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教案
2024秋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课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课型新授课素养目标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4.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5.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及相关图片。
课前预习1.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1)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3)注:标明化学反应条件,标出生成物的状态;(4)等:短线改成等号。
新课导入[思考]P+O2点燃P2O5,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回答]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因为它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备课笔记新课导入[引入新课]仅仅写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并不能表示一个化学方程式,这仅仅完成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进行新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步骤[提问]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前几年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宣扬“水变燃油”。
想一下水可能变成燃油吗?[交流讨论]学生甲:可能,只要有适当的反应条件就行。
学生乙:不可能,若水能变成油那岂不太容易了,油还能卖那么高的价钱吗?我们还需再为油的问题而发愁吗?学生丙:不可能,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油中肯定有碳元素,水怎么能出现碳元素呢?[分析]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自己对“水变燃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水到底能不能变为燃油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无论什么样的反应条件,水都不可能变为燃油。
这个问题说明一个化学反应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而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绝不能凭空想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教学设计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回顾练习】试一试: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回忆该方程式表达的含义。
【学生回顾并书写】【新课导入】试一试: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引导,列举学生典型错误:【疑问】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正确书写这个化学方程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造客观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必须相同,原子个数必须相等。
【分析】回顾刚才书写的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交流讨论】:怎样才能使H2+O2点燃H2O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呢?H原子个数:2 2O原子个数: 2 1在这个式子中,反应前H原子的个数是2,O原子的个数是2,而反应后H原子的个数是2,O原子的个数是1,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相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所以需要在H2和H2O的化学式前面都加上“2”,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就相等了,化学方程式就配平了。
“配”: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平”: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过渡】知道了化学方程式应该遵循的原则,接下来我们一起尝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2. 配平化学方程式检查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通过选取合适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再将短线改为等号。
4P +5O 2=====点燃2P 2O 5【小结】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最小公倍数法:从左右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也较大的元素入手配平,然后依次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
【回顾】之前书写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怎么配平的?2H 2+O 2=====点燃2H 2O【小结】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观察法:最基本、常用的配平方法,任何特殊的配平方法都离不开观察法的配合。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一、新课标分析《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这一章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
从总体看,这一课题是化学计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化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它属于化学计算技能。
而化学计算的学习在初中乃至以后的高中阶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思维敏捷、逻辑性强、计算能力强,将思维从定性分析转换为定量分析,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会根据题意,正确无误的列出其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计算过程中还要严格要求其解题格式和步骤,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2.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掌握解题步骤和格式。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的计算方法。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要规范。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2.在计算过程中严格要求解题格式和步骤,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四、教法与学法合作探究、归纳法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六、教学过程【课堂探究】知识点1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依据1. 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说一说该化学方程式提供了哪些信息?“质”:“量”:;。
2.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C + O2 CO2质量比:():():()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各物质的质量是呈关系的,因此只要知道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我们就可以求出其他未知物的质量。
知识点2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方法1.阅读课本的例题1,根据下面的步骤提示,仿照例题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初中 九年级 化学 复习专题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正确读出化学方程式。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和书写步骤,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分析比较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初步认识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4.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会用化学反应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教学过程】自我检测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Al +O 2===AlO 2B . 2KClO 3=====MnO 2△2KCl +3O 2↑C . 2CuO +C ===Cu +CO 2↑D . FeCl 3+3KOH ===Fe (OH )3+3KCl 2.已知化学反应:2NO +O 2===2NO 2,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3.下列设计方案可行,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 +H 2SO 4===CuSO 4+H 2↑置换反应 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P +O 2=====点燃P 2O 5 化合反应C .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Ca (OH )2+H 2SO 4===CaSO 4+2H 2O 复分解反应D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 3=====高温CaO +CO 2↑分解反应 4.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5.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 )为材料制成的。
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①Si +O 2=====△SiO 2 ②SiO 2+Na 2CO 3=====高温Na 2SiO 3+CO 2↑ ③SiO 2+2C=====高温Si +2CO ↑ ④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B . 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C . Na 2SiO 3中Si 为+4价D . Si 和SiO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 ) A .C 2H 5OH +2O 2=====点燃2CO 2+3H 2O B .C +2CuO=====高温2Cu +CO 2↑ C .2KMnO 4=====△K 2MnO 4+Mn 2O +O 2↑ D .SO 2+2NaOH ===Na 2SO 4+H 2O7.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5.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原理。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5.注重问题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在问题解决中收获知识。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3.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
5.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作业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学生,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本节课通过生活实际和实验现象,创设了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这种情境创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还使他们认识到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在总结自己学习过程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同伴之间的评价和教师的指导,学生找到了改进的方向,提高了学习效果。
5.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了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收获。
2.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 课件

