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区管理及其意义
浅析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浅析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3499b6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1.png)
浅析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一、问题描述在当前城市管理中,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承担着城市服务、管理的重要职责。
然而,随着城市社区规模不断扩大,社区管理体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社区职能不够明确当前社区职能较为混乱,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导致社区管理不够规范、有效。
一方面,社区管理涉及到的职能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居民文化活动、社会福利、文化保护等多个方面,但是却缺乏专业、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手段。
另一方面,政府管理层面也缺乏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可能会重复管理社区某些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 社区管理困难社区管理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社区管理过多,造成社区居民自治意识不够强烈;第二,社区管理者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和方法;第三,社区管理者缺乏足够的工作条件和资源。
3. 规模化社区管理需要更多资源随着城市社区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基数变大,社区管理的资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且规模化社区管理难以区分各个小区的特点,无法满足不同区域的管理需求。
二、改革措施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 建议完善社区职能分工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根据自身职能范围,明确社区管理的职责范围,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同时,应该加强社区价值观和理念的宣传,引导社区居民形成自治意识,积极参与社区管理。
2. 建议加强社区管理人员培训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社区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同时,可以成立市属社区管理学院,为社区管理人员提供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 建议完善社区管理资源配置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社区管理资源的投入,完善社区管理的物质条件和资源配备。
同时,可以将规模化社区管理分散到小区级别,让各个小区管理实行“一岗双责”,提高社区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总结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政府、居民、企业等各方合作共同推进。
从社区管理体制层面,我们可以明确社区职能分工、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素质,完善社区管理资源配置等措施,以期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社区管理制度培训心得
![社区管理制度培训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a31785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c.png)
社区管理制度培训心得近日,我们社区组织了一次关于社区管理制度的培训,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了社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程序。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收获了很多感悟。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社区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社区的发展非常重要。
一个良好的社区管理制度可以规范社区内的秩序,提高社区管理工作的效率,确保居民的权益得到保障。
通过此次培训,我了解到了社区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意义,深刻认识到了社区管理制度对于社区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居民参与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居民是社区的主体,他们是社区管理工作的受益者和参与者,只有让居民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推动社区管理工作的开展。
通过本次培训,我明白了要让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合理的参与机制,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让居民对社区管理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同时,在社区管理工作中,要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和协作。
社区管理不是单方面的工作,需要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社区的发展。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对于社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共同为社区的发展努力。
此外,在社区管理工作中,透明度和公正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社区管理工作要做到公开透明,让居民了解社区管理工作的过程和结果,提高社区管理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通过这次培训,我意识到要加强社区管理工作的信息公开,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社区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最后,在社区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社区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持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社区管理制度的培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社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建设美好社区。
社区管理制度的目的
![社区管理制度的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c75a1b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f.png)
社区管理制度的目的首先,社区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区的公共秩序。
社区是一个由多个居民组成的生活共同体,为了保障居民的生活安全和权益,必须建立起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
社区管理制度规定了居民在社区中的行为准则,明确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从而维护社区的公共秩序,确保社区的安宁和有序运行。
其次,社区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区居民的互相合作和交流。
社区是一个居民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生活的地方,只有通过合作与交流,才能达到社区的共建共享目标。
社区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居民之间的关系,鼓励居民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增进邻里之间的友好和谐关系,从而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交流。
另外,社区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只有居民在一个和谐、舒适、安全的社区环境中生活,才能获得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区管理制度通过规范社区环境,提升社区服务,改善社区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服务,从而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外,社区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塑造社区的良好形象,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是城市的窗口和名片,一个有序、和谐、美丽的社区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人来居住和投资。
