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九语言运用
2018年陕西省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18年陕西省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积累与运用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星宿.(xiù)伫.立(chù)慰藉.(jí)退避三舍.(shè)B. 拂.晓(fú)收敛.(liǎn)自诩.(yǔ)期期艾.艾(ài)C. 揩.油(kāi)裨.益(bì)明眸.(móu)鞭辟.入里(pì)D. 蓦.然(mù)旌.旗(jīng)媲.美(bì)面面相觑.(x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A伫立(zhù);慰藉(jiè)。
B自诩(xǔ)。
D蓦然(mò);媲美(pì);面面相觑(q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生涯惬意通霄达旦顾明思义B. 潮汛拌嘴记忆犹新呕心沥血C. 诸候遐想莫衷一事来势凶凶D. 娇艳眼睑更胜一筹白壁无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A 通宵达旦;顾名思义。
C诸侯;莫衷一是;来势汹汹。
D白璧无瑕。
3. 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附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郑州市开展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中小学校园全面展开,为了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我校开展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校体育组对周边中小学1600名同学每天进行的课余运动情况进行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图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调查结果。
(2)临近中考,小兰同学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学习,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劝说小兰参加课余活动,注意语言得体。
【答案】(1)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解析】【分析】(1)认真读中小学生课余运动情况调查统计图,可以看出在1600的调查对象中,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再20分钟以上的只有464人,有1008个人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在10到20分钟,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这是一个劝说题,劝说的时候要有礼貌性的称呼,劝说的语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偏离话题,另外语言要得体。
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如: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故答案为: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⑵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图文转换类题综合性、技巧性较强,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相关数据或者要素,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最终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它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对中学生的要求,是中考题中的高频考点。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语文 专题九 语言运用

不同的表达目的,在内容的取舍和侧重点等方面也应有 所不同。 5.注意谦敬遣词,恰如其分。 (1)正确使用谦词和敬词。 (2)遣词用语要注意分寸。
【答案】 示例:妈妈,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中学生频 道”,其中有一个栏目是给家长看的,能帮家长更好地 教育孩子,有空时您也看看,好吗?
考点二 病句辨析与修改 例 材料三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该频道发扬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 课程资源。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技巧】 辨析病句可采用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 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 句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往往可以 发现句子的一些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 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表中信息,表一可从 年份和数值变化中找出规律,表二关注纸质媒介和数字 媒介的增长情况,然后用简明的语言对之进行归纳即可。 【答案】 ①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增长;②数 字媒介阅读时长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③手机阅读时 长增长最快。
例2 (2015·河南)下图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CSF)活动 的标志。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
表二:我国国民每天使用各媒介阅读时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技巧】 解答图表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仔细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观察分析表格中数据大小的变化,图画中人、事、物 的关系,特别要注意表头和图画中的文字,从而把握表格 数据的变化规律和图画的内容主题; 3.准确归纳,简明表述。
三年中考语文真题: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学生版)[2018-2020年分项详解](贵州专用)
](https://img.taocdn.com/s3/m/0c5a9a1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f.png)
