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
2.课程性质:必修课
3.课程类型:B
4.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5.计划学时: 86学时
6.学分:6学分
7.适用层次及专业:三年制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8.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9.所属系部:口腔医学系
10.编制教研室:口腔基础教研室
11.编制者: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三年制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牙体解剖、颌面部系统解剖、局部解剖、牙列、牙合与颌位及口腔功能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掌握牙体、牙列、颌面部解剖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熟悉下颌的运动及牙合的关系,理解口腔功能的生理机制。
2、具体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牙体解剖形态、口腔颌面部及局部解剖形态及位置毗邻关系。
2.掌握牙列的基本形状及牙排列的规律。
3.掌握牙合与颌位。
4.熟悉牙合与咬合的关系,了解牙合的发育过程。
5.熟悉下颌运动的基本形式和咀嚼功能。
6、了解口腔其他功能
能力目标
1.能通过冠长、冠宽、冠厚、根长、牙列长度与宽度的测定,能够掌握体的解剖形态及牙列的形状。
2.能通过对牙合平面的测定,能够掌握解剖学牙合平面和修复学牙合平面的概念和临床应用。
3.能通过牙倾斜度的观察,掌握各牙的唇颊舌向倾斜斜度和近远中向的倾斜度。
4.能通过修复学牙合平面与上颌牙的接触关系,掌握上下颌牙上下位置关系。
5.能通过中性牙合、近中牙合及远中牙合的观察,掌握它们与面型的关系。
6.能掌握咀嚼效率的定义。
7.能熟悉咀嚼效率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素质目标
1.具有认真学习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1.课程内容设置
2.教学单元(项目)与要求
五、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根本,夯实专业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采用课堂讲授法、小组活动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把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设计为边讲边练的过程,充分启发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创设工作情境,利用实物、录像、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采取分组讨论、小组比赛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专业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以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典型项目练习,由教师提出要求,组织学生完成项目并进行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1.课堂讲授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模型展示,向学生讲授口腔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2.小组讨论法
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小组比赛等方式,讨论表达方案、
完成项目要求,互相学习,巩固并提升基础知识的认识。
3.项目教学法
将实验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教学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活动,单独或小组完成项目过程,提高学生兴趣,深化对基础知识的了解,调动学习积极性。
4.理实一体化教学
结合多媒体视频、模型等实物以及现场规范操作的演示,积极探索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做合一,充分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从而“听懂”相应的知识和“看懂”各项操作技能,并在自己实践操作中“落实”。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知识学习到临床实践操作的顺利过渡。
(二)评价方法
1.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2.加强教学环节的考核,结合考勤、课堂提问、项目实施及项目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建立项目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考勤占5分,自主学习占5分,小组学习占10分,项目完成占40分,期末考试占40分。
3.本课程按百分制考核,60分为及格,80分以上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
表课程考核评价要点及权重
(三)教学条件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应在教室和实训室完成。教室应配备多媒体设施及相应的教学挂图,模型;实践教学在口腔实训室完成。实训室应配备必要的牙列模型、刻度尺、游标卡尺、牙合平面板、弯盘、口镜、天平秤、纱布、筛锅、漱口杯、恒温烤箱、花生米等试验设备及材料。
(四)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思想。
2.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通俗、表达简练,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图例与案例应引起学生的兴趣,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文字表述通俗易懂,诠释、分析准确,使用标准正确无误,内容应有所拓展,在教材中应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1.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共享。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多媒体课程资源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3.建立较完善的实验(实训)室,使之能够达到教与学、学与练、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将PPT技术,FLASH 技术及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引进课程教学,通过大量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形象描述与实物展示,将抽象的内容真实化、形象化,有效地化解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加了课程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5.在校园网站上丰富课程资源,进行数字化教学,课程资源共享。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训标准、实训指导、授课教案、课件、习题等各种教学资料上传到网上,增加教师在线解答、师生网上交流。先进的网络教育手段、丰富的网络资源,提升课程的品质和内涵。
六、其他
建议组织校际间的“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竞赛”,或引进“企业杯”组织区域竞赛,提升学习兴趣,增加与企业和实践接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