社区管理制度通过规范社区管理和建设,保护环境资源,促进社区繁荣发展,使社区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地方,塑造社区的良好形象,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社区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区公共秩序,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保障社区居民的生活权益,推动社区共建共享,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塑造社区的良好形象,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区管理制度,才能实现社区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和精细化,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和谐、幸福的居住环境。
浅析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关系
![浅析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e56ad07915f804d2b16c1c1.png)
浅析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关系与发展现状一、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概念1、社区管理的概念“社区”是社会学中的基本概念,一般认为:社区就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其基本构成要素有四个方面:(一)、相对稳定的人文区位意义上的地域。
特定的区域不仅是社区成员活动的基本空间场所,而且社区成员的活动方式乃至思想感情也都被打上区域的烙印和特征。
(二)、是一定规模和具有同质性的人口。
社区人口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规模和分布,以及人口的素质构成。
以职业因素等为主的同质性的人口素质构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的类型。
(三)、是以横向分布和联系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结构。
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实体,是由一些群体和组织构成的。
社区结构既体现了社区内各种群体、组织的分布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水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社区发展的水平。
(四)、是有一定程度共同性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
基于社区的共同利益、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共同需要,每一个社区都会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心理取向。
正因为社区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社区管理的特性及其重要的意义。
所谓社区管理,主要是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
在我国,社区管理的概念是在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以及行为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化而提出来的。
其具体的背景:一是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
即由经济增长转向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观的形成;由国家工业化转向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确立。
二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重铸新型社区结构,加强社区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
三是社会管理体制的转轨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赋予了社区管理以充分的条件。
2、物业管理的概念物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企业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对物业区域内的房屋、设施、场地等进行的统一的、专业化的管理活动,并向物业所有权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
论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220f53be23482fb5da4c01.png)
由于现在社区管理工作的范围比较广泛,计划生育、失业人员的安排、社区的文化建设、社区的安全建设等,这些需要的增多,使得社区管理工作方面人员的配置就要不断的增加。如今的社区管辖范围变大,而社区本身在管理模式上还处在没有章法,没有组织,上级下达任务就执行,没有任务就闲置的状态,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会出现紧急时刻缺乏人员的调度,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模式,便会形成许多工作不到位,不能使广大的居民满意的状况。
(二)社区管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社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是直接为居民服务的,如失业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各种政府有关百姓的政策下达,各种居民事务的登记等。如今的社区不仅要管理本社区内固定居民的事务,而且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外来人员的增多,社区的工作量也在日益的加大。无论是退休的老人,还是失业的人员,流动人口,社区都要进行面面俱到的管理。因此社区管理已经不再是当年简单的居委会工作,面对人们物质生活文化的进步再单纯的是管理一些行政的事务,还要对居民精神文明建设,生活需要等进行各方面的关心和照顾。
社区是最贴近民众的单位,而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变换,社区已经开始变成社会各种矛盾的交叉点。而国家政府方面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要构建和谐的社区。而充当社会交汇点的社区工作,就会变得更加的重要,在社区管理方面更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如今,社会学已经在各大高校不断的发展壮大,对于社会学专业的人才也才不断的输出,而最基层的社区工作,无疑是对刚刚走入社会的专业学子们最好的锻炼机会。社区可以提供一定的岗位或者一定时间进行学习,让专业的人员对在岗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普及,给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及工作的机会,让大学生走进社区,这不仅是对社区管理工作进行理论知识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社区系统内人员的素质,这对解决社区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十分的有利。
浅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bc253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e.png)
浅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城市社区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社区的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改进。
问题分析1. 社区设施不完善许多城市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
居民面临着停车位不足、道路拥堵、公共厕所不够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便利性。
2. 社区治理体系不健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存在着居民自治能力弱、社区干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社区治理效果较差。
同时,社区干部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3. 社区服务不到位社区服务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社区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社区卫生服务、养老服务、居民娱乐活动等方面的服务不够完善,没有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对策研究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先解决停车位、道路拥堵等问题。
建立起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注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规划和持续更新。
2. 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区居民自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推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社区治理机构和工作流程,强化社区干部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3. 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引入专业人才和相关资源,提升服务水平。
同时,积极组织居民娱乐活动和文化交流,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结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区居民和社区干部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居民要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发挥居民自治的能力。