『三年中考·真题试炼』『2018-2020·分项详解』编在前面:历年的中考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题型,命题风格,各知识板块的分值分布,考查的重点及难点。
这对于初三学生备战中考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而且历年的中考真题还有中考风向标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中考试卷分析命题趋势自我预测一下可能会出现的重点难点。
这对于学生来说帮助非常大。
很多学生在初三在复习阶段会买很多的预测试卷儿或者是模拟题。
虽然也能够帮助学生扩展题面见识更多的题型,但是这些复习资料是与中考真题相比是无法比拟的。
利用好中考真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通常会在中考第二轮复习期间要求学生做至少三遍中考真题,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通常第一遍就是按照中考节奏去完成试卷。
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中考的节奏。
了解中考题试卷难易的题型分布等。
中考真题通常是80%是基础题型,20%是难题。
第一遍做中考真题并不强调分数的重要性。
主要是要把握中考的做题节奏,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遍通常要注重准确率。
因为通过第一遍做题和对答案以后,需要花时间对错题进行分析,对难题做出归纳总结。
掌握中考真题的做题思路和方法。
而且在做第二遍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去缩短时间。
同时避免再犯第一次做题的错误,以能够锻炼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做第三遍的时候就要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
因为经过前两次的反复练习,对中考真题已经很熟悉。
尤其是对中考试卷进行研究以后,那么对于平时的模拟考试,就会显得非常简单。
一般情况下模拟考试的题型都能够在之前的中考真题中找到真实题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第三次,做中考真题的时候还会出现错误,那就需要好好地反省一下了。
中考真题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你做再多的模拟试卷都不如做一套中考真题作用大,所以在考试前一定要认真做中考真题,并总结分析真题规律!专题08 综合性学习、语言运用(原卷版)【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某校组织了一次以“关注我们的视力”为主题的全校性主题班会活动,并要求同学们围绕主题搜集相关材料,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1)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附答案)(1)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某校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以下是同学们搜集三则的材料,说说给你的启示。
材料一: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说:“忘我就是快乐。
”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
(选自海伦・凯勒《享受生活》)材料二:昆明市宜良县男孩杨孟衡,不满七岁时,由于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臂。
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
他兴趣爱好广泛,爱唱歌,爱踢足球,书法作品还在全国书法竞赛中获奖。
“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
”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告诚自己,并以顽强的毅力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2010年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
材料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安逸,享乐)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________。
(3)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
准备以“只有自强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
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②孙康映雪③车胤囊萤④宋濂抄书⑤岳母刺字⑥苏秦刺股【答案】(1)艰难的环境能够教育人磨炼人,画对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乐观的精神,不懈地努力,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2)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3)①⑤【解析】【分析】(1)可分析材料一“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材料二“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都是写身残志坚的事例,材料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讲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中考语文专题九 口语交际

(一)劝说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各地区开展了在线学习的 新型模式。家校携手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律、自强意识,但仍有不少学生借此机会, 大玩特玩手机,甚至沉迷游戏,请以好友身份,写一段劝告的话,不少于60字。
答案:(示例)坐落在黄石市东部的西塞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三面环江,素有“长江 中下游门户”之称。西塞山壁立江心,横山锁水,危峰突兀,雄奇磅礴,为历代文人 骚客畅游之地,唐代诗人张志和曾留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 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千古佳句。西塞山的主要游览景点:北望亭、元 真子钓鱼台、龙窟寺等。
(六)颁奖词
材料 在菜市场早市上发生的一起持刀抢劫行凶案件中,退役军人吕保 民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与歹徒展开搏斗,并和热心市民联手将歹徒制服。 吕保民用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荣誉。 如果“感动中国”组委会请你为吕保民同志拟写颁奖词,你打算怎样写?
答案:(示例)叔叔(阿姨)您好!您在世界杯足球赛的报道中说法国队和克罗地亚队 “争夺冠亚军”,我觉得不妥。决赛中两支队伍争夺的是“冠军”,亚军是不必争 夺的,您认为呢?
