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454e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a.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松鼠和松果》课文原文及赏析《松鼠和松果》课文原文:
松鼠妈妈采来一篮子松果。
小松鼠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种松果呢?”
松鼠妈妈说:“如果我们不种松果,将来就没有松树,没有松树,我们就没有地方住,也就没有松果吃了。
”
小松鼠明白了,他跟着妈妈一起种松果。
几年过去了,松树长大了,长出了许多松果。
小松鼠和妈妈高兴地说:“哈哈,我们的松树林长大了!”
赏析:
这篇课文《松鼠和松果》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小学生们传达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首先,课文通过松鼠妈妈和小松鼠的对话,让孩子们理解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
松鼠依赖松树生活,如果没有松树,松鼠就无法生存。
这实际上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简单体现,有助于孩子们初步理解生态学的基本知识。
其次,课文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小松鼠在理解了种松果的必要性后,立即付诸行动,和妈妈一起种松果。
这教育孩子们不仅要理解道理,更要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行动中来。
最后,课文以时间的推移和松树林的成长,展示了长期坚持和努力的结果。
这告诉孩子们,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付出时间和努力。
总的来说,《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以浅显易懂的故事和生动的形象,引导小学生理解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松鼠和松果》教案15篇
![《松鼠和松果》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fbfa0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2.png)
《松鼠和松果》教案15篇《松鼠和松果》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动物小卫士──松鼠。
(教师板书:松鼠)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松鼠最爱吃松果了,(教师板书: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那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
要求:⑴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⑵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⑴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⑵用如果说一句话。
以: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4、指名认读生字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练读例如:第二自然段的练读可以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
老师读陈述的句子,学生读心里想的句子;或者学生读陈述的句子,老师读心里想的话。
4、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5、质疑解疑:⑴松鼠、松果、松树之间有什么关系?⑵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回答,教师引导。
6、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7、戴上头饰表演。
(松树、松果、松鼠)四复述课文1、教师出示提示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2、小组之间复述后全班交流。
五、指导书写意和总中心字底的写法。
六、扩展练习师:以后这里会是怎么样的呢?《松鼠和松果》教案2【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
《松鼠和松果》教案和反思
![《松鼠和松果》教案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97217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4.png)
一、教案名称:《松鼠和松果》教案二、学科领域:语言艺术三、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四、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拼读和理解生词“松鼠、松果、喜欢、储存、树洞”等。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4.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简单的对话。
五、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2. 生词学习:教授生词“松鼠、松果、喜欢、储存、树洞”等,让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并理解。
3. 对话练习:根据课文中的句子,设计简单的对话,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案内容示例:一、课堂导入:教师展示松鼠和松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简要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三、生词学习:教师教授生词“松鼠、松果、喜欢、储存、树洞”等,让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并理解。
四、对话练习:教师根据课文中的句子,设计简单的对话,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对松鼠和松果的了解。
2. 课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细致阅读课文,让学生指出并解释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3. 生词练习:教师挑选几个重要的生词,通过游戏、卡片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认读和拼写练习。
4. 对话创造: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造自己的对话,进一步巩固语言表达技能。
5. 课堂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或故事复述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作业布置:1. 抄写生词:让学生抄写并熟记本节课所学的生词。
2.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向家人讲述松鼠和松果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表现。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02b67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8.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松鼠和松果的生活习性;2. 通过故事了解松果的生长和变化过程;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和松果的生长;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松鼠和松果》;2. 图画材料:松鼠和松果的图片。
教学流程:Step 1 导入 (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松鼠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的特点是什么?”鼓励学生答案。
Step 2 读故事 (10分钟)教师给学生讲述《松鼠和松果》故事,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松鼠和松果,并解释其中不熟悉的词汇和知识点。
Step 3 讨论 (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提问:“松鼠和松果之间有什么关系?松籽是怎样长大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4 图画练习 (15分钟)教师分发松鼠和松果的图片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将图片进行排序并讲述合理的顺序。
Step 5 创作小故事 (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自行编写一个关于松鼠和松果的小故事,可以发挥创造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Step 6 小结 (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Step 7 作业布置 (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动物和植物,并写下自己观察到的有趣的事情。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展示关于松鼠和松果生长和变化的视频;2. 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松鼠和松果,了解更多有关内容;3. 给学生提供绘画材料,让他们绘制松鼠和松果的图片。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原文、知识点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5d855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a.png)
【导语】《松⿏和松果》课⽂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松⿏植树造林、维护⽣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类在向⾃然索取时,⼀定不要忘记回报⾃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个美好的家园,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松⿏和松果》原⽂、知识点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语⽂《松⿏和松果》原⽂ 松⿏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他⾼⾼兴兴地⾛进了⼤森林,摘了⼀个⼜⼀个。