社区干部要加强自身管理能力和责任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浅析做好居委会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浅析做好居委会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fb7b6d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7.png)
浅析做好居委会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摘要】居委会作为社区的基层组织,承担着服务居民、维护社会稳定等多重职责。
本文从居委会工作的重要性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两方面入手,阐述了居委会工作对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接着分析了居委会工作如何服务社会,提升居委会工作质量的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最后通过总结居委会工作的成效,展望未来居委会工作在服务社区、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发展前景,呼吁广大居委会工作者在新时代下更加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做好居委会工作,助力社区发展,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居委会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服务、质量提升、挑战、应对、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概述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承担着社区管理、服务、协调和监督等职能,是连接党群关系、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层组织。
居委会工作的开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做好居委会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应对挑战,成为当前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居委会工作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居委会工作如何服务社会、提升居委会工作质量的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等方面进行浅析,旨在为做好居委会工作、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通过对居委会工作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居委会的作用和意义,推动其在服务社区、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建设美好社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居委会工作的重要性居委会是连接社区居民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
作为基层组织,居委会可以有效传达政府政策和信息,同时也能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居委会的工作,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得以加强,社会稳定得以维护。
居委会是社区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机构。
居委会负责社区卫生、环境整治、文化活动等各项工作,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便利服务。
通过居委会的工作,社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社区环境得以改善,社会秩序得以维护,构建和谐社会得以推进。
社区治理作文模板
![社区治理作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bce9a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b.png)
社区治理作文模板一、引言。
社区治理是指在社会主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权力、责任、利益共担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社区自治和自我管理的组织形式。
社区治理的目的在于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实现社区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社区治理的重要性。
1.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2. 社区治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途径。
3. 社区治理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手段,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
1. 公平公正,社区治理应当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每个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
2. 民主参与,社区治理应当倡导民主参与,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实现自治管理。
3. 法治保障,社区治理应当依法行政,保障居民的法律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四、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
1. 社区规划,制定和实施社区发展规划,合理规划社区资源,提高社区发展质量和效益。
2. 社区服务,提供各类公共服务,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3. 社区管理,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机制,加强社区安全防范和治安管理,维护社区稳定和安宁。
4. 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五、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
1. 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组织和社区议事会,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
2. 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的作用,形成合力推动社区治理。
3. 推动社区治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4. 加强社区治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促进社区自治和和谐发展。
六、社区治理的现状与展望。
当前,我国社区治理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化社区治理改革,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高社区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和民主化水平,不断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七、结语。
社区建设与管理演讲稿
![社区建设与管理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0d486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2.png)
社区建设与管理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社区居民: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关社区建设与管理
的话题。
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是我们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地方,因此社区建设与管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一个良好的社区建设,不仅能够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够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在一个良好的社区中,居民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社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加美好。
其次,社区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社区管理,能够有效地维护社区
的秩序和安全。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社区巡逻和安全防范工作,提高社区管理水平,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各种社区问题,确保社区居民的生活安宁和幸福。
在社区建设与管理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
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
区活动、关心社区事务、爱护社区环境、遵守社区规章制度等方式,为社区建设和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关注和监督,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共同推动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打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安全的社区而努力奋斗吧!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社区建设与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浅析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社区管理和工作的启示