4 32
=
x
8g
x =1g
答:可与8g氧气完全反应的氢气质量是1g。
随堂训练
6、实验室用加热KMnO4制取氧气,现加热15.8g KMnO4,充分反应后可以制得氧气多少克?
解:设加热15.8gKMnO4,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316
15.8g
316 32
K2MnO4+O2↑+MnO2
A.23
B.46
C.92
D.96
【依据】微观质量比=实际质量比
【易错】微观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 实际质量(g)不乘系数
探究新知
计算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 1.未知量设的不对; 2.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3.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4.比例关系不对; 5.已知物质的质量和计算结果没写单位; 6.计算结果不准确。
32
x
=
15.8g
x
x =1.6g
答:加热15.8gKMnO4,充分反应后可以制得1.6g氧气。
随堂训练
7.实验室中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16克氧气,需要
这种过氧化氢溶液多少克?
解:设需H2O2的质量为x。
(相对原子质量 O-16 H-1 )
2H2O2 MnO22H2O+O2↑
68
32
x
16 g
68 32
4P +5O2 =点燃== 2P2O5
4×31 :5×32 : 2×142 124 : 160 : 284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与其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探究新知
例1:在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加热分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两》教案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两》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作用。
3.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
2.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
3.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
2.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幻灯片、黑板、白板、教学实验器材和化学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可通过问题导入,如:“我们在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你们是否了解过这些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呢?请举例说明并解释一下。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反应的过程和方程式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20分钟)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书写教师通过示范将一些已知反应的方程式写在黑板上,然后解释方程式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教师介绍平衡的概念,并讲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
通过例题演示如何平衡方程式。
三、练习(30分钟)1.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反应的描述,要求学生根据描述写出方程式,并进行平衡。
2.分组实验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给出的化学反应写出方程式,并进行相应的实验。
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并记录,然后根据实验结果验证他们写出的方程式是否正确。
四、讲解和解答疑惑(10分钟)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实验结果进行讲解和解答疑惑,帮助学生理解方程式的正确性。
五、归纳总结(1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讨论,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拓展和延伸的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探索化学方程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并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解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讨论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教案

第三节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教学难点】1、物质间量的关系;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1)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 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2、书写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 硫的燃烧S + O 2 SO 2 (2) 磷的燃烧 4P + 5O 2 2P 2O 5 (3)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 4 K 2MnO 4 + MnO 2 +O 2↑(4)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H 2O 2 2H 2O + O 2↑ 【创设情境】在生产生活中,我们通常要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或者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32g 的硫粉完全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学生讨论】可能得到的结果: 1、无从下手。
2、根据化学式计算,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3、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
等。
【教师点拨】1、若学生根据化学式计算,应给予肯定。
困惑: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某种物质,求该物质的质量怎么办呢?2、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
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硫燃烧的反应为例) 1、表示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点燃点燃△ MnO 22、表示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试一试]思路2: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学生试着计算(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
【学生讨论】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说出解题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教案与反思金品

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能正确读出化学方程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文字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使学生逐渐学会使用化学符号,用化学思维来解决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方式,初步形成定量思维。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难点】理解化学方程式“质”的含义和“量”的含义。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含义和读法【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96页,完成下列填空: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左边表示反应物,等号右边表示生成物,反应条件标注在等号的上方,等号读作生成,“+”读作和。
2.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三种含义,如下表所示: 含义 以C +O2=====点燃CO2为例【合作探究】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怎么样计算的?微粒个数比又是怎么样计算的?答:求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时,不能简单地将各物质的相对子质量相比,而是求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而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就等于各物质的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跟进训练】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 +O2=====点燃SO2,从这个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B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C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D .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2.有关化学方程式2CO +O2=====点燃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就生成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混合就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 .2 g 一氧化碳和1 g 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 g 二氧化碳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优质教案

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示的意义。
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3.能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计算,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辩证统一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计算。
情境导入你能用哪些方式来描述“碳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化学反应?哪种方式最简单科学?1.语言表达: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文字表达式: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能直观地表示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但书写较麻烦,且不能表示出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国际通用的表示化学反应的语言——化学方程式。
合作探究探究点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什么意义呢?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续表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例:C+O2点燃CO2(1)宏观读法: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读法: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数量读法: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分组练习下列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1)S+O2点燃SO2 (2)4P+5O2点燃2P2O5板书设计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1.定义:2.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比。
3.读法:成功之处本课是一节基本概念理论课,本身没有实验,但能利用已会的简单的方程式抓住学生,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再归纳演绎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效果较好不足之处学生对某些物质的微观构成不清楚,描述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易出错学生励志寄语: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要明白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张就不会再回来。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教学PPT课件(初中科学)

