价稳定。 如 果财 政出 现了赤字,中央银行就要无条件去 弥补, 就谈不上独立的货币 政策 。最 后,稳定经济和金融的需要 。政 府与中央银行的地位不同, 因 而 它们 在 考虑 经济 政策 的侧 重点 上存 在差 异。 政府 较多 地考 虑就 业、 社会保障等社会问 题, 中央银 行较多考虑货币稳 定的经济问题。 因此, 如果中央银行有较大的独立性, 就可以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 策 , 就可以不 对政府相关 政策的制约 。
1 、组 织和人事独立 性不足。人 行法第二条规 定: 中国 人民银行 在国 务院领导下制定和 实施货币政策。所 以在很多时期, 央行仍需服 从 国务院的 指导, 不能完全 随经济形 势而履 行其应有 的职能; 政府部 门、 金融机关在央行政 策机构的人事渗透 过多, 使其 产生行政的依赖 性 和缺少 广泛的代 表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分析
摘要: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政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顺利运行,而其政策是否具有稳定性﹑一贯性,银行体制是否健全,对于市场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标作用。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各国金融理论的热点之一。
但是,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人事任命、政策决策、财务预算管理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在立法和实践中更好地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央人民银行的职能。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及标准。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突出,成为经济运行的轴心,以致我们不能想象没有中央银行的存在,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稳定。
但是要使这种作用更好的发挥和体现,其独立性必不可少,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职能的发挥。
因此,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发现我国央行独立性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含义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如何建立中央银行与政府的恰当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这个问题上,许多理论派别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其理论体系的拓展与通胀偏差问题密切相关。
正是基于对通胀偏差问题的考虑,逐渐形成了CBI理论主线:一条是1977年基德兰德( Finn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创立的动态不一致性理论,在此基础上,Barro&Gordon(1983)引入了信誉机制,增加了预期形成理论,从而详细地阐释了货币政策中的时间不一致问题。
另一条是1985年罗戈夫(Rogoff)创立的罗戈夫模型并随之提出的保守型中央银行管理方法,以后的学者正是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在批判吸收基德兰德(Finn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模型的基础上创立、发展了各自的理论,同时也推动了CBI理论不断向前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及建议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及建议摘要: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背景下的我国,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我国进一步走出危机,恢复国民经济良性健康发展的关键。
本文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中集中体现独立性的银行与政府关系方面出发,对我国中央银行目前的独立性状况作出评价,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提出增强和完善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评价;建议一、中央银行独立性定义一般而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及相关机构之间能否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自由度。
具体来说,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作为货币当局的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所享有的依法独立履行职责且不受或者基本上不受政府千预的能力。
中央银行独立性应当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相对于本国政府的独立性1.职能独立性标准,即中央银行能否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否具有货币政策决定权。
2.组织独立性标准,即中央银行是否隶属于政府或政府的有关部门,其内外组织机构与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联程度,中央银行的主要领导人的任期、任命、组成及罢免是否由政府批准和决定,有无政府人员的兼职和渗透。
当然,在人事任命上要将政府完全排除在外是不现实的。
3.经济独立性标准,即中央银行是否拥有可供独立支配的财源,政府是否具有直接或间接从中央银行获得信贷以融通政府支出的能力。
(二)相对于国内金融市场及其参与者的独立性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
中央银行利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调控金融。
与此同时,中央银行也受到来自金融市场和参与者的影响。
中央银行必须保持客观中立,按照经济金融发展本身的规律来制定政策和开展业务,而不能过多受到上述机构影响。
(三)相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独立性这是因为,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的全球化,中央银行在新的国内、国外金融环境中保持独立性变得更不容易。
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它相对政府的独立性,还要考虑它相对国内金融创新和对外开放的金融环境的独立性。
一国中央银行必须在考虑本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制定货币政策,能够在日益开放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中维护本国金融稳定。
因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所以本文主要探讨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
二、中央银行需要具备独立性的原因首先,这是由中央银行的性质决定的。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金融监管的银行,体现了其国家机关的性质,因此它必须接受政府一定程序的管制。
但它同时又是特殊的,金融机构,是发行货币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其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进行服务和调控时又不能不考虑货币经济本身自有的运行规律,因而它不能完全听命于政府,必须保持一定程序的独立性。
其次,中央银行和政府的任务是有所侧重的,这就使中央银行和政府在宏观经济目标的选择上不可能在任何条件下、任何时期都保持一致。
基于政府的职责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往往是促进经济增长,这恰恰极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而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则是遵循货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保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尽管现代中央银行衍生了一系列其他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但稳定币值始终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把稳定币值作为中央银行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
通过中央银行稳定币值的功能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制约政府过热的经济决策行为,起到经济稳定器、制动器的作用。
而这一切的实现,都以中央银行具有较高的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作为前提。
简言之,中央银行的性质、稳定币值与制衡政府过热经济政策的职能,是中央银行需要具备独立性的基本原因。