![浅析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社区管理和工作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7a93cd0a32d7375a517806a.png)
浅析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社区管理和工作的启示摘要: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相应的城市治理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选取城市管理中很小的一部分――社区管理进行探析,而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当前我国城市治理方面一个重要理论支撑。
本文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特征的介绍,以及当前社区管理存在问题的探析,从中揭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我国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治理;新公共管理理论;社区管理;启示究竟什么是城市治理呢?不同的学者观点是不一样的。
第一类认为治理是一种统治方式,其手段是运用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
第二类强调治理的过程特征。
这种治理是“一种综合的全社会过程”,它强调以“协调”为手段,而不是协调和控制。
第三类认为城市治理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体现,包括国家和公民、执法者和守法者、政府与可控性的关系。
第四类则认为治理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理想,是为了应对政府自身无法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时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对城市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治理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种手段,它的实施必然要依赖一定的理论,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
城市治理从宏观层面来讲,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运用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政府的运作效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然,从微观层次上来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运用对于我国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一)主要思想新公共管理建立在对传统行政的批判和吸收基础之上,其主要思想有以下几点:第一,新公共管理强调“顾客”导向,要求政府必须对社会公众作出回应。
[1]。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公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政府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存在,积极与公众互动,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
第二,新公共管理消除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采取企业管理的成功的方法和经验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将一部分职能转移到私人部门,从而实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浅析社区管理及其意义
![浅析社区管理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46a185b33687e21af45a947.png)
浅析社区与社区管理及其意义论文摘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城市社区建设,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社区管理问题也凸显出来,文章运用调查研究、文献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历史背景,同时对不同国家迥异的管理方式学得不同的经验,针对各种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对策,从而可以更加方便的推进城市社区的发展,进而加快我国步入和谐社会的脚步。
关键词:社区、社区管理、社区管理体制、管理主体。
一.社区及社区管理的概念1.研究背景及意义胡锦涛同志曾在“十七大”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是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和质量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
”曾庆红同志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中心在基层,要充分发挥在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等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整体合力。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要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关键,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由此看来社区的建设越来越重要,那么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社区?又该如何进行社区管理?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借鉴一下什么?2.社区的概念就宽泛的来说,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即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得具体化了的社会,它包括地域、生态、人口、结构和社会心理五个要素;就社区建设而言,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的辖区。
笔者更为认同于第二项概念,即: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共同体。
3.社区管理的概念社区管理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
社区谁管理制度
![社区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c9015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c.png)
社区谁管理制度一、社区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社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主要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化管理已成为社会的主要趋势。
社区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区管理制度可以规范社区的管理行为。
社区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建立起健全的管理体系,使社区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其次,社区管理制度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社区是一个集体生活的场所,居民之间需要相互合作、相互理解,才能实现共同的利益。
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可以明确居民之间的责任与义务,推动居民之间的合作共赢。
再次,社区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社区管理涉及到人员、财务、设施等多方面的资源,规章制度的建立可以使社区管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提升社区管理的水平。
最后,社区管理制度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管理的规范和完善,对于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具有积极意义。
二、社区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方法社区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社区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社区管理制度需要明确社区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社区居民的权利和义务。
社区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居民在社区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居民的行为标准和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权益。
3、社区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社区管理制度需要规定管理程序和方法,包括决策流程、信息共享、问题解决等方面,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社区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社区管理制度需要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和成效评估。