CO2
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 方程式。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2)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式子左、右
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3、书写步骤:
•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 配平(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 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 • 等号代替短线
第二课时
复习: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宏观: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种类
种类
微观:反应前原子 数目 =反应后原子 数目
质量
质量
用化学式可以表示某种物质,那么, 能不能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呢?
如: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点燃
C + O2
2. Fe+O2 === Fe3O4
点燃
3. C+O2↑===CO2 4. S+O2=点=燃=SO2↑
△
5. 2KMnO4↓=====K2MnO4+MnO2↓+O2↑
练习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H2 + O2 —点燃— H2O
点燃
2. Na + Cl2 —— NaCl
3.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注意点:
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
在气体中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2KMnO4 加热 K2MnO4+MnO2+O2 ↑
点燃
C++ O2
CO2
如果是溶液中产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生 成物中有固体的,则在固体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
九年级化学《第二节化学方程式》教案_1.docx

课题第2节课时3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道比例式中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的质量过程与方法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道比例式中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的质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道比例式中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教学重点在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计算的主要性,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计算中体验到乐趣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师生互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提纲,小黑板板书设计一1、掌握好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技能之一。
计算中是以()为依据,正确书写关系是前提,找准()关系是关键,计算结果准确是目的。
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为()()()()()五步3、化学方程式计算过程中注意点:(1)化学方程式书写准确,特别要注意配平(2)比例式中的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3)相对质量计算要准确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回顾)1、掌握好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技能之一。
计算中是以()为依据,正确书写关系是前提,找准()关系是关键,计算结果准确是目的。
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为()()()()()五步3、化学方程式计算过程中注意点:(1)化学方程式书写准确,特别要注意配平(2)比例式中的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3)相对质量计算要准确师:例题1:展示小黑板:现有三种常见治疗胃病药品的标签如图消化药片每片含250mg 碳酸钙减缓胃痛每片喊250mg氢氧化镁帮助消化每片含250mg氧化镁药品中所含的物质均能中和胃里过量的盐酸,下列关于三种药片中和胃酸的努力比较,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提示:CaCO3+2HCl=CaCl2+H2O+CO2 Mg(OH)2+2HCl=MgCl2+2H2O MgO+2HCl=MgCl2+H2O)生:小组讨论解题方法师;点拨生:订正答案师:例题2:某石灰厂煅烧石灰石生产生石灰,若生产1008吨生石灰,需要含碳酸钙90%高温的石灰石质量为多少?(CaCO3==CaO+CO2)生:小组讨论解决,一生板演师:点拨:比例式中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纯碳酸钙的质量=石灰石的质量*碳酸钙的纯度生:纠正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展示巩固联系:下图是某种胃药的部分标识,胃药中所含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主要是盐酸),某患者按标识的服用方法服用,三天后病情好转***牌胃药成分:每片含氢氧化镁250mg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2片(1)患者在三天内服用的此胃药中,所含氢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______mg(2)这些氢氧化镁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的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mg)配料表:氯化钠,食用碳酸钙,碘酸钾净含量:500g成分表:氯化钠>95% 钙(0.3-1.3)%碘(20—50)mg/Kg(1)反应过程中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碳?(2)30.00克食盐中喊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生:独立完成检测题师:布置作业:回家收集食品或药品的包装说明,自编一道计算题并解答教学反思方程式的计算由简到难,本节课应提升一下高度,题的范围也应当拓展到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所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特别重要,在掌握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第三节化学方程式-依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展有关反响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掌握解题步骤及书写格式,懂得质量守衡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
据。
过程与方法从化工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响物、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分析,运用数学计算方法处理相关物质之间的量
的问题,培养学科间交融的思维方法。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以及它在学科研究中的意义,激发学习的欲望。
【重点难点】标准解题格式,设答的量纲与物理、数学学科的区别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找:找出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
〔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关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2〕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
〔3〕反响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洁物,如果是混合物,应该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转化为纯洁物的质量;
〔4〕解题的过程要完整,标准
〔5〕设未知数是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
第五单元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教案

