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持续实现安全生产的不可或缺的软支撑。随着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发现仅靠科技手段往往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需要有文化和科学管理手段的补充和支撑;而管理制度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事故原因与对策是否达成一致性认识,取决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是否科学,取决于是否形成了有利于预防事故的安全文化。在安全管理上,时时处处监督企业每一位员工遵章守纪的情况,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时是不可能的,甚至出现这样的结果:要么矫枉过正导致安全管理失灵,要么忽视约束和协调出现安全管理的漏洞。优秀的安全文化应体现在人们处理安全问题有利的机制和方式上,不仅有利于弥补安全管理的漏洞和不足,而且对预防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具有整体的支撑。因为倡导、培育安全文化可以使人们对安全事物产生兴趣,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和安全理念,使被管理者在内心深处认识到安全是自己所需要的,而非别人所强加的;使管理者认识到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来发展生产,从而使“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安全生产工作变外部约束为主体自律,以达到减少事故、提升安全水平的目的。

3.1安全文化的概述

文化是人类群体带有传统、时代和地域特点的、明显的或隐含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机制。安全文化反映的就是一定时期和地域条件下,组织和个人明显的或隐含的处理安全问题的方式和机制。显然,好的安全文化有利于安全管理,有利于事故预防;不好的安全文化阻碍安全管理甚至导致其失灵,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3.1.1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但是,人类有意识地发展安全文化,还仅仅是近二十年的事情。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其提交的《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后的审评总结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安全文化”一词,标志着核安全文化概念被正式引入核安全领域。1988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又在其《核电厂基本安全原则》中将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原则予以确定,并渗透到核电厂以及核能相关领域中。随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1991年编写的《安全文化》(即INSAG一4报告)中,首次定义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完整地阐述了安全文化的理念,以及评价安全文化的标准,并建立了一套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和策略。

我国核工业总公司紧随国际核工业安全的发展趋势,不失时机地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成果和安全理念介绍到我国。1992年《核安全文化》一书的中文

版出版;1993年我国原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同志指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在这一认识基础上,我国的安全科学界把这一高技术领域的思想引入到传统产业,把核安全文化深化到一般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领域,从而形成了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从核安全文化、航空航天安全文化到企业安全文化,逐渐拓宽到全民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的安全文化可分为四大发展阶段。

(1)17世纪前,人类的安全观念是宿命论,行为特征是被动承受型,这是人类古代安全文化的特征。

(2)17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人类的安全观念提高到经验论水平,行为方式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这种由被动的行为方式变为主动的行为方式,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的安全观念,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3)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到系统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进人了近代的安全文化阶段。。

(4)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对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如宇航技术的利用、核技术的利用、信息化社会的出现,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到本质论阶段,超前预防型成为现代安全文化的主要特征,这种高技术领域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论推进了传统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安全手段和对策的进步。由此,可归纳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脉络如表3-1所示。

表3.1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脉络

安全文化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和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人们对安全文化的理解、运用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人类安全文化的内涵必定会丰富起来;社会安全文化的整体水平也会不断提高;企业也将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使员工安全素

质得以提高、事故预防的人文氛围和物化条件得以实现。通过对安全文化的研究,人类已经初步认识到:发展安全文化的方向定位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新技术,面向社会和企业的未来,面向决策者和社会大众;发展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是要体现社会性、科学性、大众性和实践性;发展建设安全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生活的安康和生产的安全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人文氛围和物态环境。3.1.2安全文化的定义

要对安全文化下定义,首先需要引用文化的概念。目前对于文化的定义有100余种。显然,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领域,为了不同的应用目的,对文化的理解和定义是不同的。本书赞同这样的定义和理解:文化是明显的或隐含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机制;在一种不断满足需要的试图中,观念、习惯、习俗和传说在一个群体中被确立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化;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产生于人类群体,并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传给下一代。

在安全生产领域,一般从广义角度来理解文化的含义,这里文化不仅仅是通常的“学历”、“文艺”、“文学”、“知识”的代名词,从广义的概念来认识,“文化是人类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由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就会产生对安全文化的不同定义。归纳关于安全文化定义的论述,一般有“狭义说”和“广义说”两类。

“狭义说”的定义强调文化或安全内涵的某一层面,例如,人的素质、企业文化范畴等。如199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安全文化》中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是: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而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西南交通大学曹琦教授在分析了企业各层次人员的本质安全素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全价值观是指安全文化的内层结构,安全行为准则是指安全文化的表层结构。并指出了我国安全文化产生的背景具有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现代工业生产和企业现代管理的特点。上述两种定义都具有强调人文素质的特征。其次还有定义认为: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以企业安全生产为研究领域,以事故预防为主要目标。或者认为:安全文化就是运用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文艺、安全文学等文化手段开展的安全活动。这两种定义主要强调了安全文化应用领域和安全文化的手段方面。

“广义说”把“安全”和“文化”两个概念都作广义解,安全不仅包括生产安全,还扩展到生活、娱乐等领域,文化的概念不仅包含了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等人文方面,还包括物态文化、环境文化等硬件方面。广义的定义有如下几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