在建立社区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建立社区管理委员会。
社区管理委员会由社区居民代表组成,负责制定社区管理规章制度、监督社区管理工作,并与有关部门协作,促进社区和谐。
2、开展社区居民参与。
社区管理制度介绍
![社区管理制度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dd07e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d.png)
社区管理制度介绍一、社区管理制度的意义社区管理制度是社区的基本运作规则和准则,有助于平衡社区内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区居民的和谐相处。
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有利于解决社区内部的纠纷和矛盾,确保社区秩序井然,实现公平公正的管理和治理。
其次,社区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通过制度规范和程序化管理,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管理漏洞,促使社区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有序。
最后,社区管理制度的建立,还能够促进社区民主参与和社区自治的发展。
通过居民的参与和监督,可以更好地体现社区自治的理念,使社区的管理更加民主、透明和公正。
二、社区管理制度的内容1.社区内部组织结构社区管理制度中应明确社区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工。
比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成立和运作机制,社区民主自治机构的设置和职责等。
通过明确社区内部组织结构,可以使社区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2.居民权利和义务社区管理制度应明确居民的权利和义务。
包括居民的住房权利、生活权利、娱乐休息权利等,同时也应规定居民应遵守的社区规章制度,保持社区秩序。
3.社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社区管理制度应规定社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办法,如公共绿地、健身设施、停车场等的使用规定,确保这些公共设施的良好状态和长久使用。
4.社区安全和环境保护社区管理制度还应规定社区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包括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5.社区居民活动和活动管理社区管理制度还应规定社区居民的集体活动和社区活动的管理办法,包括居民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的程序、资金来源、时间安排等。
6.社区纠纷处理机制社区管理制度应规定社区纠纷的处理机制,包括居民之间的纠纷、邻里纠纷等的解决办法,以确保社区内部的和谐稳定。
7.社区管理岗位和职责社区管理制度还应规定社区管理岗位和职责,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服务标准,确保社区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
8.社区管理奖惩制度社区管理制度应规定社区管理的奖惩制度,对居民的表现进行奖励或惩罚,激励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自我约束。
浅析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
![浅析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00da5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1.png)
浅析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摘要】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升社区文明素质,增强社区安全保障,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改善社区环境,增进居民幸福感。
其必要性在于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同时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
未来,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仍需加强,注重社区文化建设,提高治理水平,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推动社会建设。
通过努力,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意义、社区文明素质、社区安全、社区和谐发展、生活质量、和谐社会关系、必要性、重要作用、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治理难度逐渐加大。
传统的单一治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治理的需要,需要引入更为综合、多元的治理方式。
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管理理念的更新,使得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成为可能。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可以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人们对于社区治理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政府和社区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形成合力。
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正是为了促进政府、社区和居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实现社会治理的共治共建。
1.2 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定义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指以提升社区文明素质、增强社区安全保障、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建立和谐社会关系为重点,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综合治理社区内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促进社区的良好发展和稳定。
它是在综合考虑社区内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社会管理措施,通过落实社区自治、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等措施,有效解决社区内的各种问题,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浅析社区服务管理之多元化
![浅析社区服务管理之多元化](https://img.taocdn.com/s3/m/6c5f462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9.png)
浅析东花市街道北里西区社区建设之多元化服务管理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通过培育壮大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这一载体平台建立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指导,以社区社会组织为主体,以社区服务站为辅导,四者紧密结合为一体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构建一个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的和谐社区。
①论文通过对北里西区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在社区服务管理中的工作开展情况,对社区在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简单的探析,并且针对多元化服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探讨对策,以期完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对加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有所裨益。
关键词:现代化社会服务管理,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现行社会服务管理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和谐社区建设。
一、相关概念定义(一)、现代化社会服务管理所谓现代化社会服务管理是针对当前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社区进行系统化,精细化管理的一种多元参与的服务管理模式。
通过有效的服务管理,让居住在社区的广大居民有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
让他们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二)、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所谓四位一体就是指“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通过培育壮大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这一载体平台建立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指导,以社区社会组织为主体,以社区服务站为辅导,四者紧密结合为一体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