每个松果都那么⾹,那么可⼝。
忽然,松⿏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天,⼀棵松树也没有了! 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松⿏、⼩⼩松⿏、⼩⼩⼩松⿏……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去住呢? 对,松⿏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个,就在⼟⾥埋下⼀个。
春天,⼏场蒙蒙细⾬过后,在松⿏埋松果的地⽅,长出了⼀棵棵挺拔的⼩松树。
将来,这⾥会是⼀⽚更茂密的松树林。
⼩学⼀年级语⽂《松⿏和松果》知识点 字:摘、眨、秃、埋 词:聪明、挺拔、茂密 重点句⼦: 1、松⿏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他⾼⾼兴兴地⾛进了⼤森林,摘了⼀个⼜⼀个。
每个松果都那么⾹,那么可⼝。
2、忽然,松⿏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天,⼀棵松树也没有了!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松⿏、⼩⼩松⿏、⼩⼩⼩松⿏……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去住呢? 3、春天,⼏场蒙蒙细⾬过后,在松⿏埋松果的地⽅,长出了⼀棵棵挺拔的⼩松树。
主要内容: 这是⼀篇写松⿏的童话。
课⽂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松⿏植树造林、维护⽣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类在向⾃然索取时,⼀定不要忘记回报⾃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个美好的家园,你说呢?⼩学⼀年级语⽂《松⿏和松果》教案 教学⽬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中感悟⼩松⿏的环保⾏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并能复述童话。
《松鼠和松果》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36df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4.png)
《松鼠和松果》教案教学内容:《松鼠和松果》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故事内容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中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2.探讨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发现故事中隐藏的道德与智慧;2.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情感认知。
教学准备:1.故事《松鼠和松果》的故事书;2.有关松鼠与松果的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故事(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们展示有关松鼠和松果的图片,引导学生们谈谈自己对松鼠和松果的了解和想象,然后向学生们介绍本次要讲的故事《松鼠和松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述故事(20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表情讲述《松鼠和松果》这个故事,让学生们沉浸其中,感受故事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停顿,引导学生们思考故事中的细节和情节。
第三步:讨论故事(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们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如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松鼠为什么要存放松果等。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四步:总结故事(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们总结整个故事,包括故事情节、故事主题、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等。
通过总结,让学生们对故事有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把握其中的要点和精华所在。
第五步:情感体验(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情感体验,让他们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是否能够从中领悟到什么道理和启示。
通过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格修养。
第六步: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总结教学收获,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善于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松鼠和松果》,学生们除了能够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得到一些启示和道德意义。
在故事中,松鼠勤劳地存放松果,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这告诉我们要珍惜每一次机会,抓住时机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基础;而松果也通过它的智慧,帮助松鼠度过了一个难关,这说明道德智慧是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a885eca1c7aa00b52acbfe.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知识点**原文**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他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字词学习**字:摘、眨、秃、埋词:聪明、挺拔、茂密**重点句子**1.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他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2.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3.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主要内容**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
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你说呢?**练习题**一、我会拼,我会写。
yǐ hòu gèng hǎo shù lín zhǔ yì ( ) ( ) ( ) ( )二、将下面的汉字对号入座。
只片场棵个双一( )大雨一( )松树一( )松林一( )眼睛一( )松果一( )松鼠**参考答案**一、我会拼,我会写。
yǐ hòu gèng hǎo shù lín zhǔ yì( 以后 ) ( 更好 ) ( 树林 ) ( 主义 )二、将下面的汉字对号入座。
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e97fe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f.png)
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知识点一班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学问点总结《松鼠和松果》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肯定不要遗忘回报自然。
友爱的读者,下面给大家共享关于一班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学问点,欢迎阅读!一班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原文松鼠聪慧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他高兴奋兴地走进了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突然,松鼠眨刺眼睛,想起来了:假如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处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对,松鼠有了好办法: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立的小松树。
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一班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学问点字:摘、眨、秃、埋词:聪慧、挺立、茂密重点句子:1、松鼠聪慧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他高兴奋兴地走进了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2、突然,松鼠眨刺眼睛,想起来了:假如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处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 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3、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立的小松树。
主要内容:这是--篇写松鼠的童话。
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肯定不要遗忘回报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久拥有一个美妙的家园,你说呢?一班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学习目标:1、熟悉"聪、话"等11个生字。