3.(2018云南)主题班会“论英雄”环节,同学们展开了自由讨论。请你结合所给材 料,对同学们的讨论做总结发言: 小辉:古代的英雄如岳飞、戚继光等,勇武过人,谋略超群,实在值得钦佩。 小丹:那些动漫电影里的英雄,超人、钢铁侠才叫厉害,每次都能拯救地球。 小薇: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流血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才是真英雄。 小波:现在是和平时期,基本不打仗,也没有外星人入侵,这些英雄再厉害都没用啦。 小梅:那我们今天还要不要英雄? 总结发言:
九年级语文中考说明文语言专题复习教学课件

答题要点 ①找到体现生动性的词句 ②分析运用某种修辞 ③生动形象写出事物特点
案例2:《大自然的语言》(八下)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 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句中加点词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连续使用三个富有形象性的短语,具体描述大地的“苏醒”,给 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答题要点 ①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②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2.归纳策略
(1)体现生动形象的标志 从修辞方法看 从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短语看
(2)两种题型答题方法的简化 第一种:修辞、词语 第二种:释词+修辞+解句+生动性
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
1.阅读《大雁归来》,回答问题。 找出一个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案例4:《恐龙无处不有》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 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漂移”是指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迁移” 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如果互换,就不能正确 表达文义,就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答题要点 ①表态:不能 ②结合语境解释词,说明词的作用 ③替换后的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④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四种题型答题方法的简化 第一种:修饰、限制 第二种:释义+准确性 第三种:表态+原意+去意+准确性 第四种:表态+原意+换意+准确性
(二)生动性 1.以文析法
案例1:《大自然的语言》(八下) 试从第2段中找出一个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参考答案 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 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 禾。”本段文字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 扣住“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并引用农谚,生动地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形象 地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综合运用课件(共70张PPT)

二、仿指定格式,不指定话题造句这类仿句题主要是仿照句式与修辞手法,
仿句
[参考答案]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蓬勃生气,爱她的百花竞放。
仿句
三、仿指定格式、结合文章造句
要求:仿照有关句子的形式外,还必须读懂材料,结合文意作答,做到前后照 应,从而确保所写句子的内容符合题目的要求。
[实战演练]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 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
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分句。要求:此类仿句题要求格式一致,话题明确。 作题步骤: 1.应明确话题,在仿写时保持话题的统一。例题不仅在题干中有明确要求,题目 中的分号又进一步暗示了话题不能变, 2.在格式上,要求“句式、修辞手法”与上文句子相同。
[实战演练]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 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联练习
6、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联练习
答案: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仿句
一、仿指定格式和话题造句这一类题型指定某种格式或者修辞,指定的话题
语言综合运用
目 录1 2对联来自仿句概括内容3
4
图表信息提炼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含答案)

攀枝花中考20、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黄冈中考16.语文实践活动(4分)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
为积极响应号召,学校准备在近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一活动。
假若你被推荐为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
(2分)(2)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
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学推荐。
要求: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
(2分)我最崇敬的英雄是,推荐理由是:。
16.(1)【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的英雄。
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2)【示例】岳飞。
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
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世一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难。
”(“精忠报国”的英雄除了岳飞、文天样、苏武、秋瑾、林觉民等,还应该包括为祖国强盛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如钱学森、李四光等人。
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近来,不少综艺节目以不同的形式再现书信的魅力,引起网络时代广大观众对传统书信的关注。
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书信的魅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九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语文九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辩论赛,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的机会,提供了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启发的机会。
为了让大家养成好习惯,班上准备开展一次辩论赛,论题为“养成好习惯是否主要靠自我约束”。
希望在这次辩论中,你能积极搜集资料,活跃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标语我设计】为本次活动拟一句宣传标语。
(2)【主意我来出】正方有两位同学缺乏参赛经验,请你为他们的赛前准备工作提两条建议。
(3)【信息我筛选】作为正方代表,在准备的过程中,你搜集到了以下材料,比赛中你能用上的材料有________,对方可能用上的材料有________。
(只填序号)①孟母三迁②孙悟空头戴紧箍咒③祖逖闻鸡起舞④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4)【收获我总结】假如你作为正方的一名代表参与了辩论活动,请谈谈你在活动中的收获。
【答案】(1)辩是非,逞口舌谁利;论对错,看知识我丰。
(2)①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整理正方所需的资料,形成观点;②模拟对手进行演练。