1.社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党委社区党委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领导本社区开展各项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平等基础上,以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建立起的社区各单位党组织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的区域化党建组织实体。
新农村建设中社区管理的重要性与管理方案
![新农村建设中社区管理的重要性与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c9c44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a.png)
新农村建设中社区管理的重要性与管理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而在新农村的建设中,社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案。
一、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社区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承载着农民工返乡、农村居民进城的社会关系转换。
“社区治理”早已成为城市管理中重要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新农村建设中。
社区管理不仅能够解决农村居民的物质需求,还能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社区自治的重要性社区自治是社区管理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发展的需要。
社区自治可以调动和利用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在社区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自治,社区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参与规划、管理和决策过程,并提供各种社会服务。
三、社区组织的重要性有效的社区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社区组织。
社区委员会是社区管理的核心,统筹管理社区事务,代表居民利益。
组织村民代表会议,让居民直接参与社区建设的规划、决策与实施,增强了社区自治的能力。
同时,社区多设置一些非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引入專业人士,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四、社区服务的重要性社区服务是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生活所需的水、电、气等基本服务。
同时,社区还应组织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
五、群体活动的重要性群体活动是社区管理的重要手段。
社区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社区还可以组织各类培训课程,提高居民的素质和能力,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六、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公共安全是社区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体系,加强防火、防盗、防灾等工作,确保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此外,社区还可以组织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中社区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浅析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
![浅析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ecc7bee580216fc710afd27.png)
浅析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通俗地讲就是要“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要用齐抓共管的手段抓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标签:社区管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不断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努力去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针对我国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决定》。
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各地区、部门积极探索综合治理的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注重从源头上解决关系到社会治安秩序的各类问题,形成了各方面齐抓共管,共同维护治安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这些年来维护社会治安工作的经验证明,必须继续坚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措施和工作方法,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提高基层治理的力度[1]。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
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必须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并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长期坚持下去。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
其主要任务是: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采取各种措施,严密管理制度,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堵塞违法犯罪活动的漏洞;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文化、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鼓励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调解、疏导居民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
一、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治队伍落实各项综治工作措施,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要求,以及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强力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目标,探索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努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促进社区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
浅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浅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涵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820ea42fe4733687e21aa49.png)
浅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涵及意义作者:冯勇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8期内容摘要:城市社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社区组织管理、党建管理、服务管理、治安管理、环境管理和文化、教育管理等内容。
加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不但有利于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而且对于保障社区居民身心健康、满足社区居民精神生活、促进社区关系和谐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城市社区;内涵;意义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内涵(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含义德国社会学家F·藤尼斯在1887年出版的《社会与社区》一书中首先将“社区”这一术语用于社会学研究,他认为社区表示一种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
[参考文献:[1] 李会欣、刘庆龙.中国城市社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1.][1]此后,许多社会学家对“社区”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但仍有不同的理解。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我国社会学研究者一直将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成“社区”,赋予其地域涵义并得到广泛认同和使之延续。
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城市社区范围内,由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行政部门主导的,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城市社区的地域要素和人口要素是基本相同的,城市社区管理的范围和人群基本上就是以前街道所管辖的范围和在此区域上生活的居民。