三、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或人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于1948年12月1日组成。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表现在《人行法》确立了央行的地位、权限和职责,并明确规定央行独立于财政,独立于地方政府,并且不允许对财政透支,不允许直接认购和包销政府债券,不允许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得以专门履行货币政策职能,决定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央行的独立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我国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导致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很不充分。
(一)组织独立性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的一个直属部级机构,在组织上享有与国务院其他直属政府部门平行的地位。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惯例,也相应设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但是货币政策委员会并不是中央银行的最高决策机构,他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这种关系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保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政府的财政政策相统一及衔接。
但实际上对人民银行完成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的任务并不利,相对独立性大大受限。
(二)职能独立性方面职能独立性标准,体现在中央银行能否独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能否抵御财政透支及其他不合理的融资要求,能否独立进行金融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使职责的。
中国人民银行必须接受国务院的领导,所以很难说我国中央银行是独立于政府的,至少从立法上看,在货币政策等重大事项方面它是从属于国务院的。
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由于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决策上拥有很大的技术垄断性,上报国务院的决策方案往往是唯一可方案,使得其在技术上难以被否定,这种技术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决策独立性的不足,因此央行实际上拥有决策和执行上的自主权。
(三)经济独立性方面现阶段我国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三项货币政策工具,然而中央银行相对于国务院而言,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策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制定和执行权,最终决策权却在国务院手中,所以工具的运用打了折扣。
虽然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政府当然也不能接受融资。
但是中国人民银行每年的贷款有相当部分投向本应由财政支出负担的项,如对国有企业亏损的补贴,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这样的赤字货币化使得货币政策服务于政策,中央银行缺乏对货币政策的实际控制权。
四、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评价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 年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独立性不断增强。
主要体现是:成立银监会,央行独立于财政部和其他政府部门,支行按经济区域设立等。
但是,央行独立性仍然不强。
(一)职能独立性欠缺第一,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没有货币政策决策权。
这是中央银行职能独立性欠缺的最主要表现。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第五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
这说明央行直接隶属于国务院,重大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属于国务院,央行只有执行权和一般货币政策的决策权。
央行在货币政策上是明显缺权的。
第二,中央银行的目标具有双重性,影响稳定币值这一目标的实现。
《人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这使央行的目标是两个,稳定币值和促进经济增长。
这二者从长期看是一致的,但短期有出现矛盾的可能。
而且,似乎稳定币值只是手段,经济增长才是最终目标,在我国央行缺乏经济和政治独立性的情况下,政府一旦存在经济增长压力,仍有可能将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头号目标来进行调控。
这会影响央行稳定币值。
(二)政治独立性欠缺第一,组织独立性欠缺。
首先,央行法律地位较低,隶属于国务院。
其次,央行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
货币政策委员会被规定为“制定货币政策咨询议事机构”。
通常,货币政策委员会是央行的内设机构,但有较高独立性,是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
在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只是“制定货币政策的议事咨询机构”,重大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属于国务院,这对央行独立性大有影响。
我国央行实行行长负责制。
各国通行的做法是合议负责制。
把制定货币政策,稳定币值的艰巨任务压在一个人肩上,怎堪重负这会削弱央行的独立性,使其更加依附于政府。
同时,这也不利于央行内部分工制衡。
第二,人事独立性欠缺。
首先,国务院总理对行长有提名权,对副行长有任命权。
而且《人行法》对央行主要官员的任职条件、任职期限和被解除职务的条件都没有明确规定。
其次,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三)经济独立性欠缺我国央行不能完全抵御不当融资要求。
《人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但没有规定违反该条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首先规定了央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
但书中又规定,国务院决定央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
这为财政变相向央行融资提供了可能。
五、加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建议从组织和人事、制定和执行政策、业务、经济各方面确保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减少政府机构对中央银行的干预。
赋予中央银行超然的地位,超脱于中央政府和各大金融机构之外,使其成为一个只负责经济调节与控制的机构,摆脱一切行政色彩和利益追逐色彩。
首先,要在法律上赋予央行更多的自由,提升央行的政治地位。
让央行独立于国务院,使其对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负责。
这样有助于更好的提升央行的独立性,把央行和政府分离开来。
是央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并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
其次,要加强中央银行在经济上的独立性。
在法律确立了央行经济独立的地位之后还要规定相应的责任追究条例。
使得央行和政府的财政更进一步的分离。
另外,国家要加大经济建设,使我国金融处于稳定健康地发展状态,给央行经济独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再次,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我国对外公布金融统计数据不够完整和及时,缺少对未来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预测分析。
由于政策披露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公众对央行政策缺乏信任,这不利于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提高,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及时公布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最终效果的有关信息。
通过外部力量来监督中国人民银行政府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的权限,最大程度地限制政府干预;最后,要赋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只有部分决策权,一般事项自行决定,重大事项需报国务院批准。
货币政策委员会仅是咨询议事机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讨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控制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等涉及货币政策的重大事项,提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