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这座城》word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这座城
贾平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散文的文体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风土人情。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提取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情感目标:1、体味作者对西安渗透灵魂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
文化品位。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提取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你认为西安这座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收集相关资料)?
作者笔下的西安又是怎样的一座城呢?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西安这座古城的魅力?
二、导入语
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建城3100多年,建都1100年,曾是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
最长的古都,古代它的名字叫长安,现代它的名字叫西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平凹笔下的《西安这座城》。
三、作者简介及文体知识(PPT展示)
贾平凹,陕西省丹凤县人,著名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有小说《废都》、《腊月·正月》、《浮躁》;散文《月迹》、《丑石》。《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西安这座城》是贾平凹的散文名篇。散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它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三、初读课文,感受西安
1、你认为西安这座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收集相关资料)?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在课外收集的资料,来向我们介绍一下“西安这座城”。(学生发言展示,教师利用图片直观展示补充)
2、通过以上介绍,想必大家对西安这座城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认为西安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历史悠久、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等等)
3、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看作者贾平凹在文章中描写的西安这座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请从文中找出作者笔下最能概括西安这座城的语句。
(1)气派不倒,风范犹存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
(2)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是一个旧的文物,又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
(3)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魂魄的所在地。
说明作者也认为西安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西安这座城。)
四、再读课文,走进古城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西安这座古城的魅力?
(提示:建筑、文化习俗、西安人)
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整合信息,补充总结(图片展示)(1)建筑: 城墙——完整
大街小巷——方正有序、街巷取名
四合院——方正对称、排列有序
(2)文化习俗:古老的艺术(秦腔、皮影)
习俗(海碗、社戏、高跷)
方言(携、寡、避)
内摆设(字画、旧瓷)
服饰(男黑白、女红紫)
(3)西安人:科技人才
民间哲学家(易经研究家)
奇才异人、“蹲坑人”
历史人物:、张骞
①思考:这些西安人有什么特征?(从课文中概括归纳)
他们少以言辞,多以行动;喜欢沉默,善于思考;崇拜的是智慧,鄙夷的是油滑;有整体雄浑,无琐碎甜腻。
关心国事,放眼全球。
具有忧患意识(杞人忧天)。
——→西安是一座具有厚重文化历史的古城
五、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西安是这样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想必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渐渐爱上了这座古城。今天我们先学习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在课后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六、作业布置
阅读课文,概括作者对西安这座古城的情感?主要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七、板书设计
西安这座城
贾平凹
感魅力西安走
受建筑进
西文化习俗古
安西安人城
——→西安是一座具有厚重文化历史的古城。
八、反思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以教师引导为辅,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整个过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学习,达到了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