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步骤。
2.能根据实验事实正确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掌握最小公倍数配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最小公倍数配平法。
三、教学准备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2.“配”即配平化学方程式:检查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通过选取合适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再将短线改为等号。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很多,在这里我们使用比较简单、常用的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来配平磷与氧气的反应。
步骤①: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对于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式子左边的氧原子数是2,右边的氧原子数是5,所以氧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对较大,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5=10。
步骤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最小公倍数是10,因此,在O2前面配上5,在P2O5前面配上2。
步骤③: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规范书写过程。
通过学生跟练,加深对书写步骤的熟练掌握。
此时,式子(P + 5O2—2P2O5)右边的磷原子数是4,左边的磷原子数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4。
最后再将短线改为等号:至此,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成。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除了要符合反应事实、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还应该注意什么?【注意事项】生成物的状态:1.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例如: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注“↑”号。
例如:2.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要注“↓”号;例如: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注“↓”号。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教案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教案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B.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质量比为2∶1D.参加反应的CO与生成的CO2的分子个数比为1∶12.某同学写了下面5个化学方程式:①C+O2CO2;②2P2+2O52P2O5;③3Fe+2O2↑Fe3O4;④Zn+H2SO4 ZnSO4+H2;⑤KMnO4K2MnO4+MnO2+O2。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化学式写错的有。
(2)化学式正确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
(3)反应条件应该标明而未标明的有。
(4)“↑”“↓”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
能力提升3.我国古代炼铁工业曾长期领先世界,西汉时期就有高温冶炼生铁的史料记载,其主要反应原理是a Fe2O3+b CO c Fe+d 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c、d的数值分别为1、3、2、3B.反应前后碳元素均为+2价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D.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4.(2023·山东滨州中考改编)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右图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CH3OH)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请你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甲分子的数目与生成的丙分子的数目之比为。
(2)乙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丁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填“化合物”或“单质”)。
思维拓展5.(选做题)某品牌智能手表的芯片由纯度极高的单质硅制成,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已知气体X是空气污染物,其化学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上述流程涉及的三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
答案:课后知能演练1.C解析:该反应可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A项正确;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项正确;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质量比为(2×28)∶32=7∶4,C项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与生成的CO2的分子个数比为1∶1,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教案 (500字)
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
和步骤。
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
计算。
【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教学
难点】1、物质间量的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
【教学过程】 [复
习提问]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
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2、书写并配平下
列化学方程式:
点燃
(1)硫的燃烧S + O22 (2)磷的燃烧4P + 5O2
2P2O5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2MnO4 + MnO2 +O2↑
2O + O2↑(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H2O【创设情境】
在生产生活中,我们通常要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或者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
32g的硫粉完全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学生讨论】可能得到的结果: 1、无从下手。
2、根据化学式计算,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3、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
等。
【教师点拨】1、若学生根据化学式计算,应给予肯定。
困惑: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某种物质,求该物质的质量怎么办呢?
2、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
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引导
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引导回忆】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硫燃烧的反应为例) 1、表示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表示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试一试]
思路2: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学生试着计算(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
【学生讨论】
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说出解题过程。
板书展示解题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板书展示】
[强调格式]从头看一边步骤。
[总结步骤]
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3、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5、列出比例式;
6、解比例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7、简明地写出答语。
【课堂练习】
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典型例题讲解】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信息,如何求反应物的质量及相互质量比?
例1 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
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g。
分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共140g,所以A和B的质量之和也应为140g。
由于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则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7份(3+4=7),
A占其中3份,B占其中4份。
所以消耗B的质量为140÷7×4=80g。
例2 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分析:此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Y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题时,首先要确定4Y的值,即3×32+4Y=2×102 4Y=2×102-3×32=108 Y=27
2.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密度、体积),如何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体积)?
例3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
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
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
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答:(1)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8g?1000g/kg?3356.6L
1.43g/L
(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的质量为x
△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316 32 x 4.8kg
31632316?4.8g
??47.4kg x?x4.832
(3)不行。
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
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
3.已知混合物中的一反应物(或
生成物)的质量,如何求混合物中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的质量?
例4 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
吨?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以得到这样的
生石灰多少吨?
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高温
CaCO3 === CaO + CO2↑ 100 44 100t×80% x
10044
? x=35.2t
100t?80%x
生石灰的质量:100t-35.2t=64.8t
4.利用化学反应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何进行物质的计算和
推断?
例5 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请计算:
(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
解:(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为1.2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8g?1.2g
?100%=85%
8g
(3)m=5.5g-(8g-5.5g)=3g
荐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套
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 荐化学教学设计范例
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3000字) 荐初三化学教案。