(3)③④;①②(4)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浏览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活动,训练了自己辩证的思维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参与意识。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拟写一句宣传标语,拟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紧扣辩论的主题;②语言要精炼;③最后使用对偶手法;④语言要通俗、连贯。
答案符合以上几点即可。
(2)根据你所知道的辩论前的准备工作,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3)正方观点为“养成好习惯主要靠自我约束”,祖逖和齐白石都是通过自我约束而形成好习惯,与此相符。
反方观点为“养成好习惯主要靠外力约束”,孟母所认为的环境和孙悟空的紧箍咒都属于外力,与此相符。
(4)根据自己在辩论赛中的体会答题,语言简练、准确即可。
故答案为:⑴辩是非,逞口舌谁利;论对错,看知识我丰。
⑵ ①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整理正方所需的资料,形成观点;②模拟对手进行演练。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及答案)(5)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及答案)(5)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全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收获如潮好评,九年级(5)班也开展了“教材经典咏流传”活动。
(1)【语言之妙我来赏】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思考并写出节目组所取名称中“咏”字的内涵。
(2)【教材经典我推荐】老师让同学们推荐适合传唱的教材经典(诗、词、文皆可)向节目组推送,请从课本的经典作品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篇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并仿照示例写出推荐理由(至少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
示例:《大道之行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大同社会的道路。
【答案】(1)“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解析】【分析】(1)“咏”,本义是唱,声调有抑扬地念。
这个字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另外,“咏”和“永”谐音,永远的意思,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能从教材中推荐一篇适合传唱的经典文章,诗、词、曲、短小的散文等皆可,推荐理由可从思想感情方面考虑,注意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如: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故答案为:⑴“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⑵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点评】⑴本题考查赏析节目名称内涵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实际分析节目名称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
⑵本题既考查对经典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要认真学习,积累字词、文学及文化常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等。
语文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含答案解析

语文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全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收获如潮好评,九年级(5)班也开展了“教材经典咏流传”活动。
(1)【语言之妙我来赏】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思考并写出节目组所取名称中“咏”字的内涵。
(2)【教材经典我推荐】老师让同学们推荐适合传唱的教材经典(诗、词、文皆可)向节目组推送,请从课本的经典作品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篇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并仿照示例写出推荐理由(至少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
示例:《大道之行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大同社会的道路。
【答案】(1)“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解析】【分析】(1)“咏”,本义是唱,声调有抑扬地念。
这个字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另外,“咏”和“永”谐音,永远的意思,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能从教材中推荐一篇适合传唱的经典文章,诗、词、曲、短小的散文等皆可,推荐理由可从思想感情方面考虑,注意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如: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故答案为:⑴“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⑵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点评】⑴本题考查赏析节目名称内涵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实际分析节目名称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
⑵本题既考查对经典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要认真学习,积累字词、文学及文化常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等。
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语文知识及运用 专题九 仿写、改写、续写练习册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及运用专题九仿写、改写、续写仿写1. (2017南京)托物言志是文人常用的方法,如《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便是托“莲”言志。
请从“青山”“白云”“旭日”中任选一个....,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3分)我选,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旭日冲破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
2. (2017永川区半期考试)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
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
请仿照示例,从“舒”和“鸿”字中任选一个拆拼汉字,并用一小段话来描述它。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4分) 示例一:尘——当泥土以最谦卑、微小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它便成了四处飞扬的精灵。
示例二: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备选汉字:舒鸿选字: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舒——(1)给予人温暖的屋舍啊,每一片砖瓦都在诵唱温馨与幸福的歌谣。
(2)“舍弃”与“给予”是一对无法分离的亲兄弟,他们带给善良的人以宁静和舒坦。
示例二: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像在诉说游子的心声。
(扣住“舒”或“鸿”字的特点,富于想象2分,修辞得当2分)3. (2017重庆一中二模)仿照例句,以“笔”为话题立意开头,并作为本体,写出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4分)例句:书似钥匙,开启心灵之门;书似灯塔,照亮前行之路。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积累与运用篇专题九仿写精