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情愿参与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一年级下册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fae50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5.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松鼠和松果》。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角色。
3. 能够认识和理解生词和短语。
1.2 技能目标1. 能够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松鼠和松果的特点。
2.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短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松鼠和松果》是一篇描述松鼠和松果之间故事的文章。
文章中介绍了松鼠和松果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2 生词和短语生词:松鼠、松果、树林、秋天、储存、快乐短语:松鼠的家、松果的营养、一起分享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角色。
3. 能够认识和理解生词和短语。
3.2 教学难点1. 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
3.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分享。
4.2 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松鼠和松果的图片和视频。
2. 使用卡片,进行生词的认读和复习。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松鼠和松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引导学生猜测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思考。
5.2 朗读课文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角色。
5.3 学习生词和短语1. 引导学生认读生词,使用卡片进行复习。
2. 引导学生运用生词和短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5.4 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讨论松鼠和松果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5.5 小组活动1.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的任务。
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89691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6.png)
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知识点一、故事梗概介绍二、松鼠的生活习性三、松果的生长特点四、松果的营养价值五、松鼠的运动能力六、松鼠的视觉和听觉特征七、松鼠的种类及分布范围八、松鼠与人类的关系九、松鼠和松果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十、保护松鼠与松果的重要性一、故事梗概介绍:《松鼠和松果》是一个关于松鼠喜欢摘松果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松鼠听到了松果掉在地上的声音,它们开始跳上跳下地摘松果,但很快发现摘下来的松果掉在地上时会散开,只有摘下未熟的松果才会保持完整。
最后,松鼠们珍藏着它们的“宝物”回到树洞里,享受它们的美味。
二、松鼠的生活习性:松鼠是一种喜欢栖息在树上的动物,它们喜欢到处跑,给人以灵活可爱的形象。
松鼠只在春天和夏天产下幼崽,繁殖力很强。
而在气温下降的冬季,松鼠会在树洞里度过,在这里面储存松果等食物。
三、松果的生长特点:松果是指针叶植物的结果实,通常生长在针叶林地带,如松、杉、冷杉等。
松果生长的特点是:一般需要两年以上来成熟;不同品种松果的形状、大小、颜色也各不相同;每个松果内部都包含着数个种子,种子可以萌发后生长成新的植株。
四、松果的营养价值:松果是一种天然的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在很多国家的饮食中被广泛应用。
松果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素,例如维生素E、维生素B群、镁、铁、钾、锌等,对增强人体免疫力、维护健康都有一定作用。
五、松鼠的运动能力:松鼠的自由跳跃和攀援特别灵活,能够独立完成飞跃、倒挂、悬垂等高强度动作。
在跑步、攀爬、跨越等方面也很有一定的能力。
六、松鼠的视觉和听觉特征:松鼠有非常敏锐的视觉和听觉特征,可以通过视觉追踪和听觉定位来追捕猎物,有很强的适应性,在躲避掠食者时也会利用视觉做出快速反应。
七、松鼠的种类及分布范围:全世界有200多种松鼠类型,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地、沙漠等区域。
不同种类的松鼠在体型、行为表现、食性、习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八、松鼠与人类的关系:松鼠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一方面松鼠可以带来可爱、活泼的形象给人类带来欢乐,另一方面人类也可以通过保护森林等措施为松鼠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
![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5db63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0.png)
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聪明的小松鼠尊重自然规律,边摘松果边埋松果的正确做法,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新课、分析课题、质疑(5分钟)出示谜语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学生答后出示松鼠图)出示松果图,问:这是什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板书课题:松鼠和松果问:看到松鼠和松果你有什么疑问吗?揭示谜底:松鼠。
观图答:松果。
仔细看图,按自己的理解回答。
学生质疑。
投影图(形象、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好的导入了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0分钟)1、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老师巡视指导)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效果。
3、让学生分段朗读。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文后,在文中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1)小组内讨论识字的方法,记忆的方法。
(2)全班交流汇。
(3)分段朗读。
用投影显示生字,效果会好些。
三、感悟文意、指导朗读(25分钟)1、通过初读课文,你们知道松鼠和松果有什么关系吗?2、老师范读,(音乐与投影并用)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小松鼠的情感变化。
高高兴兴吃松果──担心以后没有松树了──很高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欣喜地看到自己种的松果长成了小树──对将来充满了希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87cd5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1.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在读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并练习复述这篇童话。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珍惜树木,保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松鼠的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挂图。
3.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小松鼠),师:同学们,你们看谁到我们班级来做客了?你们喜欢和小松鼠做朋友吗?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你知道哪些有关小松鼠的知识?2.学生自由介绍。
例如:小松鼠尾巴弯弯的,可以当降落伞;小松鼠喜欢吃松果……3.你们知道吗?小松鼠还是造林的能手呢。
他们冬天把松果储藏在地下,春天来了,小松果长出小松树,渐渐的成为松树林。
那么小松鼠为什么要种小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课前和学生愉快的交流,不仅使孩子们理解了小松鼠的有关知识,而且,为孩子们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出希望。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有那些?(编儿歌、加偏旁、换偏旁、猜字谜、打招呼等)。
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或更有创意的识字法来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老师随机指导。
结合本课实际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有:编儿歌识字:如小聪明,耳朵灵。
会听课,总专心。
(聪)还有意、忽、总的巧记:意有心,忽有心。
在心底,总有心。
做动作识字:眨: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识字:活泼、突然、主意小组合作识字:如、以。
不要求统一方法,要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愿望。
4.提示大家注意生字中的字音、字形的难点。
强调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发音难点和形近字的区分。
课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
![课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09155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4.png)
课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松鼠和松果》。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松鼠和松果之间的亲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