第二,管理机构呈多极化态势,既有作为主导的社区党组织和行政部门,也有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社区的派出机构,还有城市社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如学校、机关、商店、企业等,这些单位存在于社区范围内,和社区息息相关,而这些社区单位拥有的资源较多,各有优势,由它们来参与城市社区管理,能通过资源共享的途径来解决很多问题和困难,加大管理的力度,另外还有广大的居民。
社区环境管理浅析
![社区环境管理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145c0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0.png)
社区环境管理浅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社区环境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技术的进步,社区环境管理已经发展成一种独特的管理范式,以满足不同社区环境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社区环境管理的定义、目的和步骤,以及它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社区环境管理是指采取应对社区环境问题的一系列行动。
它涉及到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的一系列行动,以保护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结构。
社区环境管理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完善的社区环境管理结构,在社区环境方面发挥作用,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其次,社区环境管理包括多种不同的措施,包括环境教育、技术措施和法规措施。
首先,环境教育是指为提高社区成员的环境意识,开展持续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活动。
其次,技术措施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来开发、管理和保护社区环境,例如环境检测和监测、处理污染废弃物、采用新能源和促进节能减排。
最后,法规措施是指关于社区环境的法律法规,有助于规范社区环境管理行为,保护人民免受环境污染的影响。
最后,社区环境管理对社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社区环境管理,可以减少污染,改善社区环境,从而获得更高的环境质量,提高居住环境,改善社会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社区环境管理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完善的社区环境管理结构,以改善社区
环境状况,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重视社区环境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保护社区环境,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浅议社区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浅议社区管理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327adace2f0066f5332237.png)
浅谈社区管理的意义和作用行政管理08秋行管本王亚楠所谓社区管理,主要是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
在我国,社区管理的概念是在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以及行为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化而提出来的。
现代城市履行社区管理职能是其重要功能,而社区管理职能主要是由居委会承担和完成的。
一、绪论“社区”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来的。
他在1887 年出版了《社区与社会》一书,指在于前工业社会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共同体。
现在人们所说的“社区”通常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
我国的社区建设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开展起来的,这一背景就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重铸新型社区结构,加强社区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并没有经过西方国家社区那样的长期的自然形成过程,而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地倡导、推动形成的。
因此,社区的构成要素未能得到充分的发育,本应成为社区管理中最重要力量的社区自治组织也就在量与质上都显得与社区管理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
这使得我国的社区管理一开始就离不开政府的主导。
社区管理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城市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不是政府,也不是政府的派出机关,但它与政府的关系是血肉相连、鱼水不可分的。
现在,基层的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越来越多,这是社会有活力的表现。
社区管理已形成城市基层的社会共同体,在计划体制下的居民委员会,没有什么活力和凝聚力。
工作对象除了居住在社区的老年人外,就是没有单位的居民,功能非常单薄。
而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后的现代社区则不同了,除了原有的工作对象外,单位人逐渐演变成了社会人、社区人,流动人口已开始进入社区,总量大大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社区与社区管理及其意义论文摘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城市社区建设,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社区管理问题也凸显出来,文章运用调查研究、文献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历史背景,同时对不同国家迥异的管理方式学得不同的经验,针对各种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对策,从而可以更加方便的推进城市社区的发展,进而加快我国步入和谐社会的脚步。
关键词:社区、社区管理、社区管理体制、管理主体。
一.社区及社区管理的概念1.研究背景及意义胡锦涛同志曾在“十七大”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是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和质量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
”曾庆红同志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中心在基层,要充分发挥在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等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整体合力。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要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关键,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由此看来社区的建设越来越重要,那么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社区?又该如何进行社区管理?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借鉴一下什么?2.社区的概念就宽泛的来说,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即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得具体化了的社会,它包括地域、生态、人口、结构和社会心理五个要素;就社区建设而言,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的辖区。
笔者更为认同于第二项概念,即: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共同体。
3.社区管理的概念社区管理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
4.社区及社区管理的由来㈠.社区的概念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范•滕尼斯首先提出来的。
他在1887年出版的《共同体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书中比较了社区共同体与社会共同体的异同。
按滕尼斯的看法,传统的农村社区才是共同体的代表,而新兴的城市社会并不包括在内。
㈡.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代表R.派克和其学生麦坎齐认为“社区是社会团体中个人及其社会制度的地理分布,每个社区都是一个社会,但每个社会并非是一个社区。
”他们主要的贡献是将“区位(position)”与“聚居点”引入社区。
㈢.同质学说则认为社区是社会生活相同的地区,这种相同生活的特点在于强调团体生活有各种互动行为。
麦克维(Robt.M.Maclver)认为:“社区为任何共同生活的地区、村镇、县市、国家都可以称为社区。
”㈣.布鲁纳(E.De.Brenner)和海伦比克(W.C.Hallenbeck)则认为“社区是人民在共同居住区域中相互含有互动的行为,并由互为行动引起地方观念,于是群策群力建立机构、改善生活环境。
社区生活的动力即在于自身发展其需要而求其解决之道。
”㈤.姜纳森(ChristienT•Jonassen)也对此做了研究,他以及大部分社区研究者都同意社区应含有如下因素:①人口集团;②地域;③部分与劳动分工的互赖体系;④具有文化与社会活动的特质;⑤归属感;⑥自我维持与发展。