专题九仿写1.根据语境,参照画线句子仿写。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广阔的语文世界,充满着无穷的魅力:精彩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们如醉如痴;__生动的人物形象__,__跃然而上__,__让我们拍案叫绝__;优美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让我们心驰神往……2.依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构造一样,上下文意连贯,并运用一样的修辞手法。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
你的祝福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__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__,__为我送来芬芳__。
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
3.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__欣赏是一抹阳光__,__催开含苞的花蕾__;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4.(2021 襄阳中考)……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
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为了营造气氛,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
请你根据画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后半句:__展未来豪情盈心底_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__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在花丛下透出凉意__;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
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走自己的路,给自己一方天空。
6.(2021 随州中考)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及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
青春如花似火,热情奔放。
浸润在书页墨香中的青春更美丽动人:如果说青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书便是风景中最美的一缕光,它使青春的世界充满光明与希望;__如果说青春是一棵挺立的大树__,__书便是大树上最美的一朵花__,__它使青春的气质变得芬芳而儒雅__;如果说青春是一叶轻捷的扁舟,书便是扁舟中导航的一支橹,它让青春的航线变得清晰与明确。
2019-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题(第02期)专题09 扩展、压缩、仿写、修辞(及解析)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09 扩展、压缩、仿写、修辞1.【2018届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中国古代诗人常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答案】C2.【2018届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九年级上期末】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解析】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
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句式结构抓住前列句“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句意应该分别写“秋天的风”和“冬天的雪”的特点。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3.【2018届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九年级上12月考】下面是一则未完成的祝福短信。
请仿照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
一颗细腻的心可以带来幸福,一颗真诚的心可以赢得信任,一颗勇敢的心可以征服未来,________,________。
希望你的心能同时包含着五个“一”!【答案】(1).一颗开朗的心可以消除烦忧;(2).一颗宽宏的心可以包容一切【解析】此题考查补写句子。
做句子衔接题,总体来说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语段,把握其内容要点,然后认真分析所给的选项,找出规律,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恰当地做出判断。
根据例句可知应仿写成“一个……的心可以带来……”的句式。
学#点睛: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
九年级语文中考文学类文本之语言风格专题复习教学课件

案例1.《背影》 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试以下 列句子为例,加以赏析。 1.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 了父亲赋闲。
参考答案 语言素朴典雅,简净细致:语句都很短,没有 多余的话。其中“典质”“亏空”“惨淡”“赋闲” 等词很文雅,但总体而言教材是口语,明白易懂。
参考答案 《蒲柳人家》本文富有京东地区的语言特色。一是 大量使用口语。二是大量使用俗语。三是借鉴传统小说 和评书的语言,读来很有味道。
答题方法 语言风格=分析语言特色 +表达效果
归纳策略
1.看词语运用:多用叠词、形容词、连续动词,有画面 感,看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否鲜明、是褒还是贬。
2.看语体色彩: 书面语:庄重典雅、含蓄、深沉 口 语:朴实、风趣、形象、生动,有地方色彩
语言通俗,口语 化,多用方言
看词语运用 看语体运用 看句式特点 看手法 看语言特色
示例符合思维模型 定位语言风格=分析动词+分析句式+分析感受。
2.阅读《昆明的雨》,回答问题: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 《昆明的雨》语言文化味浓。 1.“莲花池外少行人 ……木香花雨沉沉”。典雅文言与质朴的 口语 。相映成趣 ,雅俗共赏, 韵味无穷 ; 2.“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巧妙的化用杜甫、陶渊明的诗 句,突出了昆明雨季草木的浓绿,富有诗韵; 3.“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短句口语色彩浓厚,语言质朴。 文章长短句结合,口语、诗歌融为一体,典雅的文言和质朴的口语 相映成趣,雅俗共赏,意味无穷。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查叙述顺序的理解。写“那‘孩子 ’”先写十年,生动 形象地表达出那“孩子”在行业老前辈面前“乳臭未 干”的样子,是对的。
9 高考语文专题九 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语言表达应用)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
(二)明白 “明白”要求语言表达明晰,没有歧义。 下面几句话都有歧义,请分别为其续写一句话,使 歧义消除。 (1)记得我们认识他的时候, 还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 天真烂 漫,无拘无束。 答: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
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 文明乘车, 从我做起! 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城市增光添彩! ××中学学生会 ×年×月×日
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得体的能力。 本题取材于现实生活,有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注重对写应用文 的能力的考查。根据倡议书中已有的信息可知,第一处补写的内 容应该是文明乘车的意义, 第二处补写的内容应该是倡议的具体 内容。文明乘车的意义可从安全、省时、个人素养的体现等方面 去展开。倡议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文明乘车展开,要有可行性,语 言表达要准确、鲜明。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
5.(2018· 高考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 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 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 7 月 15 日开始施工。施工期 间正遇上暑假, 为安全起见, 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 望大家配合。 答: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