(2)运用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3)以故事复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懂得珍惜亲情,感恩父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亲情。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素材。
4. 角色扮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松鼠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松鼠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概括松鼠和松果之间的亲情。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选择角色进行扮演。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注意情感表达。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绘制松鼠和松果的亲情画面,并附上简短文字描述。
2. 拓展作业:(1)调查其他动物的亲情故事,与同学分享。
(2)以“我的家人”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4603b0b84ae45c3a358c34.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松鼠和松果》一篇写松鼠的童话。
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公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这个故事我们,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字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难点:书写“以、更”。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交流法【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生字卡、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你们知道松鼠是什么样的?谁愿意说一说?[板书:松鼠]你们对松鼠有些什么了解?[板书:松果]齐读课题。
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生字词的情况,通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学习生字词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指名读)[ 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如果总有以后主意]3、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
(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4、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出示挂图)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2、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指导读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指导写字“以”、“后”、“更”1、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
2、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3、注意观察“更”的“竖撇”,要先“竖”后“撇”。
4、学生描红,教师范写“以、更”。
5、写字练习,展示作品,评议。
第二课时复习引入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松鼠和松果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松鼠和松果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de91ce59eef8c75ebfb395.png)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松鼠和松果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松鼠和松果》教学中,老师可以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明白植树造林就是为了我们自己的道理。
WTT 在此整理了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松鼠和松果》,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松鼠和松果》课文原文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他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松鼠和松果》课文教学一、识字写字1、可用编儿歌的方式识字:聪:小聪明,耳朵灵。
会听课,总专心。
意、忽、总:意有心,忽有心。
在心底,总有心。
2、可以做动作帮助识字:眨: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注意“眨”字的声调是三声。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识字:活泼、忽然、主意。
4、小组合作识字:如、以。
不要求统一方法,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
5、可以用生字连词造句的方法复习生字词。
6、通过读词读句检测学生对生字词掌握的情况,如:聪明活泼聪明活泼的小明学会了种花。
忽然天忽然暗了下来,很快就下起了大雨。
如果如果明天天晴,我们就去春游。
以后学了这一课,我们以后会更爱护树木了。
主意我们有一个美化校园的好主意。
7、指导学生读准翘舌音的生字:然、眨、如、主;比较“忽”、“父”的声母,读准“忽”的字音。
8、用要求写的六个字分别组词语,鼓励用每个字组几个词语。
9、写字指导:本课六个字中,“以、主、意、总”四个字是既要认又要写的字,要作为重点指导。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da515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9.png)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一、教学背景《松鼠和松果》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松鼠和松果之间的故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松果的外观特征及松鼠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大自然生物的关注。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松鼠和松果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生物的兴趣和关注度。
三、教学准备1.课文《松鼠和松果》的课本2.松果若干个3.松鼠图片4.松树图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松鼠和松果,引导学生谈论松鼠的特征和松果的外观。
2. 学习课文(10分钟)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松鼠和松果》,听读并重点解释生词和句子。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自由发挥想象,提出问题。
4. 复述练习(10分钟)请几组学生进行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复述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第二课时1. 回顾(5分钟)让学生回想上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温习课文中有关松鼠和松果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种类的松果,让学生用文字记录观察收获,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
3. 小品表演(15分钟)让学生分组,准备一段关于松鼠和松果的小品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
4.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并展示一些有关松树的图片。
五、课后作业1.回家观察周围是否有松树,记录观察结果。
2.回忆《松鼠和松果》中的故事,简单描述一下故事情节。
3.用自己的语言编写一段关于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发挥想象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课文讲解、实物观察和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松鼠和松果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表达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下节课需要适当增加口语练习环节,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42ee8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8.png)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松鼠和松果》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
课文表达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肯定不要遗忘回报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久拥有一个美妙的家园。
下面和课件网一起看看有关一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1〕教学目的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字6个字;能正确流畅地读课文。
教学难点书写"以、更'。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用具课文插图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爱小松鼠吗?你们知道松鼠是什么样的?谁情愿说一说?[板书:松鼠]你们对松鼠有些什么了解?[板书:松果] 齐读课题。