㈥.我国对社区的研究,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以费孝通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根据滕尼斯的原意,首先使用中文“社区”一词。
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单位制被打破,社会生活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了社区制度被引入中国,但社区制发展还不成熟,产生了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
为了以后步入正确的社会轨道,那么精准的的“社区管理”就势在必行。
二.中国社区的发展概况及取得成就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城市基层社会建立了以单位制为主,以街居制为辅的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步伐,传统的单位制逐渐被打破,我国城市基层管理经历了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的体制变迁。
20世纪80年代,由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出现许多情况和问题,我国开始引进社区概念并推进社区建设。
1986年民政部首次提出了“社区服务”的概念。
1991年,民政部又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
1998年,国务院确定民政部在基层政权建设司的基础上设立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意在推动社区建设在全国的发展。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此后,我国大中城市掀起了社区建设的高潮,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大城市纷纷进行社区的制度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等代表性的社区管理模式。
然而,我国对社区管理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对人性化管理更是处于刚刚起步,许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认为社区管理就是硬性的传统式的错误的管理,忽略了社区居民的想法和感受,做出的决定往往是居民难以接受和无法顺利实施,从而加深了居民与管理者的矛盾。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在社区管理过程中与居民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决策不够民主,决定太过武断,没有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
瑕不掩瑜,在这种摸索阶段,我们还是取得了不少的成绩:1.社区建设得到了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社区建设的合并进一步形成。
2.社区整合基本完成,新型社区初具规模。
3.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4.创建文明社区取得成效。
5.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6.社区工作条件得到改善。
三.社区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因为社区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同时社区又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甚至社区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演兵场”。
所以,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社区管理”。
可是在执行新的“社区制”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管理主体方面、管理方式方面。
㈠.关于社区管理的主体问题在社区建设中,政府扮演者掌舵人的职能角色,要在宏观层面上对社区建设进行指导和监督。
但由于职能转变不到位,职责不清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发展。
①政社不分政府在社区管理中主要有政府越位、政府缺位、政府错位这三个问题。
Ⅰ.越位表现在三个方面:行政因素向社区弥漫式渗透,使自组织力量和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政府包揽社区事务必然导致政府成担所有成本;社区行政化。
政府成为唯一资源来源,社区居民没有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总之,政府的无限责任诱发了社区的道德风险,不利于社区的自组织培育、本地社区内资源的聚集。
Ⅱ.缺位表现在两个方面:政府投入少,会出现一些违章建筑、马路市场以及乱收费、乱罚款等屡禁不止等现象;宣传力度不够,地域发展不平衡,社区成员的认可和参与程度不高。
Ⅲ.错位表现在以下方面:“重管理、亲服务”现象相当普遍;社区组织的职能错位。
我国现行社区组织中除了政府机构、居委会意外还包括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组织,他们往往隶属于各自不同的上级单位,社区内的许多单位处于半封闭的状态,“单位办社会”现象十分严重。
②.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准政府”色彩浓厚。
③.“服务理念”和“以人为本理念”未得到较好的落实。
总的来说,在我国的社区管理中,政府仍然是主导者,街道和居委会在政府主导下展开社区的管理和进行社区服务,但新公关管理要求积极发展NGO来提供货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在现实情况中,我国社区中的NGO的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㈡.关于社区信息化管理方面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政府运作方式也要进一步的发展。
而现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主体单一,政府运营成本较高。
其主要原因是:Ⅰ.社区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政策上的支持。
Ⅱ.缺乏专业的社区信息化管理人才。
Ⅲ.企业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受阻。
美国、日本、英国社区管理模式与实践。
三.别国案例在社区管理方面,许多外国的管理模式取得了一些成功,需要我国从中吸取经验和对其社区管理的方法和出发点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出一套适合我们国家的社区管理的方法,使社区管理达到真正的人性化管理。
我们从国外各国中挑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以美国、日本、英国为例分析与研究这些国家的社区管理模式与实践。
(一)美国社区管理模式与实践美国的社区管理都是采取民主管理、政府资助方式。
美国的社区管理模式是社区自治型的,即“政府资金资助,社团组织唱主角”但政府对社区的管理并非是失控的、完全放任的,相反,政府牢牢掌握着对社区的宏观调控。
在美国,非营利组织是社区发展的主力军,非营利组织在联邦、州和城市社区等各个层次间都建立了组织网络,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项目。
同时,社区通过发展合作组织,较好的解决了诸如居民就业、贫富分化等社区发展的难题。
在社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工商企业、各类基金会、银行等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援助和贷款。
(二)日本社区管理模式与实践当前,日本的社区管理中表现出明显的半自治特征,官方色彩与民间半自治色彩在社区管理的许多方面交织在一起,政府对社区发展的干预较为宽松,基本上采用间接手段,其主要职能是规划、指导、监督并提供经费支持。
为了满足社区服务的需求,尤其是老弱病残者的需求,日本十分重视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日本的许多协会,例如老人会、妇人会、儿童会等,通过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来保障相应人权的权益。
(三)英国社区管理模式与实践英国政府实行市场化的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政府把许多社区服务方面的事务都转移给民间团体和私营机构,社区服务出现政府出资、社区办事的局面。
政府举办的服务机构、政府资助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举办的非营利性质的服务机构,以及私营的、商业性的服务机构组成了英国的整个社区组织体系。
英国有一种被称为免费专业援助的传统,通过它可以实现对社区居民提供从法律援助到传媒、策划以及信息技术的专业援助。
其形式包括完全免费的专家援助,也包括只付给少量津贴或以打折的形式提供的专业服务。
四.我国解决社区及社区管理问题的对策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要针对这些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症下药,更好的推动我国社区建设。
1.政府应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表现为“倡导、动员、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监督、评价和经验的推广,用政策去促进社区建设资源的聚集和社区的持续发展。
”2.政府应当担当建设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
首先,在街道办事处层面构建社区组织的网络结构-社区理事会。
其次,培养专业性社区工作者。
3.政府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即努力发展社区多元管理主体。
非政府组织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政事分开的有效载体,要按照行业职能“同类相合并”原则,界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工作界面,逐步将现在由行政机构承担的一些技术性、服务性、事务性工作进行彻底的剥离,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承担,而不要层层下放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