1. (2016· 高考浙江卷 )在空格处分别补写出倡议的理由和具 体内容。(两处字数各不超过 40 个字) 倡 议 书 各位同学: 乘坐公交是很多市民日常出行的选择。众所周知,
。可是,我市不文明乘车现象时 有发生,甚至发生老人被人群挤倒而摔成粉碎性骨折的悲剧。
中考语文9.专题九 语言运用

【答案】示例一:构思新颖。把宣传卡片设计成“回家专列”高铁票的样子,把 “远方”设为出发站,把“老家河南”设为到达站,并用展开的书和“明月”“故 乡”二词连接两个站点,巧妙地突出文化旅游特色。 示例二:主题明确(富有情感)。用“远方”“老家河南”“欢迎来到河南**”等表 达欢迎远方朋友的热情;用“回家”“明月”“故乡”等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突 出“老家河南”文化旅游主题。 示例三:时代气息与文化意蕴巧妙融合。宣传卡片设计成高铁票的样子,配上二维 码方便人们享受智慧文旅服务,有时代气息;卡片上“明月”“故乡”“老家河南” 等词语和展开的书有文化意蕴,突出文化旅游主题。(观点明确,1分;分析合理, 3分;语句通顺,1分。共5分。如有其他观点,分析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月上线运行,2017年10月改版升级。新版分区设置更合理,更加突出权威性、及时性、 互动性和可读性。2018年4月,该网站开通了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信用中国” 网站自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该网站日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 网民浏览、查询已累计突破9亿次。
材料三 漫画(见右图)
(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0字左右。2分) 【答案】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不论对个人还是国家,诚信都很重要。(意思对即可。 2分)
8. (2013河南6题9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之一 ——谷雨(右图)
材料二 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 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 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 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4分) 【答案】①时间的确定 ②习俗 ③雨水增多,滋养谷物生长 ④农民进入农忙时节 (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语言运用1.(2017•河南)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图材料三“二十四节气”春秋时出现,西汉时完善,使用至今。
比如,人们会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来组织农事活动,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着节气走。
还有很多活动与节气的内涵相关,如某集团推行“惊蛰计划”,以彰显“不甘潜伏,勇于探索”的精神。
(1)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节气》图,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7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河南)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
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③不少于50字。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
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5•河南)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把你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方格中。
(不超过20字)①教育部将重点发展校园足球(2014年8月1日《新京报》)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201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③足球进校园有了第一课,一周一节足球课成现实(2015年3月4日《中国青年报》)④中小学足球课本将试点,足球进校园将有本可依(2015年4月20日《人民日报》)4.(2014•河南)下边是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该画面的内容。
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3•河南)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下图)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
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17•河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
11月30日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春秋时期,重耳流亡国外饥饿之时,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为重耳做了一碗肉汤,重耳感激涕零。
十九年后,重耳做国君,找介子推报恩时,发现介子推已去世。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材料三下面的柱状图是对人们了解二十四节气的途径的调查结果。
(1)给材料一的新闻材料拟写一个简单的标题。
(不超过1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简洁的语言,从材料三的柱状图中,归纳出一条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清明节前夕,班级组织去户外踏青,你们班的刘华以踏青浪费学习时间为由,拒绝参加活动,请你以班长的身份劝说刘华一同去踏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17•河南模拟)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十二五”期间我国绿色发展成就材料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
我国潜力巨大,可以形成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转型升级添加强劲的“绿色动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校举办“美丽中国,绿色出行”的活动,鼓励大家采取环保的出行方式,你觉得哪种出行方式最适合中学生?请将其推荐给同学。
(6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17•河南模拟)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①《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
②通过比拼及赏析诗词知识,使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1)材料中,有一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序号,并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诗词大会》“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表现形式得到观众称道,这种形式使节目既有诗意,又有新意。
下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标志,请简要说说标志设计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017•河南模拟)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人民网11月14日电今天,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近日,由中国文字博物馆精心打造的《大美汉字》展在沪展出,集中展示和表现了中国汉字数千年风雨历程和艺术精华。
此次沪上《大美汉字》展出为国内巡回展首站。
《大美汉字》展联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主办。
以汉字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共分为汉字的起源与流变、研究与传播、艺术与意趣和汉字与河南、安阳四个部分,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轨迹,汉字的研究成果和印刷术,汉字的书法、篆刻及使用,汉字的发源地河南、安阳的厚重历史等方面,鲜活呈现了汉字数千年的妙趣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