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今日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沟通生字词的状况,通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指名读〕[ 聪明活泼突然眨眼睛假如总有以后想法]3、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
〔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4、学生沟通认记生字的方法。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出示挂图〕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2、假如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秀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指导读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五、指导写字"以'、"后'、"更'1、留意观看"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终一笔是一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80f8c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e.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画笔、纸张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颗松果,引导学生观察松果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松果的特点。
3.老师简要介绍松鼠和松果的相关知识。
二、学习课文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3.老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生字词。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活动1.老师提问:课文中的松鼠为什么要把松果埋起来?2.老师提问:松鼠为什么要把松果埋在不同的地方?3.老师提问:松鼠为什么找不到松果?四、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快速说出卡片上的字词。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老师点评并指导。
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松鼠和松果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对松鼠和松果的认识。
3.老师布置作业: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六、课后作业1.朗读课文《松鼠和松果》。
2.用生字词造句。
3.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松鼠和松果》一文,让学生了解了松鼠的生活习性,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老师还注重巩固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字词。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细节需要改进,如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课堂气氛有待进一步活跃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将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3年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_1
![2023年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d21dd94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3.png)
2023年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学会参与公益劳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共德。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复述童话。
感悟文本的内涵。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绘画用品设计思路:__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去想、去问,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质疑中了解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在想象中体验情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听故事2、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质疑。
4、出示教学挂图,自编故事。
5、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集体认读、扩词。
3、默读课文,把生字标出来、把自然段标上序号。
4、把生字条里的字指给同学认,互帮互学。
5、检查识字情况,交流、积累识字方法。
6、听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标上记号,把不懂的地方画个问号吧。
三、品读课文、感悟文本。
1、展示自己预习的收获、听读课文(质疑、解惑)2、品读课文、谈收获3、体悟文本的内涵4、分角色朗读课文A、男、女赛读B、分角色朗读C、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自己的好朋友交流读。
5、赏读课文,读出课文喂儿四、复述课文1、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谈感受3、向文中的小主人打打招呼、谈谈自己心理话。
五、指导书写汉字1、扩词训练2、写字姿势训练六、拓展练习1、综合训练(完成课堂练习)2、探究课后问题3、发挥想象、画一画将来的松树林、续编故事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2一、教材简析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清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
故事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埋松果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原文、知识点及
教案
【导语】《松鼠和松果》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以下是老师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原文
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知识点
词:聪明、挺拔、茂密
重点句子:
1、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他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2、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3、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
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你说呢?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切入举偶
1、猜谜语。
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
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对话平台
自学(尊重学生个性需要,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自己
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词: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
结合文中句子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引导。
(1)聪、活泼:读文中的句子。
我们同学中谁是这样的
孩子?
(2)如果、总:读文中的句子。
你还能用如果说句话吗?
朗读
1、重点指导2——4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松鼠聪明活泼?学生思考读文。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练习读文。
教师范读,师生、生生分读陈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话。
3、采取多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
写字
1、认读“以、后、更”三个字。
2、征求学生意见找出最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学生
练写。
评价
1、评教师。
老师范写的字请同学评价。
2、生互评。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述
1、反复读文,练习说说课文的内容。
2、指名复述: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
3、想象思考: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呢?小组讨论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4、以“画未来”为题,学生自由的画一画,可以画想象中未来的松林,也可以画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来。
实践
1、有条件的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
2、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些小动物?请上网或到课外书中查一查。
写字
1、观察。
学生自己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
教师重点指导“心”的写法,学生练写。
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评价
1、自评。
说出自己写的字中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
2、互评。
要提出中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